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亮相2023 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展现全球化创新能力
(2023年6月6日,美国波士顿)美国太平洋标准时间6月5日至8日,美国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2023BIOInternationalConvention,以下简称“BIO”)在美国波士顿举行。BIO是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行业盛会,聚集了来自全球的业内领先生物制*公司、投资商及合作商,并有诸多合作活动在大会期间举行。
作为一家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600196)(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亮相本届大会,展示公司在全球布*的创新研发的最新成果。同时,复星医*高级副总裁、美国运营总部首席执行官杨荣将于当地时间6月6日发表主旨演讲。
在本次BIO复星医*展台(展位号:1635)上,将集中展示复星医*旗下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平台复宏汉霖及其自主研发的多款拳头单抗产品,其中包括中国首个生物类似*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中欧双批单抗*物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欧洲商品名:Zercepac,澳大利亚商品名:Tuzucip和Trastucip)、汉达远(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汉贝泰(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和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
备受市场关注的H*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是由复星医*自主研发的创新型抗PD-1单抗,该产品于2022年3月正式获得国家*监*批准上市,目前已获批用于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实体瘤、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是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上市一年来已在中国惠及逾23000名患者。
该产品的多项关键性临床研究结果相继荣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ASIA)以及知名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影响因子:157.3)、《自然-医学》(NatureMedicine,影响因子:87.241)和BritishJournalofCancer(影响因子:9.075),充分展现了其优质的疗效和巨大的临床价值。并且,H*还先后荣获《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和《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等多部权威指南推荐,为肿瘤免疫规范化治疗提供重要参考,积极提升并改善患者生存率。
汉斯状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已获批于美国开展桥接试验,国产PD-1/PD-L1出海有望实现突破。在美国市场,复星医*已启动汉斯状的商业化筹备工作,并自建涵盖医学事务、市场准入、销售等职能的创新*商业化团队。
复星医*创新产品持续落地创新转型效果显著
复星医*以患者为中心、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的方式,持续丰富创新产品管线,提升FIC(First-in-class,即同类首创)与BIC(Best-in-class,即同类最佳)新*的研究与临床开发能力,加快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转化落地。
除了深耕肿瘤领域,复星医*还聚焦免疫、中枢神经、慢病(肝病/代谢/肾病)等核心治疗领域,重点强化小分子、抗体/ADC、细胞治疗、RNA等核心技术平台,打造开放式、全球化的创新研发体系,持续提升管线价值。截至2022年末,复星医*共有6个自研创新*(适应症)、4个许可引进创新*(适应症)、27个仿制*(适应症)于中国境内、中国香港及美国获批上市;7个创新*(适应症)、30个仿制*(适应症)于中国境内申报上市(NDA);22个创新*(适应症)于中国境内获批开展临床试验(IND)。
得益于创新产品的收入增长,2022年复星医*的营业收入和经常性收益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39.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6%。包括汉利康、汉曲优、复必泰、捷倍安、苏可欣、汉斯状等在内的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业务收入中占比超30%,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根据工信部中国医*工业信息中心颁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工业百强企业榜单,复星医*位列第4。根据IQVIA统计,2022年第四季度复星医*的医院用处方*销售收入位列全国第12位。根据全球医*智库信息平台InformaPharmaIntelligence发布的《2022年医*研发趋势年度分析》白皮书,复星医*入选全球医*企业研发管线规模Top25。
持续提升全球运营能力积极推动优质产品出海
依托多年的产业经验积淀、高强度创新研发投入和全球渠道网络建设,复星医*已具备行业领先的全球双向许可能力,助力实现自研产品和合作创新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其中,通过与国际知名*企许可合作,已成功将自主研发的单抗产品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开展商业化合作,对外授权覆盖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其美国上市许可申请(BLA)已获美国FDA受理,有望成为首个在中国、欧盟、美国获批的国产生物类似*,进一步覆盖欧美主流生物*市场。
2022年,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先后与GetzPharma、Eurofarma、Abbott、Organon等全球领先企业达成多款产品许可协议,借助国际领先的合作伙伴覆盖增量市场;同时,复宏汉霖与BostonOncology,LLC订立许可及供货协议,就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在亚非16个新兴市场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益授予BostonOncology,LLC,进一步提升了该产品在亚非市场的可及性。
复星医*通过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已经初步形成了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的全球化运营体系,并积极推动优质产品出海,持续深耕海外市场。2022年,复星医*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其他国家收入139.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1.71%。
上海复星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星医*”,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健康产业集团,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控股覆盖到医*商业领域。
复星医*以患者为中心、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的方式,持续丰富创新产品管线,提升FIC(First-in-class,即同类首创)与BIC(Best-in-class,即同类最佳)新*的研究与临床开发能力,加快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转化落地。
在“4IN”(创新Innov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整合Integration)的战略指导下,复星医*秉承“创新转型、整合运营、稳健增长”的发展模式以及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信念,不断加强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丰富产品管线,强化全球化布*,提升运营效率,同时,积极推进医疗健康产业线上线下(300959)布*,致力于成为全球医疗健康市场的一流企业。
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物创新为什么复星医*说创新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文章转载自:复星医*
2016年11月25日下午,上海复星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宇接受了新华网、上海上市公司协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市浦东金融服务*、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邀请,做客新华网,接受专访。本场是第二届中国(上海)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峰会系列活动上海上市公司全媒体大型访谈的第二场访谈。
接下来,小编就将带您亲临访谈现场,一起与陈启宇董事长就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互动吧!
