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法到成本法的合并处理_戏说合并-商业新知
投资单位通过增持股份,使被投资单位由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转变为投资单位的子公司。
在投资单位取得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权日(或购买日),将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这种情况下,要区分取得控制权的企业合并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为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中按新增股权后的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与原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各明细科目余额加上新增股权时支付的对价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若资本公积不足调整,则调整留存收益。
2.合并日合并报表中对达到控制后形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通过多次取得股权达到控制后,被投资单位成为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投资单位需要编制合并日合并报表。
对于合并前子公司实现的留存收益中母公司按持股比例享有的份额,以母公司个别报表中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贷方余额为限,从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同时,将母公司按持股比例计算享有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余额抵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日需要将该子公司同时纳入母公司比较资产负债表中,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始终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由于比较资产负债表中母公司报表中不存在对该新增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故将该新增子公司纳入比较资产负债表后需要将其比较期间该子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与母公司的资本公积抵销。
(2)合并日合并利润表和合并日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合并日,需要将母子公司当年年初至合并日的个别利润表和个别现金流量表纳入合并范围,此外还需要编制比较合并利润表和比较合并现金流量表。
3.个别报表中对达到控制后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个别报表中,以原权益下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核算)作为达到控制后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4.购买日合并报表中对达到控制后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①对于原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在购买日原投资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在购买日合并报表中将该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②将购买日原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公允价值之和作为企业合并成本,并将其与购买日应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确认合并报表中的商誉或者应计入损益的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日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只需后续期间编制合并报表时将子公司从购买日开始至当期期末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纳入合并范围。此外,购买日也不需要将比较期间报表调整为纳入该新增子公司的合并报表。
例: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20000万元取得乙公司30%股权,甲乙公司在合并前处于同一母公司控制下。当日乙公司可变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为40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0万元,资本公积15000万元,盈余公积4000万元,未分配利润1000万元)。2012年全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000万元。2013年3月31日,甲公司增资28000万元又取得乙公司50%股权,当日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等于公允价值)为52000万元(其中股本20000万元,资本公积15000万元,盈余公积5000万元,未分配利润12000万元)。2013年3月31日,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为25000万元。根据上述事项,甲公司在个别报表中做如下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00(10000×30%)
贷:投资收益3000
2013年3月31日又取得50%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1600(52000×80%)
贷:银行存款28000
甲公司在合并报表中做如下处理:
将乙公司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属于甲公司的部分以甲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限恢复。
借:资本公积13600
贷:盈余公积4000(5000×80%)
借:乙公司净资产52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41600(52000×80%)
在比较资产负债表中,将乙公司2012年12月31日的所有者权益与甲公司的资本公积抵销,同时恢复比较期间的留存收益。
借:所有者权益50000(40000+10000)
贷:资本公积40000(50000×80%)
借:资本公积12000
贷:盈余公积4000(5000×80%)
对于本案例,如果甲乙两公司合并前无关联方关系,那么应该按照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处理。个别报表中取得50%股权之前的核算同上。取得50%股权时,甲公司作如下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8000
贷:银行存款28000
原权益法下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转为成本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3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0000
合并报表中甲公司作如下处理:
将原投资购买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当期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2000[25000-(20000+3000)]
贷:投资收益2000
将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与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及商誉抵销。
借:所有者权益52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53000(28000+23000+2000)
本文来自新知号自媒体,不代表商业新知观点和立场。
首先,应该以购买日确定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在母公司个别现金流量表上,因购买少数股权而支付给少数股东的现金对价应列报为“投资支付的现金”。
注销子公司存在两种方式,分别为母公司收回注销子公司的净资产、变卖资产、清偿债务、解散人员。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91审计帮:会计师事务所应急人才需求服务
什么是子公司、什么是联营企业、什么是合营企业。能控制的是子公司;能施加重大影响的是联营企业,共同控制的是合营企业。
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的跨越会计处理界限主要针对被投资单位原是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变更为子公司的情形。
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接到2023年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计划:凡符
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方法。
自媒体从0到1,玩转头条、百家,做更赚钱的自媒体帐户!
