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夏指什么(华夏的华和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来的?)

华夏的华和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来的?

“华夏”一词最早源于《尚书·大禹谟》,意思是“盛行的文明”,后来慢慢发展成“中国”的概念。“华”指的是中华文化,是一个神圣而古老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夏”指的是夏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中国,它不仅带有文化底蕴,还有**体制、法律体系、社会组织、重要习俗等。由此可见,“华夏”的华和夏,均指的是中华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的完整体系。

华夏是什么意思?“夏”是夏朝,“华”又指什么?

中国人常以华夏民族自居,又常常以“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作为信条,那么“华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据《辞源》介绍:“华夏初指我国中原地区,后来包举我国全部领土。”从这个解释来看,“中”是指中原地区,“夏”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国家,这两个概念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么“华”是什么意思呢?

华夏这个概念最早是用来区分夷狄的。在西周末年,中原地区的四周游牧民族崛起,对中原四周的诸侯国构成不小的威胁。更有甚者,勾结戎狄推翻周王室的统治,另立天子。齐桓公在位时,齐国完成了**上改革,经济军事实力均有所发展,在他的号召之下,九次连个各诸侯国共同对付周边游牧民族。

蒋庆先生《公羊学引论》中说:“夷夏之辨的标准在于文明程度的不同,具体说来,文明程度低、无礼义文教者谓之夷狄,文明程度高、有礼义文教者谓之诸夏。也就是说,夷夏之辨的标准在野蛮与文明而已……野蛮文明的标准即在仁义道德”。从这个方面来说,“华夏”不再是族群的称呼,不再是地域的称呼,而是一种是否有礼义道德的标准。

按血缘关系来划分种族,这是近代史上的时期了,受西方学说的影响,按血脉流传来划分民族。其实在一百多年以前是没有民族这个概念的,只有文化认同和信仰归属。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不管出身何处,就看选择接受那种文明,要成为那种人。

我们知道了古人是如何划分部族的之后,也就明确了华夏夷狄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礼”,孔子说周代的礼是借鉴了夏、商两代而完备的。夏是礼的开端,在《尚书正义》中解释“华夏”这个词语的时候说:“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笔者认为大国起源于夏,后世以此命名,而礼的具体表现便是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冕是礼帽,服是礼服,华是纹饰,章是纹饰所代表的等级。一国之礼,如何能体现出来?穿着是第一位的。有着精美纹饰等级明确的礼服礼帽,这是大国的体现。

在汉语词汇中,有很多关于穿着的成语。本义上是褒奖的,但是在后世礼乐崩坏,反对礼乐的浪潮中变成了贬义词。比如:衣冠楚楚,本义是穿着干净、整齐;现在近乎人模狗样的含义。冠冕堂皇,本义是穿着体面,正大气派的样子,现在跟堂而皇之一个意思。衣冠上国,本义是说三皇五帝治下的国家穿衣裳知礼仪懂廉耻;后世流传出欺世盗名的意思。衣冠禽兽,本义是礼服上的纹饰,明代文官礼服秀禽,武官秀兽;后来用以形容品德败坏之人。这些成语本义的变迁,是礼乐文化的落实造成的,我们对比前后意思,后者几乎都指向一个方向,就是徒有其表,言过其实的哪些人。

我们在另一则资料中也找到“华夏”的相关的依据,《左传·定公十年》疏当中所说的:“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这里说的“大”指的是礼仪制度的完备,周代连行军打仗都有军礼、战礼,彼此遵守礼仪,先下战书约定好开战的时间地点,双方列阵完成之后再擂鼓冲杀。可见当时礼对人的影响到了何种程度,生死之地,存亡相关尚且不能抛下礼仪不顾。

综上所述,华夏是文明的象征,在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的被打倒,又无数次的在废墟中重建文明,历经千年而未曾断绝。华夏之国是礼仪之邦的象征,礼仪在个人体现为知廉耻有道德,在社会体现为有秩序顾伦理。华夏是包容而又极具凝聚力的文化,从夏商周到近代,不断的包容各民族文化,凝聚周边民族,由纵横三千里的夏发展到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秦,再得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今天,无不彰显着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华夏准确的说不是民族概念,而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文化认可。

来源:百度号国学新思潮

加入九亲合伙人

修谱咨询热线

15978981462

华夏的夏是似至改结兰括市师什么意思啊!!!

