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的作用是什么(青蒿除了疟疾还能怎么用?)

青蒿除了疟疾还能怎么用?

1、对抗肺结核。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青蒿素能够帮助治疗肺结核,减缓结核菌耐*性的进化。研究人员发现,青蒿素可以通过扰乱结核分歧杆菌将其关闭,使细菌死于缺氧环境,达到对抗肺结核的效果。2、抑制癌细胞生长。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肖友利研究组发现:青蒿素独特的结构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研究人员合成了以青蒿素为骨架的小分子探针,结果发现,青蒿素可以扰乱癌细胞的多个正常生理途径,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3、可治疗外伤。英国玛丽女王大学研究人员12月12日发表报告称,青蒿素类*物能有效缓解严重外伤引起的器官衰竭,可用于挽救重伤患者生命。研究人员利用青蒿琥酯(作用机制同青篙素)治疗大量失血的实验鼠。结果显示,这种*物保护了实验鼠的器官,并大大降低了器官衰竭的发生概率。研究人员认为,青蒿琥酯能降低身体的炎症反应。4、双氢青蒿素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素*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物,水溶性更好,抗疟效力更强。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双氢青蒿素对肝癌具有抗肿瘤活性。一项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抗肿瘤作用。5、青蒿素研究为新型抗癌*物研发提供重要依据。《细胞和分子医学杂志》近日刊文:中科院的研究人员系统研究了青蒿素对卵巢癌的潜在抗癌活性以及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能有效抑制卵巢癌的生长,同时可提高卵巢癌化疗*卡铂的疗效。该研究为青蒿素类化合物作为新型抗癌(辅助)*物用于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6、青蒿素衍生物可治疗红斑狼疮。中科院上海*物研究所左建平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关节炎与风湿病》杂志发表研究称,青蒿素衍生物或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人员证明了青蒿素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疗效及新颖的免疫调节机制,能显著改善红斑狼疮相关症状和疾病进程,降低致死性狼疮肾炎的发生率,显著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对寻找和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物治疗靶点产生积极意义。

青蒿素的作用是什么-彩牛养生

我最近有些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给用了青蒿素治疗,青蒿素的作用是什么?

青蒿素的作用为治疗疟疾,还能起到一定的抗肿瘤和抗病毒的作用,对于肺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青蒿素口服作用不好,口服以后容易失活,不能很好的治疗疟疾,一般是需要注射到身体里的。但是,一定不要私自使用*物,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2021-10-1816:58

标签:

答金荞麦根属于中*材,其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活血消瘀、祛风除湿,可以用于治疗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痢疾等异常病症,同时对于风湿痹证、跌打损伤、痈肿疮毒以及蛇虫咬伤也有治疗以及缓解的作用。在临床当中使用金荞麦根也可以用于治疗肺脓疡、麻疹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疾病。

答您好,促进自然分娩、加快产程。临床上催产素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如果超过预产期一周还没有分娩,也就是孕41周还没有分娩,一般要收住院引产,根据宫颈条件给予催产素或者前列腺素加催产素引产。对于已经临产的人,如果宫缩较弱,要给予催产素催产,加强产力。如果产后出现出血、宫缩乏力的情况,也要给予催产素,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情况。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答您好!当脾脏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各个部分的健康。脾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脾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当机体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脾可以恢复造血功能。2、肌肉的营养来源于脾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凡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壮实,四肢活动有力。3、侵入血内的病原体,如细菌、疟原虫和血吸虫等,可引起脾内发生免疫应答。4、脾开窍于口,主要体现在食欲和口味等方面,反映了脾的功能状况。5、消化吸收、运化水液。

答您好,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有滋阴补血、润燥止血、安胎的作用。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妇女月经不调、妊娠胎漏等症。阿胶可以用于虚性失血,如上消化道溃疡吐血、肺结核咳血,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等,本品止血作用是借其滋补黏腻之性善于凝固血络,其作用与补血同行达生血止血之功。女人贫血会引起体寒、怕冷、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坚持服用阿胶膏以及其他的阿胶制品可以达到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的作用。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2020-08-2518:20

