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三建安装技术岗怎么样?
中化三建技术员工资待遇,在职朋职业圈上已有7位圈友现身分享:技术员平均工资为6645元/月,其中57%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6000-8000元/月,28%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4000-6000元/月。中化三建技术员分享说:晋升机会还不错,只要你有能力基本上都能晋升,公司的级别大概就是从助理工程师,到初,中级工程师,再到高级工程师,一个档次比一个工资高,当然高工特别少,你要能成为高工就能成为公司里面的领导阶级
中化三建属于小微企业吗?
中化三建不属于小微企业。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隶属于***国资委管理的上市央企——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股票代码601117),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大型综合性建筑安装企业,具有化工石油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及多项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和直接对外经营权。
公司秉承工程立业、技术领先、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行业特色明显、市场布*合理、资源保障有力、项目管理科学、品牌效应显著的发展优势,正向着以化学和石油化工建设为基础,以基础设施和绿色产业为增长引擎,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工程建设企业的发展目标奋力迈进。
谈谈两个月中化三建就职感受 - 知乎
ji本人20届普通二本毕业生,所学专业为机械类,签工作时感觉自己也挺挑的,左右打听,之前遇到过好多和专业相关的企业,因为薪资问题最终都没有去。最终化三建在学校举行宣讲会,当时也没报多大希望,其实充属过去凑热闹,便去听了宣讲会,听HR讲完,第一感觉首先是待遇不错,工资5000+五险一金也不用说,公积金按照12%来交,嗯嗯确实听起来还可以,于是和我的小伙伴商量了一下,管他要不要,先丢份简历再说吧。就这样,化三建收完简历以后按照专业挨个找谈话,即所谓的面试环节。(所谓的面试,其实就是想和你确定一下,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各方面同意就直接签协议)记得叫到其他专业的同学是我俩还紧张,讨论机械专业人家能要嘛。结果轮到我俩是人家上去看完简历,啥问题都没问,直接一句你们这个专业可以,我们也招,但招的比较少,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如果想好就可以签三方了。当时我俩一脸懵逼,这就可以了,啥也没要求,然后我俩就出来向就业处的老师打听了一下,老师的建议比较中肯,没有强烈推荐,也没有说化三建的不好。然后我俩各自便向家里人打电话询问。其实家里人在这时候也给不了啥意见或建议,因为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无论我怎么选择,他们都是支持的。后面也乱七八糟的没怎么思考,我俩便和其他同学寸寸忙忙把三方给签了现在想起来记忆最尤新的便是那天下雨了,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签完我俩便回南校宿舍了。再后来,招聘好像和我们这种签了三方的没关系了,再也没关注招聘信息,哎那时候真的不知道社会险恶啊在此奉劝各位学弟学妹们,择业一定一定一定要谨慎!!!!!!一定一定一定要谨慎!!!
有时间来补报道之后以及后面分到各个专业公司及项目部分公司的过程吧。
好长时间没刷知乎了,也完全不是因为忙吧,换了工作之后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软件,懒得去进去看看了。言归正传,那接下来我就说说在三化建报道及之后的事情吧。首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报道周期拖的真长,当时分了四批报道,我被分到第二批,还算运气不错,第四批好像到项目上大概十月份了吧。其实这个完全也可以理解,毕竟特殊情况嘛,疫情形式当时也比较严峻。是安排我们先去合肥总部,大概在合肥待了三四天,这期间进行了体检,办工资卡,签正式的劳动合同等等。这几天住宿是在化三建总部旁边的酒店,基本两人一间,期间吃的也都不错,那几天真不错,感觉公司不错,已经开始为未来做打算了哈哈哈。离开酒店前一天开始把我们分配到二级单位定岗了,当时还好奇问了一下HR啥学物流的,机电的大概会分到哪些岗位,结果**分下来一直到项目上才知道都是骗人的那个所谓分就随便给你分一下,才不会管你啥专业的。最后我被分到了淮南的一个专业公司,岗位嘛,就是技术员。分完以后大多数还要去二级单位去报道,啥淮南安庆这些地方,但我好像又运气不错,当时同一批过去的只有我们两个人分到了那个专业公司,结果联系了一下专业公司负责人,说可以不用过去,直接去项目,而且有好几个项目地点可以自己选选。在此说一下,到专业公司去也就待个两三天又要去项目,在今年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个人觉得公司这种做法真的太折磨人,幸亏当时都是第一次出来工作,热情似火,不然可能这种做法会被……然后就去项目嘛,哎丫丫想着终于工作了,那个激动,我俩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便去了项目。嗯嗯过去那边有人接,下车以后天黑了,就记得坐上队长的车他开了大概一个小时,到地方了,然后带我俩去吃饭。进去食堂,卧槽我开始有点蒙了,食堂里全是光着膀子的大男人,大口喝着啤酒,大口吃着炒面,场面一度有些让我不知所措。没有其他意思,咱也不是看不起工人师傅们,只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有点,不知道说些什么的那种感觉,嗯嗯你见了就知道了。
嗯……这得是拖延症有多严重啊,我居然在这个时间点又来更新了
队长领我们在大食堂吃完饭后便给我俩买了床铺,大晚上黑乎乎的周围啥也没看清楚就这样一天过去了。第二天醒来和工人师傅们坐大巴直接去项目部了。项目部就是那种常见的板房,嗯都那样,没啥特点,特点就是我在的办公室人比较多,得有二十多个这样子。开始上班去项目部的几天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吃饭了,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继续聊聊开始工作的单位,化三建。到了工作地点之后便慢慢开始工作了,先说工作环境吧,化三建的主要工作可能建大罐,就是那种汽油罐煤油罐,此处应该有图的,换手机之后图都没在当前手机,感兴趣的自行搜索吧。工作的地点就是特别偏僻,确实是鸟不拉屎的地方,然后就是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生活区域就是二层的活动板房,一个房间住四个人左右,体验过板房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板房不隔音,冬冷夏热便是家常便饭,然后就是大澡堂,可能每个项目待遇不一样,同样是板房,但我们这边的项目板房里面连个凳子桌子都没有,真的无语,这也是大多数人当时跑路的主要原因,生活基础设施稍微好点也不会匆匆跑路。办公区域呢,也是那样子,板房人多乱混混一片。
聊聊在化三建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吧,和我一起去的小伙我们俩人家是搞设材的,然后我就是技术员,设材需要每天去核对来的材料,价格数量啥的,每天就在预支厂核对材料和办公室之间来回跑。而我呢就在施工现场和办公室之间跑,我的主要工作是出图和指导现场工人师傅按照图纸施工,然后就是配合好甲方监理进行阶段的验收工作,最最最没完没了的就是找人签字,估计都是行业标准了,说真的,其实工作内容说起来很好理解也很简单,但是到了工地现场之后一切就变了,你会发现自己的主要工作不是设计出图指导施工,而是沟通工人监理甲方,工人们不按照图纸施工,监理不给签字,甲方验收挑毛病,所有的工作都变成了扯皮和人情世故……
这是才真正体会到那句话,就是我们终于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第一个月其实还没想着跑路的,想着干顺手会好的,但越往后你就会越矛盾,因为你看不到未来,只要干下去就离不开了,围城哈哈,后一个月想了很多,然后就决定跑路了,要么就不走,要走就要早点跳出去…
所以劝各位还未步入社会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多考虑考虑自己以后的方向,别等真正步入社会后通过试错来找,就这样吧,已经离开化三建一年半了,也不是吐槽企业有多不好,只能说它有适合它的人群,而我不适合罢了……
中化大厦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各省最值得去的中建央企国企~
大家好,我是土木发哥。
1、山东
现在扫码加入星球,有四大福利!(仅限10个名额)
1、一对一文字咨询一年(99元)
2、提供一年星球服务(99元)
3、中建央企求职笔记电子版(66元)
4、优质24届找实习单位群、三本求职群、专科求职群
中化三建内蒙古分公司-双良晶硅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3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电伴热系统成交结果公告_采购招标综合网 官网 官方 唯一指定发布平台
中化三建内蒙古分公司-双良晶硅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3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电伴热系统成交结果公告
信息编号:202311142254366项目名称:中化三建内蒙古分公司-双良晶硅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3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电伴热系统成交结果公告所属地区:内蒙古发布日期:2023-11-15项目内容:中化三建内蒙古分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10-67220685
客服电话:18516814527客服QQ:3369113757(采购招标综合网)
中化三建宁波分公司是央企吗?
中化三建宁波分公司是隶属于央企的。
中化三建宁波分公司其全称为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于1962年设立的股份全子公司,其主要经营石油化工、化工及精细化工、炼化工、农*、能源等。
大家帮我看看这份工作怎么样?深圳盐田沙头角。值不值得去做?
