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公司利润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添加客服
报名5月8-10日线上训练营
《金税四期背景下老板应对策略与企业预先准备》
主讲专家:李舟老师
?
很多企业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收入、成本、费用、资产都可能影响公司利润,但这些表象背后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甚至我们如何理解利润?要说清楚这些问题,要从一个特殊的指标开始说起:
01
什么是ROE?
ROE是ReturnonEquity的简称,翻译过来就是净资产收益率。又称为股东权益报酬率,表达的是股东投入(或股东权益)能够获取回报的比率。用公式表达就是: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
一般情况下是以一个会计年度来计算收益率,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ROE都是年度指标。
比如张三投入公司1000万元初始资本,运营一年时间公司净利润赚到了150万元,那么年度ROE就是15%。通常情况下,ROE是反映一个公司、一个生意或者一个项目最终能不能赚钱的最重要指标,将其称为企业经营终极秘密也不为过。
问题是,这个指标的背后是由哪些因素驱动的?什么东西会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投资人或者老板,应该从哪些关键要点管控ROE?这才是我们分析的关键。
02
ROE背后的驱动逻辑
这个驱动逻辑最早是在美国杜邦公司开始采用,因此也被称为“杜邦分析法”,认为ROE背后的关键要素是三个:
第一个因素是盈利能力指标年度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这个指标表达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每一块钱的销售收入里面,有多少比例是盈利,当然这个指标是越高越好的,而且销售利润率越高,ROE净资产收益率也会越高。
第二个因素是运营能力指标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这个指标表达的是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赚钱速度越快,这反映的是企业的运营能力。
第三个因素是资本结构指标是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
权益乘数其实就是财务杠杆,企业自有资金100万,借款100万,那么权益乘数就是2,意味着可以用100万自有资金做了200万的生意。反映的是资本结构的变化。
这三个指标看起来是孤立的,各自不同,但如果在ROE的逻辑里,他们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将三个指标相乘:
出现了神奇的结果,彼此消掉之后恰好的等于净资产收益率ROE!那也就意味着,净资产收益率ROE正是受到这三个因素的影响,把握住这三个因素,也就搞清楚了ROE背后的秘密。
03
ROE实务中的两大应用
实务中管理者搞清楚净资产收益率和杜邦分析法的原理,有两个地方可以得到应用:
第一个是判断企业的好坏,比如在资本市场中选择投资对象时,ROE以及背后的杜邦分析指标就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
第二个是找到自己企业的问题,影响利润的不外乎三个因素:要么是销售利润率太低,要么是总资产周转率太低,要么是资本结构或者说权益乘数不够,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在这三个领域的表现当然是不同的,但这种分析对于企业的自身反思是有非常重要价值的。
影响ROE的三个因素,通过ROE指标找到好公司
「今天是木子读吧陪你的第1245天」
投资收益最可靠的三大来源
如何选择好行业、好公司?“李财之道”的6个标准
“李财之道”遵循的10个投资原则
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来自的因素有()威复欢革电己用日。
ABCD
关于净资产收益率的问题
这里关键是净利润是时期值、流量,而净资产是某个时点值、存量。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期末净资产。。净资产还可以使用(期初+期末)/2,算出来的加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用的最多的是这两种算法了。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年报中要披露的指标,所以应该更合理权威。。其他乱七八糟的算法不要看了。。在说说年化净资产收益率,我的理解是滚动净资产收益率,就是用最近四个季度的数据算出来的。
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
A,B,C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三个主要因素是: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速动比率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
请问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降低很多,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宝利地产净资产收益率的降低的主要原因缘自增发新股,使每股净资产大幅提高,而净资产收益率必然会明显降低。待新增发资金发挥效能后,收益率还会上来。万科A股价回落一方面受宏观政策的影响,另一反面主力也有些过渡的炒做。你说的股本扩张太快也是一个因素。
多拿一证!经济师考试:评职称、落户积分、证书补贴......还不快抓紧过!_经济学_考点_生产
原标题:多拿一证!经济师考试:评职称、落户积分、证书补贴......还不快抓紧过!
