跌不出科技,打不出创新
6月以来,中概股下跌,海内外投资人血亏,连孙正义都说要撤出来看看,“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看明白、想清楚”。
有人说,中国去年的直接外国投资全球第一,做空中国的人会后悔;有人说,国家想发展硬科技,互联网股票跌就对了,“挤出来的资本”可以去到“硬科技”板块。
一、FDI上涨的基本逻辑
去年,我国是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最多的国家,总额达到1600亿美元。其中,FDI的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比例均有上涨。截至今年7月,我国吸引的FDI同比再涨25%。FDI进来了,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例也上去了,创新竞争力也能随着上去吗?
不难发现,从1979年开始,来中国的FDI,一直和“世界工厂”联结在一起。如果我们关注新闻,过去一年,时不时有外国公司在华改造升级的消息。比如,TSMC上新生产线,三星、苹果升级在华工厂。所以,我国疫情有效管控,保障了供应链和劳动者稳定,这是FDI上涨的基本逻辑。有人说中国加大对外资开放力度,这当然也算。
也就是说,FDI进来的钱,实际上还是去到了老外(以及台湾人)自己的工厂。你要说,天天耳濡目染也有助创新,那多少也成立,但FDI主要贡献还是在于规模以上工业,在于税收和就业,对管理、文化也有所助益——比如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但和我们目前讨论最多的核心技术创新,还是离得有点远。
二、创新能力晴雨表:中美双边VC走势
“硬科技”当然好,但硬科技与两个要素有关:第一,基础科研与创新力;第二,基于基础科研与创新力的市场化产品。2010年以来,这两个要素可以归到一个点上,就是风险投资(VC)。
说VC在未来会取代FDI似乎有些激进,但在主要经济体之间,特别是发达、创新经济体之间,VC可能是比FDI更关键的一个观察指标,因为它往往表征着生产力创新(科技)或生产关系创新(经济模式)。
以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为例,其相互之间的FDI与VC往来,可以看出一些有趣的迹象:
1、2013年以来,中对美投资以FDI为主(土财主),美对中投资以VC为主(未来家);
2、FDI的顶峰是2016年。我们可能还都记得,那年前后,安邦、万达、海航买买买;
3、VC顶峰是2018年,那年中美VC双向(220亿)首次超过了FDI双向(180亿);
4、FDI、VC都是先触顶、后急速掉落,背后原因都是政策——2016年中国收紧企业赴美投资,2018年特**修正ECRA,外加FIRRMA后,对华科技脱钩正式落地。
美对华VC收紧的核心是哪里?就是信息科技。那收紧以后,VC掉得有多厉害呢?2018年美对华VC是200亿美元,2019年掉到50亿,2020年掉到25亿。
三、我们的高质量VC在下降
当然不是说离开来自美国的VC,中国创新就搞不下去。美国资本不来中国,更大程度上是美方的损失,这里头有避不开的政策原因,不是资本主观愿望。
但其潜在效应很明显,就是中国吸引高质量VC的能力在下降。
第一个关键词,是“在下降”。
2018年中国市场共吸引VC1180亿美元,2019年锐减到630亿美元,去年涨至840亿美元。去年开始上涨,与疫情稳控也有关系。去年下半年,VC投资回暖,4季度是295亿美元,今年1季度延续升势到351亿美元,但2季度又降为194亿美元。今年2季度下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监管的不确定性。
第二个关键词,是“高质量VC在下降”。
顶尖的VC,在于“望闻问切”的“望”。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孙正义之于阿里巴巴。
但这两年,中国VC越来越多进入了“切”的阶段。去年4季度为何大幅上涨,就是因为几个独角兽进入了上市季,多方资本赶紧买票上车:去年4季度,亚洲十大VC标的中,中国占了9个,TOP分别是满帮17亿、作业帮16亿、猿辅导10亿。今年,我们也都见证了这几个TOP的走势。
类似的VC还是不是VC,当然也是,但意义就没那么大了,远离了“扶持初创”的初心。
四、美国的启示
那既然我们在“切”,谁在“望”呢?说到这里,就需要来一组对比了。
上半年,我国VC差不多是700亿美元不到。美国是近1500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VC没有独角兽,就无法闭环。继续数一数独角兽。
2020年,我国孵化14家,美国67家。今年截至8月20日,我国孵化27家,美国已孵化180家。
很显然,去年以来,中美独角兽孵化速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里还要多啰嗦两句:
首先,我们的舆论喜欢统计“存量独角兽”,我们的存量的确曾经世界第一,现在也是第二,但和第一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其次,字节的存在,以及一批独角兽近期的上市,有点一白遮百丑了,以至于我们还有理由自嗨,但实际上我们应当清楚,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的VC,不仅仅量小,纯度也已经不高了(一心求稳,以切为主,强行补票)。
那么,美国一下子起来那么多独角兽,是不是大跃进了?
