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在哪个银行(哪些银行可以换外币(欧元)?)

哪些银行可以换外币(欧元)?

门口有外币兑换标志的银行网点都可以兑换外币不过银行网点基本没有小额外币储备特别是中小城市的网点只能兑换大额欧元

商业银行的外汇属于外汇储备吗?

商业银行的外汇也属于外汇储备。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汇储备并非只存在人民银行,大部分的外汇储备是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来分散储备的。

商业银行的外汇就是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将外汇储备以存款的方式放在商业银行,便于外汇储备的流动和兑换,外汇储备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进入一个国家金融系统和流通系统的所有的外汇资产的总和。外汇储备中很大一部分平时是处于流动之中的,并非以存款的方式存在账户上。

外汇储备是什么?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机构所集中掌握并可以随时兑换成外国货币的外汇资产。

通常状态下,外汇储备的来源是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集中到本国央行内形成外汇储备。

【陆·银行 】海通银行在哪里 --陆家嘴金融网

核心提示:-->9月9日:央行阐释8月份外储下降三因素;国开行发行今年第四期证券化产品;海通证券收购葡萄牙圣灵投资银行。

就8月外汇储备的变动而言,9月8日央行发言人称,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央行在外汇市场进行操作,向市场提供外汇流动性;二是外汇储备委托贷款项目在8月份进行了一些资金提款;三是8月份国际市场一些主要金融资产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调。上述金额均从外汇储备中作了相应扣减。

9月8日,央行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信用卡坏账规模环比增长17.65%,坏账率为1.21%,较一季度末小幅增长。

国家开发银行9月8日成功发行2015年第四期开元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总规模69.351亿元。至此,国开行今年以来已成功发行4期证券化产品,发行总量279亿元,主要投向铁路、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建设领域,支持“稳投资、稳增长”和实体经济发展。

9月8日,工行仰光分行正式开业,工行成为第一家进入缅甸市场的中资商业银行。在此之前,在东盟10个国家中,工行已在7个国家设立了营业机构。据了解,截至目前,工商银行全球服务网络已覆盖亚、非、拉、欧、美、澳和全球重要国际金融中心,遍布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参股南非标‍‍准银行,将海外布*间接延伸至20个非洲国家,成为境外机构覆盖范围最广的中资银行。

浦发硅谷银行9月9日宣布正式启动人民币业务。2015年5月,该行正式获银监会批复,获准其为客户提供人民币银行产品及服务。硅谷银行亚洲总裁、浦发硅谷银行行长蒋德(DavidA.Jones)表示:“人民币业务的启动是浦发硅谷银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将让浦发硅谷银行成为真正的中国的硅谷银行,成为中国创新企业的首选银行。”

海通证券葡萄牙时间9月7日完成对葡萄牙圣灵投资银行的买卖股份交割手续。海通证券持有100%圣灵投资银行股权,圣灵投资银行将更名为海通银行。这是中国券商首单收购总部位于欧洲的投资银行。海通银行将作为海通证券在欧美及南美、非洲等市场的业务平台,并为大中华地区客户提供全球资产配置服务。

截至9月9日,银行理财综合收益指数4.55%,较修正后的前一期数据上行1BP;国有大行理财产品指数为3.94%,下行7BP;中小银行理财产品指数为4.78%,上行3BP;保本类理财产品指数为3.51%,下行2BP;非保本类理财产品指数为4.93%,上行4BP;短期限理财产品指数为4.50%,下行2BP;中长期理财产品指数为4.61%,上行5BP;短期限非保本理财产品指数4.84%,上行2BP。

数据来源于:金牛理财网

责编:夏寅,编辑:王秋原徐圆圆

邮箱:wangqiuyuan@cfic.info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是中央银行的()

A

中央银行首次降低人民币外汇储备金率,将对人民币产生何种影响?

一、外汇储备利率是什么?

我们首先从一个大家熟悉的概念“存款准备金率”开始,其官方原名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国家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所吸收所有存款总量的百分比,此处指的是本币。以我国为例,若将我国的法定储备金设定为10%,则一家银行若要吸纳一千万元的储备金,则须将一百万元的储备金交给中央银行。

那家银行目前尚有九百万资金。同样的,储备金的意思,也就是将之前吸纳的货币,转换为货币,而不会改变。现在,所有人都明白了吧?外汇储备是指一家银行和一家金融机构,他们会将所吸收的外汇按照一定的比例存入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利率是指外汇储备与国家所能获得的全部外汇储备总额之比例。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比例可以用小数的方式表达出来,即分母是全部被吸纳的外币,分子是被缴纳的外币。很明显,如果降低了汇率,那么这个比例,就会降低这个比例,而这个比例,则会降低这个比例。这说明,他们的存款会减少,而他们能动用的资金,也会增加。很显然,他们对金钱的掌控权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也就是说,他们将获得“金钱的自由”。

二.这次降息是迫不得已

那么,**为何要这样做?这件事情一定跟人民币脱不了干系,否则**花费那么多精力来做“首降”,岂不是一点意思都没有?首先,我们来看看最近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的汇率。从上个星期起,人民币就一直在走弱,以下是过去一个多月来的变化。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我们的经济比较优势在不断地失去,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经济预期不佳。

另一个原因,就是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不断发出升息的讯号,使得美元指数继续上涨。随着美元的上涨,美元能换到的RMB也会越来越多,RMB也会越来越少。在此以前,我们的国家,为了减少美元的流通,一直都是上调外汇准备金率。这一次,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价格发生了显著的下跌,因此,中央银行进行了相反的操作,将其进行了下调,以实现控制人民币汇率单方面下跌的目的。

我来跟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意思。从经济角度来看,所谓“流动资金”实际上指的是将金钱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华夏之所以调高储备金,就是因为他们想要控制美元的流动,让他们的存款越多,他们手中的钱就越少,而他们手中的钱,也就越少,这就是所谓的“供不应求”,导致货币贬值。这一次,是因为人民币在下跌,他们可以逆势而为,让更多的资金流入市场,让汇率下跌,让人民币不再下跌。

三、这一表面上看起来很短暂,实际上却有很长的影响

此次降息幅度为1%,将为市场提供105亿美元外汇供应量。这不是很直接吗?经济政策讲究的是预期,因此,从中央银行迅速作出的回应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想要保持汇率和货币价值的稳定。在近期内,由于货币的调整,人民币的贬值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在此之前,在海外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达到了200多个百分点,达到了6.58的水平。在中期,由于当前面临着许多出口方面的不利因素,例如外需回落、出口替代以及疫情的影响等,这些都会导致出口增长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因此,人民币的汇率很难出现大幅的增值。

实际上,外汇储备金利率只是中央银行的一种宏观谨慎调控手段。经济的稳定性,是一个全面的问题,并不单单是靠外汇和单一的货币,而是要尽量把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各种全面的因素都纳入考量。在这一年里,要尽快把疾病控制下来,如果能在五月初把它稳定下来,那就更好了,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把它的冲击降到最低。在特殊情况下,要有一只“有形之手”来维持大*。

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适当地降低人民币汇率也未必是一件完全不好的事情。我们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从经济上讲,货币贬值主要是由于出口造成的;因此,对我国的外贸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我国的外贸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企业的出口费用提高时,又会使国内的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下降,从而对我国的经济恢复产生不利的作用。

有句话说的好,“相信自己两百年,相信自己能走到那一步。”我国的发展方针是“稳中求进”,保持稳定是我们的基本方针。国家有关官员还说,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人民币的汇率将会出现一个双向的变化,并且将会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平衡的水平上。当前的政策正是发出这种讯息的。

万望各市场主体保持稳健,特别是在当前疫情不断出现的形势下,一定要“在高位结汇,在低位买进”,保持理智的贸易行为。这样才能在面临货币波动的情况下,保持货币的稳定,确保货币的正常运转。

结尾部分

总之,这一讯号式的政策在短期内对人民币的贬值起到了抑制和稳定的效果,并反映出中国的货币市场已经开始变得更具弹性。外汇储备一向被称为“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自动稳定装置”,使用起来既方便又高效,而且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虽然最近,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看到了一些新的病例,但是,我们相信,在我们的**的坚强和可靠的领导下,我们将会继续努力,让我们的病毒稳定下来,我们的货币稳定下来,中国的经济稳定下来!

