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是什么意思
有效汇率是一种以某个变量为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汇率指数,它指报告期一国货币对各个样本国货币的汇率以选定的变量为权数计算出的与基期汇率之比的加权平均汇率之和。名义有效汇率是用来衡量一国货币相对其他一组货币汇率的加权平均值,通常以本国与其他贸易伙伴国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值表示:该指标的变化称为“名义升值或贬值”。实际有效汇率是根据价格变化进行调整后的有效汇率。一国实际有效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国外部竞争力的下降,反之则表示本国外部竞争力的上升。简单来说实际有效汇率是剔除了价格影响后的名义有效汇率,希望能理解。
名义有效汇率的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步骤?
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步骤:名义有效汇率是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它所反映的是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总体波动程度。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分为四个步骤:
1、选择一揽子有代表性的样本国货币;
2、根据该国与样本国的经贸联系程度计算出贸易权数;
3、计算出本币与样本国货币的双边汇率;
4、用这些贸易权数分别乘以本币与样本国货币的双边汇率,再加总得到有效汇率。在一国货币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过程中,确定该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个数及其相应的贸易权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繁琐的问题。
汇率升贴水名词适满采世绝棉继解释
升贴水,是指在确定远期汇率时,是通过对汇率走势的分析确定其上升还是下跌。如果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则为升水,反之,便宜的话则为贴水,相应的涨跌的价格就是升水金额和贴水金额。
什么叫有效汇率指数
有效汇率指数系以主要贸易对手国货币对新台币汇率为基础,依加权平均法计算而得。指数上升表示本国货币相对他国升值,不利於本国价格竞争力。从指数走势来看,以2005年1月3日作为基期,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06.7,在年底攀升到110附近,但到2006年7月21日又回落到107.1,大致相当於回到汇改原点。而在汇改之后的第二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逐步攀升,2007年7月16日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为110.4。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走势相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走势则相对平稳。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06.4,汇改后第一年的大部份时间在105至107的区间窄幅震荡,汇改之后的第二年则开始不断攀升,2007年7月16日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1.8。总体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自汇改以来升值了5.1%,其中汇改后第一年贬值了1%,而汇改之后第二年升值了6.2%。
帮个忙,请用IS-LM模型解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什么时候财政政策无效,什么时候货币政策无效,详细些,急?
一、财政政策无效,只有在两种情况下,财政政策才是无效的。一种是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导致名义总开支上升,但充分就业意味着,更高的开支将立刻提高价格和工资水平,从而导致通胀,而不是让更多人得到工作。第二种情况是现金余额已经处于不能再减少的最低限度,以至于如果**不印刷更多货币,在技术上就不可能实现更多的交易;
二、货币政策无效的情况,楼主可以参见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等内容。 这方面也有很多说法,如常见的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无效、投机者的心理预期等方面都会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质疑,楼主最好还是结合各种传导机制,综合分析。
货币银行学十篇
今天学了《货币银行学》小有收获,了解了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债券、股票、银行等知识,还有金融衍生工具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但加深了金融意识,同时也知道了一些新名词,还修正了以往的一些错误认识。
深深地意识到金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性,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金融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调节经济等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我们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个人如何理财投资等。企业与它更是息息相关。那么企业在经营时怎样融资呢?一定要读懂国家政策,把握政策风向标,上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享受国家的政策扶持。而且要做让银行放心的项目,迎合银行的需要,释放一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来获得银行的信用支持,这样就会为企业融资提供大的便利。同时从银行现在还是靠传统的存贷业务来获取利润的,好好利用这种商机来融资。但是一定要增强金融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因为企业在实施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审慎所投资的项目,因为银行的钱是要还的哦,而且是连本带息的,如果一旦出现严重的失误,带来的后果是你无法履行信用时,你的信用等级会下降,想再向银行融资的话就难上加难了。这只是部分的学习认识。
下午一考试,拿到卷子的刹那,虽然只有四道题但囊括的范围却很广,而且出的两道题都是与企业息息相关的题目,企业要具备怎样的条件,运用怎样的渠道获得银行的信贷融资,这些老师也曾在课上提过,也要求我们课后去思考,企业怎样合理的利用股市融资,这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货币信用金融知识,从企业全*去考虑,合理利用为企业再发展取得资金来源等,足见老师的用心所在,这才感觉到“生有涯,而学无涯”,考试答题也是再学习的过程,虽然学习只有两天的时间,但是老师已经将如何学习这门课的主要脉络带给了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修行靠个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能够用更加全面的理论知识分析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结合企业具体情况,为企业经营管理生产发展提供更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金融业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掌握基础性的金融理论知识,而《货币银行学》作为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向学生讲授有关货币、信用、银行理论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为后续各专业课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课程具有专业性较强、涉及知识面广、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注重各个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尽快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确实不易。通过这五年的摸索与实践,得到一些经验和体会,诚与同龄人共勉。
一、根据教学要求,合理选用教材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选择一定要合适,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教材内容应当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的发展现状,对于经济学类教材更是如此。随着西方金融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人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货币银行学》教材应尽可能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将新的、先进的金融知识传授给学生。
由于我国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在有关经济理论的教材编写方面,一般是将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分开编著。例如,《货币银行学》只讲述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理论,而《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则介绍我国情况。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以及银行业逐渐与国际接轨,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理论截然分开的教材体系显然已不适应当前教学需要。所以,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二者结合程度的如何,也是选择教材的标准之一。
教材内容一定要深浅结合,如果内容过易,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就会觉得空洞乏味,调动不起他们的兴趣;而如果过难,学生学起来吃力,同样没有效果。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意选择既有启发性,又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自觉的学习。
目前,《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很多,各名牌大学都出版了自编教材,教师选择教材的自由度增大,有很大灵活性。根据两年的摸索与实践,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由夏德仁编著的《货币银行学》,该书内容较新颖,重点突出,并在介绍各种货币银行学原理、金融理论的同时,还讲述了近几年来中国金融业的一些改革情况,从教材使用效果看,还是比较理想的。