主持人孙蕾:大家好,这里是第二届中国(上海)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峰会系列活动,上海上市公司全媒体大型访谈的第二场访谈。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上海复星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宇先生做客新华网。我是新华网主持人孙蕾,这位是我的同事梁鸿儒,我们将与陈启宇董事长就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互动访谈。
陈董事长,您好!先请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复星医*的情况。
复星医*董事长陈启宇:您好!复星医*,成立于1994年,我们于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是上海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也是医*行业的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所以,复星医*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支持。2012年,我们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现在我们是一家A+H两地上市的医*企业。
在医*产业,我们有着自身的特色,我们是医*大健康产业链布*,在制*的研发、制造、销售,包括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及*品分销、零售,这些产业链上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和主要的投资。我们也是主要聚焦于中国市场,同时,当前业务布*也注重国际化、全球化,我们的研发在上海、重庆、台北、旧金山都有全球布*。
主持人孙蕾:复星医*在这个行业也是一个标杆性的行业,您觉得复星医*的成功靠什么?
复星医*董事长陈启宇:很难说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标杆性企业,我们还是在不断成长当中。企业特别是在上市之后,从1998年到现在有18年了,企业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有几个要素:
第一,我们还是比较注重人才和团队建设。这是一家持续成长企业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处在快速增长、持续发展的中国市场当中,机会比较多,你怎么把握机遇,怎么带领团队成长、发展?人才团队方面的建设非常重要。一直要让企业形成持续的创新精神,我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还要为下一阶段制定更高的目标,鼓励大家,用一种创业的精神和心态发展企业。
第二,我们有一个比较长期而持续的、不断优化的发展战略。我们从1998年上市之后,复星医*一直沿着这样的产业链建设路径发展。从上市前以诊断试剂为主要业务,上市之后制*产业、医疗器械、*品分销零售到医疗服务,这样的产业链需要长时间打造。目前这样的战略打造,在全球的产业当中也有独特性。欧美企业比较讲究专注、集中,但是中国的市场、中国的格*和中国当前的市场,也给我们一种全产业链布*的机会,你要把握坚持,确实要付出更多、坚持更久。一个细分领域做好已经很有挑战了,我们需要在多个业务领域建立竞争优势,这对我们来说也是长期战略的积累。这个长期战略积累的好处,是今天我们整个产业链资源很丰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对于政策的判断、对于最终用户的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优势,也带来产业之间、细分行业之间的协同效应。这些,都会在未来逐步释放出来。
第三,企业始终坚持创新。作为行业的新进入者,必须通过创新方式、持续创新,以做到“后来者居上”,或者保持领先地位。最近这些年,比如在制*行业的*物研发创新投入方面,我们也是连续多年处在行业的前列,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十二五”期间,我们在制*板块的研发投入也超过了20亿人民币;在“十三五”期间,也将继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创新当中,我们打破国界的边界,把我们的研发布*,创新源头、起点设在美国,在旧金山、圣地亚哥,国内打造与之匹配的格*。最近在单抗创新*的研发上,在台湾设立创新实验室,加快创新产品的临床试验进度。在创新的投入上,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包括对创新团队和人才的尊重、重视,这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作为一家上市企业,我们还是坚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当中,严格把控企业运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经营绩效。这样也使我们更有信心参与到不同业务的竞争当中。
新华网梁鸿儒:请您介绍一下复星医*创新方面的最新动态。
复星医*董事长陈启宇:单纯从技术的角度创新,最近我们聚焦两个热点。一是精准医疗。从全球解决健康、解决重大疾病的治疗问题,特别是在肿瘤,包括罕见病的治疗方面,现在用精准医疗,也就是基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现在,我们对于基因的认知、对于疾病的发生和基因的关联、对于疾病治疗和基因关联之间的探索研究越来越深入。从诊断到*品,到治疗方案等等技术趋于成熟。特别是在肿瘤领域,进入到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精准的诊断、治疗。诊断的过程、用*的过程、生物治疗、细胞治疗整个方案的设计,都会使过去一些治愈率不高的恶性疾病,在未来精准医疗下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当前的创新研发资源,更多布*在精准医疗大*下,围绕肿瘤为核心的治疗。
二是人工智能和未来医疗机器人的方向上。通过一段时间IT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发展,以及近几年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美国,已经开始了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探索。IBM的智能机器人已经在美国多个岗位上岗,成为辅助医生。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使这个市场上最稀缺的、复杂的、优秀的医生的能力,可以在具备学习能力的机器上得到积累和持续地发展。
以往人类在医疗技术的掌握上,靠人学习,一个医生从进入医学院到临床实践,从小医生到大医生,到经验丰富的顶级医生,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他老了,下一批的医生要重新学习。而在人工智能的情况下,这样的格*会得到改变。未来在医疗资源的供应上,会借助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解决稀缺医疗资源的供应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看病都能够得到非常优秀的、顶级医生的资源,这要靠人工智能解决。这个领域,我们也在积极地关注。
新华网梁鸿儒:复星医*在创新医*方面有什么最新的动态?