还可以d
适应三农形势新变化,谋划协会振兴新发展。 —关于农技协生存与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调研报告-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份:地位与作用
第三部分:问题及原因
第四部分:建议和对策
第五部分:案例及数据
第一部分:引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的重大问题。全*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为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根据中国科协领导同志指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决定,对当前全国农技协工作开展深入调研,旨在摸清全国农技协状况,分析查摆困难和问题,判断目前工作态势与发展方向,针对提升新时代农技协组织发展活力和服务效能,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为此,中国农技协组织5名长期从事农技协及“三农”工作的同志,组成中国农技协专家组。专家组以四川省、湖北襄阳市、云南楚雄州、湖南湘西州、山东省临沂市的农技协工作为重点,并参考了全国部分地区相关情况,带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新思路,深入基层,调研农技协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新亮点,发掘要害问题,寻求对策措施,为谋划全国农技协“十四五”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本次调研工作历时近一个月。专家组采用对有关省、市(州)案例考察研讨与专家经验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办法,选取各地代表性样本,运用问卷调查、资料调查、数据调查、实地考察、案例分析、专家座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5个省、10个市州级、50个县级、500多个基层农技协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形成了《适应客观形势新变化,谋划协会振兴新路子—关于农技协生存与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调研报告。
为了保证这次调研能够客观、中立、明确,本专家组观点不代表任何行政组织,不代表任何现任的或者曾任的工作岗位职务。
专家组成员:
张晓军: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原主任,中国农技协现任监事长。
张翔:四川省科协原科普部长、副巡视员,省农技协原副理事长。
花蕾:湖北省襄阳市科协原副**,市工会原副**。
李绍权:湖南省湘西州科协副**,州农技协原副理事长。
王恩耀:云南省楚雄州农民合作组织联合会秘书长。
本调研报告分为引言、地位与作用、问题及原因、对策和建议、案例及数据5个部分。共约3万字。另外有附件一、二,共约3万字。
在此,专家组向给与本次调研大力支持的湖北省农技协、四川省农技协、山东省农技协、河南省农技协、黑龙江省农技协、吉林省农技协、辽宁省农技协、湖南省农技协、重庆市农技协、广西区农技协以及云南省楚雄州农技协、湖北省襄阳市农技协、湖南省湘西州农技协、山东省临沂市和淄博市农技协、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技协、吉林省辽源市农技协、安徽省合肥市农技协以及有关县市农技协联合会表示诚挚的感谢!
第二部分: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科普服务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各级科协组织服务“三农”的基层科普组织,是****联系农村科技人才的桥梁和纽带。
基层农技协始创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涌现的第一批农民技术合作组织。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于1995年11月8日,时任***副**并分管农业的温家宝和宋健、陈俊生、朱光亚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南海接见了中国农技协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农业部原部长何康、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王连铮、国家乡村振兴*(2021年2月成立)原主任吕飞杰分别担任中国农技协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和四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现任中国农技协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技协队伍不断壮大。据中国农技协统计,2006年是我国农村协组织发展的高峰期,全国接近20万个。根据中国农技协网站公布: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技协总数为9.0万个,个人会员达到1455.9万人,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成立了省级农技协联合会,约60%的地市和近50%的县成立了市县级农技协联合会。
四十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农技协积极服务“三农”,得到了*中央和各级**的充分肯定。2002年6月全国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二十条指出:“各级农村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应当结合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向农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2012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十八条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群众性科技组织,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2007年***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依托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2009-2018年的九次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了农技协的作用与任务,其中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农业现代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农技协法律地位十分明确,社会地位日趋提升。
40年农技协发展历程表明,农技协在“三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农技协是中国农村改革中涌现的第一批以农技推广为主要任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农村实施土地承包联产责任制的大背景下,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经营,市场风险大,农技协组织广大农户开展技术服务,对接市场,推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解决,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学习科技应对市场的能力。
2、农技协是当代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在推广普及先进农业技术和提质增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基层农技协始终把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作为协会的重要职能,为会员提供全方位的技求服务,在许多省区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技术培训与服务体系。
3、农技协是各级科协开展农村科普的主要主力军,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农技协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平台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有力的促进了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2017年,全国各级各类农技协举办了科技培训33466期,培训农民1986万人次。
4、农技协是农村产业发展中的不可忽视力量,在农村产业化建设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各级农技协充分发挥“能人效应”,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大胆创新,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化进程。据湖北省农技协联合会统计,2017年,基层农技协引进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11605项,有力当地农村产业的发展。2020年楚雄州各类农技协对会员和农民开展科技培训48.1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2.9万份、科普书刊14.8万册。
第三部分:问题及原因
专家组依据近期在九江召开的中国农技协五届四次理事会暨农技协组织建设研讨会和在杭州召开的中国农技协发展研讨会的座谈调研,依据收回的部分省、市(州)、县以及基层农技协的调查表和年度工作总结,重点分析了5个省、10个市(州)和50个县的500个农技协的发展情况,由此分析全国农技协当前的总体形势及未来走向,并得出以下判断:
1、农技协组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全国的农技协组织数量持续萎缩,社会影响面及影响力在下降,**部门对农技协的关注度和支持力也在随之下降。调查表明,全国农技协数量从高峰期下降了大约65%-70%,即目前农技协数量是高峰期的大约三分之一。即使是过去农技协发展态势良好的一些省、市(州)、县,其农技协数量也从高峰期下降了大约50%-60%。如果统计工作包含农技协工作基础薄弱的市、县在内,下降率预估在80%左右。
农技协数量下降,有挤出存在的数据泡沫(并未完全挤出)和清理整顿基层农技协的客观效果,但下降原因则是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下表列举出16个省级农技协联合会(占全国29个省级农技协的51.7%)的基本数据,可以大致推导出农技协数量萎缩及工作处境变化的基本情况(数据来自有关省农技协的年度工作总结或座谈)。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以上15个省级农技协联合会所指导服务的基层农技协数量从高峰期下降了大约65%,即目前农技协数量是高峰期的大约三分之一。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表中的市州都是全国农技协曾经发展较好的地级市州,他们的农技协数量也从高峰期下降了大约62%,比较全国平均下降率(约70%-75%)虽然保持相对较低的下降率,但是下降现状与趋势也是显著的。
