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什么不建议存三年定期2022年(2022年哪家银行存款利率高?银行为什么不建议存三年定期?_亚洲资本网_资本研究咨

2022年哪家银行存款利率高?银行为什么不建议存三年定期?_亚洲资本网_资本研究咨询风险投资权威门户

2022年定期存款利率最高的银行为邮政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中国邮政银行一年存款利率为2.25%,一年存款利率为3.15%,三年存款利率为3.85%,五年存款利率为3.85%。

交通银行一年存款利率为1.95%,一年存款利率为2.73%,三年存款利率为3.52%,五年存款利率为3.52%。

建设银行年存款利率为2.10%,二年存款利率为2.94%,三年存款利率为3.85%,五年存款利率为3.85%。

而定期对银行来说并不是收益最高的形式,所以银行会对银行的工作人员在产品销售的考核上有一定的要求。

第一,目前银行的存储形式是多样化的,不仅可以存定期,还有保险、基金、理财等产品。这样很多银行职员也就不会推荐我们去存三年期。

仅仅一万元的本金,都是存三年,一年期自动转存的利息和三年定期的利息就相差了200元左右。

第二,存储时间越久,利息也就越高。现在银行一年利息一般为1.9%左右;二年利息一般为2.25%左右;三年利息一般为2.75%左右。由此也可以看出三年定期利息高出很多。这对银行来说是非常高的成本。

银行业专题研究:存款成本2022年会下行吗? (报告出品方: 长江证券 )为什么存款成本对银行至关重要?传统银行主要赚取利差,而负债端占比最高的是存款,所以存款成本率... - 雪球

(报告出品方:长江证券)

传统银行主要赚取利差,而负债端占比最高的是存款,所以存款成本率低,意味着净息差相对高,同时资产端的贷款投放也可以更稳健,间接利好资产质量。宏观角度,监管倡导金融让利实体,因此也非常希望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确保充足的让利空间。

目前传统银行的收入结构中,利息净收入依然占比最高,而资产、负债和净息差决定利息净收入。在资产、负债结构中,贷款和存款的占比最高,所以贷款收益率和存款成本率都对净息差、利息净收入增速有重要影响。

存款成本率在当前阶段对净息差尤为重要。近年来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政策指引金融让利实体,所以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特别是对公企业和小微贷款利率下行明显)。但存款市场由于竞争激烈,利率定价难以在短期内降低。所以,2020年开启的本轮降息周期中,银行净息差明显收窄,2021年下半年才逐步企稳。这种环境下,存款成本至关重要,未来如果存款成本率下行,将有效缓解净息差收窄的压力;如果存款成本率继续保持刚性甚至逆势上行,会进一步挤压净息差,削弱银行盈利能力。

存款成本率通过净息差进一步影响收入增速。2020Q2以来,多数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持续走低,核心原因是贷款利率下行造成净息差收窄。尽管货币大幅宽松推动资产规模高速扩张(信贷为主),但“以量补价”也难以拉动利息净收入加速。因此,银行的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也持续下行(直到2021Q2起,增速在投资收益和低基数推动下有所回升),而收入增速是评估银行当期业绩的关键指标。由此展望,2022年如果存款成本率能降低,则有助于净息差走平甚至回升,那么银行收入增速也将回升;如果存款成本率反而上行,则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收入增速继续疲弱。

表观来看,存款成本和资产质量没有直接关联,但实际上负债成本也会间接影响资产质量。如果负债成本率很低,那么银行投放贷款就无需追求过高的利率,也能保证净息差可观。考虑风险与收益对等,高利率的贷款往往潜在风险更高,相反优质企业的贷款利率都比较低。所以,存款和负债成本率低的银行更有空间控制风险偏好。

龙头招商银行是低负债成本&高资产质量的典范。招商银行负债端优势明显领先同业,活期存款占比高,存款成本率非常低。所以在资产端的对公业务中,招商银行主要聚焦优质战略客户,虽然获得的贷款利率相对低,但受益于低负债成本优势,以及高利率的零售贷款业务,其净息差依然领跑行业。更重要的是,这些战略客户资产质量优异,这避免了在经济下行周期,对公贷款资产质量大幅波动的压力,保证盈利稳定性。

经济下行压力下“非对称降息”冲击净息差。前文已述,银行让利实体的主要方式是降低贷款利率,特别是定向降低小微、制造业的贷款利率。而在本轮贷款利率快速下行的过程中,由于存款市场长期竞争激烈,银行本身就面临吸储压力,所以监管层一直没有调整存款的基准利率,存款成本也并没有同步下行。

