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股票分析师(成为证券分析师的条件)

成为证券分析师的条件

证券分析师是这样的:首先你要是大学本科学历,专业不限然后通过证券从业考试,而且必须同时考过证券投资分析然后去证券公司上班,如果你有2年的从业经历,然后就由证券公司代你向证监会申请,如果通过,你就成为了国家注册证券分析师!以上步骤不能省略任何一个步骤,呵呵,其实,很简单,不要想复杂了

怎么样考股票分析师?

考股票分析师需要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由于股票分析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所以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证书,才能够有效提升考试通过率。在考试前需要学习证券、金融、财务、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统计、经济学、金融学等分析工具。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行业新动态和最新技术,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面。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分析师

作者:丹华

来源:雪球

说实话,做分析师这个行业,从表面上看应该算是高富帅的行业。每一年毕完业,各个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如果有这样的一个offer摆在面前:研究所的工作,他可以过来做研究这个事情。我想十个里面会有八个会动心,这是客观的一个现实。但问题是这个行当是否想大家想的那么好呢?我想可能真的未必。为什么呢?首先,分析师这个行业是吃青春饭的行业。有人说你这说法不对,你看华尔街的很多分析师,四五十岁的有大把,人家都是经验足够丰富的,一直活跃在分析师的岗位上,但国内就很少见。我们不管干什么事情,跟他们相比,我们都能把人力资源压榨发挥到极致。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负面的东西,比如大家同样生产袜子,我们就能把生产袜子的工厂变成血汗工厂。一个女工可以一天在流水线面前干12个小时,甚至14个小时,但是你到国外试试?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把几百年资本主义的历史翻出来看看,任何一个大的国家在走上升期的时候,都是对每一个人力资源的压榨几乎无一例外都处于极致的状态,你看有哪个国家不是这样的。至少今天的相对的发达的国家,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我想我们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到的现象,就是在任何一个行业,你想出头的话,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在分析师这个行业,我曾经有过不是很准确的总结:在这个行业,首先是没有笨的人。智商不够的、过不了水准线的,根本进不了这个行业。为什么?举个例子,去年xx证券招应届生,一共招6个人。收到超过1万封简历,面对这一万封简历,研究所和人力资源部干一件事情,只看中国6所学校的:清华、北大、复旦、南大、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其他的学校一概不看,上海财经都没有。然后国外的,有很多人回来,只看常青藤的,这是第一道坎。一顿筛选,还剩一千多封简历,然后继续挑。你可以想像,能进研究所的,能做做研究和分析岗位的人,他会需要跨越怎样的门槛。

第二个,有足够的智商,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所谓的知识储备,至少是你在学校念的经济金融的基础知识要相对比较扎实。有了扎实的基础,你来做这个事情,才不会那么吃力。够不够呢?远远不够。以卖方研究为例,这几年,由于外部的环境不是很好,导致出现了几个结果,其中一个就是很多券商在降薪裁员。在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他的标准是什么呢?标准很简单,就看你工作的努力性和积极性。这是一个负向的激励,那有没有正向的激励呢?有的。还是以卖方研究为例,卖方研究它能够让你创造奇迹,所谓创造奇迹就是,可以用一年两年,快的话两年就够了,你的年收入可以过百万。还有哪个行业?有人说卖保险有可能,是有可能,卖保险有个百万圆桌会议,但是这个概率有多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是很困难的事情,隔行如隔山嘛。

但放眼望去,正儿八经的大家从事的其他的这些行业,或者说非销售类的。销售类的说实话,你完全猜测不出来明天会是什么样的。但剩下正儿八经的,你的薪酬能一步过百万的,有哪个行业?东看西看还真看不出来。大概也就是研究这个行业能创造这样的奇迹,而几乎每一年都有类似的奇迹在上演。一个很年轻的,刚才学校毕业的出来的人,看懂一个行业,做分析师。一年两年之后,他就成了新财富第一、二名的分析师了。新财富新财富第一、二名的分析师一年可以拿一百万,两百万,甚至三百万的收入。这个都是合法的,甚至是税后的收入,很正常。这一方面是足够的正向激励,另外一方面,你会发现,这个行当就没有笨的人。我的一个总结,在这个行业要能做出头,都需要拼命精神。

事实上,任何一个分析师行业,我觉得最基础的门槛,就是这两点。第一个就是要有可以的基础,这个基础既包括学历的基础,也包括知识积累的基础,还包括情商和智商方面的基础。这是一个硬门槛值。有了这个硬门槛值之后,所需要的就是勤奋到极致。这个勤奋远超你高考或考研所面对的勤奋或努力程度。勤奋之后够不够呢?还不够。因为这个行业严重过剩。

我去年闲来无事做了测算。就是一个主流的基金经理,把所有的报告看完,你知道需要花多少时间么?按照最高的成年人的阅读速度,他大概需要花掉五分之四年。也就是一年只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去睡觉什么的,剩下的一分钟都别歇,就在那看报告,才看得完。这个事情告诉我们,整个行业是严重的产能过剩。那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就是一定要有特色。在一个过度竞争的行业里面,如果没有特色,你做分析师,哪怕你再勤奋,恐怕也是很难做的很高或者很好。

需要同时具备这三点,第一超越门槛值,第二足够的勤奋,第三你要有天赋。为什么?差异化的东西和特色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谁不想做差异化的东西,但为什么你做不出来。在做出差异的时候,意味着你要去创造。而在任何一个环境里面,哪怕是在硅谷,创造都是稀缺性的资源。而且还需要是成功的创造,中间失败的创造不算。你做的很多的努力或者新的创造最后本证明愿意看的很少,那就是一个失败的创造。这很残酷,但是谁也无法否认。

但是,即使这样他依然没有拿过新财富的第一名,或者是第二名。为什么?因为前面有两个比他更早的,现在差不多30多快40的人,但依然和他保持着同样强度的工作。前面的人跟你一样勤奋,还比你有更长的工作经验。你怎么办?没办法。他说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这样的力度直到有一天前面的人干不动了,才有机会上去。这就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很客观的状态。

这就是在做分析师的过程中,我相信,从务虚的角度,至少是需要经过这么几步的。

接下来,我再从务实的角度讲讲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分析师。

今天参加这个会议之前,我见了一个人。这个人最初也是从研究所出来的。很多年前的,人家90年代就开始工作了,他是第一批参与研究所草创的。研究所出来之后去了基金公司,在基金公司那边管投资,也分管研究。

