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北京文化会退市吗(被ST的股票反而上涨更加犀利,为什么?)

被ST的股票反而上涨更加犀利,为什么?

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

被ST的股票反而上涨更加犀利,这在A股市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是一道既奇葩又靓丽的风景线。

鄙人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1、价值被低估。刚被戴上ST帽子的股票,在管理层导向、市场情绪化和庄家刻意打压下,股价连续以跌停板方式下跌,导致有些没有退市风险的ST股票被严重错杀,股价低于净资产甚至低于面值。例如*ST六化(600470),2020年披星戴帽时股价连续跌停,但其半年度业绩预估盈利有摘帽预期,且实控人是地方国资,一年来股价上涨了一倍多,现已摘帽。

2、有重组预期。被ST的股票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越是这样就越有资金对其进行重组,一有风吹草动,股价连续涨停,*ST众泰(000980)就是最好的例证。前期有传言,预重整投资人是特斯拉、小米、蔚来或者宝能,股价前后以30个涨停飙升,涨幅达到惊人的370%。

3、破产重整。被ST的股票一旦被破产重整,势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ST利源(002501)破产重整后股价从1.03元涨至目前的3.37元(最高3.57元),上涨了2.72倍。

4、有资金专门运作。A股市场个股没有像样的做空机制,这给资金做多ST股票吃了定心丸。一旦资金认为其不会退市,就肆无忌惮地炒作,因此就有被ST的股票反而上涨更加犀利的奇葩景象。据不完全统计,去年4月至今年4月的一年间,有48.9%的ST股票股价实现了翻倍涨幅。

踩雷郑爽,股东内讧…两份董事会名单 揭开北京文化控制权争夺战 - 知乎

曲终人未散,已经被ST的北京文化(000802.SZ)正在上演激烈的权力斗争。

从杀入影视圈的“黑马股”,到前副董事长娄晓曦实名举报董事长宋歌职务犯罪,再到投资郑爽大剧翻车……曾经押中《战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神》《你好!李焕英》的爆款制造机北京文化,已经变身成暴雷连连的ST北文了。饶是如此,只要怀着各种欲念的各路人马尚未谢幕,它曲折的故事就不会结束。

10月25日,对于中国万亿资本市场来说,一个市值38亿元的ST上市公司的一场股东大会,不值一提。但对深陷其中的股民来说,则是一次关乎未来投资走向的投票。ST北文此番投票决出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而摆在所有股东面前的,却是两份迥然不同的候选人名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近两年鲜少露面的宋歌主持了股东大会。

至此,ST北文的权力斗争格*已非常清晰:第一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命人寿”)、第二大股东青岛西海岸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西海岸”)组成的阵营,要求对董事会进行全面改组;原董事会则提议更多代表己方势力的人选入*。

谁是现任管理层背后真正的把控者?根据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原董事会提名人选占多数席位,第一、第二大股东希望的董事会大换血落空。

经过旷日持久的斗争,宋歌和娄晓曦都已从董事会出*。新一届董事会名单里有一个眼生的名字“李雳”,娄晓曦和ST北文的另一位前高管均向每经记者表示:“李雳是‘牛散王’万忠波的利益攸关方,他和北京文化的公开交集产生于两年前的一个地块交易。”

目前,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电影产业,都盯着《封神三部曲》的命运走向,这是ST北文最受关注的资源,但其中也可能暗藏风险。无论其市场表现如何,至少有6亿元票房将与上市公司无关……

10月25日,雾霾影响了北京的能见度,位于望京的北京文化产业园内,正在进行一场暗流涌动的换届选举。

几股不同的势力终于摆在台面上一决高下,这是一场以董事会换届选举为议题的股东大会。在此之前,董事会与第一、第二大股东提交了两份迥然不同的候选人名单。两份名单中,分别推举的6个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只有一人重合。

在当天下午的股东大会开始前,每经记者来到现场,安保人员不仅拒绝每经记者进入会议室,且不允许在整个产业园区内停留。在严格的防范下,股东们投出了ST北文新一届的董事会成员。

最后投票结果显示,非独立董事成员为严雪峰、晏晶、杜扬、李雳、郭庆胜、薛莉,前四人是原董事会提名的人选,后两人是第一、第二大股东提名的人选。从绝对比例上看,4:2,第一、第二大股东希望董事会大换血的意愿落空。

“现在内部矛盾鲜明,董事会没有彻底清盘,那以后上市公司想做什么,董事会一决策,可能立马就两票反对,这有什么意义,公司还怎么做下去?”一位股东告诉每经记者。

10月26日晚,ST北文公告称,第八届董事会投票选举出了李雳为新任董事长。郭庆胜、薛莉以“李雳没有影视行业从业经验”为由提出反对,但改变不了结果。

更现实的问题是,新一届董事会中除了杜扬,其他都不是影视行业从业者。“这群影视圈外人,没有资源人脉,又顶着ST北文这个被做砸了的牌子,行业里有谁会再敢和这家公司合作呢?”ST北文某小股东感叹道。

ST北文一位高管向每经记者透露:“ST北文目前没有实控人。”

本次股东大会举行前夕,通过旗下公司间接持有ST北文股权的娄晓曦向每经记者表示:“我认为宋歌以退为进,仍掌控公司。所以我支持第一、第二大股东,重新改组董事会。”10月26日,每经记者就此向娄晓曦求证,他表示:“弃权了,(上市公司)目前已不是宋歌把握。”

按照第一、第二大股东对新任董事会的构想,除了引入代表第一、第二大股东的人员,还将引入两名影视行业专业人士叶宁、贾轶群。每经记者查询上述人选的背景资料了解到,叶宁是影视圈中知名的职业经理人,曾任万达影视和华谊兄弟高管,他着手重塑过万达院线的经营体系,出品电影包括《北京爱情故事》《夏洛特烦恼》《鬼吹灯之寻龙诀》等,目前自己创立了影视公司;贾轶群是陕西文投(影视)艺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制作发行《人间正道是沧桑》《爱在战火纷飞时》等影视剧。

在娄晓曦、宋歌内斗后,ST北文又踩雷郑爽大剧,此时的ST北文已今非昔比。至于叶宁为何愿意在此时加入ST北文,每经记者拨打叶宁电话并发去采访问题,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每经记者梳理ST北文新任董事会构成发现,严雪峰、晏晶、杜扬为公司原董事会成员,杜扬是宋歌的老搭档,当年一起创办摩天轮文化传媒,此3人均为原董事会提名。郭庆胜代表生命人寿,薛莉为青岛西海岸的代表,两人为第一、第二大股东联合提名。

ST北文公开资料显示,李雳今年42岁,2010年~2013年任蓝鼎国际(HK00582)执行董事,2011年至今任中国光电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他既非现任董监高成员,又非影视行业专业人士,为何会被公司原董事会提名?又为何最终以高票当选?

多位知情人士向每经记者表示,被董事会提名的李雳,以及今年一季度以来大量突击买进ST北文股票的自然股东代东云、林芸芳、杨三彩等人背后都指向同一个人——在资本市场有“超级牛散”之称的浙江温岭富商万忠波。每经记者向ST北文一位高管求证这几人是否代表万忠波利益方,他拒绝评论此事。每经记者又向万忠波本人求证,未果。

资本市场上,万忠波与上市公司金龙机电(300032.SZ)的往事由来已久。金龙机电2016年三季报显示,金龙机电的控股股东金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集团”)、万忠波为排名前十的无限售条件股东。每经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到一份2018年的民事判决书中显示,2018年年初,金龙集团发生债务危机,金龙集团与台州富商万忠波签订了“资产重组框架协议”,金龙集团的资产和负债均归万忠波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享有和承担。

2018年4月,由万忠波间接持股的汉邦国信,以及万忠波的姐姐万跃萍向金龙集团提供近4亿元的借款。2018年5月,金龙机电公告称,金龙集团大股东金绍平将占比51%的股权转让给了李雳和黄磊。2019年3月,李雳将持有的金龙集团股权转让给金绍平,金绍平再将全部股权质押给万跃萍和汉邦国信。

另根据金龙机电2019年年报,杨三彩、代东云是该公司前十大股东,这两个名字同样出现在ST北文2021年中报的前十大股东之列。

2021年9月22日,金龙机电发布公告称,金龙集团目前处于破产清算过程中。

李雳之于ST北文是新面孔,但万忠波其实是这家公司的“旧相识”了。

曾与天上人间齐名的花都夜总会已灰飞烟灭。2013年,北京花都文化娱乐有限公司被吊销工商执照,历史股东中仍能看到万忠波的痕迹,其参股时间始于1998年该公司成立之时。该公司后来的大股东杨三彩,也曾出现在前述金龙机电、ST北文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2019年10月,北京文化发布公告称,将以8.4亿元自有资金收购位于北京密云水库边上的数十块土地,交易对手名叫北京东方山水度假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山水”)。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7月31日,东方山水注册资本5700万元,总资产4540.33万元,总负债19.93万元,净资产4520.40万元。该笔交易溢价高达655.80%,且东方山水名下土地剩余的使用年限只有17年。

“也就是说花了8个亿,买下使用年限只剩17年的地块。”一位ST北文原高管对每经记者表示,“一般住宅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商业用地50年,再算上开发周期、运营周期,至少需要拿一块(使用年限)二三十年的土地才是正常的商业逻辑。所以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交易说不过去,但这是董事会的决定,其他人也插不了手。”时任ST北文董事、副总裁张云龙提了反对意见。

每经记者查询获悉,东方山水的两大股东为南都国际和汉邦国信。万忠波间接持有汉邦国信45.21%股权。

而张峻、丁明山、陈刚后来相继折戟。张峻一度“失联”;丁明山间接持有的北京文化股权被轮候冻结,北京文化的第一大股东变为生命人寿;2019年8月,陈刚因涉嫌受贿罪被依法逮捕。