不是的。美国这波独角兽浪潮绝非偶然。一个是美联储的宽松政策带来资本狂欢。二个是拜**的创新与竞争法案、基建法案,让大量的钱流入了高科技领域。
苦口婆心再说句,拜今年4月以来启动的诸多立法议程,真不是“和中国赌气”,那只是给国会递过去的梯子,拜以及拜背后的建制派,是在真刀真枪的搞产业政策,比如芯片、新能源、5G、AI等。VC纷涌而入、独角兽呱呱坠地,和“家国情怀”没关系,就是看好通胀预期和美国国家产业政策。
拜的这个产业路径,实际上是硅谷和华尔街“两手抓”,两手还都硬。这块有关美国两d**,先不展开。
我们继续看下近三年来,全球独角兽排名靠前的产业分布:
金融科技(122);互联网软件与服务(115);电商(51);AI(46)
其中:
金融科技,美国有绝对数量优势;
互联网科技与服务,美国有绝对数量优势;
电商领域,全球分布均衡;
AI,是我们所认为的“硬科技”,中国8家,美国24家。需要注意的是,2018、2019,美国还只比中国多3席,主要差距是今年刚刚发生的,如下图。(本文不统一上图了,因为图实在太多,仅此一处代表。但数据都有来源,敬请放心)
2021年新增独角兽,在AI领域,美国迅速赶超中国
还有一个排名靠后但我们很看重的领域,“HARDWARE”。我们包括芯片企业燧原科技在内是5家,美国是2家,这是我们唯一领先的领域,个人分析原因是:第一,我们的确投入了很多,比如今年1季度,全球半导体行业吸引VC26亿美元,其中的70%大概18亿流向了中国,美国是4亿。第二,美国硬件已经很强,初创企业起不来。第三,拜主要通过美、日、韩(以及台湾地区)半导体联盟来保持领先。
还有一个很基础但很硬科技的领域,“数据管理与分析”,一共21家,美国有18家,我们是0。这个领域和云计算密切相关。
综上,美国独角兽只是数字上跃进了,但背后“事出有因”,且“分布均等”,没有*限于“吃穿住用行”。
五、消费互联网挤出来的钱,会不会去搞创新?
这几年,大厂都在自研或者投资AI、芯片。原因无非是:第一,基础科技很有必要,防范风险;第二,平台生态系统有一些场景优势,可以弥补科研底子薄弱的先天劣势;第三,大企业应该做正确的事;第四,万一投的哪家块起来了,也能顺带把钱赚了。
但我们回顾一下,近一两年成功上市、高回报的,有几个是AI、芯片赛道的?主打AI、芯片的,是不是都感觉“引而不发”?催熟上市的,是不是都是买菜、物流、在校教育?大厂财报中,又有哪家是靠云计算、AI、芯片设计赚钱养家的?是不是完全没有?