2023-11-1815:20

2023-11-1815:22

2023-11-1815:23

2023-11-1815:26

2021-03-0518:12

2023-11-0219:06

2023-11-0218:57

2023-11-0218:55

2023-11-1619:16

答拔牙后可以吃南瓜。拔牙后牙齿会受到一定的损伤,牙龈也会受到一定的刺激,但是南瓜有柔软的质地,可以润滑牙齿,减轻牙齿的刺激,同时,南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可以帮助牙齿恢复,从而有助于牙齿的健康。拔牙后牙齿会受到一定的刺激,所以最好在拔牙后的24小时内不要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牙齿的刺激,有助于牙齿的恢复。同时,吃南瓜时,最好不要吃太多,以免加重牙齿的刺激,有助于牙齿的恢复。

答不建议患者在拔牙后立即吃芒果。因为拔牙后会出现口腔炎症,而芒果有较强的酸性,吃了芒果可能会使口腔炎症加重,对牙齿的恢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芒果的果肉较硬,拔牙后牙齿比较脆弱,吃芒果可能会对牙齿造成损伤。在拔牙后,应该选择食物的口感较软,不易损伤牙齿,且不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面包、稀饭等。此外,应避免吃太烫的食物,以免损伤牙齿和口腔组织,影响牙齿的恢复。

答拔牙后可以吃馒头。拔牙后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护理口腔,避免食物残渣进入口腔,以防感染。其次,拔牙后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摄入坚硬的食物,如坚果、玉米等,以免刺激口腔,导致口腔感染。同时,拔牙后的患者也应该避免摄入太热或太冷的食物,以免刺激牙龈,影响拔牙后的康复。拔牙后的患者吃馒头时,应该将馒头切成小块,以便容易咀嚼,避免刺激牙龈,而且要注意慢慢咀嚼,以免咽下过多的食物残渣,进而导致口腔感染。

答牙神经疼是一种常见的牙痛,它可能是由于牙齿细菌感染,牙龈炎,牙周病,牙髓炎或牙齿损伤引起的。牙神经疼拔牙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牙痛,缓解牙齿疼痛,减少牙齿感染,减少牙痛的发作,以及缓解牙齿周围的炎症。牙神经疼在拔牙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拔牙手术。如果拔牙是必要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牙齿状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拔牙方法。

答拔牙后可以喝水,但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首先,拔牙后应尽量避免饮用冰凉的水,以免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痛。其次,拔牙后应尽量避免喝糖水,以免糖分进入牙缝,影响牙缝的愈合。此外,拔牙后应注意漱口,可以使用温水漱口,以促进牙缝愈合。最后,拔牙后一定要定期看牙医,定期清洁牙齿,以免发生感染,影响牙齿的健康。总之,拔牙后可以喝水,但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以保证牙齿的健康。

科学网-青蒿素是如何发现的?-科学出版社的博文

疟疾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的寄生虫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最大,死亡率也高。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恶性疟原虫对常用抗疟*氯喹等产生抗*性,在东南亚地区、南美洲和非洲蔓延,全球防治疟疾的形势十分严峻。我国科技工作者从传统中*中发现了青蒿素,开始了我国抗疟*创新历程。由于青蒿素化学结构新颖,能高效、速效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对氯喹等抗疟*无交叉抗*性等特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和创新的青蒿素类复方,在全世界各地遏制恶性疟的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年研究抗疟新*的工作从两方面展开:一是选择已有化合物进行筛选和人工合成新化合物,先后合成了磷酸咯萘啶、本芴醇和磷酸萘酚喹;二是从中医*方面筛选天然化合物。在1967年制订的3年研究规划中,建议作为重点研究的7种中草*中就有青蒿[2]。当年有的单位也对青蒿做过初筛,但未发现其抗疟作用,这可能和青蒿植物产地、品种不同,提取方法各异等因素有关。后来证实,只有来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的中*青蒿才有抗疟作用;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含量因南北产地、采收时间不同而差别很大;青蒿素在黄花蒿的花蕾前盛叶期的叶子中含量最高。这些关键因素也是在后来科研实践中被认识的。