二、区分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庞杂,主要包括:货币理论,信用、利息理论,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经营,中央银行制度,通货膨胀理论,外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所需知识涉及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等。由于内容丰富而课时又有所压缩,单一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必然会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且知识点量大时,学生往往很难记住的现象。鉴于此,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货币银行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宜采用教师精讲的方式。尽管这些年来,许多教育学者对这种传统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质疑,但是,就一些原理、概念、学证明等内容而言,采用此法是较适宜的。当然,要避免“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采取一些配套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注重课前提问环节。课堂提问,使学生的思想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逼”他们快速回忆起前一节课相关内容,以有利于本次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引导他们的思路。比如,在讲授凯恩斯的货币传导机制:MsRIGNP的时候,就要启发学生,如果货币供应量Ms上升,利率是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利率下降,投资上升吗?投资增加,GNP如何变化?通过这种集体提问方式,使学生自己推导出作用原理。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能够较快理解凯恩斯货币传导机制,效果较教师单一传授要好得多。最后,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经济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有关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同时,通过分析经济现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所以,讲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运用实例。例如,在讲完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后,结合我国目前通货紧缩、总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情况,向学生讲授了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收购债券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再比如,在讲授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时,结合了中国商业银行现在新开展的各种消费信贷业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单纯讲授理论时的枯燥无味,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的兴趣,使他们真正理解货币银行学中的有关理论,活学活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
(二)学生已有所掌握的内容,采用教师、学生换位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以学生讲授为主。具体操作如下:(1)教师于下课前将讲授内容列出,引导学生准备。(2)给予充分准备时间,学生上台讲课。(3)讲完后,其他同学提问。(4)教师总结,点评。并对其中的难点重点给予正确解释。
教学实践中,我在讲述完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后,布置了一道题目:凯恩斯理论和弗里德曼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规定下次上课时由学生主讲。一开始,没有人愿意上台,经过一番鼓励,一个平时成绩较优秀的同学主动走上讲台,有了这个开头,随后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同学们也更加积极了,主讲之后的课堂提问也非常精彩。显而易见,这一方法的效果是明显的,它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认真备课”,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换位法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应选择学生有一定掌握基础的内容,或在以前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或已有过必要的讲授;另外,教师最后的总结必不可少,避免主讲学生中一些不正确的内容误导其他同学。
讨论法一般是由教师提出论题,学生围绕论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相互启发并达成共识。讨论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7-8人为宜,教师在课堂内巡视,做辅导答疑,最后,教师要及时总结评价,并对问题进行概括小结。例如,在讲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一节时,我提前布置了讨论题:降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要求学生课后找资料,下节课分组讨论。讨论时,各组成员就自己搜集的材料,分别展开讨论,我在巡视过程中,提示学生运用实证分析法,重点分析降息对我国就业、产出、储蓄的影响。在随后的各组发言中,小组代表运用相关理论,结合真实数据,得出了降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目前影响尚不明显的结论。通过讨论,加强了书本知识和实际的联系,也使学生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由于教材受到编写、出版等时滞的影响,往往很难将最新的东西容纳进去,而我国的金融改革措施又不断推出,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内容,应将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介绍给同学们,使学生获得最新的信息。例如,在讲完“金融市场”一章后,由于受多方因素所限,目前暂不能组织学生去银行、证券公司实地参观,为了有助于学生对该章内容的理解,我将《中国证券报》上的“货币市场”、“股票市场”、“资本市场”专版分别复印下来,人手一份,指导学生如何读懂金融类报刊,学会看股指、拆息以及金融专家写的评论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自由提问,例如股指的计算,银行拆息的行情解读等。通过接触一些实践性强的热点问题,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此法很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自主学习模式;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262-02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别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现代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保证。
近几年来,各大学的校园网络建设趋于完善,电教设备和多种媒体的建设也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所以,随着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多渠道、多方面获取知识的欲望的增强,高校目前“数字化”学习态势业已呈现。但高校现有的硬件建设和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因素不利于“数字化”学习的开展因素。所以,研究、分析基于“数字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并构建学生终身学习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1.数字化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1)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2)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的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全球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3)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4)通讯,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5)工具,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切合实际、即时可信,可用于多层次探究,可操纵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
数字化学习方式具有多种途径:(1)资源利用的学习,即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探究学习;(2)自主发现的学习,借助资源,依赖自主发现、探索性的学习;(3)协商合作的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形成网上社群,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4)实践创造的学习,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
1.学习内容和资源的获取具有随意性
事实上只要网络系统具有较理想的带宽,学生和教师就能够在网络和资源库上获得所需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传递呈现方式的限制,通过多种设备,使用各种学习平台获得高质量课程相关信息,可以实现随意的信息传送、接收、共享、组织和储存。
通过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现实世界中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并融入课程之中,让学习者进行讨论和利用。这种以现实为基础的信息利用,将有助于学生发现知识并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数字化资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共享性,把数字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对相同的学科主题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难度水平进行探索。