他跟我说:按照我心里的预期目标,我要打造一个合格的研究员(请注意他说的研究员不限定方向,就是说到最后这个研究员应该是既能把研究的工作做好,同时也能把投资的事情做好,本质上就是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至少需要8-10年时间。

我说:“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我们现在市场上能看到的情况,没有哪个基金经理是用这么长的时间打造出来的啊。经常就是一个人入行2-3年、3-4年之后,有一天他突然告诉你,他管钱了,成基金经理了。”

他说我给你算一下账:第一步,这个合格的人要能做到什么呢?他说我丢给你一家公司,你要能够把这家公司看明白。什么样才算把这家公司看明白?这是要有客观的标准的,你比如说他的主营业务到底是哪些?他的核心竞争力在那里?哪些变量或者说哪些关键点是能够影响到他利润的最核心的东西?他的三张表你能不能做出来?这些都是很客观的,也是很基础的一个东西,这个是第一步,丢给你一家公司能够看明白。

丢给你一家公司能够看明白够不够呢?不够。因为你在看一家一家公司的时候,本质上是在熟悉这个行业。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这个行业里面出现一家新的公司,然后这新的公司,拿半天时间你大概就能把这个公司搞明白。这个搞明白就是我说的那些标准,半天时间。那你就相当于这个行业你就出师了。这个行业是怎么样的状态,主要矛盾是什么?里面的公司大概会有哪些个商业模式,每一个商业模式下面典型的应该是什么样子?决定他的利润变化的最关键变量是什么?你基本上心里就有个谱了,这个就算你这个行业基本上看明白了。一个行业看明白了,需要多长时间呢?达到他说的这个程度你至少需要2年。有人说我特别聪明,特别勤快,一年时间就达到他说的标准。有没有这个可能?也有可能。

但是光看一个行业够吗?不够的,不单是不够,而应该是远远不够。你在后面很快就会面临第二个问题,就是你行业与行业之间要有个比较。行业比较的这个框架,如何去搭建,包括行业比较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变量是什么?你应该要有一个直觉式的反应,这就很难了。为什么?你比如说你看第一个行业,用了1年时间,那么这个时候直接让你进行行业比较,你干不了的。你要拿出第二年的时间再看一个行业。第二年再看完一个行业够不够呢?不够。

你至少要看完4个行业,这4个行业应该来说:消费类的你应该看完一个、高科技的TMT的你要看完一个、典型的周期品的你要看完一个、大的金融品的跟资本相关的你要看完一个(无论是银行还是地产)。你至少需要看过4个行业,假设你是最勤快最聪明的,那你看完也需要4年时间。

看完4年够不够?不够。为什么?因为接下来你还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比如我丢给你10家公司,然后让你把这10家公司给我排个序。哪几家公司你觉得是最好的?这时候麻烦就来了?为什么?因为这10家公司可能分在N个行业里面。有人说这不简单吗?我把他的盈利预测的增速拉出来看嘛,按盈利预测增速排个表,最高的放在最前面。如果这样的话,你就不要做行业比较啦,太简单了。你只要把行业利润增速排在最前面的这个公司你买入就行了嘛。

有这么简单吗?差得远呢。为什么?因为你看到的行业与行业之间这个盈利增速或者变化的情况包括景气的情况是不够的。他除了行业间比较,他还要跟自己比较。他会有一个位置,这不就很麻烦的事情出来了吗?就是你比较的不是一个维度的事情,你比较的是N个维度。这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老老实实地去搭建一个行业比较的一个框架。那么行业比较的框架,需要考虑的问题至少应该包括这几个变量,第一,自上而下看,就是现在这个位置宏观基本面的这个变化,他会从边际上面更有利于哪几个行业方向?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你就看CPI-PPI的这个剪刀差。用这样的方法你去选取,到底该看周期品还是该看消费品?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但他所代表的思路是一个很准确的一个思路。

模糊的办法,后面代表很准确的思路,就是你自上而下的从宏观基本面出发,你去推导一些结论。这些结论会告诉你,某些个行业未来在边际上他改善的程度会比其他行业更显着。这是第一个,自上而下的,从基本面出发。

第二个呢,你还要从流动性出发,因为大的流动性的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资金价格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大概对非金融企业的盈利的影响是负的3个百分点,但是请注意,分水岭就出来了是不是。它对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第二个,流动性的干预影响需要看。第三个,就是不同行业的不同估值的影响。当我们说估值的时候,估值是一个表面的东西,你比如说可以把每一个行业,历史上的估值,你拉根线,你现在到底是属于中值的位置,是上轨区间,还是下轨区间,这个是可以说的。但这个事情,能只考虑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增加一个变量。什么变量呢,增加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量,就是机构持仓,包括产业资本增减持。就在现在这个位置上,你到底是不是受你们本行业的产业资本的青睐,这个时候资本市场的存量投资者对你的持有到底是多少,这在我们做后面预测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是很关键的东西。大概率来说,你考虑完这三个之后,基本上你就会能够圈出这几十个行业里面相对比较有优势的那几个方向,那么剩下的这几个方向,你再用它们盈利的增速和未来变化的情况做一下横向的区分,大概就可以选出好的行业来。在这里面,像我刚才说的这个规律,其实相对比较容易总结,但是在具体用的时候的经验,你是很难把控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至少提到了三到四个方向的东西需要做比较,而每一个方向的东西在做比较的时候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指向的标的,指向的行业也是不一样的,如何去做取舍?或者说如何把不同的行业方向,你选出来的东西给他赋予比较高的权重,这个只能靠你自己去总结,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那么做这件事情多长时间能做出来,至少一到两年。市场感觉比较好的一年,市场感觉不好的需要两年。这样我们算一下,加总起来就是五到六年的时间。五到六年的时间,是不是就可以出师了呢?不好意思,远远不够。为什么?还缺一点,最后实战的经验。就是你在做投资的时候,你考虑问题的思路,和你做研究的时候考虑问题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做研究的时候,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然后明确的告诉你,错了我下次再重新再来,但是你做投资的时候不一样,错了你就要认了。这涉及到你仓位到底应该如何管理,我到底怎么下这个注,一把下到位,然后错了就全部出了,还是说我试探性的连续加注,如果出来的话我也连续砍仓。这样把我无论是买还是卖的过程,它都分步骤的,这个不同的风格,包括在不同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市场感觉,你才会去认错,在不同的公司,多大的把握下面,你可以下多少注,这个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得出来的,也不是你做模拟盘可以练得出来的,必须你真真实实的去手上拿着这个钱,感受这种压力,在这个压力下面,你能够做出的这些反应,带给你的才是一个准确的结论。