免责声明

凡标注原创声明的稿件均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海南街头巷尾”。未声明原创的文/图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交流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会在免责声明中注明转载来源。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函联系,我们协调给予处理(或删除)。如不同意本站之转载,请及时告知本站撤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

这个国家央行发声:外汇储备恐将在7个月内耗尽

2020年以来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的事件是新冠疫情,今年以来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俄乌冲突,这两个事件的叠加对全球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对能源和粮食高度依赖外界的小国产生了巨大冲击。

例如斯里兰卡正面临1948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该国财政部宣布将暂时停止偿还所有外债;黎巴嫩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该国副**沙米(SaadehAl-Shami)宣布,黎巴嫩及其中央银行已经破产;等。

近日,又有一个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由于原油及农产品等价格上涨推高了进口成本,尼泊尔的外汇储备消耗速度加快。尼泊尔央行发言人表示,如果经济情况不能好转,尼泊尔目前的外汇储备将在7个月内用完。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商品主要依赖进口,其中汽车和石油产品的进口占其总进口量的四分之一。

受疫情以及俄乌*势影响,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不断上涨,尼泊尔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来支付进口商品的费用。尼泊尔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止到今年2月中旬的过去7个月内,尼泊尔的外汇储备已经减少超过16%。

尼泊尔央行发言人古纳卡尔·巴塔表示:“我们用于进口的外汇储备只够支撑约7个月的时间。与此前的水平相比有所下降,但*面仍然可控,因为出国务工的人员数量已有所增加。”

据了解,尼泊尔的主要外汇来源是旅游业、海外劳工汇款以及国际援助。随着疫情好转,众多游客前来登山徒步,尼泊尔旅游业正逐步复苏。

尼泊尔**已经下令限制包括汽车、黄金、奢侈品等在内的非必需品进口。同时,尼泊尔央行也于近期上调利率,希望以此来吸引存款,降低民众购买进口商品的热情,保证外汇储备充足。

此前,尼泊尔财政部长夏尔马称,截至本财年4月8日,尼泊尔贸易赤字已增至12900多亿卢比。在此期间,尼进口价值超过14500亿卢比商品,出口价值超过1590亿卢比商品。与上一财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分别增长了33.9%和72.8%。

 从事贸易相关的企业和个人 

 留意最新变化!

Ps.本文由外跨研究中心、外市场综合整理自市场财经,央视财经等,转载请标明出处!

2021中国外汇前景分析 - 知乎

一、前言

1、世界上最赚钱的是外汇投资!

许多投资者都认为最赚钱的是高利贷,是股票投资,是违法犯罪活动,是眼镜行业,是医疗行业等等,其实世界上最赚钱的是外汇行业,我们比的是市场总体规模量,比的是合法的行业当中,资金安全,又能大规模进行投资的行业,外汇行业当之无愧。

2.目前世界主流形式是西方引导中国,中国最终能模仿并突破创新,外汇市场将实现超越!

近年国内耳熟能详的团购网,例如美团网,大众点评网,都来模仿并创新国外的商业模式。

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模范并创新国外的Uber私家车网,如今已经超越。

360团贷商业模式,P2P理财模式,都是来自国外20年前的就有成功的运作案例,如今已经超越。

苹果手机卖的好,而今天小米只是一个3年的企业,华为是一个30年的企业,比苹果百年企业做的更好!

所以任何国际上,哪怕是西方有技术壁垒和垄断的行业,中国依然可以凭借勤奋和聪明,去超越它!

中国只是起步晚,但是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劳是任何国度都无法比拟!

3、未来全球金融中心,不是华尔街,是上海街!未来20年,是中国展现金融才华的时机!

如今,中国的外汇年代已经来临,中国A股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证券市场,中国的外汇市场即将开放,并且外汇市场的一天的交易额是全球所有消费,比全球所有股市,期市,信托,保险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的多,这已经注定外汇是全球财富最大的资本金融市场,现在是,未来更是!全球最知名外汇交易商,30%交易量在亚洲,知名丹麦盛宝银行SAXO的外汇交易量35%在亚洲完成。

西方主要发达金融国家的外汇市场有:专职的监管部门、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投资者资金隔离存放制度,金融保障计划再保险制度等,保障了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再加上先进的网络科技以及人性化的外汇交易规则使得外汇交易、外汇理财在欧美等国成为最受欢迎的理财产品。全球外汇交易量近几年保持年200%的增长。

一个行业是否有前景,是否能够长远发展,逐渐壮大,主要看8点:

外汇市场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资本投机市场,历史要比股票、黄金、期货、利息市场短得多,然而,它却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在欧美和日本的金融商品中被比喻为“个人理财的巅峰之作”的外汇保证金,伴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的推广,已经逐渐取代股票和期货成为世界金融的主流商品。

在北美等发达金融市场外汇保证金交易是投资者必备的避险武器,除了直接通过买卖获利之外,还有对冲、套保等许多功用。一些交易者将其与股票、黄金和农产品等进行组合投资。外汇保证金交易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外汇市场非常开放且正规行业,并具有严格法律监管制度及专业对口的监管机构,例如美国NFA,英国FCA,澳大利亚ASIC,新西兰FSP,加拿大MSB类似证监会,投资者的权益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参与者的行为得到很好地规范。而在我国,外汇保证金交易还未完全开放,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暂时套用期货和证券法律,暂时有外管*和证监*管理。

但是国内外汇保证金市场开展的如火如荼,受到越来越多人士欢迎,每一次盛大的上海金融展览会,至少三分之一展台是外汇经纪商所参展,央视二套节目每晚有播放外汇市场节目。

总体来看,由于国内尚未开放,以及国家的外汇管制政策,国内投资者尚需待以时日,短期内愿意涉足的人还比较少,但其良好的风险控制将陆续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介入。外汇市场的交易量非常的巨大,这个主要来自各国**,银行大型企业的参与交易。在海外成熟的投资市场,每一个家庭的投资分配有30%是属于外汇投资。但在我们国内还占不到1%,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1、我国外汇储备量快破4万亿美金。

据中国央行的最新数据,截至2014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95万亿美元。突破4万亿大关指日可待。中国外汇储备占了全球总外汇储备总额的三分之一,是第二名日本的三倍多,是俄罗斯的八倍,是印度的十三倍,2006年以来一直高居全球首位。

谈判10几年终于换来了中国15年的黄金发展时期,这10几年,中国的商品市场已全面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基本上90%接近全面开放,唯独没有开放的市场只是外汇资本市场。因为汇率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国家会更加谨慎的做好准备及预防措施。所以今年对于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会迫在眉睫。

3、国际贸易量增长迅速,国际贸易企业急需开放外汇资本市场

最新国际CLSBank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达到6万亿美金,比全球所有金融产品的交易总和还要多。***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连线华尔街的交流中指出,无论是零售还是企业外汇需求,都将出现迅猛发展,准备迎接中国外汇时代的来临,企业需从不同角度着手打造外汇相关的软实力。

5、国内投资渠道缺乏,而对于海外投资理财的需求日益强烈

对于外汇最大的需求是避险需求与投资保值增值需求。目前投资观念深入人心,把钱放在银行做定期存款的人越来越少,转而更多的是投资金融理财。而国内股市长期保持低迷,保险投资、基金投资收益较低,P2P、放贷,资金无监管并不安全,每天都有倒闭破产,期货对操盘技巧要求极高,以至于国内几乎没有满意的投资理财产品。而海外保险,证券,房产不动产,外汇等投资渠道都表现的更加吸引人。所以对于去海外投资换汇的需求日益剧增。

1、2014年中国外管*的在外汇政策上的变化,明显放松了对外汇的管制.