数字化学习过程,既把课程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又利用共享的数字化资源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这些数字化学习内容能够被评价、被修改和再生产,它允许学生和教师用多种先进的数字信息处理方式对它进行运用和再创造。
经数字化处理的课程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采用新颖熟练的数字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再创造,并作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数字化学习的可再生性,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三、学生自主学习货币银行学的困难与成因分析
1.学习需要不明确,学习动机有待进一步加强
少数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需要不明确或根本没有自主学习需要,在这种状况下,谈学习动机则缺乏基础。学习需要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少数学生本身就没有学习需要或者根本就不想学习。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家庭方面的占绝大多数,他们在学习上的盲动和无奈,我们从以往的一系列的座谈中就能明确体会到。(2)一部分学生本身有需要,但需要不明确,这也不能使学生产生大的学习动力。(3)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存在的,但学习需要不端正,这导致了学习动机的不端正,同样也不能产生学习动力,从而不能引发自主化学习的行为。
2.对现代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认知和适应尚需提高
有少数学生对现代教育和自主化学习货币银行学的认知和适应程度不够。有调查显示,调查样本中有291人不太喜欢甚至不喜欢上网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占样本量的27.6%。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宣传和教育不到位。对自主化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和教育不够广泛、深入;(2)传统学习方式的禁锢和少数学生自主化学习素质低。师传生受、耳提面命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存在几千年,并且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要想在短时间内提倡和养成自主化学习习惯,不是件容易的事。
调查样本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利用多媒体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而且利用的种类多、学习时间长。但是,仍有小部分学生自觉利用的多媒体学习资源种类少、学习时间也少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学生素质方面的原因。少数学生对新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水平低,且存在着适应能力差的缺陷,这些学生不可能自觉地花费较多时间学习多种媒体;(2)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有些地区的学生还不具有自主化学习的起码条件;(3)自主化学习资源的数量和功能也影响了学生的使用。
在参加现代教育学习的学生中间建立和重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调查样本表明,少数学生间交流、相互学习机会不多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原因有:(1)对交流和相互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传统思想认为学习基本上是个人的行为,没有必要去与同学就学习进行交流;(2)缺乏交流学习的一些基本条件。
参与安徽省教育厅教研课题《基于数字化的我省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2007jyxm287)和安徽财经大学教研课题《数字化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ACJYYB200609)的研究认为,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远程教育信息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要求,目前应加快校园网络以及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步伐,结合自身现有条件积极有效地开展“数字化”学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水平。
在今后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做到:
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积极引导,提高学生自主化学习货币银行学的认同感
从学生开始接触本课程的第一天起,就要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货币银行学的课程特征、学习形式、教学过程、使用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环节等。在此基础上,抓住时机,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强化其自主化学习观念,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货币银行学自主化学习习惯。
2.进一步加强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引导学生自觉使用
在注意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使用适合货币银行学课程自主化学习的多媒体资源,使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建设发挥最大效用。
3.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侧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来自于知识的创造力。在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能力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而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播,还应进一步探索出更科学、更有效的货币银行学等课程教学模式。
4.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和老师间的对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的交流和沟通
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相对枯燥的说教而言,具有无抵抗性、直接感动等特征;同时,情感是培养学生对教师、现代教育和货币银行学自主化学习方式的归属感、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增进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学习小组并使之良好地运行,从而更好地进行协作学习,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莱祥,张晓鹏.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1).
[2]葛晓春.基于Internet的远程学习模式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1,(11).
课程代码:0006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2.复利计息的情况下对银行最有利的贷款结息方式是
4.某企业持有一张6个月后到期的一年期汇票,面额为2000元。到银行请求贴现,从银行获得的贴现金额为1900元,则贴现率是
1O.由于人为错误、技术缺陷或外部事件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是
11.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是
12.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种类是
C.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A.国家垄断铸造金币B.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
C.辅币与金币不能自由兑换D.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
18.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有
21.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25.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1.一笔贷款10000元,年利率为10%,期限为2年,每年计息一次,到期还本付息,则复利计息方式下的利息额是多少元?
我从少时起就生活在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之中,突然没有了通货膨胀,无疑是兴奋之极,感慨万端。不过没有多久,也就安于无通货膨胀的生活了。只是由于写教材,才通过认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重新认识了这个重大事件: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完全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要平抑物价,依据是自古及今人人尽知的供给与需求的原理,这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问题是如何把极度的供不应求立即转变为供求平衡――不是主张,而是要保证做到。当时是在“统一财经工作”的总题目下,制定了严厉控制货币供给及其向现实购买力转化的具体政策、措施;并在经济凋敝,物资极为匮乏的条件下,把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棉纱和煤炭集中调运,合理摆布,以保证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平抑物价之所需。做好准备,然后集中吹响全面进军的冲锋号,于是创造了令国内外惊叹的奇迹。提出目标不难,但要是没有扎扎实实的具体运作来保证,那就只是空话。这给我的教育是无形的。以改革为例,只要听到应该怎样改革的议论,我总是想问:达到目标的具体路径应该怎么走?