目前,距离2022中级经济师考试,仅剩18天了,考过中级经济师不仅能直接评职称,而且还能在“户口寸金”的上海,享受积分落户的优先政策。
现在,不到20天,让我们拼一把!注会菌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中级经济师绝密押题21h》和2.7万字的考前必背核心考点,希望大家能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高顿教育段飞飞老师及教研组多位老师联合打造2022中级经济师考前7天训练营,通过考前速记《过考20页》、160道高频考点真题+考前3套密押卷、密押直播课三位一体,全方面强化提分,力争21小时掌握经济师通关的60%的考点,顺利拿下经济师证书!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在任何社会,经济制度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所有制或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资源配置的方式。所有制结构、收人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三者密不可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社会生产各个环节中,生产环节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的作用。
(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强调主导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2)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增加劳动者;逐步完善分配的保障和监管制度;完善市场秩序
(1)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市场调节方式;**调节方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
(1)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
(2)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
生产成本;生产技术;产品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预期
(1)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
消费者收入增加、偏好增强、替代品价格上涨、互补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产品价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技术提高等因素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1)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商品的重要性、用途、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时间
(2)供给价格弹性影响因素:时间、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3)需求交叉弹性:正替,负补
(4)需求收入弹性:
(5)需求价格弹性:Ed>1,富有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适合薄利多销。
(1)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
(2)企业经营者的目标:销售收入的最大化或者市场份额最大化。
(3)主要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4)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5)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6)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2)短期生产要素可分为可变和不变,长期生产企业的各项要素都是可变的。
(3)短期生产变量:
总产量: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TP=f(L)
平均产量:每一单位劳动投入生产的产量。AP=TP/L
边际产量: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劳动投入△L而增加的总产量△TP。MP=△TP/△L
(4)短期生产变量或曲线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边际产量先递增,达到最大值;边际产量递减,MP降为0或者为负。
平均产量:先增后降
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然后以递减的速度增加;达到极大值后,总产量递减。
短期成本函数分析:短期总成本TC=总固定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
(2)总成本和总可变成本变动规律一致:先递减增加,后递增增加。
不同之处在于总成本曲线起始于纵轴一个截点,该截点为总固定成本。
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变动规律一致:先随着产量增加迅速下降,过最低点后上升(U形特征)。
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他市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不存在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单价P,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AR=单位产品的价格P,完全垄断企业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两线重合),企业的边际收益<平均收益,所以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
决策原则: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
【考点】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简单法则及价格歧视
(1)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应该等于需求价格弹性Ed倒数的相反数。(Ed是负数)
(2)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批量作价):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批量产品。
三级价格歧视(最普遍):对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
(3)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能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有效的隔离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4)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考点】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派生需求)、联合需求(或称复合需求)
边际物质产品: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加。(数量)
边际收益产品: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
边际产品价值: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
边际要素成本: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
平均要素成本: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
(2)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边际收益产品(MRP)=边际要素成本(MFC)。
【考点】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要素需求曲线
(1)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可利用。所以,消费者要将全部时间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
(2)劳动的供给和闲暇对于消费者都具有效用和边际效用。
(3)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
(6)资本的供给在短期内也是垂直线,而在长期是一条后弯曲线。
帕累托改进:社会整体福利因资源重新配置而提高。
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此时社会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社会整体福利不变)。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
总结:一般均衡状态=瓦尔拉斯均衡=资源最优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
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包括: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者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1)外部性分类:按主体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按对他人的影响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传统方法):对负外部性的企业可以使用税收手段,对正外部性的企业给予**补贴。
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从而引申出一个重要结论:不同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1)公共物品的特点: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2)公共物品的分类:纯公共物品(国防、治安等)、准公共物品(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3)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方向求和。
(4)公共物品**干预:**承担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职责。
(1)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
(2)GDP的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
(1)生产法: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GDP。
(2)收入法: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三部门)
GDP=劳动者报酬(居民所得)+固定资产折旧(企业所得)+营业盈余(企业所得)+生产税净额(**所得)
(3)支出法: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四部门)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1)三个假设: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3)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2)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3)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增加的会越来越少,而储蓄增加的则会越来越多。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
(1)投资是购置物质资本(例如厂房、设备和存货,以及住房建筑物)的活动,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
(2)决定投资的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折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