复星医*董事长陈启宇:我们最近有生物仿制*方面的最新动态,这方面其实*物创新不亚于创新*。这也是中国当前临床医生和病人急需的。像乳腺癌,有一个单克隆抗体的*物赫赛汀,对HER2阳性的病人很重要,但几十万元的治疗费用,很多病人负担不起。我们研发的*物,未来上市之后可以成为新的供应解决方案,有望大幅缓解患者的负担。复星医*子公司复宏汉霖的创新型生物改良型单抗HLX07已获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三地临床审批;另一项适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生物类似*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也已完成I期临床研究,将于近期正式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主持人孙蕾:在您看来,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是占有主导地位吗?如何获得话语权?
复星医*董事长陈启宇:现在在仿制类别,无论是*品还是医疗器械,中国企业这方面占据了较大的话语权。国外的仿制*企业,它的产品很难打到国内的市场。原研*物,专利过期之后,在中国还是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创新*方面,中国企业刚刚开始,包括医疗器械。这方面,中国企业的话语权还是缺失的。我们看到创新*物、创新医疗器械,是中国医疗市场未来需求大的增长板块。这个板块,中国企业的话语权正在逐步形成。在国家的“十一五”、“十二五”政策的连续支持下,包括“十三五”还在支持重大新*创制企业,企业也积极投入。
我想,在未来的三、五年,或者更长时间,中国企业创新*物上市节奏会逐渐加快。同时,我国的医保政策,也在及时做调整。相信随着方方面面节奏的匹配,中国企业在创新*物和创新医疗器械市场的话语权会逐步提高。这是需要**、企业,以及临床、支付机构,大家都要积极努力的事。这不是企业单方面可以决定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主持人孙蕾:从国内市场到海外市场,复星医*最近收购行为很多,复星医*如何看待全球化的布*?
复星医*董事长陈启宇:中国的医疗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市场,而且中国市场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所以,中国企业这些年来受益于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比较大的成长。在成长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未来成长的瓶颈、制约。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创新*的投入周期比较长、金额比较大,如果只在全球5%到8%的市场里面从事市场活动,获得的收益不足以和跨国企业竞争创新资源。所以,中国企业也要逐步地站到全球市场上和全球性的企业竞争。
中国企业具有市场的优势,也有一定的企业利润贡献。我们如何把中国市场建立起来的制造能力和全面的投入,首先在仿制领*域延伸,然后进入美国、欧洲等市场?包括复星医*在内,中国已经有一批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了优势,一些积极进取的医*行业企业,正在布*进入全球市场。
我们进入全球市场,首先考虑我们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很强的仿制*的制造、研发能力,去对接产业的资源。包括近期正在进行的一个比较大的收购,收购一家印度的、全球性的注射剂企业。收购这家企业之后,可以把更多注射剂的产品嫁接到这个企业平台,可以在全球多个国家注册、销售。它还研发了很多在中国企业目前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产品,也可以带到中国市场上来。
我们的创新能力,已经在全球布*了,特别是在美国。我们通过并购,布*到创新资源上,通过印度的收购,让我们在全球标准的低成本基地上得到嫁接。未来,逐步把我们的产品输入到全球的各大主要市场上。
主持人孙蕾:谈到全球化的布*,除了看中财务报表,还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报表。我知道复星医*很早就在预防疟疾等方面做了工作,是否可以谈谈这个方面?
复星医*董事长陈启宇:很有幸,我们做的是治病救人的行业,这也是我们企业在做制*、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使命,我们要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及时的诊疗、更有效的治疗、更高效的供应、更满意的服务和更可负担的支付。复星医*成员企业桂林南*是中国唯一一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PQ认证的制剂企业。复星医*的创新*青蒿素类系列*品从研发问世到走向全球、获得国际认可,一路走来,造福了众多全球疟疾患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主持人孙蕾:复星医*在这段路上走了一段时间,走得非常成功,有没有其它医*企业可以借鉴的?
复星医*董事长陈启宇:现在全球化的进程很快,特别像医*行业,有很多的门槛和壁垒。你要进入全球化,就要打破或者说跨过这些门槛、壁垒。这个中间,你要用全球的标准、要用先进的标准来提升自己。所以说,一个是产品形态不断地跟进全球的需求,另外研发和生产体系,要通过全球的体系认证。这方面的投入,我觉得值得。这个投入本身的难度也很高,我们要用一流的人才和技术,要用比较大的资金去投入、去完成、完善,而且是快速地完成、完善。这当中你要有能力和国际组织沟通、交流,建立自己的国际化能力。
新华网梁鸿儒:我要问一个和社会责任有相关性的问题。您作为医*公司的董事长,我们老百姓经常反映“看病难、看病贵”,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复星医*董事长陈启宇:中国老百姓目前在医疗方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否存在?从表象上来讲,是存在的。其实,中国的老百姓还是比较幸福的。因为这个“看病难、看病贵”感受的背后,是当前我国在医疗资源上,是向全民平等开放。不管你身处哪里,都可以到我们国家水平最高的医院看病。这个中间,在我们整个医疗流程秩序当中,实际上是缺失了一个系统的管控和倒流。我们的医保政策还在完善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物国家还不能完全报销,个人还要支付,也没有商业医疗保险的大面积覆盖。
中国的*品在全球体系来看总体来讲不贵,当然还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国外的创新*物,在美国或者欧洲获批,要到中国使用,中间间隔的时间要比其它的时间略长一些,这是在*物进口、注册等环节上,还有一些法规方面的流程。这些问题,随着我们医改大方向的确定,都是围绕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信随着中央**对医改的落实,相信以后会变化,好的医生不仅在公立医院也会在私立医院工作。在互联网模式下,你要咨询问题,不需要从江西跑到上海,可以先在网上交流。*物的价格,随着招标等体系也会显著下降。创新*物的审批政策,国家也在快速调整,建立绿色通道机制,创新*物上市会越来越快。随着国产创新*物上市,价格会下降。包括国家的保障体系会提高,商业保险在加快,这些在未来的时间都会逐步得到缓解。当然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当中我们*企还是要做贡献。
新华网梁鸿儒:是否存在医疗市场供应不足的问题?