当了解了制止通货膨胀这个事例的全过程并获得了初步的理性认识之后,我好像总觉得问题没有想透。那是在连年战争有望结束但尚未结束的年代,国内国际环境极为严酷。共产*人富有接连打胜仗的经验但对于复杂的经济体系还是刚刚接触,能够直接指挥经济管理的只是在解放区从事经济工作的干部。当时制定的措施,有些即便今天看来也是极难实施的。比如“统一财经”,要求全国的财政收入集中中央,全国的财政支出由中央统一拨付,全国国营商业的销售收入要上缴中央,收购支出要向中央请领。考虑到当时只有滴滴答答的收发报机和军队、铁路的专用长途电话,这样的要求好像无法实现。然而,在短期准备之后,类似的措施却得到了雷厉风行的贯彻,保证了设想目标的实现。其中所体现的经济、**、社会乃至哲学的丰富内涵,我们是否能够认真解释透彻?这其中有一点认识在我的脑子里是拂之不去的,那就是当时种种政策、措施、制度、办法能够真正贯彻实施,最根本的依靠是**上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为摆脱屈辱、振兴中华,前赴后继、不畏牺牲所积累的**向心力、凝聚力。正是有了这些,才会有这样的故事:平抑上海粮价的大米运到了,粮商无力吞进又不甘心,遂以不开门营业抗衡。怎么办?干部,战士,青年学生纯义务上街卖粮!今天看来不合经济规律的行为,在那个年代,确是在制止通货膨胀大战役中的一个小小的阵地上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这不能不使人在思考经济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联系到**的、社会的层面。也许还可以这样概括,编写“中国部分”,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祖国。
在开始的两三学年中,我们所用的教材都是苏联的。由于师生大都不懂俄语,赶译教材就成了迫切而繁重的任务。
我们教研室全力组织翻译的苏联有关货币银行学教材有两本:一本是布列格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1950年版与1955年版)。1950年版的翻译可能是从1951年开始,译出一章,即由中国人民大学铅印一章,供本校和兄弟院校使用。全书译完约在1953年。1955年由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全国普遍采用,直至70年代。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依然是一本有价值的货币银行学教材。另一本是古莎科夫和德姆斯茨的《苏联货币流通与信用》,先由中国、人民大学铅印,1954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此外,还译了一本实务教材《苏联信贷组织与计划》,财政经济出版社1956出版。
有了翻译出来的教材,我们却发现同学读起来依然十分困难,这是国情不同,读者对象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所必然引出的问题。于是,我们决定以苏联教材为蓝本,改编一本中国学生易于阅读的教本。
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布列格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我们感到它是一本内容充实的好教材。其一,它系统地论述了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布列格里的教材实际上延续了西方货币银行学在上世纪初的体系框架。当然,增加的一系列社会主义的货币,信用,银行与资本主义的有本质不同的论述。其二,它对马克思的货币银行理论做了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阐述,回过头来看,这本教材较之同时代西方的货币银行学具有更为深邃的理论内涵。
改编教材的启动应是在1954年年中。参与编写的有周作仁、杨承祚两位老教授。周作仁留学美、德,在3。年代已是知名教授;杨承祚留学美国,熟知金融体系的结构和运作。他们在1953年院系调整中调到中国人民大学货币流通与信用教研室。原来教研室的教师,参与编写的主要有我和林与权同志,林和我一样,也是没有什么本钱就走上讲台的知识青年。具体分工是:周老先生当时年事已高,视力也不太好,只分工起草几章的改编稿,杨老先生在闭关锁国的困难条件下负责搜集当时西方世界有关金融体系和金融运作方面的新资料,以使教材充实新内容;我和林与权分工改编大部分章节,统稿由我负责,林与权同志协助。
改编本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第一版,于1957年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新书的扉页上我写下了这样几个字:“一九五七年元月甘六日收到此书。两年半的经营今日方始出版,方知编书之不易也。”
很快,历史进人了1958年“”的年代,那段岁月,从方向来说,无疑应该是被否定的,但也不应毫无分析地一概否定。这一时期,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口号。这个口号,包含着过分崇信主观能动的思路,以至于造成了严重破坏经济和社会凝聚力的后果,但也给突破一些思维框框开拓了空间。
实际上,在改编苏联教材以及讲授的过程中,大家又在思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把“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连续讲了两三遍之后,明显感到要是把两个部分合并在一起讲,那不过是“资本主义部分”的“原理”加上“社会主义部分”的“优越性”,会节省许多时间。然而,不论这样的想法如何有道理,不论酝酿多久,如果没有“解放思想”的口号,却也不敢公然主张,更不用说付诸实践了。
关键词:应用性本科院校;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270-03
货币银行学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理论课,内容以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为主体,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实践性。目前,在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性本科教育中,如何通过货币银行学这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性本科人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实践和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同时对其他理论性偏强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按照人们在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将人才划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大类。理论型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承担发现规律、创新知识的重任;应用型人才,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按照所受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不同,应用型人才可以细分为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等[1]。目前,应用性本科院校着眼于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这也给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组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尤其对理论性偏强的课程更是如此。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以货币为核心、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支柱,以宏观金融调控为保障,以金融关系的国际扩展为延伸的关于货币资金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理解个人和企业微观金融活动、洞悉国家宏观金融政策、掌握经济金融动态发展的基础课程[2]。货币银行学具有以理论性为主,兼有一定的应用实践性的特点。货币银行学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包含较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货币银行学对金融学进行的是整体性、框架性的原理阐述,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毕业后从事经济、金融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3]。货币银行学不仅理论性较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实践性。如本课程中所涉及的货币真伪的辨别、票据的要素、利息的计算、金融机构的业务、金融工具等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且货币银行学与现实结合紧密,其内容又往往和人们置身其中的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比如股市的涨涨跌跌、丰富多样的金融理财产品等很多现实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了解其背后的原委。
因此,只有明确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货币银行学这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特点,才能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这种要求,才能更好地提高货币银行学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性本科人才。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货币银行学在教学内容上既不能放松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不能忽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货币银行学内容较多,涵盖了货币、信用、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及对外金融关系等方面。在课程内容的架构上,可以对货币银行学内容进行细分,将其分为理论分析部分和应用分析部分。理论分析部分主要包括货币供求理论、利率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等;应用分析部分主要包括信用工具、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的运行及业务操作。这种划分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性、实用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4]。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深度,而侧重于知识面的广度,为大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造一个平台。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淡化较难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可以在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给出延伸阅读资料,开出相关参考书目及其他资料,以满足学习兴趣较高的同学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而对于应用性较强的部分应着重强调,联系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以提高大家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货币银行学的内容与其他经济管理类所开设的课程有一定的交叉性,因此应结合应用性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课程的交叉程度适当安排教学内容。比如货币这一部分在**经济学中有所介绍,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介绍较多,货币供给理论、货币需求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也有所涉及,因此这些内容可以适当简化,着重介绍不交叉的内容。