(3)实际利率与投资的关系:投资的成本是利息,决定利息的直接因素就是实际利率,投资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
(4)投资乘数k=△Y/△I=1/(1-β)=1/sβ为边际消费倾向,s为边际储蓄倾向。投资乘数k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将凯恩斯消费函数代入,得到:Y=(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均衡国民收入Y)+投资Y=(α+I)/(1-β)
(1)影响因素:反向变动:利率、税收、价格总水平;同向变动:预期、**购买、货币供给量
财富效应: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居民收入及财富的实际购买力的反向变动,从而导致总需求变动的现象。
利率效应: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利率变化并进而与投资、消费及总需求的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出口效应:价格总水平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出口需求的变化并与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1)影响因素: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和成本。决定总供给的其他因素,如技术进步、工资水平变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都是通过对成本的影响而影响企业利润水平,从而影响总供给的。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从长期来看,由于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所以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
(2)假定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变,由于总需求的增长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则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基本模型。
(1)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2)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1)劳动的投入数量;(2)资本的投入数量;(3)劳动生产率;(4)资本的效率
技术进步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1)经济周期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2)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短周期。
(3)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分为:古典型周期(低谷时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型周期(低谷时经济增长为正)。
(4)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投资率的变动、消费需求的波动、技术进步的状况、预期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动、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大规模疫情等因素的冲击。
(1)一致指标(同步指标):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先行指标(领先指标):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广义货币M2
(3)滞后指标: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考点】《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
(1)“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六个方面。
(2)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这是新发展格*的核心内容。
(3)构建新发展格*,首先就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1)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含: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绿色、协调、开放5个方面。
(2)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供给侧(劳动力资源)、需求侧(扩大内需)、宏观调控能力
我国**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
(1)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2)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换取低失业率。
(3)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才有可能;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1)、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2)、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要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3)、健建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还必须健全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的机制。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汇率水平;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一国的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汇率水平;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
(1)**对进口贸易的干预:关税限制与非关税限制;
(2)对出口贸易的干预:直接补贴与间接补贴:
实行出口补贴的目的:降低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
(1)倾销含义: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2)WTO规定,确定产品正常价值可依据的标准有:原产国标准、第三国标准、按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销售费、管理费、一般费用和利润确定。
(3)倾销的类型:掠夺性倾销、持续性倾销、隐蔽性倾销、偶然性倾销。
(4)倾销的影响:进口国、出口国、第三国
(5)反倾销:
(6)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
(7)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对出口国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3类要求: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较快,取决于4个方面的因素。
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两大战略措施。
3.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应当注意的5个方面。
(1)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
(2)“纯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1)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们用出价多少表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
(3)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交易实现的。
(1)公共物品的融资:**融资(强制融资)、私人融资(自愿融资)、联合融资。
(2)公共物品的生产:**生产(典型形式)、合同外包(典型形式)、其他方式(特许经营、合同委托等)
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
【考点】资源配置职能---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4)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5)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考点】收入分配职能---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考点】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
(2)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公共选择是关于“**失灵”的理论,它分析的是**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人(包括投票人、**家、官僚)行为。
三大理论基石包括:(1)个人主义方法论(2)经济人假设(3)作为一种交易的**过程。
(1)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2)**家(政*)选票极大化;(3)投票循环;(4)官僚体系无效率;(5)利益集团与寻租
1.经济发展因素;2.**因素;3.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因素;4.社会因素
可以按当年价格、不变价格来反映。从趋势上看,总量是不断增长的。
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
(1)瓦格纳法则---“**活动扩张法则”:工业化进程
(2)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公共支出的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性的”。
(3)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成熟阶段。
(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进步部门(技术起着决定作用)、非进步部门(劳动起着决定作用)。
(5)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选民通常具有“财政幻觉”、**家倾向于以更大的财政支出争取选民、官僚机构最大化部门和个人的权力与利益、公共利益都很难界定。
1.经济发展因素
(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4)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5)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税收的无偿性是区分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新增知识点:税收的职能
1.财政职能;2.经济职能;3.监督职能
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前转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发生在流转税上。
纳税人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转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
纳税人既可以把税负转嫁给供应商,又可以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实际上是前转和后转的混合方式。
通过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实际上税负是由纳税人自己负担了。
纳税人将应负担的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
