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为什么一路走低(我想问一下,我家是史丹利肥料的经销商,近期正是卖肥料的时候,可是供货的不给货,)

我想问一下,我家是史丹利肥料的经销商,近期正是卖肥料的时候,可是供货的不给货,

你关注一下安徽砀山绿原生态肥料有限公司的系列产品,新型、新颖、效果好、供货快,诚信

史丹利杯子为什么怎么贵

史丹利杯子贵的原因为史丹利保温杯属于中高端档次,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羡销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保温杯内银色的杯胆能反射热水的辐射,杯胆和杯身的真空能启派袭阻断热悄兄力的传递,而不易传递热量的瓶子能阻止热对流。

突发!研报内容出现重大错误,1200亿券商“出事”!监管出手了

实际上,今年已有多家头部券商因为研报问题接连被罚,包括中信建投、申万宏源、方正、东吴等,还涉及到知名的分析师被监管约谈。业内人士认为,以往券商研报市场存在很多乱象,监管出手规范卖方市场,引导行业健康生态。

中泰证券研报出现重大错误

遭监管点名批评

12月25日晚间,中泰证券公告称,近期收到山东证监*的《关于对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存在多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制作和发布关于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报告《转型农业服务商,打开成长新空间》过程中,未能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未对引用的重要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核实,导致该研报内容出现重大错误,客观上传播了虚假、不实、误导性信息。

基金君查看了一下今年5月份中泰证券发的《转型农业服务商,打开成长新空间》这份研报,有30多页,详细论述了史丹利的竞争优势,其中提到,上市以来史丹利平均每年在广告宣传方面花费约1.7个亿,且依靠积累的品牌知名度,公司广告投放效率不断提升。2018-2019年尽管广告费用有所减少,但每1元广告投入对应的营收高达53元,是2017年的1.7倍。

研报还讲了复合肥行业的逻辑,在多重因素共振,行业反转加速。其中提到,2015年以来国内主粮收购价格一路走低,打压农业生产积极性,2020年2月,水稻最低收购价格止跌企稳,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分别为121元/吨、127元/吨和130元/吨,有望抬升农民种植收益预期和积极性,推动种植面积回升。

研报还提到,2015年以来复合肥行业供大于求矛盾集中凸显,盈利持续恶化,叠加优惠政策取消、环保趋严等因素,促使行业内老旧产能不断退出。2017年至今行业共退出产能1775万吨,行业开工率恢复至合理水平,CR4也提升至21.6%,未来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泰证券表示,预计2020-2022年史丹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7.32亿元、70.83亿元、86.21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3.36亿元、4.25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山东证监*表示,此次中泰证券违反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三条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有效防范利益冲突,公平对待发布对象,禁止传播虚假、不实、误导性信息,禁止从事或者参与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活动。

第九条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应当合规、客观、专业、审慎。署名的证券分析师应当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

山东证监*表示,这《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具体来看:第十八条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异常交易和操作监控制度,采取技术手段,对证券经纪人所招揽和服务客户的账户进行有效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的,立即查明原因并按照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证券公司的员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活动,参照本规定执行。证券公司的证券经纪业务营销人员数量应当与公司的管理能力相适应。

山东证监*表示,这些问题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依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决定对中泰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要求公司在2021年1月15日之前向证监*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中泰证券在公告中称,公司将按照监管要求积极整改,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今年多家头部券商因研报被点名

实际上,今年已有多家头部券商因为研报问题被监管点名批评。12月17日北京证监*发布对中信建投证券武超则、金戈两名分析师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的决定,指出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某研究报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究依据不充分,研究报告参考资料未经规范信息源确认,关键数据交叉验证不足,数据基础不扎实;二是研究方法不够专业谨慎,分析逻辑客观性不足,以预测数据和假设条件主观推定结论。

北京证监*表示,该行为违反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武超则、金戈作为研究报告署名证券分析师,对研究报告内容负有直接责任。根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其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其实在今年11月30日北京证监*就发布了对中信建投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指出公司发布的某研究报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究依据不充分,研究报告参考资料为电子平台个人账户上传文章,未进行规范信息源确认,关键数据交叉验证不足,数据基础不扎实;二是研究方法不够专业谨慎,分析逻辑客观性不足,以预测数据和假设条件主观推定结论。

上海证监*表示,上述行为不符合《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十条的规定,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六条的规定。

今年7月7日,江苏证监*也发布了对东吴证券两名分析师马浩博、汤玮亮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其违法事实:2016年10月14日,东吴证券发布马浩博、汤玮亮作为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署名的《福成深度报告二:3个100亿支撑市值翻倍》。2016年10月25日,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澄清公告》,对研报有关内容予以澄清。

《福成研报》内容存在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具体如下:

第一,《福成研报》称,福成股份宝塔陵园三期全部建成后墓穴数量达40万个,并基于该数据得出福成股份可获得净利润155亿元。经查,福成股份宝塔陵园规划建设墓穴约12.5万个,而非研报所称40万个。

第二,《福成研报》称,福成股份与深圳市和辉信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以下简称福成和辉产业并购基金),规模共100亿元,本期规模为10亿元,后续基金规模还有90亿元。经查,截至2016年10月,福成和辉产业并购基金规模只有10亿元,后续基金情况,还需福成股份根据一期基金的进展及收购资产的质量再做决定。

第三,《福成研报》称,公司大股东手中100亿现金,有充足资金作为福成和辉产业并购基金的劣后端。经查,截至2016年10月,大股东并未就此作出决策。

第四,《福成研报》称,福成股份未来将聚焦殡葬业务,其他业务陆续剥离。经查,截至2016年10月,福成股份主营业务为畜牧屠宰及食品加工、餐饮服务、殡葬服务三大行业,至于未来公司各产业如何布*调整,相关业务是否剥离,福成股份并未作出决策。

马浩博、汤玮亮在发布《福成研报》之前,未与福成股份核实研报相关事实与数据。2016年10月14日,东吴证券审核过程中认为该研报缺少调研纪要,故予以驳回,马浩博随即补充调研纪要后通过东吴证券内部审核。

上述报告全部由马浩博起草完成。汤玮亮参加前期讨论,未实际参与上述报告的起草、审核、发布等工作。

江苏证监*表示,决定对马浩博处以十五万元罚款,对汤玮亮处以五万元罚款。

加强对卖方研报市场的监管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监管接连对卖方研报开罚单,反映为了这个市场正在收紧,规范卖方市场,引导行业健康生态。

2019年1月,监管层向券商下发《加强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流程管理规范证券分析师服务客户活动》的通报,列举了相关违规执业案例,并提出了监管要求,强调要加强研报发布规范。

今年5月2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宣布,为加强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自律管理,促进证券研究业务健康发展,协会组织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进行了修订,自2020年6月21日起实施。

协会表示,经营机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应当审慎使用信息,对引用信息和数据来源进行核实,不得将无法确认来源合法合规性的信息写入证券研究报告,不得将无法认定真实性的市场传言作为确定性研究结论的依据。同时,经营机构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应当坚持客观原则,避免使用夸大、低俗、诱导性、煽动性的标题或者用语,不得对证券估值、投资评级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证。

来源:中国基金报

史丹利高塔复合肥为什么颗粒名木张看报定一富千免期大小不均匀?而且每袋都有约10%的颗粒颜色不同?有没讨适有可能是假的?