教学中应根据金融理论、金融政策和金融实践的新变化,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讲授传统货币银行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引入金融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要结合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适当增加一些最新的内容,比如在“货币形态”部分中,增加对“电子货币“的介绍,引导大家正确认识比特币;在利率方面,适当增加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的介绍;在“金融市场”部分中增加多层次资本市场和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介绍,比如对新三板扩容、股指期货市场的介绍;在宏观调控部分,根据不同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中央银行所选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增加对常备借贷便利、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的介绍等等。
另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在掌握货币银行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更很重要,为学生自己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来精心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货币银行学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应用性本科人才的培养。
1.注重课堂讲授方法
面对面进行知识、理论传授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尤其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更是如此。课堂讲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浓缩课程精华,突出重点难点,突破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使教学内容充分吸纳国内外金融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金融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因此在讲授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知识的连贯性和时效性,并突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举例、练习等多种方式来巩固大家对知识的掌握,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课堂讲授的时候还要运用启发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充分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密切观察同学们的反映,并根据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反馈情况,适当调整授课的内容和方式。
在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增加让同学们组织自主教学活动的机会,比如对于课程内容交叉部分(如货币、通货膨胀部分),学生对这些部分内容比较熟悉,可以组织让学生自己来讲述相关内容,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一至二周的充分备课后上台讲述,其他同学也可以通过补充、提出问题等方式参与进来,教师加以适当的点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组织同学们对一些存在一定争议的理论问题及一些时事金融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不仅能够加深同学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并且还具有互相启发的作用。比如围绕如何正确认识货币的本质?如何理解信用作用的两面性等问题展开讨论。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组织同学们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比如围绕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影响及如何应对?如何通货货币政策来调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结合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情况讨论其原因及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持财富的保值增值等问题展开讨论,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或点评,并适时给予鼓励和启发。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也可以增加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些真实的、典型的实例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在金融领域已有大量相关案例与货币银行学密切相关,因此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中挑选经典案例,组织同学们来思考、讨论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选择巴林银行倒闭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及商业银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等问题。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并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拟实验课是提高货币银行学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开设货币银行学模拟实验课,可以在进一步巩固货币银行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来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借助金融实验室开展模拟实验教学,如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网上银行业务、电子货币支付结算等,可以缩短书本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性。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股市模拟大赛,提高大家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还可以增加货币银行学与其他财经类课程的交叉实验,如金融工具在企业融资中的应用、金融创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等[5]。
采用安排学生到金融机构参观、实习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知识。可通过学校与当地金融机构协商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等途径,在寒、暑假或者学期中定期安排学生去金融机构参观与实习,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网络教学、视频等使教学手段多元化,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货币银行学教学质量。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大量的图像、数据和表格等直观方式来辅助金融原理的讲解,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通过网络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补充书本上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大家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网络互动更好地促进同学们对知识的把握。
一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学生就会运用最能适应该种考核方式的学习方法。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货币银行学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通过期末考试、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模拟实验学习情况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讲行多方位的考核,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最后的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对基本原理掌握情况以及实际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试题的内容上可以稍做变动,减少单纯的理论问题,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这一部分可以占到总成绩6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上课时的反应、课堂发言的活跃程度及回答问题的准确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案例分析报告与提出问题的情况综合给出,这一部分可以占到总成绩的30%。模拟实验成绩主要根据同学们的模拟实验情况给出,这一部分可以占到总成绩的10%。
要想提高货币银行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本科人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师资,加强货币银行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名好的货币银行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因此一方面院校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通过研修班、学术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货币银行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学习最新的货币金融学理论,及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密切关注国内外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货币银行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性本科人才。另外,还可以通过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金融业内人士授课,介绍最新的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及知识更新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以及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9.
[2]于德容.论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几个关系的处理[J].消费导刊,2008,(12):153-154.