在这种“非对称降息”环境下,净息差面临持续收窄的压力,极端情况下可能不足以覆盖经营成本和坏账成本,尤其考虑在经济下行周期,坏账成本的走势难以预判。所以,负债(尤其是存款)成本率才是真正约束银行让利实体的核心掣肘。

从分红和资本角度,保证银行利润才能更好让利实体。我们进一步强调,不仅要维持银行净息差等收入能够覆盖经营成本,还要保持净利润持续可观增长。因为净利润是银行内生补充资本、向股东分红的核心来源,如果净利润持续下滑,那么资本不足也会制约银行向实体投放信贷的能力,同时分红降低也间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从实际盈利指标来看,过去十年银行业ROE已经持续下行,2020年受疫情冲击后又明显降低,因此资本充足率指标也存在潜在压力。目前国有大行继续保持约30%的分红比例,同时满足当前的资本监管要求。但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未来必须满足更高的资本监管要求,目前仍存在缺口,所以降低负债压力、维持利润增长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我们强调未来银行业要积极推动存款及负债成本率下行,从经营层面保证净息差维持合理水平,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同时也能保证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在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下,才能够不断形成内生资本补充,进而向实体经济投放贷款,同时降低贷款利率,保证金融让利实体的空间。(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由于存款竞争激烈,银行长期面临揽储压力,因此监管引导存款成本降低的工作必须循序渐进。2019年以来监管全面规范存款行为,我们认为2022年将是存款成本改善见效的拐点年份,其中存款定价机制改革的作用最突出。

我国存款利率上限目前受自律机制约束。我国利率市场化循序渐进,虽然2019年8月LPR改革加速了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但目前存款的定价仍要参考基准利率,并且由央行通过自律机制来管控上限。前文已述,2015年10月以来,存款基准利率已多年没有调整,目前1年期、3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分别是1.50%、2.75%。

实际揽储层面,自律机制允许银行根据基准利率上浮定价,所以各类银行(尤其客户基础薄弱的中小银行)普遍通过形形色色的方式“高息揽储”。在2021年6月定期存款定价机制改革以前,常见的“高息揽储”方式包括:

1)对小额普通定期存款,国有大行、中小银行的上限分别为基准利率上浮40%、50%,所以部分中小银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以达到4.125%。

2)对20万元以上的大额存单,国有行/股份及城商行/农商行的定价上限分别为基准上浮50%/52%/55%,这意味着农商行1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可达2.325%、4.2625%,实践中很多中小银行甚至大型银行都选择“顶格上浮”。

3)结构性存款的“高档利率”明显高于一般存款,部分银行通过设计“假结构”来保证获取最高利率,实质上跨过了定价上限,但这种模式已于2020年被监管禁止。

4)近年来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创新推出形形色色的智能存款,灵活运用计息方式和提前支取规则提升实际收益,跨过定价上限,但这种模式也于2020年被监管禁止。此外,由于以前各区域监管尺度不一致,也有部分地方银行直接开出高利率定期存款。

监管闭环已经形成,“高息揽储”时代基本结束。针对存款市场,监管层2019年以来连续出台政策规范银行行为,重点抑制中小银行“高息揽储”行为。2020年疫情后银行让利实体,导致净息差快速收窄,负债(存款)成本压力更加突显,这也让监管层决心出台更多政策,全面封堵各类高利率存款类产品。我们认为经过两年以上的规范整改,目前居民已经很难买到高利率定价的存款产品,降低存款成本的效果将逐步显现。

结构性存款“量价齐跌”,规模大幅压降。在各类“高息揽储”工具中,结构性存款是规模最庞大的核心产品,尤其是本轮监管收紧以前广泛流行的“假结构性存款”,基本保证实现最高档次收益率。但2020年疫情后,结构性存款被全面整改,规模大幅压降,保底利率也明显走低。截至2021年12月末,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已经从2020年4月末峰值12.1万亿被压降至5.1万亿,占银行存款总额比例降至2.4%。不过,2022年1月由于信贷先行加速投放,而短期企业投融资需求仍然疲弱,造成结构性存款强势反弹新增8924亿元,但我们判断后续仍将重新进入下降趋势。

存款定价机制改革是降低存款成本的关键步骤。2021年6月,央行调整了存款的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存款利率的报价方式,由原先“基准利率上浮一定百分比”调整为“基准利率+上浮点数”,调整有两层含义:1)从报价形式上和贷款LPR接轨;2)更重要的是,同时下调了长期限定期存款的利率上浮程度,以降低存款成本。以国有大行为例,三年期定期存款原先的利率上限是2.75%X140%=3.85%,但改革后的上限被降至2.75%+0.50%=3.25%。尽管同时一年期及以内的短期限存款利率上限被上调,但考虑综合影响,仍然有利于降低总体存款成本。