一般颗粒应该差不多大…差别很大的话一般是筛分段没有做好…颜色的话可能是放颜料的时候没有下均匀…一般注重品质的厂这个情况很少发生…

回顾 |一路跳到雀儿山顶的鬼步舞&一位只穿裙子的选美冠军的登山故事

原标题:回顾|一路跳到雀儿山顶的鬼步舞&一位只穿裙子的选美冠军的登山故事

本期山脉有约邀请山脉户外创始人:高伟娥;“环球旅游小姐”亲善大使:于水,为大家分享介绍登雪山的女人们--从6168米雀儿山说起”!现在分享会已经结束,分享会实录文字版隆重登场!

前言:

之前也会参加一些电视台节目的录制以及视频直播,也有其他公司邀请我作为嘉宾进行微信群分享。而这次是第一次参加我们自己平台山脉有约的栏目,感觉挺奇妙的。

那是我刚从雀儿山下撤,从甘孜坐车去成都的路上(那个时候已经七天没洗脸没洗澡了),收到我们山脉有约小编的邀请,我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为什么从来没有参加自己平台的节目呢?正好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聊聊我们这次登雪山的经历。

首先是云与雪,这里主要和大家说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000米以下的风景,另一部分是5000米以上的风景。(基本全是雪)

从下飞机开始,沿路的风景就令我感叹:

(开着车时被耗牛包围,感觉十分好玩,耗牛也蛮可爱的)

(沿路也会看到很漂亮的湖泊,有种与世隔绝的的空灵感,所以拍照也是必须的)

下了车之后就开始徒步,在走的过程中,沿路的各种风景就离我们更近!比如漂亮的湖泊,千奇百怪的石头,树以及草地等。如果你像我们这样状态比较好的话,还可以玩一些反抗高反或是对抗高反的动作,比如我们会拍一些跳照(见下图),玩倒立(见下图)等。

当然如果你的身体素质没那么好,还是请你不要玩儿了,特别是倒立的玩儿法

——我自己玩之后也感觉有些高反的反应,虽然这里只有3800-3900的海拔,但是真要摔几次也不太好啊(

过了这块之后就到了我们的大本营(海拔4000-5000之间),这个海拔的地形比较陡峭。而因为我们要快速的从4000过度到4800的样子,攀爬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全是石头,脚下也不像雪那么软。

(图片里展现了我们在4000-5000米时,翻过的那座山,以及沿途的溪水还有瀑布)

景色还是很漂亮的,只是稍微有点累,因为这个阶段我还没有太适应这个海拔,走路都感觉摇摇晃晃的,有时都会自己左脚踩右脚。

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一段路上我做了一个斑比座的动作(比较累人,现在欧美比较流行这个,在一些沙滩上经常有人穿着比基尼做个个斑比坐的动作,显得妩媚动人)而我,因为比较好玩,跑到山里,跪在那里拍这个雷人的动作,以至于后来开始往上爬时就觉得体力不支了(感觉就是作了,)所以建议体力比较好的可以玩一下这个动作。

这个海拔显示我们已经到了C1营地,基本已经快要过雪线了,在这睡了一晚后,第二天一出门我们就进入5000米以上的路线了。接下来几天看到的全是雪景,这里就和大家分享雪的美景。

登雪山前面几千米都是铺垫,当我们一旦进入雪景,看到如梦似幻的美丽雪景后,就会完全忘记之前经过的那些山啊,水啊,溪流等(就像冲顶回来的路上,我完全不记得曾经走过的这些山啊,水啊之类的,好像被雪给洗脑了似的)

(这是我们整个团队,12个登山的小伙伴以及所有的高山协作合影)

之后我们便开始走雪线,这个阶段我们已经把所有的技术装备穿在身上。虽然走的大部分路坡度不是很大(不像4000-5000米那样陡峭),但我们身上的这些技术装备:穿着登山靴,套上冰爪,以及安全带,锁等,走起来也是挺累的。

大部分时候都是蓝天白云以及一望无垠的雪景,十分漂亮。但其实在这个海拔,以及我们的这种穿着,氧气的分量的不足,让我们走起来很累,走路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心情去欣赏这种美景。只是数着自己的呼吸,走几拍停下来休息几拍。只有在中途休息和在营地的时候才会发现雪景的美,才有精力去拍照。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像走在风景中一样,但是从我们的表情能看出来,基本都是垂着头在那气喘吁吁的,要不就是原地在那休息。我们一般是走20步然后休息同样长的时间。

再看看我们拍照的时候很多照片,基本上要不躺着,要不坐着的,要不跪着的……因为休息的时候,就是那种精疲力竭的样子。

(这张全景照,站在c3营地照的。到这个高度的时候是最美)

因为这里既可以看到山下走过来的这一段路,所有的美都能收揽在眼底,回头又能看到我们即将要去冲顶的那个山的山顶(主峰)。在这里,感觉除了云和风,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是禁止的。所以我一直会觉得C3营地看到的景色就是最美的。

在这个营地,我拍到了个小视频,特别震撼。一个就是我们在傍晚的时候全方位的看到我们的天空和营地;另外一个就是正好赶上了一次特别美的日落。现在把这个视频的分享给大家。

那为什么说在这个高度是最美的呢?大家可以看看晚上我们冲顶的照片,大家之前可能也看过很多登顶的照片,都会雪茫茫的一片。

一个是时间:大家登顶基本是两三点就会起来,等完成登顶的时候,一般都是早晨(最晚也就是七八点),这个时候太阳也不会太好,一般都会赶上风雪。

另外就是,已经到了最顶端,也就不会有什么背景——除了雪和白茫茫的天空。所以到了最顶端反而没有什么可看的。而是在快要冲顶前的那个营地的景色是最美的。

如果从一个鸟瞰的角度来看雀儿山,它就会特别的美。这个是岩羊户外的罗洛,他用航拍把整个我们这次攀登在雀儿山的全貌拍了下来。特别的震撼,低海拔和高海拔的雪山部分都能看见,以及雪山与云,与天空连成一片的景象。而我们每个人,就像小蚂蚁一样,那种渺小,让我们对雪山充满更多的向往和崇拜。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星空。虽然我的标题是雀儿山的云与雪,但其实雀儿山上的星空才是最美的。因为考虑到我们的体力,尽量减少行李。所以没有带专门的相机来拍摄。但真的就是每到一个营地,看到那么美丽的星空,就会后悔,感觉宁可少带点吃的或者是臭美的衣服(其实臭美的衣服也不可能带上去,最后都留在大本营或下面的营地了),再累也应该带上一个相机去拍摄星空。