[3]赵华伟.《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4):105-108.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实践教学
《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是金融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然而现在这门课程已经在经济类专业广泛开设。这门课的知识点较多并且分散,如果没有侧重和完备的教学计划,这门课程就会非常难于驾驭,因而有的教师认为这门课不容易上,有的老师认为这门课非常有意思。很多教学改革的研究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这门学科改革的观点,很多研究都认为这门学科应当更多地与实践结合,但尚未系统提出如何做到这一点,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不论是理论学习型的还是应用能力为主的学生,我们发现在教学中穿插案例和实际操作都能够帮助学生更有兴趣理解这门学科,因此构建实践(包括实例)教学体系非常有必要,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邓小平同志说过“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句话精辟地点明了金融的地位.一个学生如果想学好经济类的学科,不懂金融是很难做到了。另外,现如今的金融问题不仅仅是国家事务,也深深地影响到每个人,因此学生自身也有要求通过这门课了解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现象。
2、抽象的理论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如果我们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侧重此门课的理论教学,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失去继续研究的兴趣,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加入实践或实例,同学们则会感同身受。比如,“货币供应量“这个知识点,在教师介绍完相关的定义以及分类方法后,引导同学去看人民银行对此数据的解读,以及每个月的数据和季度分析报告,这样也可以引发同学去思考下一个问题,比如“人民银行如何控制这个变量?”等等。
3、就业渠道的多样性。目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不再*限于专业限制,很多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进入这个行业工作,让学生了解他们可以这样的选择,同时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比如我们在介绍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和知识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尽量多地了解各个金融机构,以及他们的业务范围,对学生的就业非常有帮助。
目前的教学对实例或实践环节的引入都较为随意,虽然尽量将相关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但由于知识点较多,与实际结合不能成系统,因此会使学生无法抓住重点,整体感觉这门课程学习下来是松散的。因此在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应当也形成教学体系,同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对于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分配。教师在授课之前先要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定位,对于侧重理论研究的本科生,必然要将理论环节设置较重的比重,甚至为80%。然后对于另外一类学生,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学生,应该给予实践教学环节更多的比例,甚至可以40%。因为这部分学生更希望获得他们认为会对就业有所帮助或更能引起其兴趣的教学内容。
2、经典案例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已经有了一些经典的案例,比如对“劣币驱逐良币法则”的举例,我们在教学环节中更加到位地对这些案例进行应用,因为这样的案例会使学生更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现实生活案例的整理和补充。如果*限于经典案例,学生可能仍然无法准确地理解比如各种货币制度,那我们不妨再补充先生生活的案例。比如对于金本位制的理解,如果我们给同学们讲讲大科学家牛顿在担任铸币厂厂长期间对货币制度的贡献,可能同学们就会容易理解。又比如,结合08年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同学们解释金融衍生品的风险,也许同学们更容易接受。因此,应当在梳理本学科的各个知识点以后,将好的生活案例整理出来,并更加实际经济生活的变化,不断进行补充。
4、善于利用网络或现实资源。学生已经习惯将网络作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师也应当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将案例或互动教学展示给学生。另外,目前有许多网站可供学生学习金融,包括国内外的财经网站以及各种数据提供和分析网站。,我们可以给学生整理和介绍好的网络资源,使学生形成定期关注相关资讯的习惯。
5、实践教学软件的运用。一些学校为了辅助教学,购买了模拟操作软件,模拟证券系统、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等等。如果有此条件,也可以适当安排此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及其操作,资本市场的运作原理等等。根据反馈,此环节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兴趣。
总之,货币银行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我们应当紧跟学科前沿,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以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才能体现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资料:
一、体系全面、深浅适度
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内容是从货币起源入手,研究货币理论、信用、利息等,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运作方式,最后落脚到对金融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此,要让高职高专非金融类专业学生了解货币流通规律及银行运作体系及银行实践,一方面,货币银行学必须在教学内容的广度上确保课程体系的全面性。一般而言,其课程内容应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息、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与均衡、货币政策、国际金融、金融与经济发展等个部分,以让学生对货币银行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深度上要注意深浅适度。要照顾到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论基础,特别是要明确非金融类专业学生由于不以在金融领域从业为就业导向、其学习本门课程在目的定位上与金融类专业必然存在差异。为此,这就要求在教材选择上尽量选择使用面广、认可度高的适合非金融类专业使用的教材,最好是高职高专通用教材,教材内容及编排体系应基本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注意知识覆盖面应基本涵盖,重要的原理和模型既要有基本的论述,又要尽量避免采用复杂的纯推导过程以提高知识的可接受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应进一步根据所在学校及所在专业的具体特点对教学的内容安排及层次做出恰当的取舍。
首先,对于所有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由于其所涉及的不少课程均普遍存在一方面理论性较强、而另一方面学生对经济现实情况的了解或基础又很少的问题,因此案例教学从来都是一种非常有效、值得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而高职高专旨在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断积累行业知识及经验、耳濡目染,养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思维习惯,从案例中学习到要成为合格的社会应用型专业人才所必需的职业素质及技能,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应用型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快学生的专业化、社会化培养进程。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本身也是高职高专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内在需要。货币银行学案例教学能够将丰富的经济、金融案例运用于理论教学之中,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趣味,使课程教学生动形象、课堂氛围积极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此外,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经济金融浩如烟海的实践也为货币银行学实施案例教学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例如,在近期,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趋缓,中央银行运用包括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等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去年到今年的中国股市暴涨以及今年6月、7月的暴跌,全民论股、大学生炒股等均可以成为非常新鲜出炉的案例。当然,在案例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强化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以提高案例教学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的成效。