我觉得他说的这个东西很有道理,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个合格的研究员和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他应该慢慢的变成了同一个人,中间的界限应该是越来越模糊的,那么到那一刻的时候,我们能看到的,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投研人员。事实上,我们看国外很多基金经理、研究员,他的职业生涯很长,二十年三十年,但我们国内发展的过程熊长牛短,导致什么结果呢,导致的结果是当牛市来临的时候,整个市场跨越式发展过快,一下子对基金经理的渴求是没有底线的,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相当于大家游泳还没学好,那你就先上船呗,先把这个船往前撑着,能走多远算多远,中间万一掉在水里,就相当于交学费了,这是一个现状。这个是从买方研究。

买方研究和卖方研究他其实应该是两类人,买方研究他这个要求到最后其实投研应该是同一个人,但对卖方研究他可能会更加不同一些,因为一个是负责忽悠的,一个是负责管钱的。管钱的是以结果为导向,忽悠的是以声音大小为导向。我想大家应该近期都听过一个人,那个人的名字叫李大霄。他从去年开始看多,一直看到今天,被很多人嘲笑,但是还有一个人他名字叫罗毅,罗毅也从去年开始热血分析师看多,看多银行,看多大盘,但是呢,嘲笑他的人不多,为什么?你就会发现,卖方分析师在忽悠的时候,是有水平高低之分的,水平高的就是无论他结果是不是错的,一直在错,只要他忽悠能力足够,他始终可以在这个市场混下去,这是卖方研究和买方研究最大的差别。如果我们把罗毅同志和李大霄同志一起扔到买方,让他们去管钱,那么结果一定是一样的,去年底的时候他们就都下岗了,你绝对看不到他们俩还在市场上混。但现在的情况是李大霄同志已经夹着尾巴了,你还能看到他多少声音呢,每次出来的声音被铺天盖地大家*一顿,灰溜溜回去了,但是罗毅同志热血分析师已经出到第五卷了,这就是差别,忽悠水平的差别。

从这个例子出发,我想对于买方研究员的要求,跟刚才的卖方研究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到最后会在一个最高能力的体现上,这个最高能力的体现,四个字,叫忽悠能力,但是请注意,忽悠能力这个东西不是你第一天来,进这个行当你想要就能要的到的,为什么,我们前面跟大家说,整个卖方研究的这个产能过剩,是非常严重的,完全可以用非常这个词。在非常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个背景下面,每一个人,你都可以把他当成这个行业里面的小工厂主,你怎么样可以把这个小工厂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做大起来,靠的是什么,这个时候买方研究和卖方研究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是买方研究,比如说你是基金公司内部的,到最后很简单,你别跟我整那么多没用的,我只看你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高就没问题,就能活下来,产品质量不行,过几天就完蛋。

但是呢,卖方研究,像我们这种,各家券商的分析师这个研究是这样的吗?他不是,他不仅要看你的产品质量怎么样,还要看你的营销干的好不好,我们做个设身处地的假设,就假设你是一个基金经理,你知道你要同时面对多少分析师吗?我给大家算一下,就假设20个行业,每一个行业平均来说至少有20家公司,这是多少人?这就是每一个公司你都不用观察和了解下面的其他的人,你只要观察和了解和记住这个公司这个方向上排第一个的人是哪个,他就需要跟400个人打交道。你有本事记住400个人,同时跟400个人打交道吗?你能记住这400个人的观点吗?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要做梦了,这是不可能的。在20个方向下,你每一个方向大概能记住3-5个人,就已经了不起了,那么凭什么我要记住你不记住别人呢?靠的是什么?

一方面当然是靠的你的产品的质量怎么样,另外一方面应该靠的是什么?另外一方面看你广告做的好不好。所以在我看来,整个卖方分析师成长的道路,他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什么阶段呢,就是你至少需要埋下头来两年时间,这个两年你不用看很多行业,你只要看一个方向就够了,看策略你就老老实实看策略,看宏观就老老实实看宏观,看房地产就老老实实看房地产,没问题就看,需要多长时间?就两年时间。为什么需要两年时间?因为这两年时间,你需要从你完全对这个行业的不了解变成了解,从了解变成熟悉,从熟悉变成你相关的这个行业,不仅仅是我们前面说的,比如说我们看房地产吧,行业最主要的变量是什么?下面有哪些公司,公司的区位在哪里,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决定不同公司赢利点最主要的变量是什么,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包括三张表,有本事你把它们搞出来。之外,你还需要做到的一点是,房地产整个边边角角的数据,你需要把数据建立起来,这是很困难的。你了解一家公司很容易,我花时间下去,但是行业端的很多数据你需要了解,是需要有足够的积累的,今天突然间,我在某个地方正好找到一个数据和这个行业是有关的,我就把它记下来,回头下次我还到这儿找,就找的到了。但是你作为新人来说呢,你需要积累。

对于策略研究员,你要有自己的领域,比如说在配置上面,经过前两年的积累,已经能出一系列的报告了,无论是里面的深入研究,还是日常性的研究,我全部能跟上,把东西丢给我,不用管,我基本上出来的东西都是可以的,至少不会犯太多的错误。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什么呢,这就是要了自己的山头。有完自己的山头之后,最关键的是还要有第三步,要建立自己的市场影响力,来源于是什么,来源于你能够提供的差异化的东西。这个时候还需要分类,一类是行业研究员。行业研究员能够提供差异化的,就是你能够推票。

