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流动比率多少合适(有关流动比率的几个问题)

有关流动比率的几个问题

流动比率表示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可用在一年内变现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该指标值越大,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因无法偿还到期的流动负债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越小。但是,该指标过高则表示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过多,可能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向银行借款一般不会影响流动比率。

为什么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保持在(200%)以上时,资产的流动性较好?

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其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支付的保障,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100%    流动比率是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较为常用的比率。它可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它要求企业的流动资产在清偿完流动负债以后,还有余力来应付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其他资金需要。对债权人来讲,此项比率越高越好,比率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强,债权就有保障。对所有者来讲,此项比率不宜过高,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资金大量积压在持有的流动资产形态上,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高速运转,影响资金使用效率。若比率过低,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低,影响企业筹资能力,势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根据一般经验判定,流动比率应在200%以上,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既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又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在运用流动比率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时,应注意到各行业的经营性质不同,营业周期不同,对资产流动性要求也不一样,因此200%的流动比率标准,并不是绝对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控制企业的流动比率,使企业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良性循环,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企业短期债务的期限短,一般只能用变现时间短的流动资产来偿付。因此一般用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主要衡量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一般认为,工业生产性企业合理的流动比率最低应该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强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这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中提出的防御型投资者选股标准是: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流动资产应该至少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流动比率不低于2。

但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形成的经验性标准,并不能从理论上证明,也无法在实践中形成统一标准。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流动比率不低于2,适用于一般性的企业,但并不完全适用于巴菲特最喜欢选择的具有强大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超级明星公司。

巴菲特持股的很多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超级明星公司,流动比率都低于2,甚至低于1。比如IBM为1.26、可口可乐为1.1、沃尔玛为0.88、卡夫为0.85、宝洁为0.83。一般的企业流动比率低于2,意味着可能面临偿还短期债务的困难。但这些超级明星公司具有强大的销售渠道,销售回款速度很快,能够产生充足的现金流量,保证按期偿还流动负债。而且公司盈利能力非常强,能够快速产生较多的利润,足以保证还债能力。同时公司信用评级很高,短期融资能力巨大,公司可以利用短期商业票据或信用贷款等手段迅速融资还债。越是赚钱的公司,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流动资产占用资金量越小,流动比率反而越低,低于2甚至低于1。当然,这只限于少数非常优秀的公司。

另外,不同行业的流动比率差别较大。因此,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需要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进行比较,并与本企业的历史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判断公司的流动比率是否过高或者过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所包括的项目以及经营上的因素,才能确定流动比率过高或过低的原因。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流动比率高,一般表明偿债保证程度较强。但是有些企业虽然流动比率较高,但账上却没有多少真正能够迅速用来偿债的现金和存款,其流动资产中大部分是变现速度较慢的存货、应收账款、待摊费用等。所以在分析流动比率时,还需进一步分析流动资产的构成项目,计算并比较公司的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待摊费用等后的余额。由于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能更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较合适。速动比率过低,企业面临偿债风险;速动比率过高,账上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2015年房地产行业财务指标数据: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真的急需!

既然是论文就自己随意写几个数据吧

流动比率、主权比率、资本报酬率、毛利率、资本周转率大好还是小好?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偿债能力指标,比率越高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合理的比率一般为2:1,该比率并非越高越好,资金过多滞留在流动资产,可能是应收账款和存货过多所致。

2第二个指标主权比例?没听说过这个指标,是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 如果是的话,是一个资本结构性质的指标,反映偿债能力,与资产负债率性质相同,过高负债可能导致支付不能,过低负债可能导致资本成本过高。3资本报酬率=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 获利能力指标,分析股东所投入的资金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能够赚取多少利润。4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销售收入 分析的你获利能力,根据行业,毛利率各不相同。通常越高越好。5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股东权益平均金额 运用这一比率,可以分析相对于销售营业额而言,股东所投入的资金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比率越高,表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运用效率越高。但如果比率过高则表示公司过份依赖举债经营,即自有资本少。资本周转率越低,则表明公司的资本运用效率越差。联系你可以通过计算公式得出,各指标的适当区间视行业不同而变化。12是偿债能力指标,234是获利能力指标。

流动资产比重多少合适?

