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量化私募基金规模占行业规模比例为17.1%,私募证券产品统计观察(2022年第42期)
市场回顾—大类资产及全球股市一周回顾
数据来源:Wind及奕丰金融研究部编撰
截止日期:2022/10/21
公募基金指数近一周及历年收益一览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截止日期:2022年10月21日
行业动态
中国基金业协会近期发布《2021年私募基金统计分析简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居民投资者、企业投资者、各类资管计划分别持有2.45万亿元、0.75万亿元、2.40万亿元基金资产,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净资产中占比分别为43.6%、13.4%、42.7%。截至2021年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股票、债券规模分别为2.59万亿元、0.36万亿元,占证券私募投资基金所投资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8.82%、8.11%。
主要策略私募证券产品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朝阳永续,中信证券研究部计算截止日期:2022年10月21日
私募证券产品统计观察(2022年第42期)
数据来源:朝阳永续,中信证券研究部计算截止日期:2022年10月21日
年底几个月的基金和股票还会好转吗?
现在大盘很不稳定``个人不看好~可以先退出观望一段时间~
银行存款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理财观念的转变。过去的中国人都是有钱就往银行存的,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刻起,没结婚的攒钱找老婆,结了婚有了孩子又要攒钱找儿媳妇或者置办嫁妆,攒钱放家里又不安全,只能是存银行,甭管利息高低。现在的理财观念变了,银行存款已经不是理财方式的主流,国人朝着理财多元化的方向迈进。二是消费模式的变化。过去的国人经济条举森件有限,闲置资金存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现在的人都想着提高生活品质,享受高质量的消费,有钱就是任性地花!三是理财产品的层出不穷。改变了过去只有存款一种理财方式的*面,什么银行智能存款、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理财产品……利率一个个都比银行存款高,虽说是有风险,但是只要加以识别,没有太大的问题。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银行存款减少的最最基本的原因大概就是确实穷,就是没钱可存,国人还是有钱的少,穷人更多,吃不上饭的大有人在,第一,一季度住户存款大幅狂飙,理财赎回和卖房款占大头,这些钱未来大概率会原封不动回到来的地方。第二,过去一年多,居民存款之所以增加这么猛,是对未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不敢花钱,有钱就存。第三,从房贷新增情况,不难得出结论,4月份提前还贷和置换房贷的情况,仍然存在。 这意味着居民购房贷款仍在继续下降,还款额度仍大于贷款额度,这和4月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吻合。专家:不排除因居民存款向理财“搬家”。 当务之急是切切实实在多渠道增加居民的收入,首悄答物要是解决就业率问题,而不是只停留于耍嘴皮子。首先,存款的利率在降低:存款增速降低,同时理财的规模在增加,首当其冲的原因无外乎存款的利率在降低。纵观近20年,我国存款利率一直处在下行通道中,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未来不排除进入0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时代。目前,1年期的利率在2.25%左右、2年期在2.85%左右、3年期在3.5%左右,这个利率水平较前两年有了明显的降低,犹记得前两年有些银行给出的3年期的定存利率能达到4.5%以上,甚至有些民营银行能给到近5%。而现在,即便是利率较高的“大额存单”,4.05%的利率就算是很高了。储户存款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对抗通胀,以期保值。但在利率不断降低的大背景下,存款很难抵御通胀,所以储户转而购买回报率更高的理财产品就说得通了。第二,理财产品种类的增加:过去,理财市场并不发达,各银行主打的产品还是以存款类的产品为主,存款仍然是储户的首选。但近些年,理财市场的规模明显增加,品种是各式各样,风险等级从R1-R5,几乎你都能在理财市场上找到,但是资管新规之前,2021年底市场上存续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大约就有6000款,这还不包括体量更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理财市场越来越发达、理财品种越来越多,再叠加移动终端的普及,手机银行、网银甚至第三方APP上就能直接购买理财产品,这使得理财产品的购买率大大增加,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选择R1-R5风险等级不同的理财产品。