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1)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2)课税商品的性质;(3)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4)课税范围的大小
(2)与私债务相比,国债由于有**信用的担保、风险小、又被称为“金边债券”。
(3)国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控宏观经济。
其中,弥补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发行国债方式。
(1)国债负担:认购者负担、债务人负担(**负担)、纳税人负担、代际负担。
(2)国债限度:衡量国债绝对规模有三个指标:国债余额、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
衡量国债相对规模有两大指标: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
【考点】国债制度:国债制度一般由发行制度、偿还制度和市场交易制度构成。
(1)国债发行制度:国债发行条件、国债发行方式(公募招标、承购包销、直接发行、“随买”)
(2)国债偿还制度: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等
(3)国债市场制度:国债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国债流通市场(现货交易、回购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
(1)纳税人:税纳税人和负税人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2)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税源即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税源总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的。
税目:即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它规定了如何确定和度量课税对象,以便计算税基。两种主要的计税依据分别是计税金额(从价税)及计税数量(从量税)。计税金额可以是收入额、利润额、财产额等。
(3)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退)税率。
(1)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5)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是以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为课征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1)增值税的特点:逐环节征税、不重复征税、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
(2)增值税的优点:能够平衡税负;便于出口退税,又可避免对进口商品征税不足;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具有稳定性和及时性;在税收征管上可以相互制约,交叉审计。
(3)增值税的类型: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
(4)征收范围: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进口四个环节以及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等。
(5)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除国家税务总*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6)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13%、9%、6%、0。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和特定一般纳税人:3%、5%
(7)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1)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2)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
(3)税目(15类):烟;酒;高档化妆品;高尔夫球及球具;游艇;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成品油;摩托车;小汽车;鞭炮焰火;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电池和涂料。
(4)税率:①大多数应税消费品采用1%-56%的比例税率;②啤酒、黄酒、成品油适用定额税率;③白酒和卷烟实行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
(1)所得税是对所有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其特点:税负相对比较公平、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大多采取累进税率,发挥“内在稳定器”作用。
(2)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
(3)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制度。
(4)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183天)
(5)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①工资、薪金所得;②劳务报酬所得;③稿酬所得;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⑤经营所得;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⑦财产租赁所得;⑧财产转让所得;⑨偶然所得。
(6)个人所得税税率:综合所得,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7)个人所得税计税方法: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税务执法新体系: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实现从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
税费服务新体系: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祥、定制服务广覆盖,实现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
税务监管新体系: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
1.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的财政收支计划,体现了**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1.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1)关税;(2)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3)未纳入共享范围的中央企业所得税;(4)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收入(包括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5)中央企业上缴利润;(6)证券交易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出口退税,船舶吨税。
(1)地方企业上缴利润;(2)城镇土地使用税;(3)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4)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1)增值税:中央50%、地方50%;
(2)纳入共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60%、地方分享40%;
(3)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其余资源税归地方。
(1)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完整性、对称性、科学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法制性。
(2)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等具体项目。
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考点】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1)划分的总体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的领导、坚持财政事权由中央决定、坚持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2)划分原则: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兼顾**职能和行政效率、实现权、责、利相统一、激励地方**主动行为、做到支出责任与财政事权相适应
(1)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2)财政政策的功能: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功能。
(3)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
(1)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福利支出。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2)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
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加财政支出。
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中性财政政策: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财政政策。
M0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个人、机关团体、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硬币和现钞总和(即通常所指的现金)。
中的货币和单位活期存款。因其流动性较强,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
(3)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M2是我国广义货币量,包括M1以及一些准货币(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是研究宏观调控的主要变量。
商业银行具备在央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故被称为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用B表示。货币乘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一般用K表示。
K: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K=1/(存款准备金率+货币结构比率)。由此得出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B×K
(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工资推进型、利润推进型)、输入型、结构型。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公开型、抑制型。
(1)直接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
(2)主要原因:
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政策。
信贷原因:信用膨胀,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
其他原因:如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②提高再贴现率;③公开市场业务。