复星医*董事长陈启宇:其实全球市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医生就这么多,好的医生培养过程那么长,我们要优化布*。什么样水平的医生,应该治疗什么样病程的疾病,这个很重要。不能说全部要求最顶级的医生去做简单的手术,关键是“匹配”。大医生如果都把简单的病看了,小医生怎么办?得不到锻炼和发展。这是医疗资源平衡优化的过程,医疗资源的使用和医疗需求端之间重配很重要。短缺还存在,但并没有我们感知的那么严重,优化还是可以解决很大的方面。
主持人孙蕾: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上海召开,作为一家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您觉得对中国来说,我们的医疗产业发展的未来和趋势是怎样的?
复星医*董事长陈启宇:中国医疗产业发展的未来有几个方面:第一,迟早一天,中国医疗产业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这是由我们的人口、我们的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决定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趋势。第二,中国医疗产业,一定会出现世界级企业。今天医疗产业规模级量级和今天我们市场的规模量级还不匹配,还没有企业跻身到全球领先的企业当中。第三,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动力非常足,中国企业不再是在本地市场竞争,而是会走向全球。第四,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全球资源组合的创新能力会得到大大提高。
这方面,中国式的创新,中国创新的成本优势,大量的病例优势都会帮助中国企业加快创新步伐。还有中国医疗服务产业会在国家的政策下重构,进一步加强完善公立医院体系的基础上,会出现一个非常高效、非常有竞争力的私立、民营医院的体系,这会重构医疗市场的秩序,使医疗流程、分配体系更科学。
医疗保健行业龙头前十名?
1、恒瑞医*:创新*绝对龙头
公司亮点:国内化学制*实力第一,最有机会挑战国际医*巨头的中国公司
主营业务:*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2、复星医*:医*流通龙头
公司亮点:行业领先的*品制造与研发、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企业
主营业务:从事*品制造与研发、医疗服务、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医*分销与零售,其中以*品制造与研发为主,并以医疗服务为发展重点。
3、科伦*业:大输液龙头
公司亮点:输液系列*品的知名研发企业
主营业务:输液系列*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4、健康元:生物*龙头
公司亮点:主营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诊断试剂及设备、保健品的公司
主营业务:生产经营中成*、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激素类片剂、保健食品、化妆品等。
5、人福医*:麻醉市场龙头
公司亮点:在神经系统用*、生育调节*、两性健康业务等领域具备领先地位
主营业务:医*产业产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等。
6、海思科:创新*“小恒瑞”
公司亮点:我国高端肠外营养*领域的领导企业之一
主营业务:化*制剂及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7、华兰生物:血制品龙头
公司亮点:国内血液制品、疫苗产品行业龙头企业
主营业务:血液制品、疫苗、基因工程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8、安科生物:生长激素*龙头
公司亮点:国内最早从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的生物制*企业之一
主营业务:生产销售生物制品、中成*和化学合成*
9、迈瑞医疗:医疗器械龙头
公司亮点:国内医疗器械龙头
主营业务: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
10、开立医疗:内窥镜龙头
公司亮点:涵盖超声诊断、电子内镜和体外诊断三大产品线的医疗器械提供商
主营业务:医疗诊断及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
恒瑞医*、复星医*……医*龙头业绩大PK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穿越牛熊、横跨消费和科技两大黄金赛道、老龄化下的刚需……医*行业的妙处啊,听起来真是让人满眼放光,蠢蠢欲动,然而落到投资上,还得沉下心来,细细研究公司,优质赛道叠加优质公司才能获得稳健又丰厚的回报。今天医*君选取了四家医*龙头,为各位财友分析分析第一梯队的医*企业2019年经营成绩单!
