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新材做原料药吗(扬盐帆新材中签率)

扬盐帆新材中签率

回答:300637扬帆新材的中签率为:0.0256%

联瑞新材:硅微粉龙头引领国产替代,球形氧化铝打开成长空间 - 知乎

(报告出品方:中泰证券)

国内规模领先的电子级硅微粉企业,深耕硅微粉行业近40年。公司前身为1984年设立的江苏省东海硅微粉厂,是隶属于东海县浦南镇人民**的乡镇集体企业,自1998年由时任东海硅微粉厂厂长的李长之买断后仍挂靠为集体企业性质,至2002年变更登记为李长之为投资人的个人独资企业。2002年4月,连云港东海硅微粉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500万元。2014年8月,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公司改制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同年12月挂牌新三板。2019年10月,公司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并于11月在科创板上市。2021年12月,公司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实际控制人控股权稳定,公司核心客户生益科技持股23.3%。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为李晓冬先生,直接控制公司20.18%股权,并通过控股江苏省东海硅微粉厂间接持有联瑞新材17.45%股权,总计持股比例37.63%。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晓东先生和李长之先生,李长之、李晓冬为父子关系,李晓东先生担任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且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李长之先生担任公司董事,均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控股权稳定。公司核心客户生益科技直接持有公司23.3%的股权,生益科技主要从事覆铜板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全球前十大覆铜板企业之一。公司的主营产品硅微粉正处于覆铜板产业链的上游,具备产业链协同优势。

公司收入、归母净利快速增长,近五年CAGR分别为32.4%、39.5%。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2亿元,同比增长54.6%,近5年CAGR为+32.4%;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增长55.9%,近5年CAGR为+39.5%。公司收入、业绩增长一方面体现在5G、汽车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性能更优的球形硅微粉“国产替代”效果显著,成为公司实现收入业绩增长的主驱动力;另伴随募投项目产能进一步释放以及全资子公司电子级新型功能性材料项目2021年四季度试运行,公司核心产品产能产量持续增长。

毛利率保持40%左右,受益于费用控制能力增强净利率有所提高。公司毛利率较为稳定,维持在40%左右的较高水平,2019年毛利率明显提高至46.3%主要受益于公司保持传统行业产品结构稳定的基础上,主动加大超细、改性产品在FR-4覆铜板、胶黏剂、电工等行业的推广力度,推动客户提升产品性能。基于销售费用率的大幅降低,期间费用率由2016年的22.5%降低到2021年的13.2%,2022H1为10.9%。受益于公司费用控制能力的增强,公司净利率也由2016年的21.3%提高到2021年的27.7%,2022H1为26.3%。

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研发费用率持续提高。公司采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引入外部技术顾问、加强与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合作方式提升研发效率,近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近5年CAGR为+37.5%,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速达77.2%,2022H1同比增速为30.5%。研发费用率由2016年的4.6%提高到2021年的5.6%,2022H1为5.8%。另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批专利85项(国内82项,国外3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国外3项);软件著作权4项。

深耕硅微粉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阔。公司主营业务为硅微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硅微粉产品包括结晶硅微粉、熔融硅微粉、球形硅微粉三大类,相关技术指标已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硅微粉具备多重优势,市场应用广泛,可广泛用于电子电路用覆铜板、芯片封装用环氧塑封料、电工绝缘材料、胶粘剂、陶瓷、涂料等领域,终端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航空航天、风力发电、国防军工等行业。

公司依托原有技术及设备优势适时推出氧化铝等其他粉体材料。针对汽车电池组件、大功率电子器件等应用对热界面材料需求的上升,公司基于在粉体制造及粉体球化方面先进的技术、设备优势,适时推出了氧化铝粉体材料,快速打开了新的市场,近年来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公司也持续开展硅基氮化物粉体、铝基氮化物粉体、球形氧化镁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

球形硅微粉已成公司核心盈利产品,球形氧化铝粉业绩贡献快速加大。公司硅微粉产品销售收入持续上升,其中球形硅微粉销售收入增速最快,近5年CAGR为+71.7%,销售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13.2%提升至2021年的48.1%,毛利占比由2016年的6.6%提升至2021年的46.8%。随着拥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氧化铝粉体新产品的推出,公司其他产品销售量由2016年的30.8吨提高到2021年的2961.7吨,营收规模也从25.3万元提升至6777.1万元,近5年CAGR为+205.9%,营收占比从2016年的0.2%提高到2021年的10.8%,毛利贡献从2016年的0.2%提高到2021年的13.5%。

硅微粉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功能性填料。硅微粉是以天然石英或熔融石英为原材料,通过破碎、筛分、研磨、磁选、浮选、酸洗、高纯水处理等工序加工得到的二氧化硅粉体材料。硅微粉产品具有高耐热、高绝缘、低线性膨胀系数和导热性好等优异性能,是一种先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硅微粉主要用作功能性填料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复合,一方面可以降低高分子材料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刚性、绝缘性、阻燃性、耐腐蚀性等,提升材料的整体性能。

按颗粒形貌可将硅微粉分为角形和球形硅微粉两大类,角形粉原料成本占比60%以上,球形粉燃料成本占比近50%。硅微粉按照产品颗粒的形貌可以分为角形硅微粉和球形硅微粉,而角形硅微粉根据原料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结晶硅微粉和熔融硅微粉。从原材料角度来看,硅微粉的原料主要包含结晶类材料和熔融类材料,结晶类材料包括石英块和石英砂;而经过结晶石英煅烧后则形成熔融类材料,主要有熔融石英块、熔融石英砂和玻璃类材料,两类原料主要对应结晶硅微粉和熔融硅微粉。球形硅微粉的原材料则为精选的角形硅微粉,产品通过火焰法等制备方式加工而成。将三种产品的成本拆分来看,结晶和熔融硅微粉原料成本占比高,总体在60%以上,且熔融硅微粉材料成本占比更高;球形硅微粉因为主要是通过对角形硅微粉的进一步制备得成,因此成本近50%来自于燃料动力成本。