(这张照片是别人拍摄的,但其实我们看到了比这个星空还要漂亮)

从到新营地(那会晚上八九点的样子,那会就开始后悔没带相机),我们先是躲在大帐蓬里聊天,出来突然抬头,才发现漫天的星斗!感觉银河离我们特别近!各种平时不得一见的星星!因为平时最容易辨别的是北斗七星,我们都很拿手的说,北斗七星在这儿……仰头才发现那里有无数的“北斗七星”——各种很亮的星星七颗连成一体,太多了,我们其实根本辨别不出什么,只知道漫天的星星,只知道震撼的跟傻瓜似的。

我记得自己当时就说:“可能很多年后,我们会忘记了是跟谁一起来登山或者是跟谁一起站在这看星星,但是我们决不会忘记,我们曾经站在一个悬崖边上看到这么美丽的星空”

从C1营地就已经后悔,这种后悔一直持续到C2C3营地,特别是C3营地。在C3营地那天,因,为不太舒服,早早就睡了,但在凌晨两三点时(这是所有高反感觉最强的时候)醒来,想去趟厕所,结果,在我拉开帐篷,看外面那片星空和月亮的时候,感觉高反一下就好了!只能傻傻的站着:月亮飘在白云里,旁边是很亮的星星,回到帐篷,我想拿着手机去拍,虽然我特别明白什么也拍不出,但就觉得不做这个动作会后悔——然后就拿着手机拍了一张黑不隆冬的照片,后来我也想过,我是不是应该学画画,然后把那片奇妙的星空画下来!

关于美景的照片,云雪的照片就给大家发到这儿。接下来我想讲讲我们比较好玩儿的这个营地的变迁:大本营一直讲到c1c2c3营地。

大本营的帐篷是这种比较复古的、高高的帐篷。这种帐篷睡三到五个人都是很宽敞。每个帐篷里面还提供了一个厚厚的垫子。我们再把自己的防潮垫放上去,睡在里面很舒服。在里面,大家都是可以站立的,很方便。

这里的营地很奢侈了,再后面的营地就不可能了。因为是所有的东西到后面都是需要人背上去的,而这个大本营的是可以用马拖进来,所以比较奢侈,特别是休息的这种大帐篷是圆顶的,在里面可以晒太阳,铺了地毯,我们在里面开会、看小电影。

补充一下,我们所谓的小电影,其实是看他人拍的登雪山的经历,从中感受我们将会遇到的问题。

在大本营我们还有独立的厨房、吃饭的餐厅,室外也有独立的桌子和椅子来吃饭。在这里我们还吃到了好吃的川式火锅。第二天还有我特别爱吃的面条(我一个人多在外面,要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把那晚面条吃完了)。其实我们知道,这种奢侈在大本营就止步了,所以在大本营拼命的去享受。

大本营的厕所很奢侈,分男女厕所(第一天我老上男厕所,惹得男伙伴们不太高兴,,主要是女厕所太远了,不方便,而且再往上走,也就不分男女厕所了)

(这是我拍的女厕照片儿,独栋的,周围有山,有湖,还有雪山雪景,上面有个WC的大标识。)

总觉得在营地还拥有这么“奢华”的厕所真的很棒,估计没有哪个酒店的厕所的外景像现在这样棒!这时,我就开始注意到我们营地的厕所还有厨房的设施。果然,后面开始这两就变得越来越粗线条、越来越印象派了。

到了CI营地,帐篷是标准的高山帐篷(只能跪着进去,不能站起来),三个人躺在里面,还是比较宽裕的,至少,可以并行的躺开。

在C1营地,还有一个公共的帐篷,我们的装备可以放在里面,同事可以坐在里面聊天,测血氧等。等过了C1营地,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只有睡觉的帐篷。

(这个就是公共帐篷的内景,可以吃饭,聊天,度过一晚的时光)

这个就是C1隐蔽的厕所,我们的小伙伴岩羚称之为:风吹**凉的厕所。就是用一些石头垒起来,把它和我们睡的区域隔开(主要是防我们自己,防不了别人)踩在石板上的这样一个厕所。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C2营地,只有我们的高山帐(十二个队员、九个高山协作每三个人一间),没有公共区域。我们的厨房是协作挖的冰块摞起来的(看起来蛮有线条感的)。协作会用这个炉子煮一些方面面和面条作为晚饭和早餐——在C2还吃到了白菜,后来就连白菜也没有了。

在雪山上,一切只能因地适宜,厕所变成用冰块摞起来的一堵墙,墙这边是我们的营地,另一边是厕所。为了方便挖了一个坑,感觉比较干净,也比较安全,距离也很适宜,整体来说还不错。

C3营地帐篷没有变(还是把之前的拆下来,往上背到更高的营地),厕所就有一些变化了。不知道是因为由于海拔太高,这里的冰雪发生了变化,不容易做出方块,还是协作越来越累了。我们明显的感觉C3的营地就是在雪地里挖了个坑,摆上我们的这些炉子和锅,主要是煮芝麻糊和方便面吃。

其实在C3营地,我的血氧一度降到43,挺难受的,结果看到这个印象派的厕所之后,都笑出声了:它不但没有之前石头摞的那么整齐,也有像在C2那样用冰块摞起来,就好像是谁,用脚踢了一推雪堆在那似的,那就是一个厕所,感觉特别好笑。

搞笑的厨房、厕所和大家分享完,我们说说登山的苦。之所以没有把登山的苦一上来就说就是怕吓到大家。感觉登山只有苦似的。(其实登山能看见很多美景,发现很多有趣的事)。登山光说行走就是一件很累的事,不管是雪线以下的行走,还是雪线以上的行走,都是一件比较雷人的事。我们可以从几张照片上感受一下。

大家可以看到在雪线以下,其实更陡,要更快速的去提升海拔。在这期间,我们还有背夫帮我们背东西,协作的身上背的东西也很多,而我们会稍微的少背一些。但是因为热,还要背着我们接下来几天要用的所有的衣服、技术装备和食品,所以再少背,每人身上也还有一个大包,还要快速的提升海拔,适应海拔,所以一直比较喘,也会比较累。