外汇管理在放松: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由固定汇率机制转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相对于过去9年间人民币兑美元将近两万基点的单边升幅,如今人民币汇率的回撤调整是正常现象。由此可见对经济项下和资本项下的外汇管理在放松,外汇监管则有所加强。

审批环节在简化:2014年第一季度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调整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是外汇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简化了许多登记和审批环节,提升了效率,促进了跨境需求的良性发展。

购汇额度欲增加:多年来,个人外汇管理经历了从严格管制到逐步放开,从限制个人购汇到基本满足个人用汇,个人外汇收支管理遵循经济项目可兑换的总体原则,立足于满足个人正当合理的用汇需求。外汇管理*多次讨论是否将5万美金的额度提高到20万美金每人每年次,满足未来个人购汇规模。

投资之道在增加:上海自贸区已经应许通过特殊企业对外投资,同时增加对外投资的企业类型。银行间外汇市场准入许可放宽金融机构可入市交易

2、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带动亚洲外汇市场交易,加速了外汇市场的开发.

根据国际清算行的报告,2014年12月,全球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升至6万亿美元,英国、美国、新加坡、日本和香港是全球外汇交易最为集中的区域,五大交易中心的交易占比从2010年的71%提升至75%。亚洲三个地区的占比最高虽未超过6%,但发展迅速。2010年时,香港尚未挤进五大交易中心,三年间,香港排位上升,新加坡的交易量也大幅增长了44%,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对此人民币国际化功不可没。国际清算行的报告显示,受离岸人民币交易的推动,人民币交易额从340亿美元增至1200亿美元,成为第九大交投活跃货币,在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达2.2%。

未来10年,人民币没有理由不会成为一个主要货币,亚洲区的外汇交易占整个外汇市场的20-25%,为美国和欧洲外的第三大外汇交易市场。美国和欧洲市场合计占比超过60%,但到2020年,亚洲区占比可能就会增至近40%。长远来看,亚洲的人口和大量开设的投资机构等因素都会带动亚洲外汇市场的发展,有望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外汇市场。

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网站公布SDR篮子新权重,人民币10.92%,超越日元与英镑,紧随美元和欧元,成为其中第三大储备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权重分别为41.73%、30.93%、8.33%、8.09%。IMF总裁拉加德表示,人民币纳入SDR,体现出中国改革取得进展,也意味着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为提高外汇市场开放水平,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2017年2月27日,国家外汇*发布《提高外汇市场开放水平促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汇发〔2017〕5号)通知,通知规定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获准使用在岸外汇衍生品工具进行外汇风险对冲,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得到进一步推动,同时深化外汇市场发展,丰富交易工具。

2017年5月8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发布《中国外汇市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旨在向中国外汇市场参与者和从业人员提供通用性的指导原则和行业最佳实践的操作规范,促进外汇市场专业、公平、高效、稳健运行。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在成立一年之后,正式发布《中国外汇市场准则》。《准则》的制定借鉴了《全球外汇市场准则》以及国际经验,用于规范我国的外汇机构和个人。《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外汇市场规则与国际正式接轨,将大力促进、规范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中国外汇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通知》指出:(1)允许自贸试验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相关规定为境外机构办理人民币衍生产品等业务。

(2)支持坚持市场定位、满足监管要求、符合行政许可相关业务资格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或申请与具备资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等。

(3)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个人按照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投资。

易纲表示,金融领域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不断加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

2019年4月18日国家外汇*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支持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参与外汇市场,丰富外汇市场主体类型。支持外汇衍生产品创新,推出更多类型的期权产品,支持有创新能力的银行创新,通过这些创新的推出会给市场主体保值增值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方法和手段。优化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汇率风险管理。在开放过程中,通过和境外投资者的交流,获取他们在汇率保值方面的需求。

2020年7月13日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外汇主经纪业务正式上线。交通银行作为人民币外汇主经纪商提供主经纪服务,主经纪客户通过交通银行与交易对手达成首笔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主经纪交易,品种为美元对人民币掉期,期限1个月,金额5000万美元。

现在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已经开始,相关部门也要求金融业和全球经济接轨。无论是金融还是企业需求,外汇都将出现迅猛发展,为迎接中国外汇时代的来临。现在,不论是外汇投资自身的优越属性,还是国内大政策指向,都在告诉我们,现在正是投资外汇的大好时机。

上海自贸区之后,增加广东、福建和武汉自贸区,珠海横琴金融特区,扩大天津滨海新区,跨越深圳前海金融专区,上海黄金交易所开通国际版块,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几乎每天都有新开张,股票港沪通等一个个国际化的大动作,都是为了外汇市场的开放做好前期各项工作。国内一线央企财团已经开始行动,这些企业的行动几乎代表着下一个财富机会的来临.

2014年12月11日,平安创投基金宣布对***零售外汇经纪商eToro进行千万美元的股权投资。

2015年1月,中信证券与KVBKunlunHoldingsLimited(以下简称“KVBHoldings”)签署附条件的收购协议,收购其所持有的KVB昆仑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国际金融”)60%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2015年3月,光大证券亦宣布已完成收购新鸿基金融70%股权交割,新鸿基金融旗下拥有杠杆外汇业务品牌为SHKForex,这标志光大证券的国际化战略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正式涉足保证金外汇业务。

2015年11月25日及2016年1月12日,先后两批境外央行类机构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完成备案,正式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包括中国香港金融管理*,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匈牙利国家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韩国银行、新加坡金管*等,共有14家境外央行类机构完成备案。

2016年3月,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影业发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在全年8亿元多的“财务收益”中,“汇兑收益”创造了7.28亿元的价值。所谓“汇兑收益”则为一年中依靠汇率变化赚差额所得收入。

2016年9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获国家外汇管理*备案同意,于9月14日进入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第2家非金融企业类型即期会员。非金融企业入市丰富了银行间外汇市场主体类型,大大方便了拥有庞大全球市场和大量外币结算需求的华为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2017年2月,海尔集团选用外汇交易平台FXGO进行汇率风险对冲和管理,实现高效资本国际化管控。

2017年5月,中国吉利集团收购全球著名的外汇龙头企业盛宝银行30%股份。

2017年7月,海航集团增持全球外汇交易量最大德国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股份至9.92%。

2018年3月13日,新浪集团加大对外汇金融业投资,新浪旗下华盛资本与盛宝银行达成战略合作。

2019年2月14日,阿里巴巴收购伦敦经纪商**汇(WorldFirst),成为蚂蚁金服集团全资子公司,收购价7亿美元。

2019年2月20日消息,腾讯系券商富途证券更新了赴美IPO招股书,上市前夕,富途证券内部人士称,未来将开展更多经纪业务,进入衍生品、外汇领域,打造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持牌券商。

中国银行:

1、巨大交易量,日交易量6万亿美金,全球股市的27倍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全球化,金融交易自由化的国际潮流,了解网络交易的渗透能力和竞争力,在对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量统计中我们发现,外汇交易量比前两年有了惊人的增长,美日平均接近6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金融产品的增长。

外汇可以说是最“干净”的投资市场,投资者不用分神于每只股票的业绩,不用担心期货多空双方的内幕交易,美日居额的成交量,使任何机构都没有坐庄的勇气,索罗斯、巴菲特所能了解到的信息,普通的投资者一样能够了解到,全球的投资者和投机者都在相同的时间看到相同的报价和图形,数千家网络交易平台和做市商将全球几千万投资者链接在一起,最重要的是:能否赚钱完全由自己的本事决定。

大家都经历了负利率、股票跳水、期货血本无归等等的现实,就是房地产,作为投资保值的工具也要打上问号,很多时候房租可能抵不上按揭贷款利息,对国内投资者来讲,外汇是风险小而机会大的最佳投资选择

外汇市场最为一个国际性的资本投资市场,历史要比股票、黄金、期货市场短得多,然而,他却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

今天,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已经达6万亿美金,40年间跃居世界市场首位,其规模已远远超过股票,期货等金融商品市场,已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每天股票的交易额只有几百亿美元,可见,外汇市场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也可以说是全球

答案是合法的!中国有明确法律规定,大陆不得设立公司进行组织公民炒汇的活动,目前在中国的外汇公司清一色都是外企,只要是受监管的正规平台是合法的,因为**不干预公民的个人投资,而且交易行为并没有发生在国内。简单起来就是说,比如你到美国旅游去了一家美国外汇公司进行外汇保证金交易,这自然是合法的。目前国内外汇公司的作用就是省去了你出国的这一步。但是如果你的资金不是汇往国外,那肯定是不合法的公司,因为外汇交易的每一笔金额都必须接受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

目前国内外汇投资者的投资市场动荡渠道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做国内银行开设的外汇实盘,另外一种是通过国外交易商在国内的代理机构直接在国外开户,做外汇保证金业务。

由于外汇市场点差大,交易成本高,无杠杆等诸多因素,除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外,一般收益率难以让人满意。外汇保证金业务由于可以双向交易,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由于杠杆比例,可以以小博大,所以深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现在国外成熟的外汇市场开设的业务,基本都是以外汇保证金存在,而非外汇实盘,中国国内的金融机构之所以没有开展保证金业务,主要是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开放外汇保证金业务,但是国家是不干涉公民在海外投资的。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外汇理财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投资。外汇早已成为中国老百姓可选择的理财产品之一,参与投资者成逐年上升趋势,一个国际型的理财产品,一个全世界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市场在中国将迎来黄金时代!