“2019年,北京文化在市场上春风得意,前有2018年暑期档的爆款电影《我不是*神》,后有2019年春节档票房冠军《流浪地球》,都是北京文化投资的影片。可这一年张峻和丁明山都失势了,我在遭到举报后被公安机关立案,前三大股东都已失去话语权。”娄晓曦称。

对于娄晓曦的上述说法,每经记者向宋歌、万忠波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一位ST北文原内部人士透露,为购买上述地块,当时因为《流浪地球》的票房回款,公司账面上有2亿左右现金,所以用2亿自有资金,外加5亿银行贷款中的4亿元支付给了东方山水。“因为这是信用贷、流动贷款,没有资产抵押,那时候银行征信系统已经卡得非常严了,未上映的电影票房都不足以让银行放出这么多钱,是另有人做了担保,这5亿才贷出来。”

娄晓曦说:“2019年北京文化4部主投主控电影票房惨败,电视剧《倩女幽魂》《大宋宫词》都不能如期播放,没有应收账款,2020年又遭遇疫情,眼看着银行贷款到期,那么大一个公司愣是拿不出来钱。所以,只能动《封神》的主意了。”

2021年1月,眼看5亿贷款到期,三笔来自**慧普华总计5亿元的款项打到了北京文化的账户上,转账缘由为“封神股权份额转让款”,用以偿还银行贷款。2021年4月,北京文化公布的交易公告中才披露,**慧普华是《封神三部曲》影片各25%份额的接盘方。

因未及时公布重大合同,今年6月,北京市证监*对宋歌、严雪峰出具警示函。

作为北京文化手中的一张王牌,《封神三部曲》自诞生以来备受市场关注和期待。影片由乌尔善执导,陈坤、黄渤领衔主演,宋歌任出品人。影片取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古典神魔小说名著《封神演义》,讲述了一场三千多年前人、仙、妖之间旷日持久的神话战争故事。北京文化对外宣称,影片总投资超30亿元,为“中国电影工业化标杆”。

但这部电影无论票房怎样,至少有6亿元已与上市公司无关。

ST北文公告的《封神三部曲》股权转让合同显示,**惠普华有权要求北京文化按照原转让价回购其持有的影片投资份额,并向**普惠华支付利息。这意味着,**惠普华有权决定最终是否要收购《封神》系列的投资份额。

假设最终《封神》系列的市场表现不达预期,**惠普华完全有权不买《封神》的投资份额,**惠普华可以收回6亿元(截至2021年半年报,北京文化已收到5.5亿元转让款)的转让费,还可获得相应利息;如果票房好,**普惠华可保留投资股权,并按照合同分享投资收益。

根据2021年半年报,ST北文营业收入达2156.57万元,同比增长281.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506.26万元。北京文化的资金短缺成为不争的事实,但还没有到最后一步,《封神三部曲》依旧是北京文化手中充满神秘感的一块肥肉。

9月23日,ST北文总裁严雪峰在投资者接待日上表示:“电影《封神三部曲》为三部连拍,目前三部均已杀青,第一部已完成后期制作,正处于宣传发行准备阶段,具体档期以公映信息为准。”

宋歌的发家史和电影并无关联。这名“理工男”在24岁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便出国深造,回国后曾与清华系的资本紧密捆绑,担任过清华紫光通讯有限公司总经理、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

投资过房地产、保险、金融等产业,宋歌又将手伸向了电影,2005年跟投徐克导演的《七剑》。那时的电影产业尚处于早期,宋歌却预判到电影行业未来一定能腾飞。

2008年,宋歌成立的完美时空影视公司投资拍摄了国内第一部“小妞电影”《非常完美》。这部影片由章子怡作为制片人并主演,范冰冰饰演的“插足者”充满“话题度”,影片一上映便拿下近亿元的票房。

2011年,宋歌加盟万达,先后推出了《北京爱情故事》《警察故事2013》《寻龙诀》等。

离开地产资本后,宋歌又与“保险资本”成为伙伴。2013年,富德系生命人寿的张峻出资90亿成立厚德前海基金,由宋歌任管理人。同年,宋歌还与杜扬创办了摩天轮文化传媒。此时,丁明山出现,看中了自带资本与内容的宋歌,几方不谋而合,通过重组京西旅游,将娄晓曦的电视剧公司世纪伙伴、“内娱经纪人一姐”王京花的经纪公司浙江星河以及宋歌创办的电影公司摩天轮收入旗下,北京文化就此诞生。

熟悉宋歌的资深影视人士对每经记者表示,宋歌较早地将金融、资本的方式引入电影界,在早年创作者缺钱时真金白银地投资了他们,建立起了圈层资源。

娄晓曦实名举报宋歌职务犯罪一年多后,北京市证监*于今年8月底做出处罚:娄晓曦是组织实施财务造假的主要人员,宋歌全面负责北京文化当时的工作,对娄晓曦、宋歌等给予警告,并分别处30万元罚款,娄晓曦禁入资本市场三年。

做出好电影,是不容易的,做一家优质的影视公司也是不易的,北京文化曾经都做到了。

后来出现种种争端是非、阴阳合同,让这家曾经的好公司备受打击。无论如何,新任董事会都已出炉。眼下只有股东齐心、战略明晰、合规操作才是正道。

中国电影产业任重道远,这一步步坚实的步伐都需要踏实做作品的人和公司迈出来,希望北京文化这个品牌还有机会做起来,重回曾经的高光时刻。

(每经记者可杨、实习记者李佳宁对本文亦有贡献)​​​​

北京文化是深股还是沪股?

北京文化是0开头的股票,所以属于深市的股票

华夏起源之南方人群向北方迁徙 后石家河时代 煤山文化 印信台遗址 谭家岭古城 O3-F377下扩张时间和支系 - 知乎

按目前看到的北方数据,河南汉4千多人的法医数据和河北汉两百多人数据,O1在这两个地方是比O2a-M95+O2*M268还要多的,也比N还要多。

北京和东北三省汉法医两千多人数据O1也是整体O2-K18和N是旗鼓相当的,

南岛的O1是不少,但有三分之二是M110和M119*在大陆华东沿海是基本难找的类型,就是在汉族中也难找的。剩下三分之一的P203主要是以B388支系为主。

更早的话大致同意LZ的意见,O3从川滇北上,过长江后分两路,一路继续向北后沿黄河东进,一路过河后沿江东进,当然也应该包括未过江就东进的,O1沿海北上,O2在两者之间,

为什么O3能占领中原并繁殖出大量人口,个人过去认为是个很偶然的因素,因为O3在最西边,这样他们更容易渡过长江,而中下游江面很宽,水又很深,冬天又不结冰,O2和O1北上到这个地方只能望河兴叹了,可能长江中游还好点,所以尽管O1比例在江南异常得高,但在北方还不如O2多

目前来看O1分布和爆发方式和其他类型没有可比性,比较有自己的独特方式。

在汉族中O1支系少F492,F4084*,F5498这三支占90%左右,剩下的主要是CTS3085支系的,除了F492外其他三支主体估计爆发时间也是在3-4千年左右。

汉族南方汉族O1中,华南西南中南地区看过的超过2000多人法医数据,O1支系中F492一般占当地汉族数据中5%-8%左右,在几个地区中F5498支系相对比F4084*多点,由于F5498和某些F4084*支系在17-STR上不好区分,估计F5498在这些地区占当地汉族数据3%左右的比例,F4084*在2%左右。

在华东地区的汉族O1,看过的当地汉族超过6千人法医数据,F492比例超过当地汉族数据10%,一般在10%-18%左右,其他主要应该是F4084*支系的估计在数据中能有3%-5%的比例。

在北方数据中,华北的河南汉看过有4千多法医数据,河北汉数据比较少才两百多人数据。F492在数据中的比例是3.6%-6.6%左右,F4084*和F5498应该是各超过1%的比例,在河南汉其中一份超过千人的数据中还有一支超过2%的CTS3085的近代爆发的支系。

在西北汉看过的上千法医数据中,F492比例在数据中有2.8%-3.5%左右,由于有的F4084*和F5498从17-STR不好区分,一起算的话在西北汉的比例在1%左右。

看过的山东汉的超两千法医数据,F492比例在数据中一般是1.5%-3.8%左右,F4084*和F5498应该有1%-2%左右。

东北汉看来的一千多法医数据中,F492在数据中比例在2.8%-3.2%左右,F4084*和F5498应该都超过1%的比例。

以河南几组千人以上数据来看F492比例在3.6%-6.6%左右,按现有户籍人口1.04亿来算相关人口应该在375万-686万左右,而华东浙江几组数据F492比例在10%-18%左右,按户籍人口4700万来算相关人口应该在470万-846万左右。两者之间人口差距不见过有很大。

陕西数据目前还没看到有超过百人以上的数据所以无法比。

和两者相关地区,上海看过的数据F492比例在13.3%左右,按户籍人口1450万来算相关人口有193万左右,河南北边的河北数据F492比例在6.6%左右,按户籍人口7200来算相关人口有475万左右。

由于人口基数的差距华东两省市的F492相关人口总数,还不如华北两省的F492的相关人口总数。虽然频率看上去差距很大,但实际相关人口也是相当而已。

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O1并不在于他们的具体支系,而是表明了这个地区是O1的分布区,而现代O1高频区也基本是这个分布区的辐射扩散,所以以现在并不充足的分子学数据,相信汉族O1支系也是在这个区域产生的,这是概率使然。

我觉得我这个帖子可以和guwei0001的《5500年前的大范围文化变迁》一帖形成互补!