第三,股市、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股市、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对存款有较大的转化作用,比如去年的2-3月份,有主流观点认为我国已经开启了牛市行情,不少人选择“紧急入市”,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当年2月份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应声增加了4924亿。基金市场的表现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2019年,全年2019年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44.2%,几乎基金小白闭着眼在基金市场都能盈利,绝对牛市表现。44.2%收益率是什么概念?1年期定期存款的20倍,谁还会选择利率低的存款呢?综上三个方面,存款利率降低、理财品种的增加、购买渠道的便捷、股市和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这些都是引起“存款理财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所在。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吗?人民币存入银行叫储蓄。银行投资理财有高回报。两个概念题,储蓄跟理财混身不搭界,因而银行工作人员不要忽悠广大中老年客户,他们要把人民币存入银行,他们不是在购买理财产品,投资理财有风险,不要盲目购买理财产品,心态不好的广大中年人不要理财产品,投资理财有风险。把钱存入银行最保险有利息保本金。所以说;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各人喜欢不同。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没有银行存款的,我的余钱都在理财产品。因为现在通涨严重,银行存款跑不赢通涨。但做理财产品要启液根据自己风险承受能力来做。高收益的一般对着的是高风险。所以对于上班族来说还是选些低风险的较好,比如债基,债基中有一些含点股票投资的行,风险不高但比纯债基收益率又高点。但如果选择高风险的股票基金就要擦亮眼睛,因为有些基金经理的水平很菜!
新能源基金2021年会怎样发展?
预计2021年,新能源基金将继续迎来快速发展。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增长态势将持续。基金将加大对清洁能源、智能电网、能源存储等关键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
同时,基金也将注重技术创新和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领先技术企业,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2021年会是新能源基金发展的关键一年,将打下坚实基础,为未来的可持续能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基金什么时候会涨
我觉得下个星期啊
券商理财和其它的理财都什么不一样么?
如今,在大家都比较习惯到银行买理财产品的情况下,那么券商理财有啥特点?券商理财和银行理财有啥不同呢?券商理财收益和安全性又如何呢?券商理财特点说起券商理财,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其实券商理财多年前就有。银行理财是大家把钱交给银行来进行管理和投资以获得收益。券商理财则是大家把钱委托给证券公司,让证券公司对资金进行管理和投资。今年股市不错,不少银行理财资金就投入了股市或者相关金融产品。券商的理财产品,在这方面就有自己的天然优势。券商理财的大部分产品,一些是有券商的自有资金参与,一些是以券商的自有信用做担保来偿付本息,这既让投资者的利益有了一定保障,又能调动起券商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券商理财的收益整体上比银行理财要高,并且券商还可以自己发行公募基金等产品。券商理财和银行理财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其拥有收益凭证这个独有的、竞争力超强的产品。大家把钱借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承诺到期偿还本息的基本是保本保收益的产品。在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并打破刚兑后,收益凭证大放异彩。此外,券商也有中低风险的、和银行理财差不多的产品,只是银行理财产品有的时候是银行代销挣佣金,而券商一般都是自己的产品。哪种理财收益更高8月10日国债刚刚发行,三年期利率3.8%。预计未来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利率应该是以国债的收益水平为中心上下波动。查阅了一下几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基本上也是这个利率水平。但是券商理财的预期收益要高,有的为4.6%,有的为5%,有的甚至达到了6%。在理财产品方面,各家券商公司为了引进客户,设置了类似新客理财的产品,但持有时间金额一般会有限制。券商理财和银行理财最大的区别在于投向中的非标资产。银行理财最大的优势在于非标资产,因为银行有大量优质的信贷公司客户可以提供优质非标资产,理财资金可以投到这块。券商非标资产天生略有欠缺,所以券商理财大部分都是投资债券。总体而言,纯债会比非标资产波动大一些,但波动大意味着两方面,要么是向上波动,也就是收益高;要么向下波动,也就是可能出现亏损。今年以来股市行情不错,投向股市或者相关债市的理财产品收益就好。