加薪升职100讲:林琳笨超级执行力
©2023北京商状元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ICP备案:京ICP备16045203号-2京ICP证B2-2018096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10574号
会计中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在长期股权投资里面讲到成本法和权益法,初级会计实务里涉及很少,仅仅列出了最简单情况的处理方法,实际上长期股权投资是会计里面比较复杂的一章内容,中级会计实务里面就讲到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详细内容,包括依什么为依据进行划分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简单说控制的无论是直接控制还是间接控制都要用成本法,就是说你是母公司,你能控制你的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你说了算就要用成本法,如果说你和别的公司共同说了算,叫做共同控制;你在一个公司中有股东能参加这个公司的经营决策,叫做重大影响;这两类就要用权益法,不能用成本法,因为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此,深入理解就是你以你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应了被投资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这句话比较难理解等你看了完全权益法就能明白了。最后说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有些投资比例很小只占企业股份的极少部分,根本影响不了企业的经营决策,而且没有公允的报价,注意这里要说的是如果有公允报价是不能把它划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只有即不影响决策又没有公允价值的才能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否则有公允价值对企业没影响,应划分为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中归类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最后这种没公允没影响的也要用成本法,深入理解就是你不可能用权益法,因为被投资企业没公允没法确定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没法用权益法确认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份额。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到既然权益法能够反映所对应的被投资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什么达到控制的情况要用成本法呢,这也就是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因为企业达到控制另一个企业要进行企业合并,而后就会涉及到中级会计实务里面最大的难点击合并财务报表的内容,也就是说长期股权投资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所以非常重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要用成本法进行合并,虽然我们国家准则现在还规定要成本法调成权益法之后再进行合并报表,准则这样规定带来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在成本法下合并财务报表非常的高效,现在的很多大集团包括国际准则都是用成本法直接合并财务报表的,在2012年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合并财务报表用成本法直接合并是大势所趋,所以控制下要用成本法,近期看合并财务报表比较多,所以看到你的问题也想把近期自己的思路总结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为什么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要从成本法调整到权益法
因为合并报表时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和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属于内部交易,必须要抵消,只有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才等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才可以抵消,成本法只按收到股利确认长期投资,不等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不能完全抵消,所有要调整。权益法(equitymethod)是适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根据这一方法,投资企业要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比例和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帐面价值。使用这种方法时,投资企业应将被投资企业每年获得的净损益按投资权益比例列为自身的投资损益,并表示为投资的增减。如果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利(不包括股票股利,下同),投资企业要冲减投资账户的帐面价值。
为什么合并财务报表要将成本法改成权益法?
因为合并报表时 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和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属于内部交易,必须要抵消,只有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才等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才可以抵消,成本法只按收到股利确认长期投资,不等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不能完全抵消,所有要调整
合并财务报表,成本法为什么调整为权益法?
因为合并报表时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和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属于内部交易,必须要抵消,只有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才等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才可以抵消,成本法只按收到股利确认长期投资,不等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不能完全抵消,所有要调整。 权益法(EquityMethod)是适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根据这一方法,投资企业要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比例和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帐面价值。使用这种方法时,投资企业应将被投资企业每年获得的净损益按投资权益比例列为自身的投资损益,并表示为投资的增减。如果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利(不包括股票股利,下同),投资企业要冲减投资账户的帐面价值。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会计学堂
区别一:适用范围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二是对"四无"企业,"四无"企业,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这种情况一般是买了少量的非上市公司股份,占20%以下,这些股份是非流通的,在公开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而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的,则要依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准则来处理.比如:一个企业在二级市场上买了点股票,当然不能按长期股权投资来处理了.
区别二:对投资收益的处理
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
货:投资收益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股利
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货:投资收益
收到分红时:
借:银行存款
货: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被投资单位分红时,资金从公司流向了股东,即被投资公司的净资产减少,而权益法的本质是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要反映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享有份额的价值,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减少,那企业享有的份额的价值相应地也减少,所以这里又要贷记一笔损益调整.)
合并报表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以成本法为基础,因为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一般都是能够实施控制的,这种情况下都是成本法.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一文小编今天就讲述到这里,相信大家通过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以及权益法和成本法的会计处理这两个内容的学习已经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清晰的认识,如果还有相关的会计知识要了解都可以查看我们资讯栏目.