我认识一个很奇葩的人。我很尊重他,非常尊重。他呢,N年之后从新财富大佬的位置上退出来之后去搞实业的时候,一直到那个时候,他三张表依然是配不平的,很多人说开玩笑,这怎么可能呢。据说就是这样。但是他很牛,他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和上市公司关系足够好,他对市场股价的走势足够清晰,简单来说,他推哪只股票哪只股票涨,或者说他推中的概率非常高。这就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他为什么需要这个模型这么调呢,不需要。到最后不就是为了投资服务吗,这个算是。有的人是什么呢,有的人是,我吧推票不算是很准,我跟行业协会的人关系很好,这个行业不管发生什么,你想了解什么,我都有办法第一时间给你找到相应的资源,上市公司这边,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个也可以,这个也是核心竞争力。

策略研究员要做出自己的差异化的影响力,那你就要找到你比较擅长的领域,简单的来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就在主题研究上我们能不能做出点成绩来。让全市场的人说起主题来,就能想起我们xx证券的。如果能做到就可以,如果没有做到,说明这个影响力没有建立起来。这种差异化和影响力越多越好,越多越容易让人记住,需要时刻牢记,在卖方研究这个领域里面,影响力甚至比对错更重要的,我们前面讲过那两个故事,李大霄和罗毅的故事,人家都记住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我们必须去适应他。但是在建立这个影响力的过程中,准确度也是比较重要的,我说的是建立影响力过程中,你需要正确度,但当你影响力已经建立起来后,有一批固定的人会关注你的观点的时候,我想这个时候情况就会好很多,当然,如果一直错下去,罗毅也会有一天变成李大霄。

程定华我想大家都知道,无数前人后人都会记住这个人,他真正起来是什么时候呢。真正起来的这几年,他名声达到顶峰的这几年,应该来说是08年后的这几年,08年的看空,09年的看多,10年的看空,这几个大的方向他都看对了。他首先是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之上的。当然我们回过头来又要说了,行业研究这一段,就是有差异的,有人推票就是不行,做服务也行啊。到后面,关键还是要差异化,所以差异化就是你在这细分的领域上面,在细分的领域行业的方向上你能够提供其他人不能提供的东西,有了这个你才有可能出头,你没有这个东西你就很困难,就很慢。这个大概来说呢就是我个人对整个研究,一个卖方研究一个买方研究的个人的看法,中间可能有一些错误,理解也有一些错误,欢迎大家拍砖。

提问者A:我听了你的演讲,感觉做一个成功的分析师是比较困难的,除了要买方认可你的观点外,必须要与市场与投资相结合。但是呢,作为我们这种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该如何去判断这个分析师的研究结果,或者说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指标,或者说我们要去看重哪些方面,怎么让分析师的研究结果给我们投资服务?

X总: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作为普通投资者跟分析师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什么呢,是属于蹭饭的关系,这话说起来很难听。你想,所有的分析师,我们这边以卖方分析师为例吧,他之所以可以生存在这个市场上,他靠的是比较高的收入和潜在的高收入。那么这个钱是谁给他的,你知道吗?他有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在里面,这叫做交易分仓,所说交易分仓,就比如说你是基金经理,你管100个亿,你觉得我对你的投资过程产生了正面影响,那你就会做一件事情,做个什么事情呢,你把你大量的交易单元就会挪到xx证券来,然后就产生了佣金,回头这个佣金就记到我的名下。这是什么呢,这就叫研究服务换交易佣金。你觉得我们以2万亿权益类的这样一个规模来看,我来给你算一笔账,一年假设他换手率100%,他的交易量大概就在4万亿左右,4万亿的规模,他的交易量,按照千分之一的佣金,他能够产生40亿的分仓佣金收入,这40个亿交易佣金可以把券商的研究员,包括我们能够养活下来,我们的钱主要是来自这里。

所以你不就发现问题了吗,对于这批人来说,他们的衣食父母,是各路机构,手上管钱的人,所以他在服务的时候,你会发现,研究报告仅仅是服务的一部分。所以这个问题,你很难做到以公开的报告评判一个研究员的好坏。至少从圈内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是很困难的,

证券市场上一个好的东西,关键是时点嘛,你就哪怕是推中石油,推在最高点上,真正就错的吗?再过50年,说不定中石油又涨上去了,收益很高都有可能,你怎么知道呢。

提问者B:刚才您说的一个分析师至少要跟踪四个行业,但是在一个行业里有很多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那么您认为分析师在跟踪一个行业时至少要跟踪多少家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出现公司公告或者重大消息,跟踪的正常范围大概多少家?

X总:一般来说,能力范围内的话十家以内算是正常,十多家已经是很厉害了。

提问者C:如果市场上一个行业发生一些事件,请问你们是关注这些事件本身还是更关注市场对于这些事件的观点?

X总:如果行业出现一些事件,我们首先关注这些事件,研究分析这些事件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如果影响比较重大,并最终反映在公司的股价上;下面我们会做第二项工作:我们会找这个行业里的内部人士去调研。

提问者D:就同样一件事情,买方分析师和卖方分析师的逻辑思维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吗?

X总:就我个人理解,买方和卖方分析师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于实战的影响,做卖方分析师最好的方法就是进攻,不断对市场进行挖掘,不断进行推荐;买方分析师就是不一样,他要分析这个推荐的东西有没有价值,就像拿枪射击一样,子弹打出去中了,才算成功,如果不中就会导致损失。

提问者E:股市中一些公司的股价对市场的消息面反映更为灵敏,而忽略了一些基本面上东西?市场上流行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你觉得哪种分析更好呢?

X总:经过去年小票上天的洗礼,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大部分随大流走;。

提问者F:您刚才讲到的决定A股走势最核心的东西?

X总:整个工业企业部门所处的状态,或者说它的资产配置行为是很核心的问题。简单来说,整个企业部门处于欣欣向荣的夏天时,A股市场表现是好的;当经济出于萧条的时候,A股是向下的。

提问者G:一般我们推理问题是,先有一个逻辑框架,然后推理到一个结果。但是支撑这个结果的逻辑和我们之前的逻辑不是同一个逻辑,这个时候该怎么办?作为投资者,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已经买进去了,这时候该怎么操作?

提问者H:一般来说,作为分析师会做一个后续的研究,推出的第二份、第三份报告把这个问题加进去,去反映这个问题。如果投资出现失误,原来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是三个变量,现在出现第四个变量影响到股价,导致结果错误,就大幅修改结论。

提问者I:您在推出报告的时点的选择和时效性有多长时间?您之前推出的军工报告,如果它在三个月以内都没有出现上涨的机会,这时您该怎么办?