有多种解释1.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称诸夏。古人将华夏与蛮夷或夷对称,以文化和族类作为区分的标准。2.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3.“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4.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周朝建立,周人称为华,也称是黄帝的后裔,所以也称“华”“夏”。

华夏中的华和夏分别指什么方位?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

中国历史上“华夏”里的夏是指夏朝,那“华”指的又是什么意思?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虽然经历了数次的改朝换代,朝代一直再变,但我们对我们自己的称呼并没有变,延续了几千年的“炎黄子孙”和“华夏后裔”从没有被遗忘在岁月的洗礼中。

之所以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古时候炎帝和黄帝是我们的两位始祖,他们带领人们建立部落,生活开始变得井井有条。虽然最后由于种种原因,黄帝和炎帝出现分歧矛盾,互相带领各自的部落开战,但是战后还是和平相处,部落也融合在一起。

那么,又为什么我们要自称“华夏后裔”呢?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文明踏入一个新时代。

当时夏朝初建,实行君主诸侯分而治之的体系,在有序的治理下,夏朝传承了近五百年的历史,可谓是时代久远。只是最后夏桀太过昏庸残暴,压迫人民,百姓各个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长期繁重的劳役夏朝渐渐失去民心,被推翻指日可待。

夏朝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在当时百姓心中地位很高,每个人都很尊敬新王,而且夏朝的管理制度对后世朝代的影响深远。所以,我们的自称中含有“夏”这个字。

那么,“华夏”的“华”又是起源于何处呢?关于此问题,小编翻阅大量资料,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第一种可能:在汉朝时期,人们总会把夏朝的移民称为“夏”。当时夏朝的都城位于中原最发达繁荣的地带,久而久之,人们渐渐习惯把某些较为繁荣文明的地区比作夏。华则是繁荣昌盛地区的代表,只有特别文明的区域才能被叫做华。组合“华夏”的含义也就不言而喻,它代表了古代人民对未来的向往,对文明昌盛的热切期盼。

第二种可能:中国在古代时属于十分强大的国家,临近其他附属国经常派使臣出使中国,以求把先进的技术带入自己的国家。古语中有记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为了表现出对来者的尊敬,通常盛装出席宴会。华丽的妆容令使臣印象深刻,回到各国后,他们不免与其他人谈论中国的“华”。这个说法渐渐被所有人所接受,于是有了“华夏”的到来。

中国历史发展了数千年,留下无数文化瑰宝,古人们的智慧实在是让人惊叹。“华夏后裔”是我们对古人的尊敬,因为他们,我们的世界才会更文明。

相关阅读:

深山发现一块墓碑,碑上有个错别字,专家看后兴奋说:找到了陈圆圆墓!

秦桧墓在南京出土,岳飞的真正死因被揭开,真的骗了我们这么久

中国最“怪异”的5座古墓:龙墓、血墓、秽墓、唐僧墓和秦皇墓

最无聊的小游戏,你小时候一定玩过!超过88888分,有惊喜

趣说汉字丨“夏”,中国之人也

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服务,为教育事业服务,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服务。主要展示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社会语文生活,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语言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语言文字信息化。

现在我们常说的“夏”就是指夏季,但这个字的本义指中国人。

“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頁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许慎说的是小篆字形。甲骨文“夏”的写法,完全像人的形状:头、发、眼、躯体、双手、双脚一应俱全,呈刚毅坚强之貌。我们今天写的正楷,“夏”字依然保留了颜面(“頁”的上部)和双脚(“夂”的全部)。

“夏”也是中国的代称,即“华夏”。诚然,古之“中国”并没有今天如此辽阔的版图,而是指河套一带,或指中原腹地。朱骏声云:“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这句话的意思是,“夏”当属“西部地区”,千万不要理解成“西夏”政权。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诠释“夏”字甚详,归结起来有三点:

其一,“夏”字“明乎人身手足头貌之义”。因此说,“夏”的本义表示人。

其二,称中国人为“夏人”起于夏代,“夏时夷狄始入中国,因谓中国人为夏人”。

其三,“夏”怎会从“夏人”到“夏天”?

