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土地改革失败的原因(津巴布韦以前有多富裕?)

津巴布韦以前有多富裕?

你好,津巴布韦以前曾经是非洲南部地区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津巴布韦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保持在5%到10%之间。该国的农业、矿产资源以及制造业都相对发达,出口收入较高。

此外,津巴布韦曾经以其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而闻名,该国的警察部队也被认为是非洲最优秀的之一。津巴布韦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包括道路、铁路和电力供应等。

然而,自2000年以来,津巴布韦的经济状况急剧下滑。**的错误政策、贪污腐败以及土地改革等因素导致了经济崩溃,通货膨胀率飙升,失业率居高不下。由于这些问题,津巴布韦的贫困率大幅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可口可乐市场调查案例失败的原因?

a.口味测试具有*限性,研究主题过窄,只重视口味的调研,忽略了品牌核心b.竞争过于被动,倾听市场声音不够充分(只听取了部分人的意见),导致调查结果的片面,从而不得人心

80年代津巴布韦什么情况?

津巴布韦在1980年刚独立时,其**经济状况并不像如今这般孱弱,相反还是非洲南部较为发达的工业国,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在非洲相对来说较好。很多工业必需品不但能自给,甚至还能出口海外。粮食也能维持自给,并享有“南部非洲粮仓”的美誉。

【津巴时讯】津巴布韦土改虽步履艰难,但已拨云现月,成效正广泛展现

来自《金融公报》的报道,顶级研究学者IanScoones日前表示,津巴布韦仍然可以从其土地再分配计划中获利,尽管这项计划经常被外界认为是津国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

据研究表明,上世纪40年代发生在亚洲地区的激进土地改革运动,导致中国、日本、台湾和韩国等国经济大幅增长、贫困人口减少。

然而,为平衡殖民土地所有权,津巴布韦在21世纪初实施了土地改革政策,却带来了灾难性的成果。

4000名白人农场主的土地被强制收回,随后**将这些土地分配给了40万没有土地的津巴本土农民,结果导致津国的农业产量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随之各类企业纷纷倒闭破产,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几腰斩,进而引发了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恶性通货膨胀。

在参加过津巴布韦上世纪70年代的解放斗争的老兵与白人农场主的冲突中,一部分人甚至丧命,因而这项土改的计划批评者指责津国土改不仅十分暴力,而且由于大多数的分配到土地的当地黑人缺乏耕种植的设备和技能,土改还降低了津巴布韦的农业产量。

但Scoones认为,如果在正确的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的扶持下,津巴布韦将在总统姆南加古瓦的领导下走向繁荣。

“没有一个亚洲国家的土地改革的成果是一蹴而就的,,他们的成功也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细致周全的计划一步步实现的,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还得到了外国的援助。”

Scoones是一位来自苏塞克斯大学的农业专家,他本人在过去十年中一直从事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的研究。

他补充道:“然而在津巴布韦,这些条件在过去17年从来没有得到过实施,而且津国的经济状况和国力日益衰落,实在令人悲哀。”

Scoones指出,新任总统姆南加古瓦已经奠定了一种新的基调,他在就职典礼上就表示将“承诺向被夺走土地的白人进行补偿”,这标志着经济领域中的将出现一种新的分配机制。

津巴布韦自去年起引入了一项补偿计划,该计划规定租户通过向**支付租金的方式来进行国家土地的重新分配,这项计划在理论上是用来补偿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但实际上这项补偿机制由于新租客无力承担高额租金而备受吐槽。

“随着津国的改革即将高歌猛进,毫无疑问,目前国际社会对津巴布韦兴趣正浓,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基本观点:土地改革能够带来繁荣,而且激进土地改革失败的代价十分昂贵,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的后果。所以津巴布韦现在要把握机会最大程度地进行土地改革,”Scoones表示。

尽管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被许多人认为是失败的,但是成千上万的农民在土地改革中获得了少量土地,他们已经缓慢地克服了早期的困难。正逐渐取得不错的收成,目前津国农民种植的烟草是世界上最好的烟草作物之一。

由于除了在土地上耕作他们没有别的生计,因此很多农民开始纷纷加入农业种植的行列,尽管他们农作物的产量要逊色于那些白人农场主的产量。

17~18世纪的英法战争中,法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C当时的英国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法国仍是封建制度,因而法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落后。

执政37年未被西方种种制裁打垮的津巴布韦总统,93岁时败给了谁?

当地时间2017年11月15日,津巴布韦哈拉雷,津巴布韦军事车辆和士兵封锁前往总统府及议会的道路@视觉中国

11月15日,位于南部非洲的津巴布韦引发全球关注。

当天,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发生几次不明原因爆炸,在位37年的93岁国家元首穆加贝被扣总统官邸。不过,军方否认发生政变。被津巴布韦军方软禁的穆加贝目前仍然坚持自己是津巴布韦唯一合法总统,并且拒绝接受军方的调解体面地下台。

津巴布韦眼下*势非常微妙,军方介入政*的导火索,很可能是因为穆加贝前不久解除了副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的职务,斗争焦点不外是国家的领导权。

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视觉中国

我是沈晓雷,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津巴布韦国别研究,非洲民主、民族问题研究。曾翻译出版《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真实的故事》《非洲将养活中国吗?破解中非农业合作的迷思》等书,发表了《试析中国新移民融入津巴布韦的困境》《本土化政策影响在津中资企业发展》《津巴布韦殖民时期的土地剥夺、种族隔离与民族反抗》等文章。

关于津巴布韦的时*,关于非洲**格*,欢迎和我一起聊聊。

穆加贝为什么做了这么久总统?

月半梢:穆加贝为什么做了这么久的总统?

沈晓雷:这个不好说啊,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民族英雄,独立后确实做了很多成绩。**手腕比较强,利用土地改革等谋取**支持,等等。当然也有传搞了很多**阴谋,但没见到档案,不足为信。

孙公子:有观点认为这次穆加贝换下副总统是希望自己夫人接替他成为领导人,是这样的吗?以及,带领津巴布韦人民独立建国的穆加贝是否值得不被推翻?

沈晓雷:从穆加贝今年下半年的一系列举措来看,是在想让夫人格蕾丝接班。津巴布韦近年来经济社会问题比较多,穆加贝**施政方面存在问题,在接班人问题上更是矛盾重重,这是此次事件最重要的原因。

tyl363:您好,想问一下穆加贝夫人的情况。她有什么资格或能力即位总统呢?难道只是因为她是总统夫人吗?

沈晓雷:围绕她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

津巴布韦第一夫人格雷丝·穆加贝

听那远古的呼唤:穆加贝是不是独裁统治,为什么央视新闻不敢深度分析,还为穆加贝站台报道一些有益于穆加贝倾向的不实报道。明明已经有枪击打炮却说没有,还警告在津国人不传谣,央视这么报道有什么图谋?

沈晓雷:不得不承认,穆加贝长期执政肯定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不得不承认,穆加贝为津巴布韦独立和独立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觉得在评价他的时候,不能一棍子打死。央视有自己的报道方式和原则。就我个人而言,在津巴布韦*势没有最后明朗之前,可以猜想,但不会妄下结论。

蒙奇奇: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有一部电影《野鹅敢死队》,是由刚刚去世的英国电影明星罗杰·摩尔等主演的。电影中英国**的情报人员派雇佣兵去救一个非洲总统林班尼,这个林班尼的原型就是穆加贝。但好像穆加贝历史上并没有被国内的**异己绑架过。不知道老师知不知道穆加贝的这段历史?谢谢!

沈晓雷:抱歉,我没有看过这个电影。据我所知,穆加贝在独立后没有被绑架过。他独立前被白人**抓过坐牢,独立后南非种族隔离**曾策划过针对他的行动。

副总统上台会有改善吗?

世博:请问津巴布韦的**体制是怎样的?总统是民选的么?总统不掌握军权么?津巴布韦国内在野d力量如何?态度是怎样的?津国内领导人的更替会对中巴关系产生什么影响?感谢解答。

沈晓雷:津巴布韦是总统制,为民选。总统也是国家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军队也分派别,而且副总统姆南加古瓦与军方关系盘根错节。在野d力量最大的是MDC,d**为茨万吉拉伊,曾在2008年与穆加贝组成联合**,任**。从目前来,对中津两国关系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就我个人而言,希望此次事件可和平解决,津巴布韦可实现权力的和平交接。

孤雁南飞:这次津巴布韦乱*背后会不会有西方势力的介入?

沈晓雷:现在还没有看到相关报道,但西方国家一直对穆加贝有意见,长期对穆加贝**制裁倒是真的。

Abandoned_SS:副总统回国主政的阻力和助力有哪些?

沈晓雷:首先得和军方和穆加贝就此事解决方案达成一致,非盟和南共体的态度也很重要。

拟玉石:老师你好,前副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真的是比较好的领导人吗?还是说他只是军方拉来的傀儡?

沈晓雷:对姆南加古瓦不是能用一个好不好就能评价的,从我了解的信息来看,他属于执政d内的改革派。姆南加古瓦此前曾长期主管国防与警察系统,而且是革命年代过来的人,应该属于实权派。

平凡的世界:请问,副总统属于改革派吗?上台后对津巴布韦目前糟糕的经济状况能起到改善作用吗?

沈晓雷:在**中属于倾向于改革的一派。如果能够上台,可能会在本土化政策和吸引外资等方面有所举措,这有利于经济发展。

津巴布韦经历17年通货膨胀“钱不如纸”,经济失败诱发**风暴。图为2008年3月5日,津巴布韦哈拉雷,一名男子手捧现金@东方IC

非洲特色政变是什么样的?

西岳:沈博士,你好。津巴布韦本次“政变”富有非洲特色,是非洲常见**现象。那么,非洲**发展,特别是这些欠发达国家,**制度是否可以说处于“原始”阶段?谢谢!