不同领域对硅微粉的质量要求差异明显,电子级高端应用是重点方向。硅微粉根据不同的质量品质面向不同的下游需求领域,如普通级硅微粉主要用于灌封料、金属铸造、涂料等的填料,而质量更优、制备难度更高的电子级硅微粉则可用于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的塑封料等方面。从下游应用的占比角度来看,建材是硅微粉应用最广泛的领域,高级建材和涂料领域的应用占比分别可达55.1%、21.7%,但对硅微粉品质要求整体不高。覆铜板和环氧塑封料领域的应用占比虽然整体只有20%左右,但其终端应用领域对硅微粉品质性能要求更高,技术壁垒强,因此是硅微粉重点的需求领域。从联瑞新材角度来看,公司专注于电子级硅微粉的研发生产,在覆铜板和环氧塑封料领域的应用始终保持70%以上。

球形硅微粉整体性能最优,在高端电子领域应用广泛。进一步对比三类电子级硅微粉的性能来看,球形硅微粉整体性能最优,熔融型硅微粉次之。一般角形硅微粉在电性能、热膨胀系数等方面可以对产品的性能起到改善的作用,但相较于球形硅微粉较差,但优势在于价格低,可用于中低端的电子产品材料,而球形硅微粉依托于更优的性能可以应用到高端电子产品材料。

高端硅微粉以海外厂商为主,国内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日本公司在硅微粉市场特别是技术壁垒更高的电子级硅微粉市场技术及应用经验丰富,具备先发优势。其中日本龙森公司、日本电化株式会社、日本新日铁三家公司在全球球形硅微粉市场的份额达到70%,日本雅都玛公司垄断了1微米以下的球形硅微粉填料市场。国内较大型的硅微粉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连云港、安徽凤阳和浙江湖州等地,其中连云港东海县在国内最早开始进行电子级硅微粉的生产开发,是国内最大的硅微粉生产基地。国内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包括联瑞新材、壹石通、华飞电子等。

硅微粉是覆铜板的重要功能填料。覆铜板(CopperCladLaminate,CCL)是集成电路最主要的载体,其将玻璃纤维布等增强材料浸以树脂基体,一面或双面覆以铜箔并经热压而制成的一种电子基础材料。覆铜板制造环节所需材料较多,核心材料包括树脂、铜箔、玻璃纤维布。树脂黏结性强,且拥有电气绝缘性、耐化学腐蚀性等优良性能;铜箔具有导通电路的重要作用;玻璃纤维布则是树脂的支撑材料起补强作用。硅微粉作为一种填料,基于其熔点高、平均粒径微小、介电常数较低及高绝缘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覆铜板行业。

5G建设推动PCB市场需求增长。“十四五”是我国5G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2021年7月,《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指出将重点推进5G+新型信息消费、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15个行业的5G应用。5G的发展将建设大量配套的微基站,截至2021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全年净增65万个,其中4G基站达590万个,5G基站为142.5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超65万个。5G宏基站架构从“BBU+RRU+天线”到“AAU+CU+DU”的变化会引起单基站PCB及覆铜板基材需求量的变化,5G宏基站内PCB价值量约为4G的3-4倍,单站PCB用量将大幅增加,此外,由于高频覆盖半径缩小,同等覆盖范围需更多基站,也带来PCB用量提升,5G微基站的建设投入规模会远高于4G时代。同时,承载更大带宽流量所需的路由器、交换机、IDC等设备投资都会进一步加大,受此影响,PCB尤其是高端PCB产品市场需求量将大幅增加,并带动覆铜板行业发展。

5G时代下高频高速覆铜板更受青睐,对覆铜板基材提出更高性能要求。高频高速覆铜板一般分为射频/微波用覆铜板(高频CCL)和高速数字用覆铜板(高速CCL),为了满足5G技术的要求,高频高速覆铜板要求具有低信号损失、轻量化、多功能化的特点,因此对基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低介电常数(Dk)、低介电损耗(Df)、低热膨胀系数(CTE)、高导热系数等。熔融硅微粉和球形硅微粉表现出良好的介质损耗、介电常数、线性膨胀系数等性能,其性能与高频高速覆铜板的技术要求相匹配,是5G通讯用高频高速覆铜板的关键功能填料。

高频高速覆铜板应用拉动高端硅微粉需求,2025年国内覆铜板用硅微粉需求望达到35亿元,其中高频基材CCL用硅微粉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1亿元。受益于5G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及推广,覆铜板市场特别是高频高速覆铜板市场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并进而带动熔融硅微粉、球形硅微粉的需求。根据新材料在线测算,2022-2025年国内覆铜板用硅微粉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2、27.7、32、35亿元,同比+14.5%、+10.0%、+15.4%、+9.4%;其中国内高频高速覆铜板用硅微粉规模有望达到6.7、9.4、10.3、11.1亿元,同比+59.5%、+40.0%、+10.0%、+8.0%。

环氧塑封料是封装芯片的关键材料,其中70%以上为填充料。环氧塑封料,是由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以高性能酚醛树脂为固化剂,加入硅微粉等为填料,以及添加多种助剂混配而成的塑封料,是电子产品中用来封装芯片的关键材料。目前常见的环氧塑封料的主要组成为填充料(70%~90%)、环氧树脂(18%以下)、固化剂(9%以下)、添加剂(3%~7%左右)。从下游环氧塑封料生产企业成本角度来看,以华海诚科为例,2021年其主要原材料中硅微粉采购金额占比达到26.7%,仅次于环氧树脂,是重要原材料。