过了雪线,到了雪线之上就更加累了,因为本来穿者冰爪行走就很重,海拔也提升了,在这种雪的反射下,更本不敢把护脸什么的摘掉,刚开始是怕晒黑,后来是怕晒伤。另外眼镜要一直带着雪镜,不敢打开。我们只要把眼镜打开不到1分钟的时间,高山协作就会提醒我戴上,因为他们都有多人得了雪盲症,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带雪镜。而且是疏忽了,偶尔打开了几分钟就得了雪盲症。

像这样的坡度都属于正常行走的坡度,不需要用绳索、冰镐,也不用上升器之类的。但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也是每走二十步,休息十步的时间,而每走一步,大约需要两秒的。这样的速度是最舒适的,最不容易累的。(这是高山协作教我们的一个动作)。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绳子结在一起,大家用主锁挂在绳子上,因为这样的雪山,它有很多冰裂缝之类的,如果不接在一起,万一谁坠落了就没有办法救他。

像刚开始的那种如果属于正常坡度的话,那就是小于30度的。之后为了缓解坡度,我们很多时候会走S形或Z字形的路线。接下来等到攀登的坡度到50-60度时,就完全要靠两脚的冰爪,左手的冰镐,右手拉着主锁挂在绳子上,基本就是我们的四肢把我们拉上去。这会一般是每走2步就会停下来休息一会。

我记得在第一坡(坡度大概60度,爬了70米左右)晚上攀了一半的时候,由于本身身体状态不是很好,脑子里就有一种想法:特别想把那个上升器的手松开,感觉这一撒手,就会滚下去,多舒服啊,而挂在这多累啊!

当走的太累时,我会自己数节拍:比如说1234567822345678,停下来时也会数节拍,这样来促使自己不要漫无目的的休息,应该往前走了。走了特别累时,就反过来了,走行走的时候只能走一个节拍,12345678,站着休息时得两到三个节拍。有一次休息时数着数着就睡着了,然后一睁眼又接着数32345678——其实是打了一个盹儿,不过也因此体力也恢复了好些。

冲顶那天的第一坡就遇到这样一个坡,简直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凌晨2点起来,吃完整理好东西出发,那时3点,已经精疲力竭),结果挡在面前的是这样一个坡,不是一个大坡,大家可以从容的上去,而是这种沟式的坡。我们第一个冲上去的是水儿(今晚第二位嘉宾),她的体质是相当的好,全程都跑在第一个。看着她特别难的上去后,我是第三个还是第二个上去的。

后来岩羊户外的高山协作们商量了一下,考虑到大家的状态,而且往年的坡都不是这样一个状态。(雀儿山每年地形都在不停的发生变化)而这条道可能是他们之前没有预计到的。临时想了一个办法把我们用绳子一个个拉上去。其实说起来感觉被拉上去好像是很轻松,但我那会觉得还不如自己爬上去,他们拉的节奏和我们自己的节奏不一致,好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动的在用力。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70度的坡,就是我们遇到的最长也是最累的一个坡。在这个坡,我被前面的两个小伙伴给了两个下马威。本来这根绳子上是有两个小伙伴的,结果他俩都让开了,让我去最前面。

第一个小伙伴叫KK,因为他的高反一直比较严重,在C3营地的时候,我两的血氧都同时降到了40多,第二天我的血压有回升到60多,他还是40多,在营地还吐了。第二天身体虚弱,闹肚子。所以本来这个坡上他是在我前面的,结果走到3分之一时,感觉拉肚子,只好滑坡到下面,找个安全的地方解决肚子的问题。这个给了我第一个下马威。

过一会,我前面的另一个伙伴丁丁,之前体力一直都很好,然后他突然觉得双腿没劲了,所以换一根绳子躲在一边先休息一阵儿。看着我前面这两状况百出,虽然冲顶这阶段状态很好,但还是被吓到了。

其实除了累,高反会让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承受很大的压力,我们每天在每个营地都会测我们的血氧,从山下的大本营我的血氧是70多,到了C2降到59,C3就只有43了。那会大家都挺担心的,而我自己除了嘴唇紫黑,人无力,不头疼,不心慌也不吐。虽然没有一个绝对值说血氧降到多少就一定不能登山,但我的状态还是让高山协作比较担心。因为凌晨2-3点是空气氧份最稀薄的时候,这是也是高反最厉害的时候,协作跟我同帐篷的三叔打招呼说,到点要注意我的状态,以免发生危险。如果发现发烧或是更虚弱都要及时汇报给高山协作。(他们都没告诉我怕我有心力压力)

结果我因为没心没肺的睡了一觉,第二天早晨量的时候血氧就回到62了,我高兴坏了,然后就去找与我同病相怜的KK,看他有没有回升。结果他不但没有回升,还趴在帐篷里吐。。。我还特意跑过去问,让他和我聊天,结果他跟我说我是真的在吐。。。嘴下接着一个碗。。。我就安慰安慰他,然后自己得意的准备攀登啦

这些都是我们登山过程中算是比较苦的事情。本身行走就很累,还得去适应高反。高反我们只能去适应或者克服,但没有办法左右它。

另外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不知道是高反的原因还是因为别的,我们的身体出现各种状况,我其实在大本营就已经感冒了,可能是因为高海拔,空气比较纯净的原因,感冒不到一天就好了,后来还有闹肚子、吐之类的。

除了这几天比较苦,还有一个就是高海拔的太阳特别恐怖,发几张照片让大家看看,小鲜肉,小美女们都晒成什么样了

其实我和出发前没什么区别,除了有些水肿。如果前面的苦大家都能克服的话,这样的苦,一般的帅哥靓妹都是接受不了的。不过不用担心,基本上一到两周就可以恢复了。最后一张因为我全程都用BUFF头巾裹着,也比较能适应给BUFF头巾上剪个小口就能呼吸的模式,再加上我戴的是雪镜,所以我一点也没晒黑晒伤

,不过因为伙伴们嫉妒我,就特意把我这张照片PS晒得比较黑

这几位男士被晒成这样,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习惯用头巾捂着,总觉得全打开比较痛快,也不在意会被晒伤,甚至是觉得偶尔打开那么几分钟,十几分钟不会晒伤。但是在这样的高海拔,可能打开五六分钟,结果就会变成这样。

我们的美女水儿呢,她是因为戴了头巾后,把鼻子到嘴的这一圈都给剪开了,就是为了能透气,结果把鼻尖和嘴角这一圈晒成花猫脸,所以还是蛮苦的。

除了晒,另外一个很多人都忍受不了的就是脏了,因为我们从大本营开始就不能洗澡了,一直到登顶下撤回来,大概七天的时间,没有洗澡,洗头,所以到后来我们谁也不敢摘下自己的帽子。我记得自己的头发都成卷发了,其实我是直发。到最后一天就会不自觉的想摸自己的头发,每次伸手,别人就会赶紧命令自己把手拿开。那个动作是没办法忍受的。我记得我们有个小伙伴叫陈杰,他因为在自己身上抓了一下,他的那只手就变成我们所有人都想躲着的手了