X总:这种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热点题材类的报告,推出之后如果中了,就成功了,如果没中,以后就不说了;另一种是年初战略性布*,军工就是年度战略性推荐。

提问者J:您认为今年GDP增速的低谷在第几季度?您的根据是什么?

X总:低谷在第二或者第三季度。依据是:原来是猜的,现在不用猜了,现在微刺激的力度是不够的,中央领导去看这个力度到底够不够,到时再去做下一步的刺激计划,这个计划的推出,需要一个过程。

往期好文:

高盛帝国147年屹立不倒的秘密

优衣库、耐克、阿迪达斯与彪马背后的服饰代工之王

芒格最新访谈透露成功原因:善于摧毁自己最喜欢的想法

德国博世百年风雨启示录

美国教授:睡觉,才是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新秘方!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证券分析师

证券分析涉及对业务的分析。这样的分析研究可以做到无限细致,因此出于成本的考虑,应当根据客观条件、可行性来确定分析的深度。考虑购买一个1000美元债券的投资者当然不需要像一家考虑购买50万美元大宗证券的大型保险公司那样,对证券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证券分析师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分析技术和深度应视证券的特征和目的而定

分析师必备素质包括把握使用技术的分寸。在选择和处理分析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材料的重要性和可靠性,还要考虑其可得性和便利性。一方面,分析师一定不能被海量数据所误导而花大力气研究不重要的材料。另一方面,一些重要信息,并不是分析师能凭一己之力获得的,因此分析师经常要接受重要信息不足的事实,这也是完整的“业务分析”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分析师必须承认,研究企业的类型不同,同类研究数据的价值也会截然不同。铁路或大型连锁企业的五年毛利或净利记录,即便不是决定性因素,至少也可以作为测定优先证券的安全性和普通股的吸引力的充分根据。而较小的石油生产公司提供的同类统计数字,可能非但不能提供有用信息,反而会引起误导。因为毛利或净利主要取决于价格和产量,而这两个因素的未来值很可能与过去大相径庭。

有时将分析中的因素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类是很方便的。定量因素即指公司的各类统计数据,包括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有用的项目,还包括和以下方面相关的`其他数据,如产量、单位价格、成本、产能、未完成订单等。这些五花八门的统计数据还可以被归入下列子类:资本;收益和股息;资产和负债;营运统计数字。

定性因素则涉及以下事项,包括业务性质,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个体情况,地理位置,经营特点,管理风格,以及企业、行业和一般业务的前景。公司的报告中通常不会涉及这类问题。分析师必须从可信度参差不齐的(包括大量纯粹的主观信息)、门类繁多的信息来源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一般来说,定量因素比定性因素更适合深入分析。定量因素数量较少,更容易获得,也更适合形成明确、可靠的结论。此外,财务业绩可以概括成许多定性因素,因此对于定性因素的详细研究并不会增加什么重要的信息。典型的证券分析报告,都只浅显概要地叙述定性因素,而将大部分篇幅留给了数字。

(一)定性因素:业务性质和未来前景

定性因素强调最多的是业务性质和管理风格。这两点极其重要,却很难作出明智的处理。业务性质的概念包含着关于企业未来前景的总体看法。大多数人对于“好公司”都有相当明确的概念。这些看法建立在财务业绩,对该行业特定情况的认识,以及推测或偏见上。

1923—1929年的普遍繁荣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相当一批主要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些行业包括雪茄、煤炭、棉制品、化肥、皮革、木材、肉类包装、造纸、航运、城市轨道交通、制糖以及羊毛制品。它们逐渐滞后的根本原因通常是竞争产品或服务的发展(如煤炭、棉织品、城市轨道交通),产能过剩和贸易方式混乱(如纸张、木材、糖)。在同一时期,其他行业的繁荣程度则远远超过平均水平,如罐头制造商、连锁店、卷烟生产商、电影、公用事业。它们表现优越的主要原因是不寻常的需求增长(香烟、电影),缺乏竞争或控制竞争(公用事业、罐头制造商),以及强于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连锁店)。

人们认为表现得比平均水平糟的行业就是处于“不利的状态”,自然而然要避而远之;而那些表现优秀的行业则处于“有利的状态”。这种看法是合情合理的,但这类结论可能往往是错误的。无论是一般行业,还是特定行业,异常好的或特别糟的情况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市场的矫正力量无处不在,它的存在能改变一些行业无利可图的状况,同时减少另一些行业的超额利润。

需求不断增加的行业可能会因供应增长更快而受挫,无线电、航空、电制冷、公交运输、真丝针织品等行业就是这样。百货公司在1922年被看好,全凭它们在1920—1921年萧条中的出色表现,但在随后的几年中它们并没有保持这种优势。公用事业在1919年的大繁荣中因为成本高而备受冷落;却在1927—1929年成为投机者和投资者的最爱;但到了1933—1938年,对通货膨胀、利率调控和**直接竞争的忧虑再次破坏了公众对它们的信心。另一方面,在1933年,长期低迷的棉织行业突然比其他大多数行业更加快速地向前发展。

(二)定性因素:管理因素

我们认同选择“优秀行业”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应意识到这绝非易事。挑选精明能干的管理层也一样困难。对管理能力的客观测试并不多见,而且很不科学。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必须依靠名望判断,但可能出现盛名难副的情况。最能证明管理能力的证据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企业的业绩比同行优秀,但这又把我们带回到量化数据的问题上。

(三)定性因素:未来盈利的趋势

近年来,盈利趋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利润不断增加固然是个好现象。但是,金融理论更进一步,通过把过去的趋势延续到未来,然后将这一假设作为评估该业务的基础并预测其未来盈利情况。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数字,人们便误认为这是有“数学根据”的。过去表现出的趋势是一个事实,但“未来的趋势”只是一种假设。前文提及的不利于维持异常繁荣或萧条的因素,同样也不利于维持上升或下降趋势的无限期延续。在趋势变得清楚明显时,改变趋势的条件可能也已经成熟了。

关于未来,可能会有反对意见说,预计过去的趋势可以持续,同预期过去的平均水平会重复一样,都是合乎逻辑的。这或许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分析趋势比分析个别数据或者平均数据更为有用。因为证券分析不假定过去的平均水平将会重复,只认为它为未来预期提供了一个粗略的指标。然而趋势并不能作为一个粗略的指标,它明确地预测结果是更好还是更坏,因此非对即错。