流动资产比率多少合适截至2009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百分之74.48、百分之20.52和百分之4.84,表明公司的资产结构比较合理。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百分之29.14、百分之45.02、百分之21.33,表明公司流动资产结构良好,可变现性强。谢谢!流动资产占多大的比重最适合企业的自身发展?所谓“流动性”是指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从资产本身来说,流动资产占的比重越大,表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就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来说,流动资产相对越多,流动性越好。流动性是衡量一个民间非营利组织支付能力的重要方面。而流动性比率是分析民间非营利组织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性比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一)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利用该指标可以衡量民间非营利组织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表明企业每l元钱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支付的保障。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用流动比率来衡量资产流动性的大小,自然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流动资产在清偿流动负债以后还有余力去应付日常业务活动中的其他资金需要。特别是对债权人来说,此项比率越高越好,因比率越高,债权越有保障。根据经验判定,一般要求流动比率在2以上。但应当指出,各种行业的经营性质不同,营业周期不同,对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并不一样,应该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二)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现金(各种货币资金)和短期有价证券与流动负债之比。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现金短期有价证券)÷流动负债维奇财税由于现金及短期有价证券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项目,因此,现金比率是评价民间非营利组织短期偿债能力强弱最可信的指标。一般来讲,现金比率越高,民间非营利组织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越低。(三)资产比率资产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资产比率不仅是资产流动比率而且是投资战略比率。利用它可以从总体上考虑投资,并且考虑其中有多大份额应当用于短期投资。被用于流动资产项目的资产越多,它们越接近于现金;因此,组织就更具有流动性。流动资产越少则意味着长期投资越多,如厂房和设备投资。它们不能很容易地变成现金用以支付到期债务或者应付紧急需要。?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率有什么作用?这叫资产流动率,可以通过比率说明企业近期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能力。如果流动率大,说明企业成本收回比较快,流动快,说明收益也多,即,相同的成本运转了n次,收益了n次。如果流动率小,说明企业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能力小,这样,不容易进行负债经营,贷款也会受限,因为没有人愿意拿钱给难以还债的企业还形成坏账。其实,这个比率说明的东西是很多的,要看实际情况实际分析,表面上的东西总是不太可信的。祝你成功^_^流动比率多少合适?速动比率多少合适?都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一般认为为2左右比较好,表示公司有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速动比率一般为1左右比较好,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过小,钉表示公司偿债能力不强,过大,则表示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较多,不利于资金的周转。流动资产占多大的比重最适合企业的自身发展?流动资产过高,会使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更加明显,但同时风险也是很大,即所谓的高风险,高收入。过低,又会使流动资产过多剩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比例高,说明什么?1、该企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原材料价值高;2、存货周转率低,积压大量存货;3、有大量的应收账款;4、最好的原因是企业有大量的现金。所以要彻底说明,必须结合报表和账簿。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的多少比例比较适合?截至2009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百分之74.48、百分之20.52和百分之4.84,表明公司的资产结构比较合理。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百分之29.14、百分之45.02、百分之21.33,表明公司流动资产结构良好,可变现性强。谢谢!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应在什么样范围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越小越好。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主要指标是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回应收账款的效率如何及损失程度。应收账款周转越快资产营运效率越高,不仅有利于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利:企业的收入风险较小,不容易发生坏帐;企业的流动资金较充裕,能够满足日常业务开支;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尤其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弊:不利的地方是企业收入规模、经营规模会受到限制。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应收账款是企业增强竞争力,获取利润的一种营销手段,同时也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会发生风险。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一般应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内,若超过风险较大。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应收账款余额/资产总计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一般是随着总资产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的关系。如果总资产减少了,而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增加了,说明:1)应收账款账龄增长,账款回收不理想;弗)随然资产减少,但收入增加,提高资产使用效率;3)随着收入增加,应收账款增加,有可能带来资金周转困难。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大有什么好处?(1)流动比率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2)速动比率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3、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现金比率反应了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4、应收账款周转率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率,有没有一个合理的比首先,提这个问题之前,你要明白你所属企业的性质(譬如,房地产行业,生产性企业。。),站在不同性质的企业角度,比率所带来的结果性分析也就不一样。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同属于资产类,其比率的结果,无非就是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与固定性的高低问题。比率高说明,企业在固定资产这块的资本支出大,但是资金流就降低,进而会有偿债能力危机,但是,固定资产支出较大,就相当于你在股票市场一样,大额购买股票,风险很大,但是资产收益率很高;比率小,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多,所占资产比重大,这样说明企业资金空置,没有进行投资,或者是闲置没有进行市场竞争,资本输出!但是这样可以规避资金短缺的风险,但对企业收益角度来讲,不是好事情。企业存在的目的还不是为了赚钱,空闲那样的资金,肯定就是不正常的。,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这些问题还是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来分析!

房地产项目股权收并购,尽职调查该怎么做?

公司要进行股权收购了?还不会做尽职调查?

相信很多做地产战略投资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要进行项目公司股权收购或者公司合作开发,都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那么如果公司突然派给你一项任务,让你带队去做尽职调查,你会做么?            

所谓的尽职调查,就是将对方的家底摸得清清楚楚,现在很多企业都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当然也有公司直接调查 ,无论是哪种方式, 都需要咱们抓住核心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确切的说,带领团队去做尽调报告难度系数并不是太高,毕竟有专业机构的帮助,但是指导调研公司尽调的重点,并根据尽调报告完成投资分析报告的话,又是另外一个难度系数了~咱们这次先从超级简单的讲起.....

先说第一步: 向被尽调单位提供资料清单

对于很多“无被尽调经验”的单位而言,他们不太知道确切咱们需要什么,所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一般提前会向他们提供材料清单,这样有利于对方公司根据清单分配任务(因为很多资料是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有利于任务分解,加快进度)。

根据老岳公司的尽调规律,尽调一般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三家单位完成,所以一般他们都会提供一版标准化资料清单。当然这个资料清单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在具体尽调过程中会根据情况调整,不必过分纠结。 

第二步:  按照各专业方向展开尽调工作

对于房地产项目而言,法务尽调一般包括两大层面:公司层面和项目层面,公司层面主要指的工商信息、股权结构、公司资产、重大债权债务和法律纠纷问题等,而项目层面则主要包含项目立项批复情况、五证取得情况、开发相关重大影响政策方面等。只要你把握住了这些信息,那么法务尽调这块你就抓住核心了....