我们认为这次存款定价机制改革将小幅降低存款成本。长期以来,存款成本的监管难度比较大,常常难以全面顾及,因为银行自身有动力用新的产品形态来规避政策、高息揽储。所以,只有当所有类型的固定收益储蓄类产品都受监管约束时,降低存款成本的政策才能见效,而本次政策推出的背景正是连续两年全面规范市场。

本次存款机制改革的效果将主要在2022年开始体现。银行揽储通常集中于一季度开门红阶段,而2021年政策发布时已经二季度末,对2021年存款成本影响有限。因此,我们将重点跟踪2022年开门红期间大额存单等价格走势,观察存款成本降低的效果。从2021年下半年发行的大额存单来看,部分银行已经开始下调长期存款的价格。以3年期20万起投的个人大额存单为例,2021年下半年起,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发行的价格较前两季度及去年同期均有所下调,而短期限存单的价格基本稳定,所以存款成本或许已经在降低。(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在存款定价机制改革作用下,定期存款利率2022年预计下行,同时T+0银行理财在监管新规推动下收益率也将下行,存款的整体竞争环境改善。我们认为存款成本改善利好净息差,预计2022年银行净息差保持平稳。

从居民理财角度,T+0银行理财(即“类货基”)和定期存款代表无风险利率水平,前者是每天可以申购、赎回的高流动性理财产品,后者是流动性低、安全性高(刚性兑付)的存款产品。我们预计2022年这两类产品的收益率都将下行。

2022年T+0理财收益率将下行。T+0银行理财本身是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崛起的银行理财产品,2021年6月末规模已经大幅增长至7.78万亿元,自2018年资管新规启动以来,有效弥补了“老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规模收缩。T+0银行理财优势非常突出:①高流动性,每天可以申购、赎回,和货币基金一样;②用摊余成本法估值,无需忍受净值波动,和货币基金一样;③收益率水平持续高于货币基金,这得益于此前银保监会对投资端的监管规则比证监会更宽松。但是,第三点优势自2021年6月起将逐步消失,随着T+0理财新规正式落地,监管规则将和货币基金趋于一致,那么收益率的差距也将逐步收敛,我们预计2022年T+0理财收益率将持续下行。

对于长期限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本次政策的改善效果会更显著。我们以存款机制改革后2021年9月相对5月存款加权平均利率的变动情况为基础,根据上市银行2021年中报披露的不同期限存款余额进行加权测算,对上市银行2022年存款成本的变动情况进行了预测。整体来看,预计2022年存款成本率较2021H1小幅下行,其中长期限存款占比高的银行,存款成本下降幅度相对更明显。

2020~2021年银行净息差持续下行,我们判断2022年净息差的基本趋势是走平,部分定价能力强的银行净息差有望回升,相反定价能力弱的银行小幅走低。核心逻辑:

1)资产端的新发放贷款利率可能继续小幅下行,原因在于2021年12月,2022年1月LPR连续下调,同时随着房地产贷款额度边际放松,新发放的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在供需关系推动下,利率预计降低。

2)金融市场利率在货币宽松环境下,预计低位运行,因此资产端的投资收益率和负债端的金融市场负债成本率预计不会有明显转向,基本保持平稳;

3)负债端的存款成本率预计受益于政策效果,小幅降低,这将一定程度上抵消资产端的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影响,因此我们判断净息差总体呈现走平趋势。

在存款成本下行的拐点年份,我们认为核心能力突出的银行最受益。一方面,高息揽储的博弈环境改善后,负债端客户优势突出的招商银行更受益,揽储竞争压力缓和。另一方面,资产端能力突出的银行,如果负债成本改善,则对净息差非常有利。

招商银行本身是负债端优势很强的银行龙头,可以看出其存款成本明显低于同业,得益于活期存款占比很高,而大量活期存款来源于零售AUM的长期沉淀。正常情况下,招商银行的存款成本下行空间相对有限,但本次定价机制改革是一次降低成本的机遇。考虑其零售客户基础和经营能力很强,我们判断招商银行的存款成本率2022年将下行,有利于净息差保持韧性,继续领先同业。

1)银行财富管理龙头,我们预计财富管理业务(特别是高净值客户)将继续带动手续费净收入、零售AUM高增长,从而带动总收入实现较快增速;