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
(1)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的银行。
(2)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职能包括: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
(1)不以营利为目的。以金融调控为己任,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
(2)不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业务服务对象是**部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
货币发行是央行主要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在中央银行开立往来账户,并由此使中央银行成为全国金融业的清算中心。
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代表**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国际会议
1、国外资产(外汇、货币黄金、其他国外资产)
1、储备货币(货币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非金融机构存款)
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中央银行可以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的三大原则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变量指标包括:
(1)利率:通常指短期的市场利率,具体操作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短期国库券利率。
(2)货币供应量:整个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可以用作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的货币总额。
(4)通货膨胀率,即设定一个适合的通货膨胀率并且予以盯住。
(1)与一般工商企业比较,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是承担着资金融通职能的企业。
(2)与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比较,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它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3)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广泛,是唯一能够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1)信用中介(最基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将集中起来的资金贷放给资金短缺部门,发挥着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
(2)支付中介:为工商企业办理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汇兑、非现金结算等。使商业银行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成为社会的总账房。
(3)信用创造: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工具,满足流通界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扩张信用。
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商业银行将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
银行应客户要求,买进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的买卖,实际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持有人。
是银行以其资金作为投资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称为无风险业务。
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业务、咨询业务
(1)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含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
(2)被保险的存款既包括人民币存款,也包括外币存款。
(4)存款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机构按规定缴纳的保险,存款人并不需要交保费。
金融市场按照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可以分为:
(1)货币市场:功能是供应短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短期内资金余缺的融通问题。
子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
(2)资本市场:功能是供应长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投资方面的资金需要。
子市场包括: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等
外汇市场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简单的归入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
(1)金融风险的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2)金融风险的分类:
由于市场因素(利率、汇率、股价等)波动而导致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
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风险
(1)金融危机的特征: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和严重性等特点。
(2)融危机的分类:
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容易出现。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不匹配,即“借短放长”,则会导致流动性不足以偿还短期债务。
发生内部综合危机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金融体系脆弱,危机由银行传到至整个经济。
(1)资本组成: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本分为:
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
附属资本(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2)资本标准: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比率不得低于4%。
该协议推出的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的监督检查以及市场约束的内容,被称为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1)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①普通股充足率为4.5%。②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③总资本充足率为8%。
两个超额资本要求:①留存超额资本,由普通股构成,最低要求为2.5%。②反周期超额资本。
(3)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率。
各国货币受汇率平价的制约,市场汇率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幅度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指没有汇率平价的制约,市场汇率随着外汇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各国可以自行安排其汇率,形成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国际汇率体系。
(1)经济开放程度:越低越依赖越固定。
(2)经济规模:越小越固定。
(3)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越发达越频繁越弹性。
(4)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越集中越固定。
(5)相对的通货膨胀率:越不一致越弹性。
(1)国际金本位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运行特征有: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收支的调节。
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解决;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3)牙买加体系,运行特征: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国际收支的调节。
经常账户失衡调节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金融市场融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节等方式进行。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宗旨:促进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促进汇率的稳定;保持成员国之间的秩序和汇率安排。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份额、借款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特点:主要帮助成员国解决国际收支问题、贷款是有政策条件的、贷款是临时性的。
(4)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银行股份、借款、转让债权、业务净收益。
(5)世界银行贷款的特点:贷款期限较长;贷款要实行浮动利率;通常对其资助的项目只提供货物和服务所需要的外汇部分;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较长。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其内容包括:
参数估计: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假设检验: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假设是否成立。
如:企业销售额1000万元。
如:用0表示男性,1表示女性。
如:用1表示硕士及以上,2表示本科,3表示大专及以下。
(2)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数据的来源主要分为:一手数据、二手数据。
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于了解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
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重点单位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
调查的目的只要求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不要求掌握全面数据,调查少数重点单位就能满足需要
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作用: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1)大数据具有“4V”特性:数据量大、数据多样性、价值密度低、数据的产生和处理速度快。
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要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中位数的位置,其公式:奇数和偶数不同。