 1.公司基本情况:包含设立情况、历史沿革、工商变更及增资信息等

老岳点评:这些其实都是最常规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说,需要对方单位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公司股权变更及增资报审的文件等

 2.股东情况:股权结构、股东主体情况等

老岳点评:一定要了解项目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谁,对于自然人股东还好,如果是法人股东,就需要了解股东公司的主体情况、业务情况、资产情况、所持目标公司的股权是否被质押等(所需资料同上,不赘述)

3.对外投资公司情况:股权结构、资产情况

老岳点评:说白了,就是目标公司的子公司以及二级子公司的相关情况,包括业务范围、核心业务、近两年的生产能力和产值情况等

4、目标公司的财务情况

 老岳点评:对于法律尽调来说,这块比较简单,具体的财务工作因为有会计师事务所在做,所以不做重点探讨,但是法律尽调一定要查清楚是否存在重大纰漏、是否存在不合规的相关情况,需要对方提供的材料包含审计报告、财务报表等

  5、公司的重大合同:合同台账

老岳点评:关注与公司股权变更、项目重大投资等相关的合同,并且分析未来存在什么后续影响,是否存在潜在风险等问题

6、公司的债权债务和担保

老岳点评:对于房地产项目而言,融资开发必不可少,银行就会要求相应的增信措施,那么保证、质押、抵押、留置、定金等情况就会很普遍,所以一定要重点关注,需要对方提供的材料就是借款合同、担保说明文件、重大融资协议等

 7、公司的业务情况(项目开发的相关信息)

老岳点评:虽然这只是简单的一条,然而包含的内容是最丰富的,对于很多目标公司而言,公司层面一般都不存在什么问题,复杂的往往是项目,老岳先随便说几条我们需要关注的点:

(1)项目五证的取得情况:对于开发初期的项目一般取得的只有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等

(2) 公司已经取得的立项批复文件:如立项批复、规划批复等

(3)项目开发的相关政策:每个不同的项目就有特别具体政策需要关注,比如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回购政策、安置房政策、开发成本认定政策等,要求尽量全面,能够指导未来的项目开发......

8、公司的资产情况

老岳点评:没啥好说的,土地、房产及其他固定资产列清单汇总就ok了, 当然根据资产的不同类别,我们需要的材料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房屋产权证等等~

9、公司的诉讼、仲裁、及行政处罚信息

老岳点评:很简单,主要关注是否有查封、扣押、资产冻结现象就ok了

 10、公司的管理层及员工(董监高人员简历、员工情况、保险情况)

 老岳点评:很简单,去人事行政部调档就ok了,主要作为背景情况了解

第三步:根据尽调结果完成尽调报告

法务尽调的工作完成后,要根据材料撰写成逻辑清晰的报告,同时提示公司层面和项目开发层面的相关风险。

其实尽职并不是单纯让我们去搜集信息,然后整理成报告那么简单。虽然很多单位去做尽职调查,都有第三方的协助,但最终的投资决策和分析是战略投资人员来做的,尽职调查做得深刻与否、功夫高低都体现数据之外。虽然我们在专业程度上没有律师、会计师和评估师高,但我们比他们思考的事情要全面,比如说:

一、很多重要信息不能全依赖尽调公司,是需要我们战略投资人员自己思考分析,并向尽调公司提出需求的。比如说:对方企业为什么要卖这个项目、对方老板是什么背景、江湖名声如何、是否借过高利贷、股权收购款中有多少是具备合规票据的、收购溢价是多少、合规的票据中有多少是可以计入项目成本的、合同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高利贷嫌疑的大额往来款(资金往来不合乎常理)、规划指标是否存在硬伤、拆迁是否存在矛盾、耕补指标是否已经落实等........(在此尤其感谢地产星探君的提点)

二、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是有损耗的,如果你作为投资人员,做了甩手掌柜,尽调单位也只能了解业务范围内的信息,如果你自己不跟踪了解,最后两眼一抹黑的便是你,有可能就会出现投资决策的失误,这状况无论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相信对于具备高度职业道德感的你,能明白这个道理的,对吧?

对于财务尽调,老岳想说的其实也只是皮毛,因为财务博大精深,并非一般人可以搞定的,老岳参加了营改增的税筹管理培训, 深深的感觉自己快跟不上时代了,所以也不敢班门弄斧,只是简单从一个"非财务人员”的角度讲讲怎么看财务指标和数字,如何从中搜寻到我们想要的关键信息而已。

第一步:向对方机构提供财务尽调清单

尽调工作是系统工程,因此财务尽调也需要从公司层面和项目层面全都了解的前提之下,才能展开。在专业领域上,财务属于高度规范性的行业,因此很多报表都是统一的,所以提供起来倒是也很方便。

 1.财务整体情况:需要材料包含财务制度、审计报告、资产负债表等

 2.公司货币资金:公司现有全部银行账户的清单、截至审计基准日所有银行的银行对账单及年度未达账项调节表、截至审计基准日所有定期存款存单复印件、是否存在与公司股东或关联方共用银行帐户等情况的说明;

3、公司的固定资产:拥有所有权的全部房屋建筑物的清单、目前拥有的机动车辆之车辆清单、公司目前是否拥有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之情况的说明

4、公司的无形资产:公司目前拥有的全部专利、非专利技术、注册商标情况的说明

5、公司对外借款情况:由公司开户银行打印的记录公司截至目前的尚在履行的全部贷款和担保情况的贷款卡详细信息、公司正在履行和将要履行的银行借款合同及担保合同的清单、公司债权债务账龄分析表;