2)资产质量保持历史最佳状态,不良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均为历史最优水平,同时房地产风险敞口可控;

3)负债及存款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有利于净息差保持韧性,这将有利于其传统信贷业务经营业绩优于同业。

邮储银行是具备高成长属性的国有大行,近年来积极推动零售转型,且其本身拥有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点和县域客群基础。从负债端来看,邮储银行个人存款占比非常高,2021年9月末达到88%,显著高于国有大行平均值53.8%,且整体上以定期存款为主,活期存款占比仅36.6%。从负债成本角度,由于农村县域市场利率市场化程度相对低,因此同样类型的存款产品,邮储银行的成本率相对低于城镇。随着存款定价机制改革及全市场的长期限定期存款价格走低,对于负债端结构有特色的邮储银行也更有利,在维持负债成本优势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净息差的韧性。

对于资产端投放能力强劲的宁波银行、常熟银行等,核心能力在于挖掘收益率可观、资产质量优异的信贷资产。所以,负债端或存款端的成本率一旦跟随市场环境改善,则明显有助于净息差抬升和利息净收入加速增长。

1)资产端小微贷款预计延续高增长,普惠金融试验区战略不断向异地复制推广。在中大型银行普遍面临“资产荒”的背景下,资产端能够快速扩张是稀缺优势;

2)净息差拐点2021年确立,2022年预计继续保持同比回升,得益于小微贷款占比不断提升+贷款客群进一步下沉,同时也受益于存款成本的改善;

3)资产质量优异反映核心风控能力,资产质量已经历经多轮周期考验,2021年末不良率低至0.81%,充分保证利润释放能力。

我们预计常熟银行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0.14%、20.04%,基于2022年02月18日收盘价,常熟银行对应2022年PB估值为0.99X。

1)传统信贷业务凭借优异的治理机制和区域经济优势,资产规模继续保持高增速,不断兑现高成长逻辑;

2)财富管理成为当前重点业务,集中资源推动,有望拉动手续费净收入加速增长;

3)资产质量一如既往优异,房地产风险敞口非常低,2022年预计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我们预计宁波银行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0.23%、23.48%,基于2022年02月18日收盘价,宁波银行对应2022年PB估值为1.73X。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2022年完整版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分录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 - 知乎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怎么做账的?作为财务人员应该知道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做账是要区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但是同一笔业务的会计核算,并非需要财务和预算会计都做账务处理。这一点是不少存有疑问的。下面就汇总了2022年完整版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分录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账务处理方法。

看看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对银行存款科目是如何做账务处理的。

从上述的情况看,不同的业务,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账务处理是有很大区别的,好了,今天介绍的2022年完整版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分录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就到这里了。也祝大家工作一切顺利!

为啥不建议存“3年定期”?内部员工透露实情,看完你还敢存吗?

众所周知,如果我们去银行存款的话,存款的金额越大,存款的年限越长,获得的利率也就越高,比如说同等的金额,然后你存一年和三年获得的利率是不相等的。

但是前几天,我妈去银行存款,银行的工作人员问了我妈几个问题之后,银行的工作人员竟然说,虽然这样存款利率比较高,却不建议我妈把这8万块钱存成“3年定期”。

赶紧跟着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看完之后看看你是否还愿意存三年的定期。

第一个原因是银行工作人员出于为自己考虑。因为我们都知道,在银行工作的话,银行的工作人员每个月都会有相应的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的内容可能是揽存金额的多少,或者是销售理财、保险类产品金额的多少。

在这个考核的时间范围内完不成业绩的话,那么就要受到惩罚,或者是说拿不到奖金提成,甚至还要额外的去参加培训。

所以,我妈去存钱的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建议我妈把一部分钱存成三年的定金,然后拿出3万块钱去购买一种理财类的产品。

我当然是不建议我妈购买理财产品的,所以她就并没有购买理财产品,我建议她直接把钱存起来,毕竟购买理财产品是有一定风险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为银行的收益考虑。所以也不建议我妈存成三年定期,为什么?因为我们都知道你把钱存入银行,比如说你存一年的话,那么利率也只有2%,但是如果你存三年定期的话,利率可能达到3.25%,所以说你存款的期限越长,银行付出的利息也就越高,那么银行的工作人员肯定不希望你存的时间年限长。

第三个原因,主要就是为我们储户考虑。银行的工作人员,问了我妈妈几个问题,目的就是为了确定我妈妈在未来几年会不会使用这笔钱,如果有事着急需要用钱,要把这笔钱取出来,那么利率是会大打折扣的。