沈晓雷:我觉得还是不能这么说的。非洲其实在殖民统治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很多强大的国家,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看李安山老师的《非洲古代王国》一书。殖民时期以来,西方国家人为阻断了非洲历史和**发展的进程,嵌入了很多西方的制度设计,如20世纪90年代的民主化。很多因与非洲各国实际不符,产生了很多问题。其实近年来不少非洲国家也在反思,希望找一条更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东雨:老师好,我想问问,这次危机必然吗?是否反应了,很多非洲国家将来面临的困*?军事政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根源是是什么?

沈晓雷:从今年来看,津巴布韦***势必然会出现变动,因为执政d内部争权夺利已经日趋白热化。至于现在突发危机,可能与穆加贝突然撤职姆南加古瓦有关,如果没有这件事,不会发生军人干政。个人认为,津巴布韦的情况在非洲并不具备普遍性。军事政变问题我研究不多,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此次津巴布韦军方强调不是政变,而是清君侧,有希望*势平稳过渡,社会不出现重大动荡之意。

chemce:非洲一些国家早就独立了,为什么还和以前的宗主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沈晓雷:因为宗主国仍希望从前殖民地获取利益,这也是一些西方国家在非洲攻击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也是原因。

PonyGeng:没有物质保障的婚姻是不稳定的;没有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的保障也容易导致**的不稳定,请问:经济或者改革的停滞会不会一定导致一国的政d下台?假如经济治理不好也不下台,请问维持继续执政的原因还有些什么?

沈晓雷:倒是不能下一定导致执政d下台的结论,但是存在很大的可能性。西方国家选举,如果经济发展不好,执政d在下一次选举中很难获胜。经济治理不好也不下台,或许可以从**体制,或者从领导人个人的**手段那里找原因。

我国的投资会打水漂吗?

周鸣:请问:我们对那么多不稳定问题国家的投资会打水漂吗?

沈晓雷:中国对一些不稳定国家的投资还是很谨慎的。至于津巴布韦,它虽然近年来**不稳定,但社会还是比较安全的,我觉得津巴布韦这次事件对中国在津巴布韦的投资不会有太大影响。

月半梢:弱弱的问,中国在非洲国家的投资建设经济利益真的好么?还是经济援助……

沈晓雷:据我所知,大部分投资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中国现在对非合作是投资、贸易与援助并行,但援助现在只占了很小的份额。

乐乐爸:中国在津利益有多大?目前如何保护?

沈晓雷:中国在津巴布韦矿业、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投资,还有大量华人在当地经商和生活。从目前来,津巴布韦还没有大乱的可能,但最好还是提前做好应对,防患于未然。

月半梢:现在在津的华人会有什么样的危险么?

沈晓雷:目前他们自己没有感觉到什么风险,虽比之前稍微谨慎一些,但生意照做,生活照旧。

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14日画面@津彩纷呈

推荐阅读

为了拍《寻找手艺》,我卖掉北京的一套房,目前创收5万元

嘿Siri,我要被人工智能抢饭碗了,怎么办?

等80后这代人老了,会去跳广场舞吗?

2017世界最穷的国家排名,最穷国家津巴布韦现状_排行榜123网

如果排行榜123网小编告诉你,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国家,他们国家的货币,5亿元才能兑换2.5美元,你信吗?而一年之后,他们国家的货币10的31次方才能兑换到1美元。是不是觉得非常难以置信?2017世纪最穷的国家津巴布韦就是排行榜123网小编说的这个国家。津巴布韦陷入严重经济膨胀已经有好些年了,津巴布韦贫穷的原因,津巴布韦从通货膨胀的泥沼里走出来了吗?津巴布韦经济现状如何?排行榜123网小编为你解答。

2017世界最穷国家是津巴布韦,但是早在1980年津巴布韦刚独立的时候,津巴布韦货币比美元还值钱,当时津元与美元汇率为1:1.47。

2000年,津巴布韦总体穆加贝推行土地改革,没收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分给黑人,津巴布韦的农业、旅游业和采矿业就此衰落,土地改革之后,津巴布韦经济崩溃,而津巴布韦**对经济崩溃采取的对策是:印更多的钞票。

津巴布韦就此陷入通货膨胀的泥沼,2006年8月,津巴布韦中央银行以1:1000的兑换率用新元取代旧币。2008年5月,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发行1亿面值和2.5亿面值的新津元,仅仅两周以后,5亿面值的新津元出现(大约值2.5美元),再一周不到,5亿、25亿和50亿面值新津元纸币发行。

2008年7月,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发行100亿面值的纸币,仅一个月之后,津巴布韦**从货币上勾掉了10个零,旧100亿津巴布韦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韦元。

货币体制崩坏至此,也难怪2017世界最穷的国家是津巴布韦了。

2009年4月,津巴布韦**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以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作为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又加入到津国法定货币体系。

津巴布韦实行美元化后,在GDP增长率和通胀率方面成绩还是不错的。GDP增长率前面有讲,通货膨胀率低于周边非洲国家。2010年底年通胀率为3%左右,而其它国家为南非(3.5%)、博茨瓦纳(7.4%)、莫桑比克(16.6%)、坦桑尼亚(5.6%)、赞比亚(7.9%)、马拉维(6.3%)。

津巴在经历了令全球愕然的恶性通胀后,央行行长Gono失去权力,财经金融大权集中于津巴财政部。津巴也在痛定思痛,在艰难中缓慢的进行着金融改革,

相关推荐:

津巴布韦货币贬值原因?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不是近期内造成的,人们普遍认为,高通胀率主要是因为该国粮食短缺,食品价格上涨过快造成的。

为此,**采取各种措施以遏制高通胀率的上升趋势。造成通胀的原因还有津巴布韦连续4年遭遇旱灾,粮食歉收。该国自2000年起受到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其实行经济封锁,要求其尽快偿还外债,从而造成该国外汇、燃油和电力的严重短缺。

但由于通货膨胀太过厉害,津元贬值也很厉害。2015年,津巴布韦**曾推出一项货币兑换措施,即175千万亿津巴布韦元可换5美元。当然,这样的措施并没有拯救津巴布韦的币值问题。在津巴布韦,美元和比特币才是硬通货。

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为何“同”途“殊”归”?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尹伊文

►前世界银行咨询顾问,《在世界边缘的沉思》

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是非洲南部的两个国家,最近频频发生引人注目的新闻。津巴布韦是总统穆加贝下台,纳米比亚是中企在那里建立了世界上设施规模最大的铀矿。

这两个相距很近的国家,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都经历过白人少数统治,都在1960年代爆发了民族独立革命战争。两国的革命d都倾向于社会主义,在革命d的领导之下,两国都取得了独立,革命d都成为了执政d。

但是独立之后,两国的发展却很不相同。今天的津巴布韦,**动荡,经济衰败;今天的纳米比亚,**稳定,经济上已经跨入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为什么这两个国家会有如此不同的发展结果呢?这两个革命d在向执政d转型的过程中,展示了什么经验和教训呢?

2017年5月我去过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看到了西方媒体没有报道的现实,也感悟到两个执政d的巨大差异。

图中这位白人,从津巴布韦撤资,到纳米比亚投资(图片来源:作者供图,下同)

津巴布韦的d争历史

2017年11月津巴布韦政*激变,军人软禁了总统穆加贝,迫使其辞职,曾被穆加贝革职的副总统姆南加古瓦归来就任了总统。

这次激变是执政dd内的斗争。在津巴布韦的**舞台上,激烈的d争是一大特色,有d内斗争,也有d外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津巴布韦的**体制是西方式的多d民主制,进行多d竞争,举行民主选举,激烈的d争就是在这个体制框架中展开的。

津巴布韦的执政d是“民盟”(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建立于1960年代反抗殖民主义的革命运动中,是从另一个革命政d“人盟”(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中因d争而分裂出来的。民盟和人盟的分歧,有路线之争,也有族裔矛盾。津巴布韦有两大土著民族,绍纳族和恩德贝莱族。绍纳族占人口的七八成,恩德贝莱族占不到二成。穆加贝是绍纳族,民盟的成员多数是绍纳族人;人盟的领导人恩科莫(Nkomo,1917年出生)是恩德贝莱族,人盟的成员多数是恩德贝莱族人。从路线倾向来看,民盟比较激进,人盟比较温和。

1980年津巴布韦举行了独立后的第一次议会大选,民盟获得80个黑人议席中的57个,人盟获得20个(当时的议会规定,黑人有80个席位,白人有20个席位,这个规定在1987年取消)。在那次竞选活动中,拉票主要依靠的是民族身份认同,而不是路线认同,因为打族群牌、突出身份认同是更有效的拉票方法,大众选民更容易认同族裔身份而不是理解路线辩论。执政需要团结族裔,而选举则需要分裂族裔来拉票。在多d选举的框架中,为了选票,民盟不去进行团结各族的政d建设,而是任由极端的族裔主义在d内泛滥。

在族裔主义泛滥的影响之下,两d之争很快演变为长达五年(1982-1987)的“风雨”清洗运动。这个运动在津巴布韦被称为“Gukurahundi”,这是绍纳语,特指一种早于春天而至的风雨,能把谷物的秕糠清洗掉。这个残暴的清洗运动造成数万名恩德贝莱人死亡,无数人遭受监禁和酷刑。我这次访问了恩德贝莱人聚居的地区,听到当地人对当年惨剧的回忆。

清洗运动的缘起,是因为一些士兵擅自离开了军队,打家劫舍,为非作歹,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流寇。**称这些流寇为“异己分子”,展开了打击他们的行动。在族裔主义泛滥的背景下,打击行动被引导成为残暴的异d异族清洗运动。1982年前后穆加贝督导成立了“第五旅”,专门执行打击异己分子的行动。第五旅由绍纳族军人组成,他们开进恩德贝莱人聚居的地区,展开风雨清洗运动,大量抓捕了恩德贝莱人,称他们为异己分子或者异己分子同情者,把他们监禁起来,施以酷刑,很多人被杀害。