恒瑞医*、复星医*、石*集团、中国生物制*这四家是提及医*行业就绕不开的龙头企业,其中恒瑞医*、石*集团、中国生物制*市值已经破千亿,复星医*稍微逊色,市值也已破800亿。这几家公司经常被拿来比较,一个是因为主营业务相似,彼此竞争,另一个是因为都在积极向创新*企转型,并且小有所成。
从营收来看,复星医*一直领先,恒瑞医*和石*集团在2019年营收首次突破200亿元,尤其恒瑞医*上涨势头强劲,近三年保持较高增速,而其他三家公司2019年营收同比增长速度均出现下滑。
从净利润来看,恒瑞医*和石*集团后来居上,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53.3、37.1亿元,同比增长31.1%、20.6%。恒瑞医*势头强劲,石*集团稳扎稳打,皆不可小觑。而复星医*和中国生物制*2018-2019年两年业绩变动幅度较大。复星医*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3.33%,主要是投资收益下滑所致,包括商誉减值、部分参股企业亏损、资产减值等等,拖累了业绩,不过2019年净利润有所回升,情况有所改善,不得不赞一句血厚!而中国生物制*则是另一番景象,2018年净利润增长达316.7%,主要是收购后合并北京泰德的财务数据带来盈利大幅提升,如果剔除这部分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应占基本盈利约28.4亿元,较2017年增长约37.0%,再对比2019年数据发现,净利润不增反减,同比下降4.68%。
再来看看与*企经营和成长息息相关的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情况,以此判断公司的经营战略是重销售还是重研发。先看销售费用,复星医*2019年的销售费用达98.47亿,花费最多,但是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最低,为34.45%,恒瑞医*销售费用最少,且占营收的比例逐年下降,而石*集团正好相反,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攀升较快。但总体来说,四家*企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差距不是太大,在销售投入上保持相似的水准。
再看研发费用,恒瑞医*在研发投入和占营业收入比例上都独占鳌头,再观其销售费用占比逐年下降的趋势,扎根创新*决心明显。中国生物制*和石*集团研发占营收比例达到9%以上,复星医*占比最低仅为7.14%。不过对比行业平均研发费用不到2亿元,四家一梯队*企的研发投入均超过20亿元,恒瑞医*更是达到38.96亿元,远胜于一般的医*公司,体现出强大的创新力。
图表1:近三年四家医*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长率对比(亿元,%)
图表2:近三年四家医*公司净利润及增长率对比(亿元,%)
图表3:近三年四家医*公司销售费用及占营收比例(亿元,%)
图表4:近两年四家医*公司研发费用及占营收比例(亿元,%)
从具体业务板块来看,恒瑞主打业务仍是抗肿瘤,19年肿瘤业务板块贡献了105.8亿元,占比达到45.4%;中国生物制*主打业务由肝病、心血管两大主力变为肝病、抗肿瘤;石*则是一*独大,首个创新*恩必普贡献近56亿元,占比达到25.0%。复星医*主打抗感染类和代谢及消化系统类用*,在创新*方面依托复宏汉霖,多个重磅生物*获批在即。第一梯队的*企皆以仿制*起家,在创新*上发力,逐步形成自己的产品管线矩阵和竞争力,与一般*企拉开差距。
图表5:恒瑞医*2019年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亿元)
图表6:中国生物制*2019年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亿元)
图表7:石*集团2019年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亿元)
图表8:复星医*2019年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亿元)
而对标跨国巨头,我国的头部*企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屹立数十年不倒的跨国巨头们,每年营收都在几百亿美元,强势畅销*品每年的全球销售额高达数十亿美元,而连续8年蝉联全球*王的艾伯维阿达木单抗2019年销售额为191.69亿美元,从2003年上市至今累计销售额已经突破1551亿美元,尽管目前专利已经到期并且拥有仿制*竞争,导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表现依然强势,况且早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真是令人艳羡!
对比国内,中国万亿量级的医*市场,医改大势逼迫*企从躺着赚钱的仿制*向高风险高回报的创新*转型,再加上高壁垒的*品研发门槛,恒瑞医*们作为先发者拥有着又长又深的护城河。而放眼全球,这几家公司里2019年营收最高的复星医*也才285.85亿元(约合40亿美元),对比国外巨头,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正是机会所在!
图表9:2019年全球*企TOP10(亿美元)图表10:2019年全球最畅销TOP10*品市场情况(亿美元)
恒瑞医*和复星医*谁更具有发展空间?
我先把复星医*和恒瑞医*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因为,恒瑞医*是公认的医*第一股,也是大牛股。在与高手的对比中,更容易看到差距。
首先说明一下,复星医*和恒瑞医*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因为两家的业务有很大相同。复星医*是双轮驱动,也就是医*制造和研发、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分销与零售三大块,而恒瑞医*主营业务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也就是说,复星是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恒瑞只是内生增长的单轮驱动。
正如雪球大V、医*公司研究高手黄建平老师所言,复星更像是一家医*股权投资基金。
但是,复星在2016年报中强调:“按照本集团的发展规划,在可预见的将来,在直接运营的业务中,本集团仍将坚持以*品制造与研发为核心,预计*品制造与研发业务仍将为本集团贡献 50%以上的营业额和主要的经营业绩。”
这也就是意味着,复星医*和恒瑞医*还是具有相当大程度可比性的。至少,复星医*要想享受恒瑞一样那样的高估值,就必须向恒瑞医*的核心竞争力看齐。
医*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研发能力,而研发能力的高低,在于研发投入的多寡和人才多寡。
那么,我们就看看两家公司在研发和人才方面的比较。人才的比较,除了研发之外,我也比较一下营销人才,因为研发和营销相当于人的两条腿,那条瘸了,都走不稳走不快。
1、研发投入。
2016年,恒瑞医*是所有上市医*公司中研发投入最高的,达到11.84亿元,同比增长32.82%。
复星医*研发投入(含资本化)11亿元,较 2015 年增长 33.23%,其中:*品制造与研发板块的投入为9.6亿元,较 2015 年增长 38.03%。
因此,就医*研发投入而言,复星与恒瑞的增速相当,但绝对额差距是2.24亿元,也就是19%,恒瑞以五分之一优势获胜。
2、研发人才。
截至2016年底,恒瑞医*拥有 2000 多人的研发团队,其中 1000 多名 博士、硕士及 100 多名外籍雇员。
同期,复星医*集团研发人员近 1,000 人。(还没超过1000人)。
对比发现,数量上,恒瑞医*的研发团队是复星的2倍多。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从质量上来看,恒瑞医*的研发人才比复星医*的要高大上。
我对比了两家公司年报中的“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板块,发现恒瑞医*用了很大篇幅来谈人才建设问题,而复星只是寥寥几笔带过,比较空泛。