为提高非金融类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体系改革中,从人力、物力和时间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应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进行实践知识的学习。显然,货币银行学课程必须强化实践教学,而其具体的形式和内容改革则应与课程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能力的培养与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如下四种形式:一是查验性实践。如组织到商业银行营业部,现场开展对银行客户和银行从业人员的调查访问,观察商业银行所在的经营场所及其内在设施,了解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种类与具体流程;在商业银行经营场所学习各种票据业务如支票、本票、汇票的处理;在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部门学习外汇交易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流程。二是参与性实践。如在金融专业实训室模拟或实盘参与股票、期货的买卖;在给定利率及还款期限的前提下计算房地产市场抵押贷款的还款额;具体参与个人理财实践等。三是辨析性实践,如以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银行存贷利率为例进行讨论并预测央行的后续行为,将课程学习的全体学生分组并赋予小组课下讨论、课堂上讲演的责任,并由此展开小组间的讨论、最后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及结论。四是调研性实践。如:深入了解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改革的历程,亲身感受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分享商业银行的经营经验及可以从中汲取的经营教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亲身感受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的脉动、进程以及商业银行在此进程中应该提供、实际提供的金融支持。坚持以上四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实现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实践教学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功能,将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将为学生今后步入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1.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论述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答: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严重的通货膨胀会给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加以控制。治理通货膨胀,应该从多方面综合进行: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给、调整结构之外,还有一些诸如限价、减税、指数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当前,我国存在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和结构型通货膨胀。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基础工业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二是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不相适应,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价格总水平上涨。
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这种对症下*,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原因分析一一对应,也不能机械僵化地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而且对症下*也要以某一方为主或优先,同时结合其他治理方案综合进行。也就是说,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挑战:(1)面临银行管理体制的挑战;(是否受**干预,管理上的差距)
对策:(1)尽快处理不良债权,化解金融风险,轻装上阵。
(2)完善中资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3)尽快实现业务经营的多元化、国际化和资产证券化。
一、填空
1、优先股的特点是()、()和()。
4、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形式包括()、()、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
11、()市场是股份公司向社会增发新股的交易场所。
12、股票一级市场的整个运作过程通常由()、()两个阶段构成。
1、股票、债券是短期信用工具。
2、股票筹集的是自有资金,而债券是筹集追加资金。
3、市场价格反映的是普通股所代表的公司资产的价值。
4、优先股股东没有经营管理权,无权过问公司事务。
5、在有价证券的交易市场中,资金从盈余部门流向赤字部门。
7、代销是指承销商以低于发行定价的价格把公司发行的股票全部买进,再转卖给投资者。
1、下列哪项属于间接融资?()
A、债券的流动性与债券的偿还期限成反比,与债券人的信用等级成正比。
B、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可分为**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三种。
C、债券的收益率受债券的息票率、发行价格和还本期限等因素的影响。
时间:2023-03-2919:16:19版权声明举报文章-->
时间:2023-03-2919:16:19 阅读:0
推荐度:
货币货币主权货币体系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货币信贷货币制度论文货币化货币化改革货币区图书资产管理教育数字化
数字货币的法律和金融风险应对态度2022-10-1110:06:39
法定数字货币监管逻辑分析2022-08-2511:17:51
自由贸易港法定数字货币监管理论研究2022-01-2810:04:49
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完善对策2022-01-2010:24:17
货币政策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研究2022-01-2010:21:36
国际新闻货币报道错误探讨2022-01-2010:15:32
主管:中国人民银行
级别: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
主管:中国人民银行
级别: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0.36
主管:中国人民银行
级别: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0.36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1.48
南京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是2017考南大国际商务的,初试总分400,专业课128。专业课在过去半年的复习里因为学长学姐的建议和指导确实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写下此贴回馈接下来想考国商的学弟学妹们。
一。复习进度
我本科是学国贸的,但是所学课本和南大国贸重合的内容较少,但是看起来也不是很吃力,倒是国金那本书刚开始看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每年都有跨专业的同学考得很好的,因此不必太担心专业的问题。
去年大概五月中下旬我开始先看书,先把南大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两本书看了两本,然后再看国际经济学就轻松多了,国际经济学这本书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和南大的书重合的,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
大概到了七月份全部看完之后,就开始整理笔记并背诵了。国际金融是买的学姐的笔记,整理得很好很细,自己只是稍作修改补充,国贸自己整理了一下,国际经济学的图形自己也补充整理了。
从七月底到十一月就一直反复过三本书的笔记,大概过了四遍的样子,然后就开始整理论述可能考到的时事了。
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底这一个月就一边整理一边背诵论述热点,同时那三本书的笔记也不可以落下,每天可以抽个一个小时回忆一两章的内容,实际上那时候达到很熟练的程度背起来也是相当快的。
二。关于笔记
我是买过学姐笔记的,但我的建议是无论是自己整理,还是买别人的笔记,自己看的同时最起码要补充修缮,尤其是自己反复列一下每章的大纲,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达到宏观把握的效果,否则只是看别人的笔记,很难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三。关于三本书目
•国际金融这本书刚开始看可能会有点吃力,所以我是最先看的这本书。
第一章的国际收支及其理论,国际收支的内涵及其调节,是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基础,公式也比较多,要耐心看完。
第二章主要是看一些名词和基本概念,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都是必须要会的,同时还有远期外汇合约等外汇交易也是可能考到名词解释的。
第三章汇率的决定与变动、汇率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汇率超调理论、利率平均价理论以及第四章的蒙代尔佛莱明模型是整本书最重要的知识。
第六章的离岸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衍生品近两年也是反复考。