6、贵公司正在及将要履行的重大合同( 20万元以上或虽未达到 20万元但对经营活动、未来发展或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的合同)

7、贵公司提供担保的情况:公司目前是否存在有就自身债务向有关债权人提供担保情况的说明、公司目前是否存在有为其他单位和/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情况的说明、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目前是否存在有相互提供担保情况的说明

8、关联方交易情况:公司关联方交易类型,交易类型通常包括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租赁、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等

第二步:我们投资人员怎么看懂尽调报告,应该了解哪些信息?(以下信息纯属老岳从非财务人员角度提出的观点,欢迎财务人员勘误)

  1.懂得基本财务分析,看懂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应公司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告。资产负债表由资产和权益两部分构成,每部分各项目的排列一般以流动性的高低为序。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我们投资人员需看懂各科目的大致内容,如资产(货币资产、应收账款、存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负债(银行借款、应付账款)等,如图所示:某公司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情况如下:

对我们投资方而言,有几个指标一定要烂熟于心,看一眼就该深深的刻在脑子中,因为这对我们而言,看不懂这个就等于输在起跑线;

(1)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老岳点评:这对我们的收购价值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可以推断出收购价格多少比较合适,多少股权溢价是比较合理的,如图所示,2015年8月31日某公司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333,387,244.39元。

 (2) 存货: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

老岳点评: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存货是属于可以计入项目开发成本的部分,未来可以转成房产进行销售。要知道,在房地产开发中,并不是所有企业投入的钱都可以计入的,有些只能叫费用项,花了就是花了,未来不会产生价值和效益,而存货则属于未来会产生价值的部分。

如图所示:拆迁补偿费、资本化利息、勘察、设计费都属于存货的主要科目,其他如服务费、开发间接费、前期部工资、市政设施费、临时设施费、前期部车辆费用、报建增容费等也一并计入存货部分。

(3)负债:负债实质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后必须偿还的经济债务,其偿还期或具体金额在它们发生或成立之时就已由合同、法规所规定与制约,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

老岳点评: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企业的大额负债一般都是因为融资贷款产生的,融资一般又伴随着担保、质押措施等,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在很多情况下,财务尽调和资产尽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

2. 基本财务分析,看懂损益表

损益表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或者1季内)经营成果的反应,是关于收益和损耗情况的财务报表。损益表是一个动态报告,它反应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业务经营状况,直接明了揭示公司获取利润能力的大小、潜力、预计经营趋势。

老岳点评:损益表对于处于前期开发阶段的房地产项目参考性小,因为项目一直处于投资期。而对于经营期间的酒店项目、或者其他商业项目则具备较高的参考性反映了公司获取利润能力的大小。

3.基本财务分析,看懂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一定期间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全貌,投资者将现金流量表、附注与年报中的其他项目结合分析,可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更清晰、更真实得了解

老岳点评:现金流量表一般与项目开发进度相关的,看懂了现金流量表,也就看出了项目投资的进度与计划,这一点是地产投资人的强项,相信大家可以做得很好,不做赘述。

第三步:对于债权类项目,我们投资人员还应该学会采取财务比率进行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财务分析的核心。

(1)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额*100%

老岳点评:资产负债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资产负债率达到85%以上,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引起注意。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老岳点评:通常认为2比较正常,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偿债能力越强。

好了,今天就说这些了,财务实在是博大精深,老岳浅薄的财务知识不敢再乱说了,以免贻笑大方,希望小伙伴们有所收获

平时不闲聊、喜欢您有事情直接说事情,有问题请尽可能的一次性说详细说清楚。

文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QQ:838355301删除或支付稿费。

投行与房地产

当前中国在全球竞争中最弱的一环就是资本项目的竞争,经济的衰退进一步加速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摩擦。毫无疑问,成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投资银行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国家任务。

  可能自古中国就以文化为立国之本,士农工商的阶层意识根深蒂固,即便进入了现代社会,第三产业依然是国人最趋之若鹜的行业。近年来,中国投行与房地产的行业前景,更是在处处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投资银行”被誉为金融业的皇冠上明珠,英文名称“InvestmentBanks”,词根可翻译为“资本投向/授权”的“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存托资本服务--相比,侧重于代理客户进行有价证券的产权交易。定位既然是“代理”,投行公司的工作就是代替资本所有者,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资本的支配权,相当于拥有了独断专行的权力,因此投行公司一般只能在私有体制下的运行。有人说中国的证券公司就是投行,其实不然,因为在我国现行体制下,证券公司根本无权动用客户的保证金,绝大多数券商的董事长也无权使用国企的资本金,并没有“代理”权,说白了,就是连投资的能力都没有,怎么能叫“投资银行”呢?