这种区别与分析师的态度有重要关系。假设在1929年,一条铁路过去7年的平均盈利为利息费用的三倍。分析师会将这一点作为其债券稳健可靠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基于定量数据和标准的判断。不过,这个平均值并不代表该铁路未来7年的盈利将是平均利息费用的三倍。它只是表明,盈利不太可能下降至远低于三倍利息费用,以至于危及债券的偿付。在几乎每一个实际案例中,这样的结论都被证明是正确的,即便是在随后发生的经济大萧条中。

还有一个类似的、根据趋势做出了投资判断的例子。1929年,几乎所有的公用事业系统的盈利都持续增长,但金字塔型资本结构产生的高昂的固定费用几乎耗尽了它们所有的净利润。一些投资者购买了大量公用事业系统的债券,因为他们相信盈利一定会继续增加,即使安全边际小也没有关系。就这样,他们对未来进行了明确的预测,并据此做出投资判断。一旦预测错误(正如该案例的实际情况),他们必将遭受严重损失。

在对普通股估值的讨论中,我们将指出,过分强调趋势很可能会导致证券价值的高估或低估。因为趋势会延续多久并没有明确的限制,所以估值的过程虽然看似有数学根据,但实际上只是受心理作用影响,是十分随意的。为此,在实际的分析中,即使趋势是以量化分析的形式出现,我们也只把它看作分析中的定性因素。

(四)一个主要的定性因素:内在稳定性

分析师最感兴趣的定性因素应该是内在稳定性。稳定意味着能抵御变化,也就意味着过去显示的结果更为可靠。与趋势类似,稳定也可以用定量方式表示,例如,通用烘焙公司(GeneralBakingCompany)1923—1932年的盈利从未低于1932年利息费用的10倍,伍尔沃斯公司(Woolworths)1924年—1933年的经营利润一直在每普通股2.12美元和3.66美元之间变化。但在我们看来,稳定是一个真正的定性因素,因为它首先源自业务性质而非统计记录。企业稳定的统计记录表明,该业务本质上是稳定的,但这个统计记录得出的结论可能会被其他因素颠覆。

实际上,趋势是以明确预测的方式来表达对未来前景的看法。与之相似,关于业务性质和管理能力的结论,也因为与未来前景相关而受到重视。因此,这些定性因素都有相同的基本特征,也给分析师带来了大致相同的困难,即他们无法判断某一只证券的市价在多大程度上恰当地反映了这些定性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完全识别这些因素的结果往往是过分强调它们的作用。我们看到,一般的市场不断受到这个作用机制的影响。股价经常过度涨跌的根本原因是:当价值主要由前景决定时,由此产生的判断就不受任何数学分析的控制,并且几乎不可避免地被带向极端。

分析应主要关注有事实支持的价值,而非那些建立在预期基础上的价值。在这方面,分析师的做法与投机者的做法截然相反。投机者的成功取决于其预测或猜测未来发展的能力,而分析师必须考虑到未来可能的变化。与其说他的主要目的是从中获利,不如说是对风险进行防范。从广义上讲,分析师把企业的未来看作必须在结论中考虑到的风险因素,而不是他分析依据的来源。

基于上述定性和定量因素的讨论,我们得知分析师的结论必须始终基于数字、既定的检验和标准。但只有数字是不够的,它们可能会因为一个相反的定性考虑而完全失效。即便一只证券的统计表现令人满意,但若投资者对其未来前景不确定或对管理层不信任,依然会将其拒之门外。而且,分析师可能重视有关稳定性的定性因素,因为它意味着基于过去结果的结论不那么容易被意想不到的事态发展所颠覆。如果能用非常有利的定性因素支撑充分的定量分析,分析师将对所选的证券更具信心。

但每当证券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据这些定性因素(价格大大高于统计数字支持的合理水平)时,分析的基础就会动摇。用数学语言说,虽然良好的统计数据不是分析师作出恰当决定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证券分析师】相关文章:

投资领域职场系列:股票分析师的报告人生 - 知乎

凌晨1点,刚刚忙碌完一天的股票分析师的小明正准备睡觉,突然手机震动发出提醒的嘀嘀声:

突发新闻:在OPEC和俄罗斯石油减产谈判破裂后,沙特宣布大幅降低其原油价格并声称产量管够儿,受此消息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下跌20%。

作为能源行业研究员的小明心中一紧,长叹一声,今个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他明天要发布的能源行业分析报告要重写了。

不是在写报告,就是在写报告的路上。这个可能是股票分析师的日常工作写照。而另外一类无休止的工作就是开会,与上市公司开会,与股东开会,与投资人开会,与团队开会。开会和写报告是股票研究员每天花时间最多的两项工作。

​股票分析师,又称股票研究员,行业研究员,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分析,评判行业和公司状况,得出结论并向客户(内部或者外部)推荐可以买卖的股票标的。还有宏观研究员岗位是单纯研究宏观经济和政策的,这样的职位比较少,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团队里面会有。

​买方分析师在基金,投资公司或者资管公司工作,将股票推荐给自己公司的基金经理。卖方分析师在券商,投资顾问公司等,则是推荐给公司的投资客户。

​基本面分析师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个股公司运营,竞争力,财务等基本面的研究来发现适时的投资标的。

量化分析师也叫量化策略师,主要任务是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开发量化投资策略,有些策略程序完全是量化分析师自己完成的,有些策略则是量化分析师开发核心的模型部分,而其它部分程序由公司的IT人员完成。

​一切投资都始于对投资标的的研究分析。所以在机构里分析师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他们就如遍布人体感知器官的神经末梢一样,将宏观,行业,以及公司的感知结果反馈给大脑--基金经理和其它投资人,这些人做出最后的行动决策。

​卖方机构:一般指券商,投行,都配有研究所,研究所几类股票分析师:宏观分析师研究宏观经济,行业研究员研究一个或多个行业,并对股票公司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推荐。他们要不断撰写报告,发布给证券公司的客户。还有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和其它投资顾问公司,也一般都配备股票分析师岗位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因为这些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向客户提供建议,而不是拿自己的资金进行投资,所以他们被称之为卖方公司,在里面就职的分析师称之为卖方分析师。卖方机构里也许有自营业务,这时专门服务于自营业务的分析师也可称之为下面描述的买方分析师。