(1)处于“三农”形势不断发展中的农技协,没有跟紧跟上国家“三农”战略部署的步伐,因此得到的支持政策及保障措施逐步减弱。
由于农技协数量下降和工作滞后,**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关注和支持,相对忽视对农民技术合作组织的关注和支持。2009年至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均有支持农技协发展的表述,但是在2019年和2020年的连续两年中,中央一号文件中没有支持农技协的表述。由于种种原因,**部门对农技协的法律、政策、资金层面的支撑弱化,农技协不在地方**的重视之列,各种扶持不断减少,农技协已经处于弱势的地位。在法律层面,只有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和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以及《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等三部法律法规在支撑农技协组织,但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规给予法制保障。与其他类似组织,如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相比,处于劣势。在政策层面,近年也没有见到国家和省市区一级的政策文件,给与支持与扶持,农技协正在逐步走向被边缘化的境地。
(2)中国科协和财政部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改变支付方式对农技协发展的影响很大。
自2006年起,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截至2015年底,共投入14.112亿元,表彰奖补了7056个农技协,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农技协的组织建设和发展。但是,从2016年开始,“惠农计划”调整了项目支撑方式,对基层农技协的发展后劲有很大影响。“惠农计划”改变支付方式后,以前的专项资金下到省里,失去了支持农村科普和农技协发展的专项属性,资金多数外流。
调研发现,近几年,中国科协几乎没有对农技协工作的专项支持资金,许多省级科协也没有支持全省农技协工作的基本经费。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县级科协更缺乏支持农技协工作的专项经费,难以支撑所担负的任务。
(3)基层农技协的民政注册登记和年检门槛较高,农民认为建立农技协手续繁琐。合作社是经济组织,办理工商手续简便;农技协是社团组织,但登记管理门槛高、手续繁琐。这对于同属于农民合作组织的不同政策,是不公平的。多数科协不了解早在2003年10月民政部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降低登记管理门槛。基层农技协民政登记门槛较高,是不利于发展的客观因素之一。
(4)中国科协及中国农技协对全国农技协发展的指导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难点,各级科协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准确把握和及时指导,因此,全国农技协发展呈大幅下滑态势,调研发现,近年来各级科协领导班子更换频繁,各级科协对农技协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业务指导能力不断下降。如:有些省科协让省农技协联合会与科协脱钩(如湖南省、湖北省、山西省、辽宁省等),一些市级农技协联会(如秦皇岛市、聊城市、日照市等)已经被民政部门注销。调研发现,一些基层科协面对困难,缺乏应对,指导弱化,削弱了组织建设进程。
农技协获得的各级科协的发展指导和支持资源不足,导致农民群众对农技协依赖程度的下降,农技协数量也就相应缩减。从宏观角度看,农技协在发展势头比较好的时候,没有应势进行转型升级,错过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农技协组织普遍结构单一,实体化程度差,经济实力不足,积累不高,盈利不多,不能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经济愿望,其参与程度当然不走降低,其组织数量也就大幅下降。
农技协的自身定位、组织建设、能力建设等不适应国家“三农”工作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经济高速推进,农技协现有的农技优势及功能作用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新要求,科普组织定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今天“三农”工作的需要。不适应新的形势、不顺应新的社会要求,特别是农民群众对农技协组织的需求就必然随之下降。
基层农技协组织自身有松散的天然缺陷,很难直接进入市场主体行列,不能享受同等的市场机制的支撑。如:哈尔滨市肇东县有一个曾经影响很大的肇东向阳瓜菜技术协会,会长许彦彬市曾经当过兵,复员后回乡创业,满腔热血投身农技协事业,2000年建立了协会,该协会的会员在2004年达到了2200人,2006年又建立了合作社,指导农民种西瓜和蔬菜。农业部、中国科协的部级领导都去考察过他们协会。但是,农技协后来的生存发展环境逐步恶化,他说:农技协非常重要和必要,但是缺乏实质性支持,东北地区的经济环境也不好,农民素质堪忧,很多合作社得到**支持,而农技协则得不到支持。最后,他不得不中止了自己的农技协事业,背井离乡去海南创办了国外品牌肥料代理公司。
调研发现,部分基层农技协水平较低,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对新模式、新机制、新切入点和新增长点等缺乏研究,组织自身缺乏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农技协的成功与否,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带头人的作用。有许多历史较长却仍然保持稳定发展的农技协都是有优秀带头人和领导班子的,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创新的追求与能力。
研究认为,合作社与家庭农场有着衍生关系。他们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分析他们各自的优势与短板,或许能给人以某种启迪。
农技协优势与短板:优势是可以广泛的组织发动农民群众,专业会员户数量大,技术推广覆盖面宽,农技服务的传统优势比较强,能兼顾农村弱势群体利益,在中西部地区仍然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弱点:组织结构松散,工作定位欠准,产业链条较短,集约化能力差,赢利能力受到制约,不能直接进行市场交易,已经不在**关注支持的主线上。与此同时,农技协自身缺乏创新发展,农技协建设骨干队伍薄弱、不稳定、人才匮乏,培训学习机会较少,研讨交流机会较少,导致农技协改革和创新融合发展缺乏合力。
合作社优势与短板:优势是**支持力度大,扶持与免税项目多,组织目标明确,组织结构相对紧密,能将经济利益最大化,赢利能力比较突出。**增大了对达到规范标准的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使得合作社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发展后劲。合作社弱点:部分合作社的成立目的是套取财政支持,存在组织不规范(不入股、不分红),一般规模呈小型化,产业链条不长,富户带头人容易追逐自身利益,忽视全体社员的利益。
家庭农场优势与短板:优势是适应中国农业的大国小农的基本现实,符合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的经济制度,适应农民更愿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习惯。家庭农场的弱点:生产规模较小,需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强力支撑,需要有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的协同、指导和支撑。专家组认为,家庭农场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国内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100万个。农技协在引领家庭农场发展中,应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4、农技协组织的稳定与发展存在较大不可预见性。
调研发现,2006-2015年是农技协组织发展高峰期,2016-2017年是农技协数量下降拐点期,2018年至今是下降快速期。
农技协组织规模在缩小,服务能力在降低,主要功能有缺失,**部门对农技协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在下降,农民对组建农技协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地方科协组织缺乏对农技协工作的重视。基层农技协改革突破问题及原因。改革是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农技协走向新生的起点,更是自身的一场革命。如我们在大量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农技协负责人异口同声地讲,农技协需要改革。这足以说明进行自身改革已迫在眉睫。
专家组研讨分析认为:科协系统如果对农技协工作缺乏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不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研究、指导、培训、支持、服务工作,农技协组织将可能延续被边缘化。今天的农技协不仅在市场服务、信息服务、农机服务、农资服务等新兴增长点乏善可陈,而且传统的农技服务优势有极大可能被合作社、供销社、农业服务企业等所替代,而且将会面临以下严重后果:
(1)可能会长期处于下降通道(其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2)必然会出现分化与转型,部分优秀协会走向全产业链综合服务的产业协会(如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云阁鹌鹑养殖专业技术协会、蒲江县鹤山果品协会等)。
(3)预判会边缘化的最差结果是自然消亡,部分协会被合作社或者公司合并,弱小协会可能解体或“僵尸化”。
一、对中国科协的建议
1、建议中国科协争取全国人大适时将《科普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纳入执法检查,督促落实农村科普工作。
2002年6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2012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是推进农村科普工作的法律文件,2021年分别是发布上述两法的第19个年头和第9个年头,进行一次执法检查,将会更好地落实*中央部署的农村科普工作。
2、建议中国科协把农技协发展工作列入农村科普的重点工作。
(1)在2021年第一季度召开“全国农村科普暨农技协工作会议”。在全面打造和推进“科普中国、科创中国、智慧中国”中,科普中国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科普,而在农村科普工作之中,农技协应当是重中之重。建议中国科协在“全国农村科普暨农技协工作会议”上为农技协的持续创新发展指明道路方向,力挽农技协下滑堕势。