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拉动封装用硅微粉需求增长。环氧塑封料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业发展与集成电路保持良好的一致性。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10458.3亿元,同比增速为18.2%,2016-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9.3%,远高于全球10.8%的复合增速。2021年,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销售额达到2763亿元,同比增速为10.1%,2016-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1%。集成电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环氧塑封行业增长的同时,也拓展了硅微粉需求空间。

2026年先进封装占比望达到50%,贡献封装市场主要增量。封装品质影响着芯片性能的发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快速发展,特别是5G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兴应用场景对半导体产品的性能、功耗等要求提升,未来附加值更高的先进封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先进封装市场需求将维持较高速的增长,根据赛迪顾问预计,2021年国内规模以上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先进封装产品的销售额占整个封装产业的36%左右。根据Yole预计,2020年先进封装的全球市场规模约304亿美元,占全球封装市场的45%;预计到2026年先进封装的全球市场规模约475亿美元,先进封装在全球封装的占比增长到50%,2020-2026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的CARG约7.8%,高于同时期整体封装市场4.2%的复合增速,先进封装望贡献全球封装市场主要增量。

先进封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拓展球形硅微粉增长空间,2025年环氧塑封料用硅微粉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2亿元。硅微粉作为封装用环氧塑封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封装材料与芯片性能匹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硅微粉产品中,相比角形硅微粉,球形硅微粉具有高耐热、高耐湿、高填充率、低膨胀、低应力、低杂质、低摩擦系数等优越性能,成为超大规模和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料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填充材料。球形硅微粉作为高性能硅微粉产品的代表,受益于未来下游环氧塑封料产品朝高端化发展的趋势有望迎来快速的发展。根据新材料在线预测,2022-2025年EMC硅微粉市场需求为12、13.6、15.5、18.1万吨,对应EMC用硅微粉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3、35.7、38.8、45.2亿元,同比+11.1%、+8.2%、+8.7%、+16.5%。

高温球化技术打破海外垄断,球形硅微粉产品迎快速发展。公司早在2006年就开始积极研究物理法制备球形硅微粉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公司攻克了火焰法制备电子级球形硅微粉过程中的粘壁、积炭、粘聚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2012年,公司实现球形硅微粉的量产,打破海外垄断,产品产量逐年增长,2021年公司球形硅微粉产量达到2.2万吨,同比+99.8%。

产品性能优异获客户认可,具备价格优势可降低下游客户采购成本。目前公司生产的微米级球形硅微粉球形度可达0.987、球化率达到98.9%;亚微米级球形硅微粉可达到球形度0.989、球化率达到99.3%,与日本厂商产品对比来看,公司产品多个参数已经超越国外同类厂商。从公司客户角度来看,日本住友、中鹏新材等对公司生产的球形硅微粉产品性能表示认可,认为其可以替代国外相关同类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自身使用要求,带动了其产品的升级换代,并在下游客户中评价良好。根据公司招股书披露,针对球形硅微粉SYQ-01,日本相同粒径未进行表面处理的产品销售价格超过4万元/吨,而公司相应产品平均售价为26939.39元/吨,远低于海外价格水平,可实现同类型产品的国产替代。

我们测算公司在国内球形硅微粉市场市占率不足10%,高端电子发展加速球硅国产替代,公司市占率提升空间大。我们假设高频高速覆铜板及EMC用功能填料主要为球形硅微粉,根据前文市场空间数据,我们选取联瑞新材、华飞电子、壹石通三家具备领先球形硅微粉制备技术的企业,按照收入口径测算2019-2021年三家企业在国内球形硅微粉的市占率为8.1%、10.4%、15.9%;其中联瑞新材市占率为3.2%、4.6%、8.8%。未来伴随国产替代趋势下,公司市占率提升空间巨大。5G等高端电子产业蓬勃发展下,市场对生益科技、华正新材等国内覆铜板厂家高频高速覆铜板的需求大幅增加,半导体产品也纷纷从传统封装向先进封装转变,为硅微粉高端化进程提供沃土。

球形粉产能投放加速,持续扩张助力高质量成长。公司在持续进行研发创新的同时也积极扩大硅微粉产品产能,募投项目“硅微粉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硅微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高流动性高填充熔融硅微粉产能扩建项目”等逐步投产后,公司产能望得到进一步释放,产能利用率逐步提高,产量不断增加。2022年,公司高效推进年产15000吨高端芯片封装用球形粉体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并试生产,不断满足下游客户的新增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业务规模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我们测算在不考虑公司自有产线优化的情况下,到2022年公司角形粉和球形粉在产产能分别可以达到8.6、2.7万吨,同比+8.1%、+48.8%。

与生益科技深度合作,22H1业务收入占比13.8%。公司股东生益科技为全球第二大覆铜板生产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定在12%左右,根据联瑞新材招股书披露,截至2019H1,通过其产品验证且能够持续稳定供应5G高频高速覆铜板用球形高端硅微粉的国内厂家仅联瑞新材一家,国外有日本雅都玛公司、电化株式会社,进口价格普遍较为昂贵。上市前公司面向生益科技的业务收入占比一直维持在20%左右,上市后伴随客户扩展,生益科技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下降,2022H1占比为13.8%,但销售额同比仍有10.4%的增长。作为生益科技硅微粉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具备产业协同优势,有利于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