说了这么多苦,一定要给大家讲讲乐。要不大家觉得登山这么苦,为什么还要去登山?我觉得雪山还是挺有趣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喝酒啊,在大本营可以喝青稞酒。如果你有高反就不要喝了。不过大本营准备的青稞酒蛮好喝的。喝法挺好玩,就是这样的一根不是是什么的吸管似的东西,然后直接从大壶里吸出来就行,我吸了几口还挺还喝的。

我们在适应高海拔,在大本营学习和晒太阳时,大家可以看看书,捶捶背和腿,总是有一些热心的小伙伴愿意为大家服务。

我们也可以拍一些可好玩的,集体的视频(大家可以各自想主题),我就比较爱玩啦,一路上把鬼步舞从大本营,跳到C1C2C3营地甚至最后跳到6168米的雀儿山顶峰,把这些视频给大家看看

在大本营到出山的过程中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大家是可以骑马的,这些马特别的强壮,而且还听话,可以自己自由自在的骑。这是在我所有骑马的过程中感受最好的一次。

最后给大家说说装备这个也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

首先装备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包了。建议大家一定是要带够三个包:一个是驮包,因为我们有很多技术装备。从大本营到到C1有驼夫或者马匹来帮我们背的东西,都是要放在驮包里面交给他们的。而自己主要背的是这个大包,这个大包里面主要是背所有的衣服、帐篷睡袋、一些电子产品。最后是冲顶包。像我,因为大包的顶包是可以拆下来,我就用这个顶包来充抵。因为冲顶的时候就是放装热水的保温杯和一些必须的干粮。几乎没有别的东西了,所以腰包也够的。或者一个二十升的冲顶包。

技术装备一般大家可以租,因为我们的高山协作公司都会提供,有很多选择。但因为一般租用的可能不会是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也不是最好用、最轻的。所以大家也可以购买,特别像我这种计划好了登完六千要登七千八千的。所以就会早早的就把装备给买了,这样也提前磨合。

所以技术装备主要就是这几样,从头盔到雪镜到高山靴、冰爪,还有我们的安全带以及它的主锁和绳子。再加一个冰镐,其实就是这几样,还是蛮简单的。这中间要强调的就是雪镜。

那可能就是大家在选择中一般有雪镜和高山太阳镜的选择。其实像我,一般是有一副平板太阳镜,这样在雪线以下、在日常生活中戴它都特别方便,我带着它也跑过马拉松,很贴合也很轻便。那真的到了雪线,还是建议大家用这种雪镜。一个是他的面积会比较大,这样可以全方位的遮盖,不单是保护眼睛。我们小伙伴们好多都被高海拔的光线晒伤了,那我们带上这个护脸之后再配上这个太阳镜,就可以完全的把我们包裹起来,所以建议大家还是用雪镜。

这里想简单的和大家说的是,BUFF头巾和手套。大家可以看到我戴的就是高度防紫外线的BUFF头巾,所以整个过程中一点也没有晒伤。最强的防护还是物理防护,抹防晒油只是一个第二层保护的作用。另外,这样的头巾也一定要买防紫外线的,做防紫外线处理的BUFF头巾是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我通过这次佩戴之后发现确实是很安全。我在整个过程中其实也有摘下来几次去休息之类的,但是没有任何晒伤。

关于手套,最好是副抓绒手套配滑雪手套。在冲顶之前的天气几乎都可以用的抓绒手套,而且抓绒手套,现在抓绒手套都有触摸功能,这样我们拍照的时候不用把手摘出来;只有到最后一天冲顶时,因为是凌晨两三点起来,分外冷,戴抓绒手套还是太冒险,所以要戴这种厚的手套。这是要强调的。

餐具:折叠碗和水壶

在餐具里面推荐两样东西:折叠碗和水壶。为什么要推荐这个折叠碗呢?其实在高海拔的攀登中我们是没有机会也没有精力去带锅或炉做饭的。全都是高山协作帮忙做好。有时候是连脱鞋或是站起来,都需要高山协作或者小伙伴们去帮忙,气喘吁吁的干不了别的了。有时候他们烧好水了,我们只是自己去拿一下那个水瓶都会觉得很累。所以不用考虑带锅炉等上去野炊,没有这个精力。最好是带一个最省力的、最好洗的、最轻的碗上去。每次吃饭的时候把这个碗交过去,盛好拿回来吃就好了。

折叠碗我一路用的很开心。首先,它很轻,很省空间。其次,它有一个盖子,小伙伴帮忙去厨房打饭也很方便,不易脱落。

保温壶和保温杯选用标准的的就可以,有的小伙伴会带1.5L、1L或者0.5L的,这些就不太实用,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所以说选用75ML的标准保温杯最为合适。特别是史丹利这样的国际大品牌,有些配备内盖的就很合适,内盖可以保持水温,外盖可以喝水用,不容易烫到。有些朋友会选用很多盖子的,其实太繁琐了,并且会增加负担,带来不便。

装备方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可有可无,但是很有意思的装备:手表。我们可以使用手表监测时间、海拔、行走距离和行走轨迹,事后还可以制作一些好玩的视频。我们来看一下松拓手表的视频。

我回来的第一天就消肿了,第二天还在醉氧,今天的状态好很多了。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欢迎我们的美女于水为大家分享。她第一次攀登雪山,全程都是最快登顶,最快返回大本营的。

于水,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清华大学金融财务MBA,贝蒂文化董事长,向上资本副总裁。玻利维亚紫黄晶珠宝品牌“玻尼达”创始人。从事金融投资十年,资深文化行业投资人。2014第18届Mrs.Globe选美大赛国家冠军。2017“环球旅游小姐”亲善大使。

大家好,我是一年四季只穿裙子的于水,大家都叫我水儿。刚刚wiwy介绍了我,但我在登山的时候早就忘记了这些,因为那个时候我只是一个登山者。

1、装备方面,刚刚讲过的我就不多说了,我就说防晒!防晒!防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体能方面的准备。这次登山wiwy说我的体能特别好,和我的日常训练有关系。我一般是每天去健身房呆两个小时,虽然都是混的那种,只是练练瑜伽,跳跳肚皮舞,但是保持了大概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吧。因为我从小体弱多病,所以会经常锻炼身体,主要是为了一个健康,没有多大的强度,但是我觉得每天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在7月8号决定参加雀儿山以后的两个月中,我给自己制定了体能训练的目标,前半个月我几乎每天都死拖着自己的尸体走出健身房的,每天都练得筋疲力尽。坚持了一个月后,我感觉自己的体能得到了很大提升,然后提前了大概三周的时间来到四川,徒步穿越贡嘎,适应海拔。