(2)制定并下发“关于加强全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各级科协落实历次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农技协开展工作的部署,落实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支持农技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的法规,扎实推进科普中国中的重点和难点即农村科普工作,将农技协工作列入省科协工作的要点并予以检查督导。中国科协要求各级科协加强对农技协工作的指导,切合实际,脱虚向实,引导促进基层农技协在为会员和农民的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上着力,把加快农技协转型升级放在工作首位。
(3)建议中国科协要求省、直辖市、自治区把农技协联合会秘书处放在科普部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之下,将农村科普工作的重心向农技协组织倾斜,采用**职能转移、**采购社会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技协的创新与发展。要求省级农技协联合会秘书处围绕科普中国的重要部署和省科协的农村科普工作受领任务,执行项目,认真实施,履行职责。
3、建议中国科协组织“科普惠农计划”实施与成效的调研。
2006年开始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旨在促进农村科普和实用技术推广工作的中央财政项目,2006-2016年的11年,投入25.5亿元,该计划从2017年转换拨款方式,导致有些省区资金没有用于基层协会,这也是农技协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建议中国科协组织一次调研,并报中央相关职能部门,安排农技协发展专项及新型农村科普人才培育专项。具体内容为:
总结该计划对于促进农技协发展的成效和经验,同时指出后续支持削弱对于农技协稳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条件具备时,建议中国科协筹划建立全国农技协创新升级和持续发展专项。要求仍然得到“惠农计划”资金的省级科协要将该计划资金继续用于农村科普和农技协的发展
4、建议中国科协加强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委沟通联系,目前有几项政策性工作迫切需要抓紧落实。
(1)中央一号文件自2009年至2018年都提到了发挥农技协作用(2011年是水利专号因此没有提及),但目前已连续两年没有列入表述。建议中国科协向***专题汇报农村科普和农技协工作,准确定位农技协为现代农业技术经济社会化服务组织,并在今后中央一号文件中有所表述。
(2)建议以中国科协为主,协调国家相关部委,按新定位,作好农村科普和农技协工作的顶层框架设计,纳入科协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农资金,扶持支持农技协创新发展,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扶持标准与具体办法。国家有关部委也应扶持农技协创新发展,制定相应的奖励扶持标准与办法,形成相关制度。
(3)基层农技协的登记管理工作由各级民政部门承担。农技协属于起点低、条件差的公益性科普类农民群众社团组织,农技协的登记管理未落实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方便群众的政策措施据抽样调查,基层农技协的民政登记率低于40%,制约农技协持续发展。建议科协与民政部门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借鉴合作社登记管理工作经验,为农技协开通民政“绿色通道”。
(4)与人社部等部门协调,承担农村科技人才和科普人才的培训工作项目,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村科普人才培训工作。各地各级应视当地财力,按一定比例给予配套。加强分类人才培训工作。筹划建立“科普中国.农村科普”农技协发展专项和农村新型科普人才培育专项,联合打造农村科普人才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
(5)供销社系统是农村产供销服务的重要体系,建议加强与供销社总社的联系与沟通,在农资、农机、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推进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三农”工作。
1、树立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农技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整体推进农技协创新融合发展,改善科协孤军作战状况。改革农技协联合会单一的组织结构,由上到下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会,并改善农合联组织结构,不断创新融合发展联合体模式,推动跨所有制、跨地区的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农技协研究,申报研究项目、课题,顶层设计农技协创新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设立农技协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加大项目扶持力度。
2、2020年第一季度在广西召开“全国农技协发展研讨会及经验交流会”。
广西近年来在农技协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与民政厅联合下文降低了基层农技协的登记注册年审的门槛;广西的基层农技协组织发展、协会参加一村一品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小院”等值得学习交流。
在全国农技协遭遇发展瓶颈的同时,四川省农技协、福建省农技协、江苏省农技协等省级农技协,云南楚雄州、湖南湘西州、湖北襄阳市、四川达州市、山东临沂市等市级农技协,重庆酉阳县农技协、河北宁晋县农技协、湖北蕲春县农技协、安徽无为县农技协、山东省郯城县农技协、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姚安县、牟定县等,重庆酉阳县农技协、河北宁晋县农技协、湖北蕲春县农技协、安徽无为县农技协、山东省郯城县农技协等,基本保持了良好状态。建议适时在这些市县组织现场交流会。
研讨会旨在研究农技协发展并提出相应对策,邀请长期从事农技协工作有丰富实践经验、有较高水平、有指导能力,在农技协方面全国有影响的专家进行讲授,目标在于稳定并发展农技协的组织,促进农技协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
训班旨在培训基层农技协工作者和领办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有没有优秀的农民带头人,开展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科普带头人的培训是中央一号文件赋予农技协的任务,我们应该在培育人才、评定人才(农民职称)、宣传人才等方面主动担当。培养选拔了大批乡土人才。
在国家“三农”形势已经并在继续发生新变化的情况下,农技协随之发生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否则将可能继续下滑。农技协培育的重要原则应该是科学管理,分类指导、抓点带面,因地制宜(如东南与东北不同),因业制宜(如种植、养殖与加工、营销不同),因势制宜(如新近成立的与历练长久的不同)。农技协从职能划分:联合会和专业协会;从任务划分:农技服务和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从组织特点划分:纯技术协会和产业化实体性协会;从挂靠单位划分:农民自发组织和企业、村委会等领办组织。
(1)农技协联合会,是提供非营利服务的具有管理指导职责的组织机构,农技联稳定坚强的关键在于基层科协组织,中国农技协应该加强对市州、县科协及农技联的培训,提高专业化管理服务水平,为专业协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管理指导服务。
(2)专业协会:这类协会目前和今后很长时间占据农技协的多数,应该持续发挥农业技术服务的传统优势,要适应农民老龄化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农技推广应用服务。在“三农”新形势下,需要强调的是要按市场导向来开展农技服务,发挥传统优势,逐步做大做强。
(3)综合性产业协会: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有一批专业协会不是10年、20年前的仅仅提供技术服务的单一农技协组织形式,而是已经逐步成长为服务和覆盖全产业链的农合组织,即新型综合农协。新型综合农协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民群众的需求带来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指导和支持那些综合性多元化实体型的全产业链服务的农业产业协会,是我们的必然任务。中国农技协可以探索、研究、试点开展建立新型综合农协。新型综合农协至少有两个特点:
组织结构上:从传统的单一的协会组织结构向“农技协+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结构方向发展。
组织功能上:从传统的单一的农技服务向“农技+农机+农资+农经+信息化+市场营销”的现代农业技术经济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6、积极探索农技协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切入点。
(1)寻找农技协创新融合发展新切入点、新动能。如襄阳市卧龙镇山*协会依托实体发展产加销一条龙服务山*产业,建立农技小院、山*博物馆、山*小镇等。楚雄州元谋县绿色青枣产业协会建立庄稼医院和青枣产业联合体。
(2)组建新型农技协与产业联合会。家庭农场协会,如山东临沂郯城县家庭农场协会,安徽宣城郎溪县家庭农场协会;复转军人为主体或骨干的农技协,如吉林梅河口农业经济技术协会;新型农业托管协会,如河北宁晋县垄上行协会。还应在国家乡村振兴部署中建立新型产业协会,如发展农业观光协会、农村工艺品编织协会,农家乐餐饮协会等。
(3)探索开辟农产品市场服务的模式、机制、渠道。如重庆渝东南酉阳县农技协联合会率领旗下57个专业协会开拓市场营销服务的机制,如湖北襄阳襄州区驿寨蔬菜协会的前门店+后基地的营销模式。
(4)以技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农技协应该拓展服务领域,明确市场定位,提高技术含量,例如率先引进荷兰甘蓝“必优”新品种从而带领会员增产增收的河南南阳新野蔬菜协会,例如采取“会企合作”、“技物合作”新机制推进协会建设和服务的四川省蒲江县鹤山果业协会。
7、建议优化中国农技协理事会和常务理事的构成。
(1)常务理事会要吸纳具有长期从事农技协工作丰富实践经验,有较高水平,有研究成果,有指导培训能力,在农技协方面全国有影响的专家,科学决策,专业化管理指导。还要吸收一些大的涉农企业的领导参加,并担任副理事长,如:中粮集团、中化集团、中农发集团、京东集团、阿里集团、新发地、拼多多等。
(2)理事会应该吸收一些农技协发展好的市县农技协联合会领导进入,应该吸收一些优秀基层农技协的领办人加入。
(3)组建农合组织发展研究工作委员会,组建农技联专家服务中心,吸纳农技协专家开展研究工作,指导培训各地加强组织建设和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工作。
中国农技协应该要求各级农技协组织学习《科普法》、《农技推广法》、中央一号文件、全民科协素质纲要等文件,并认真贯彻落实。农技协不是国家明确提出脱钩的行业协会,例如中国农技协就没有与中国科协脱钩;国家没有一刀切禁止体制内同志在农技协兼职,而是规定确有需要按级申报,兼职不取薪。这些关涉农技协组织构建的政策应该得到明确与落实。中国农技协应要求基层农技协规范组织建设,建章立制,民主办会。
第五分:案例及数据
一、四川省农技协走势及四个基层个案研究