你说的是长期股权投资吗,建议你看一下中级会计实务书籍具体了解答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1)成本法核算的范围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2)权益法核算的范围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3)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投资单位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当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不作账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管净利润是在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前还是接受投资后实现的。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4)采用权益法时,投资单位取得投资时应该将成本(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所享份额(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即以取得的成本作为初始账面价值),如果前者小于后者,答
成本法的话,它是对于形成控制了这种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他的处理比较简单,就是对方分红的时候确认投资收益。答
一、适用范围不同: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注意变化的部分)(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两种方法的比较: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二、核算不同: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一答
区别一:适用范围 成本法是两头,权益法是中间。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二是对“四无”企业,“四无”企业,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这种情况一般是买了少量的非上市公司股份,占20%以下,这些股份是非流通的,在公开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而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的,则要依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准则来处理。比如:一个企业在二级市场上买了点股票,当然不能按长期股权投资来处理了。 区别二:对投资收益的处理 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成本法会计处理 被投资单位宣告或派发股利时 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 货:投资收益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股利 权益法会计处理: 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货:投资收益 收到分红时: 借:银行存款 货: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被投资单位分红时,资金从公司流向了股东,即被投资公司的净资产减少,而权益法的本质是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要反映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享有份额的价值,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减少,那企业享有的份额的价值相应地也减少,所以这里又要贷记一笔损益调整。) 合并报表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以成本法为基础,因为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一般都是能够实施控制的,这种情况下都是成本法。答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点击去认证)
成本法与权益法有什么区别
主要相同点和区别是: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成本法的成本是实际支付的相关的费用,税金用其他必要的支出.权益法的成本是采用实际的成本与可享有的企业的可辩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高低来确定的.如果是成本低,则高于成本的可享有的部分被计入营业外收入.二:宣布的股利应该计入的科目:相同点:如果是在取得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不同点取得后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成本法应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则应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权益法中股票股利只计入备查薄)三:取得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在利润或净亏损:成本法不处理权益法下则把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亏损则反之.四: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成本法不处理权益法则是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另一方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五,处理的方式:成本法是只有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计入.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权益法则涉及到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和投资收益,另个还需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会计中的权益法和成本法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适用范围成本法是两头,权益法是中间。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二是对“四无”企业,“四无”企业,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这种情况一般是买了少量的非上市公司股份,占20%以下,这些股份是非流通的,在公开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而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的,则要依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准则来处理。比如:一个企业在二级市场上买了点股票,当然不能按长期股权投资来处理了。区别二:对投资收益的处理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成本法会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或派发股利时宣告时:借:应收股利货:投资收益收到时:借:银行存款货:应收股利权益法会计处理: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货:投资收益收到分红时:借:银行存款货: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被投资单位分红时,资金从公司流向了股东,即被投资公司的净资产减少,而权益法的本质是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要反映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享有份额的价值,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减少,那企业享有的份额的价值相应地也减少,所以这里又要贷记一笔损益调整。)合并报表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以成本法为基础,因为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一般都是能够实施控制的,这种情况下都是成本法。中级会计
在长期股权投资当中,权益法和来自成本法是怎样处理的?