热界面材料是芯片和散热器之间重要的热传导通道。热界面材料(ThermalInterfaceMaterials,TIM)指的是两种材料之间的填充物,用于填充两种材料接合部分的微空隙,减少热传递阻抗,提高散热性。热界面材料在散热系统中非常关键,特别是当前电子设备小型化、集成化趋势下,其功率要求提升也导致芯片产生的热量提高,对其散热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芯片和散热器之间有细微凹凸不平的空隙,安装时其实际接触面积只占散热器底座面积的10%,而空隙中的空气热传导率较差阻碍热传导,因此需要在空隙中填充热界面材料来排除其中空气,成为芯片和散热器之间有效的热传导通道。

热界面材料需具备高导热系数、高柔韧性、电绝缘性、易拆卸等特性。热界面材料根据其特性一般可以分为导热硅脂、导热垫片、相变导热材料、导热胶、导热灌封胶、导热胶带等。一般热界面材料主要以树脂为基体,但一般树脂基体热传导率不佳,所以需要按照各类需求填充导热填料调节热导率从而满足各类产品的导热要求。导热填料的热导率一般高于基体材料几十倍,其种类、搭配以及表面改性等方面对热界面材料的可靠性能有重要影响。一般TIM需要具备四个特点:(1)高导热系数,可降低电子器件间以及TIM自身的热阻;(2)高柔韧性,可尽量充分填充电子器件间的间隙排除空气降低热阻;(3)电绝缘性,电子产品应用的必要特性;(4)易拆卸。

氧化铝综合性价比高被广泛应用到导热填料中,热界面材料占氧化铝下游应用的48%。一般填料分为三类,分别金属填料、碳基填料、陶瓷填料。金属采用电子作为热载体,本征导热系数较高,是常用的导热填料,如铜、银、铝等;碳基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其作为导热填料最大的问题在于其自身特性导致添加至聚合物中时,会造成粘度增加导致添加量有限,实际应用受限;陶瓷填料包括了氧化铝等,陶瓷同时具备高热导率和出色的电绝缘性,对于要求电绝缘的领域更加实用。氧化铝虽然不是导热能力最强的填料,但其来源广泛、价格低、且在聚合物基体中填充量大,具备高导热、低填充粘度、高性价比的优异特性,因此在热界面材料中被广泛用作导热填料。根据QYResearch测算,氧化铝的下游需求中有48%来自于热界面材料,是其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此外其也应用至导热工程塑料、高导热基覆铜板、氧化铝陶瓷基等领域。

国内龙头企业打破海外垄断,产品单价大幅下降至3万元/吨左右。过去导热用球形氧化铝的核心生产技术主要集中在日本电气化学和日本昭和电工等海外企业手中,产品单价达到8-12万元/吨,较高的采购价格也制约了其在国内批量化的应用。近几年国内新材料企业积极研发创新,目前联瑞新材、壹石通、百图新材等国内企业掌握了导热用球形氧化铝的核心制备技术,并积极进行扩产,实现国产替代将产品单价降至3万元/吨左右。

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中国市场空间巨大。在全球双碳背景下,新能源车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渗透率迅速提升。电池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在整车成本中占比40%以上。电池技术的发展、性能的提升是决定新能源车实现长久发展的核心动力。2017年至2021年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以43.5%的年复合增速增长,2021年达到154.5GWh。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增长,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以及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将会持续成长。预计2022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299.9GWh。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采用热界面材料,有望带动球形氧化铝填料需求。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电控、电机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需要将“三电”产生的热量及时释放,实现有效的热管理,而在热管理系统中,热界面材料作为热源与散热器之间重要的导热材料,在热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应的热界面材料中生产所需导热填料,有望拉动球形氧化铝的需求。

电池方面:电池散热不佳会降低电池充电率,且长时间高温也会对电池造成损伤,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管理非常重要。电池热管理系统有很多种,常见如水冷系统、风冷系统等,常见的冷却方式一般都是将热量从电池系统传导至冷却管,在通过冷却管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热界面材料主要应用到电池和水冷管或者其他散热器之间,降低热阻,提高散热效果,一般常见应用到电池的热界面材料为导热垫片等。

电控方面:电控内部IGBT产生的热量一般需要专门设计的散热结构实现热量传递消散,如间接水冷。IGBT产生的热量通过下面的金属平板将热量传导给壳体外侧的冷却水散热。其中为了促进热源与散热器之间充分接触,需要在IGBT模组和冷片之间的刚性界面涂抹导热硅脂等热界面材料。

电机方面:电车的高功率化和小型化等方向发展致其运行温度持续升高,对电机耐久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对电机进行灌封保护来保障电机在极端温度、冷热循环、沙尘、污垢等不良条件下正常工作,延长电机寿命,提升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制备新能源汽车用灌封胶时,通常采用氧化铝等作为导热填料,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填料。

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带动导热用球形氧化铝超预期发展,预计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用球形氧化铝市场规模为60.5亿元。2020年QYResearch曾发布数据,2019年全球导热用球形氧化铝市场规模为1.3亿美元,2026年有望达到2.2亿美元,CAGR为8.9%,且国内供应占全球52.5%。但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市场空间的增长,根据中泰证券电新组研究报告《电解铜箔知名企业,技术优势明显(20221114)》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测算,预计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约2015万辆,其中国内预计约957万辆,海外预计约1057万辆。在测算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球铝需求之前,我们首先假设:1)单车用球形氧化铝约为10公斤;2)球形氧化铝单价约为3万元/吨。预计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用球形氧化铝市场规模为60.5亿元,2022-2025年CAGR+29.7%。

公司紧抓热界面材料市场发展良机,依托现有工艺快速布*球形氧化铝市场。公司掌握的球形生产工艺可以用来生产球形氧化铝粉,且生产工艺成熟先进。在热界面材料受下游需求影响快速发展过程中,公司紧抓业务拓展良机适时生产推出氧化铝粉体材料,快速打开市场。随着氧化铝粉体新产品的推出,公司其他产品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0.2%提升到了2021年的10.8%。