请问中央银行通过什么渠道购买商业银行外汇?央行按什么汇率购买商行外汇?请指教,谢谢!

按到每天国家外汇管理*公布的外汇中间价格为指导,用等价的人民币换购外汇。我国外汇储备是由人民银行通过投放基础货币在外汇市场购汇形成的。购汇所使用的本币资金直接来源于中央银行的负债,反映为中央银行负债的增加,因此外汇储备直接体现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与相应的央行负债对应。在人民银行买入外汇的时候,已经向原外汇持有人支付了相应的人民币。换句话说,外汇储备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不是把外汇无偿交给国家,而是卖给了国家,并获得了等值人民币。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价和自愿的原则,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在外汇和人民币兑换时已经实现。

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汇总十篇

迄今为止的各种国际货币体系中始终存在着中心-构架。位于这一构架中心的国家担负着提供国际货币的职能,而中心国家向国家输出国际货币过程的对应面,就是国家向中心国家注入实质资源的过程。换句话说,国家以支付国际铸币税为代价,获得了使用国际货币的便利。波多(MichaelBordo)和弗兰德若(MarcFlandreau)比较了金本位制下的中心-构架和当前的中心-构架后认为,在金本位制下,中心国家把货币和黄金固定,国家或者仿效中心国家和黄金固定,或者实行浮动汇率。国家的大量外债以中心国家的货币计值,因此国家容易遭受金融危机和债务失败的打击。货币贬值意味着国家债务负担更重,它们不得不在“保持汇率浮动的同时严格限制外国借款”和“投入巨大资源维持与中心国家的硬钉住”之间进行痛苦的选择。在当前的中心-构架下,中心国家能够成功地实行浮动汇率,而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成熟,依然需要借入大量以中心国家货币计值的债务,并且同样害怕汇率波动。为了能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它们不得不选择钉住中心国家的货币。中心-构架的形式不断演进,但实质并没有改变,即中心国家对整个构架具有支配权,国家只能是被动依附。(注:MichaelBordoandMarcFlandreau,"Core,eriphery,ExchangeRateRegimes,andGlobalization,"NBERWorkingPaper,No.8584,November2001.)

我们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在一种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被引入初期,总能适应该时期国际贸易和投资对于国际流动性和清偿力的要求,从而能够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往往是几十年时间,例如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都延续了30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国际经济中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特别是主要大国之间的相对实力发生了变化之后,原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变得不再具有可持续性,或者说变得系统不相容了。此时,旧体系就会被新体系所取代。(注:张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系统相容性分析》,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26~28页。)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构架具有动态演进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心国家和国家彼此之间可能相互转化,经济实力的衰落可以使中心国家蜕变成国家(例如金本位制下的英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英国,地位就完全不同),经济实力的上升或者国家之间的联合可以使国家升级为中心国家(例如牙买加体系下的日本和德国升级到未来三大货币区鼎立体系的日本和德国)。第二,中心国家的数量可能发生改变,既可以只有一个中心(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也可以有多个中心(例如金本位制和未来三大货币区鼎立体系)。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心-构架的演进过程中,国际货币的输出方式和实质资源的注入方式也相应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从这种资源流动的视角来分析国际货币体系中心-构架的变迁,并且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并给出几点具有普遍意义但有待于进一步检验的结论。(注:在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首先明确一下我们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划分。我们把从1870年至今的国际货币体系划分为4个时期:金本位时期(1870~1914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间隔期(1918~193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1973年)、牙买加体系(全球浮动汇率体系)时期(1973年至今)。本文不讨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间隔期,因为这一时期里并没有成熟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在金本位制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黄金挂钩。实行金本位制的30多年时间里,英、美、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货币的汇率平价几乎没有发生变动。(注:RichardBaldwinandPhilippeMartin,"TwoWavesofGlobalization:SuperficialSimilarities,FundamentalDifferences,"NBERWorkingPaper,No.6904,January1999.)黄金事实上充当了世界货币,金币可以自由流动、自由兑换,甚至自由铸造或融化。金币的自由流动保证了各国货币比价的相对稳定;金币的自由兑换保证了黄金与其他代表黄金流通的金属铸币和银行券之间比价的相对稳定;金币的自由铸造或融化保证了各国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因此,金本位制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固定汇率体系,促进了该时期国际汇率的稳定、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深入理解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构架的话,就不能脱离这个时代的特征去孤立地分析。这一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三大货币区鼎立的货币体系,英镑区、法郎区和美元区以各自的殖民地为核心进行构筑。在殖民地国家里,整个经济体系和货币制度都严重依赖于殖民者所在的国家。很多殖民地国家甚至没有本国货币;即使在存在本国通货的国家里,也基本上把殖民者国家的货币视为官方认可的硬通货。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金本位制下的中心-构架如图1所示。

在图1中,位于这一构架中心的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美国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此该体系是一个多中心的构架)。位于这一构架的国家是各货币区的其他国家,主要是各中心国的殖民地国家。以英国和英属殖民地为例,英国把英镑输出到英属殖民地,这往往是通过两种手段,第一种是进口殖民地的资源和初等工业品,第二种是到殖民地进行直接投资,而这两种手段都换来了来自殖民地国家的实际资源的注入。我们也可以把这一过程视为英国向所述殖民地国家征收国际铸币税的过程,英国获得了实际资源,而殖民地国家获得了国际流动性便利(因为殖民地国家的本国货币不能用于国际支付)。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金本位制下,中心国家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经常项目都保持了持续性顺差(见表1),也就意味着上述的第一条路径在净值上是反向的,即通过进口发出的银行券又通过出口收回来了,而且收回来的更多。金本位制下的中心国家向国家输出货币而得到实质资源,从净值上只能通过上述第二条渠道(即资本项目渠道)完成。国家向中心国家注入的资源一方面是资源等初级产品,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黄金。金本位制下的中心国家以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和黄金持续不断累积为特征,国家则以经常项目持续逆差和黄金不断流失为特征,黄金越来越集中于中心国家手中。

表1金本位时期各主要发达国家经常项目占GDP比例的平均值(注:整个样本期各国的时间范围为:澳大利亚(1861~1945年)、加拿大(1870~1945年)、丹麦(1874~1914年、1921~1945年)、芬兰(1872~1945年)、法国(1851~1913年、1919~1938年)、德国(1877~1913年、1925~1938年)、意大利(1861~1936年)、日本(1885~1944年)、俄罗斯(1885~1913年)、瑞典(1875~1945年)、英国(1869~1945年)、美国(1870~1945年)。MatthewJonesandMauriceObstfeld,"Saving,Investment,andGold:AReassessmentofistoricalCurrentAccountData,"inGuillermoCalvo,RudiDornbuschandMauriceObstfeld.eds.,Money,CapitalMobility,andTrade:EssaysinHonorofRobertMundell,Cambridge,MA.:MITPress,2001,pp.303-364.)国家整个样本期间1885~1913年