​买方机构:主要是基金公司(公募,私募基金),保险公司投资部,这是传统的买方机构,投资职场系列开篇讲的基金公司都有股票分析师,服务于基金经理,为内部提供行业分析及投资标的建议。规模大的基金都必须配备分析师研究员岗位,有的基金公司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不在一个部门,而是在研究部与多个基金经理共享;大一些基金的基金经理自己团队中有分析师,有的基金公司两种模式都有。

​券商的卖方分析师岗位进阶大略为:助理分析师,分析师,高级分析师和首席分析师。首席是按行业分的,带领其行业分析师团队,如有金融首席,保险首席,制造业首席,等等。其实从最底层分析师有机会的话三年就可以成为首席。

​大的买方机构分析师也有分行业的,小一点买方机构分析师则要负责几个行业,甚至一个人要负责全部行业下的股票分析,投资标的发现。

​买方分析师职业发展上可以升级到基金经理助理或者基金经理,从而能够负责管理基金。

​股票分析师的工作兼顾体力和脑力劳动。比如出差去小城市,县城或者城乡结合部是家常便饭,要长途跋涉比较辛苦。

分析师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以下活动里:

(1)去上市公司调研,形式一般是约上市公司公关部,安排实地调研。对于大基金上市公司可以单独接待,但如果你管理规模小的话,只能参加券商组织的集体调研会了。去公司后,一般管理层会和大家见面介绍情况,然后领着去厂房或者生产实地去观摩一下。你需要问你想知道的问题,同时通过实地考察来获得对公司的一手资料。

(2)参加各种行业会议,听取公司,专家,监管等发言,同时和同行交流,建立各方渠道

参加自己公司的晨会或者定期会议,汇报讨论观点,发现。

(3)阅读公司年报,行业报告,经济报告,收集数据等等。

​除去向高级岗位进阶获得高薪外(比如如果未来晋升到基金经理就可能得到百万甚至千万的高薪)。,真正能支撑24X7工作信仰的还包括下面两个点。

​探索真相的乐趣:

如果你喜欢神探柯南系列,那你就有当分析师的潜质,分析师的工作就像侦探一样,就是要根据一些表面的可见信息和不确定对错的模棱两可的信息,用你的逻辑和经验,剥去云雾,发现背后的真相,最后判断股票是否值得购买。

高端圈子资源:

比柯南的工作更好的方面是,在你去公司调研时,接触的是上市公司的高管,而不是危险的罪犯。当然也有分析师在业绩发布会上被暴力撵出会场的,极少情况。你认识的上市高管将来对你的职业生涯发展会有帮助。

​第一个不好之处那就是忙,忙,还是忙!而且由于研究结果的时效性,报告deadline非常严格,你基本都是在出差调研或者熬夜写报告。

第二个就是淘汰率高,如果你推荐股票连续有误的话,很快就会被失业。投资行业太结果导向了,而且验证你结果所需要的时间往往很短。

以上两点当然在其它一些行业也是一样的,就看你是否喜欢并擅长这个领域了。

​卖方分析师薪酬比较标准化,依据级别,入门新手年薪从6万到资深首席可达到几百万量级。能入榜分析师行业的奥斯卡:新财富分析师排名榜,是分析师获得高薪的敲门砖,含金量最高。但新财富分析师评奖活动2018年因为拉票过程发生的丑闻,这个评比活动暂停了一年,而且很多大券商已经宣布不允许旗下分析师参选。

另一个能够衡量你的业绩标准则是分仓收入,就是由于你的研究服务,证券公司客户愿意把他们佣金的多少比例分配到你。就是价值附加值的意思。

​这个行业的上升空间比较大,尤其是买方的分析师职位,如果业绩好,不需要熬太多年头,就可以拿到百万年薪。但因总体职位数量就少,而且不容易出现空缺,所以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

​一般有两个渠道进入到这个行业:

应届毕业生:毕业生是否能被分析师公司录取与专业关系不大,与毕业院校的排名和声誉关系更大。金融,科学,工程,MBA的毕业生都有可能拿到offer。但名校毕业一般是基本要求,你的课程成绩也必须是班里名列前茅。对于专注于某个专业知识门槛高行业当然也要求相关专业毕业。还有增加机率的资质是你有需要专业+金融的双学位。做分析师必须具备金融知识,如果没有,大的公司会提供培训课程,小公司需要自己另外学习。

社会招聘:社招部分除了现有的分析师跳槽以外,还有一些人就是转行。这时候聘用单位看重的是你当前领域工作经验,往往是专业的经验。比如说你在一个科技巨头工作,对于科技行业非常了解,或者你在医*相关公司工作过,对医*行业非常熟悉。而公司需要这些方面的分析师。没有专业知识的很难判断这些产品和公司的前沿性,创新性,合理性,是否值得投资。

​股票分析师在岗位上工作三年后,如果你业绩优秀是有可能申请基金经理或者基金经理助理的职位。一般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也要看当时市场情形。有一段时间出现公募基金经理大批进入私募基金行业,导致基金经理严重短缺,我们看到了有工作时间比较短的分析师被提拔为基金经理。

​还有些分析师在研究的行业积累了足够经验和人脉后,进入上市公司的投资部或者战略部,作为负责人参与公司产品,策略方向的工作。

​当然你在积累了资本和投资分析经验后,也可以开私募,或者自由职业人,靠管理自己的或者投资人的资金来生活。

​最基本的,下面列出了任何面试前都要准备的一些必要问题:

(2)为什么要从事股票分析师这个行业?你对本公司有什么了解?

(3)做过哪些方面的实习,学习了什么课程和这个行业相关?