适应海拔是非常重要的,这是适应海拔时拍摄的照片。

这是八月份的集训,每天会游泳2000米,我担心自己会忘记,所以做了记录。游泳可以练习心肺,对于登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心理准备,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接下来给大家推荐两本书《登山圣经》和《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因为我从来没有登过山,所以在登山前会看这两本书。

我这次的体能表现除了跟集训和适应海拔有关以外,还跟心理准备有很大的关系。我看了这两本书以后,对登山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心里很重视登山这件事,对自己有信心。对于登山来说,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一颗务实而自信的心登山,就可以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

第二部分是登山的体能分配,这是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因为我平时训练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所以我知道我的体能需要保持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在后期我每天游两千米的时候,其实我感觉我还能再游很久很久,但是不想在泳池泡那么久,所以给自己留出了一定的余量。在登山期间,每天我都会给自己留出至少百分之二十的体能用来应急。

我们出发的第一天是从酒店开往到大本营,路上的风景特别美,。但是那一天我就是拼命的得瑟和折腾,还在海拔四千米的地方翻了三个侧手翻,踢了后腿,进行了大跳。我平时有十多年没有翻跟头了,就是想看看到底能不能高反,因为我已经适应很长时间的高原了,也希望自己能够提前高反,提前适应这个状态。

基本上我在大本营期间都会比较折腾,尽可能的去让自己适应这个环境,在4020的海拔上面尽可能的多活动,在保持百分之二十的体能余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折腾。

是我从大本营到c1开始,大家开始攀登的时候,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保持在第一梯队里。大家可能会根据上山的速度和体能的情况自动分了几波,有在前面的,中间的和后面的。我要始终保持在前面的中间的位置,大概也就是向导之后的第三名或第四名,不会太往前。但那个时候我会保证我的体能,不让自己特别辛苦,除了登山以外,不做其他的事情。除了喝水、上厕所、吃东西、睡觉以外,尽可能不用其他的时间来耗费体能。

我从大本营出发到c1开始,就尽可能地不做别的事情,休息的时间连话都不说,尽可能的不洗脸,不刷牙,不折腾。不上厕所,尽可能节省体能,能休息就休息。我希望把自己的绝大部分的体能都放在登山上,所以我基本没有拍过照片,手机里一张照片都没有,也没有说出去玩或者是很兴奋,始终让自己保持一个比较平和,舒缓的状态。

就是这种状态,我大概保持了三天,从大本营到c1,从c1到c2,从c2到c3,这三天基本上所有的体能都用在登山。平时的时候能节约多少就节约多少,到了c3之后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我在帐篷里睡着啦。当时到了帐篷,我就特别困,躺那儿就睡着了,谁都叫不起我,我知道不能让自己睡,但是还是起不来。这导致我睡醒了之后就缺氧,头晕,有一些高反,点恶心,想吐,然后就一直坚持到晚上吃完晚饭,大家都睡觉开始打呼了,我却开始失眠了。

然后我就跑到外面不停的喘气,看到了特别美丽的银河。那天晚上我起来了四五次,以上厕所为由,来缓解自己的高反和氧气不足,还看到了特别美的银河和星星。

在c3那天晚上我大概是凌晨一点钟睡着的,凌晨两点钟我们就起来登顶了。登顶的那天状态不是很好,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跟在协作的后面(全队第一个打头的)。当时我就控制住了节奏,跟写作说不会按照他的节奏走。之前我每一天都是协作走快,我就走得快,不会超过他,但也绝对不会漫过他,也不会主动提出休息,我就想看看自己的体能跟上协作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登顶那一天,我是走一步喘两口气,要歇两秒钟,因为我已经计划好了要把百分之二十的体能用于上山。

登顶是最考验体能的,要用一整天的时间走完四天上升的路。书上说,一般都是下山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事情。所以,我在冲顶当天,把百分之二十的体能用于上山,百分之八十的体能用于下山。想要掌握自己体能的百分比,就要通过平时的训练来了解自己,只有对自己了如指掌才能够去登山。

一我用了百分之二十的体能第一个冲顶了之后,知道我要在山上这样特别冷的环境下呆半个小时等下面的人。我没有任何的兴奋,高兴或者愉悦的情绪,因为我知道在高山上你一开心就会消耗很多的体能,所以我是非常非常淡定地在山上等别人,然后非常淡定的拍几张照片。当向导说可以下山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要拼尽全力地用最快的速度下山。

我就是想要在下山的时候看看能不能走到自己体能的极限,结果我走到c1营地等了大概四五十分钟才有第二个人下来。而且当时我的状态很好,感觉再走半天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并不会觉得特别累,我还是留了百分之二十的体能用来应急突发情况,又是第一个跟着向导走下山的。当时向导总是要停下来等后面的人和停下来休息,我就跟他说,要尽量少休息,因为一休息身子就凉了,风特别冷,身子一凉,要重新走起来会特别耗费体能。

我跟向导说不用放慢速度,高山协作速度有多快,我就走多快。这样我跟着协作一路走下来,第一个回到了大本营,当时还是很开心的,也就是说我把登顶后的激动留在了大本营。

这是我第一个回到大本营后,留在大本营的朋友给我拍摄的一段视频,视频里面有个赤脚大仙,一直在山里面修行,看到我后很高兴。当时我才真的松了一口气,这一天总算是完成了,所有的事情总算是圆满了。直到回到大本营,我猜才彻底地放松,去享受整个过程。

我讲的比较快啊,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下登山时的体能分配。因为所有人都说我体能好,其实我并不是体能好,从小体弱多病,只是平时有锻炼,登山前有集训,有自己给自己定目标,有提前去适应海拔。当时每天都有测血氧跟心率,这两项指标,我建议所有想要登山的人都要关注一下,平时的训练时,这两个指标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两个指标好,你登山的状态才会比较好。

关于体能这块儿,我就想多说一点,也就是大家平时一定要对自比较了解,一定要在平原的时候要给自己练到缺氧,越到极限的这种程度,你才能够知道你距离你的极限还有多久,才能控制好百分之二十的余量。我当时下到大本营之后,感觉还能够再走个五六个小时,觉得我应该那个时候才能到极限。其实心理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脚指甲都已经紫了,现在掉了,当时我自己是不知道的。

我下到大本营的时候已经一瘸一拐了,但自己是不知道受伤了的,因为我觉得登山时的精神力量和内心的强大是更重要的,是要大于你的体能的。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三点就是登山后的感悟。