蜀国、楚国、吴国和越国都是前青铜时代长江文明的继承者。

其实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扩张潮和**的苏美尔文明和埃及文明兴盛是同时的,在纬度上长江文明与苏美尔文明和埃及文明是同纬的。

由郭静云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原来被我们忽视的江汉地区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很多读者被郭静云竟然的视野和想像力说震惊,但是在她和许宏的辩论中我倾向于许宏。也就是郭静云将江汉的文化构建了超出大家想象的夏国史,我还是倾向于夏是在中原建立的。

在中原的人群O3三大支的比例能否有这么多呢?很困难。

他的原话是不认同O的东南亚起源说,然后岭南一线没有O,应该是指岭南以南吧,不然也没必要用线字至于岭南本身当时是否有O,这个不好说,当时的岭南好像也是澳美人种?若如此,也可能没什么O,岭南可以争议,东南亚我觉得问题不大,O毫无疑问是后来的

中南半岛山韦文化与和平文化是岭南中石器的扩展或延伸,我认为是属于O系的,早在1.5万年前已向中南半岛发展,而且1.5-1.0万年前都是连续的,认为南迁晚,主要还是出在年龄估算上。湖南、江西的这些遗址都比较晚了,以前还认为是1.2万年的,后来测了又说达到1.8万年。两广的很多遗址都是两三万年以上的,而且多是些鹅卵石制砾石石器,与新石器时代有承袭关系。O系人进入湘、赣应不会太早,最早估计也不会早于2.5万年前(极限),而之前应生活于岭南(两广)。

然而父系单倍群和体质的对应并不是很紧密。C可以是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澳大利亚人种;D可以是尼格利陀人种和蒙古人种;E可以是尼格罗人种或高加索人种。

可别忘了O系在东南亚和巴布亚还有很多K系兄弟。那些O的兄弟k其实都是和O并列的,虽然人数少的多。

为什么那么多k都不能占据完尼各利陀人种和澳美人种的谱系,还需要O去跨越蒙古利亚人种和尼各利陀人种甚至澳美人种?

我也来个无责任猜想1,M117的爆发点在湖南和湖北的西部(常德,荆州,襄阳一线)2,M134xM117的爆发点在河南的西部,它跟M117爆发点的地理位置应该是很接近的,这与两者系统树上的亲缘关系相一致。3,002611的爆发点在鲁中山地的北沿,或者在太行山东麓。4,O1及其下游在浙江省北部,这一点估计是争议最少的。

这些爆发点有一个共同点特点就是它们都处在中央大平原边缘的山脚和地台,最能塑造这种模式形成的可能就是洪水。可以设想某天一股巨大的洪水将低地平原的村落和人口席卷一空。此时居住在平原边沿山脚处幸免于难的半山民们借助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首先霸占了洪水退却后裸露出来的肥沃土地,并以此为资本迅速扩张了自己的人口,塑造了现在我们所见的基本格*。

从目前O1下游分布来看不可能是浙江北部起源和爆发的,浙江的O1比例虽然高但是多样性少,目前来看浙江汉4451人数据O1比例也才23%,听说这是浙江北部数据,还有组浙江汉201人数据O1比例是17.5%.就算是浙江汉4451人数据O1比例也才23%,和福建闽南汉超过40%的M117没法比,我怎么没见人说福建是M117的起源爆发地呢?

如果O1是浙江爆发起源地的话那么多样性会不少啊,但是目前来看浙江O1有97%都是P203,其中F492占比84%,F4084占比13%,而F492中估计大半都是F656,目前来看F656共祖时间可能在2800-3000年左右,只能说浙江O1高只是F656这支在浙江爆发的很成功。目前来看浙江周边地区也是差不多,南通汉1082人数据13.9%左右的O1但是其中80%是F492,上海汉517人数据17.4%的O1其中F492比例也占80%左右,从目前中通来看华东地区的F492支系F656占大半左右。

目前来看O1下各支系分布,M110基本分布在南岛国内非常少见,看过国外分析菲律宾和印尼支系最近共祖是6500年左右,在南岛国家有10%的比例。M119*目前来看应该叫O1a3比较合适,也是基本分布在南岛,比例在8%-10%左右,最近共祖目前还没说法不过估计和M110差不多。B388是南岛P203特有支系在南岛中比例应该在10%左右,看过国外分析菲律宾和印尼支系最近共祖是在3500年左右。以上三支是南岛特有支系,我估计有可能是M110和O1a3是一起南下的所以在中国基本没有同支了。而B388和大陆支系F78分开是6100年左右,估计是走另的线路比另外两支晚点南下的。西南少数民族支系,YP345和Y18196这两支在云南傣族,贵州水族,湖南侗族,湖南和东南亚苗族,广西壮族,在以上民族都有分布是这些民族O1的主流支系,估计和汉族的F4084*分开6千年左右的支系了。以上两个支系基本在汉族没有分布我只在云南汉中发现有一定分布。CTS8902这一支目前在云南傣族和广西越南京族中有分布,和汉族F492支系分开时间是7700年左右。

而汉族O1支系目前来看应该四支,F533应该在汉族有8%左右,其中F492占大头估计有90%都是。分布目前来看北方基本在3.5%以上,河南河北都有汉族数据是超过7.5%和7.2%的,辽宁汉也有5.6%比例的,就算是山东O1比较少但取样12市7百多人数据也有3%的比例。西北汉基本都是有3.5%以上的比例。最高频区出现在长江中下游,从重庆来看由于没汉族数据用重庆土家族197人数据来看也是能达到10%的,湖南汉310人数据也有超过10%的比例,南通上海浙江都是比例超过10%以上的。福建台湾汉目前来看也是超过10%的。再南的广东汉比例是在6%-7.5%左右。云南汉和四川汉比例都是能达到6%的比例的。在南北少数民族中壮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都有3%-4%的比例,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锡伯族,鄂温克,达斡尔,都有这个比例。F4084*目前来看是O1汉族中的第二大支系,南方比例应该在3%-5%左右,北方比例有1%-2%左右,在汉族平均应该有3%左右,在韩日这一支比例也应该有1%以上,目前来看下游应该分两个支系,CTS701和K644*,从STR来看爆发时间应该在3-4千年左右,当然要以后有人高通了才能知道最近共祖时间。F5498目前来看分布应该比较西部,估计南方整体应该有2%左右是有的,北方可能比例少估计有0.5%左右吧。最近共祖时间由于看来的STR数据比较少不好估。CTS3085也就是以前的中国大多标的M119*,但实际上他是P203的兄弟支系,和南岛的M119*不是一支,目前这一支估计在北方有0.5%左右,北方比南方多。还有一支F4084比较早分开的支系,L594.2这一支目前主要分布韩国有1%以上比例吧,日本也有一定分布不过比韩国少估计是韩国过去的。目前来看O1主要分这十一二支,

华东地区目前是F492比例最高地区,一般超过10%。目前知道的法医样本,江苏南通汉1082数据比例是10.3%,上海汉517人数据比例是13.7%,浙江汉4451人数据比例是19.3%听说是浙江北部数据。台湾汉有480人数据比例是11%。中南地区目前知道的土家族197人数据比例是11%,湖南汉310人是10.3%,湖北数据目前还没有STR数据估计也会超过10%的。华南地区广东汉885人数据比例是7.5%,广东汉150人数据比例6.6%。西南地区云南宣威汉145人数据比例是7.5%,成都汉100人数据比例是5%。西北地区甘肃汉722人数据比例是3.3%.宁夏回族115人数据比例是3.5%.华北地区北京汉246人数据比例是3.6%,山东汉734人比例是3%。河北石家庄汉152人比例是7.2%,河南汉1100人比例是7.5%。东北地区,黑龙江牡丹江汉859人数据比例是3%,辽宁汉310人数据是比例是5.6%.

按目前长城沿线古代几千年前的人骨结果来看多数据遗迹N系占50%以上的比例,但是到了现代N在这些地区只有5%左右的比例了,但是中国其他地区一般都有5%左右的N.只能说明有大量N向南迁了,目前来看人类一直都是在迁移的,几千年前和几千年后差别大的很。

换个思路,如果F492是由于楚国扩张起来的类型怎么样,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中原地区不管因为战乱饥荒等什么原因减少,都不会改变F492所占的大体比例。除非F492集中在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族群中,比其他Y类型有更多的存活机会。所以你的说法在逻辑上是很难成立的。其次,吴越地区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是南宋以后的事。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大部分土地还是沼泽,还有很多沿海地区尚未成陆。汉代的《史记》中记载“江南卑湿,丈夫早夭”,证明当时很多地方还是瘴气和湿气弥漫的沼泽。三国时期,东吴政权还在把刚平定的越人土著用来充实农业生产人口,这能说明吴越地区当时的生产力高出中原?

中原战乱加上历史时期的北族南下肯定会降低比例啊,以河南大样本量O1最高10.7%比例乘以10700万的户籍人口得出相关人口,对比浙江大样本量O1最高23%的比例乘以4750万的户籍人口得出相关人口,两地相关户籍人口只是相当而已啊。一千多年至两千多年内的战乱肯定会对才形成三千年左右的F492后期各地的分布比例产生很大的影响。

说得很对,我非常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南方人一定要攀附中原攀附华夏。华夏对我们南方人来说只是北方来的征服者而已,百越壮侗苗瑶才是南方的原住民才是我们的本源。我敢说南方汉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常染已经证明的很清楚了。

而且根据最近几年的古代遗址基因检测和论文,古华夏族还真未必是像我们大家一贯认为的那样是纯粹的南方民族。二里头和偃师的遗骸检测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至少有一部分夏商时期的古华夏人是比较接近东北亚民族的。

在没有大数据的情况下,要确定O1-F492+是由北向南还是由南向北,还是有难度的,还需要耐心的等待。

但按照很多人的说法,碾子坡并不是先周,因此究竟如何,尚难定论不管怎么说,

我说的D5不北不南是和二里头临近的地区对比,倒是有点东,因为D5的高发区在苏鲁豫交界处。从古DNA来看,蒙古国的母系也很稳定,父系嘛,变化可以用天翻地覆形容了。河北的MT特点是D4特多,但是河北人父系和其他北方中原汉人是很接近的,常染也基本接近

----------------------------------------------------------------------------------------------现在Lipson改变观念,提出地区民系血统的矩阵关系观念,我看就符合历史的真相,与之前李葆嘉提出的‘东亚语言的语网观念’,其实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新石器时期O2-F444人群文化属性的推论-Y染色体/父系Y-Chromosome-分子人类学论坛ForumofMolecularAnthropology-PoweredbyDiscuz!