球形氧化铝粉单价高,有利于公司提升盈利能力。从公司历年年报披露口径来看,其他产品收入主要以球形氧化铝粉为主,对应单价在2万元/吨,而结晶硅微粉和熔融硅微粉单价一般在5000元/吨以内,球形硅微粉作为高端产品价格为1.3万元/吨左右,均明显低于球形氧化铝粉的价格。较高的单价也促使公司球形氧化铝粉业务毛利率在各板块中处于领先水平,其毛利率一般在50%以上,高于公司各类型硅微粉产品。

业务起步晚产品性能仍有进步空间,依托丰富经验和研发投入望实现快速追赶。公司球形氧化铝业务起步相对较晚,虽已经具备生产较高标准球形氧化铝粉能力,但与同行业特别是海外龙头企业在多项性能指标上仍有进步空间。当前公司在氧化铝方面有多个在研项目,预计投资规模上千万,我们认为伴随公司在球铝方面的深入研究开发,其球铝的细分种类和产品性能有望进一步提高实现对全球头部企业的追赶,届时公司球铝新业务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假设公司产能投放进度按规划投产,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但短期下游需求低迷拖累出货,预计2022-2024年结晶硅微粉销量增速为-14.4%/5.9%/5.6%;熔融硅微粉销量增速为0%/12.7%/5.6%;球形硅微粉销量增速为16.7%/46.1%/28.1%;球形氧化铝粉等其他产品销量增速为61.7%/64.0%/40.8%。

假设受市场竞争,公司结晶硅微粉、熔融硅微粉、球形硅微粉以及球形氧化铝粉等业务单价有小幅下滑,考虑未来公司生产效率和规模效应等因素,我们预计2022-2024年结晶硅微粉毛利率为26.2%/27.5%/27.8%;熔融硅微粉毛利率为44.6%/45.5%/46.0%;球形硅微粉毛利率为40.8%/44.0%/45.8%;球形氧化铝粉等其他产品毛利率为52.5%/52.6%/53.6%。

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可实现营业收入6.9/9.3/11.6亿元,同比10.3%/35.4%/24.0%;预计可实现综合毛利率42.3%/44.8%/46.4%。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品原辅料厂家都必须有*品GMP证书吗?什么样的原辅料厂家有*品GMP证书

原料*厂家必须要GMP证书,否则不能按照*品销售,也就是不能卖给*厂。辅料还没有强制执行GMP,不需要GMP证书。除了中*饮片和中*材,按照原料*销售给*厂的原料*厂家都有GMP证书。

国内有厂家生产NMN烟酰胺单核苷酸原料吗?

国内暂时没有nmn烟酰胺单核苷酸生产的上市公司,大型公司的nmn烟酰胺单核苷酸生产产家也就上海音芙医*了。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采纳

扬帆新材什么时候中签

扬帆新材(300637);中签号公布日:2017-04-05;并于2017-04-12上市

原料*生产属于化工还是医*?

划分行业类别有一个表格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可以看看。另外证监会也有一个对上市公司进行行业类别划分的表格。生产植物提取物的厂家,可以划分在生物制*行业也可以划分在医*行业也可以划分在食品添加剂行业。

原料*的生产厂家,可以划分在医*行业也可以划分在化工行业。医*中间体生产厂家,可以划分在医*行业也可以划分在化工行业。

扬帆新材300637中签号多少扬帆新材中签号来自结果查询

这是杨帆新财的中签号码

“入珠融湾”下如何抢抓清远机遇?来听听清远青年们怎么说_南方plus_南方+

5月5日上午,清远市委书记郭锋会见优秀青年代表,勉励全市广大青年要争当“入珠融湾”的先行者、乡村振兴发展的推动者、生态文明发展的践行者,为清远实现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这些青年代表中有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中科院博士、企业高管……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眼中的“清远机遇”是什么?清远作为环珠三角城市中距离大湾区内核最近的地区,又该如何发力加快“入珠融湾”进程?

共青团清远市委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座谈会上,全市各界优秀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分别围绕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和民宿行业发展、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等内容,结合自身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的经历,从自身所处的行业领域畅谈“入珠融湾”下的“清远机遇”。

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助推清远高质量发展

公司的同事称呼他为“狄博”,团委的同志称呼他为“狄书记”,而他喜欢让大家称他为“狄工”,一个更接近科研人员身份的称呼。

狄聚青,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项目经理,获得广东特支计划、广东省扬帆计划、清远市第三类高层次人才等支撑,同时担任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团清远市委兼职副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的十九大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狄聚青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己任,他带领的技术团队攻克了典型高纯稀散金属制备关键技术难题及工业实践问题,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项,并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近三年,创新成果累计实现利税5亿多元,有力地推动了清远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在来清远发展之前,狄聚青曾在香港的高科技企业工作过,在丰厚的待遇以及更有利于人工晶体发展研究之间,他毅然选择了与自身的钻研精神高度契合的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打动我的还包括清远这座城市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更能让科技人员沉下心来做科研。”

科技创新实力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后劲和有力支撑,狄聚青认为,清远应该借助广清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的有利契机,抢抓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强创新企业、平台培育建设,助推清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清远正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一是重点研究、积极发展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材料。二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打造汽车及零部件、电梯等制造基地。三是加快发展生物医*产业,打造生物医*孵化基地和华南生物医*产业园。四是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水泥产业生产力布*,强化有色金属产业生态发展。