丹麦-0.2-1.2-2.6-2.6

德国1.21.21.61.6

意大利-1.3-1.30.80.8

挪威-1.7-1.7-3.2-3.1

俄罗斯-1.0-0.4-1.0-0.4

金本位制下的中心-构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构架,金本位制的崩溃有3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货币区国家不断向中心国家输出黄金,从而无法维持本国货币对黄金的平价。第二,各中心国家内部发生了问题,中心国家之间也会进行商品贸易,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黄金越来越集中在个别大国手里(例如英国),从而造成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金本位制难以为继。从表1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英国的经济实力很强大,一方面通过经常项目的持续顺差从世界范围内吸收黄金,另一方面通过资本项目的持续逆差向世界范围内输出国际通货。第三,金本位制具有过于刚性的弊端,它使得世界经济的增长受制于黄金产量的增长。上述原因决定了金本位制最后走向衰亡。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综合实力大为增强,再加上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孤立和封锁,美国就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因此,在二战之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必然是美国承担主要义务和占有主要收益的货币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和美元挂钩,这种双挂钩结构赋予了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适应了该时期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相对实力,各国货币直接或者间接地与黄金挂钩,维持各国间汇率的稳定,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赢得了二战后20年的“黄金时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中心-构架如图2所示。美元位于这一体系的中心位置,而其他各国位于这一体系的。美国在这一体系下也是通过两条渠道向世界范围内发行通货,并从世界范围内吸收实质的资源。第一条渠道是经常项目渠道,美国通过经常项目逆差,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输出美元,从而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注入。而其他国家通过经常项目顺差获得美元,扩充自身的美元储备,以满足自己进行国际支付和偿还外币贷款的需求。但是,在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在大多数年份都是保持经常项目顺差(见图3),只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后几年,这一渠道才逐渐显现出来。第二条渠道是最主要的渠道,即美国通过资本项目的持续逆差,主要是美国公司大量到海外投资,不断向世界范围内提供通货。

资料来源:TheWhiteHouse,EconomicReportofthepresident,Washington,D.C.:UnitedStatesGovernmentPritingOffice,2005,p.328.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单中心的构架,即单一国别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体系。国别货币充当世界货币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两难。国际贸易的增长需要更多的美元作为支付手段,而美元的输出要么以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不断累积为代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几年),要么以资本项目的持续逆差为代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大部分年份)。无论哪一种赤字累积到一定水平时,其他国家就会对美元的价值和信誉产生疑虑,于是就会不断把美元兑换成黄金,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美国的国际收支特点为:经常项目长期顺差,资本项目长期逆差,黄金储备持续减少(见图4),美元信誉最终难以维系。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CD-ROM),September2004.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采用了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全球浮动汇率体系被称之为“牙买加体系”。在牙买加体系之下,全球经济的波动幅度显著增强,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频仍。在这一时期内,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美国的新经济以及欧元的诞生是一些为数不多的亮点,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日本“失去的10年”、拉美国家的积弱不振和债务危机以及东亚奇迹的破灭和美国新经济下的公司丑闻与经济衰退。可以说,牙买加体系本身就是一个不稳定的体系,这一体系对于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还比不上前面两种国际货币体系。

牙买加体系下的中心-构架如图5所示。美元依旧在这一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而位于这一构架的是两类国家:一类是执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主要是东亚国家),这些国家依然把美国作为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它们通过经常项目顺差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储备,然后以购买美国国债等资产的形式保留这些储备。美国则通过输出美元获得了实际资源的注入,此外这些输出的美元往往又通过出售美国国债的手段回笼到美国国内。另一类国家是欧洲国家和拉美国家(包括一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这些国家的投资者购买了大量由美国公司或者美国**发行的金融资产(如股票和债券等)。美国通过出售金融资产,向国家融入了大量的真实资本,并且把这些资本运用于国内建设或者对外直接投资。(注:MichaelDooley,DavidFolkerts-LandauandPeterGarber,"AnEssayontheRevivedBrettonWoodsSystem,"NBERWorkingPaper,No.9971,September2003.)

特别指出的是,美国在与第二类国家的往来中获得了两大好处:第一,由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平均低于实际投资的收益率,通过向海外出售金融资产,美国企业可以赚取这两种收益率之间的差价。第二,向海外出售金融资产,能够把投资的风险转嫁给海外的投资者。特别是对于股票而言,股票的发行商并没有义务承诺一个确定的收益率,而且发行股票并没有还本的压力,此外股票的涨落对于股票发行公司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该公司不需要继续融资)。牙买加体系的特征有三:一是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资本项目持续顺差以及美国负的净国际投资头寸不断累积(见图6);二是东亚地区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和外汇储备不断累积(见图7);三是欧洲国家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资本项目持续顺差和储备资产的基本不变。

图6牙买加体系下美国净国际投资头寸和经常项目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CD-ROM),September2004.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CD-ROM),September2004.

牙买加体系下的中心-构架具有内在的不相容性。在这一体系下,中心国家享受了更多的收益(如铸币税和通货稳定),而国家则承担了更多的成本(如资源输出、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注:匿名评审专家对此处观点以及文中其他地方的类似判断提出了质疑,同时指出这种现象的产生根源是否和货币制度紧密联系仍然有待讨论。感谢评审人的意见,我们对此表示认同。)这种收益与成本的不对等分配使得国家日益边缘化,并把维持系统相容性的任务过多地集中到中心国家身上。而作为中心国家的美国,事实上常常拒绝履行自己维持系统相容性的责任和义务。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平衡使得全球金融体系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集中体现为该体系下多次爆发的货币金融危机。在过去25年间,大约有80~100个国家出现过金融危机。(注:[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黄少卿译:《亚洲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展望》,载吴敬琏主编:《比较》,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1辑,第57~90页。)除了1992年的英镑危机发源于处于体系中心的发达国家外,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20世纪90年代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的货币金融危机均发端于处于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

卡明斯基(GracielaKaminsky)和瑞因哈特(GarmenReinhart)考察了金融危机的系统性和地区性问题,区分出冲击的3种传递途径:(1)国家国家国家;(2)国家中心国家国家;(3)中心国家国家国家。结论为:如果国家的危机没有触及中心国家的资产市场,只会在国家发生区域性危机,不会造成波及全球的系统性危机;而中心国家出现金融危机后,很容易通过溢出效应影响到国家。(注:GracielaKaminskyandCarmenM.Reinhart,"TheCenterandthePeriphery:TheGlobalizationofFinancialTurmoil,"NBERWorkingPaper,No.9479,November2001.)一个自然的推论是货币金融危机在“中心-”国家间的危机传染具有单向特征:中心国家出现危机时,国家成了中心国家危机的泄洪区;国家出现危机时,危机不会继续传染到中心国家。

中心-式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国际金融风险逐渐在国家累积,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国际货币领域的收益与风险处于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在金融全球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如果处于的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也很难独善其身,因为金融危机可以通过贸易、金融或者预期心理等渠道进行扩散和传染。如果位于系统中心的发达国家经济出了问题,整个国际货币体系都面临着均衡被打破的危险。因此我们认为牙买加体系注定是一种过渡性的体系,国别货币充当世界货币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而必将被区域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构架所取代。欧元的诞生和逐渐走强已经使得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初现雏形。为了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必须依靠国家之间进行货币合作,尤其是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南北合作。国家可以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增强与中心国家的对话力量。

五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三大货币区鼎立体系下的资源流动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金融的区域化和集团化将成为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很可能出现三大货币区鼎立的结构,即所谓的“全球金融稳定性三岛”。(注:RobertMundell,"AReconsiderationofthe20thCentury,"AmericanEconomicReview,June2000,pp.327-331.)我们认为,在21世纪,全球浮动汇率制可能会以货币联盟的方式向新固定汇率制复归,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呈现出“全球金融稳定性三岛”的基本构架,并且伴生欧元区、美元区和亚元区三大紧密货币合作区的雏形。(注:钟伟、张明:《全球金融稳定性三岛和亚元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6,2001年。随着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在东亚地区可能形成共同货币区,并且逐渐扩展到亚洲其他地区。亚元区可能采用核心国家的货币,例如日元或者人民币;可能采用区域外国家的货币,例如美元;也可能采用新创立的区域货币,例如ACU(AsianCurrencyUnit,亚洲货币单位)。亚元区的中心国家包括所有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国家,国家是指其他不参与合作但是使用亚元的国家。)