很多照片wiwy都已经跟大家分享过了,所以我这边就是话多照片少。

这是我第一次登山,回到家中还是有很多感悟的,这也是我今天想主要跟大家分享的地方。就我自身而言,我感觉登山会放大一个人所有的问题,哪怕有一个小小的问题,也会被无限的放大。首先就是身体上的问题,我的肠胃不好,颈椎不好,还有入睡难的问题,在平时根本就不是问题,但是到了高原上,到了雪山上,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每天要消耗很大的热量,但是我一点都吃不下东西,什么都不想吃,吃什么就想吐什么。我本身脾胃就不好,到了高原肠胃不好就特别的突出。

每天的路餐我都一口不想吃,每天早上喝一点点的粥,吃点咸菜,晚上吃一点泡面,就可能够一天。从c1开始我的肠胃就是这个状态,但每天要消耗很多的体能,我又吃不下一些,能量胶之类的东西,总之这个肠胃的问题,被雪山无限的放大,我感觉自己以后要想登山,必须得养好自己的肠胃。

还有就是颈椎的问题,我在下撤的时候,低头下山才一会儿我就感觉我的颈椎要疼死了,但是平时一直低头也不会很疼。我平时在北京的时候入睡也有一些困难。但是到了高原就是整晚的入睡难。

我想跟所有想登山的人说,平时一些小小的问题都是要注意的,因为到了高原你的这些问题会变的非常非常大。身体上的问题还是可以克服的,还有就是性格上的问题。我有一点自我中心,还有一些性子比较直的问题,我自己是知道的,但是平时在北京就会把自己包裹起来,不会让自己完全暴露自己性格上的问题,但是到了高原就会特别明显,连我自己都会感觉到,就是因为在那种环境下,问题会被放大。

最主要的还是精神上的问题,我总结我自己是坚强、勇敢和执着,这听上去不是问题,像是夸我自己。但是,在雪山上过于坚强、勇敢和执着,就是非常严重乃至致命的问题,我是通过这次下山之后才体会到自己身上这些毛病。因为坚强、勇敢和执着,是遗传我爷爷奶奶,包括我的表哥表妹身上都具有这种品质的。我并不会那么明显,只是有一点点,但是到了高原上,会特别的明显,也就是我感觉不到身体的疼痛,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勇往直前的往前走。

登雀儿山还好,如果以后登珠峰的话,那这三点可能就是致命的问题,我这次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这个问题,以后我会一直留意让自己不要犯病。所以说登山可以让你看到最真实的自己,可以感受到你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找回你自己。

可能大家在城市里生活很多年以后,早就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在登山的时候,你内心的声音就可以告诉你:你究竟是谁?你最想要什么?你的内心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你登山的整个过程中,就会寻找到答案。

所以说登山后最大的感悟就是:如果把人生比做一场修行的话,那么登山就是最好的修行的方式。当我每往前走一步都喘息难忍的时候,还是会继续前行,我的内心不想停下来喘息。当我没走错一步,都会掉进悬崖葬身雪山之下的时候,我会小心翼翼的前行,我的内心不想停下来害怕。当我走过整个雀儿山依依不舍的时候,我不会回头眺望一眼,我的内心不想停下来留恋。

这就是最真实的自己,不纠结,不犹豫,不后悔。在大本营的时候我就这样跟另外十二个小伙伴说这句话,因为我一直是觉得我始终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在登山的整个过程中,我渐渐地了解自己越来越突出的性格越和内心世界。所以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帮你找回你的初心,这就是我理解的登山。

我们在登山的过程中。高山协作罗罗经常会拿摄像机问我们:什么是登山?为什么要登山?登山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我回来的时候这些答案都在我自己的心中。曾经罗罗在我c2登到c3的时候问我,其实他每次问我时,我的回答都不一样。但他最后一次问我什么是登山的时候,我说登山就是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回到北京后,仔细想了一下这句话。我觉得登山就是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如同人生。一步一个脚印的站稳,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走,当你登到顶峰再一步一个脚印的下撤回起点,这一路所见所感便是登山。

为什么要登山?那我现在的感觉,可能跟我一个月以后的感觉又不一样,我只能跟大家分享我现在的感受:就是雪山为我们准备了一个。与自然相通,并让你内心宁静的角落,这是这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

登山最大的挑战对我来说是精神层面的挑战,或许这就是登山最大的魅力。在享受与雪山通灵的恩典的同时,你可以坦诚的面对你自己。

我在这里面还有一句话是想说给每一个登山者的人听的:

自然的平和会侵入你的身心,云与雪会赐予你无穷的力量

登山的好处:

对于我而言,我觉得登山有还有很多的好处,比如说,登山者必须要拥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克服外在困难的毅力。比如说应对恐惧,克服疲劳,还有克制欲望的能力。在经历这些考验,以后,你的决策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我觉得这个也是登山的好处之一。

欣赏了雪山的壮美和神奇以后,我内心最感叹的是我们人类的渺小。大自然才是这个蓝色星球上唯一的主宰者。我们人类只有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这一条路可以走。真的是这样,这一路走过来,我半夜经常失眠,我会看到,其他方圆几百里的地方的云正在打闪电,而闪电就在我的脚底下一样。我每天看着银河,看着雪山的壮美,我感觉包括自己的所有人类在自然的面前都是如此的渺小。

在这里呢,我还有一点小小的感想,想跟大家的分享,就是我记得我看的登山圣经上说:登山奉行一个原则就是不留痕迹,所以我希望每一个登山的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就是我一个一年四季只会穿裙子的女人,果断的去选择了登山。我觉得我的收获远大于我付出的。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就到这里。

问题一:求教这个星空照片是怎么拍的?我还没拍过

Wiwy:我建议群里懂的人回答,哈哈,我们就是因为没有带相机,没能拍出星空的美丽,遗憾中!

群内伙伴回答:

@外观不合格:努比亚有个慢门模式

@牛小兽:第一:又能手电补光;第二15-30慢门,三脚架支撑ISO100-400之间,聚焦无穷大反向半圈。

@wiwy:再美的照片也没有达到我这次看到的星空那种美,原来美到极致就只能留在脑海里。

问题二:本次旅程很精彩,你最喜欢的照片是哪张?

还有这张:

问题三:那么好的装备还晒成那样?

Wiwy:我是完全没有晒到,小伙伴嫉妒,给我ps的(大笑)其他小伙伴是因为没有用头巾遮盖,老是摘下来露着脸,过低预估高原紫外线。

问题四:那个防辐射的头巾是什么牌子的来着?

Wiwy:Buff

问题五:一次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Wiwy:10800不含大交通

问题六:这是哪款帐篷?

Wiwy:帐篷是高山协作公司统一安排,不需要自己买自己背,kaials标准3人高山帐。

问题八::登慕士塔格需要6000m级山峰登顶证书吗?