  相对而言,中国的房地产业可以代理股东支配资本金,投资具有金融属性的项目,更接近于“投资银行”的定义。之所以说投资具有金融属性的项目,是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所有权是不允许交易的,土地交易本质上是使用权的租赁交易,类似于债券收益率交易,又由于房产证本身就是一种拥有“70年”期限,且到期需要进行交割的“权证”,所以“炒房”本质上就是在炒债券期权。正是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公司是以期权交易为中心,开展自营和代理租赁业务的金融中介,因此,中国的房地产公司在财务状况、组织架构、经营模式上都十分接近金融公司,有些方面甚至比国内很多金融公司更专业。当金融危机来临时,西方破产的一般是投行公司,而中国往往是房地产公司。

一、财务状况

  首先简单观察下中国几家头部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2022年报的财务状况。

金融行业财务基本状况:

企业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营业收入

净利润

经营现金流

工商银行

39.61万亿

36.09万亿

9180亿

3610亿

1.405万亿

招商银行

10.51万亿

9.519万亿

3448亿

1393亿

5701亿

中国平安

11.01万亿

9.824万亿

1.111万亿

1074亿

4859亿

中信证券

1.440万亿

1.177万亿

651.1亿

221.7亿

785.2亿

房地产业财务基本状况:

企业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营业收入

净利润

经营现金流

万科A

1.758万亿

1.346万亿

5038亿

375.5亿

70.01亿

保利发展

1.470万亿

1.148万亿

2811亿

270.1亿

74.22亿

招商蛇口

9134亿

6310亿

1830亿

90.98亿

82.73亿

金地集团

4194亿

3031亿

1202亿

91.66亿

199.1亿

经营情况简析:

企业

负债率

资产周转率

销售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

净利润现金率

工商银行

91.11%

2.32%

39.32%

0.91%

389.20%

招商银行

90.57%

3.28%

40.40%

1.33%

409.26%

中国平安

89.23%

10.09%

9.67%

0.98%

452.42%

中信证券

81.74%

4.52%

34.05%

1.53%

354.17%

企业

负债率

资产周转率

销售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

净利润现金率

万科A

76.56%

28.66%

7.44%

2.13%

18.64%

保利发展

78.10%

19.12%

9.61%

1.84%

27.48%

招商蛇口

69.08%

20.04%

4.97%

1.00%

90.93%

金地集团

72.27%

28.66%

7.63%

2.19%

217.22%

  

  有两点简要说明一下,一是因为居民存入银行的钱并不是银行所有的,所以银行的存款会被计入负债;二是由于2020年8月央行和银保监会等机构对房地产企业下达“三道红线”的指标,虽然“招保万金”仅有一家达到了“剔除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的要求,四家企业2022年还是比2020年以前平均下降了10%左右。而通过对比,可以总结出中国金融与房地产的财务特点:

  1、资产规模大,头部企业都超万亿级,且负债率达80-90%。负债高是因为金融和房地产项目投资大多属于“固定收益”,主营收入在投资初期(如银行贷款、同业存单、地产“招拍挂”)就已经基本确定了,企业偿债压力小、信用高,外部融资渠道相对稳定,很容易获得融资。顺带一提,我国实行“房价备案制”,即在房产实际交易时销售价格不得超过备案价格的正负10%,这就意味着备案后,土地证就类似于折算率9折的债券,因此对银行来说,一般情况下有土地证做抵押没有什么风险。房地产企业有了土地证很快就能借到钱,有钱立刻又能去拿地,拿到新地又可以借钱...房地产企业只要反复质押土地证就能不停地赚钱,必然就会拼命借钱,直至“三道红线”出台,这个模式才封了顶。

  2、营业收入和利润都非常好。金融行业只要有100元的总资产每年就能赚1元的利润,房地产业则是每100元就能赚二十几块钱的收入,扣掉各种成本后还剩2元的利润。结论是:金融和地产创利的真正核心是资产,而获取资产的核心是监管牌照,也就是权力。中国的金融与地产业早已脱离“野蛮增长”的阶段,现在巨头竞争激烈的时期,行业增长异常稳定。两个行业的“战略”都是稳定,维持资产规模和投资损益的线性提升。唯一不利的因素,是收入、利润都过于稳定,获得超额回报的可能性非常小,致使上市公司的股价总是炒不上去。当然,身为打工人的“总裁”,多半并不关心股价。

  3、两个行业最大的不同是经营现金流的差别。金融公司的每年产生的现金接近净利润的4倍,企业几乎不可能出现债务违约;而房地产公司的现金流只有净利润的20%,造血能力极差,生产经营严重依赖借钱。事实上,房地产业流动比率在1-1.5%之间,速动比率在0.2-0.5%之间,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头部房企的建楼时间平均两年,要不是有“预售”机制能让现金回流先于实际商品出售,短债长投的问题会更严重。这就好比一个人把所有钱都存了定期,他的确有钱,未来也能赚钱,但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一旦生个病,医院都去不起。

  整体来说,金融与房地产行业的头部公司一时半会都倒闭不了,主营业务都能平稳运营,上游供给稳定,下游需求无忧,80%的利润来源于拿项目的能力,而非企业管理能力,商业模式都是“权钱交易”衍生形式。顺风的时候,业内经常会戏称“总经理的位置其实栓条狗也能干”。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下降,国际企业竞争加剧,“躺着也赚钱的日子”必然即将终结,头部企业也都纷纷谋求转型,主导方向也都是“从卖方转向买方”,说白了就是想办法提升投资能力。

二、组织架构

  如果拿1块钱投出去最多赚2块钱,还有51%的概率可能亏没了,那水平还不如直接赌色子。所谓“投资能力”,就是在投资的各个环节中提升赚钱的上限,并能更准确测算出亏损的概率。对于企业来说,首要工作是完善组织架构,使“1+1”尽可能等于“2”,然后配套上合理的监管体系,让组织能够按照股东的意愿运转,不会出现1+1等于“王”的情况。投资银行是必须以项目为中心,由股东承担成本与风险、分配资源、获取收益的行业,因此必然实行集中管理,并以根据集中管理的需要搭建组织架构,普遍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直属式:

集团

营业部A

营业部B

营业部C

2、分子式:

集团

职能部门A

职能部门B

职能部门C

职能部门D

分公司A

分公司B

子公司

职能部门A

职能部门B

营业部A

营业部B

营业部C

3、事业部式:

集团

职能部门A

职能部门B

职能部门C

职能部门D

事业部A

事业部B

研发

生产

销售

研发

生产

销售

分公司A

子公司

分公司B

分公司

子公司A

子公司B

4、矩阵式:

集团

职能部门A

职能部门B

职能部门C

分公司A

分公司职能部门A

分公司职能部门B

分公司职能部门C

项目

不同组织架构的特性对比:

组织架构

适配企业

优点

缺点

直属式

规模小,业务单一

人才集中,资源占用少,执行力强、运营高效

核心团队难以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经理只有汇报权,没有管理权

分/子式

中型企业,有多种业务类别

分支可独立经营,兼具专业性和迅速响应市场变化的竞争力

人才往往不足,分权导致集团指令难以传达到分支,责权不清

事业部式

现代头部企业

责权明确,分支执行不力可随时更换事业部管理者

成本高,每个事业部都要配一套班子,内部资源竞争激烈,内斗不止

矩阵式

随时可能调整主营业务/任务的企业

中层都受双头管理,组织稳定,能力全面

压榨人力,内耗不断,责大于权,多头领导,低效推诿

  中国投资型企业也不超过以上四种组织架构的范围,然而组织“硬”框架的可以照搬,监管“软”实力层面就与国际现代投行相距甚远了。上文已说明,我国金融和房地产行业是凭牌照的特许经营权来盈利的,赚钱相对容易,不需要在人才和管理方面特别投入,而且中国的投资人大多追求快速变现,思维方式都是“先考虑退出,再考虑投入”的卖方思维,许多所谓管理者甚至讲不清楚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的区别,监管体系极为模糊,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是基本是靠现金回流把控财务风险,根本没有对项目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更别提制定对应预案了,比如基金或房子稍微不好卖,立刻没有后续资金,很快就烂尾一片。

  二是没人进行全成本核算,实务中都是先拿了项目再说,就如同部队没有参谋部,只考虑打赢仗,不考虑会死多少人、对国家财政有多大影响,谁都认为赚了是自己能力强,亏了是别人不行。

  三是部门和部门经理考核分不清,提拔人才时只看业绩好,不考虑公司为项目投入的资源量。比如某干部因为今年给公司多赚了一百万而被提拔,但背后的原因是,这个干部为了多赚这一百万多花了公司两百万,实质上是坑了公司,如此考核的结果只会激励更多人钻空子、拉关系。

  四是中层管理者对职权认知不清,干的都是跨部门的活儿,结果往往是协调来协调去,搞了一圈人际关系,却发现啥问题都没解决,劳心劳力的干却只是原地转圈圈。根源是现行监管体系下,大部分中层管理者只有监督权,没有资本的管理权,盲目求助和人情世故的协同作用下,只会加剧外行指导内行的弊端,把公司经营得更混乱。

  五是没人业务员关心经营管理。管理本质上是节约成本,实务中公司为了财务管理简便,一般只给增量激励,公司有收入才给一定比例的支出,不容易出现透支。但仅激励增量,当然就没人关心成本。回到财务管理上,就是没有业务员关心销售利润率,公司收入越来越多,盈利却越来越难,受损的其实还是公司。现在已经有些公司为了“降本增效”而组建专业的成本管理团队,应对做项目超值浪费的问题,但现实是,公司真正需要专业团队管理的项目数量并不多,成本管理团队往往沦为救火队员或狗皮膏*,平时用处少、话又多、吃闲饭、招人烦。

三、经营管理

  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并写完了监管制度后,投资管理就要进入实际经营阶段,房地产公司的经营管理主要包含选投思路、项目评估和运营保障三个重点。

(一)选投思路

  1998年大规模政策改革中,取消了住房分配的同时开始实施按揭制度,房地产行业随之形成三级交易市场:一级是土地,由**和国企(少数民企开发商)交易;二级是房产,由开发商与消费者交易;三级是二手房和写字楼的过户、抵押、租赁,是由经营者和零售客户的租售交易。房地产公司在三个交易市场都是重要的投资主体,只有根据自有资源选择最合适的投资项目,才能实现从摘牌、确权、到施工、验收的“闭环管理”,使财务的监管能贯穿项目始终,保障快速回款。对于房地产公司的投资管理来说,检验“管理”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把资金尽快从现有项目中抽出来,投入下一个项目。

  投资标的按重要程度排序,首要是“产”、次要是“地”、再次才是“房”。大多数人对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不了解,是因为土地产权交易参与主体一般是**或国企,没有真正市场化,事实上2007年北京国土资源管理*才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招投标交易方式,中国的土地产权交易制度正式市场化至今不到十六年。这主要是因为存在法理障碍,根据《宪法》第十条--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规划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或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换言之,除极特殊情形外,只有城市的土地才真正属于“国有”,**有权交易的仅为“城市”土地,理论上法律并不允许什么农村“小产权房”交易,县级以下(不含县城)的房地产交易也都存在是否“违宪”的争议。这决定了地产商在选投“城市周边”土地时,首先要考虑土地产权是否可以交易,征地的成本越低,因土地性质争议而无法办理产权证,或不确定何时才能办证的风险就越高,要知道没有证就无法在二级市场上交易,该项目就不能回款。