在三大货币区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依然存在着中心-构架(如图8所示)。因为在每一个货币区中都存在着中心国家:在欧元区内是德国和法国;在美元区内是美国;在亚元区内是日本和中国。虽然在货币区内所使用的货币未必是国别货币,但是这些中心国家依然能够控制货币区内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对区域货币的利率和发行量具有决定性的投票权。因此这些中心国家依然可以向货币区内的国家征收铸币税——即实体资源的注入,或者在分享铸币税上占据优势,或者在政策外部性上占据优势。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推论,即使在遥远的将来出现了统一的世界货币,那么到时候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国家依然可以通过自己对于世界货币政策的支配性权利向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

有趣的是,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构架和金本位制下的中心-构架颇为相似。这种从多中心构架向单中心构架发展,再从单中心构架向多中心构架复归的趋势表明,单中心构架只适合全球只有一个主导国家的情况,而多中心构架和全球多极化趋势更相符合。当然,金本位制下的中心-构架和未来的中心-构架也存在不同之处,即金本位制下主要是由国别货币来充当区域货币,由黄金来充当全球货币;而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区域货币来充当全球货币。

第一,在迄今为止的各种国际货币体系内,均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中心-构架。在这种构架下,中心国家向国家输出通货,不但能够征收铸币税,而且更主要的是掌握了根据国内具体情况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动性。

次贷危机恶化之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深幅下跌。但这次下跌只是为下一次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做准备――酝酿期越长,未来的全球通货膨胀越可怕,道理再简单不过:各国数额惊人的救市资金所带来的货币贬值效应早晚会释放出来,这些“廉价资金”必然会让世界付出代价。从布什时代的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到奥巴马近万亿美元的新政,再到欧洲2.2万亿欧元的救市计划,看起来很美,钱从哪里来?

加大货币的发行必然是各国**的首要选择。而这必然会带来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用《华尔街日报》的话说,这就是:“默许发达国家敞开口子印钞票,最终由全世界来埋单。”

如果对比此前多年美元的走势和石油、铁矿石等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就会发现,大宗商品价格单边上扬的走势,恰好与美元单边下跌的走势相对应。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结论,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论说,美国**之所以放任美元贬值,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弱势美元促进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减轻美国的巨额债务。由于美国的外债绝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的贬值实际上即意味着债务负担的减轻。

麦肯锡研究院最近一份报告甚至假设,如果美元比2007年1月的水平贬值30%,则美国的经常项目到2012年可完全实现平衡。

通货膨胀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是,货币的市值或购买力不断下降。一旦纸币发行量超过它所象征性代表的财富,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从金银货币体系被架空的那一天起,通货膨胀就如影随形,因为只有在纸币体系下才会出现通货膨胀,而在金银货币体系下则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在目前纸币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是无法消除的。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具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而顾客的议价能力近乎消失,通货膨胀变得越发难以抑制。同时,由于**权力的扩张(包括这次次贷危机后,美国等国向大**转型导致的**权力扩张),使得**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敛财的欲望更加强烈。

因此,近年来,无论是处于经济周期由高及低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周期持续上扬的新兴市场国家;无论是处于降息通道的美国,还是欧盟和日本、中国,通货膨胀现象在大部分时间都如影随形。

如果说货币霸权的掠夺性,是导致金融危机越来越频繁爆发的根本原因,那么,金融衍生品规模的过度扩张及以此为依托的虚拟经济规模的膨胀,则是金融危机危害性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尽管全世界仍在为经济衰退而忧虑,而在未来,各国汹涌发行的货币,可能带来更为恐怖的后果。

在纸币贬值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全球未来将逐渐步入“资源为王”的时代。什么是资源为王?就是以有色金属(包括黄金)、煤炭、森林等珍贵自然资源,和以高科技人才与知识产品为核心,构筑起来的最安全的财富体系,这些资源既是重要的原料,又是最强势的最值得信任的货币,谁拥有的资源(尤其珍贵、稀有资源)越多,谁就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强的购买力。

进一步说,将来,哪个国家拥有的资源最多,哪个国家以资源为依托的纸币,将能得到更大的信誉保障。

美元之所以成为国际货币,与其庞大黄金储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全球各地尖端人才的吸纳和强大军事实力构筑起来的国家信用体系不无关系。无论何时,资源都是最靠得住的货币,最货真价实的货币。

事实上,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时代,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物物交换的历史是最漫长的。随后,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但仍然是建立在实物基础之上。以珍贵资源(比如黄金)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货币体系,由于规模不可以随意无限制扩大而受到制约,不宜引发通货膨胀,只有在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构建起来的货币制度,才因滥发纸币而引发通货膨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在其著作《货币金融学》中,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当纸币危机全面到来之时,稀缺资源或者以稀缺资源建立起来的本位制,将成为米什金所称为的“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拥有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就意味着拥有持续升值的财富,意味着,随时可以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的财富!

一方面,全世界的稀缺资源由于消耗量增大正在快速减少,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威胁,自然,其价值也会越来越大。英国石油公司(BP)在2007年6月13日公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估》中称,如果按照现在的消费水平计算,世界上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还可供人类使用四十年。但是,一些科学家却表示,统计数字中包含了许多**因素,到2011年对于石油的需求就将超过产出,石油枯竭将提早来临。

另一方面,用以计算这些稀缺资源价值的货币(如美元)是在持续贬值的,反映到资源的价格上,自然是上涨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大都是以美元计算的,以美元报价的商品价格与美元汇率之间有着较强负相关性:美元贬值时,商品价格上涨;而当美元升值,商品价格下跌。比如,2002年到2004年底,美元贬值30%,黄金价格上涨57%,原油上涨112%,铜上涨了116%。

资源就是财富,稀缺资源就是珍贵财富。这个道理,早在几十年前,日本、美国就弄明白了。

美国是主导废除金本位制的国家,但是,它却深知黄金的重要性,在其他各国大力储备美元时,美国却重点储备黄金。美联储和财政部管理的美国货币储备黄金规模约为8500吨,占美国外汇总储备的56.5%,占全球货币储备黄金总数的27%,且从不卖出黄金。

从世界黄金协会提供的国家官方黄金储备资料看,截至目前,黄金仍是许多国家官方金融战略储备的主体,西方前十国的官方黄金储备占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

美国还储备石油――禁止近海石油的开采,其实就是一种最天然的储备,也是成本最低的储备方式。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据统计,2007年美国日均石油消费2069.7万桶,其石油高度依赖进口,日均进口石油1221万桶。美国并不缺少石油。根据美国能源部情报署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209亿桶,居世界第11位。美国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近海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但是,美国一方面到世界各地控制石油资源(甚至不惜发动战争达到这一目的),另一方面,却对自己的石油资源严加控制。

资源不是货币,但是,在未来,人们将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不是货币的资源远远大于目前以纸币为核心的货币体系所代表的购买力,资源不仅具有货币所具有的功能,还具有货币没有的功能,比如,资源作为工业原料的功能,就是纸币所缺乏的。

笔者所强调的资源为王的观点,伴随着《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一书的出版,受到许多投资者的重视,不少人去买资源类投资品(比如资源类股票),短短的几个月,已有两倍左右的收益。随着通货膨胀隐患逐渐浮出水面,资源类投资品就被越来越多的资金所追逐,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也是必然的。

由于此前笔者与多位有识之士的再三呼吁,决策层开始认识到了资源的重要性。1月7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颁布,规划显示中国将推进建立石油、特殊煤种和稀缺煤种、铜、铬、锰、钨、稀土等重点矿种的矿产资源储备。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形成国家重要矿产地与矿产品相结合、**与企业合理分工的战略储备体系。在应对未来的通货膨胀方面,**也清醒起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各大经济体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并非独立的,相应的,抵御通货膨胀也不是能够独立完成的。比如,输入型通货膨胀,就不是单纯依靠国内相关政策的调整可以达到效果的。怎么办?打破美元霸权是必须的选择,因为美国借助美元霸权地位滥发货币,正是全球通货膨胀的一个源头。而要打破美元霸权,走区域货币化道路是最有效的选择。