我们完全赞同大厂应该搞点硬科技,但这是一个长期的、生态性的问题。短期内拆东墙,一定是补不了西墙的:东墙木头制,西墙钢筋混凝土。
但拆下的木头,可就真拆下了。当一家厂的市值不断缩水、投资人不满意,厂长还怎么去说,我还要继续烧木头搞硬科技?这个逻辑不复杂,大厂里谁横着走路?95年开发出产品赚钱养家的那个。
首先,市场很热,热钱很多。美国这波VC,好多都是CVC结构,就是来自于大厂的钱。这和中国是一样的。那差距在哪儿?在于钱的多少。截至8月19日,腾讯、阿里相加,市值是苹果、微软、亚马逊、脸书、谷歌之和的10.9%。而2018年,这一比例是23%。要知道,谷歌这轮投自动驾驶,可是一下子拿25亿美元不带眨眼的。腾讯给燧原科技投多少?一个零头。
其次,国家产业政策惠及了民营企业。大家可以看下,今年4月,硅谷企业家带着日韩半导体企业代表,跑到白宫找拜希望落实500亿美元芯片支持法案的。拜先生对着镜头,展示硅片,劝国会一定要从长计议。
第三,自由市场发挥作用了。前文说我们的VC质量不高,其实是苛责了。除了上市在即强行补票的,VC在哪一轮上车,都是合理的。实际上,美国这波大体量VC,偏后轮的投资在总值上也占了大部分,这符合投资规律。其实阶段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在前期播种。美国这波VC,个人认为最大的功德,在于播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盘子大了,才有人想着播种。盘子小了,大家都抢着“清盘”。现在我们还能够拿出来说的几家家芯片、AI企业,哪家不是前几年最“无序”的时候,“意外”结下的善缘?
你看华自科技,你还好意思吗,退市算了
任务占坑
股票怎么跌的那么厉害?
股票没有天天涨,总是要整理整理的
华自科技今天为什么跌了
所以,身处这条赛道上的华自科技,在未来或将乘风破浪,愈发壮大。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再好的逻辑都难抵短期的下跌,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华自科技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华自科技估值是...
华自科技今天为什么大跌
因此,华自科技在这条赛道当中或将迎来乘风破浪的未来,越来越出色。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再好的逻辑都难抵短期的下跌,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华自科技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华自科技估值是...
股票价格跌的那么厉害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卖单,都是什么人要做空,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新手不懂请各位大
强平盘,不知道你明白吗
2023宁德时代没订单了吗?
没有。宁德时代工厂没有订单是因为在歇业。关于订单取消原因,华自科技在公告中解释是因为相关项目实施地变更、技术条件变化及精实机电产能档期原因,两项订单需作调整。控股股东华自集团拟减持315.2万股。后来因为误操作导致短线交易,减持计划提前终止。
华自科技行业地位分赶答由视析
国内"双碳"政策的登场,使得新能源成为一种大势所趋,并且这个投资门路是当前关注度最高的,现在有一家叫华自科技的公司,他就涵盖了锂电、光伏、充电桩、储能等新能源业务于一体,就引起大批投资者的注意,那今天我们的话题就围绕这家企业展开吧,在开始分析华自科技前,我整理好的新能源行业最新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领取:【宝藏资料】新能源行业龙头股一览表一、公司角度公司介绍:华自科技经营范围较为广泛,主要业务总体上分为了三大部分,分别是自动化及信息化产品与服务、新能源及智能装备、环保与水处理产品及服务。光考虑业务的话,没有太多吸引人的,但其实公司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全球唯一的控制设备研发制造示范基地,同时公司在项目实施上,可是有近三十年的经验了,目前已有四十多个国家的过万数的厂站出现的问题都是由其提供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完成智能稿码哗化转型升级。公司的综合实力真的很不错,那么在新能源领域前沿,公司有哪些独特的亮点呢?学姐这就帮大家看一看。亮点一:全资子公司在锂电池智能设备领域研发和技术优势突出被称为精实机电的子公司掌握了动力电池(组)检测设备技术,和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能力,锂电池自动化后处理系统为首的锂电池设备行业核心技术,是一家具备全套软硬件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测试自动化公司(除电源外),同时作为国内少数可提供方形,软包,圆柱电池的测试自动化公司当中的一家。凭借公司领先的技术优势,推动了公司与行业巨头的合作,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而且之前宁德时代还给这家公司颁过"投产贡献奖"及"特别贡献供应商"奖项。亮点二:锂电设备业务迎来高速发展我们都了解,2021年是新能源最多的一年,在2020年,精实机电的设备收入也只能达到2亿,但在新能源前进很好的2021年,仅仅上半年,华自科技就已通过精实机电拿下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超14亿锂电设备订单,这还不算其他企业,所,在未来仍然保持高速发展的新能源领域,公司未来的业绩还将与日俱增。亮点三:新能源业务一网打尽对于储能业务方面,公司借着智能控制、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核心技术及云服务平台基于能量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等储能系统关键技术,为用户提供标准化储能产品及处理决策;在光伏业务方面,公司光伏建筑一体业务已承接好几个项目,承揽的典型项目有遂溪县杨柑镇农业光伏施工安装项目、新化县桑梓镇分布式光伏电站、三一重工6MW彩钢屋顶光伏电站等;充电桩业务上,子公司华自能源专门从事充电站等能源相关业模灶务,拥有自己的研发和市场团队。能够发觉公司业务包含了新能源多个细分领域,而在全球大发展之下,公司将来的发展不容小觑。由于篇幅受限,我就点到为止,更多关于华自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华自科技点评,建议收藏!二、行业角度在中国市场"碳达峰、碳中和"不停布*的状况下,未来新能源市场的景气度会持续走高。所在这条赛道上的华自科技。有望迎来披荆斩棘的未来键行,越来越出色。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再好的逻辑都难抵短期的下跌,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华自科技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华自科技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华自科技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002362汉王科技为什么会跌得这么厉害?