  其次,土地分为生地、毛地和熟地。生地就是荒地或已经完成土地征用并即将变更土地属性的“农地”,这种土地未经开发、没有配套设施,很难直接作为建筑用地。毛地一般是城市旧区,尚未拆迁安置补偿,可能还要依靠城投、城建协助才能开发的土地。熟地的标准是已经完成七通一平(水、电、路、网、渠、暖、燃气和场地平整)。三类土地项目的成本、风险和收益相差甚远,不确定土地的分类,就无法确定投资成本,项目评估无从谈起。

  再次,我国的土地交易分四种方式:一是协议转让,这种方式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很容易产生腐败,也很难根据土地质量合理定价,现在主要限于公共事业项目的交易。二是招标出让,一般由市县级单位受理,也就是“报批”,经验说明此交易方式很容易滋生出“县长大过天”的情况,现在已逐步被主管部门淘汰。三是拍卖出让,俗称“竞标”,先选取特定房地产公司公开竞价,再由主管部门商议评分,目前仍是我国主要的交易方式。四是挂牌出让,即公开叫价,类似交易所报价,采取“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方式,此方式比较先进,但因种种原因还未全面实施。交易方式决定了房地产公司的费用支出不同(这个不解释,懂得都懂),因此明确了交易方式才能大体评估出投资成本。

  最后,保障产权交易的监管措施有两种:一是由**主导下的市场运作方式,即除项目产权交易外,还要由**下属的地方国资“服务机构”(就是我们熟悉的城投、城建公司)行使土地开发的实施和管理职能,实质就是地方**的中介公司向房地产企业收一道中介费,没有这道手续,产权交易就无法完成。二是“市场化”运作模式,即**通过“招投标”公开叫价,由中标的企业全权负责土地开发的融资、规划、拆迁安置和市政配套,目前我国能基本实现“市场化”的省级单位仅有北京市和海南省。主要原因是北京行政效率高,监管摩擦相对少,交易风险相对可控;而海南则是改革特区,开放房地产交易相对早,对“炒地”的行政监管相对没那么严格。然而交易成本最终会回归到销售价格,两地的全国房市表现也很特立独行,北京土地价格一直平稳上涨,海南房价则是暴涨暴跌、来去如风。两地老百姓对房价感觉相对都不明显,本地居民往往都只是“听说”自己的房子是涨是跌,但是涨了也买不起,跌了也没真的想卖。各地监管措施不同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房地产公司的投资回款效率。

  综上,投资管理的选择项目的思路是首先确定是否存在法理或“擦边”问题,然后按投资成本分类,再根据具体交易方式和监管措施分配资源、确认成本。选定了投资的项目后,对项目的风险收益进行评估。

(二)项目评估

  房地产项目的成本主要有以下几项:

  1、征地、拆迁补偿及税费;

  2、收购或置换过程中的补偿费;

  3、市政基础设施费;

  4、招拍挂交易费;

  5、贷款利息;

  6、审计、律师、工程、监理费等;

  7、特殊情形下还有地方财政或土地主管部门的核准费。

  地价分为毛地价和建设补偿价,毛地费用是付给**的,拆迁补偿费用一般是付给城投的。近年来,征地拆迁费已经接近开发成本的60%-70%,市政基础设施占10%-20%,合计接近80%,即一万元的房价,**和城投拿走了约八千元,万科常年毛利率约20%,净利率约10%,原因就在这里。比较特殊的是海南,2006年,海南省出台了《关于规范企业参与土地成片开发的通知》,文件中明确了“土地出让收入扣除土地开发成本余下的纯收益中,市县**所得不低于30%”。换言之,开发商在增值收益最高不可能超过70%,如按照全成本核算,房价中约86%的部分归海南**或下属机构所有。房企在海南开发项目的毛利率偏低,若非**亲自让利招商,海南市场不太容易吸引到外省地产商。然而无论收益如何分配,土地成本和房价始终也只是羊毛与羊的关系,完成招标后,投资成本中的毛地率就基本定下了,要进一步锁定净利率,就要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规范费用投入。

  《可行性研究报告》也称为《投资项目尽职调查报告》,一般大型企业会由专职的“投资管理部”负责。该部门主要职能是筛选项目、可行性研究、招拍挂,保障企业能“摘牌即开工”。具体职责包括:签订合同(确权)、价款拨付、权证办理、确定项目设计、成本管控、施工规划、盈利预测、工程监理。在投资管理的专业人士看来,“可行性研究”有点类似于“算命”,根据相对不确定的宏观经济走势(俗称“风”),结合相对确定的项目定位、资金规模、自有资源、财务健康状况等(俗称“水”),预测项目的预期收益和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俗称“命”)。项目的复杂程度越高,可行性研究(算命)的精准性就越重要。