在津巴布韦西部的乡镇,一位恩德贝莱人的氏族首领对我说,他的妻子和她娘家的很多人都在风雨清洗运动中被杀害。我的一位导游是恩德贝莱人,也告诉了我她的经历。在她十岁的时候,有一天去乡下的外婆家和表姐妹们玩耍,晚上忽然听到军人进了村子,到处搜捕恩德贝莱人,幸亏她和表姐妹们都会说绍纳语,就冒充是绍纳人,万幸地躲过一劫,她外婆家的许多人后来都死于清洗运动。

风雨清洗运动终止于1987年,那是因为恩科莫和穆加贝达成了协议,人盟合并入民盟,人盟放弃了独立政d的地位,也就不再成为被清洗的对象。合并之后,民盟d名加了一个后缀“爱国阵线”,于是执政d的名称就成为了现在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

不少恩德贝莱人抱怨恩科莫的决定,指责他背叛了恩德贝莱人的利益。恩科莫认为,如果不和穆加贝达成这个协议,将会有更多的恩德贝莱人被杀害,这是为了恩德贝莱人的利益而作出的妥协。恩科莫的作风一贯是温和的,在革命时代,他就比较愿意作出温和的妥协让步。

津巴布韦出现的这些军人流寇化、族裔矛盾恶化、清洗运动残暴化等现象,都是执政d内部衍生出来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整d和d的建设。但是民盟没有这样做,他们似乎没有“整d”“d建”的概念。

我在津巴布韦和人交谈的时候,无论是支持民盟的,或者是支持其他d派的,都没有人谈起d建的概念。他们熟悉的是“多d制”“竞选”的概念,在这样的概念指导下,如果是执政d内的人看到d出现了坏问题,常用的解决办法就是跳出去组建一个新d;如果是选民看到执政d出现了坏问题,就会去支持另外一个d,希望通过竞选使坏d下台;如果新上台的d再出现坏问题,就再通过竞选使其下台。

在交谈中我也听到有人表露出无奈的困惑,因为很多d都出现了坏问题,使人在选举中没有好d可投。现在对于新建立的d,不少人都持有怀疑态度,因为他们觉得新d会很快腐败变坏。

民盟和人盟合并之后,族裔矛盾有所缓和,如果民盟有较强的d建意识,是有可能借此机会把自己建设成团结各派力量的执政d,但民盟没有这样做。民盟没有成为团结各派力量的政d,而是在新的d内意见分歧出现之后,受“多d制”“竞选”的概念引导,一位与穆加贝意见相左的民盟高级干部跳出了民盟,组建了一个新d“民主变革运动”(民动)。

按照多d竞争的理论,两d竞选可以形成选民问责机制,两d为了争取选票,都要向选民负责,都要实行对选民有利的政策。但是这个理论在津巴布韦并没有变成现实,民盟和民动两d的竞争给津巴布韦带来的是一系列暴力竞选活动。

民动成立于1999年,在2000年的议会选举中获得了很大的胜利。民动在议会中得到了57个席位,民盟获得了62个席位。虽然民动没有成为第一大d,但它使民盟不再拥有三分之二的议席。

在议会选举胜利的鼓舞下,民动领导人茨万吉拉伊(Tsvangirai,1952年出生)参加了2002年的总统大选,挑战穆加贝。民盟在议会选举中看到了民动的实力,因此在总统选战中不敢掉以轻心,全力以赴进行争夺。

全力以赴是以全武行的形式展开的,这种现象在非洲屡见不鲜,不少国家的大选中都出现暴力事件。在2002年的竞选活动中,民盟和民动的支持者剑拔弩张,暴力行为此起彼伏,谋杀、暴打、强*、*扰……层出不穷。民盟是执政d,掌握军队等国家暴力工具,在暴力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大选计票的结果是,茨万吉拉伊42%,穆加贝56%。

在以后的选举活动中,暴力行为更加猖獗。2008年议会和总统是同年举行大选的,在议会选举中,民动获得了96个席位,民盟只获得94个席位,民动成为议会第一大d。在总统选举中,茨万吉拉伊获得了47.9%的选票,穆加贝获得43.2%的选票。茨万吉拉伊的选票超过了穆加贝,不过由于没有达到50%,需要茨万吉拉伊和穆加贝二人再举行第二轮竞选。

在第二轮的竞选中,暴力活动达到顶点。那次民盟竞选活动的总负责人是姆南加古瓦(Mnangagwa,1942年出生),就是最近新闻中被革职后又归来成为总统的人;最近软禁穆加贝的奇文加将军(Chiwenga,1956年出生)当时也是竞选的干将,他力主采用“军事风格”来搞竞选。这种军事风格的竞选造成很多死伤,猖獗的暴力环境使得茨万吉拉伊不得不中途退阵。

最终的第二轮选举结果是:穆加贝得票85.5%,比第一轮增加了一倍;茨万吉拉伊只得到9.3%的选票,大大少于第一轮。2008年大选的结果使得总统的d和议会的多数d不再同一,总统穆加贝属于民盟,而议会多数d是民动。

2013年又举行了一次总统和议会的选举,仍然是穆加贝与茨万吉拉伊竞争总统。选举之前,一些西方观察家以为这次的暴力活动会更加升级,但结果却是暴力行为比以前少了很多。虽然民动受到较少的暴力打击,但民动并没有因此获胜,反而是民盟大获全胜。在总统选举中穆加贝获得了61%的选票,在议会选举中民盟获得了三分之二的席位。

关于民动失利的原因,我听到的议论是,选民对茨万吉拉伊和民动都颇为失望,因为五年来虽然民动是议会中的第一大d,但并没有给津巴布韦带来什么变化,另外,社会上又有不少关于民动腐败的传闻。显然,这个新成立的d也没有把自己建设成为良好的执政d,因此很多人陷入了无奈,又回头去投票给老d。

我在津巴布韦的时候,很多人在议论将要到来的2018年大选,人们关注的中心不是民动,而是民盟中的穆加贝夫人格蕾丝,因为她显露出要当总统的野心。我听到的对格蕾丝的评价都是负面的,无论是绍纳人,还是恩德贝莱人,无论是支持民盟的,还是支持其他d派的。

有人很形象地对我说:“格蕾斯的脑子小,野心大,当了总统会把津巴布韦搞得一塌糊涂。”我问他,如果不是格蕾斯,谁当总统更好呢?他说是副总统姆南加古瓦。他对姆南加古瓦的评价也不是很高,只是觉得他比格蕾斯好,不至于搞得一塌糊涂,希望他能够给津巴布韦带来一些改变。

2017年11月穆加贝解除了姆南加古瓦的副总统职务,明显地要让格蕾斯当总统。这种作法严重违背了广大的民意,因此当军方软禁穆加贝、姆南加古瓦就任总统的时候,大众欢呼雀跃,热烈游行。

姆南加古瓦就任了总统,人们期盼他能够给津巴布韦带来改变,人们最心切的改变是经济的改变,因为多年来津巴布韦的经济遭遇了很多问题。姆南加古瓦在就职典礼时强调要振兴经济,特别提出要对穆加贝时代的土地改革进行纠错。土改是津巴布韦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症结,引起了很多的经济问题。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究竟是如何实行的呢?又引起了哪些问题呢?津巴布韦的经济究竟有多么糟糕呢?

津巴布韦小镇退休工人家中的电器

农民屋里的破旧家具(后文会详细介绍这两个家庭的情况)

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

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1980年代,那时的土改政策相当温和;第二个是1990年代,土改政策变得稍微激进一些;第三个是2000年之后,土改政策变得更加激进。这几个阶段中出现的变化,都是有历史的、国内的、国际的原因。

要全面理解津巴布韦的土改,需要从殖民地时代的历史开始。19世纪末叶,大量白人殖民者来到津巴布韦这个地区,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原本属于土著黑人的土地。1923年白人殖民者正式建立了“南罗得西亚”英国殖民**,并且通过了殖民**的宪法。

19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津巴布韦北面的“北罗得西亚”获得独立,成为由占人口多数的黑人统治的赞比亚。南罗得西亚的白人很害怕这种情况也在津巴布韦发生,因此宣布“单方面独立”,建立了由白人少数统治的“罗得西亚”独立国家。这个单方面独立的行动,遭到英国的反对,因为在当时的西方**生态中,否定多数黑人权利的少数白人统治已经是“**不正确”的,英国不承认罗得西亚**。

罗得西亚的白人则不以为然,他们自称是以美国独立为榜样,当年美国殖民地从英国独立出来所建立的就是白人少数统治的**。白人的单方面独立更遭到津巴布韦黑人的反抗,民盟和人盟都组建了游击队,展开武装斗争。津巴布韦周围的已获得独立的国家,积极支持他们,民盟的游击队基地建立在东边的邻国莫桑比克。

1970年代末,在游击战以及国内国际各方面的压力之下,白人少数**终于不得不作出让步,同意结束白人少数统治。英国**当即表态,如果罗得西亚结束少数统治,实行民主的多数统治,英国就会承认这个**代表的独立国家。英国在伦敦的兰卡斯特大厦召集了津巴布韦的白人黑人几方会谈(穆加贝和恩科莫都参加了会谈),签署了兰卡斯特协议。

穆加贝原本是不愿意参加这个会谈的,他希望用武装斗争的方式终结白人少数统治,但是莫桑比克**的领导人表示,如果他拒绝参加会谈,莫桑比克将不再支持民盟的游击队基地。

穆加贝在会谈中尽了很大的努力,争取黑人的权益,限制白人的特权。但最终的协议结果,白人还是得到了一些特权,这突出地表现在对白人占有土地方面的保护。

在殖民地时代,黑人被赶到“保留地”去生活,白人占有大量的沃土良田。独立前夕,农村人口的80%是黑人,他们生活在40%的农村土地上,这些土地多数都不肥沃。“夺回白人的土地”“实行有利黑人的土改”,是独立战争的强烈诉求,但兰卡斯特协议把这种诉求大大地温和化了。协议规定,**不能没收或者强制收买白人的土地,只能遵循“自愿买卖”的原则从白人手中赎买,这一原则“十年有效”(1980-1990),英国**承诺对赎买进行援助,设立了一个援助基金,用来付给出卖土地的白人。