针对清远的产业布*和发展优势,他建议,一要坚持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加强对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二要重视研发工作,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营造支持科研、鼓励科研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独立、成熟、持久、稳定的技术创新体系。三要抓好产学研,积极与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把分散的项目集中起来,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提升园区的科技含量。四要增强孵化能力,扶持开发能力强的孵化基地,培育一批好项目,带动区域经济提升科技含量,推进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创业要懂得抢抓机遇。机遇抓住了,就能趁势而上。”从最底层的业务员,到广东海王医*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董靖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结于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把准了行业发展的脉搏。眼下,清远正面临“入珠融湾”的机遇,这次他如何看待清远未来的发展,又将如何抓住历史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将为清远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关键是定位、路径和落实的问题。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提出,积极探索‘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创造+清远制造’‘广州孵化+清远加速’的产业发展合作模式,是符合城市发展定位的。”早在2011年,董靖就在清远投资创立了广东龙晟制*有限公司。结合所处行业,他认为,清远作为全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生态环境优越,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中*材种植和医*产业。

纵观生物医*行业前景,2017年广州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蓝图,大力推进IAB计划,即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年,广州生物医*产业产值预计将超过1300亿元。同样在2019年,清远市将培育生物医*等新兴产业集群列入了**工作报告。

“虽然清远生物医*产业初具规模,**也出台了一些列的扶持政策,但总体产值仍低于周边地级市。比如,韶关、肇庆两市生物医*产业的规模均超过了50亿元,但清远2015年才突破刚刚突破10亿元大关。”董靖说。

他结合清远的实际情况,就进一步推进生物医*产业发展提两点建议:一是找准区隔,精确定位,继续推进原料*技术、医*中间体产业发展,重点引进、扶持、培育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企业。

他表示,在原料*技术、医*中间体方面,清远具有传统优势的发酵制*产业,以新北江制*为代表,延伸和发展了广东蓝宝、清远华能,嘉博制*在麻醉*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是生物医*领域未来十年的又一大亮点和风口,具备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这类项目更容易在清远形成产业集群,成功落地并产出价值的可行性相对更高。

二是依托本地资源,做强现代中医*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医*物流。清远发展中*产业优势明显,其生态、环璄、土壤条件尤其适合巴戟天、广地龙、太子参、铁皮石斛、白芨等附加值较高、种植周期较短的*材种植。同时,清远医疗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可观,可大力扶持本地*品批发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年销售规模超过5亿元的现代医*物流企业。

“我们村地理位置很不错,有广乐、汕湛两条高速公路,紧挨石门台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仙桥地下河。村里的历史文化悠久,1992年被定为革命老区,2018年被省委定为红色村。村里这几年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现在大家都想回来。”刘子科毕业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今年27岁,中共*员,2017年4月返乡,现在担任龙华村*总支副书记、村团支部书记、英德市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刘子科目前在村委会主要负责*务、村务和团支部工作,除此之外,还带领着一批年轻人成立了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优先吸纳贫困户成员入社,优先购销贫困户农产品,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帮扶和村公共事业发展。通过微信、电商等渠道,积极培育“红色村”特色农产品品牌——“隅乡情”,重点发展红茶、红薯、早脆梨、竹笋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建立起250亩红薯、60亩早脆梨、60多亩红茶种植基地和占地1000平方米的农产品收购基地,运营10个月来,销售额突破75万元。

“在合作社示范带动下,我村青年充分发掘自身优势,纷纷创办民宿民居、种植基地、农家乐等项目。”刘子科说道。据了解,龙华村周边旅游资源丰富,10公里左右范围内有四、五个旅游景区。近些年,龙华村不断加大红色旅游的打造力度,乡村旅游也成为了村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龙华村农家乐由6家增长到14家,民宿客栈从空白发展至4家。

清远农村的发展势头,吸引了像刘子科一样的新农人回流,在连州长大的80后邱赟也是回流大军的一员。邱赟本科就读广州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阿里巴巴公司。2016年回到外婆家创办民宿“河畔小院”,成为一名民宿主。

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指出,建设具有主题公园特色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是清远““入珠融湾””最有条件率先突破的领域。“市委提出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符合清远区位和自然生态景观优势的。长隆项目的进驻,改变了过去清远旅游行业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状况。”邱赟认为,乡村旅游和民宿是未来国际化旅游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延伸长隆项目价值、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全域旅游的有力抓手。乡村旅游和民宿会成为点亮国际化旅游城市璀璨星空的最美繁星。

恒瑞医*属于原料*吗?

恒瑞医*不属于原料*,是一家从事医*创新和高品质*品研发、生产及推广的医*健康企业,创建于1970年,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19年底,共有全球员工24000余人,是国内知名的抗肿瘤*、手术用*和造影剂的供应商,也是国家抗肿瘤*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牵头单位,建有国家靶向*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9亿元,税收24.3亿元,并入选全球制*企业TOP50榜单,位列第47位。

恒瑞医*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抗肿瘤*、手术麻醉类用*、特殊输液、造影剂、心血管*等众多领域。

中*创新*行业专题研究:政策东风已至,中*创新*扬帆起航 - 知乎

(报告出品方/作者:德邦证券,陈铁林、陈进)

中*是我国传承千年的瑰宝,原材料来源丰富,多年正本清源之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中*产品在传统概念上主要包含中*材、中成*和中*饮片,按来源可分为植物*、动物*、矿物*。

中*制造业收入规模超6000亿,正本清源时期整体收入承压显著。2013~2016年国内中*行业收入呈增长趋势,市场规模从6324亿元增长至8653亿元;随着中*行业监管严格,不合规中*企业被取消执照,不合格品种被吊销资格证,中*行业整体收入开始萎缩,2018年降至6370亿元;2018年以后,中*政策改革成果初显,下降趋势有所缓解并开始恢复,2019年收入小幅增长恢复至6519亿规模;2020年受疫情影响,整体规模微降至6196亿元。随着中*行业规范化持续推进,出清分化形成,我们认为中*行业有望重新起航。