1、四川是国内最早出现农技协组织的地区之一。1978年,温江县建立的养蜂协会,是全省公认的第一个基层农技协。其后,各地争相效仿,迅速覆盖全川。据相关资料,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96年重庆直辖前,全省共计有基层协会约1.5万个,达到数量上的最高峰。其后,随重庆划出四川,全省基层协会数量回落,但仍在1.2万个左右波动。当年农技协是农村兴旺、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这也是四川省农技协多年稳定的根本原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晚期,四川省基层农技协因作用与业绩突出,得到省委重视扶持。四川曾经以省委名义出台两个文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其主要精神得到贯彻落实。2006年起至今天,通过中国科协开展科普惠农奖补项目,四川农技协获得中央财政下拨奖补经费共计4亿多元。省级财政配套项目获得资金每年2000万元。大部分市县级财政都有一定资金支持。这些体现了当年其助力推动发展作用明显,社会认同程度较高的优势与特点。
上图可见,数量变化曲线走向由高向低,其间有很长一段平稳发展期。但在2015年突然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由图形显示判断,可以认定为断崖式下滑。
上图显示,农技协数量变化从峰值期到平稳期,用了1年时间,这是区划调整后果,与自身发展无关。但以后的平稳期长达20年。但平稳期到下滑期,仅用了3年多时间。简单比较2015年和2019年度省科协科普工作统计报表,2019年全省基层农技协总量6180个,与2015年度相比,协会数量净减少4887个,降幅高达45.2%。同年,民政登记注册的2701个,登记注册比例的仅占44%。有56%协会没有登记注册。
数量上看,基层协会总数是发展生存的重要表征和组织基础。在3年多时间内,净减近5000个基层协会,这是十分惊人的数字。从质量上看,注册登记的基层协会,是工作优劣评估的重要衡量指标。所以,四川实际仅有2701个基层协会运行良好,21个市州平均达128个。排除报表存在欠全欠准等因素,依据经验判断,工作开展优秀的,只有大约600到800个协会,占登记注册协会的22%,约占现存协会总数的10%强。
协作为省级样本,有一定代表性。总体评估农技协将仍然在下降通道内运行。协会数量发展明显下降,质量发展也相应下滑,并且没有刹车减缓迹象。如不采取有力措施,任其自然发展,崩溃的可能性极大。
经细致地调查分析与综合判断,我们认为:四川形成总体下滑态势的主因是:农技供求关系变化,功能作用过于单一,多元竞争不断加剧,支撑扶持不断减弱,内部实体化不足等。这些因素的交织互动,相互作用,导致当前出现农技协今天的坍塌态势。现分述如下。
今天的农村中科技供求关系发生很大改变,形成了农技供给比较充足*面。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技供给源点和渠道不断增加,多元化格*已经形成,农技供给侧得到明显改善。市场和农户更倾向于选择能把实用农业技术快速转换为经济效益的组织形式。**在支持的多种市场主体的多种组织形式中,并不包含农技协。因农技协组织形式先天缺陷决定其组织结构比较松散,与市场对接较弱,组织专业化生产能力不强,已经不能达到不断提升的生产力对农村经济的新要求。农技协长于科技传播,短于经济效益,积累不足,自身不强是难以成为农业市场主体的。换句话讲,基层农技协单独承担科技传播任务的历史使命已经终结。
在当前,自身定位于单一功能农技协组织自然面临被淘汰的可能。长期以来,农技协基本功能和根本作用,就是搭建农技服务平台。至今,它仍然是农技协的核心功能作用,这足以说明其功能过于单薄划一。常识告诉我们,仅凭农业科技,并不足以支撑现代化专业生产。因此,把发展与指导思路放在不断加强科技渠道供给,是解决不了今天面临问题的。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在长达40年的时间内,其主要功能几乎没有变化,落后就成了一种必然。当一种组织从先进变成相对落后,生存空间则必然受限。但在竞争较弱的地方,如欠发达或落后地区,可能农技协或尚有一席之地,但由于存在冲击,决不会维持长期均势。从现今情况来看,发展多功能形态的经济组织,是农村农业的必然选择。
目前,各地农村合作组织主要以五种组织形式存在,即: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供销社、农技协。农科院校所则以外援形式附属参与其中。农村组织由过去的农技协一家独大,演进到如今的多家并进。国家认可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获得法律支持的同时,得到各级财政的实际资助,不断放大对农技协的冲击力度。已经消亡的农技协,大都进入了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这三种组织。很多地方的农技协已经事实上成为公司的原料基地,或挂牌农技协实则办合作社,以获取国家资金支持。从表面上看,这是强势组织对弱势组织的竞争性合并与合作,或称吞并。从本质上看,这是在市场这只手的强大作用下,重新整合利用三农资源。可以说,农村各类合作组织呈多样化发展,已经进入了竞争发展阶段。
法律和政策支撑是农技协存在的基础条件。在法律法规层面,农技协虽然列入中央一号文件,但是没有进入合作社法。农业龙头公司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有公司法为依据,合作社2006年获得国家立法,近年家庭农场也即将进入地方法制轨道,供销社更是享有国家特别支持。而农技协作为社会团体,由民政部门按《社团登记注册管理条例》管理,在登记注册过程中,出现很多瓶颈问题。在政策支持层面,当年的农技协扶持政策早已不复存在。近年全国从中央到地方,见不到一个关于支持政策文件。需要指出的是,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均由工商部门管理,而基层协会由民政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登记注册与年审是基层协会面临的不小障碍,年审需要审计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一份至少要2000多元。这是很多协会不去注册重要原因。
在支撑资金层面,实际进入农技协资金总量不断减少。自2016年全国科普惠农专项资金转换为地方科普行动计划以来,四川现每年有中央转移支付的3195万元,省配套资金2000万元,计有5195万元。但专项资金限制取消,各地科协可以自行决定用途,资金分流严重,且时有挪用现象,根本不能满足农技协工作需要。如达州市曾经是省内农技协发展最好的地区,2015年协会数量是1628个,3年后这一数字变为540个。2019年,达州市科协还能拿出70万元支撑协会,今年则没有一分钱用于基层协会,工作雪崩似垮塌。一个没有法律、政策、资金支撑的农技协到底能走多远呢?
协会内部经济实体化不足,导致自身获利能力与积累差,是基层农技协组织长期存在的慢性病。这与工作定位欠准,指导工作方针跟不上形势与要求有关。经济实体的建立和实现自身积累,是制约和制约发展的要害问题和重要因素。能长期存在的协会,一般情况下,是有经济实体支撑的。经济实体是实现利益,建立市场连接的主要功能部门,他能克服现今农技协组织的缺陷。组织专业化生产,就是协会主要经济部门与专业户和市场的联结关系的过程。没有实体化的支撑,利益联结就会松散,协会就不会有积累和盈利分配以及生产销售二次投入。
综合上述分析,要突破农技协工作重围与困境,必须要先解答上述五个问题,更要突破固化思维,重新建立以科技、经济、农户愿望三者并重为核心的全新指导工作方针,自强自立,力争改善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2、关于四川4个基层协会案例分析:
在全省农技协发展遭遇“严冬”之际,仍有几枝顶风傲雪的寒梅开放。把眼光向下看,研究他们的作法,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机和突破。经相关推荐,我们选取了省内4个优秀基层协会作为个案进行重点考察。考察方式是问卷调查、资料调查、电话询问。
个案研究按照农技协有无合作社和公司等经济实体进行分类:蒲江县鹤山果品协会、眉山市东坡区云阁鹌鹑专业技术协会、德阳市罗江区略坪蔬菜技术协会为一类(简称I类)。什邡市湔底镇食用菌协会单独为一类(简称II类)。其中种植业3个,养殖业1个(眉山市东坡区云阁鹌鹑专业技术协会)。
1、农村能人当家效应。
4位协会负责人都是名震一方的农村能人,是科协系统多年培育的优秀人才。蒲江县鹤山果品协会负责人陈维君,是成都市劳模,四川省农技协副理事长。眉山市东坡区云阁鹌鹑专业技术协会负责人陈豫川,是中国农技协副理事长,眉山市政协常委。德阳市罗江区略坪蔬菜技术协会负责人刘光华,曾当选为中共四川省委*代会基层*代表,什邡市湔氐镇食用菌协会负责人张文平,今年当选全国劳模。其共同特点是:群众威信高、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讲奉献,都是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在带领农户致富上贡献非常突出。农村能人有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这是一般科技传播者所不能的。专家学者有技术,但缺乏将技术优势转变成经济价值的能力,导致农民经济愿望不能实现,自然就没了参加协会的热情和动力。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这样的农村复合型人才太少。
1类3个协会都办有合作社和公司经营实体,且运转情况良好。
蒲江县鹤山果品协会,目前协会有分会18个,会员4628人,联系各类果品种植大户3.5万户,水果营销大户1180户。会员果品种植面积18万亩,占全县果品种植面积的60%,辐射带动全省150万亩;有核心基地1.5万亩;有果品商品化物流包装销售企业78家。产销会员实现年自产自销各类果品2亿公斤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以上。协会不仅建有多个生产型的合作社,承担联系农户任务,还在产业链条高端建有深加工企业,以包装为主,开发多种产品,以增加经济效益的附加值。经济实体以团体会员方式加入协会,缴纳会费和相关服务费用。其特点是:利益联接相对紧密,协会基本依靠收取会员和团体会员会费运转,这种现象在省内尚不多见,农户与企业缴纳会费是件非常艰难的事。
眉山市东坡区云阁鹌鹑专业技术协会,协会现有会员350人、带动农户600多户,按标准化养殖鹌鹑达1300余万只,年产鲜蛋2.2万吨。协会提供鹌鹑养殖、疾病防疫、蛋品销售等指导服务,依据食品加工企业的品质管控要求、规模数量进行订单式投放鹌鹑苗,并对鹌鹑养殖制定相应的养殖标准,依据鹌鹑养殖标准对农户鹌鹑养殖进行管控。为九升鹌鹑深加工提供了稳定的货源和品质监管。养殖模式为:采取“公司+合作社(协会)+专委会+农户”的四方合作模式。公司是以会员出资的股份制方式组建,是深度加工企业,并负有销售职责,建立与市场的连接。这样解决了商品的生产销售,打开了市场,各方获得利益。经费有财政支持的14万元。其特点是:实现全产业链条整合,把鹌鹑养殖户、鹌鹑食品加工企业、鹌鹑饲料加工企业、鹌鹑繁育、孵化等鹌鹑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部组合进来,形成鹌鹑产业的共同利益体,这是一种最为先进的发展模式。
德阳市罗江区略坪蔬菜技术协会,是集生产、销售、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体,形成“略坪蔬菜”隐逸山“等10多个产品系列,资本和盈余公积金550万元,专业销售人员25名,拥有5000吨蔬菜加工厂一个,科普示范园一个1100亩,3个科普示范点150余亩,打造了10多个蔬菜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技术创新能力与销售能力都很强大,产业体量较大,带动大量菜农进入专业生产,成绩突出。其特点是:协会销售与加工能力强劲,基地科研与创新能力突出,有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其经营管理者组织能力不亚于一般农业集团公司老总。
这3个1类优秀协会的共同点,是创办加工公司和销售合作社。依靠经济实体打通市场,实现与市场联接,增加利润,扩大占有市场份额,用利润的积累来支撑协会持续发展,这告诉我们,传播科普的同时,要尊重经济发展自身发展的规律,并考虑农户的愿望,三者并重并行,才是协会生存之道。基层协会有无营销与加工类经济实体,已经成为基层协会重要生命体征。