用于顺序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适用于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不适用于定量数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数据组中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值。
方差越小,说明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越小,均值的代表性越好。方差的单位是原数据的平方。
(1)按相关的程度分:不相关。
(2)按相关的方向分:正相关(同向);负相关(反向)。
(3)按相关的形式分: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
注: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
(4)相关系数大取值: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即-1≤r≤1,pearson相关系数只适用线性相关关系。
总体、样本、入样单位、样本量、抽样框、总体参数、样本统计量(估计量)
(1)非概率抽样包括:判断抽样、方便抽样、自愿样本、配额抽样:
(2)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多阶段抽样:
(1)调查的精度;(2)总体的离散程度;(3)总体的规模;(4)无回答情况。(5)经费的制约。
【考点】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目的和方法)
(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最简单的回归模型,只涉及一个自变量。
因变量:
(2)回归方程:描述因变量Y的期望E(Y)如何依赖自变量X的方程。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E(Y)=β0+β1X
(1)最小二乘法就是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yi与估计值yi^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参数β0和β1的方法。
(2)表示估计的回归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估计的回归直线的斜率,它表示自变量X每变动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变动量。
(1)决定系数,也称为R2,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
(2)决定系数的取值在0到1之间,决定系数越接近1,回归直线的拟合效果越好。
(4)R2=0,说明回归直线无法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与自变量无关。
按照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
(1)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2)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
基期水平: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的水平;
报告期水平:则是所要反映与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
连续时点(单位:“天”)
加权算术平均数(权重为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占总天数的比重)
使用两次平均:两次均为简单算术平均。
两次:第一次简单算术平均;
第二次加权算术平均(权重为间隔时间占总间隔时间的比重)
(1)增长量: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
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水平之差。
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2)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
(1)定基发展速度;(2)环比发展速度;(3)平均发展速度;(4)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5)增长速度;
(1)移动平均法:
使用时间数列中最近K期数据值的平均数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2)指数平滑法:预测值Ft+1=αYt+(1-α)Ft
α为平滑系数,取值范围:0≤α≤1Yt:第t期实际观察值Ft:第t期预测值
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其中会计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利润=收入-费用)
(1)会计主体: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3)会计分期(会计期间):会计分期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
(4)货币计量:指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1)解决三个问题:确定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进行确认;何时进行确认;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
【考点】会计计量属性---计量问题是会计的核心问题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有5种: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1)基本格式:账户式和报告式。我国采用账户式。
(2)资产类项目: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
(3)负债类项目: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
(4)所有者权益类项目:
(1)基本格式:单步式和多步式。我国采用多步式。
(2)利润表的内容---利润的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处置收益
(1)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2)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日常经营业务。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1)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比较分析法。
(2)比率分析法:相关联项目比较,计算关联项目的比率。常用的三种比率:相关比率、结构比率、效率比率
(1)短期偿债能力: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
(2)长期偿债能力:企业有无足够的能力偿还长期负债的本金和利息。
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包括:
分析盈利能力的指标有:
(1)**会计;(2)**会计主体;(3)**会计的构成: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应当列入**决算报表。
(1)资产;(2)**会计主体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3)负债;
(4)**会计主体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5)净资产;(6)收入;(7)费用;
(1)**财务报告是反映**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运行情况等信息的文件。
(2)**财务报告包括:
(3)**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债权人、各级**及其有关部门、**会计主体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民商法;经济法;其他法律部门。
也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其调整对象主要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经济法与民商法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调整经济关系的两大法律体系。
维护公平竞争关系;产品质量管理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其一,国家通过**机构或设立企业、委托代理人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或经济关系。其二,平等的国家机关或财政主体之间的经济协作关系。
①物权种类法定化。②物权内容法定化。③物权效力法定化。
②同一物上不得设有两个以上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物权。
(2)不动产登记的类型主要包括: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
(1)所有权的法律特征:独占性、全面性、单一性、存续性、弹力性。
(2)所有权的取得: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①所有权的相对消灭。这是指因物权主体(权利人)的原因而消灭。
②所有权的绝对消灭。这是指因所有权客体(标的物)的原因而消灭。
质权的分类:动产质权、权利质权。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7类权利可以出质。
合同的生效要件:(1)主体合格;(2)内容合法;(3)意思表示真实;(4)合同形式合法。
(1)7种典型的要约邀请形式: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
(2)要约的实质性内容: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诚实信用原则:①通知义务。②协助履行义务。③保密义务。
(3)绿色原则:
(4)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①同时履行抗辩权;②不安抗辩权;③先履行抗辩权:
(1)债权人的代位权: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得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权利的权利。
(2)债权人的撤销权:撤销权行使的客观要件与撤销权行使的主观要件:
(1)合同解除的类型主要包括协议解除和基于解除权的解除两种。
(2)基于解除权解除合同的包括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形式。
(3)法定解除中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5种):
不可抗力;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迟延履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其他。
(1)违约责任的概念:即违反合同的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1)公司的特征:公司具有法人人格、公司是营利法人、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2)公司的种类: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5类企业信息:
(2)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应当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3类企业信息:
(1)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2)股东权利按其内容可分为管理权、资产收益权和代位诉讼权。
(3)常见的股东权利如下: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股权转让权、股东代表诉讼权。
有5类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有3类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1)工业产权与著作权统称为知识产权。在我国,工业产权主要指专利权和商标专用权。
(2)工业产权的特征有以下三点: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1)专利权的主体:
(2)专利权的客体:
(3)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承担形式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
商标权的内容主要包括注册商标的专用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和续展权。
(1)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有3类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过错性解除(6项)、非过错性解除(3项)、经济性裁员(20人、10%、30天)。
(3)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预告解除。(30日、3日)、即时解除。
(4)劳动合同的终止:法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包括:(6项)
(5)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3类人员:
(6)劳动者有6个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者无过错的合同解除条件或经济性裁员的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1)消费者的权利: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求教获知权、维护尊严权、个人信息权、监督批评权。
(1)反垄断法是通过规范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来调整经营者之间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反垄断机构主要包括***反垄断委员会和反垄断执法机构。
(1)相关市场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2)界定相关市场就是明确经营者竞争的市场范围。
(3)相关巿场细分为相关商品市场、相关地域市场和时间市场。
(4)相关市场界定的依据和方法:替代性分析、假定垄断者测试。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市场支配地位有认定和推定两种方式。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1)《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因此,天然存在或自然生长的物品,以及非用于销售的物品,均不属于该法界定的产品范围。
仅需1元,即可获得2022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及四大专业的《过考20页》+7天训练营160道高频考题+3套密押卷+3节核心考题直播+各省市考情新动态!速去参与吧!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净资产收益率(精选5篇)
时间:2023-05-1112:25:12
关键词:经营目标净资产收益率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138-02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标,其表述方式是:净资产收益率=净收益/净资产。一般年报中的净收益是指年度净利润,相对应的净资产是指年末的净资产总额。它也是财务分析的核心和主线。
按照一般的惯例和社会公众的通常思维,衡量一个企业盈利能力总是看企业的利润总额,以利润总额的多少评判企业的业绩,界定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然而,作为企业的股东或者授信贷款银行等利益密切相关者,对企业的评判就会有不同的视角,他们更多的是看重企业周期性的净资产收益率。所以,判断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能仅仅看企业利润总额的多少,也不能静态地、机械地分析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而要结合企业和市场实际,动态分析盈利的原因和盈利的潜在空间。通过分析,获得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客观的、相对准确的判断。
我们经常看到上市公司披露年报时,用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一词。这就是说,所谓非经常性损益与经常性经营损益是有区别的。之所以要“扣除”,那是因为对一个企业而言,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非经常经营的收益或损失,这种损益超越了企业对经常性资本经营损益的预计,是一次性或阶段性的损益。如果这种损益要持续或经常发生,企业就会在经营管理中把它列入经常性损益。比较常见的有企业获得增值的拆迁赔偿;进出口贸易遇到幅度过大的汇率变动引起的损益;经营发生难以控制的风险造成经济损失;无形资产在对外合作中产生超过正常净资产收益率的损益等。要客观地反映一个企业盈利水平与经营状况时,就要剔除非经常性损益计算净资产收益率。
一、影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
影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企业资本结构、贷款利率、所得税率以及经营过程各种经营成本和产品价格的变化等。分析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各种因素,有利于企业为提高净资产收益率采取相应的措施。
1.企业所得税率和净资产总额的变化对净资产收益率有直接的影响。在利润总额确定的情况下,净利润额的多少与所得税率直接相关,所得税率越高,净利润越少,所得税率越低,净利润越多。净利润是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在单位净资产不变前提下,分子越大,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反之,则净资产收益率越低。而分母净资产额的变化也会影响公司利润数。假定企业经营的总资产是一个常数,那么净资产的增减,就会使资产结构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出现贷款的增或减。贷款的增减又会影响整体财务费用的增减,导致企业利润总额的变化。计算公式中分子分母经常发生的变化,必然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
2.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是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一个特有的因素。如果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大于贷款利息率,将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有利的影响。企业在资金利润率高企的诱导作用下,有可能调整资本结构,提高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利用更多的贷款获取更多的利润,直至边际效益低于贷款利率或负债率达到经营风险点止,以此提高净资产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反之,如果总资产收益率低于贷款利息率,这对净资产收益率将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不从根本上调整经营策略,采取有效的措施,还可能引起净资产收益率的进一步下降。
3.企业经营的总成本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在任何时候都是动态的。它既有企业可控的,也有不可控的。可控的是内部的各种消耗,诸如用工人数、能源消耗、物料消耗、销售费用、管理能效评价的奖罚等。不可控的是市场因素引起的成本变化。诸如国家或地方税收政策的调整,消耗、采购成本价格、产品销售价格、用工成本等变化,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企业利润总额的波动,也直接影响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要对企业盈利能力作相对准确的判断,不能简单看一个年度,而要看一个经营周期。我们从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就能得出两种性质不同的净资产收益率:
(1)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期末净资产;
(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第一种计算方法反映期末强度指标,强调期末状况,是一个静态指标。一般是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净资产收益率采用的计算方法,短期投资者往往比较关注这项指标。第二种计算方法是强调一个经营周期净资产经营的结果,是一个周期的动态指标。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单位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大小的一个平均指标,战略投资者比较关注这项指标,并把它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初期投资效益反映滞后、市场供需关系的阶段性变化、产品技术的不断改进完善、资本运作业绩的变化以及经营团队经营能力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都会对短期内的净资产收益率产生影响。我国有很多上市公司上市前财务报告和路演时宣传的净资产收益率很好,时隔一年,有的甚至上市不久就出现业绩滑坡。虽然不排除监管失当,相关责任主体的过度包装或虚假反映问题,但同时也告诫我们,对企业经营业绩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看周期性变化。
任何一个企业,其经营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不断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而提高利润是所有企业为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首要目标。提高企业利润的措施主要有几个方面:
1.提高资产的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周转率越快,资金利用率越高,资产的收益率也越高。资产周转率一般主要看流动资产的周转率,因为它是流动性比较强的、对资产周转率起主要作用的指标。其中,存货和应收帐款是决定流动资产周转率的重点。存货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占用资金的成本,进而影响销售利润。应收帐款账期过长不仅影响流动资金周转,而且存在影响利润的潜在的坏账风险。盘活这两块资产,有利于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提高企业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
2.合理配置资本结构。如果企业存在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配置比例失当问题,必然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增长。因为固定资产比例过大,就会挤占流动资金,造成经营现金流短缺和正常偿债能力的减弱;而流动资金过剩,则容易使资产闲置或脱离经营环节,影响资金使用效率;短贷长融则存在资金链中断的风险。所以,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合理配置企业资本结构,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3.成本费用的控制。成本费用问题是所有企业经营中十分关注的问题。以财务核算为核心的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创造利润的主要环节。一个企业没有盈利或者盈利过低不一定是销售或者产品价格问题,有可能是因为成本费用太高,在同业竞争中缺乏优势。降本增效始终是企业提高利润的重要举措,虽然成本管理涉及内外两个方面,但外争内控是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严控成本的企业经营,肯定面临失败的经营结果。
4.负债率的适度控制。虽然公司适当的负债,有利于增加净资产收益,但负债率过高就蕴含着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因为负债率高低涉及财务费用支出的多少,财务费用的增减直接影响净利润。如果总资产收益率低于负债利息率,相对于净资产收益率而言是一个负面效应。所以,企业经营必须把握适度的负债率,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保证经营的健康良性循环。