藏缅系的N2(N1d-F2930)的来源问题。根据目前的数据,可以认定N1d-F2930(即Poly所称的N2)是汉藏语人群的奠基者父系类型之一,其重要性(如果一定要排列的话)仅次于O3-F5。其次,目前大家普遍认可F5对应仰韶时代诸文化人群的观点。那么,是什么样的古代人群在仰韶时代以前兴盛、并被后世的仰韶人群所融合,从而成为汉藏人群的奠基者父系类型?就我所知,除了大地湾-老官台文化人群之外,似乎已经没有其他的选项。查看老关台文化最初的几个遗址的报告,存在与平底筒形罐很接近的陶器,同时也栽培粟。由此,我推测,老官台文化人群可能是以父系N1d-F2930为主的。在更早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一人群可能也是从山西及其周围地区扩散而来的。这样的话,就可以把粟的驯化追溯到山西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群之中。加上N1c2a1-F1154与N1d-F2930本身也有亲缘关系。我们知道,山西的下川遗址出土了最早加工食物的石磨盘、石磨棒。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粟同时出现在甘肃东南部、河北南部和河北北部,而山西正处在这三个地点的中心地带,是一个驯化粟的理想的候选地区。

通过微基因数据等现有数据来看目前来看F492的兄弟支系F81*和Y13984主要分布在山东至江淮一带,这一带是F81支系下游支系是丰富的齐全的,共祖时间是在3700-4600年间,F81可能和山东龙山文化相关。而浙江数据不少暂时还没有测有F81*和Y13984,占半的是F656最近共祖才2100年。

M117、M134我在2007、2008年已经提出不可能走藏缅西线,而是从湘西大致沿着南水北调中线沿着边山北迁,你们现在才发现不走西线,比我晚了差不多十年。磁山之前好像测得有O1吧,红山牛河梁测得是有O的,且母系是N类如N9a、B之类,这些应是原先的底层,父系N及母系D4、M8a、G、M10之类是后来才混进来的。兴隆洼出土的碎石猪头龙,红山的玉石猪首龙以及兴隆洼的居室葬都表明来自O系原始越人,如玉文化见于良渚大汶口等,居室葬见于湛江遂溪的鲤鱼墩遗址。他们跟父系N有关,又要闹笑了,说到底,还是那个共祖年代作怪。

还有辽西的小河沿、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八角星纹,都表明其与湘西高庙以及汤家岗文化等有渊源。

贾湖、裴李岗、后李等与湘地彭头山文化有渊源,前者是从南方北迁的文化已经被很多学者所认可,怎么会跟N系、北方原先的细石器采猎族有关?细石器狩猎族与陶罐类农耕族原先就是截然不同的、不互混的,怎么可能搞乱搭配?让细石器狩猎族去搞粟种植。

说的是山东F492多样性而非F81,你有山东CTS409样本么,不能说某一个下游单倍群比例高,它的多样性就低。而且假如F81是从江淮扩散的,F492还留在山东的概率就比较低,而且CTS2458*共祖年龄也不高,看上去只是F492的兄弟支系,也就是说,最初分化的时候CTS2458*在北,F492在南F656现在共祖年龄2100年,从这个时间来看,应该和汉初江南崛起的世家大族有关,虽然相比F316,个人相信F492和F656以后或许能提高一些,但F656离吴泰伯仲雍年代还差得远

从微基因来看能大概知道分布情况,微基因样本主要来自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地方工作的人。

目前我知道微基因测出的O1a样本有38例,M119*和M110各有一例,M119*应该是来源福建,M110还不清楚。P203*有一例来源自广东。F5498是有三例样本来源自西南一例应该是F5498*,还有两例分别是来源自河南和湖南的都是F5498+M101支系的。F4084应该有6例,分别华东的有3例,西南有两例,北方有一例。而F81*测出有四例,四川,江苏,安徽,山东,各有一例。

F492目前来22例,华东9例其中7例是F656还有2例是F492*,这些样本来源自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南方5例F492全是F492*,这些样本来源自湖北湖南广东。北方7例F492有6例F492*一例是F656,这些样本源来自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内蒙。还有一例在意大利应该是F492*。

跟据目前YFULL两例还在估算的F492新样本来算,F492最近共祖时间下个月应该会提早几百年左右。从F492最近共祖才三千年左右来算F492多样性高的地方估计很难找,而且目前来看非华东数据都是F492*为主,只有多测高通样本才知道具体下游。不过目前清楚的是华东高比例的F492以F656为主,从现在数据看江南只是F656非常兴旺,但其他地区F492只是他的兄弟支系,而非江南迁入,虽然STR很相似。

是的。如果F209不曾扩张的话,(不考虑汉族在晚近时期的扩散)崤山以西的F444的整体比例是很低的。或许我认识有误。最初驯化和栽培粟的人,有可能是两群居住地临近的人。以N1c2a1-F1154在北,F444在南。又或者,N1c2a1-F1154最初驯化了粟,而F444才是在中原地区大规模栽培粟的人群。

N1c2a1-F1154在汉族人群中的比例不低的。可参见Poly的《ThedichotomystructureofYchromosomeHaplogroupN》。此外,我们实际上非常缺乏华北诸省的大样本量的细测数据。我推测,在山西和内蒙古中南部,N1c2a1-F1154的比例应该会比目前知道的要高。

448del的整体年代不高,所以朝鲜族中的448del不太可能是继承自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滨海边疆区的土著,而是另有更晚近的来源。就目前所示,C3-448del,C3-M48和C3-F1918的下游在最近几千年内扩张的支系是据对的主流。但是整个C3北支之下也存在很多的早期的分支,在环鄂霍次克海区域(北海道至勘察加半岛之间)特别是如此,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阿伊努人中的C3,目前还不知道具体的下游分支。

然我闻整个L666只有不到9000年的共祖,且其兄弟支系P43为西伯利亚土著支系(与萨摩耶德语族有密切关系),以短短九千年前共祖而形成如此巨大差异的两支,似乎不甚合理,我颇怀疑整个L666都是起源自西伯利亚,似乎更为合理一些且即使山西内蒙古中南部该单倍群比例更高些,焉知不是来自后来的北人入侵呢?因为确实有些北人似乎是该支的吧,未必皆是汉人固有。不过如今该支包括其下游M128分布确实比其他N北支偏南,不知何故,我收集了诸多中亚突厥游牧民的父系数据,亦未发现该支存在,倒是其兄弟支系P43是能够发现的,确实有些奇怪我的疑惑是以一个旱作农业的发明者地位,如今的比例确实不太匹配,应该更多一些方才合理。

F3918来自鲜卑人的可能性极大不过有点奇怪的是从谱系树上,F3918实际上和美洲的C2关系更近一些,而和星簇以及M48等支系关系远一些,但是鲜卑和蒙古都是蒙古语族的群体,而蒙古(以及族类相近的其他蒙古语族居民)在回鹘崩溃侯的扩散以北支而言却是星簇支和M48F3918在中亚突厥游牧民中目前所知的主要是TORE,哈萨克TABYN以及吉尔吉斯钦察。TORE不好说,TABYN和钦察都是突厥起源,应该是突厥兴起以后遗留在草原上的F3918已经突厥化了,到新的一批蒙古语族扩张的时候,已经是突厥人了阿依努人的C2可能和尼夫赫人是一支的,但尼夫赫人的C2似乎也没有细测的样本,尚不知其支系情况

从我所知的树形来说,实在很难看出F1154曾经是农业人群的迹象。况且其九千年前的近亲P43出现在属于游牧人群的巴泽蕾克墓地中,确实很难将其与一万至九千年前的农业人群联系起来。如果N-L666与粟作农业有联系的话,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粟作农业产生产生后不久,其所生活的地区即发生了巨大的气候变化,一部分人放弃了农业生产,回归到早期的狩猎采集及游牧的生活方式(对应P43),一部分南下继续从事粟作农业(对应F1154)。同时这次气候变化也形成了一个瓶颈期,消灭了得益于粟作农业而出现的大多支系。于此同时,生活在南方地区的F46人群刚好位于新的粟作气候带上,促成其接受了粟作农业并形成了一个簇状的扩张。这个气候变化很可能是8200年前左右的降温事件,也与F46扩张的时间基本一致。如果能在考古上发现这一迹象,则是极好的证据。

最近有在写一篇涉及C3-F3918的文章,可能数个月后能正式发出来。“F3918来自鲜卑人的可能性极大”,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美洲的C3b-P39确实是F3918的早期亲缘分支,在计划的论文中也有涉及到。Ilumäe2016这篇文章在计算N系下游分支的年代的时候,使用了“arelaxedlognormalclock”模型,而不是常用的匀速突变模型。“arelaxedlognormalclock”模型假设突变速率按对数模型的曲线变化,因此会计算得到偏小的年代。但实际上,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的话,在突变速率模型的选择上,不应该抛弃“匀速”的模型。总之,Ilumäe2016计算的年代是偏小的,L666应该会超过1万年(但很可能不会高于1.3万年,需要通过具体的计算来验证)。