什邡市湔底镇食用菌协会,是纯在产前产中进行服务的协会,是四个个案中,唯一没有创办合作社和公司类实体的协会。湔底镇是国内生产黄背木耳的专业基地。今年,协会黄背木耳面积稳定在1.5亿袋的种植规模。湔氐镇黄背木耳总产量约占全国51.42%的份额。协会自2015年与四川省食用菌创新团队开展了毛木耳新品种的选育,试验,示范工作。现已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毛木耳新品种五个,不断取得新进展。在难于处理菌渣方面,引进了以大丰收生物农业等3家大型企业利用菌渣生产优质有机肥料,菌渣实现了循环利用。会长张文平在总结报告中说:协会在食用菌产业的产前、产中开展了系列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产后服务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加强销售市场和信息的服务,加强协会与企业合作,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目前,协会办公经费不足,财政每年仅给2万元办公经费支持。分析其特点,该协会能够生存运转,主要得益于协会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自身有一份家庭生产田。觉悟高不在协会中谋利。加之产业特殊,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竞争不大,所以得以成活。在菌渣处理过程中,他们在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的同时,还加强与企业联接,延长了产业链。
四个协会的问卷调查中,对几个重要问题认识是高度一致。
(1)在对“你认为协会必须改革”吗?的提问中,四位会长都填写:协会必须改革。表现出对现有协会机制的不认同。甚至不认同协会是社团组织。
(2)在对“目前农技协发展弱化的主要根源是?”的提问中,在所列几个选项中,缺经费,是大家的共同选择。
(3)在对“你希望上级科协对于农技协有哪些帮助?”的提问中,在所有6个选项中,四位会长几乎全部勾选。分别是:资金支持、专业业务支持、**协调支持、项目支持、社会资源调配支持、其他支持。显然大家认为科协支持力度和范围是不够的。
(4)在对“你对上级科协今后农技协的发展有何建议?”的提问中,两位会长建议加强人才培训,一位提到资金支持,一位则无建议。
上述问卷调查的问题,是带普遍性的,需要认真研究,从而找准下步农技协发展方向,找到发展具体的路子。
上述四个调研对象的问卷调查结论可用一句话归纳,及时深化协会改革,适应三农工作与市场的自然规律和客观要求。
1、农技协组织稳步发展,农民科普队伍不断壮大。
湖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30年的探索、发展和创新,在各级**、**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各级科协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特别是1996年和2000年省科协先后两次召开全省农技协的现场经验交流会后,全省农技协组织有过快速的增长期。
由表1得知,湖北省农技协组织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农技协数量中占据3%左右,2015年达到峰值,占据全国总数的3.28%,成为全国农技协发展较好的省份。
由表2得知:全省农技协会员总数一直保持在40万人以上,占全国总数的4~5%,占全省5900万人口的1.14%,乡村2400万人口的2.79%。
由表3得知:全省科协系统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主要是由各级农技协实现的,其每年推广规模和数量都在1500项左右,在全国科协系统所占比重在3%左右(近年来有所下降)。这是湖北省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力量之一。
襄阳市科协农技协做好农技协发展的顶层设计,为农技协发展营造发展环境,在创新农技协组织的发展模式上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提出用**手段助推农技协快速发展,把农村专业合作社与农技协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联合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但在全国农技协数量下滑的形势下,襄阳市农技协也遇到一定困难。市科协及农技协积极关注,遏制农技协下滑的严峻形势。截至本次调研,全市新增各级各类农技协300余个,会员总人数7万多人,走出了逆流而上的路子。
襄阳市科协加强与农业农村*的协调,积极探索和推进在农技协组织中成立合作社和在合作社上发展农技协组织的做法,对发展农技协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农技协与合作社的组织融合,实行科学化分工,建立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共同体”,细化社会化服务功能,走共同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农技协通过“协会+农户+基地+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为会员、社员和农户提供产供加销一条龙服务,有力地推动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农业产业化发展。
具体作法:一是市科协与市农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做到在各类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都要普遍建立农技协组织,鼓励所有的合作社都成立农技协组织,所有示范性合作社必须成立农技协,做到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不断地吸纳农民入会。每年要把10%左右的农技协培育、发展成为加挂合作社牌子的农技协,更好地带领农民走向市场。二是加强知识学习培训、指导,在政策共享上、扶持奖励上、在加强指导上形成了共识与合力,共同推动全市农技协、合作社组织健康发展。三是建立完好的运行机制。坚持完善组织建设检查通报工作制度,建立示范推广机制。四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凡是科普项目和合作社的支持项目,向二者同时挂牌的协会+合作社倾斜。
以下是3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分析:
卧龙山*协会成立于200-年-月。襄阳市卧龙山*专业技术协会会员员已达2000多名,带动了周边村组种植户2500多户,山*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协会自成立以来,联合襄阳市卧龙山*专业合作社,以“协会+合作社+公司+支部+基地”的新型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拓展山*产业品牌价值。实施绿色种植技术,有效解决了山*重茬困扰;注册“襄阳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襄阳山*”中国驰名商标;发展山*种植、销售、深加工、乡村旅游等,聚集资源打造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协会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奖,全国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先后获得国家级示范社,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社,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几年来,加大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力度,不断完善山*产业载体建设。从2015年起投资建设襄阳山*产业融合暨山*小镇项目,形成了加工观光、销售物流、配套服务、生态教育和文化体验六大业态服务功能,实现了山*加工、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
驿寨蔬菜协会成立于2005年11月。为生产和销售问题,协会一班人在2007年组建了古驿镇驿寨蔬菜合作社。协会坚持与合作社相互融合,从而实现了协会与合作社双赢,科学合理分工,积极推广应用滴灌喷灌等十大技术,引进试种紫甘兰等十大品种,努力探索“农户+基地+协会+合作社+超市”的生产服务新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达到503人,网络带动古驿镇及周边4县(市、区)7镇20余村的1500多农户发展蔬菜种植,种植蔬菜总面积达10000多亩,农民亩平增收4000多元,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全国300强合作社。协会会长司应忠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和襄阳市劳动模范。
老河口市苗木果品协会处理于2002年5月,拥有会员275名,果园面积15000余亩。旗下还拥有春雨合作社、四和果蔬、金雨来等企业7家团体会员,拥有“风味皇后”“四和香”果品品牌,现已发展为拥有资产总额7500万元的专业协会。
一是形成完善的会员网络,果业发展到哪里,会员就发展到哪里,会员发展与果业开发规划和技术培训规划高度配套,实现建一片园,发展一批会员,留一班子技术明白人。二是在形成会员网络的基础上,健全技术信息服务网络,组建了5支专业技术服务队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三是突出技术推广,提高果业发展水平。协会年均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果农800余人次,印发《春雨黄桃栽培技术》、等专业书籍4.5万册,发给广大会员和农户。四是协会建立的科技示范园300余亩,开展新品种中试及配套技术的集成示范活动。
3、湖北省及襄阳市农技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从2015年之后湖北省农技协,包括襄阳市农技协,发展进入到一个衰退期,最为明显的是:全省农技协总数下降为不到2000个,总数减少了1600个;会员由68万下降到42万,整整减少了20万会员,这种全面下滑的*面,对协会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造成极大的冲击。由此,湖北省农技协专门成立了调研组,在全省17个市州下发调查问卷100份,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调研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全省有一半以上协会没有做到按期换届,年检。当问及协会理事会班子是否健全时,有2/3的农技协回答不健全。问及协会理事会多长时间研究一次工作时,大部分农技协停留在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研究一次工作。问及协会有专职人员吗?所有的协会都答复没有专职人员。如果不能做到按时登记年检,换届召开代表大会就不可能将协会的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久而久之协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自然而然下降。在问及听说过科协下发过有关《学会组织通则》吗?有2/3的协会讲没有听说过,说明在基层组织建设过程当中往往科协注重了城市学会的组织建设,忽略了农技协组织建设,出现了真空状态。农技协经费短缺是制约了协会的发展重要原因。调研发现,有80%的协会讲没有活动经费。由于农技协属于社会公益性组织,不具有从事生产经营而创收的来源,再加上社会捐赠和筹资的渠道不畅,**相关部门没有补贴,仅靠志愿者精神是难以为继的。