徐灏首先引用《尔雅·释诂》曰:“夏,大也。”再引用《方言》曰:“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故大屋谓之夏屋,四时之夏以长养万物为大也。”因有“大屋谓之夏屋”这句话为依据,所以现在的高楼也叫“大厦”。

“夏”姓有两个来源。

夏氏,亦曰夏后氏,姒姓,颛帝之后也。当尧之时,有洪水之患,使鲧治之,九载不成功,乃殛鲧于羽山。用其子禹为司空,治水有大功,舜以天下授之,是为夏后氏……周武王克商,封其后于杞,其不得封者,以夏为氏焉。

又,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十六代君主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二》

也就是说,夏姓的来源,一支系以大禹为首的夏后氏部落的后代,以国为氏;另一支则为春秋时陈国的征舒以王父字为氏形成的。

(摘编自语文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趣说汉字》,原题为《“夏”,堂堂中国人》)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官方网站:www.jingdiansxj.cn

大赛执行委员会联系方式:

010-65256713,jingdiansxj@ywcbs.com;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

邮箱:songdu@cetv.cn

“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

邮箱:jialingbeidasai@163.com

“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

邮箱:3629@cnu.edu.cn

“印记中国”学生篆刻大赛

邮箱:zhkdasai@163.com

中国人被称为华夏子孙,夏是夏朝,那么华是什么意思?

我们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子孙,炎黄,指的是炎帝和黄帝。华夏,指的是上古时期的两个部落。华,指的是华胥氏,夏的起源也不是夏朝,而是上古时代的部落夏后氏,后来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是取自夏后氏的这个夏。华夏一开始指的是生活在河南中原地带的人,把除了这个地方的人叫做戎狄蛮夷。华胥氏,出生在华阳,是上古母系氏族的代表人物,传闻她听说了燧人氏这个人能烧火烤食物,于是去寻找他,后来找到后两个人在一起,生下了女娲和伏羲,后来回到了华阳,华胥氏教华阳的人如何烧火做饭,于是华阳人奉她为主,华胥氏执政的国家后来被成为华胥国。华胥氏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更是比炎黄二帝早了很多年,所以华胥氏是整个华夏族的祖先。华夏后来被应用于各种书籍文章中,逐渐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专指中原人民,常听到的华夏礼仪之邦,是指生活在中原的人民,华和夏这两个字后来是一个意思,《左传》中有一句话,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华和夏都是指中原人民。再到后来夏和华这两个字,还有别的意思,在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正义》中,有一句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里的华指的是衣服的华美,也是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意思,华丽。夏指的是礼仪的高雅,华夏也表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现象。

古代华夏是指什么地方?

古华夏主要指: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东部地区。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

几千年来汉族在晋,燕,秦,齐,吴,越,楚等国的基础上构成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又与共同生活繁衍在这片神州大地的少数民族同胞们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文化

华夏族中的华和夏是什么意思?是谁起的?

我们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子孙,炎黄,指的是炎帝和黄帝。华夏,指的是上古时期的两个部落。华,指的是华胥氏,夏的起源也不是夏朝,而是上古时代的部落夏后氏,后来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就是取自夏后氏的这个夏。华夏一开始指的是生活在河南中原地带的人,把除了这个地方的人叫做戎狄蛮夷。华胥氏,出生在华阳,是上古母系氏族的代表人物,传闻她听说了燧人氏这个人能烧火烤食物,于是就去寻找他,后来找到后两个人就在一起,生下了女娲和伏羲,后来回到了华阳,华胥氏教华阳的人如何烧火做饭,于是华阳人奉她为主,华胥氏执政的国家后来被成为华胥国。华胥氏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更是比炎黄二帝早了很多年,所以华胥氏是整个华夏族的祖先。华夏后来被应用于各种书籍文章中,逐渐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专指中原人民,常听到的华夏礼仪之邦,就是指生活在中原的人民,华和夏这两个字后来是一个意思,《左传》中有一句话,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华和夏都是指中原人民。再到后来夏和华这两个字,还有别的意思,在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正义》中,有一句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里的华指的是衣服的华美,也是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意思,华丽。夏指的是礼仪的高雅,华夏也表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现象。

请问古代的华夏、东夷和三苗是现代的什么地方

华夏是主要指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东部地区。东夷是指山东大部分地区和江苏北部地区。三苗指湖南北部到江西中部地区。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几千年来汉族在晋,燕,秦,齐,吴,越,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华夏的夏指什么(华夏的华和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