传统中*注射剂近年来面对较大市场压力,非注射剂型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按用*方式,中*可以分为注射剂、口服制剂、外敷剂或贴剂等,中*注射剂存在原料*质量不稳定、成分复杂、制剂工艺不规范、质量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中*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较高比重的不良反应。

中*产品在多个治疗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根据米内网的统计,中成*在公立样本医院应用于13大类的治疗,其中中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系统销售占比超过50%。

具体来看,中成*在疑难杂症及慢性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应用具有多领域成长属性。未来随着更多具有临床循证医学价值的中*创新*的推进与应用,空间将有望被进一步打开。

1)呼吸系统疾病:中*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在新冠治疗中具有潜力,再次强调中*在呼吸领域的价值。连花清瘟胶囊于2020年4月新增“轻型、普通型新冠”适应症,获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第八版推荐;2021年3款中*创新*: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和化湿败毒颗粒获批用于新冠的防治。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分析,中成*在呼吸系统疾病市场前景好,有望于2026年突破千亿元,而中*创新*将逐渐扮演重要角色。

2)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成*市场规模超千亿。根据米内网统计,国内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店端合计销售收入超千亿市场,其中零售*店端从2015~2019年保持增长趋势。而受中成*注射剂医保受限影响,公立医疗中成*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市场规模略有下滑,主要系注射剂板块下滑显著(2019年中*注射剂占比下滑至55.2%)。

3)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中成*通过清利湿热作用原理,具有独特机制。区别于西*的杀菌机制,中成*通过清利湿热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因此具有更持久的作用时间,无耐*性,在轻症尿路感染治疗具有优势。2015~2017年中成*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销售占比快速提升,2017年占比达71.1%,市场规模为64.3亿元。

中*利好政策频出,大力支持中*传承创新发展。2016年12月,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法》公布,为弘扬中医*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确立了法律依据。2018年,国家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品种实行分级保护制度。2021年1月,《关于加快中医*发展特色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指出要优化中*审评管理,强化部门间联动,推荐符合要求的中*新*纳入快速审评通道,增加第三方中*新*注册检验机构数量。2021年12月,《关于医保支持中医*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医保优势支持中医*创新传承发展,扩大中医医疗机构的辐射能力,制定符合中医*规律的支付政策。

新版中*注册分类简化,单独列出中*创新*。新修订的《*品管理法》正式将中*新*注册分类简化为中*创新*、中*改良型新*、古代经典名方中*复方制剂3类。值得注意的是,新版中*注册分类将“中*创新*”单独列出,进一步明确中*创新*概念,涵盖复方制剂、中*材及其制剂,新*材及其制剂。(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医保目录内中成*收录扩容,中*饮片数量整体稳定。2017版、2019版、2020版医保目录纳入的中成*数量持续上升,占比在50%左右。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共收入1374个中成*品种和892个中*饮片。从医保支付端来看,目录内品种支付性能较好,支持中*市场稳健发展。

近年医保谈判中成*格*良好,谈判纳入数量逐年增加。2017~2021年谈判纳入医保目录的中成*品种逐渐增加。此外,期间4次医保谈判中,中*通过率整体较高。2020年由于通过形式审查的中*数量较多,通过率相对较低,2017、2019、2021年谈判通过率分别为62.5%、95.8%、83.9%。

就医保谈判降幅来看,中*降幅相对温和,价格承压较小。中*机制复杂,许多品种为独家品种,且专利期较长,在研发上具有较高壁垒;此外,中*产品的生产受到上游原材料种植、加工不确定性影响,因此在价格方面具有一定议价优势。2019、2020、2021年谈判降幅均低于西*平均降幅,受到降价冲击的风险较小。2021年12月执行的19升联盟中成*集采平均降幅为42.3%,相较于第四、五批化学*品集采平均降幅超过50%、第二、三批集采平均降幅超过70%,中成*集采降幅温和,格*较好。

2017~2021年上市的中*新*进入医保速度较快,8款已纳入医保。纳入医保是促进中成*快速放量的重要催化剂,根据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抗糖尿病*物桑枝总生物碱片销售额增加9650%,以岭*业的新*连花清咳片2021年上半年销售额为211万元。

整体来看,中*新*临床申报通过率呈上升趋势。2010~2015年申请数量相对稳定。受2015年**发布的“*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公告影响,2016年后申请临床数相对较少。2018~2020年提交pre-IND随着改革推进,政策和技术指导层面均取得一定进步,对中*新*的研发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此外,中*审评效率大幅改善,特别是2019~2020年IND批准率达到100%,高出2013年1倍,同样也显示出国内中*研发步入正规,中*新*质量趋于规范化。

2010年以来中*新*上市受理及获批数量在行业整顿之下出现波动,2017年后中*新*上市申报及获批数量逐渐恢复。受2015年CDE严查临床数据影响,中*上市申报数量大幅减少,2016年数量降至谷底。随着对*品审评理念的适应,中*研发和注册审评有所规范,2017年以来,中*新*上市申报开始恢复,2021年获批上市的中*新*增长至11个品种。

获批上市的中*新*剂型多样,治疗领域丰富。2010~2021年获批上市的中*新*以颗粒剂、胶囊剂、片剂、胶囊剂最多。2015年后,获批品种剂型进一步集中在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片剂、软膏剂,而注射剂逐渐退出上市的浪潮。就获批适应症来看,中*新*获批适应症主要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此外,中*新*也应用于妇科、骨科、肿瘤、外伤等多领域的治疗,具有多元化应用场景。