在1980年代,土改进行得相当温和缓进,白人除了仍然占有大量土地,还拥有大量的工业、矿业、金融业等等。由于战争的结束,社会稳定了,制裁解除了,经济复苏了,津巴布韦的经济在1980年代有不错的增长。

因为白人是各种产业的拥有者,所以增长的果实也多数由白人获得。白人虽然得到了很多利益,但有些白人仍然不满,并且散布刺激性言论,譬如前白人**就说,正是白人少数统治的九十年使国家获得了发展,现在黑人享受到这些利益,应该表示感恩。看到白人获得的巨大利益,听到白人的刺激性言论,黑人的不满情绪在不断增长。

土改的第二个阶段是在1990年代。从80年代的温和变为90年代的稍微激进,主要源于两个因素。第一个是“十年有效期”的结束,兰卡斯特协议规定的“自愿买卖”原则是十年有效,于1990年失效。第二个是黑人人口的巨量增长,1990年的黑人人口比1980年增加了四成多,狭小的原保留地难以支撑这样巨量增加的人口。

津巴布韦的议会在1990年通过了土改的修正条款,允许**征收白人的土地,只需按照规定的价格付款给被征地者,而被征地者无权进行抗辩申诉。这个修正条款遭到英美的强烈批评,英美和世界银行、国际基金组织都警告津巴布韦,如果这样搞土改,尤其是剥夺被征地者的法律申诉权利,他们将停止给津巴布韦援助。津巴布韦不得不取消了不得申诉的条文,但是征地土改还是进行了下去。

在推展开来的征地土改中,很多白人的土地被征收了,不少黑人获得了土地。由于民盟没有通过d建使自己成为优良的执政d,在这涉及巨大既得利益的土改土地分配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腐败的问题。

1994年媒体报道说,许多土地没有分配给无地黑人,而是给了**的权贵,特别揭露了一个丑闻案,3000英亩的土地廉价租给了一位部长。英国对此丑闻反应迅速,立刻停止了在兰卡斯特会谈中承诺的向土改援助基金的注资。1997年英国工d取代保守d上台执政,他们不仅继续执行保守d在援助基金方面的停止注资政策,一位部长还公开宣称,英国没有道义责任来维持土改援助基金。这种说法不仅激怒了津巴布韦人,很多其它国家的非洲人都深感不满。

2000年土改进入了更为激进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土改被称为“快车道土改”。2000年5月,穆加贝发布总统令,规定土改不再需要向被没收土地者付出补偿金,他坚定地表示,这是应该由英国买单的。津巴布韦**成立了“国家土地鉴定委员会”来负责快车道土改,这个土改委员会有四个相关的**大部参与。这样的土改委员会从中央到省、到基层都成立了,参与者除了有各级相关的**部门,还有农村议会的代表、传统部落的领袖、独立战争老兵协会成员、民盟的地方领导等等。土改委员会的工作是对要被没收再分配的土地进行鉴定,确定哪些土地应该没收,被没收的土地应该分配给哪些农户。

津巴布韦的快车道土改遭到西方强烈的抵制,2002年津巴布韦被踢出英联邦,美国通过法案对津巴布韦实行信贷冻结,此后各种各样的制裁接踵而至。西方媒体对快车道土改的报道一片漆黑,批评重点是“贪污腐败”和“摧毁经济”。所谓贪污腐败主要是指穷人没有得到土地,沃土良田都被**权贵、与民盟领导关系密切的人占有了。所谓摧毁经济是指一系列问题:白人的商业化大农场黑人不会经营,使得产量收益大减;农业减产造成全国大饥荒;资本大量逃离;农业崩溃;经济倒退;通货恶性膨胀……

自2000年以来津巴布韦的很多宏观经济数据都表现不好,使得摧毁经济的说法被广泛地接受,譬如,2002至2008年期间,GDP每年都是负增长;通货膨胀率在2002至2005年期间,每年都是100%以上,2006年超过1000%,2007年更是超过了20000%。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尘埃落定而显现出的更为长期、广泛、深刻的后果,不少人对快车道土改的评价有所改变。快车道土改推出十年之后,一些英国的学者根据十年来的实地调研作出了比较中肯的评论(Scoones等:《Zimbabwe’sLandReform:MythsandRealities》)。他们指出西方媒体的报道是不准确的,多年来媒体把津巴布韦土改描绘成彻底的失败:受益者都是**亲信、农业被毁造成长期食品匮乏、农村经济崩溃……但实际情况并非全面黑暗,而是各地情况不同,有坏有好。

评论特别指出土改使津巴布韦的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小麦、玉米、烟草、茶叶的产量降低了,但另一方面是其它谷类、豆类、棉花的产量增加了。

这种有增有减的复杂情况给津巴布韦的整体经济究竟造成了什么影响呢?从宏观数据来看,土改在一段时期内的确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但经过阵痛之后,情况有所好转。自2010年之后,GDP已经持续增长,通货膨胀也在2010年降低到3%。

至于2000至2010年期间的负增长和高通胀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土改,那时的西方经济制裁起了很坏的作用,另外津巴布韦那时还介入了第二次刚果战争(1998-2003),穆加贝派了空军陆军去参战,军费开支成为**的沉重负担。

津巴布韦的市镇与乡村

根据我自己在津巴布韦的观察,现在津巴布韦的经济状况虽然不是很好,但也并非如西方媒体描述的那样糟糕。首先是食品供应并不匮乏,当地人告诉我,2002年是发生过大饥荒,但现在的情况好多了,那时很多人不得不到邻国赞比亚去买食品,赞比西河是两国的界河,当中的大桥上涌满了带着大包食品的津巴布韦人。

记得在美国我看过相关的电视报道,描述的就是津巴布韦人过桥去大包大包地买食物,桥附近有很多猴子,它们总是来抢人的食物包。这次我也是从赞比亚经过大桥进入津巴布韦的,仍然看到很多猴子,但没见它们抢食物,因为没有人携带大包食物了。

观察普通人的居家生活状况,也可以感受到津巴布韦的经济水平并不是很糟糕。在一个小镇,我拜访了一户人家。男主人已经七十多岁,现在退休了,以前在一家私人汽车公司做修理工,他并没有上过汽车修理的职业学校,而是在工作中跟着师傅学的。

他住在镇中的一栋平房里,门前有一个约一二百平米的院子,靠墙的地方有一个鸡笼,养着几只鸡,旁边还种着瓜菜类的植物。

房子外表看起来很简陋,但屋里的家具设备却相当不错,有雕花大餐桌,有几套沙发,还有电视、音响等不少电器。厨房中用的是现代化的电炉灶,还有冰箱、微波炉、电搅拌机等等。浴室也是现代化的,有抽水马桶、热水浴盆等设备。

老人的妻子去世了,他的儿女都不在身边,有一个女儿是作导游工作的,早已出嫁,不住在小镇中。现在是老人的侄女陪他住,侄女的儿子也住在这里。

通过这位老人的生活,可以看到非洲传统和现代经济的互动,也反映出津巴布韦的经济状况。在津巴布韦的非洲传统中,家族的大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不同于现代社会中是以父母子女为核心结构的小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位。

在津巴布韦的家族大家庭中,兄弟姐妹的子女和自己的子女有同样的家庭经济责任和权利,譬如侄子或外甥女没钱上学,有经济能力的叔叔舅舅就有责任供养他们;老年人生活有困难,他的侄子或外甥女也有责任抚养他。

在津巴布韦的城市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居家现象,家中有三个卧室,一个是男女主人的卧室,一个是男卧室,一个是女卧室。在男卧室和女卧室中,住着家庭中所有其它的男女成员。这些成员可以是主人的子女、侄甥、亲的或堂表的兄弟姐妹、还有叔姑姨舅等等。家族成员有需要时,可以去其它成员的家中居住,这被视为家族成员间的权利与责任。

在津巴布韦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农村人要去城市工作和上学,家族中已在城市立足的人就要照顾新来城里的成员们,所以这种居家现象在城市中非常明显。这种大家族家庭的责任权利模式形成了家族式的“社会安全保障”和“福利制度”,在津巴布韦经历经济困难的时候,这样的家族福利使不少人度过难关。

这样的家族福利会不会“养懒人”呢?会不会有好吃懒做的人到亲戚家占便宜、赖着享受照顾呢?通过那位老人的案例,可以看到微妙的制衡安排。在老人侄女的房间里,我看到一个电炉,还有一些做饭的食具。我问她为什么要在卧室里做饭呢?原来这是为她儿子烹饪食物的,她和老人在大厨房做饭吃,她儿子不吃大厨房的。

老人家里的厨房一角

老人的侄女在自己的卧室给儿子做饭

这样的安排是基于下述的原则:(1)她照顾老人,老人有经济收入,所以她有权利吃老人的大厨房;(2)她有工作(她是医院的技术人员),有较好的收入,有能力和责任照顾自己的儿子,所以儿子不应该吃老人的大厨房。

在家族家庭的福利制度中,人们形成的共识和习惯是,有能力的人是不应该偷懒享受照顾的,由于家族成员互相都很熟悉,因此容易互相监督,可以有效地制衡好吃懒做、占便宜的现象。农村孩子到城市去上学,虽然可以住在亲戚家,但如果孩子的父母有经济能力,就应该支付孩子的学费和食宿费,如果收入不太多,城里的亲戚会帮助付学费,父母还是要尽量付饭费。

从津巴布韦人的家族福利习惯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于“饭费”还是很计较的,这是因为食物开支在总消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恩格尔定律,食物开支占总消费的比重越大,经济水平越差。从这个角度来看,津巴布韦的经济状况还是比较差的。