1季度的业绩-0.215.不跌就怪了.反弹换股
华自科技为什么不被机构看好?华自科技股票年报预告?股票华自科技主要业务?
国内"双碳"政策的登场,所以新能源已成为大潮流,同时这也是近期被重点关注的一个投资选项,而有一家叫做华自科技的公司,它的业务集合了锂电、、光伏、充电桩、储能等新能源,就被大量投资者重点关注着,那我们就来说说这家企业,在开始分析华自科技前,我整理好的新能源行业最新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新能源行业龙头股一览表一、公司角度公司介绍:华自科技经营类目众多,主要业务总体上分为了三大部分,分别是自动化及信息化产品与服务、新能源及智能装备、环保与水处理产品及服务。只是通过公司包含的业务来断的话,看不出多少优势点所在,但其实公司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全球唯一的控制设备研发制造示范基地,同时,公司在项目实施上有差不多三十年的经历,迄今为止已为全球四十多个国家的过万以上的厂站规划了整体解决办法,协助用户完成智能化转型升级。可以发现公司的综合实力还是很突出的,那么在新能源领域的热门之处,公司有什么独有的长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吧。亮点一:全资子公司在锂电池智能设备领域研发和技术优势突出被称为精实机电的子公司掌握了动力电池(组)检测设备技术,自动化方案解决能力,注重锂电池自动化后处理系统的锂电池设备行业核心技术,是一家(除电源外)可以为全套软硬件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测试自动化公司,同时还属于一家可以可以提供方形,软包,圆柱电池的测试自动化公司,这样的公司在国内为数不多。公司与行业巨头的合作也是倚靠子公司领先的技术优势,有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且曾获宁德时代“投产贡献奖”及“特别贡献供应商”荣誉。亮点二:锂电设备业务迎来高速发展大家都知道,2021年这年新能源层出不穷,但在2020年,精实机电的锂电设备也仅仅2亿,但在新能源爆发的2021年,仅仅上半年,华自科技拿下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的锂电设备订单高于14亿,靠的就是自己的精实机电设备,这还未包括其他企业,所以,在未来继续发力的新能源领域,公司未来的业绩还将徒步飞升。亮点三:新能源业务一网打尽关于储能业务,公司仰仗智能控制、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核心技术及云服务平台按照能量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等储能系统主要技术,为用户提供标准化储能产品及处理决策;在光伏业务方面,公司光伏建筑一体业务已承接好几个项目,承揽的典型项目有遂溪县杨柑镇农业光伏施工安装项目、新化县桑梓镇分布式光伏电站、三一重工6MW彩钢屋顶光伏电站等;关于充电桩业务,子公司华自能源主要从事充电站等能源相关工作,拥有属于自己的研发和市场团队。可以发现公司业务囊括新能源多个细分方面,而在全球大发展之下,公司以后的成长不可小瞧。由于篇幅受限,我就点到为止,更多关于华自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华自科技点评,建议收藏!二、行业角度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不断布*的形势下,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不错的。因此,华自科技在这条赛道当中或将迎来乘风破浪的未来,就更加强大了。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再好的逻辑都难抵短期的下跌,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华自科技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华自科技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华自科技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应答时间:2021-10-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华自科技为什么跌得那么厉害(跌不出科技,打不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