一些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最低4%,最高的能达到8%,但购买的门槛相对较高,需要30万元起,是比较高端的理财产品。为啥券商理财收益比银行理财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有的是资金集聚购买的券商或信托理财产品。举个例子,假如券商给银行6%的利息,那么银行给客户4%的利息,银行成为中间商赚取相应的利润。其实,收益高低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大势而变,所以券商理财和银行理财的收益都是会上下波动的,没有绝对的高或者低。如同炒股,购买者不管盈亏都要给券商交佣金,理财也一样有费率,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手续费。这些费用因产品、起点门槛和期限的不同而不同。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有的银行会收取手续费,一般包括托管费0.05%/年,管理费(不固定,一般0.1%-0.5%),销售手续费0.3%-0.5%左右。有的银行则没有手续费。说到银行理财,必须提到前几天发布的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到2021年底。这个政策让一部分喜欢购买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客户松了口气。今年受债市影响,部分银行净值型理财出现资金回撤导致阶段性净值下跌,有些银行还出现了短期买入部分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客户亏损本金的情况,让承受能力差的客户对银行理财失去信心。邮储银行2018年和2019年有些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8%-9%还多,今年也同样受到了影响,长期持有的客户收益率降到4%-5%,还是盈利的。对于银行销售人员来说,更多的是要为客户做资产配置。在充分了解客户资产的情况下,为客户做标准普尔家庭资产的配置。投资资产不能是只购买某一款或者是几款产品这么简单,通过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尽可能让收益率达到最大化。任何单一产品的阶段性持续走高都蕴含着潜在风险,通过持有理财、基金、股票、黄金、外汇等产品来实现组合配置,合理规避风险。对于喜好做灵活期限理财产品的客户,零钱宝、理财宝和日日升三款产品,起购金额分别为1元、1万元、5万元,期限长短结合,数额大小结合,既能保证收益,急用钱时也方便灵活,最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44%、2.81%、2.98%,也算是低风险下的合适收益。其实,无论银行理财还是券商理财,都需要投资者自己多学习多了解,也要知道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对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建议到辨险识财查一下该款产品的评价报告,这样,对于投资风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也能有效保证自己资金的安全。
今年基金行情怎样2021 2021基金行情回顾_笨木鸡
温馨提示:文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2021即将结束了,公募基金2021年的业绩即将出炉,可能有的投资者赚了,有的投资者亏了,那么在2022年来临之前,我们有必要来回顾一下今年基金的行情,这样投资者才能更好地前行。
过去的一年中,市场跌宕起伏。年初核心资产的大涨行情,让很多投资者为之欢呼,公募基金出圈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但随之而来的大跌,再度把基金推向了火山口。冰火两重天,不仅仅是市场,还有投资者的心情。
3月后,市场步入分化行情。新能源板块的持续上行,令少数押注新能源的基金,在短短几个月内净值翻倍,让我们见证了史无前例的分化行情。锂电池板块的强势表现,更是让市场充分演绎“有锂走遍天下”的行情。七八月份的周期股躁动行情来去匆匆,很多人还没体会到赚钱的喜悦,就坐着过山车又下去了。
从公募基金市场表现看,偏股基金今年收益波澜不惊。2020年春风得意的投资明星,在今年遭遇滑铁卢,尤其是在今年年初发行的新基金,让投资者亏了钱。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今年以来共发行主动偏股混合型基金766只,其中有401只基金当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5%以上的有150只基金,亏损10%以上的有67只基金,更有9只基金成立以来亏损超过20%。这些基金大多是大型基金公司在年初市场亢奋时发行的基金。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赚钱的原因或许各种各样,但亏钱的原因大抵相同,即主要源于追涨杀跌。在年初的市场高点,很多投资者蜂拥入市追捧明星基金,在春节之后的大跌行情中又慌忙出逃,在亏损惨重之后忍痛割肉与基金再见,待到下次大涨时又会冲进来,周而复始的结果就是持续亏钱。
2022年马上就要到来,不管投资者在今年是赚了还是亏了,都要要对自己的投资进行总结,总结好的一面的同时也要总结自己的不足,从而积累投资经验,这样投资基金也能少走弯路。
最后提醒投资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温馨提示:文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谨防风险!