虽然津巴布韦经济状况比较差,但其“汽车拥有率”却让我感到惊讶。那位老人家里拥有汽车,他周围的邻居,住房虽简陋但也拥有汽车。

老人家里有汽车

老人邻居家也有汽车

老人的亲戚告诉我,镇里大约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人家拥有汽车,多数是最近五年左右买的车,因为以前汽车要从港口托运进来,光运费就要三千美金,后来政策变了,汽车可以从邻国的陆路开进来,省了很多的托运费,而且日本车越来越便宜,买得起车的人家就多了,**为了在进口税上多赚钱,很鼓励人买车。以前人们都是先买房再买车,现在有不少人是先买车再买房。

在小镇的周围有大片的农村,我去拜访了一户农民,从农村的角度来看一看津巴布韦的经济状况。这户农民仍然生活在原来的保留地中,没有在土改中分得土地。农民家的房子是圆锥型的茅草顶土房,相当“原始”,这样的房子在津巴布韦的乡村随处可见。房子虽然原始,但那农民可以说流利的英语,对现代的概念也很熟悉,可以用现代的概念来描述自己的生活。

这是津巴布韦一户农民的茅草屋家院,他们没有在土改中分到土地,仍然住在保留地中。这个院子中住着一家族14口人。

这位农民的知识水平反应了津巴布韦在教育方面的发展成绩,穆加贝本人是教师出身,民盟的意识形态倾向于社会主义,独立后津巴布韦**提供了大量的免费或廉价的公立教育,使大量的贫穷黑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这位农民说他们的土地所有权是属于部落的,部落首领和长老们负责把土地的使用权分配给部落中的家族家庭,他们的部落有九个村落,共有六百个家族家庭。他的家族家庭现在有14口人,包括他的妻子和孩子,还有他兄弟和兄弟的妻子孩子,他的母亲生前也在这里生活,去年去世了。他们的土地使用权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如果以后他们的儿子太多、土地不够用了,可以向部落申请更多的土地使用权。

他的土地几乎全部用来种玉米,收获的玉米是家庭的主要口粮。他家有三头牛、两只驴,还养了许多鸡。这些鸡下的蛋是用来孵化小鸡的,而不是食用的。他们用这种蛋和孵化出来的小鸡与其他人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换一些生活必需品。当玉米收成好时,他们也会用多余的玉米和别人交换物品。

木篱笆墙外是他们耕种的土地,我们送他们一些超市的东西,他们很高兴

他们生活在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中,较少参与商品市场经济,手中很少现款。对于需要用现款购买的东西,他们很是渴望,我和同行的朋友们送给他一些从超市买来的东西,譬如肥皂、茶叶、花生酱、面粉等等,他们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我看到他的地里有一棵香蕉,问他为什么不多种些香蕉?在这附近超市里的香蕉要卖0.99美元一公斤,如果卖香蕉的话可以得到不少现金。他说种香蕉需要很多的水,需要投资搞灌溉,现在没有地方可以借到钱来投资,解决不了水的问题,所以没法多种香蕉。

五月是南半球的津巴布韦的冬天,地里没有什么庄稼,左面的地边可以看到一棵香蕉树

像他这样的农民如果想多赚现金,多数是去城市里找工作,他的兄弟就在城里找到了工作,现在住在城里。不过,他兄弟的房子仍然留在农村。他告诉我,最近几年,不少在城里工作的人回到农村来盖房子。这些人说,在城市里买房和盖房都太贵了,所以要回来盖房子。根据部落家族的习惯,去外地工作生活的人仍然可以在自己的村中获得盖房子的土地,这种习惯使我联想到中国农村的“宅基地”概念。

我问他在农村盖房子要花多少钱,他说如果是盖像他家住的这种房子,成本几乎是零,因为房顶是茅草的,墙壁是泥土的,都可以就地取材,不需要钱,需要的是劳动力。由于家族成员都有责任互相帮助,所以劳动力一般不成问题。

看看他的几个圆锥型茅草土房,的确像是成本为零。这些房子里面的家具也像是成本为零,一个圆锥型房子里有一个泥土砌成的“沙发”,上面铺了几张兽皮,另一个圆锥型房子里有极其破旧的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有一个橱门已经破损得无法关上的衣柜,这些东西破得像是城里人扔掉的垃圾。

泥土砌的沙发,上面铺着兽皮

从居家生活水平来看,这位农民和那位小镇老人的差距是很大的。这些自给自足经济中的农民要想达到镇上居民的生活水平,主要有两条出路,一是获得资金建好灌溉设施,以便种植经济作物,赚取较高的农业回报;二是在城里找到工作,赚取较好的非农工资。但是,目前这两条路都很不畅顺。农民抱怨无法借到钱来投资农业设施,没有机构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到城里找工作的人抱怨,工作非常难找,因为许多资本撤出了津巴布韦,尤其是大量的白人资本家,关掉了在津巴布韦的公司,把钱投资到其它国家。

白人撤资的确是一个问题,我在纳米比亚就碰到一位这样的撤资白人,他把在津巴布韦的企业搬到了纳米比亚。通过和这位撤资者的谈话,以及在纳米比亚的进一步调研,使我可以看到津巴布韦与纳米比亚的许多不同的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窥见在政策背后的一个更深刻的因素,正是这个因素牵动了执政d的成败,使革命历史相似的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在独立之后的发展差别如此之大。

纳米比亚的稳定成功发展

从赞比西河溯流向西,不很远就到了纳米比亚最东端的领土,那是赞比西河中的因帕里拉岛,是很大的内河岛屿,上面有四十几个村落,没有城镇。我遇到的那位津巴布韦撤资白人,就在这个岛屿上投资了两个酒店。他告诉我,从津巴布韦撤资,是因为那里的**不稳定,对白人资本的政策经常变化,而且社会上还时时发生暴力事件。他说,纳米比亚的**和社会很稳定,这让他对投资的未来比较放心。

纳米比亚的稳定,不仅是这位津巴布韦投资者的个人看法,而且是国际商务金融机构的普遍评价。提供权威经济评论的彭博社把纳米比亚评为非洲最佳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廉洁反贪、商务便利、经济自由度方面都表现颇佳;世界银行、国际基金组织对纳米比亚的评价也很好。

在纳米比亚投资的中国企业对其的评价同样不错:国家治理结构比较完善,是“非典型的非洲国家”。中国广核集团在纳米比亚投资建设的湖山铀矿,是目前中国在非洲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这个项目建设得既平稳又快速,本来西方专家认为需要五六年才能建好的水冶厂,只用三年零八个月就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营,2016年产出了第一桶铀,这个公司的雇员95%以上是纳米比亚人。

自从1990年独立以来,纳米比亚的经济一直稳定增长,目前已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这在非洲是很罕见的,是非洲的“非典型”。

独立之初,纳米比亚存在着与津巴布韦类似的土地问题,大量的农业土地集中在少数白人手中,黑人缺少土地,非常贫困。虽然问题相似,但纳米比亚采取了与津巴布韦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纳米比亚进行了土地改革,不过,它的土改极为缓进,和津巴布韦“快车道”的激进作法很不相同。为了重新分配土地,纳米比亚**推出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购买白人的商业大农场,然后切割成小块再分配给前弱势群体中的成员,前弱势群体主要是指黑人,他们在独立前殖民地时代处于弱势地位。第二种是通过农业银行贷款来进行的,**设立农业银行,向前弱势群体提供低息贷款,有能力的人可以用贷款来直接购买白人的农场土地,不需要经过**的再分配。这两种方法都要遵循“自愿买卖”的原则,不能强制征收,更不能强制没收。

由于土地买卖要遵循自愿的原则,土改进行的速度就非常缓慢。有一个报告披露,独立17年(1990-2007)总共只再分配了商业农场土地的12%,每年再分配的土地还不到1%。

缓慢的土改使得前弱势群体中的很多成员无法获得再分配的土地,他们的收入很低,而前强势群体中的拥有商业化大农场的白人则仍然享有非常高的收入,因此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很大。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只是从土地分配的角度来着手,其结果很可能把大农场分割成一块块小农地,从而堕入“商业化大农场衰落消亡”的陷阱,并且也可能导致白人的大量撤资,影响稳定的发展。

面对这个问题,纳米比亚**从其它角度着手,推出了缓解这个问题的政策。其主要的举措是社会转移支付,向弱势群体发放低保福利。**在获得矿业收入和向富人征税之后,对社会财富进行了再分配,推出了几项帮助弱势群体的福利。

岛上的一位黑人告诉我,自从独立之后,**给他们逐渐发放了三种低保福利。第一种是老人福利金,是1990年独立后很快就设立发放的,凡是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每月领到大约相当于100美元的老人福利金。第二种是后来给残障人士发放的残障福利金。第三种是最近几年才设立的贫穷补助福利金。这些福利金当然不能使弱势群体达到富人那样的生活水平,但毕竟使他们获得了基本温饱,使社会能够在稳定中逐步发展。

我去岛上的几个村落看了看,就地理位置而言,这里是纳米比亚的边远地区,距离首都和大城市非常遥远,用中国作比喻就好像是贵州的贫困山区。村里的确显得贫穷,不过也蕴含着发展的气息,可以看到很多人家在盖新房子,每个村落都有正在建造的新房。

村中没有津巴布韦那样的圆锥型茅草土房,这里的房子都是方形的,建造的质量有好有差。根据材料质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最低等的是泥土作墙的,中等的是石头垒砌的墙,最上等是砖头水泥墙。这些房子的门窗多数是预制的铁框架,房顶极少用茅草,多数是用铁皮或者水泥预制板,院墙篱笆倒是用茅草,用的是岛边浅水中生长的类似芦苇的茅草。