Wiwy:是的,需要的,想参与的朋友在2018.7月前完成6000米其实很多时候不但是为了这个证书,通过每个等级的海拔攀登,积累经验,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结语:

我将为大家展现一场普通人的珠峰之路,2018年第三站是7000+慕士塔格,欢迎更多人同行!一起突破自己的体能,一起找到更好的自己,登山的路上认识更多的新朋友!5000+6000+7000+和8848,我们一起感受每个千米的精彩和风景。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史丹利股票为什么下跌?

不管什么股票,涨多了就要跌,跌多了就要涨。史丹利股票之所以下跌,是因为它前期涨得太多了。它从11.13日的27.11元一口气涨到40.8元,上涨了50%,现在是正常的回调。

史丹利三安3个19对西瓜有什么危害

史丹利三安是复合肥,主要成分是: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表明量的仅由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复合肥的状分总量一般比较高,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适合西瓜的种植。

史丹利化肥出厂价多少?

在原料行情带动下,6月初以来的近一个月时间复合肥完成了一轮小涨,低端涨幅也达100元(吨价,下同)以上。7月是销售淡季,企业间价格差逐渐缩小,预计7月下旬秋季价格有望明朗。目前山东地区45%硫基复合肥主流出厂价2250∼2300元,湖北45%硫基复合肥2100∼2200元,江苏地区45%氯基复合肥1800∼1850元。

近期是需求淡季,市场成交暂无好转动力。原料市场除磷铵继续维稳外,尿素和钾肥都出现疲软走势。一铵企业订单充足,报价平稳,55%粉铵主流出厂价2100元左右。除华东水稻返青有少量用肥外,尿素需求清淡。山东尿素主流成交价1650元左右。钾肥价格明稳暗降,国产氯化钾到站价1950~2000元,硫酸钾静待烟草招标。复合肥企业采购是下阶段原料市场关注点。

国际方面,7月第一周,东南亚散装48%复合肥到岸价395∼415美元,降5美元。其他地区暂稳。波罗的海散装48%复合肥离岸价335∼345美元,中国散装48%复合肥到岸价385∼405美元,法国散装51%复合肥运至目的地价(CPT)360∼365欧元,德国散装45%复合肥运至指定目的港价(CIF)315∼325欧元,印度62%(氮磷钾10%-26%-26%)散装复合肥到岸价415∼420美元。

亏损9.82亿,是否存在业绩调整情形?深交所问询ST金正

ST金正(002470.SZ)和史丹利(002588.SZ),同处一个县城的两家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相同,营业收入相差不大,但业绩却大相径庭,一个亏损近10亿,另一个盈利4.4亿。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这个问题不仅普通投资者没搞明白,就连深交所也发出问询函来寻求答案。

ST金正(002470.SZ)5月31日收到年报问询函,深交所要求其说明净利润持续为负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通过不合理确认成本和减值等方式进行业绩调整的情形。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受多方因素影响,ST金正股价已从2015年的58元以上跌至目前的2元以下,而连续多年亏损也让它“滑”到了退市边缘。

4年巨亏55亿元

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ST金正实现营业收入99.77亿元,同比增长7.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9.82亿元,同比减少71.1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9亿元,同比减少5.96%。

股价从58元以上到2元以下

编辑|王雅洁

版权|山东财经报道

一路向西 生态美景扑面来~_手机新浪网

9月22日,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吉林省西部生态之旅主流媒体走基层采访活动从长春出发,来自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14家主流媒体的20名记者开启了深度体验吉林省西部旅游大环线之旅,他们将全面报道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产品特色和典型做法,感受吉林省敦厚淳朴的风土人情。

9月22日一早,伴着淅淅沥沥的秋雨,采访团从长春出发,车轮滚滚一路向西,延绵的山峦渐行渐远,扑面而来的是一马平川的辽阔草原,以及水草丰美、万鸟栖息的生态湿地美景。

采访团首先来到位于吉林省扶余市永平乡的九连山平安文化小镇,小镇门口,由鲜花组成的“平安、吉祥、幸福”的图案正在迎接着宾客们的到来,沿着平安景观大道一路进村,5万平方米的油菜花海正值盛放期,在雨中泛着金光,更加楚楚动人。

在建的中式四合院民宿、村史民俗馆、粘豆包展览馆、牧羊园、农耕雕塑主题园、园林烧烤街、老式酒坊、老式磨坊、粘豆包产业体验馆等民俗生态旅游项目接连映入眼帘。

“九连山村正立足特色,积极打造民俗生态旅游,建设平安文化小镇,这些在建项目预计‘十一’前可以面向游客们开放。”九连山村*支部书记杨景龙表示,村里还将结合粘豆包产业,推出粘豆包宴、粘豆包乡村体验等内容,欢迎游客朋友们在“十一”期间,来村里做客,亲手制作粘豆包。

随后,采风团继续在扶余市前行,“那是高粱,都红了!”“看那花生,应该到成熟的季节了,这儿的花生特香!”采风团成员们一路上看到的农作物可不少,高粱、大豆、花生、玉米、水稻,秋日景色美不胜收。

在肖家乡上河湾村,这里极具农村生活气息的雕塑摆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在更新乡的丛林村,农产品产业园区产销一条龙,这里还开办了农家乐和民宿;

在更新乡新红村,志愿者为了把自己的家园装扮得更美,自发种植花海,成了最生态的风景线……

这些所到之处,让采访团的成员们感受到了吉林西部浓郁的乡韵、乡土和乡风。一路在秋日的吉林穿行,让大家惊喜连连。

也许你想象不到,该怎样去参观一个化肥厂,那么,此行的史丹利化肥扶余有限公司可以给你一个关于工业旅游的答案。

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史丹利的展示大厅,这里的一切都与高科技有关,你可以在大屏幕上随意触碰,了解任何一个化肥生产的环节;你还可以拿起任意一种化肥,放在操控台上,大屏幕上会自动显示它的施用方法、适植作物以及注意事项。

“这个展厅科普性很强,主要面向一些使用化肥的经销商、农户等人群开放,有专人给讲解,目前公司也正在积极争取工业文旅产业项目。”史丹利工作人员说。

在扶余市得胜镇,有一座大金得胜陀颂碑,该碑是金代第五帝世宗完颜雍为追记其祖父金太祖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此聚族民,誓师反辽并终于灭辽立金的功业而立。

采访团来到大金碑湿地公园,参观这里的大金得胜陀颂碑以及辽金历史文物陈列馆。

陈列馆建筑面积990平方米,室内布展主要反映辽金历史、阿骨打誓师起义、湿地自然资源等,陈列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游客在此可穿越千年扶余,品味辽韵金风。

秋日的吉林西部之旅还在继续,又将收获怎样的惊喜呢?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摄影:吴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史丹利为什么一路走低(我想问一下,我家是史丹利肥料的经销商,近期正是卖肥料的时候,可是供货的不给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