但美国显然不会让出美元的霸权地位,事实上,面对欧元带来的压力,美国早也开始调整战略,力主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而美国提议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在西半球建立起美元集团。美国想通过区域化合作,强化美元的区域优势,抵消由于欧元影响力逐渐扩大对其货币霸权地位带来的挑战。

诚如罗伯特?蒙代尔所言:“贯穿货币发展史的一个主题就是处于金融权力顶峰的国家,总是拒绝国际货币改革,因为这会降低它自身的垄断力量。”当区域合作的兴起,逐渐演变成抵御美元霸权的强大力量,美国人开始警觉。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亦通过引领区域合作相抗衡,抛却利益色彩,这种居安思危的战略眼光不能不令人感叹。美国人非常清楚,利用美元强势地位安稳享受霸权收益的时代,正由于类似欧盟这样区域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而受到削弱,由自己组团抗击其他区域组织,就成了“团队”或区域组织之间的对抗。

连美国这样特立独行的国家,也力主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实际上是代表了一种大趋势。在全球化及全球化下区域化进程加快的时代,那些独立于自由贸易区之外的国家,将遭受壁垒之苦,因为,自由贸易区内市场的融合,意味着对其他国家同类商品的排斥,也意味着贸易壁垒更加坚固。

因此,区域性贸易乃至金融的融合,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次贷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强烈的危机感,正在变成强大的推动力,加快区域融合的步伐。

亚洲金融危机之所以恶化得那么快,关键在于,相关各国缺少协调机制,各自为政,以至于出现了以邻为壑,争相贬值货币的现象,互相挖墙角。这场金融危机,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事实,各国都认识到了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共同抵御经济风险的重要性。

实际上,除了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其实没有更好的选择。可以想见,这次次贷危机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亚洲的不安全感。

在这种情况下,亚元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1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欧元之父”蒙代尔发表了自己对未来世界货币格*变化的看法:“未来十年,世界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亚元区)。”他的这一论断为亚元区的建立构筑了一个更为明确的目标。

在现阶段,在亚洲国家之间疆界、文化等方面的冲突尚且无法完全消解的情况下,率先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建立货币同盟是具有可行性的。事实上,历史上形成的货币同盟,基本上都是由发起国或核心国逐渐扩张,吸引更多国家加盟的。

笔者认为,蒙代尔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说:亚洲的状况有别于欧洲,不可能用亚元代替地区内所有其他货币,但国家间的差异并不能构成统一货币的障碍,他认为,可以在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先开辟统一货币区,货币区内的银行业实行同一种固定汇率。就目前而言,任何一个以中印或中日为核心的货币区,都容易产生滚雪球效应,使得货币区成员国逐渐增加。因此,在中印韩日,或中印,或中日之间首先能够建立货币同盟,就能产生放射效应。

尽管目前看来,亚洲货币同盟仍很遥远,这与推动力量的微弱有关,长期的各自为政使得亚洲国家没有真正认识到协作的重要性,但频繁的金融危机和日益严重的区域贸易壁垒,正在逼迫亚洲国家走到一起。过去,中国对日本主导的亚洲货币一体化一直充满疑虑,因为,日本主张的货币一体化,很大程度上是日元化的一个代名词,这当然是中国不可能接受的。而今,中国的实力已今非昔比,日本的实力也已明显衰退,中国在亚洲货币一体化问题上,可以更积极主动一些。在推动亚洲建立货币同盟这一问题上,中国可以分几步走。

第一步,主导建立起人民币、港币、澳币和新台币高度融合的共同贸易区和货币区。近日的海峡两岸直航,为加快大中华经济圈的融合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第二步,与日本、印度、韩国分别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第三步,以中国为主导,建立起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四国自由贸易区,加快彼此协作与融合的步伐,并逐渐将自由贸易区扩大到亚洲其他国家,最终建立起一个涵盖范围更广的亚洲自由贸易区。在亚洲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前,也可以借鉴欧洲的做法,从具体的合作入手,然后,再逐步深入。第四步,建立起亚洲支付同盟。

应该认识到,中国日渐崛起的实力和影响力,已经使它可以担任亚洲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中国应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加快自身的转型,这可以使中国掌握更大的主动。

一、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信用和货币一样,属于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信用的最初起源是借贷关系,但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确立和发展,已经远远超过当初的范围,它成为了以借贷为主体但多种信用形式并存的、与货币交织在一起的金融。当今社会,信用关系无时无处不在。现代经济已被称为“信用经济”。由于信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在西方国家,可以说一个人从出生到坟墓,都离不开信用。因此,信用产生了多种信用形式,简单地说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股份信用、信托信用、保险信用、国际信用等多种形式。这些信用形式同时并存于当今社会,并相互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货币与信用有各自的起源,本质上不相关,而在大量的经济来往中,相互交织、渗透逐渐演变为本质相关,形成了金融。货币原本从商品中脱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它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物品,本身具有价值,而现今的货币已经表现为现金(在大多数国家表现为纸币形式)和信用货币两种形式。它所代表的价值已大大超过其本身的实际价值,而现代货币创造的机制是只要银行提供贷款,就可以形成资金来源,即只要有资金运用就会有资金来源。可以说现代货币是银行信用创造出来的。现代货币是现金和存款一身两任,从流通角度说,它是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量,从信用角度说,它是银行体系的信用资金来源,第一,从形式上看,它的增加可以达到无限性,它有无限增加的可能性,现代货币的创造易如反掌。只要银行贷出资金,就可创造出货币。第二,从实质上看,它又是有客观界限的,生产流通的增长、财富的增加,只能按客观界限来增长,货币增长是真实的,超越这个资金创造,就会形成虚假性资金来源,从货币的角度来说就是过多的货币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第三,如果出现了虚假性信用资金来源,它既表现为现金,也表现为存款,从二者的一般比而言,更多的是存款。我国是用现金面较宽的国家,但大部分的交易和流通还是以储蓄形式来实现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现金,但更多的货币反映在存款上,钞票是次要的,存款是更重要的货币。因此现代经济中,货币量越多表明银行信用资金越多。

首先是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其它信用形式都有源于此。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赊销赊购活动都可以从古代交易中找到,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中,就有农民在春天赊购粮食种子,将赊购数量和金额记账,到秋天在丰收时在还账的常见事例。小商贩想要进货销售某种货物但资金不足,这时批发商为了不积压货物,也会提供赊销,先将提货数量记账待零售商将货物销出后在还进货款。西方国家,也大量存在相同或相近的现象。随着商业信用的频繁使用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商业票据(主要有商业票据、公司债券),它是一种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一般建立在相互熟悉的企业之中,因此,它的流通范围受到了限制。银行信用,这也是多种信用形式中的主流,随着社会化大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流通环节也就越来越多,资金的周转已不能与货物购销活动同步,每个人对货币的需求上也存在时间差,因此,有人开始利用资金运用时的时间差来获得利润,即将暂时不用的资金借给有项目而缺乏资金的人,并从资金运用人的手中分得一部分利润,从此社会中又分离出一个新的行业——银行,由于银行长期专门从事资金的借贷,因此,一般而言,银行手中有大量的资金且信用度高又在更大范围内(如全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分支机构,银行的信用得到空前的发展。在银行信用的作用下,也相应产生了大量的信用工具,如银行券、银行存单、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金融工具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丰富。

国家信用,国家虽然可以通过税收进行无偿性融资,但也不排除有偿融资,有偿融资主要是以国家为信用主体来向社会发行国债向社会进行有偿性融资,它既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其经济调节功能。不再是发生了财政赤字,就强制性要求银行挤出资金给予弥补,保证了银行行使其金融功能的独立性,不挤占银行的正常性贷款,不会给中央银行造成不合理的货币创造,随着国家的经济调节功能越来越重要,财政的债权债务呈年年逐渐扩大趋势。

消费信用,经济的发展使得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起来,厂商为了尽快实现资金、产品、商品、资金的循环,加快资金的流通速度,都面向消费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消费信用,现如今除为购房、小汽车等贵重消费品提供按揭贷款以外,已经有很多日常消费品也开如为消费者提供贷款,由于,市场上的商品从奇缺转变为极大丰富,市场也就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因此,在市场上,商品经济也随之转变为信用经济(消费者经济)。