岛上农家喜欢用河边的芦苇茅草做院子的篱笆。

由于各个村落中盖新房的人家很多,令我有“大兴土木”的感觉,在津巴布韦我从没有看到盖房子的场景。这种场景使我有机会仔细观察他们的建筑材料、建筑方法、建筑内部。盖新房的人家,有的是从低等土房“升级”到中等、上等的石砖房屋,有的是仍然盖土房。房子内部面积大小不一,小的看来不到一百平米,大的像有二百多平米。

这种水泥结构的房屋是最“上等”的,这房子还没有完工。(纳米比亚)

无论是下等还是上等的房子,看起来还都很“土气”“落后”,不像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房屋,不过在这些土气落后的房子中间,却也可以看到了一样很“现代化”的东西——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我问岛上的村民,装这些光伏电池板需要多少钱?他们告诉我,光伏电池板的售价有高有低,贵的要1000美元,便宜的300美元,中国产的最便宜,所以自从有了中国产的光伏电池板,不少家庭都装了这种现代化的能源。

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右边是正在盖造的石头墙新房(中等),左边是泥土墙的旧房(下等)

岛上居民多数是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禽、家畜,有时还去河里捕鱼,多数是自己食用,少数在当地各村出售。我看到几个妇女,头顶大盆的蔬菜水果,到四周的村落去卖。

妇女到附近的村落去卖自己生产的蔬菜水果

岛上的妇女在下棋

关于借款投资搞发展的问题,我问过一位岛上的黑人,他说**有相关的机构提供资助,不过个人不能单独申请,必须联合五个人共同申请。这五人要共同起草一份申请书,陈述共同要作的具体项目,譬如想搞一个灌溉设施,或者想搞一个养殖场等等,**机构会审查这份申请,如果觉得合理可行,就会提供资助。他说,不允许个人单独申请,是不想让资助集中到一个人手里,而是希望几个人共同发展。他还说,对项目的可行性审查是很严格的,接水管之类的简单项目比较容易获得批准,较复杂的就很慎重。

我和他讨论了一些可能的“商机”,譬如捕鱼或者生产香蕉出口到邻国的城市(这个岛屿距离外国的城市要比本国的城市近很多),他说运输是个大问题,还有关税、市场等问题,需要作复杂的调研。我感觉岛上好像还没有人在这方面作过认真的调研,也许这岛上的人口不多,搞这样的项目潜力不大。

除了农业,旅游业是这个岛屿的重要产业,因为这里有独特的“非洲水乡风光”,芦苇奇卉,水禽鳄鱼,千年猴面包树……那位津巴布韦白人就是看中这些旅游资源来投资建酒店的。目前在这白人酒店中工作的都是纳米比亚黑人,上至总经理,下至清洁工,还有和旅游相关的导游、給客人驾船的船工。

我住在这个酒店里,通过和他们的交谈接触,感觉到他们的专业水平很好,而且有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譬如我房间窗户的一块玻璃坏了,我下午四点告诉了经理,然后出去办事,六点回来时窗户已经换了一块新玻璃。同行的美国朋友很惊叹,如果在美国酒店发生这种情况,多数是要等到第二天才会来安装新玻璃,因为毕竟已经是下午四点,工人快要下班了,库房里也可能没有合适的玻璃。这些纳米比亚人有这样的工作态度,又积累了专业经验,他们以后要是自己投资开酒店,可以经营得很好。

在和纳米比亚人交谈的时候,我感到与津巴布韦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对执政d的看法。在津巴布韦,我接触到的所有当地人对穆加贝的看法都是负面的,对执政d民盟的看法也不很好,很多人之所以不反对民盟,是因为他们对其它政d的看法也不好。但在纳米比亚,我听到当地人对执政d的评价都很正面。纳米比亚的执政d是“西南非洲人民组织”,简称“人组d”。

在酒店担任经理的一位黑人告诉我他对人组d的看法。他支持人组d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人组d领导独立革命斗争使纳米比亚获得了独立,使纳米比亚黑人从白人的殖民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人组d领导人遵守任期限制,不是一个领导人长期担任总统,而是两届任期(共十年);三是人组d的政策很务实、不激进,譬如人组d在独立斗争中反对白人统治非常坚决,而且经历很多苦难,但独立执政后没有对白人采取激进的报复政策,而是提出了“我们难以忘却,但是我们必须宽恕”的口号,这样的政策使得纳米比亚能够平稳地发展。

很多纳米比亚人都有类似的看法,我听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艰苦的独立斗争、领导人的任期限制、务实的发展政策。

最早统治纳米比亚的白人是德国人,他们在19世纪的80年代建立了德国殖民**。由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它的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纳米比亚成为英国的托管地,英国让南非白人**来管理,纳米比亚就成为了南非白人**的殖民地。人组d成立于1960年代,建d之后很快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展开反对南非白人殖民统治的游击战争。

南非白人对人组d的镇压非常残酷,我听一位黑人说,当年村里有年轻人参加了人组d游击队,南非军人就把年轻人的家长抓去严刑拷打。另一位黑人带我去看一棵巨大的猴面包树,树上有很多小圆孔,他说这是南非军人在这里打靶留下的枪弹孔。

猴面包树上留有弹孔

这个岛屿在游击战争年代是一个军事要地,因为它邻近北面的安哥拉和赞比亚,那里有纳米比亚游击队的根据地,南非在这里有很多驻军,岛上的人对南非军人的行为记忆深刻。在纳米比亚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对南非白人殖民统治的控诉,这是一个“主旋律”,在谈话中人们常常会“忆苦思甜”,流露出对人组d领导独立战争胜利的感激之情。

人组d的创始人是努乔马(Nujoma,1929年出生),他也是纳米比亚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连续担任了三届(1990-2005)。根据宪法总统是只能连任两届的,但1999年宪法作了改动,允许努乔马破例竞选第三届,说法是当时建国不太久,需要经验丰富的总统维持稳定。

2004年第四届总统竞选将要展开的时候,很多人以为宪法将再次修改,努乔马将再次连任,不过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主动下台,很平稳地进行了新的选举。当选的第二任总统也是人组d的领导人,连任两届(2005-2015)后自动下台。

现在的总统是第三任,也是人组d的领导人。当纳米比亚人讲起任期限制与平稳选举的时候,都流露出自豪的神色,他们会对比周边国家:津巴布韦的穆加贝连任三十多年,不肯主动下台;肯尼亚在选举总统时打得一团糟,造成混乱和动荡……

岛上的人还很自豪地告诉我,他们岛上已有人成为了国会议员,不过还没有人成为内阁部长,因为还没人能够进入***。最初听到他们这样讲国会议员、内阁部长、***的时候,我有些诧异迷茫,***是d组织,而国会和内阁是**组织,这两个系统是怎么交织在一起的呢?

他们给我作了解释。人组d有细密的组织系统,从基层到中央,主要有四层。最基层的是d支部,上面是**会,再上面是中央委员会,最高层是***。这四层d组织和**的四层组织相对应:***和内阁,中央委员会和国会,**会和地区**,d支部和基层**机构。由于人组d在各层的**选举中都能赢得大多数选票,所以,在d的各层组织中当选的人,就成为了各层**机构的成员,譬如,当选***委员的人就成为了内阁部长,当选中央委员的人就成为了国会议员,当选**会委员的人就成为了地方**的成员。

我问他们什么人能够当选**会委员、中央委员、***委员?他们说,这些人都是在人组dd内一层一层选上去的。自称为人组d的人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支持者”,他们是在**选举中投票支持人组d的;另一种是“d员”,他们要正式入d,要领取d证,要参加d的学习活动。支持者是只能参加**选举的投票,d员才能参加d内选举的投票。只有参加了d内的选举,才有可能在d内一层一层选上去。

在谈论人组d的基层活动和层层选举的时候,他们表现得对人组d的基层组织很熟悉,很有亲切感,而且还表现出对参与**的信心,相信通过参加基层的人组d,可以参与d内层层选举,有可能进入中央,这和津巴布韦人讲民盟是大不相同的。

影响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听到纳米比亚人讲“忆苦思甜”“d的活动”“d的机构”时,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想起中国的类似事情。当时我还以为这相似感只是我头脑中的自由联想,直到12月看了中国共产d与世界政d高层对话会的相关报道之后,我才恍然大悟,这种相似是源于纳米比亚向中国学习的结果。

纳米比亚人组d的副总书记参加了这次大会,他在接受访问时说,纳米比亚一直在向中共学习“d的建设”。他本人已来过中国很多次,去各级d校考察过,学习中国的d建经验,纳米比亚已经根据中国的经验建立了类似于d校的机构对d员进行定期培训。他说:“我们创建了‘学园’来进行d员培训,每个地区都有这样的‘学园’。纳米比亚人口不多,但是我们的d员仍会参加短期或长期的进修。”

纳米比亚强调要学习中国的d建是“独具慧眼”的,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表示要向中国学习,但他们注重的多数是经济发展经验,譬如很多非洲国家在学习中国搞经济特区,或者学习一些中国的经济政策举措,还有一些国家会关注反腐,但没有把反腐提高到全面的政d建设的高度来认识。

而纳米比亚则独具慧眼地认识到,d的建设是中国取得发展成功的关键。人组d的领导人说,中国能够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d没有停止其自身建设”,因此人组d希望能够借鉴中共的d纪与d建经验,“d的建设与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d的成长带来了人民生活的改变。”

纳米比亚的独具慧眼,使它能够认识到d的建设是影响执政d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着力于加强人组d的建设。也正是因为重视d建,纳米比亚的人组d能够从革命d转型为成功的执政d,这是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执政d的关键差别,也是造成这两个国家发展差异的关键性因素。