一方面协会活动方式方法陈旧。调查反映大多数农技协仍然延续和停留在过去传统的科技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以及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等形式上,服务手段落后,形式单一,质量效率低,影响力不高,作用发挥不充分。往往农技协活动单打独斗,与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经营方式,活动理念产生显著的落差,渐被其他组织的业务活动所取代。另一方面,调研发现,全省农技协会理事会成员平均年龄在47岁以上,老化问题严重,年轻会员青黄不接。农村的中青年逐步离开农村,也造成了农村人才的短缺。
调研中,在问及协会存在是否同时成立公司时,85%的协会回答成立有公司。由于农技协在科技服务与市场对接,特别是终端产品的销售方面缺乏紧密的联系,所以说单一的技术服务在农村就显得势单力薄。
农技协的实践表明,在利益的驱动下,众多协会会员会自然而然的在接受协会的技术普及的同时,转向合作社等经营性组织的市场服务,事实上非常希望取得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服务。农技协就逐渐失去了农村科技服务的传统优势,社会影响力和作用变得渐渐降低。
在问及农技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大吗?普遍回答一般,没有一个农技协认为作用大或较大的,但反过来,一致认为合作社的作用比农技协大。
这些调研反馈表明,从工作角度分析:农技协组织的引导服务出现了一些问题,学习、研究、贯彻国家部署迟钝,跟不上三农形势发展要求,服务方式老旧,融合度不高,参与度不高,由于转型升级迟缓和滞后,造成了协会吸引力、凝聚力下降。
调研中,当问及在农村最能够团结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的组织是什么时,全省大部分农技协填写的是合作社,并没有将农技协纳入其中。在问在广大农民中社会影响力强的社会组织是谁时,他们也都赞同合作社。在问及农技协现在可有可无吗?有一半的农技协表示:现在农村应该继续保留农技协组织,它可以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功能,但是也有一半的农技协说不清,感觉到非常迷茫。再问及你认为当前农技协需要进一步改革吗?100%的农技协认为必须改革。
这些调查反馈说明,说明基层农技协带头人普遍认为协会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任务。
楚雄州在推进农技协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践,创新“协会、公司、合作社、基地、专家站、互联网”六位一体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创新发展等模式;创新乡镇“科协、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合作组织联合会、专家站、互联网”五位一体农技推广联合体社会化服务等模式,走出了彝州特色农技协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融合发展之路。
截止2020年9月,楚雄全州有农技协1956个,会员20.5万人。楚雄州还有合作社4197户、成员7.1万人。农技协与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组织进行整合,形成农村科普组织全覆盖,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农村科普生力军作用,推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创新融合发展中,探索了“整合资源、统筹发展,加强规范化建设、示范带动发展,探索实践、创新融合发展”的“楚雄彝州经验”。
1、主要措施及成效:
(1)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发展,形成了推动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合力。楚雄州委、州**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分别成立了州、县(市)农民专业工作合作组织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协,27个涉农部门联动配合,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合力。州委、州**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州科协、州农合联起草了《楚雄州”十二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指导意见》,州委、州**发文实施。为加强农技协自身组织建设,州科协起草了《促进农技协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经州委深改组第17次会议审定通过,于2018年11月州委发文全州组织实施,各县(市)委出台了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农技协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融合发展。每年选择一个县召开州农合联理事会暨现场经验交流培训会,交流推广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经验,培训骨干,现场推进。
(2)实施“农技协产业聚合领航行动”。改革创新,促进了农技协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融合发展,楚雄州农技协涌现出很多创新作法,极具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创新高原特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技协与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实体创新融合发展。着力实施“农技协产业聚合领航行动”,积极探索实践协会、公司、合作社、基地、专家站、互联网“六位一体”等产业联合体发展新路子,把协会在广泛组织农民生产和普及推广科技方面的优势,公司在融资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强势,合作社在紧密连接农户和保护农民(社员)利益方面的优势,基地在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和示范带动方面的优势,专家在解决技术难题方面的优势,互联网在信息化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形成技术经济组织联合体。全州培育农业产业聚合领航农技协累计93个,其中创建“农技协+公司+合作社+基地+专家站+互联网”六位一体农业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有80个。
(3)扎实推进智慧农技协建设,不断提高农技协助力科技扶贫的服务水平。州科协推进智慧农技协建设,其具体作法:一是建立工作机制,组织保障到位。二是制定了实施方案,确保各种措施。三是分级负责,落实工作任务到位。四是帮助注册智慧农技协,服务。对基层农技协给予具体帮助,进行辅导、培训。建设智慧农技协,利用互联网把彝州农技协与全国农技协的组织连接起来,把优秀的基层农技协组织、优质农产品展示出来,提供产品优先发布、专家在线答疑、电子会员证书、实时在线学习四大服务,实现基层农技协介绍及微动态展示、优秀农技协实景展示、优质农产品主力推荐三大功能。促进了彝州农技协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发展。
元谋金诚优质番茄产销协会,有会员3100余户。通过“六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积极与中国农科院等合作,研究探索番茄良种选育、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番茄品质差、成本高、不耐运输、价格低的瓶颈问题。;协会在股份合作制上积极探索,狠下功夫,合作社注册资金为280万元,是由558户入股社员和2670户非入股社员组成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一体,使农业科技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动了元谋5万亩番茄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有效的推动了元谋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的组织形式,可以为会(社)员提供品种选育、种苗培育、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蔬菜包装、品牌化营销等一系列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是元谋县农村合作组织的优秀代表之一。
大姚县通过农技协推广4个优良品种、推广新技术6项,为贫困乡村开展技术培训、科技咨询、现场指导和面对面操作等精准科技服务,推广协会+公司+合作社+基地+互联网+专家站“六位一体”农业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借助电商平台销售百合、山*、红糖、土豆等农特产品200多吨,实现产值1500多万元。南华县中*材协会组织科技培训35期,培训农民4800多人次,建立中*材种植科普示范培训基地共1000多亩,带动中*材种植38000多亩,受益协会会员1200户,带动农户5000多户,协会积极参与各产业精准扶贫行动。
楚雄魔芋协会的服务区域覆盖全州85%乡镇,种植面积达到了17.5万亩,受益农户达11万户,产值达到了15亿元,带动了16家魔芋加工企业和30个魔芋专业合作社。楚雄州妇女彝绣协会全年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绣娘1300多人次,让更多的农村妇女有一技之长,能居家就业。和康中*材产销协会及下属会员全力实施“中*材种植技术下乡培训活动”,共涉及六个县市23个乡镇,参训种植农户达到2.45万人次,累计推广种植中*材27.49万亩。楚雄绿色粮油产销协会在贫困地区发展订单农业,推广种植楚粳系列水稻3750亩,产量2800多吨,实现产值1.5亿。楚雄紫金冬桃协会发展紫溪山名胜旅游区休闲观光经济林果业;禄丰县乌龙潭村旅游协会发展桃子产业等带动乡村旅游等。