2021年你们投资基金或者股票都怎么样了?
基金年前收益12%,年后大跌,目前亏损2个点左右!但是我觉得不用太大的担心,年后这段时间又积累了不少筹码,相信后续会有不错的表现。
股票a股年前收益30%个点左右,目前还有5%个点,也是一言难尽,但是股票投资风险大,不建议没有经验的人随便进股市!
投资是长期的事,建议想投资的朋友可以先看看基金的投资,特别是震荡的行情,基金经理可以做比较好的避险措施和调仓。
在这里做一个小科普,根据基金投资对象划分:
按照投资对象不同,我们可以将基金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股票的为股票型基金,投资风险最大,长期收益高!
债券性基金:80%以上资产投资于债券的基金为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的长期收益比货币型基金要高。相对于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的收益较低,但在股市出现剧烈震荡的时候,债券型基金回作为避险的一个手段!基金美股国债增长,股市大跌就是这个道理。
货币性基金:货币型基金指的是投资于货币市场的基金。投资品种主要包括银行短期存款、国家和企业发行的一年以内的短期债券等。一般比较稳定年化3%-4%左右,收益最低!
混合型基金:既可以投资股票、也可以投资债券和货币市场,并且配置比例没有严格的限制。
所以投资的风险来说: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性基金>货币性基金
我们配置基金的时候,最好配置一些债券性基金或货币性基金!所以说可能收益不会太高,但是遇到像近期大跌的行情,如果你配置了货币或者债券,你的回撤幅度可能小很多!
股票方面,建议配置一些银行地产金融!尽管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收益,但是遇到大跌确实是避险的手段,减少回撤也是投资者要必备的!
拨开云雾见明天,透过股票看基金。大家好!我是老杨,想要了解更多的基金股票知识,请关注我:俩程序员的基金投资!
基金的行情如何了??
7月29日天量调整后,估计下半年向上趋势未变。建议买入指数型基金,如场内可买上证50等。
2021年基金整体情况及下半年展望
(一)公募基金数量和规模整体情况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我国公募基金市场上共存续有8044只基金产品,季度环比增长8.6%。公募基金行业的总资产管理规模达22.11万亿元人民币,相比2020年四季度末增长10.2%。得益于2019-2020连续两年股票市场的行情趋势向好,近两年来公募基金发行速度和规模增速维持高增长。
分种类来看,货币基金总体净值规模最大,达9.1万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管理净值规模的41%,纯债型基金规模4万亿紧随其后,占比18%。偏股混合型基金3.4万亿,占比15%。其他种类包括QDII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另类投资基金等资产净值占比较低,均未超过1%。
2021年一季度,海外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预期的背景下经济逐步呈现复苏态势,叠加个别工业原材料资源国(以印度为代表)疫情大爆发带来大宗商品供给阶段性收缩,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偏上游顺周期行业迎来业绩爆发,通胀预期抬升。映射到基金市场,整体上风格偏价值导向的基金产品相对成长风格产品表现更好。
具体来看,2021年一季度公募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季度收益率中位数为-2.70%,混合型基金的季度收益率中位数为-1.58%,QDII基金的季度收益率中位数为1.86%,债券型基金的季度收益率中位数为0.64%,QDII基金的收益中位数最高,混合型基金的收益中位数最低。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类排名靠前的多为重仓顺周期行业的品种或以价值股为重点持仓的产品。
从2021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资产配置结构上看,目前大多数投资者对中低风险基金产品的偏好程度相对更高。截至一季度末,货币型基金、纯债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9.1万亿、4万亿和3.4万亿,位列前三。灵活配置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分别达到1.4万亿与1.1万亿人民币。
(四)头部权益类基金经理的持仓情况和策略展望
截至2021年5月14日,根据全部已披露完毕的2021年一季度基金定期报告,市场上共有13位基金经理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元,其中有2位基金经理(张坤、刘彦春)的管理规模超过了1000亿元,与2021年四季度末相比,刘彦春新晋成为另一位千亿级别资管规模的的基金经理。