转载规范请后台回复:转载

商务合作/广告投放

market@guancha.cn

QQ:2920915625

觉得不错,请点赞↓↓↓

土地为何成为津巴布韦的**命门?_进行

原标题:土地为何成为津巴布韦的**命门?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关于中国在非洲大规模屯田的各种猜想流传甚广,国际上很多媒体、智库、学者也在不加调查的前提下推波助澜。针对中国**将屯田非洲作为战略并进行大规模农业移民的流言,美国知名智库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黛博拉·布罗蒂加姆(DeborahBrautigam)及其团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并在2015年出版新书《非洲将养活中国吗?》(WillAfricaFeedChina?)证明了这种猜想纯属无稽之谈。美国独立智库奥克兰研究所的报告指出,一些美国公司和大学联手(为了利用大学的声誉)在非洲多国大规模圈地并进行风险投资的情况少有人知晓。这些美国公司鼓吹投资非洲土地的收益从而造成地价哄抬,导致很多原来在这些土地上居住的人们流离失所,冲突增加,粮食安全风险加大。很多投资和租赁非洲土地的资金甚至来自美国公司申请的国家援助资金。

以上两个案例都说明非洲土地所有权的重要性,这当然与非洲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还是农业生产主导、劳动力的60%~70%都留在这个产业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土地所有权是极为**化的问题,因为殖民占有遗留下来的土地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当初欧洲人大规模移入的南部非洲国家。当非洲国家的经济日益无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全球化的裹挟,不平等和基尼系数的提高随着货币化和商品化一同到来。民众在时代大潮中要求更多的公平和正义,而这些无不与未完成的去殖民化问题紧密相连。土地所有权就像火*桶,仍然容易引爆社会矛盾和冲突,外来的“圈地”正是这样威胁非洲国家发展的。

2018年初,南非新总统拉马福萨上任以来,南非围绕有关土地改革(无偿征用土地)的讨论再度成为热点,新一轮的针对不公平的土地分配进行的土地改革似乎已经箭在弦上。这让国际上的很多观察家将南非即将经历的变化与2000年津巴布韦发生的“快车道”土地改革联系在一起,南非将成为“第二个津巴布韦”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然而,如果问津巴布韦发生的土地改革到底意味着什么、长期影响是什么,学术界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而对南非的预判也很难说是在密切跟踪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正因为如此,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在乐施会(香港)的支持下,决定翻译这部关于津巴布韦“快车道”土地改革的研究成果,帮助中文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场土地改革运动。

本书基于作者长时间的实地观察和调研,而且成书时间是在土地改革发生的十多年后,这使较长时段的综合研究并不限于“快车道”土地改革本身。正如作者所言,此书不是研究“土地被拿走的方式”,而是“新的占地者用土地都做了什么事情”。包括本书在内,津巴布韦大学很多学者以及博士生的研究都在呈现一个正向的结论,即“新的占地者正在很好地利用土地,正在生产更多的粮食和出口作物(包括向中国及其他国家出口的烟草)”。更重要的是,与他们所取代的白人农场主不同,新的农场主是小型农场主,他们正在创造更多的就业。尽管作者仍期待**在农用物资、机械、灌溉和信贷等方面进行持续支持,但在津巴布韦,小型农业通过商业化确实已经显示出引领农村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活力,他们的经历完全可以为今天关于非洲农业发展的最大争论——“大农业”还是“小农户”的问题——提供一个倾向于后者的好案例。

小农户模式受到抑制由来已久,这明显体现了欧洲人扩张和殖民占领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全球秩序。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出现了为白人占地辩护的“空地说”,非洲人休耕的公社土地被解释为空地;独立以后非洲国家的后殖民地土地改革(尤其是坦桑尼亚的国有化改革),被认为是“非理性的、短见的、破坏了粮食安全”;也有关于“非洲小农户模式总是破坏土地的生态,而白人大农庄才是有效利用土地的最佳选择”“白人农场主的技术整体上远远超过非洲以农业维生的农民,后者几乎无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等种种迷思。归根结底,很多是出于白种人相对于非洲人的优越性心理,贬低非洲人世世代代积累的本土农业知识。

彻底解决非洲农业发展的症结,涉及**政策和规划、投入与激励机制,更事关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甚至要回头清算殖民时代形成的种族统治所保障的土地所有权及围绕土地所有权的种种“迷思”。因为这些迷思曾经被**化使用,成为欧洲人占地的合法化工具,并且长期以来成为貌似合理的伪科学、伪知识,往往还在影响今天的决策和制度选择。今天大规模的新的外来投资的“圈地”运动,还有可能为资本制造新一轮的迷思,乃至于激发类似的冲突,这可能与今天全球充斥的民粹主义(popularism)浪潮相关,是排外主义,是用“本地人”和“他者”来隔离彼此的**标签,抑或激发像肯尼亚2007年大选族群冲突的“这一次轮到我们吃”的情绪。

大多数非洲国家独立以后都经历了既有传统的世俗法律保障的公社土地所有权向现代民族国家司法体系下的现代土地制度的转型。根据伦敦**经济学院学者凯瑟琳·布恩(CatherineBoone)的研究,在那些没有经过国有化而是保持了相对比较传统的世俗土地分配制度的地方,**依照族群身份分配土地;而坦桑尼亚等国独立后不久就将所有的土地(无论拥有者是黑人还是白人)一律收归国有,然后由国家重新分配土地,每个家庭的土地不超过10英亩,只有大型企业获准得到更多的土地。经历了大规模国有化的国家,酋长制结构被大大削弱,土地的分配不再依照族际界限划分,人们对国家统一体的认知程度更高。

曾经有比较多白人“拓殖者”到来的国家,土地所有权就变得异常复杂,无一例外地需要面对种族殖民统治遗留的复杂遗产。如图图大主教所说,“这些白人拿着圣经来到非洲,让我们闭上眼睛;等我们睁开眼睛,圣经已经在我们的手里,而他们获得了土地,再也不归还了”。这种土地连同其他资本、生产资料和国民经济命脉不同程度地集中在白人移民手中的情况,对独立后的非洲大陆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既阻碍国民经济向公平公正发展,也成为影响这些非洲国家种族关系的活火山,随时有爆发出巨大的破坏性力量的危险——事实上,在这些历史上有白人移民的非洲国家,与土地相关的冲突构成了安全的头号威胁,特别是在穷苦人口还不得不依赖农业作为唯一谋生手段的国家。

土地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办法。一般而言,针对白人占有土质最好、数量最多的土地,同时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有两种解决方式:一是采取国有化政策(如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剥夺白人资产,国有化或者重新分配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另一种较为温和的政策是,保护私有财产,从而避免重新分配土地,通过**赎买或补偿的方式来解决非洲人土地不足的情况。大多数非洲国家采取的还是后者。以肯尼亚为例,如何处置白人农场也成了独立前夕的一个棘手问题。最初,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和殖民大臣伊恩·麦克劳德坚持说,英国不会向白人农场主作出赔偿,但他们后来改变了立场。独立后,许多肯尼亚白人还自愿把他们大块地产的一部分交还给当地的肯尼亚人。肯尼亚独立时,6万白人大部分虽然离开了,但还是有一部分人留了下来。今天这些人及其后裔拥有肯尼亚护照的,人数有7000人。虽然经过了当地吉库尤人精英的赎买,他们手中还是拥有很大面积的好地,例如著名的德拉米尔家族(Delamere)在大裂谷一带仍然拥有达到400平方公里的农场。其他一些肯尼亚的好地也被多年在肯尼亚经营的跨国公司掌握,有很多大规模的农场。独立时,肯尼亚的开国总统乔莫·肯雅塔鼓励白人农场主将他们的农场(主营茶叶和咖啡)转化成同肯尼亚黑人股东合伙的公司。由于处理得当,土地问题没有造成麻烦,黑人和白人关系比较稳定,双方都没有什么积怨,而且迄今为止,土地之争没有以种族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2000年,在津巴布韦发生土地*乱问题之际,曾经有一个持不同政见的肯尼亚反对派**家呼吁没有土地的肯尼亚人抢回白人农场。但大多数肯尼亚人认为,那样做是有违宪法的,事情就此平息。

在赞比亚,独立以后土地没有成为引发**矛盾的根本问题,因为这里有大片可耕种的土地还没有开垦,**一直积极寻找投资者开垦新的土地。赞比亚**规定过去的保留地和托管地继续实行传统土地所有制,而过去的皇家土地实行租赁制土地所有制。经过土地改革,93%的土地转向传统土地所有制,只有7%的土地属于国有土地,可以通过官方租赁给农民或企业使用。

近年来,媒体大规模报道了赞比亚发生的“圈占土地”的现象,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生过因土地重新分配或拆迁引发的民众抗议,其处理土地问题的经验值得关注。实际上,赞比亚**一直希望重新制定土地政策以促进传统土地权利的私有化。1995年颁布了一部支持投资的法律以吸引外国投资,因而随着外国投资的不断增加,大片传统土地被转为私人所有。投资者可以通过有效期不超过14年的临时租用证书来获取土地。根据1971年的《土地测量法》,在提交合法的边界测量6年后,投资者可以申请毫无争议的99年产权证书。尽管《土地测量法》承认传统地区土地的现有权利,但它也允许外国投资者将传统地区土地转化为租赁占有的土地,并最后获得产权证书。要获得土地,投资者可以通过与村落酋长磋商直接获得大酋长的同意,或者让由土地部与发展署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代表他与对方协商土地转让。如果对方同意转让土地,酋长就会发出批准函。随后,投资者必须在村落酋长的陪同下,根据示意图划分地块边界。批准函和示意图都要提交区议会,然后由区议会向土地专员发推荐信,最后由土地专员推荐或直接提交总统批准。**在“私营部门发展改革计划”下,设立由发展署和土地部人员组成的土地工作小组,同时支持农业片区项目发展,鼓励外来投资对接赞比亚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农业领域。这些都是赞比亚在土地与发展方面取得的优秀经验。