关于该点我要再提一下,为什么我会认为M407可能是偏东一点的地方融入蒙古语族的,当然首先有朝鲜韩国父系数据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蒙古的M407似乎与一个很重要的部族联系在一起的,该部族即弘吉剌,而该部族实际生活地域相对于其他蒙古语族诸部族是偏东南的(实际上弘吉剌人和其他蒙古人一起走出额尔古捏坤的传说可能是后构建的,实际上未必如此)回鹘汗国崩溃以后蒙古高原部族论文三篇-文化人类学综合区GeneralCulturalAnthropology-分子人类学论坛ForumofMolecularAnthropology-PoweredbyDiscuz!那么以弘吉剌人生活的地域,他们假如恰好是某支被同化的M407部族就是非常合理的КУНГИРАТЫВВОСТОЧНОМДЕШТИ-КИПЧАКЕВXIII-XVВЕКАХhistoryandgenealogykungiratineasternDasht-i-KipchakintheXIII-XVcenturies根据该文,十三和十五世纪的东部钦察荒原(dasht-i-kipchak)的弘吉剌人至少分为三支,而哈萨克人的弘吉剌则来自其中的一支(来自一位叫囊古贷的诺颜,他一生主要的业绩是多次对俄罗斯人和切尔克斯人的劫掠),但是哈萨克人的M407和蒙古人的M407关系还是有些略远的,我颇为疑心也许早期蒙古的M407的情况更为复杂一些,游牧民族常常有强烈的瓶颈,哈萨克人只有一支,那么蒙古的M407也只有一支似乎也不是过于奇怪的事情

我们小组已经有人写了一篇关于C3d-M407的文章,可能数月后能刊出。对于蒙古语诸族的早期历史而言,M407是一个关键的父系。我有分析过一组哈萨克弘吉剌特部的C3-M407的STR数据。多样性高,有多个独立分支,更接近始祖类型。相对而言,其他蒙古语人群中的M407处在边沿的位置。因此可以认为弘吉剌特部中的M407是整个蒙古语族群中的M407的扩散中心。

偏题了。回到F444的话题。豢龙氏在75#的内容是一个很好的假说。在Poly的关于N的数据中,其实汉族中还存在一定比例的N1c-F1206/M2013+,F3163-。这是比F1154更早分化的支系。根据吉大方面的测试,单倍群N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古代人群的最主要的父系。但不知具体属于哪一个下游支系。总之,N1c-F1206的早期分化还是很复杂的,汉族内部的N1c-F1206的多样性还很高。目前几乎还没有得到研究。还有待更多的测序数据和分型数据。

随着这几年石峁考古的突飞猛进,包括何驽先生在内的学者已经认同了石峁人的入侵是陶寺毁灭的原因张国硕先生陶寺文化性质与族属探索,则认为陶寺毁灭与夏人有关,亦可备一说,然而在我看来并不具有说服力。惟其提到陶寺晚期鬲的盛行代表族群变迁确有道理,而以上诸家都认为陶寺毁灭是因为石峁,我也没有不同意见。陶寺晚期的鬲应该是和石峁有关

陶寺文化性质与族属探索(一)--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潇湘文化专题网陶寺文化因1978年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一支分布于晋南地区的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30多年来,有关陶寺文化的重大发现接连不断,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其文化性质和族属问题产生了诸多认识和争议。如在陶寺遗址发掘之初,有学者认为它是夏文化[1]。随后,李民先生发表不同看法,指出陶寺遗存与尧舜时代文化有关[2]。1990年以后,刘绪等先生以及笔者都明确否定陶寺文化为夏文化之说[3]。近年来,“陶寺文化非夏文化”的观点已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同,甚至部分原持“陶寺文化为夏文化说”的学者也转而认为其观点是难以成立的[4]。目前,有关陶寺文化族属的争论重点集中在唐尧和虞舜上,主要有“唐尧说”[5]、“有虞氏说”[6]和“尧舜说”[7]等三种主流观点。

笔者认为,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族属的对应关系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在陶寺文化性质和族属研究上,简单化、单一化的思路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或以偏概全,不能笼统地说陶寺文化就是某某时代、某某族群的文化遗存,更不能简单地说陶寺遗址就是某一族群或早期国家的**中心。纵览有关材料不难发现,陶寺文化事实上可分为早、中、晚三期[8],延续时间比较长,至少达数百年之久,不是某一族群某一首领的生存年代所能涵盖的;陶寺文化早、中、晚三期文化总体上看有着连续发展的序列,但早期与中期之间、中期与晚期之间皆发生了大的变异,甚至有明显的暴力倾向显现出来,不应是某单一族群文化的自然、和平之演变;而文献材料表明晋南地区在尧舜禹时代族群关系错综复杂,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周族以及其他族群分布其间,因此这个地区的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也应是复杂多变的,其文化因素的构成应是多元的,且不同时期的民族成分、民族地位当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考古和文献资料整合的角度,对陶寺文化不同阶段的性质与族属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在已发现的陶寺文化遗址中,属于早期的遗址相对较少,主要有3处:即襄汾陶寺、丁村曲舌头[9]和临汾下靳遗址A类遗存[10]。早期陶器的制法以手制为主,轮制少见。陶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的夹砂褐陶、泥质褐陶,有一定数量的黑皮陶。器表除素面和磨光外,主要是绳纹,也有少量篮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弦纹和划纹等,有一定数量的彩绘陶器。器形多平底器,主要有釜灶、斝、扁壶、大口罐、小口折肩罐、折腹盆、深腹盆、浅盘豆、单把杯、高领尊、碗、钵等,还有深腹罐、盆形鼎、斜腹盆、甑、缸等。斝式样较多,有深腹圜底盆形斝、单耳罐形斝、折腹斝等。大型城址的发现[11]是陶寺文化的一大特色。在陶寺文化早期,陶寺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建造了早期小城,属于“都邑文化”性质[12]。陶寺早期小城规模巨大,南北长约1000、东西宽约560米,城垣周长约3600米,面积达56万平方米,为同期黄河流域最大的城址之一。该城布*严整,功能完备,显然是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城内中南部有相对独立、封闭的宫殿区,面积大约5万平方米。小城外东南部,有排列有序、等级分明的墓地,已清理出大、中、小各类墓葬1000多座,包括随葬鼍鼓、特磬等高规格礼器的“王”级大墓。这些说明陶寺文化早期已进入了雏形国家的阶段,而陶寺早期小城应为这个时期的都城或**中心。对于陶寺文化早期的文化性质,有学者认为它应属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范畴,为其晚期阶段[13];甚至还有学者认为整个陶寺文化(类型)与庙底沟二期文化同属于一个考古学文化系统,前者是后者文化发展序列的“顶峰”或“文化水准较高的阶段”[14],这些观点很值得商榷。从文化面貌上看,陶寺文化早期中确实含有斝、釜灶、夹砂罐、鼎、折肩平底瓶等庙底沟二期文化因素。在陶寺文化之前,晋南地区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区。通常情况下,当地庙底沟二期文化应是其前身。但这些研究者似乎只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共性,而淡化甚至回避了其诸多差异性。据长期从事晋南考古工作的高天麟先生统计,陶寺遗址发掘简报中,共发表早期陶器35件,其中庙底沟二期文化中未曾见过的器形就多达14种26件,包括矮领深腹瓮、大口折沿罐、筒腹侈沿罐、扁壶、折腹盆、敞口盆、扁足器、泥质单耳罐、单把罐形斝、折腹斝、深腹斝、矮把豆、彩绘壶、彩绘龙盘等;而与庙底沟二期文化相近的器形只有4种8~9件,主要是夹砂单耳罐、釜灶、小口折肩罐等[15]。这一统计结果显示,陶寺文化早期与庙底沟二期文化之间应该是“小同而大异”。对此,何驽先生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统计分析,认为陶寺早期所包含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典型因素约占1798%,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变体因素约占787%,陶寺早期独特的个性因素约占2472%,其余的摒弃因素约占4943%。并把变体因素平分,认为陶寺文化早期遗存与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典型类型相比,相似性仅占2191%,相异性则多达7809%[16]。

陶寺文化早期与庙底沟二期文化之间有如此大的差异,相信人们是很难把它们归入当地同一支考古学文化之中的,而“陶寺文化”的命名[17]被学界最终认可也正是基于如此考虑。因此,陶寺文化早期可以定性为:非当地固有文化的自然延续发展,以新文化因素为主体、并融合了当地庙底沟二期文化部分文化因素的外来文化。陶寺文化在晋南的形成以及陶寺早期小城的出现当与某一**实体的迁移、入居有关。陶寺文化早期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限在陶寺一带,而陶寺遗址本身又是整个陶寺文化中最早的遗存,只是到了陶寺文化早期偏晚或早、中期之际以后,陶寺文化才开始向陶寺城址周围的临汾盆地辐射,并逐渐出现了城乡分化[18]。此现象符合外来文化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另外,陶寺城址的形成并不是陶寺遗址自身长期发展的积累,这也符合外来文化的特点。陶寺遗址目前发现最早的遗存被称作“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发掘者认为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早段[19]。关于这类遗存,有人甚至认为年代更早,属于仰韶文化晚期,即西王村类型或西王村文化[20]。虽然认识上有一些分歧,但对其年代的判断基本上还是接近的,即介于仰韶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之间,或者说是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偏早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年代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偏晚价段、且与陶寺文化早期又有明显承袭关系的文化遗存在陶寺遗址并不存在。这就是说,在文化因素和年代上,陶寺遗址所谓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与陶寺文化早期遗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缺环。