楚雄州农技协在全国保持持续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全州农技协发展面临着深层次的困难和挑战,还存在着重视不够,机制不全,发展质量不高,运行不规范,带动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一些**职能部门对创新融合发展农技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农技协创新融合发展放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范围去看待,导致农技协的发展不平衡,重合作社、轻农技协,对农技协的关注和扶持力度有所减弱,除科协系统外,未能引起其它部门关注和扶持。而农技协对农户的服务是公益的、无偿服务,在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的情况下,农技协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2)长效服务机制不健全。一是上下联动机制不灵,整体推进农技协创新发展的工作机制不健全。特别对新时代农技协创新融合发展研究不够,政策措施跟不上。如2008年成立了楚雄州农民专业工作合作组织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科协,一度加强了对农技协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2016年成立楚雄州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后,则强势推进合作社发展。由于未建立农技协联席会议制度,全州农技协发展工作领导协调工作机制逐渐削弱。二是楚雄州农民合作组织联合会组织结构亟待改善,科协领导调整频繁、州农合联理事长也随之调整频繁,未建立农技协专家服务团和专委会,缺少发展后劲。三是财政未设农技协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扶持较少,扶持力度较小,缺乏扶持长效机制,涉农部门资源分散难于整合;同时,金融部门在对合作组织信贷资金扶持上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3)农技协登记面临多种困难。我们对10县市调研,截止2019年9月底,全州有农技协2070个,会员265112户,其中:民政登记的有363个,登记率17.54%。每年年检过程中表格材料繁杂,按民政部门的规定还得要找审计事务所出具财务审计报告。针对民政登记难、年检难,注销难,缺乏长效支持机制等问题,于2017年,州科协与州民政*共同研究,州科协、州农合联起草解决意见,经州民政**组研究决定,州民政*制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农民专业协会登记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楚民民〔2017〕4号)。文件下发以来,有8个县都未按此文件要求落实,要求出资3万元,出钱找中介出具验资报告才能进行民政登记。但其后,云南省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平台要求,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网上注销,不仅恢复以往的社会组织要求,进行登记、年检、注销,还要纸质材料。全州农技协在登记、年检、注销中普遍反映资料繁多、手续繁琐。
(4)农技协发展质量不高,内部规范管理有待加强。一是农技协组织之间联合协作、结成行业阵营共享资源、把产业做大、实力增强的意识不强,农户的合作意识薄弱。有的重生产轻经营,有的重经营轻生产,导致组织规模小,实力不强。二是部分协会不重视自身建设,内部管理不规范,生产经营运行机制不健全,自身发展后劲不足,实力弱,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不高,很难做大做强,严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农技协发展质量不高,运行不规范,合作能力和带动能力不强等,部分农技协名存实亡,形成“僵尸”协会。
(5)农技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农技协建设骨干队伍薄弱、不稳定、人才匮乏,培训学习机会较少,研讨交流机会较少,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够,导致农技协创新融合发展缺乏合力。
1、农技协在脱贫致富中发挥重要作用
湘西州是农技协是全国农技协发展较好的市州之一,农技协的数量、质量都在全省中具有特色,涌现出一批在少数民族地区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农技协。
多年来,湘西州各级农技协在农村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表明,全州89%的基层农技协参与和承担了各级**部署的扶贫任务。实践证明:农技协受到农民的欢迎和拥护,具有生存的土壤,农技协作用没有变,农技协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尤其在老少边贫地区,基层农技协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保靖县水产养殖协会向世荣事理长说,协会多年来从事技术服务,常年为50多户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在扶贫中负责该县水田镇中坝村、卡当村两村的扶贫任务。保靖县酉水字蜜蜂养殖协会李进文介绍,该协会在扶贫中负责联系三联村和通坝村,协会带领120户贫困户脱贫。永顺县猛洞河蜜蜂养殖专业协会陈正为在谈到协会的作用时说,:“协会不办了,养殖户遇到技术困难怎么办?找乡**还找县里主管*?他们总得有一个问处,协会没了,养殖户就难了,为了广大养殖户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把协会办下去,没有任务项目支持我也得办下去”。
老司城养蜂协会理事长周大召在座谈时介绍,协会技术服务覆盖6个乡镇1000多养殖户,养殖户主要产品都是通过协会进行销售的,因为协会有注册商标。永顺县芙蓉镇优冠柑桔协会王永忠介绍,协会有15人从事电商销售,线上线下年销售额达2000多元,其中线上销售1500多万元,销售帮助500户建档立卡户脱贫,产业帮扶30多建档立卡户脱贫。
12月中旬,本调研组带着农技协“要不要活?能不能活?怎么样活?”的思考对全州8个县市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方式分三种,一是问卷,二是走访,三是座谈。发放问卷50份,走访两个县13名农技协领办人。结果表明,农技协队伍在缩小,影响力在下降,生存环境在恶化。
队伍在缩小,会员在流失。基层农技协的现状:一是农技协总数减少,二是会员人数减少。2016年我州农技协为145个,到2020年登记注册为118个,减少27个,其中,2020年年检合格的60个,农技协年检合格率为50.8%,农技协能按期换届的只有16.1%,会员人数由原来的2.23万余人下降到1.87万人。2017年以来,我州新注册农技协组织只有3个。
凝聚力在减弱,影响力在下降。调查表明,2019—2020年期间,80%农技协没有发展过新会员,25%的协会领办人认为农技协凝聚力下降,72%的农技协领办人认为农技协凝聚力较强,51%的会员认为协会的活动减少了。走访的13名农技协理事长,有8名理事长表示,现在协会的活动减少了,吸引力在减弱。
支撑条件日愈减少,生存环境趋于恶化。农技协缺少普惠性政策支持,**部门对农技协发展基本上没有支持政策,社团管理部门只管年检登记,不管培育与发展,涉农部门只支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多年来只有各级科协在支持农技协的发展。2018年以来,湖南省科协把惠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扶贫,基层农技协的项目支持也没有了,加上,州本级科普经费压缩,我州基层农技协就象断奶的孩子,生存艰难。
项目支持少,农技协自身造血功能弱。2017年以来,湘西自治州基层农技协没有“科普惠农”项目支持,州科协因为本级科普专项经费预算连续压缩,也无力支持基层农技协发展,从问卷调查中表明,80%的基层农技协没有得到经费支持。只有约20%农技协开展*建工作得到了相关支持,且支持经费很少,一般在3000至10000之间。
年检门槛高,基层农技协对年检敬而远之。保靖县玉琨蔬菜专业技术协会是2011年注册的协会,2019年获湖南省优秀协会,2020年主动要求注销协会,原因:年检需要财务审计报告,而协会本来没有财务收支活动,协会负责人认为没有必要做假财务报告。据统计,我州近70%农技协都没有法人帐户,协会也没有固定收入,财务活动少,无法提供年度财务审计报告,这是导致基层农技协年检合格低的重要原因。
青壮年农民减少,会员自然减员严重。该州是少数民族集聚的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的多,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农村劳力“空心化”和农村产业“空心化”的现象相对表现突出,农技协会员的人数也自然减少。
专家一组对山东淄博市、吉林辽源市、黑龙江绥化市3个地级市以及安徽省、江西省的基层农技协做了抽样调查,审阅了工作总结,做出以下分析。
山东省淄博市有5区3县,人口480万,工业比重相对较大,该市农技协在高峰时期曾经达到300个。目前该市农技协总数仍有62个,没有市级联合会,有3个县级联合会,79个乡镇农合联会,22个产业联合会。全市农技协会员总数7945人。这些基层农技协成立于2000~2010年的10个,成立于2010年后的52个;完成注册登记的61个,没有注册登记的1个;按时换届的有13个,没有换届的有49个;有专职人员的协会有33个54人。成立协会的同时也成立有合作社有42个,没有成立合作社的20个。有38个协会有一定经费来源,24个没有经费来源。协会注册商标23个,建有独立的网站2个,电商平台10个。
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技协在高峰时期曾经达到1000个上下,占了全省农技协的四分之一左右。目前,该市农技协总数仍然有387个,其中市级联合会1个,县级联合会17个(绥化市有1区3市6县,总人口540万),乡镇农合联会79个,产业联合会22个。全市农技协会员总数49856人。这些协会成立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125个,成立于2000~2010年的164个,成立于2010年后的98个;完成注册登记的57个,没有注册登记的330个;有专职人员的协会有121个269人;有153个协会有一定经费来源,234个没有经费来源。协会同时成立合作社的有252个,没有成立的有135个。协会创办公司71个,基地85个,开设农超10个,建有独立的网站5个,生产管理信息化服务系统8个,电商平台9个。协会获得绿色证书10个,注册商标20个。全市农技协经常开展活动(好的)有121个,偶尔开展活动(中的)有103个,长时间没有开展活动(差的)有122个,“僵尸性”农技协有41个。
哈尔滨市肇东县有一个曾经影响很大的肇东市向阳瓜菜技术协会,会长许彦彬市曾经当过兵,复员后回到家乡满腔热血投身农技协事业,2000年建立了协会,该协会的会员在2004年达到了2200人,2006年又建立了合作社,指导农民种西瓜和蔬菜。当地**分三次资助协会50万元开辟了一个小型瓜菜交易市场,每天的西瓜交易量达到40、50辆载重20吨的大货车。农业部、中国科协的部级领导都去考察过他们协会。但是,农技协后来的生存发展环境逐步恶化,他说:农技协非常重要和必要,但是缺乏实质性支持,东北地区的经济环境也不好,农民素质堪忧,东北地区的很多合作社都是欺占**资金而不做实事。最后,他不得不中止了自己的农技协,去海南创办了国外品牌肥料代理公司,目前发展良好。
江西省农技协在高峰时曾经超过4000家,目前数量不足1000家。省农技协工作归省农函大执行,目前面临组织萎缩,工作下滑的境况。
安徽省对3个基层农技协:芜湖县高效农业研究会、肥西县花木协会、灵璧县虞姬养鸡协会,做了重点调研。
三位对农技协优秀创业者和领办人对当前农技协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合建议,综合归纳如下:
(1)中国科协应当重视和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及农技协发展,并要求各省级科协重视和落实农村科普工作,推进本省各市县农技协的建设与发展。一位会长指出:“农技协总体形势是在下滑,这与上级科协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三位会长都认为:“现在各级**轻视协会,重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对基层农技协的认可度不高,建议中国科协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和要求,合力加大对基层农技协惠农政策的倾斜和项目的扶持力度。”例如与财政部洽谈项目和资金支持,与民政部洽谈农技协注册登记、年检程序从简。
(2)一位会长明确指出:“我认为:安徽省科协主要领导人不作为,导致了全省科协系统不重视农技协工作”,省科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中化三建怎么样值不值得去(中化三建安装技术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