南部非洲国家是集中存在白人移民的国家,从独立前后白人在这些国家占有土地的情况可以看出,南非、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是这一种族统治遗产最为突出的几个国家,其他如马拉维、斯威士兰虽然也有大量土地被白人占有,但白人移民的数量较小,难以构成重要的社会利益集团。独立时,这些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宪法中明确保护现有的私有财产权,也就是说白人的资产、大规模的白人商业种植园主的利益保持不变,而且宪法将“愿卖愿买”的原则神圣化,这成为日后所有土地重新分配的根本前提。随着20世纪80年代非洲努力采取自由市场改革以发展经济,要求赔偿的呼声越来越高。土地赔偿既是一个道德问题,又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事关发展机会的经济问题,因为土地在农业社会中是积累财富的关键,而大部分非洲国家的人民还以农业为生。如果不将300年来被非法掠夺的土地归属问题加以解决,广大非洲人很难获得其他生产资料,而这是非洲大陆减轻贫困和结束**动荡*面的关键。在有些国家,黑人和白人虽然没有公开辩论是否有必要重新分配土地,但是由于**和历史的缘故,这个问题经常容易引起分歧和感情冲动,从而表现为影响非洲社会经济发展的种族问题。

较晚独立的几个南部非洲国家的土地问题有很多相似性。津巴布韦、南非、纳米比亚这几个国家都保留了大量的白人移民,因为长时间的相对隔离,这些人甚至与原来宗主国的文化和民族特征已经有所区别。1979年,土地所有权成为津巴布韦解放的核心问题,在殖民**与穆加贝的游击队就权力移交问题举行谈判时,非洲革命者最终同意通过购买的方式从白人定居者手中获得土地。1990年,纳米比亚黑人与白人少数派政权就土地达成了基本一致的协议。1996年,南非在举行多种族全民大选两年后,就新的宪法进行谈判时也作出了类似的承诺。南非**依据新《宪法》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和《土地白皮书》,同意以**和平赎买方式,将白人手中30%的土地有偿分配给黑人,改变种族隔离时期土地占有和使用的不公平、不平等状况,使黑人拥有自己的土地,改善农民福利和减少贫穷,促进国家和解与稳定,推动经济增长。这项主要由土地事务部负责实施的土地改革计划,原定到2010年完成,但实际进程十分缓慢;受2000年津巴布韦土地问题影响,南非**许诺将加快速度,但实际上至2008年底只完成了4%的重新分配任务。

津巴布韦土地问题是最具爆炸性的。19世纪90年代,英国殖民者一进入这个国家,就把黑人赶出他们的土地,让大约一半的人口重新集体定居到类似美国印第安人的贫瘠的居留地上。独立之初,鉴于白人农场主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同时吸取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推行过激政策使经济遭到破坏的教训,穆加贝采取了较现实的农业政策和土地政策,把未加利用和被遗弃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另外,因为白人的农场主提供了绝大部分商业农产品和商品粮,又雇用了占全国工人总数34%的农业工人,穆加贝没有轻易剥夺白人农场,因为那样势必造成农业生产崩溃和农村失业人口的急剧增加。1979年伦敦会议上,穆加贝承诺对出让土地的白人农场主进行补偿,使白人10年之内不受干扰,同时实行国营农场、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系统和白人农场并存的政策。

由于赎买进程缓慢,为独立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兵们因为得不到土地正在变得越来越不耐烦,穆加贝**感受到了压力。2000年,穆加贝领导的执政*建议修改宪法,以便**可以不加补偿地没收白人殖民者后裔的土地,并敦促黑人选民同意这种修改,还发表了公开蔑视白人的呼吁书。从2月末开始的两个月中,数千名津巴布韦黑人老兵占据了全国各地的数百个白人农场,而且声称,这是打击阴魂不散的殖民主义不公正现象所必须进行的战斗。津巴布韦高级法院多次发出驱逐越来越暴烈的占地者的法令,穆加贝也承诺赶走非法占地者并恪守1991年哈拉雷英联邦首脑会议宣布的主张。非洲国家领导人大多站在穆加贝**一边,南非、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的领导人在维多利亚瀑布城举行紧急首脑会议,一致谴责英国不遵守其1998年的资助承诺,从而导致这场黑人占领白人农场的危机。具体论述和相关数据,请参考本书中的相关内容。

“没有两片同样脉络的叶片”,上述国别案例显示,虽然在土地所有权“种族化”上有共性,但这些国家不同的演进历程显然又千差万别。本书主要研究津巴布韦的“快车道”土地改革,如果将视野放到南非舆论中似乎风起云涌、如箭在弦上的“土地改革”,各种基本条件则呈现太多的差异性。改还是不改,南非都不可能是另一个津巴布韦。

欧洲人在南非的殖民从17世纪后期的开普殖民地开始,经过19世纪中期布尔人向南非内陆的大迁徙运动,通过各种手段占据了南非绝大多数的土地。1913年,南非联邦成立后仅三年时间,南非议会通过了班图土地法案。这个法案给南非的原住民留下了10%的土地,这10%的保留地后来扩展到13%,属于土著部落的酋长。在保留地之外,非白人不能拥有土地,甚至转租土地也成为不可能,只能在所居住的白人农场成为雇工,大量的黑人被迫放弃土地进入城镇工作。在原开普殖民地,少数拥有一定地产以及教育程度的黑人已经拥有投票权,这个土地法案实际上也直接剥夺了这些人的投票权,不过这一点并没有得到立刻实施。1950年,南非国民***通过法律强迫仍然在白人区居住的黑人迁移:在农村,祖居在所谓白人农场的黑人被迫迁到划定的居住区;在城市,非白人也直接被剥夺了土地、房产所有权。无偿强征土地这件事情,实际上南非种族隔离**是经常做的,当然,只针对非白人。

班图土地法案是南非**一系列种族隔离法案的开始,对这个法案的抵制也开启了南非长达80年的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非国大的前身南非土著国民大会刚刚成立就参与了抵制这个法案的行动,不过,所做的只是跑到伦敦争取英国国会推翻这个法案,自然没有得到任何成果。20世纪50年代新一轮严格的种族隔离措施导致了新的反抗,非国大等政*在斗争中更加成熟。1955年,非国大通过了自由宪章,明确把“耕者有其田”纳入最基本的纲领,要求废除以种族来区分的土地所有制度,从中可以看出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土地问题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南非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是南非全社会的共同认识。不过,1994年非国大执政之后,并没有采取激进的土地改革政策,而是试图通过市场化操作手法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曼德拉**开始的第一轮土地改革计划通过市场价格赎买政策,经过几年的时间改变了商用土地的30%——大约2589万公顷土地的所有者的肤色。

曼德拉**使用温和手段解决土地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作为非洲大陆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虽然距离完成工业化仍有不小的差距,南非的农业对经济的贡献比例已经不大,所解决的就业人口也有限。南非大规模的城市化使得人们对农用土地的需求并不迫切。同时,当时完全由白人控制的南非农业承担着整个国家食品安全的重任,轻易动不得。进一步而言,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根本权利,对待私有财产的态度直接关系南非当时的阵营选择。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国际背景下,强行剥夺私有财产必然会导致南非重新陷入国际孤立。虽然近几年南非社会有声音认为曼德拉**当年在谈判中让步过多,导致土地问题遗留没有得到解决,但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来看,曼德拉**的选择是合理的。

但是南非第一轮土地赎买进行得很不顺利。按照规定,所有1913年班图土地法案实施之后失去土地的黑人都可以申请土地,或者从**手中得到土地,或者得到相应的经济赔偿。第一轮土地分配的申请在1998年结束,将近80000份申请中只有5000多份提出土地要求,其余70000多份要求的只是赔偿金。很显然,多数有权利得到土地的人对农业是没有兴趣的。这一轮土地分配遇到很多问题,在实行过程中也多次调整具体方法,导致执行过程非常缓慢,南非社会对其进展普遍不满意。2006年,非国大**开始探讨加速土地分配进程,宣布**可以使用强征手段,并且做好了法律准备。宪法第二章第25条直接规定**有权利强征土地,虽然需要给出赔偿,但是需要一个合理数额,而不是通货膨胀以后的数额。这个合理数额如何认定,就给解释提供了空间。从技术上讲,目前的宪法第25条已经允许**可以以低价强征土地,距离无偿强征并不遥远。

1994年到2016年,南非**的土地改革涉及1100万公顷土地。其中,土地再分配项目获取了485万公顷土地分配给黑人小农场主,土地恢复计划恢复了339万公顷土地的所有权,**还支付了116亿兰特用于赔偿,相当于277万公顷土地。但是,这仅仅是南非商用土地的13%。到2017年,南非仍然有72%的商用土地在白人手里,并没有改变南非多数土地仍然掌握在少数白人手里这样一个事实。2017年初,随着祖马**陷入危机,祖马开始把自己标榜为底层民众的代言人,“与邪恶的大资本特别是白人大资本进行抗争”,开始推动修宪,允许**通过无偿强征来加速土地改革。祖马虽然没能完成自己的第二个总统任期,但他成功地把这个难题甩给了继任的拉马福萨。

修宪赋予**无偿强征的权利的法律程序会很长。由于直接涉及私有财产保护的问题,要改动的不仅仅是一个宪法条款,还会涉及宪法其他条款的调整,更会涉及众多法律文件的调整,是一个庞大的法律工程,走完这个程序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且修宪需要得到议会2/3多数的同意。目前非国大占据国会400个席位中的249席,不足2/3,单凭非国大本身是无法完成修宪的。南非的其他*派中,明确表态的有一些:主要反对*民主联盟89席坚决反对修宪;因卡塔10席支持强征但是反对无偿,等于是反对修宪;白人右翼政*自由阵线加拥有4个席位坚决反对;从非国大分离出来昙花一现的人民大会*COPE拥有3席,也是坚决反对。反对一方加起来超过100个席位,但是也并没有达到可以否决修宪的1/3。这样,议会第三大*经济自由斗士25席的立场就非常重要。如果有经济自由斗士支持,非国大可以不理会其他政*意见,轻松达到2/3多数,满足修宪要求,但是虽然同样支持无偿强征土地,非国大与经济自由斗士的立场相差非常遥远。

经济自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津巴布韦土地改革失败的原因(津巴布韦以前有多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