平均来看中*新*研发跨度比化学*长,但近两年审评速度加快。2015年至今上市的中*新*递交IND申请到上市时间跨度超过10年的数量占比86%,而化学*数量占比仅为37%;中*新*NDA时间超过3年的数量占比为58%,化学*仅为14%。临床研发耗时较长的中*新*递交IND时间大都在2005年前,递交NDA时间大都在2010年前后,可能是由于申报过程中补充资料的要求延长了审评时间;NDA时间在2年以下的中*新*大都为近几年递交上市申请的品种,主要原因是*品研发规范化、审评资料标准化以及审评中心效率的快速提升。

中*创新研发箭在弦上,创新*申报比重显著升高。2021年受理的IND注册申请均为1类和2类新*,2020年1类申请占比47.4%。2021年以前执行2007版中*注册分类标准,07版标准下1类、2类、4类、5类及6类可归属于中*创新*范畴,2020年以前受理的IND和NDA注册申请中6类新*占比最大,1类注册分类次之(1类和6类分别对应未在国内上市的*材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未在国内上市的复方制剂)。

截止2021年4月30日,2005~2020年申请IND的中*新*处于临床III期的*物有46个,有望接棒NDA递交队列。在此期间递交IND申请的中*新*有285个品种处于临床中后期阶段,其中II期239个,III期46个,临床阶段中*新*项目储备丰富,随着临床阶段的推进,一部分品种将陆续递交NDA申请。

我们认为政策驱动下,强化医保*、*品审评*等多个部门联动,为以中*创新*为代表的中*新*带来更多机遇。从医保支付端来看,随着谈判纳入中*新*的数量增加、可使用医疗机构辐射范围的扩大,将带动需求端的上升;从谈判准入价格调整来看,各部门充分考虑了中*研制的特殊性,具有较好的谈判格*,考虑到中*审评的持续优化,将催生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中*的研发热情。

以岭*业基于创新络病理论指导创新中*研发,为国内专利中*头部企业。公司同步开展复方中*、组分中*、单体中*等多渠道研发,创新中*涵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糖尿病、神经系统、肿瘤、泌尿系统等多疾病领域,其中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布*为行业龙头地位。公司形成11个专利中*,其中8个专利中*进入2020版医保目录,具有完整的循证医学临床证据,为公司业绩强驱动力。此外,公司积极进行产品学术推广,产品陆续进入专家共识,为未来临床用*进一步提供坚实动力。

除了创新中*板块,公司同样布*化生*板块和健康产业板块。化生*板块公司全资子公司以岭万洲国际已建立起布*国内外的销售网络,获得美国50多个州的*品生产许可证,打造关键中间体-API-制剂完整CDMO产业链,截止2021年中报期,公司向FDA申报了12个ANDA项目,10个获得批准;健康产业板块,公司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本、*食同源理念开发出一系列健康产品,借助媒体品牌效应和线上线下渠道拓展市场。

公司多个产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心脑血管疾病中成*用*中,公司产品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在公立医疗市场中排名分别为第2名和第5名;连花清瘟胶囊在公立医疗市场中成*感冒用*中排名第1名;津力达颗粒在2020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糖尿病用*销售排名位列第4名。

以岭*业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保持在60%以上。受益于连花清瘟胶囊的轻型新冠疫情抗击中的贡献,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7.8亿元,同比增长50.8%;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101.0%。2020年呼吸系统类板块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149.9%。(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公司成立二十余载,专注中成*研发,深耕专利中*研制,拥有12个独家品种,从研发到销售建立起一体化综合平台。公司主要从事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清热解毒类*物研制,主要产品为坤泰胶囊(妇科疾病)、苦参凝胶(妇科疾病)、宁必泰胶囊(泌尿系统)、夏枯草溶液(清热解毒类)。公司同样布*化*板块,控股公司上海汇伦生物产品注射用西维来司钠为2020年新冠特批*物,填补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治疗空白,有望为公司贡献增长驱动力。此外,公司为贵州省首批中*配方颗粒试点企业,目前有445个中*配方颗粒进入临床研究。

公司于2021年4月颁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发展决心。股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317.0012万股限制性股票,其中首次授予部分占88.33%,预留部分占11.67%。

新天*业2015~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整体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前三季度受益于妇科类产品销量的增加(同比增长55.7%),业绩大幅增长,营业收入为7.5亿元,同比增加37.5%;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45.7%。核心品种保持稳步增长趋势。

康缘*业是国内重要研发创新领军企业,被评为2021年中*企业研发实力排行榜第一。截止2021年中报期,公司拥有47个中*新*,授权发明专利535件。核心品种治疗领域覆盖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骨科疾病等。公司有107个品种被列入2020版国家医保目录,其中甲类47个,乙类60个,独家品种23个;共有43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物目录,其中独家品种为6个。

康缘*业2020年营业收入有所下滑,2021年恢复性增长。2015~2019年。公司收入保持稳健增长,2020年受疫情压制,处方*热毒宁注射液、儿童用*金振口服液销量下滑,此外,2019年公司另一个大单品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以70.35%的价格降幅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销售收入比同期下降幅度较大。2021年恢复性增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整体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4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3.0%。

天士力形成现代中*、生物*、化学*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研发管线持续升级。截止2021年中报期,公司共有82款在研管线,40款1类创新*,17项处于临床II、III期。创新中*方面,公司共布*28款创新中*;核心品种复方丹参滴丸预防及治疗急性高原反应适应症的III期临床申请获得FDA批准,国内新增新适应症糖网病变。生物*方面布*20款*物。

公司近两年净利润保持增长趋势,收入有所下降。受2020年8月处置天士力营销股权影响,公司2020年和2021年医*商业收入下滑带动整体收入下滑。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46.1%,主要是由于处置部分天境生物股权形成2.27亿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科济*业港股上市公允价值增加1.00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扬帆新材做原料药吗(扬盐帆新材中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