。从目前考古与文献材料综合来看,陶寺文化早期属于陶唐氏族群文化、陶寺早期小城为陶唐氏尧都和“豫陕晋相邻地区联盟”**中心的可能性最大。此有三方面的证据。一是陶寺文化早期的年代和陶唐氏尧的生活年代接近。关于陶唐氏尧生活的年代,学界一般认为是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二三百年左右,如翦伯赞等先生曾推定唐尧的年代为公元前2297年[22];李民先生依据《孟子·尽心下》、《史记·三代世表》等古史文献,推定尧舜时期应为公元前2300—前2100年之间[23]。关于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高天麟等先生曾认为其上限约当公元前2500—前2400年,下限为公元前1900年[24];1991年发表的陶寺文化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多集中在公元前2400—前1900年之间[25]。这些数据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都涵盖了一般认定的尧舜时代的年代区间。近年主持陶寺考古工作的何驽先生依据第一手材料,结合相关文化遗存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碳十四测年数据,提出了说服力较强的看法,认为陶寺文化早期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300—前2100年,中期年代为公元前2100—2000年,晚期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900年[26]。若此判断无误,那么陶寺文化早期的年代与陶唐氏尧所处的年代是大致对应的,皆为大约公元前2300年—前2100年。二是文献所载陶唐氏尧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与陶寺文化早期的社会性质相一致。所谓“尧舜时代”,应是指史前时期以尧为代表的陶唐氏、以舜为代表的有虞氏等族群生活的年代。学界往往把龙山文化的年代与尧舜时代相联系。尧舜时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与奴隶社会的过渡阶段,或称作“雏形国家”阶段[27]。文献记载中的尧舜时代社会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属定居的农业经济,已组织兴建大型工程;私有制产生,刑罚出现,社会等级形成,统一的决策机构开始建立,最高权威出现,战争接连不断,但尚未出现家天下的奴隶制国家政体[28]。这个时期推行墓穴浅而无坟堆的葬俗;使用陶器、彩绘器、木器和漆器;音乐发达,以龙为图腾之一[29]。而陶寺文化早期的先民过着长期定居的农业生活,掌握了建造宫殿、城垣等较高的技术;早期墓葬大、中、小类型的差别,说明等级制度已经存在;流行竖穴土坑葬、掘穴浅、有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说明当时埋葬无封土标志;生产的多样化和专业化,使社会产品空前丰富,生产出大量陶制生活用品,能够制造精美的彩绘陶器、木器和漆器,大墓中出土有彩绘木鼓(鼍鼓)、石磬(特磬)和陶异形器(陶鼓)等乐器,出土有彩绘蟠龙纹陶盘等,这些与文献记载尧舜时代的特征十分接近。此外,从《尚书·尧典》等文献材料可知,尧舜时代包括禹时期,在今河南、陕西、山西三省相邻的豫西、陕东、晋南地区,先后形成了以尧、舜、禹为首的区域联盟,其成员包括鲧与禹、契、皋陶、伯夷、夔、龙、垂、益、彭祖、弃(后稷)、朱虎、熊罴、四岳等。从陶寺文化与其他同期相邻文化的关系来看,龙山文化时期,在今豫陕晋相邻地区广大的范围之内,尽管有诸多山脉、河流等自然屏障阻隔,但三地之间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文化面貌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三地龙山文化皆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都存在轮制、手制和模制等陶器制法,袋足器发达;纹饰都有绳纹、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都有鬲、斝、鼎、盆、豆、罐等器类,有些器形十分接近。显然这一地区存在一种较为密切的联盟关系[30],这与文献记载尧舜时代存在的区域联盟也是完全吻合的。三是陶寺遗址所处的晋南临汾一带是陶唐氏尧的重要活动地区和尧都平阳所在。《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云:“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杜预注:“唐虞及夏同都冀州。”《史记·夏本纪》集解引郑玄曰:“两河间曰冀州。”《尔雅·释地》郭璞注冀州:“自东河至西河。”《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西河即龙门之河也,在冀州西,故曰西河。”西河之东的今山西省境西部,古代也称为“河东”。《史记·货殖列传》说:“昔唐人都河东。”《汉书·地理志》曰:“河东土地平易……本唐尧所居。”从上可知,冀州之范围应主要在今山西境内,是唐尧生活的地方。文献还记载唐尧统治的中心在汾河流域。如《庄子·逍遥游》:“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后帝”(尧)时,“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唐人是因”是说唐尧之族群因袭实沈居于“大夏”。大夏之地望,《史记·郑世家》集解引服虔云:“在汾、浍之间。”此外,一些文献又记载尧的活动中心在“平阳”。《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平阳条下引应劭曰:“尧都也,在平河之阳。”《水经注·汾水》曰:“(汾水)又南径平阳县故城……应劭曰:县在平河之阳,尧舜并都之也。”《史记·外戚世家》正义引《括地志》曰:“平阳故城即晋州城西面,今平阳故城东面也。《城记》云尧筑也。”《史记·晋世家》记叔虞居唐“在河、汾之东”,《正义》说:“封于河、汾二水之东,正合在晋州平阳县。”平阳,春秋时为晋羊舌氏封地,战国时为韩邑,秦汉置平阳县,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与襄汾县相邻,陶寺遗址在其范围之内。二至陶寺文化中期,陶寺文化分布范围有所扩大,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陶寺遗址新建大城和中期小城,并设立新的高规格墓地,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质。除陶寺遗址外,属于陶寺文化中期的重要遗址还有襄汾丁村[31]和丁村曲舌头、曲沃东许[32]、翼城南石—曲沃方城[33]等。中期陶器的制法以手制为主,模制和轮制陶器开始占有一定的比例。陶质仍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灰陶比例增加,夹砂褐陶、泥质褐陶和泥质黑皮陶的比例有所下降。纹饰仍以绳纹为主,篮纹、方格纹有所增加,另有附加堆纹、弦纹和划纹等。器形中,釜灶、夹砂直壁缸趋于衰落,鼎基本不见,鬲开始出现,斝仍有较多的数量,新出现贯耳盆形斝。陶寺早期小城毁弃于早期偏晚阶段。新修建的中期大城南北长2150、东西宽1650米,面积达280万平方米以上,为同期黄河流域规模最大的城址。不仅如此,城址布*更加井然有序,功能更加完备。如宫殿区位置更加突出,且与普通居住区相对隔离。中期小城位于大城南部,面积约10万平方米,城内除发现大片墓地外,还发现具有“观象授时与祭祀功能”的大型建筑[34]。中期小城内东北部发现中期墓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大、中、小型墓葬分布密集。已清理22座墓葬,属于中期的有21座,属于晚期的只有1座。其中中期大墓ⅡM22为圆角长方形,填土中有被腰斩的青年男子骨架,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有玉器、彩绘陶器、漆木器、骨镞、猪骨等[35]。相对于早期来说,陶寺文化中期文化因素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异,且明显受到南、北两个方向文化的影响。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大墓。如陶寺遗址早期、中期有着不同的茔域,其中早期墓地位于早期小城外东南部,而中期贵族墓葬是被围在中期小城内。又如陶寺遗址早期大墓随葬品以实用陶器群和木、陶、石质礼器为主,有鼍鼓、特磬、土鼓等;而中期偏晚阶段的大墓随葬品,如ⅡM22则改而崇尚玉器、漆器和彩绘陶器,其丧葬习俗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陶器方面,陶寺文化中期也有明显的变化,如新出现了绳纹罐、圈足盘、双耳折腹盆、素面斜腹盆、单耳杯、单耳小罐、圈足盆、浅腹豆、高领圆腹小罐、带环状捉手的陶垫等器物,这些文化因素,尤其是单耳和双耳的作风与来自于南面晋、豫、陕三省交界地区的属于河南(中原)龙山文化三里桥类型[36]之文化面貌基本一致,说明三里桥类型在陶寺文化中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学者曾经分析陶寺遗址的文化因素,认为在陶寺文化中期(陶寺三期),属于当地文化传统的因素“呈衰落趋势”,而来自中原龙山文化的因素“则方兴未艾,占据主流地位”[37]。另外,