一、企业货币资金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货币资金安全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企业内外部的客观经济环境存在一些无法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致使企业货币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如:企业遭受货币资金诈骗,合同违约货币资金不能收回,企业银行账户被冒用,投资不能收回等等。

1、外部风险

外部的货币资金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中国的企业发展也不能独善其身,中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大发展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企业在获得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会给企业货币资金安全带来很多风险,如国际方面的有汇率风险、能源状况、贸易风险、油价金价变动风险、**风险、战争风险等。国内方面的有宏观经济形势变动、国家政策的变化、税制改革、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违约风险、信用风险等等。这就要求企业的决策层具有智慧和远瞻性,进行风险预判和风险分析,制定应对风险的战略决策和详尽全面的应对方案,消除不利因素,确保货币资金安全,实现经营目标。

由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内控机制和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也会给企业的货币资金管控带来很多挑战和困难,进而产生货币资金安全风险,这是制度层面的风险因素。另外,由于企业决策层以及管理层的不作为,员工的个人素质和道德因素,如企业管理人员贪污受贿、财务人员违规操作等等,都会给企业货币资金安全带来风险。

1、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性差

制度通常是组织常规且重要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没有良好的货币资金制度约束会导致企业业务的处理资金业务时没有统一的目标和处理方法,各行其是效率低下,增加业务出现的风险的几率。

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一个完善的控制制度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有令不行,缺乏必要的控制也是造成货币资金风险的主要原因。

投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行为,是企业继续再生产的基础和保证,正常情况下企业的投资都会慎重考虑到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等,投资造成货币资金风险,很大程度上与投资决策失误有关,如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就很可能导致企业货币资金供应链断裂或货币资金没有投放导致使用效益低下,这都会造成资金的风险。

资本结构是企业各种来源资金的构成比例,筹集资金的决策不当,会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者无效融资,就可能导致企业筹资的资金成本过高或引发债务偿还困难的债务危机。

目前企业货币资金使用安排调度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集团公司对

子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垂直管理,货币资金统一采取集中管理模式,忽视了对行业特殊型和差异性的考虑,造成货币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二是,货币资金管理缺乏制度性安排,致使营运不畅,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货币资金冗余。

(一)货币资金的安全风险管控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1、货币资金活动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企业的基本活动可以分为投资、筹资、运营、分配活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想到联系、想到制约,但是货币资金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要依赖于货币资金的支持;生产经营的过程和结果的体现出来,也是表现为一定形式的货币资金活动。因此,货币资金管理一直被视为企业管理的关键内容,构成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

2、内部管理方面货币资金的控制通常关键薄弱环节

货币资金活跃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涉及面广,导致影响货币资金安全的因素很多,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强,给货币资金的安全的管控带来很大困难。一方面做好货币资金的管控,需要企业对自身业务活动做出科学的、准确的定位;第二方面做好货币资金的管控,需要客观的、清晰的对本企业所处的**、经济、文化和技术等环境做出判断;第三方面做好企业货币资金风险的管控,还企业相机抉择,准确处理外界与自身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企业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货币资金安全与风险施以有效控制并不容易。而货币资金安全与风险内部控制的失误,往往给企业带来打击是致命的。加强和改进货币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货币资金安全风险控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一是企业防范货币资金风险,保证货币资金安全的需要。货币资金活动活跃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内、外部各相关单位或个人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企业货币资金运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出现差错,都可能影响企业的货币资金安全,导致企业资产存在损失风险。从货币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方面进行控制,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化解有关可能的风险。

第二是可以促进企业货币资金合理使用,提高货币资金效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依赖于货币资金所具有的合理存量和流量。根据货币资金安全因素分析和风险评估开展货币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正确评价企业的资源条件和未来前景,科学的进行筹资和投资,针对生产经营中的货币资金余缺进行合理调剂,有利于货币资金均衡流动、提高货币资金使用效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是可以规范企业经营活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货币资金活动紧密相联,依据对货币资金安全风险因素状况分析评估指导企业的货币资金活动,实际上是从货币资金流转的角度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控制,有利于促使企业规范地开展业务活动、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搞好企业货币资金安全风险因素分析,能有效的应对风险,减少损失货币资金安全与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货币资金的安全风险也会存在于企业供、产、销等各种经济活动中。为了有效控制货币资金在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首先要对各种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找出每个流程节点的货币资金安全风险点,并进行列表描述,详细编制各种货币资金安全风险预案,使企业的货币资金安全风险达到可控,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货币资金安全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搞好企业货币资金安全风险因素分析,能有效的防止舞弊因为在企业的所有资产中,货币资金的挪用是引起各种贪污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对货币资金安全风险因素和风险点进行严格监控,保证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合理合法,从而有效地防止舞弊的发生。

推进货币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实行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将货币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货币与资金安全风险管控过程进行紧密融合,实现在线实时风险监控。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货币资金预算管理与货币资金适时监控相结合,及时准确地反映货币资金运行状况和风险。

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性保障,要大力推动货币资金安全风险防控的规范性制度建设,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及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完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使企业上下进行风险防控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货币资金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在于防范,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内控机制从源头对货币资金的各种安全漏洞进行防范,特别要建立以下几点控制内容:

第一是建立健全授权审批制度,企业要建立详细授权审批体系,编制常规业务授权的权限指引,重点规范特别授权业务的范围、权限、程序和明确应承担责任,对特别授权进行严格控制。建立企业重大的业务或事项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按照规定的权限和制度办理货币资金筹措和使用。

第二是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教育。比如,空白支票、印章应分别由不同的人保管,出纳不得兼任稽核等。

第三是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当*监督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货币资金安全风险防控要注重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业务流程各风险点的监控。企业在设计货币资金安全风险管控制度时,要注重风险点的描述,应该重点明确各种货币资金活动的业务流程,确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工作内容所对应的风险点,并将其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此外,由于货币资金活动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互联系又互相影响,因此,在设计货币资金控制流程的同时,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征,货币资金风险控制流程设计要适应经营活动的流程,做到全流程风险可控。

现在企业一般以集团公司形式出现,生产过程多样复杂,企业的货币资金管控也会相对全面和复杂。但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不可能事无具细、面面俱到的进行全面控制,企业必须识别并关注主要风险来源和主要风险控制点,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也就是对业务流程中的环节、步骤,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根据其发生风险可能性的大小、对企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识别,确定关键的业务、关键的程序、关键的人员和岗位等,从而确定关键的风险控制点;然后针对关键风险控制点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集中精力管控住关键控制点风险管理。

企业货币资金安全风险的管控,虽然找对了业务流程、找准了关键风险控制点,但是如果不采取具体的控制措施,对关键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那么同样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再好的制度、措施,如果只停留在纸面,不严格执行,就只能流于形式而无法发挥实效。因此,制度的执行到位与否是事关整个管控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只有严格执行控制,货币资金风险管控目标才能保证实现。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3-0030-06

一、引言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路径来看,货币化水平会随着一国经济发展而不断上升;同时,货币化的过程也就是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正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相互作用,影响并推动经济发展。货币超发,指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了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即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维持经济体正常运行所必要的货币量。通常用一国M2与GDP的比率衡量经济货币化程度,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货币超发的准确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一元的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相应供给货币一元,超出一元的货币供给即被视为超发。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相对于GDP的比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货币化是我国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的重要表现。过去30年,我国广义货币M2的年均增长率为17.5%,远远超过10%的经济增长率(赵志君,2011)。从我国的经济现实看,我国的经济货币化率上升速度之快、比值之高世所罕见。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巴西、南非等相比,我国M2/GDP目前是最高的。根据经验事实,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M2/GDP值相对较低,比如,美国M2/GDP多年稳定在0.45~0.6,英国则在0.5~0.8;而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体则相对高一些,比较典型的是我国和日本,2011年我国广义货币M2/GDP已高达180%,日本也达到了170.16%。即使从发展速度看,美国M2/GDP比率从0.4上升到0.8经历了约46年的时间,英国的货币化比率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外汇储备在哪个银行(哪些银行可以换外币(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