恒瑞医*:
人才建设方面,公司以“招聘一流人才,培养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为原则,加强高层次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是加强人才引进,报告期内,公司引进博士 44 名、硕士 170 名。二是 围绕岗前培训、管理开发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职业化素养培训等工作开展,共组织培训 220 余 场次。三是调整公司薪资增长政策,增加公司的薪酬竞争力。四是完善管理干部考核测评体系。本年度,公司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管理、销售和研发骨干。
复星医*:
在人才的可持续方面,本集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为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加强人
才梯队建设,为员工提供发现价值、提升自我的平台。
3、营销人才。
营销对于医*企业的重要性不用赘言。*品制造出来,关键还要销售的出去,所谓好酒也怕巷子深,茅台那么好,还要到处打广告。
截至2016年底,恒瑞医*的营销队伍超过7000人。原话是这样的:公司建立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队伍,人数超过 7000 人。
营销是复星比较引以为自豪的。但是,复星的营销人才是3000多人,人数上是恒瑞医*的一半。当然,复星的营销还有一个补充,即“通过与国*控股的合作与联动,充分发挥国*控股的分销网络和物流配送优势,促进本集团*品销售渠道的拓展。”
但总体而言,复星的营销团队,也是比不上恒瑞医*的。
——————————————————————————————————
通过上述对比,不难发现,复星在*品研发和人才建设方面,和恒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差不错是1:2的差距。当然,要求复星达到恒瑞的水平,也太苛刻了,毕竟复星是双轮驱动,恒瑞是单轮驱动。
但是,正如本文开头所言,复星“预计*品制造与研发业务仍将为本集团贡献 50%以上的营业额和主要的经营业绩的发展方向”,那么,复星就要努力向恒瑞看齐。这样,才会收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享受更高的估值
关注股票股市猫九,投资不迷路!如果你觉得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点赞
中国十大*企排名
中国十大*企排名:1、恒瑞医疗江苏恒瑞医*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医*创新和高品质*品研发、生产及推广的医*健康企业,创建于1970年,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19年底,共有全球员工24000余人,是国内知名的抗肿瘤*、手术用*和造影剂的供应商。也是国家抗肿瘤*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牵头单位,建有国家靶向*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石*控股集团国家创新型企业,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创新*物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全集团现有员工2.7万人。在港上市公司(***.hk)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是恒生指数成份股,也是恒生指数编制50年来的第一支医*股。2019年,下属公司新诺威(***.sz)成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石*集团实现了“红筹+A”竖竖融资格*新纪元。3、中国生物制*中国生物制*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兼集团化制*企业。公司主要透过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中*现代化技术,研发、生产及销售多种促进人类健康的化学*品、生物*品及中*现代制剂。4、迈瑞医疗迈瑞总部位于深圳,为全球市场提供医疗器械产品。迈瑞在中国超过30个省市自治区设有分公司,境外拥有39家子公司,在全球设有9个研发中心。全球员工过万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近26%,外籍员工超过12%,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研发、营销和服务网络。迈瑞的主营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提供更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帮助世界改善医疗条件、提高诊疗效率。5、长制*山东长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制*")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2年完成股份制改制。2016年7月通过证监会发审会IPO审核,于2016年11月18日成功上市。在19年的发展中,长制*构建了清晰的发展战略,“聚焦大病种、培育大品种”,公司以专利中成*为核心,致力于中*现代化。充分发挥了中*在心脑血管这一“大病、慢病”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立足心脑血管市场、覆盖中成*传统优势领域、聚焦大病种、培育大品种的立体产品格*。6、天士力制*集团控股复方丹参滴丸是中*现代化的标志性企业,已上市多年,是市场公认的重磅大品种。少马止痉颗粒研发取得了很大进展,已获NMPA*品监督管理*批准用于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和慢性抽动障碍,其中的43种*物(包括仿制*,其中的9种*物)已进入临床阶段。其中现代中*布*,美FDA新*和复方丹参滴丸(T89)研发项目26个产品进展顺利。卓志颗粒和复方丹参滴丸两种现代中*产品已申请生产,其中复方丹搜纤亏参滴丸加糖网适应症申请材料已提交CDE。7、上海复星医*我们建立了高效化学创新*平台、生物医*平台、高价值仿制*平台和细胞免疫平台。该公司截至2018年,有近2000名研发员工。截至2019年年中的报告,该公司已完成仿制*、创新*、生物相似*物和仿制*,其中:12创新*生物相似*物、16创新*小分子一致性评价233项,生物相似*物20项,国际标准仿制*129项,中*2项,符合性评价54项;此外,还引进了23个项目。8、正大天晴制*公司正大天晴*业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医*集团企业,是研发著名的肝病和抗肿瘤*物生产基地,2019年仿制*,共有14个获证品种,居行业首位。推动企业由“一肝独大”向“两核多强”转型,继续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作为全球领先和国内领先的综合赋权平台,它不断提升全球市世神场地位,拥有CROCMO/CDMO产业全布*。传统业务临床前CRO和小分子CDMO有稳定的增长,而新业务临床CRO和细胞/基因治疗CDMO有较高的增长率。9、*明康德小分子*物CDMO/CMO服务项目涉及800多种新*分子,包括其中的40个三期临床试验项目和批上市的16个项目,2019年上半年,*明康德还帮助国内客户完成了10种新研究*物的临床试验应用,并获得了11个项目的临床试验许可证。截至6月30日,该公司获得了45个项目的临床试验许可证,并在日为国内客户完成了65项新研究*物的临床试验申请。10、华海*业华海*业是美国第一家获得FDA认证的制*公司,也是美国第一家在中国实现大规模制剂销售的公司,在世界高端医*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复星医*是做什么的?