任何一个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波动并不奇怪,但如果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何时止跌回升都不清楚,就必须引起警觉,采取措施。因为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企业现金流的减少,现金流是企业经营的血液,不断减少的现金流,好比一个人体不断出血,出血多了就会贫血,影响机体健康。所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净资产收益率问题,并掌握它的变化趋势,不断做出提升净资产收益率的决策。
参考文献:
[1]邢精平.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原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朱开悉.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及其增强途径[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一、会计信息是股票价格形成的基础
在资本市场的各种信息中,会计信息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经济信息。“会计所提供的财务、成本信息是对价值(或资金、资本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是价值运动中各种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实反映,具有质、量、度三方面的特征和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既揭示价值运动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也反映价值运动规模的量和度。”①张昌仁对1995年4月30日至1996年8月30日的股市情况利用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股价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尤其是股价与主营业务收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二是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有明显影响,在短期回归分析中股价对税后利润与每股收益存在一种依赖关系,在中长期分析中股价还与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存在显著关系。同时也说明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侧重关心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股东投资效益和股本保全情况。
我们知道股票本身没有价值,其价格在同期利率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其预期收益的大小。准确预测企业未来收益,评判其成长性是股票投资成功的重要前提,也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因此,在股票投资定价中人们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能够结合会计信息给出企业的合理估值,提高股票定价的准确性。
资产价值评估一般是通过定价模型将预测数据转化为定价的,在实务中大量使用的定价方法及其模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相对价值模型是运用一些基本的乘数评估一家企业相对于另一家企业的价值。比较常用的乘数有市盈率、利润等。比如评估非上市公司的价值可以寻找同类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然后用每股盈利乘以市盈率就可以得到目标企业的价值。这种定价方法实际上是以可比企业为参照基础,评价目标企业的价值,得到的结果是相对于可比企业的价值。显然相对价值模型不能反映出企业的未来预期,更不能评判企业的成长性。
现金流折现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增量现金流量原则和时间价值原则,也就是资产的价值是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其价值都是以下三个变量的函数:
其中:n为资产的年限;CFt为t年的现金流量;r为折现率。
现金流折现模型概念简单,并且不受会计准则影响,在实务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其本身还有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现金流折现分析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来计算价值的增值,这样做可以摆脱会计方法对价值评估的影响,使结果显得客观、公正,但也使模型存在一个根本的缺陷:自由现金流部分是一个清算概念,它不能衡量一段时期内经营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同时,在会计信息利用方面,自由现金流不能层层分解,限制了全面、深层次的使用会计数据,尤其是忽略财务报告中包含的有关企业当前与未来的有价值的信息,使模型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的未来真实价值。
剩余收益模型是从企业经济利润的角度来评估资产的价值,其基本思想是:如果每年的息前税后利润正好等于债权人和股东要求的收益,即经济利润等于零,则企业的价值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仍然等于投资资本。
剩余收益定价模型可表述为:
资产价值=投资的账面价值+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
其中:剩余收益=盈余-权益资本成本
=[投资回报率-权益要求的回报率]×普通股的账面价值
剩余收益是关于投资回报率和账面价值的函数,是价值增加的度量值。用这个模型对资产进行定价需要三个数据:账面价值;投资回报率,即净资产收益率;权益要求的回报率。
权益资本成本可由市场平均收益率给出,当前的账面价值可由资产负债表读出,而投资回报率也就是预期净资产收益率可以从财务报表分析中得出。通过剩余收益模型可以把资产定价和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指标结合起来。Penman和sougiannis在1997年利用美国过去的财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根据会计数据评价企业价值的此类模型比其他模型准确,而且与其他模型相比,它们用更短期间(6―8年)使评价误差接近于零。这个结果证明在对企业进行实际评价时,根据会计数据评价企业价值较之其他模型更可靠。
三、利用财务分析,结合经营状况对预期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析与推导
剩余收益模型的核心在于预期净资产收益率的准确性。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要想准确地预测必须对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反映的财务信息有一个全面、细致的分析。如果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出发,可以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起点,层层递推,得出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其他指标工具,再结合经营状况从底层解释上层指标变动的原因和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大大提高预期净资产收益率的准确性。
(一)利用杜邦财务分析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与推导
在杜邦财务体系分解中,净资产收益率可以最终表述为三个比率乘积。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可以围绕这三个指标进行: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一家公司毛利率的改善或费用率的降低、存货周转率的改善或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的缩短、权益乘数的提高,都可能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而这三项指标又可以层层分解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比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存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等“子指标”,通过对这九项子指标的研究可以评判公司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效率和财务杠杆之间的变化和互动是如何最终影响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的。这九项指标的运用在方法和途径上提高了净资产收益率推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利用企业财务报表可以得出相应指标历史数据,对于指标未来变动趋势的判断必须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
销售净利率反映了公司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其变动趋势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价格地位;二是企业采购和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按照巴菲特的观点,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由于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替代程度低,企业常常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售价而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的采购成本与行业地位密切相关,行业地位重要,与供应商在市场谈判中就会占据主动,并能以较低的优惠价格购进所需要的材料。当企业的采购成本比竞争对手低而生产过程中的运营效率又高于竞争对手时,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就能保持较高的水平。
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由企业市场地位和供应管理能力、营销服务网络等共同决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营销渠道决定了公司的销售规模,对资产周转率的总体水平有决定作用。供应管理能力决定了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市场地位则决定了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水平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水平。
权益乘数反映所有者权益同总资产的关系,主要受资产负债率高低的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高则权益乘数高,意味着公司可能获得较多的杠杆利益,同时也意味着公司面临较大的风险。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权益乘数:增加银行借款或大量应用商业信用。通过增加银行借款的方式提高权益乘数,必然会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和财务风险增加,将提高股东要求报酬率。拥有良好市场地位和供应能力的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有利的地位占用上下游资金,即商业信用,从而在不提高财务风险和股东要求报酬率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由上述讨论可知,企业竞争实力决定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而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和行业地位共同决定了公司的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财务指标发展趋势,即决定了公司的未来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净资产收益率水平是公司在市场竞争(行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三个因素(影响公司利润的底层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