第七章的当代国际资本流动与国贸有重合的地方,要认真看、背诵。最后就是第十一章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单一指标分析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法,今年考到的。
•国际贸易这本书相对轻松多了,图形比较多。
第三章的分工理论是整本书的基础,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市场结构论和环节分工造成的各环节上的要素禀赋是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以及产品内贸易的理论基础,2016年初试就考到了,说明老师是看重对基础的理解的。
第五章的贸易条件及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是相当重要的,今年就考到了经济偏向性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提供曲线要画熟练。第六章的战略性贸易理论近几年是名词解释、简答反复考,大家要好好看,而那些保护贸易理论大家简单看看就可以,毕竟国际商务是与时俱进的专业,而中国的外贸又是相当开放的,个人认为保护贸易理论考到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可能会考到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七章就是各种贸易政策的图形和效应,是要熟练掌握的,尤其是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之间的区别。
第八章主要记住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即可。
第九章非常重要,先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和影响,资本流动的原因,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几个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理论,然后是非常重要的贸易投资一体化,带来的价值链分工及其对国际贸易各方面的影响,最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考过的有TPP、TTIP、FTAAP、RECP,几乎每年初试都会考一个。
第十章简单看看,记住几个名词,主要是看老师们的论文了。
•国际经济学,我的建议是全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最重要的是把图形画熟练。
今年考到的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是这本书里国贸部分的,不难,自己暑假里也整理过,最后考前太仓促就大意了没看,12分就这样丢了。。。
四、关于课外热点的整理
初试的话简答题里每年几乎都会考课外知识,如区域经济一体化,论述就更不谈了。南大国贸系几位老师的最新论文一定要看,同时也要关注一些财经期刊,如国际贸易问题、对外经贸实务等,能提炼成笔记去记忆是最好,毕竟考场上三个小时要写那么多东西,如果不是很熟练是做不到的。
很多考生是因为考研压力才去关注财经热点,这是不行的,作为经济类学生,要经常看看最新的文章的,养成这样的习惯,也是考研带来的很大的收获不是吗。
相比较而言,个人认为专业课要是复习全面了、熟练了,是比数学好拿分的,而且随机性很大。经验贴大家都可以看到,书大家也都买了,最后能不能入围,就看大家复习过程中的耐心、细心与专注了。最后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好的心态迎接接下来漫长的复习,预祝大家取得理想的成绩。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shenye46
仅供个人学习,如有侵权问题删文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各有什么优缺点?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各有优缺点。固定汇率的优点是便于计划和决策,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缺点是需要央行大量干预来维持汇率稳定,且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汇率危机。浮动汇率的优点是相对自由,市场决定汇率,减少了央行干预和**干预的压力,能够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降低汇率风险;缺点是汇率波动较大,有可能带来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经营风险。总之,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各有利弊,应根据国家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阶段来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
有效汇率的定义
EffectiveExchangeRate有效汇率是一种以某个变量为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汇率指数,它指报告期一国货币对各个样本国货币的汇率以选定的变量为权数计算出的与基期汇率之比的加权平均汇率之和。通常可以一国与样本国双边贸易额占该国对所有样本国全部对外贸易额比重为权数。有效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以贸易比重为权数计算的有效汇率所反映的是一国货币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总体波动幅度。我们知道,一国的产品出口到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汇率。另外,一国货币在对某种货币升值时也可能同时在对另一种货币贬值。即使该种货币同时对其他货币贬值(或升值),其幅度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人们开始使用有效汇率来观察某种货币的总体波动幅度及其在国际经贸和金融领域中的总体地位。有效汇率反映出报告期一国加权平均汇率与基期汇率的变动程度,通常用于度量一国商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用于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指标,还可以用于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有效汇率通常区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其货币与所取样本贸易国货币各双边名义汇率以与各样本国双边贸易占一国对一揽子样本国对外贸易比重为权数计算的报告期与基期加权平均数变动之和。如果以名义有效汇率为基础,剔除通货膨胀对一国和各样本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了一国对各样本国双边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还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币本身价值变动的影响,能够综合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在测算有效汇率时,研究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特殊目的来选择样本货币范围、变量指标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基期,样本货币范围、变量指标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基期不同,计算的有效汇率一定存在差异。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 搜档网
第一、二章
一、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以各国间的经济活动及国际关系为其研究对象,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微观部分:世界范围内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宏观部分:2.国际格*下如何充分利用稀缺资源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分为理论和政策两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分配以及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际贸易政策主要说明各种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以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一体化问题。
国际金融: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在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以及各种国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均衡条件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狭义: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广义: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国际间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贸易障碍对经济和福利的影响
基本经济分析工具:
1.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优产量的组合。
2.机会成本(简称OC):指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3.商品市场均衡:均衡条件: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
用途:(1)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
(三)均衡条件: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生产均衡:即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均衡
2.消费均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均衡
3.市场出清:即总供给=总需求
生产均衡:
消费均衡: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名义有效汇率的名词解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