上海复星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3月31日成立,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和H股,已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复星医*主要从事*品制造与研发、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分销与零售,其中以*品制造与研发为核心,并以医疗服务为发展重点。
复星医*关注最前沿技术 要做“患者可负担的创新*”|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在国家大力支持医*创新研发的背景下,复星医*旗下子公司频频传出*品研发获阶段性进展的捷报。近日,复星医*首席执行官、总裁吴以芳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单克隆抗体生物创新*及生物类似*、小分子创新*的研发投入,持续完善仿创结合的*品研发体系。“提高老百姓用*的质量是我们的使命。复星医*旗下的生物制*平台复宏汉霖就是要做‘患者可负担的创新*’。”
2015年7月以来,*审改革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全面从严监管*品,从源头提升*品质量标准,加快了医*行业的优胜劣汰。在中小型*企正历经改革阵痛之时,复星医*等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企却看到了由此带来的更大的机遇,即创新*产业。
事实上,创新研发一直是复星的核心战略之一。从复星医*2017年半年报不难看出,创新研发已经成为助力公司内生式增长的核心动力。报告期内,复星医*集团研发投入共计6.26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28.12%。其中,研发费用4.61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50.15%。
吴以芳告诉记者,复星医*将持续加大对单克隆抗体生物创新*及生物类似*、小分子创新*的研发投入,推进一致性评价,持续完善仿创结合的*品研发体系,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研发能力,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复星医*的生物*平台主要以其与美国科学家团队合资组建的复宏汉霖为主。该公司主要致力于应用前沿技术进行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生物改良*以及创新单抗的研发及产业化,目前累计投入约4亿多人民币用于单抗*物的前期研发,在研产品主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复宏汉霖总裁刘世高向上证报记者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团队已完成8个产品、13项适应症IND申报的高效研发,位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复宏汉霖专注于患者可负担的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复宏汉霖通过不断的探索发展,专注提供质高价优的生物*,将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伴随复星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的新*储备早已建成“梯队”,并已逐渐临近收获期。
据公司2017年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复星医*有6个单抗品种(11个适应症)已获批中国临床,其中2个产品已经进入临床三期,4个1.1类小分子创新*已获得临床批文。在研新*、仿制*、生物类似*及疫苗等项目173项(包括小分子创新*11项、生物创新*9项、生物类似*12项、改良型创新*2项、国际标准的仿制*133项、预防用生物制品4项、中*2项),其中8个项目正在申报进入临床试验,25个项目正在进行临床试验,33个项目等待审批上市。复星医*预计,这些在研产品将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由复宏汉霖研发的第一个创新型生物改良型单抗HLX07已分别在中美两国获得临床批准。同时,该产品已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展临床一期研究。”谈及进程加快的几个重磅创新*品种,刘世高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复宏汉霖第一个品种HLX01“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适应症,以及第二个品种HLX02“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乳腺癌适应症,目前均处于三期临床研究阶段。
9月上旬,复星医*发布公告“报喜”,“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获批准于波兰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用于转移性乳腺癌适应症)。据国内I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该新*安全,并与原研*赫赛汀等效。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度,全球已上市HER2抑制剂的销售额约为80.9亿美元。截至2017年8月,复星医*现阶段针对该新*(包括转移性乳腺癌适应症及转移性胃癌适应症)已投入研发费用约2.29亿元。
一个创新*项目动辄五六亿元的高投入,以及临床后期失败的高风险率并不是一般*企所能承担的。对比目前国家所开展的仿制*一致性评价,随着技术水平及质量标准的提高,一个项目的一致性评价费用至少600万元至700万元,两三个项目即对中小型*企构成不小的压力。据吴以芳介绍,复星医*有超过30个项目将陆续进行一致性评价。上述品种竞争力较强,均是公司所打造的增量品种,销售前景可观。
吴以芳介绍,国家对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将给予特殊标识,并在招投标、定价、医保支付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
吴以芳表示:“从一致性评价本身来讲,我认为就是提高老百姓用*的质量。把这些老百姓的常用*质量做好,使其通过一致性评价,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也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复星医*持续专注创新*研发,正是为解决老百姓对昂贵进口*望而却步的窘境,使其能够用上质量标准对接国际、真正负担得起的中国创新*。“复星医*未来整个战略里一定是关注最前沿的制*和医疗技术,我们会在这些方面积极地投资布*,我们的创新*比重也将越来越大。”吴以芳称。
而专注创新研发也与复星医*的国际化战略有着协同效应。吴以芳告诉记者:“公司将继续努力在制*与研发领域进行境外拓展,希望能够将适合中国的高性价比的仿制*引入中国市场。公司也将积极推进国内优秀制剂产品通过境外营销平台输送到国际市场。”
复星医*在研*物情况:小分子创新*19项,生物创新*12项,一致性49项!
近期,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提问复星医*,介绍下在研*物情况:
复星医*回复:
截至2019年末,本集团在研新*、仿制*、生物类似*及仿制*一致性评价等项目264项,其中:小分子创新*19项、生物创新*12项、生物类似*21项、国际标准的仿制*133项、仿制*一致性评价项目49项、中*2项;此外,引进项目28项,其中:进口创新*8项、进口仿制*20项。有关本集团产品及研发事项,敬请参考本公司发布的临时公告及定期报告。
去哪里高效查找行业报告和行业数据?