(5)解释财务报表中某几项的定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6)软技能就是在面试中看你回答这些问题的逻辑性和展现能力;

(7)最后不要忘记准备一到两个问面试官的问题,可以是关于行业的,也可以是关于招聘机构的。

​卖方分析师有的忌讳的。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不要轻易给一个股票卖出评级(除非是买方分析师的内部报告)。卖方分析师发布的报告里面一般把对股票的推荐分成以下几个评级:

如果你给一个股票减持或者卖出评级,你是会受到上市公司憎恶的。结果可能是被评级公司不给你所在卖方的其它生意了,比如股票增发,发债,甚至相关公司的IPO。你内部就会受到很大压力。你进了公司黑名单,公司实地调研或者公司组织的其它会议不让你参加。有香港上市公司开业绩发布会时高管大*一个给出卖出评级的分析师,并直接把他从会议上撵了出去的事件。

这个大家心照不宣的忌讳就是你在卖方报告里很少看到卖出评级的原因了。

卖方分析师在写报告用语上一般都注意给自己留有预测错误的回旋余地,否则很容易被打脸。但过分玩文字游戏就会出现下面笑话里描述的事情:

​Willie老师,又称威力哥,方外枋学堂讲师,美国对冲基金松河资本管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之前在普华永道,美国对冲基金Citadel和美联邦房贷银行工作。

Willie老师深耕国内外金融领域近20年,在股票,期货,债券,外汇,资产抵押证券和复杂衍生品领域有着丰富的算法,模型,策略,系统及基金管理实践经验。

Willie老师拥有南开大学学士,清华大学硕士,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国际特许金融分析师,任对外经贸大学量化专业研究生校外导师,CCTV证券频道特邀嘉宾。

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可以自己炒股吗?

证券公司的分析师是不可以自己炒股的。由于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通常会和一些上市公司进行交流,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拥有的信息比普通投资人要多而且有些信息会处于比较靠前的状态,而普通投资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是无法获得充分有利的信息,而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则会在许多情况下,提前获知相应的上市公司的信息,如果分析师可以炒股的话,就会涉及到内幕信息交易,是一种违规行为,这对普通投资人也是不公正的。所以,分析师是不能炒股的。

想成为证券投资分析师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基本条件基本条件一:把握大势。具宏观经济理论知识,懂得并会有效收集、处理与金融市场,尤其与证券市场有关的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和国际收支状况,国民经济综合景气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各个行业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各种消费信息指数、以及市场预测心理状况等,再做出现在或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运行趋势或方式的科学合理的判断分析,并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探析**管理层可能会推出的财政货币调控政策,或对各个行业具有产业指导性的措施,及其会对证券市场演绎何种趋势,产生什么方向的作用,其力度大小,大概提前或滞后多长时间等,以力求把握证券市场的趋势或波段,从而有效避免犯方向性的误导投资者的错误。这要求从业者既懂经济金融,又懂证券市场。基本条件二:具投资本领。拥有投资学知识,对实体经济投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考察筛选、论证决策,因而积累起有选择投资项目的丰富实践经验;善于在上市公司公布的众多实体经济投资项目中,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经验及特别的"感悟"能力,挑选出成功概率大、投资周期短、利润最大化、风险尽量小的项目,从而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最好有过银行或信托公司和其它投资公司经营工作的经历。基本条件三:具专家素质。拥有会计学、审计学和法律知识,能对年度报告、中期报告、招股说明书等指标和数据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有识别"数字游戏",剖析其水分大小的能力,且能避免被虚假的财务报表所迷惑。同时,了解中国为调控金融风险和证券发行、承销交易而制定的法律体系,熟悉证券市场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由于现阶段市场法规不够完善,还存在着违法、违规行为,因而,分析师还要担当起法规、政策的捍卫者,维护社会公众股东,尤其是广大中小散户投资者利益的重任。既要律人,更要律己。二、必要条件必要条件一:通晓证券市场的技术分析。不但具有较强的综合技术分析能力,且能在此基础上,依据现阶段证券市场运行特点而有所创新,形成一套独特而有效的证券市场技术分析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广交朋友,尤其与证券市场层次较高的人广为接触,争取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以增加高质量的信息渠道,形成丰富、完善、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网络,用于沟通、应对检查和交流。必要条件二:要经历过几次股市牛熊交替的洗礼。在积累一手的、丰富而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心理上反复历经摔打磨练之后,人才对证券市场有着"悟性"甚高的敏锐力,并能始终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时,分析师会觉得自己是个极度孤独者,所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穿梭于证券丛林的投资猎人。此外,还要有做好投资客户心理医生的能力,帮助投资客户克服心理障碍,稳定心态,达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的境界,不为短线波动而产生浮躁情绪,以致贻误战机。以上五个条件是一个中国证券分析师的执业条件,也是证券分析师综合素质的反映,具备的条件越充分,其本身素质、智慧和能力就越高,那么提供给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产品"——证券分析研究报告的质量就越高,价值就越大。

成为证劵分析师要怎么做?

考证劵分析师先进入证券公司再开始学吧!从经纪人开始!

想做股票分脸孙了况川蒸若析师,想听一些大家的意见,怎么才能当上分析师,薪金怎么算得。现在达手袁行情如何。

股票分析师是证券公司的员工,具体工作就是分析大盘,预测股市行情,服务好客户,让更多的客户来自己的证券公司开户、理财等等。  年满18周岁,并高中毕业,就请登陆中国证监会证券行业协会网站,自行报考即可,最基本的要报考《证券基础知识》和《证券分析》2课就能获得证券从业资格了。考试专业科目: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考过5课,每课成绩及格,理论上,就是一名证券分析师了。薪金肯定是底薪加提成喽,你拉客户开户投资交易,你中间有好处。真要是干好的话,那当然厉害这两年,股市是超级大熊市,谁知道以后,唉1!

股票分析师报考条件?

成为股票分析师的条件:

股票分析师应该分成两类,一类是偏向服务于特定人群的证券投资顾问,一类是面向所有人群公开发表投资分析报告的证券投资分析师。二者的基本门槛是一样的:本科或以上学历(不限专业),具有两年或以上的证券行业工作经验,也就是在证券经营机构就业。在证券机构就业必须先取得证券从业资格证。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1、报名截止日年满 18周岁;

2、具有高中或国家承认的相当于高中以上文凭.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通过证券一般从业资格考试科目“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和“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

工作满两年,就可以申请成为投资顾问或者分析师。通过“证券投资顾问”考试可以申请成为证券投资顾问;通过“证券分析师胜任能力考试”可以申请成为证券投资分析师,两者只能选其一,一般投资分析师的考试难度会大一些,并且上班地点一般在证券机构的总部分析部门,而投资顾问偏向业务,所以上班地点一般在营业部。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如何成为一名股票分析师(成为证券分析师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