由此可知,陶寺文化中期的形成并不是陶寺文化早期自然发展的结果,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外来文化的介入是显而易见的,显示出这时的陶寺文化性质和族属应较为复杂一些,不能仅仅仍以“陶唐氏文化遗存”一言而概之,而应该从多方面加以考虑。有证据表明,晋西南以及相邻地区尧舜时代居住的族群是以舜为代表的有虞氏。关于舜族群的居地,虽然学界有较大的争议,但其曾分布于今晋南地区、后向其他地区迁移的可能性最大。李民先生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明确指出有虞氏舜族群活动的中心地区即在今晋西南的永济一带,舜都蒲坂也在永济[40]。舜与尧曾是同时代人,并继尧之后担任“豫陕晋相邻地区联盟”首长,其族群分布区域应与陶唐氏相距不远。河南龙山文化三里桥类型上承庙底沟二期文化,下接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分布范围位于晋西南与豫西西部,北与陶寺文化地域相邻,又与文献记载有虞氏舜的活动区域十分接近,因此有学者曾考证认为三里桥类型即为有虞氏遗存[41],这是很有道理的。陶寺文化中期发生大的变异的主要原因应与有虞氏舜的强势进入有直接关系。文献有舜夺取尧之“帝位”于平阳的记载。如《孟子·万章上》孟子曰:“(舜)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韩非子·说疑》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之弑其君者也。”古本《竹书纪年》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又说:“舜囚尧,复堰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水经注·汾水》引应劭曰:“县在平河之阳,尧、舜并都之也。”《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晋州,《禹贡》冀州之域,即尧、舜、禹所都平阳也。”当然,《尚书·尧典》等文献又有尧“禅让”于舜的记载,但相当多的学者对此并不认同,认为所谓的“禅让”并不真实存在,唐尧与其继任者之间的政权更替是通过暴力手段完成的[42]。因此,有虞氏舜以武力手段进入陶唐氏尧的腹地——平阳并取代尧之“帝位”应是历史事实。值得注意的是,《尚书·尧典》记载舜继尧之位后曾经“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这里的“在”字,《尔雅·释诂》云“察也”,观察之意。“璇玑玉衡”涵义有二说:一谓星名,即北斗七星,玉衡是杓,璇玑是魁;一说谓浑天仪一类的天文仪器。无论哪一说,显然与观察天象有关。“齐”,为排比整理。“七政”,指日、月、金、木、水、火、土,泛指星辰。“望”,即望祭,为祭祀山川之礼。“类”、“禋”等也为祭名[43]。意思是说舜观察天象,测定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并举行祭天仪式,遍祭天地四方、名山大川和各种神祇。而陶寺一带东有塔儿山、西有汾水等山川,遗址内发现有年代属于陶寺文化中期且具有“观象授时与祭祀功能”的大型建筑,这些现象与文献记载是完全吻合的。从考古学上来看,若认同三里桥类型为有虞氏遗存,那么陶寺文化中期出现的诸多三里桥类型文化因素,正说明有虞氏族群曾北上影响临汾盆地文化的发展,并直接导致陶寺文化中期发生大的变异。从年代上来说,陶寺文化中期的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100—前2000年,晚于陶寺早期的年代,这与有虞氏舜继陶唐氏尧成为“豫陕晋相邻地区联盟”首长的记载也是一致的。结合上述陶寺中期新建大城和小城、陶寺早期小城被毁弃,陶寺文化中期与早期之间有着不同的茔域,陶寺文化中期与陶寺文化早期丧葬习俗迥异等现象,以及舜曾都“平阳”、平阳在临汾一带的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虞氏舜最终取得了对陶寺地带原“尧都”的控制权。由此可知,陶寺文化中期的性质已非单纯的陶唐氏文化遗存,其族属除了陶唐氏以外,至少还应包括有虞氏舜之族群。陶寺文化中期出现的陶鬲等文化因素与晋中、晋北地区使用鬲的族群文化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史记·周本纪》称尧“封弃于邰”。据《左传·昭公元年》郑子产云:“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这里的“台骀”即有邰氏,亦即周族先人。“宣汾、洮”和“封诸汾川”,说明邰地当在汾河流域。准此,则先周族群在尧舜时代应活动于今山西境内某地。关于有虞氏与周族的关系,古本《竹书纪年》曾记载“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说明二者之间曾发生过矛盾,有学者甚至认为陶寺文化中期出现的陶鬲等文化因素当与这一事件有关[46],这有待今后进一步加以考证。陶寺文化性质与族属探索(二)--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潇湘文化专题网三陶寺文化晚期分布范围扩展至临汾盆地的广大地区。除陶寺遗址外,还发现有襄汾丁村和丁村曲舌头、曲沃东许、洪洞侯村[47]、翼城南石—曲沃方城等重要遗址。陶器制法包括手制、轮制和模制。陶质以泥质灰陶为最多,夹砂灰陶次之,仍有少量的夹砂褐陶、泥质褐陶和磨光黑陶,出现少量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纹饰以绳纹为主,但所占比例较中期减少,篮纹数量大大增加,方格纹数量也有所增加。器形的种类基本同中期,但釜灶和夹砂缸绝迹,新出现陶甗。盛行陶鬲,种类较多,有直口肥足鬲、单把鬲、双鋬鬲、高领鬲等,其中双鋬鬲最多。斝有圆腹圜底盆形斝和敛口折肩釜形斝两种。新出现深腹簋。还有单耳罐、单耳或双耳平底或三足杯、粗柄或细柄豆等器类。

一篇已故的樊力教授关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北上及衰败有代表性意见的文章,其中关于华夏与苗蛮集团在中原碰撞的过程及相关考古线索是这样描述的:

与黄帝“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墨子·贵义》)相对应,这也就是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史记·五帝本纪》)和“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庄子·天运》)的考古学文化背景。这次交锋华夏集团稍占上风。

文献记载尧征三苗的主要作战区域是丹江及其左近地区即伏牛山以南的唐白丹流域,包括豫西南和鄂西北部分地区。这里东、北、西三面被山地环绕,南面向江汉平原敞开,西北通过丹江河谷与关中沟通,东北通过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间的缺口与中原相连,是联系江汉平原和关中、中原的交通要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石家河文化中期以后,这里主要有丹江流域的乱石滩文化和唐白河流域的八里岗四期文化两类遗存,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包括中原地区文化因素在内的外来因素的影响,尽管时代与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晚期遗存相当,但文化性质发生了转变,已不属于石家河文化系统。

“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墨子·非攻》)首先是大地震,“日妖宵出”可能指夜间的地光。“龙生于庙”和“犬哭乎市”应是大震前蛇、犬等动物的异常反应。“地坼及泉”亦为大地震的伴生现象。此外还有“血雨”和“夏冰”。前者可能由龙卷风招致,后者应缘于冬季延长,气温下降。有研究表明九星地心会聚事件可能是诱发这类群发灾害的主要原因。

三苗因遭受可怕的天灾人祸力量衰微,禹乘机发动了荡除三苗的战争。“禹既已克有三苗,焉历为山川,别物上下,乡制四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墨子·非攻》)自然灾害和华夏族的进攻使三苗族遭到了灭顶之灾。“人夷其宗庙,而火焚其彝器,子孙为隶,不夷于民。”(《国语·周语》)大概除一小部分溃入偏远山地外,大部分沦为奴隶。

方勤:荆楚故事——从石家河谈起  石家河文化玉器中的凤、虎  石家河的玉器精美绝伦,鬼斧神工,怎么说都不过分。1955年在石家河城外的罗家柏岭发掘的一件玉凤,团凤造型,也有人称为天下第一凤,现在藏于国家博物馆,太超出人们的认识了,以至于当时发表的简报称是西周的。湖南孙家岗出土的一件玉器,透雕凤的那件,也是出乎人的想象。石家河遗址新出土的一件玉虎,造型太成熟了,几乎不像是那个时代的作品。刘国祥先生说是“中华第一虎”。那天我到石家河发掘现场,正好在清瓮棺,我忍不住就打了一下下手,这个虎形玉器是当时我亲手清理出来的。后来把现场拍的照片给大家看,有的人说是西周,有的人说是战国。后来给张绪球先生看,张先生问是谁发掘的,我说是我现场亲手清理出来的。他追问是出在哪里,我说是在瓮棺里。他又问有录像吗,我说有。他走了又转回身来,跟我补了一句,你一定把录像给我看看啊。先生的严谨与执着令人敬佩。当然,后来我不用给他看录像了,

本次发掘新发现了一批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玉器,丰富了中华文明进程研究的内涵。在谭家岭遗址东部除揭露出屈家岭文化晚期土坑墓和石家河文化早期大型房基外,新发现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瓮棺5座,出土双人连体头像玉玦、虎座双鹰玉饰、玉牌饰、虎形玉冠饰、玉虎、玉鹰、玉蝉等240余件玉器。

央视拍了一部百集的《中国通史》影片,第五集已经播出,采访石家河时,我就特别提到了这个羽冠持钺人物,我认为他既有权力又能通天,或许他就是这个地方的王或者统治者的形象。

我还是要提一下肖家屋脊的M7,随葬品共有103件,石钺仅有一件,发掘报告列为生产工具,打磨光滑,而且钻孔处有朱砂痕迹,值得关注。

关于钺的功能,郭家庙春秋曾国墓地出土曾伯陭钺,上面有“用为民政”等铭文,表明钺的主要意义是治理国家的象征,尽管相隔千年,但是对我们理解钺的功能还是有借鉴意义。

石家河肖家屋脊墓H357中所出陶罐上的羽冠持斧钺人物图像(H357:5)

我们试图联系文献,联系历史文化来思考。这在文献上有“禹伐三苗”的记载,同时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武力的征服,另一种是德服。思考这个问题,需要结合整个石家河遗址的位置,以及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

回想文献中的禹伐三苗,有武力,也有德服。虽然文献仅是参考,但是,我想谈判和平解决,或者小打、大和谈,甚至只是交流活动能力的增强,它文化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的可能仍然是存在的。  既然是从石家河谈起,那也简单谈谈后面的故事。

除此之外,谈到曾国,不能不谈到著名的金道锡行,这个大家很熟悉。

它是一个大城,是一个文化高地,在以它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文化圈。当然,后石家河时期和石家河时期之间的关联到底如何?后石家河是否能找到孙家岗那样的土坑及规模更大的墓葬?值得深思和期待的地方依然还有很多。

(注:本文是根据方勤先生在“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经演讲者审阅,图片来自演讲PPT)

======================================================================关于guwei0001提到的后石家河文化,网上看到有些考古学者是这样理解的: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古史传说中的“禹伐三苗”是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大事件,考古专家昨日表示,我省近年多处考古新成果与“禹伐三苗”事件暗合,反映出当时长江地区文化与商周中原文化的冲突和交融。

类苗瑶的影响比藏缅的影响大多了。比如福建的william,藏缅成份很少,那么他的M117大概率是来自蓝色成份,natsuya的F444同理。

这种常染分析的问题之前已经说过了,因为拿日本和藏族这种混入了距离差距大的族群作标杆,所以这个标杆与中原农业人群的距离相比真正的东北和西北农业人群要来的远,于是中原农业人群中看上去与这些标杆相近的成分就少

裴李岗本身应该也算黄河中游的区域范围内,至于F5是否从长江中游迁到仰韶,有这种可能,但也可能很早,在仰韶或者大溪以及F5分化之前几百甚至几千年,这种情况下讨论哪里贡献大已经没什么意义,还是应该从F5分化的时间来看,从这个时候开始F5才繁殖出大量的人口