核算方法的应用过程就是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以及对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过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动具体包括取得税后利润、发生税后亏损。进行利润分配、接受实物捐赠、出现法定财产重估增值以及产生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所谓股权投资差额则指取得股权的支出与其所代表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为借差,反之为贷差。无论何种差额,在投资企业个别会计报表上是不作直接反映的。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变化一般都不进行确认,只有在投资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收到利润(行业会计制度)或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时,投资企业才按实际收到的利润或应当收到的现金股利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如被投资单位发生税后亏损,或无利可分的情况下,投资企业不作任何反映。当然,这种只认盈利不认亏损的做法对投资企业单个会计报表而言,是有停谨慎性原则的;另外,通过不同的法规对同一会计事项规定了不同的确认标准,不仅缺乏规范性,而且违背了可比性原则。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前述相关变化均视同投资企业自己相应项目的变化,一旦被投资单位发生这些变化,投资企业就应进行恰当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被投资单位取得税后利润,投资企业应按其所占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被投资单位实际支付利润,投资企业应按实际收到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其它相关变化,投资企业应按其所占份额借记“长期投权投资”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在完全权益法下,不涉及到股权投资差额的分摊问题。股权投资差额为借差,投资企业应按本期的分摊额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反之,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按我国规定,分摊方法一般采用直接法,分摊年限借差不超过1O年,贷差不短于10年。另外,如果涉及到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核算方法还会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产生影响。按财政部《合并会计报表的暂行规定》,母公司(投资企业,下同)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对子公司(被投资单位,下同)进行的股权投资必须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权益法才会涉及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问题。按规定,当母公司直接待有一子公司的股份比例很低的情况下,母公司对相关股权投资可用成本法进行核算,该子公司一般也不属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若加上通过其它子公司间接持有该子公司的股份之和超过50%的情况下,母公司仍应将该子公司纳入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因而仍会涉及会计报表的合并问题,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需按权益法对该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权益法下则不存在这一过程。四、应用结果的比较分析不同的核算方法对会计核算结果将会产生不尽相同的影响。就投资企业个别会计报表而言,受到影响的报表项目决定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类型及相关的会计核算规范。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当被投资单位取得税后利润或发生税后亏损的情况下,受到影响的项目为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以及由此决定的其它相关项目;当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其它相关变化的情况下,受到影响的项目为长期股权投资、资本公积以及由此决定的其它相关项目。而受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被投资单位的盈亏状况以及股权投资差额的性质。当被投资单位取得税后利润且股权投资差额为贷差时,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余额及投资收益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在完全权益法下将达到最大,非完全权益法下次之,成本法下最小;当被投资单位发生税后亏损且股权投资差额为借差时,情况则相反;当被投资单位取得税后利润但股权投资差额为借差,或被投资单位发生税后亏损但股权投资差额为贷差时,相关项目在不同核算方法下的大小还将取决于被投资单位盈亏的大小、股权投资差额的大小及其具体摊销年限等诸多因素,情况十分复杂。这种状况不仅导致了采用不同核算方法的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而且会计报表的使用人也很难按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资料将不可比的数据调整到可比的基础之上。因此,进一步统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就合并会计报表而言,由于其基本点是将相关企业看作一个整体,这些相关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易均被视为一个企业的内部事务。因此,会计报表的合并结果并不会受核算方法的影响。
合并报表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开红网
1.适用范围不同:权益法适用于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到50%;成本法适用于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2.核算方法不同:成本法是按照投资的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要求当企业增加对外长期投资时才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权益法是根据持有期内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按照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调整投资账面价值的方法。
非货币性资产出资是否构成业务说明:构成业务说明其能够独立核算,独立形成利润和现金流,有协同效应。不构成业务,此时属于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直接交易了一项资产,此时属于内部交易,因此应该将其实现的利润抵消掉,以下开始划重点了
权益法计算投资收益是要站在甲公司投资方公允价值的基础上重新计算被投资方的净利润(以下称投资方是甲公司,被投资方是乙公司,好区分):
1、甲公司投资乙公司时,乙公司账面就有一项固定资产,市场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乙公司是按照账面价值计算折旧,账面价值比公允价值小,折旧就算少了,即是利润算多了,所以甲公司计算投资收益要扣除两者的差额(注意折旧的年限)
2、甲公司投资乙公司时,乙公司账面存在一批存货,市场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后期这批存货乙公司卖给集团以外的单位,调整的利润是乘以出售的比例,此处容易混淆,举例说明如下:
如果该项存货账面价值100元,公允价值150元,卖价200元,按公允价值作为成本卖出的利润是50元,按账面价值作为成本卖出的利润是100元,是不是卖的越多调减的越多。
3、内部存货交易是甲公司投资乙公司以后,甲乙之间发生内部交易产生的利润全部要扣掉,左手倒右手的利润外部单位不认可,只有接收方再次把该批产品卖给集团以外的单位,内部交易的利润才能实现,没有出售部分的利润扣减掉。
4、内部交易中若乙公司将购入的存货后当做固定资产使用,这个资产的入账价格就会大于甲公司的成本价格,乙公司计算的折旧金额就会多,即利润就会少,所以甲公司在计算投资收益的要加回两者之间的差额(注意折旧时间)
5、顺流交易、逆流交易处理方式是一样的,顺流交易视同投资方比较懒,不想先调减自己顺流交易的虚增利润,再做一步被投资方的投资收益,直接两步合并成一步,直接合并到被投资方净利润一起计算投资收益了,移花接木,负债子尝。
合并报表环节计算投资收益不要考虑内部交易,很多学员就蒙了,权益法投资收益计算熟练了,成本法这块经常跳不出来怪圈了。
成本法计算投资收益的目的是为了后面抵消分录,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相抵消。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里的未分配利润是包含未实现的损益,所以在母公司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内部交易也不能扣除,两者是站在同一角度来抵消分录的,否则分录的金额是抵消不了的。
下一步在合并利润表来单独的抵消内部交易,抵消的结果就视同没有发生过内部交易,所有和内部交易相关产生的科目都要通过抵消分录全部倒回去。通俗的说,合并报表是把甲乙双方绑在一起,用他们真实的对外盈利能力而编制的一套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