如果说遇到事情又不能不取,那么在这个取款的过程中也会很麻烦的,有可能会耽误自己使用,从而影响我们的心情,所以银行的工作人员才不建议我妈存了三年定期。

其实我们不光可以把存款存成定期,一年三年五年,银行在存款这方面会制定很多的方案供大家选择,所以我们在存款的时候可以多咨询咨询,问问银行的工作人员,让他们给我们介绍一种适合我们的存款方式。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盲目的相信银行工作人员的话去购买理财类的产品,毕竟理财类的产品它是不保本的,而你的本金有可能会受到损失。

如果您觉得有用,别忘了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你的分享可以帮助到更多有需求的人哦。

银行为何不建议存三年定期?答案终于来了,内行人说出实情,知道的人不多

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储蓄大国,经历了三年疫情,无论是突发的疾病还是失业,这些现象都变得越来越多,这导致生活中多了很多需要开销的地方。许多朋友就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把钱给存起来,这样子能够避免自己的一些不必要的开支。那为什么银行不建议存三年的定期呢?

凡事都讲究物极必反,在前几年就发生过存款人数过多,导致通货膨胀。为了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转,咱们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防止存款过多。

而转眼看看咱们现在的存款利率的话,很多朋友就会发现,利率在逐年的下降,但是大家还是更愿意存在银行,原因很简单,安全嘛。

前几天在和银行工作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也提到过存款这个问题,他们说,现在人们的存款意识比较高,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导致突然要用钱该怎么办。

很多人存钱的时候都只看到了存定期要比存活期的利率高,而存的时间越长,它的利率也会跟着上涨,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息,很多人都会选择存三年的定期。但是我的朋友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并不建议大家存三年定期,原因有很多。

虽然将钱存在银行里面十分的安全,但是选对存钱的方式对于获得更多的利益更加的重要。如果资金是闲置的话,可以选择将它分开纯净银行,这样子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体性的风险,还可以防止自己突然要用这样子,不至于整体都受到了牵连。如果不确定自己的资金闲置时间的话,也可以选择去存在一些余额宝之类的地方,选择利率比较高的一些基金进行打理。

除了怕突发情况之外,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银行每一个月都会有考核,存款也关系到工作人员的业绩。业绩提上去了,他们才有提成和奖金。

因此很多工作人员都会建议大家去存一些短期的,比如一年或者两年的这种存款,这样业绩也有了,大家的利息也有了,虽然利息不算特别的高。

小编也建议大家多关心一些相关的政策,根据政策的支持来进行代销,这样子也能够获得比较多的利润,而且还十分安全。

很少有一种打理方式能够让所有的存款的朋友都满意,而且针对不同的存款金额和不同的朋友,大家不要只会将钱存入银行吃,定期或者活期的利率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法来进行收益最大化。

总的来说就是建议大家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对资金进行处理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防止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让自己措手不及。如果真的能够确定自己在几年之内不会用到这笔钱的话,也可以选择去存三年定期,因为相对来说它的利率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如果不确定用不用得到又想要利息,小编建议大家可以采取前面说过的方式,通过分散来进行不同方式的理财。这样子既规避了风险,也能够获得收益。

关注小编,获得更多生活小技巧。

为何不推荐存“3年定期”?银行职员说出真实原因,你存钱了吗?

什么原因

长期存款存哪个银行?

任何银行都可以,看你自己方便吧。

现在银行不让存3年期的存款吗?

首先,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的经营目的是盈利,而定期存款是一种利率较低的储蓄方式。如果客户选择存3年定期,银行需要为客户支付较高的利息,这对银行的经营是不利的。因此,银行可能会不建议客户存3年定期,而是推荐客户选择其他更有利可图的储蓄方式,比如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等。

其次,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如果将钱存入3年定期,客户的钱就会被锁定在银行里,无法使用。而在这3年时间里,客户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需要用钱,就需要提前解除定期存款,这会导致一定的损失。此外,如果客户在存款期间需要提前支取定期存款,银行会按照提前支取的时间和利率来计算利息,这可能会导致客户的利息收益大幅降低。

为什么没人告诉我银行有智能存款,我还傻傻的在存定期

也不算啊,,囤定期也不错的。

定期存款多久好?

一般5万元以上,考虑定期的话,可以到银行去购买一年左右的理财产品;5万元以下的话,建议不超过2年,可以兼顾到收益与灵活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银行为什么不建议存三年定期2022年(2022年哪家银行存款利率高?银行为什么不建议存三年定期?_亚洲资本网_资本研究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