这个可以算遗传距离比如E11的遗传距离,东中国成分和日本成分是所有成分中最接近的,但你要注意,常染并不是树状的,所以不能做成分化树,最好的例子是日本成分和鄂伦春成分的距离是0.033,日本成分和彝族成分的遗传距离是0.033.你看有大量西伯利亚成分的鄂伦春成分,其遗传距离和日本成分竟然和一般被视为东亚成分的彝族成分一样。但是傣族成分和马来成分的遗传距离是0.027,日本成分和其遗传距离却是0.043,比和彝族的距离还远。同样,傣族成分最接近的是东中国成分,其次马来成分,但东中国成分和马来的遗传距离却也比其和彝族的遗传距离远。另外虽然东中国成分和日本成分最近,但东中国成分和彝族的遗传距离小于和鄂伦春的遗传距离

再看雅库特,这是一种基本纯粹的西伯利亚成分,但他和南方诸成分的遗传距离是不一样的,最接近鄂伦春成分,其次日本成分,其次东中国成分,再次彝族成分,再次傣族成分,再次马来成分。一般认为彝族成分比东中国成分北,但你看无论鄂伦春成分还是雅库特成分都更接近东中国而不是彝族,但彝族成分又确实比东中国成分北这说明什么呢?常染不能做树,都是复合的,尤其是占汉人主体的东中国成分尤其如此,很多汉人的东中国成分都超过50%了,一般的也在40%几,这个实际上还是一种复合成分

你说的不错,我的思路确实只是一种简化,但个人觉得有正确的可能性因素存在,关键y-D人群是什么样的性质。

个人尝试解释一下你提到的问题,鄂伦春虽然和日本共享一些古东北成分,但鄂伦春没有绳纹人的y-D,所以日本人的常染和绳纹人拉开了距离,但彝族是什么情况呢,虽然他的y-O人群相比鄂伦春可能与日本分离得更早,但它可能会有一些y-D人群的影响,他们的D和日本的D虽然分化的早,但地理上的分离可能也晚,于是距离还不算太远,所以综合起来彝族和日本的距离反而接近了,就是说,这种遗传距离的计算本来也是一种过程的简化,虽然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但可能是原本各自由相似但不同的材料沿不同路径组装起来的,直观的说,朝鲜半岛有不少小眼睛,但明显感觉日本和中原人的眼睛都相对大,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绳纹人的眼睛比较大,而中原也有其他大眼睛来源的人,比如西北或者南方,因此中和在一起反而显得日本和中原人相似,外貌上也是如此,明显感觉弥生人和绳纹人的复原相貌和中原相比很不同,但感觉现代日本人却与中原相对接近,虽然仔细看还是有明显区别其他问题也是一样,傣族作为壮侗,在东中国和马来之间,这是正常的,彝族有y-D人群影响,这是他和其他人群距离远的原因,但他和东中国共享汉藏,于是接近,所以这样能解释。你下面那一段所说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这种分析中K取2是不能很准确反映情况的,彝族中的y-D人群不仅和中原y-O人群遗传距离差距大,和北方y-CN人群遗传距离也大

东夷可能是东中国成分(东中国成分中有些成分是南方的,有些则偏北)石家河可能是傣族成分以及部分东中国成分仰韶可能是彝族成分和部分东中国成分(因为东中国成分是复合成分,所以其中有些可能有仰韶的贡献)当然还有日本成分,不知道是什么。而且有些东中国成分也可能和日本成分一样,既不是东夷,也不是仰韶,也不是石家河从常染来看,傣族成分融入汉人相当早,日韩都有傣族成分就是明显的证据

但傣族成分又不可能来自东夷,原因也很简单,在日韩的傣族成分比例不高,而前往日韩过去只有一条路,从辽东过去,而前往辽东,有相当部分是从山东去的,山东不是东夷吗,或者至少保留得东夷成分比较多些。因此认为东夷是东中国成分是非常合理的,东中国成分和日本成分最为接近也是合理的北族没有傣族成分(锡伯族等民族可是有10%以上的东南亚成分的,但依旧没有傣族成分)可能意味着即使是K12b中的东南亚成分,有些也是很可能比较早就北上的(东中国成分应该是有部分是K12b中的东南亚成分,甚至彝族成分也有少量),但他们影响的范围是东北地区,而不是蒙古高原,因此蒙古国和哈萨克的人群东南亚成分比较少

而且真这样做了,还是觉得南方标杆的距离近,因为PK4或者M95相比y-D自然比中原O2为主体的人群常染本来的距离近

像E11那样分出多种成分为好,可以看出汉人确实有一种主体的类型,即东部中国类型(有些达到50%以上),而北方和中原汉族在此之外彝族鄂伦春雅库特多一些,南方的傣族成分多一些,到了两广则有了不少马来成分,其他南方在1-4%之间

DYTree在看这个回帖的时候发现一个以前没注意过的问题,

所以个人在新石器时期O2-F444人群文化属性的推论-Y染色体/父系Y-Chromosome-分子人类学论坛ForumofMolecularAnthropology-PoweredbyDiscuz!此贴中认为马家窑与仰韶不同,前者是M120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sahaliyan和hercules的意见是正确的

诸如淅川下王岗、黄楝树、下集、内乡香花寨、邓州八里岗、镇平赵湾、南召二郎岗、唐河寨茨岗、茅草寺、泌阳三所楼、信阳阳山、李上湾、梨园堆、擂台子、淮滨肖营等〔1〕。

如洛阳王湾遗址,H149∶71、H416∶1双腹盆、H474∶1高细柄双腹豆、H149∶18盆形鼎等,属屈家岭文化晚期器物。

秦王寨文化的西进和北上…有人迁来,就有人被赶走…

参见我在这个帖子44-45楼的发言:O3a2b2-N6谱系与亚洲东海岸南岛扩散的关系-Y染色体/父系Y-Chromosome-分子人类学论坛ForumofMolecularAnthropology-PoweredbyDiscuz!

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只注重对某一地区的文明演进进行研究,而忽略移民在文明起源中的作用。虽然有人已注意到不同地区文化的关联,但也往往仅注重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影响,很少涉及外来移民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发现,古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爱琴海地区、印度等几个较早的文明发祥地均是在大量移民的参与下才发展起来的。那么,中国的情况又怎样?

之所以能出现这一城址,我们认为是沅水中上游地区部分先民北迁后与澧阳平原先民共同创造的。

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是我国境内距今4000—5300年间最大的古城,城内外总面积达8平方千米。目前已发掘城内邓家湾祭祀遗址、三房湾红陶杯生产遗址、罗家柏岭玉石生产作坊等。城内手工业规模巨大,光三房湾遗址的红陶杯废品即达上百万只。城址出土了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中独有的大型筒形器及套缸祭祀遗迹、王级人物画像的陶缸。同时,在该城出土了大量后石家河文化时代的玉器,尤其是大量玉人像,说明其文明发展到了相当高度。

《左传》昭公元年中还有移民进行天文观测以授农时,如子产曰:“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此外,

移民之所以在文明起源中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是移民在迁徙中带来了异地的生产技术与思想意识,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是移民与当地人可能存在对土地及统治权的争夺,从而推动国家这一统治机器的出现。

在行政区划上,隶属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镇北的土城、芦岭、唐李、东桥四个村,主体位于东西两河之间,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1996年石家河遗址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家河遗址是1954年发现的,到现在将近60多年了。这60多年的考古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1954年中国南方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当时在石家河镇西北方向有个国营五三农场遭受洪水的严重威胁,为此,国家计划在这一带修建水利工程,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古代遗址,石家河遗址即其中之一。1955年,考古队在石家河遗址南部石龙过江水渠经过的杨家湾、罗家柏岭、石板冲和三房湾四个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存。其中,在罗家柏岭揭露出一处与制玉有关的建筑遗迹,并出土一批精美玉器,从而拉开了石家河遗址及石家河文化的研究序幕,也为整个湖北地区的考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即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基于石家河遗址所见遗存的重要性,北京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市博物馆联合组建石家河考古队,开始对石家河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工作。主要工作围绕发掘遗址内涵、建立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目标展开,同时运用聚落考古方法调查研究石家河遗址。

当时发掘的主要地点有三个:在谭家岭发掘400多平方米,主要揭示出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反映了从油子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的发展过程;在邓家湾发掘1200多平方米,发现大量墓葬和与祭祀有关的遗存,集中出土一批形态各异的陶塑;在肖家屋脊发掘6000多平方米,新出土100多件源自瓮棺的精美玉器。

第三阶段即2008年至今。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深入以及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需要,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工作再次大规模展开,主要目的是研究石家河遗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探讨石家河遗址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为石家河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工作有以下几项:第一,对石家河遗址周边1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区域系统调查,初步了解了该区域史前不同阶段遗址的基本分布与特点。

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但上述发现使我们对石家河遗址在探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总体上看,石家河遗址60年来考古工作的进展是与我国考古学理论、方法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对石家河遗址60多年来考古研究的一些基本认识。

先谈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及基本特征。实际上,在石家河遗址发现的最早遗存与距今7000多年的城背溪文化比较相似,但发现的材料非常少,整体文化面貌不清。目前石家河遗址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比较清晰的是距今5900年至4000年这一阶段,其文化发展序列是油子岭文化(距今5900—51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5100—45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4500—4200年)-后石家河文化(距今4200—4000年)。其中,从油子岭文化到屈家岭文化再到石家河文化的基本文化特征非常相似,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但到后石家河文化时期,其整体文化面貌发生较大的改变,明显区别于石家河文化,存在文化谱系上的断裂或突变。

石家河遗址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典型陶器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它们演变的清晰脉络。

油子岭文化时期的陶器十分容易分辨,主要是红陶和黑陶,器类多属鼎、盘、豆、壶、碗、盖等,彩陶碗的特征鲜明。此时的谭家岭古城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古城内发现一批排列有序的土坑墓地。需要指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st北京文化会退市吗(被ST的股票反而上涨更加犀利,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