附:可行性研究报告关键要素模板

土地情况

项目名称

宗地位置

规划用途

土地出让金

用地/建筑面积

可销售面积

车位面积

容积率

规划定位

住宅/商业物业

商圈/写字楼配套

装修标准

是否自有物业

施工计划

施工图时间

开/竣工时间

样板间开放时间

开盘/入伙时间

销售计划

测算销售收入

盈亏平衡价

测算租金收入

项目租售均价

租售期

物业价

财务分析

预计投资额

贷款金额

负债警戒线

贷款期限

征地成本

息费总额

建安成本

税后利润

资金回收期

解除质押销售额

成本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

  可行性报告制定后,就基本圈定了预投费用,实务中,为了监测静态的预投费用,还要配合动态的财务测算实时监控,基本公式是:

  财务净现金流=∑(当期现金流入-流出)*(1+收益折现率)

  *当净现金流≧0时,项目风险可控。其中“∑”表示项目中各种小周期的总和。当折现率达到最低收益率时,资金周转率正好匹配项目期,即不会出现借贷违约、产生罚息或违约金等财务风险。

  另外,项目还会测算动态的盈亏平衡点:

  会计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该数值主要用于测算当会计利润为零时的销售水平,企业会根据测算数据随时调整单位面积的售价,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是相同楼盘一期和二期的房价的变动。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不断精确投资成本,投资评估的内核就是测算最小的成本和各类亏损的可能,然而这还不够,还需要保障每笔钱都花在刀刃上,在日常工作中监管运营。

(三)运营保障

  所谓“财务风险”,就是利润和现金流的兑现情况。为保障项目运营,现代头部企业会组建“成本管理部”,一般由财务部独立出来,职能是协调和监督各部门资金运转情况,主要职责包括:一是划定责权,比如遇到项目评估方面出错就找项目管理部、规划预案无法执行就找设计管理部、费用超支就审察销售部,资金供给不及时就问责财务部。二是监督项目产生的利润与现金是否与当初的计划一致,若利润或现金没有按时到账,或到账的钱低于计划值,就立刻与相关部门沟通,了解原因并向集团反馈。实际工作是监督“过程管理”是否符合公司要求,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是界定责任人,确定项目各时间节点应收利润和现金的负责人,动态考核并奖惩责任人。第二步是制定部门分工,确定各部门的角色和职权范围,动态监控各部门的任务完成度。第三步定期回溯项目进度,确认项目进程是否符合初期计划,动态调整计划。

  为保障“摘牌即开工”,运营会重点关注三点:一是以现有人力资源为基础,按照财务进度组建项目前期运营团队,依据财务计划和施工方式分配团队任务,尽可能缩短账期;二是以项目开发时将面临的政企关系和市场情况为前提,提前制定多种财务预案,分配费用使用对象与额度,比如在招标前就预备多个潜在施工承包商,一旦“拿地”超支,立刻选择相对便宜的承包商,降低施工质量;三是提前与**领导搞好关系,拿着项目的设计图纸去竞标,为“报批”节约时间,进一步缩短账期。所有大企业都有决策层级多、流程复杂、尾大不掉的问题,市场竞争中难免反应慢、资产周转时间长,企业运营能力的强弱,就体现在日常工作是否保证“标准化”上,业内标杆是万达广场和碧桂园的楼盘,就连施工模具都是相同的,房子造出来几乎都一模一样,实质是为了把运营效率提升到极致,追求最短的账期。

  对于项目负责人的日常运营监管分为KPI和GS两部分。现在每家企业都有绩效考核,但很多公司的绩效考核连基本分类都没搞清楚:KPI是可以直接量化的经营进度指标,比如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土地投资面积、销售金额、税后净利润。GS则是收支效果,支出的营销费、管理费、人工成本,以及因费用支出取得的客户满意度、规划满意度、工程质量满意度等。合理的KPI和GS既能体现出监管的“软硬兼施”,又能清晰地向公司反馈项目的投资进度,便于公司随时调整投资管理措施。

  投资管理能力就体现在各处细节的风险管理和调整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细节上的差距最终会体现在投资人的市场份额上。所谓“护城河”有多宽,指的就是企业与行业平均水平间投资能力的差距有多大。

  近年来国家诸多的政策改革明显为即将面临的国际资本竞争做准备,国际投行已在为闯入国门而摩拳擦掌。然而最让国人悲观的是,国企体制下的金融业中很多“管理者”,依然只是“收费监督员”,没有真正的资本项目投资管理专业能力。虽然现在房地产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却拥有国内先进的投资能力。衷心希望更多国人能重视自己投资能力的提升,怀揣着振兴中华的梦想,为民族之崛起发奋图强!

做房产的财务分析。发现他的流动比率大于1快接近2,但是速动比率小于1在0.5左右。怎么分析?望高人指点。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7月份时流动比率数值和速动比率数值最接近,分母是一样的情况下,只能是因为分子的数值接近,就是流动资产与速动资产接近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看到这你就该明白是存货减少了吧再看一下7月份的资产负债率及销售净利率,应该分析出7月份资产增加,如果有资产负债表的话应该是速动资产增加较多,7月份销售情况最好,处在销售旺季,现金回款比较多

流动比率多少合适?

2:1以上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比较合适,流动比率一般认为为2左右比较好。流动比率越高,说明日常经营越不需要短期资金的支持,但比率过高表明资金利用效率越低。同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过小,则表示公司偿债能力不强,过大,则表示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较多,不利于资金的周转。因此,建议将流动比率控制在合适的值,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房地产流动比率多少合适(有关流动比率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