五、下半年基金投资的市场研判和策略展望
综合来看,虽然2021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大幅震荡回调,公募基金行业仍旧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动能,延续了2020年以来稳健的发展势头。产品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全市场产品数量已超过8000。一方面,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择基难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基金投顾业务逐步发展壮大,除了已获得资格的18家金融机构外,目前还有近百余家机构都在投顾资格申请审批报送进程之中,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为基金投资者提供更系统化的专业服务,这将进一步促进基金业的良性发展。
经过综合统计和系统梳理权益类基金一季报信息以及上半年各类基金产品研究报告后,归纳总结出基金行业下半年主流的市场研判观点和策略展望思路。
一是今年以来随着疫苗的问世和接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除印度外)确诊和死亡病例趋于下降,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强化。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的工业部门库存回补叠加经济修复期尚显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快速上涨,进而带来全球性通胀预期不断抬升,引发了美债长端收益率快速上行,股票市场尤其是估值驱动的成长股板块和前期涨幅较大的核心资产承压下跌。下半年的核心还是要关注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结合货币供给量数据和社融数据综合判断货币政策变化和资产价格走势。从资金层面来看,虽然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将会是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一年,但一方面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另一方面资管新规后以房地产信托和银行非标理财为代表的金融产品受到监管的压制,闲余资金持续流向专业、公开、标准化投资的公募基金是大势所趋,我国居民理财中公募基金的占比相较海外处于较低水平,后续仍有较大的转化空间。在产品发展层面,以公募REITs基金和细分领域指数基金为代表的创新型产品,未来仍有广阔空间。
二是2021下半年由于宏观经济对资本市场运行扰动因素较多,A股大概率仍将维持宽幅震荡格*,波动性加大。前期抱团上涨的“茅指数”类的核心资产在今年农历春节后经历了深度回调,一定程度上释放了风险,也使一部分股票重新具备投资价值。大部分基金经理对此乐见,认为反而能够在此时沉下心来,通过深度研究和优选个股获得阿尔法收益,摒弃去年末今年初基金抱团上涨时因为考核相对收益的原因被动加仓高估值的抱团资产。大部分基金经理对今年的高波动性有充分预期,坦言很难预测波动的时点和幅度。但仍对未来中长期的市场保持相对乐观,认为未来全球持续复苏大背景下最好的投资机会仍在中国,部分行业或者赛道仍然存在走出伟大公司的潜力,结构性投资机会尚存。
三是基于估值和风险偏好型的股价驱动因素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基金经理开始弱化自上而下的通过宏观分析或行业轮动选股的策略,更偏重自下而上的优选标的,从消费复苏、外需提振、转型升级下的制造业投资等投资主线深度挖掘好赛道中估值合理的好公司。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方面未来的财政刺激持续性和货币政策取向将成为下半年市场情绪的风向标。依据历史惯例,基于“数据驱动”型的政策框架,美联储关键政策的数据观测窗口为每年的三季度。考虑到目前美国在超常规的财政刺激下,核心通胀的持续性或将超美联储的预期,因此不排除美联储在下半年边际性收紧货币政策或开始宣布退出QE,但具体步调和节奏仍存很大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公募基金去年抱团较多的医*、食品饮料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由于景气度高企、业绩确定性较强,虽可能略有降低,但未来半年大概率仍将延续较高的持仓水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基金在2021年年底行情(2021年底量化私募基金规模占行业规模比例为17.1%,私募证券产品统计观察(2022年第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