本文从不同维度分析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竞争格*,由于行业内企业众多,不同企业产品策略和重点布*不尽相同,细分领域市场集中度差异化程度显著,但总体而言我国大健康行业市场集中度正逐渐提升。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大健康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白云山(600332)、云南白*(000538)、爱尔眼科(300015)、九州通(600998)、*明康德(603259)、老百姓(603883)等。本文核心数据:大健康行业竞争梯队、市场集中度、业务布*、竞争状态总结中国大健康行业竞争梯队2021年医疗健康增长显著,成为胡润500强企业最多的行业。2021年片仔癀以510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位列医疗健康行业第一,其次是云南白*,价值为280亿人民币。根据胡润中国百强大健康民营企业价值排名,智飞生物、百济神州等企业位列第二梯队,排名在11-50名;蓝帆医疗、迪安诊断等企业位列第三梯队,排名在50名之后。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份额由于医*大健康行业相关产品众多,不同板块上市企业产品策略各不相同。中*及保健食品领域,2020年我国膳食补充剂市场中,市场份额排名前5的企业分别是汤成倍健、无极限、安利、健合和东阿阿胶;在中成*市场扬子江*业在2021年上半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销售份额排名第一,为3.67%;2020年实体*店终端感冒中成*销售市场中,华润三九以19.51%的份额占据第一位。化*和生物*领域,我国创新*企业不断涌现。从新*研发数量的角度,老牌企业以江苏恒瑞、复星医*、石*集团等为代表,新兴企业以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为代表。注:仅统计生物和化学*中的创新*,不包括中*、微创新、生物类似物。从生物制品领域,上市公司2020年疫苗的签批发量及市占率不难看出,不同企业产品布*策略不同,市占率也大不相同。以23价肺炎球菌多糖苗为例,2020年市占率最高的是沃森生物,为33.03%,其次是泰康生物,为23.48%,智飞生物MSD代理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苗市占率仅2.75%。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集中度我国大健康行业市场集中度因不同细分市场而异,2020年我国保健品市场CR5为19.9%,感冒中成*实体*店终端市场CR5为44.2%,2021年上半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中成*用*CR3仅为9.2%,总体而言,我国医*大健康市场朝着集中化方向发展。注: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数据为2020年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统计数自2018年9月***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国家基本*物制度的意见》提出坚持集中采购方向,落实*品分类采购,引导形成合理价格;11月医保*发布《4+7城市*品集中采购文件》开启11个城市25个品种集中采购试点工作,2019年25个试点品种推广至全国。2020年进行第二轮、第三轮集采,2021年上半年又完成了第四轮和第五轮集采,2021年11月,以胰岛素为采购对象的第六批国家组织*品集中采购在上海开标。前四轮集采中,以齐鲁、华海、正大天晴和科伦为代表的原料-制剂一体化企业中标数量遥遥领先。第五批集采中,齐鲁、扬子江、科伦等企业中选的产品均在10个以上,尤其是科伦*业,11个品种,18个品规全部中选。随着国家集采的进行,仿制*价格大幅降低,前6轮国家集采产品价格平均降幅基本超过50%。以第五轮集采中20mg的化疗*物多西他赛注射剂为例,汇宇、正大天晴、恒瑞、奥赛康、齐鲁、扬子江,美大康降价幅度均超过90%,其中,恒瑞医*该产品市占率接近45%,为了保持其院内用*市场占比,该产品价格降幅超过97%。国家集采常态化意味着仿制*行业高毛利时代结束,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产能的升级和更严格的成本控制,而对老百姓看病用*来说可谓是了利好消息。我国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仿制*行业格*的重塑,企业成本控制、品种全面性面临更高的要求,原料*的重要性凸显,原料-制剂一体化的公司由于成本更低,中标率提升。对于一些竞争激烈的普*制剂,集采也有望加速淘汰小型企业,行业集中度提升。第五轮集采已经将注射剂作为主力采购对象,同时首次将吸入剂产品纳入集采,第六轮以胰岛素为代表的生物*专项集采,预示着集采的范围不断扩大。除了化学制剂,将来生物*和中成*也有望纳入集采范围,医*健康行业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大健康行业企业布*及竞争力评价大健康行业上市企业中,化*板块复星医*业务布*相对最广,其国际市场比重超30%,中*板块企业基本深耕于国内市场,广州白云山在华南地区布*最深,智飞生物和长春高新更偏向于华东市场。从企业大健康业务竞争力来看,白云山是我国最大的制*企业集团之一,云南白*和华润三九品牌知名度在我国甚广,智飞生物和华兰生物均为生物制品行业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复星医*是我国化*行业龙头企业。中国大健康行业竞争状态总结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医*大健康行业产品众多,替代品威胁较大;现有竞争者数量较多,但市场集中度较低;上游供应商一般为*材种植企业及原材料制造商,议价能力较强,医*产品作为必需品,周期性较弱,以中*材为例,如果上游*材涨价,全线产品大概率会有不同幅度的溢价,而下游消费市场如果不考虑国家带量采购对*品价格管控的影响,最终面向的是普通消费者,议价能力较弱;同时,因行业存在严格的准入资质,资金、技术门槛较高,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复星医药是创新药还是仿制药(复星医*亮相2023 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展现全球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