1.疟区民间治疟草*的调查研究

我国的中草*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历代本草和医籍等中医*文献中记载的中医用*,即传统中*;另一类是地区性民间草*。523项目成立了中医*专业协作组,他们在查阅中医*文献和民间经验资料的同时,分赴海南、云南边疆、广东、广西、四川、江苏、浙江等疟区,深入民间访问,收集治疗疟疾的单方、秘方和验方,采集中草*样品,在实验室初步制备,经动物*效及安全性试验,就地试用观察,试图从中找出可供深入研究的备选*物。如1967~196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物研究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与云南、江苏和广东的科研人员组成民间*调查小组,在广东民间发现植物鹰爪[Artabotrysuncinatus(L.)Merr.]的根有抗疟作用,经实验研究和临床试用,疗效较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物研究所于德泉的主持下,与广州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协作,分离出有效单体鹰爪甲素,梁晓天、于德泉等[3]证明其为一种新型的倍半萜过氧化物。因植物资源缺乏,鹰爪甲素的稳定性又差,故未继续开发,但是鹰爪甲素的发现,对后来同属于倍半萜类过氧化物的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确定有很大启发。

1969年1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研究所)参加523任务。该院领导指定屠呦呦任组长,组员为余亚纲。他们两人都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学系(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学院),受过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并都在中医研究院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毕业,了解本草学的发展史。同年4月,中医研究院革委会业务组编写了含有640余方的《疟疾单秘验方集》(油印本)[2]。他们将从中遴选的单味中*或复方的提取物,交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做鼠疟抑制试验,发现胡椒、辣椒加明矾的提取物对鼠疟的抑制率达80%以上。同年7~10月,屠呦呦和余亚纲、郎林福携胡椒和辣椒加明矾的提取物参加海南岛疟区现场试验工作,共进行44例临床效果观察,两*仅各有1例原虫转阴,最后,因效果不理想而终止研究(参考资料1,简称资料1,下同)。1970年初,全国523办公室安排军事医学科学院正从事523中草*抗疟研究的顾国明到中*研究所,与余亚纲合作进行中*提取和鼠疟筛选的研究[1]。屠呦呦因另有任务,未能继续参与组内的研究[4]。

余亚纲和顾国明继续查阅文献并进行中*提取,开展鼠疟筛选。余亚纲以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整理的《疟疾专辑》和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的“疟门”为主要参考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归纳后,提出:“重点筛选*为乌梅、乌头、鳖甲、青蒿等”,认为这些*“有单方应用经验,在复方里也出现频繁,值得反复动物筛选”。他所列的表格第一个记述青蒿的方剂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用法:“青蒿一握,水二升,捣汁服”。余亚纲以“523组”的署名整理出《中医治疟方、*文献》手稿[2]。余亚纲和顾国明所做的中*提取物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焦岫卿等做鼠疟筛选,据顾国明回忆:“挑选在抗疟中*方剂中出现频率较高者,作为我们筛选研究对象,其中包括青蒿、鳖甲等,经水煎或乙醇提取,送筛选组进行鼠疟筛选,发现青蒿具有一定的抗疟作用,大概在60%~80%的抑制率”(资料2)。正是余亚纲和顾国明首先通过实验证明青蒿的抗疟作用,为后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余亚纲把青蒿提取物的鼠疟抑制率较高的结果报告了屠呦呦[2]。1970年9月,屠呦呦将青蒿列入筛选名单[2]。此后,余亚纲因接受其他任务被调离523课题组,顾国明也回原单位工作。1970年9月至1971年5月中*研究所的中草*抗疟研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资料1,资料3)。

1971年5月下旬,在广州召开“疟疾防治研究工作座谈会”,卫生部领导和523办公室一再强调523任务的重要性,于是中*研究所重新组织力量进行研究(资料4)。屠呦呦仍任组长,与组员钟裕蓉继续提取中*,他们经过100多个样品的筛选,不得不再考虑选择新的*物,同时又复筛过去显示效价较高的中*[5,6]。他们曾做过青蒿95%乙醇提取物,鼠疟抑制率仅为40%,后来他们改用常规乙醚提取,效价显著提高,鼠疟抑制率达到99%~100%,但毒性偏大。在去除其酸性部分后,得到抗疟效价高、毒性小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资料5),青蒿抗疟研究由此取得了新进展。

1972年3月,在南京召开的523中草*专业会议上,屠呦呦代表中*研究所报告了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对鼠疟抑制率可达100%的结果(资料5),引起全国523办公室和与会单位的关注。

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代号91#)经过动物毒性试验和人体试服,证明无明显副作用后,1972年8~10月,屠呦呦和戴绍德到海南岛进行临床观察,3种剂量组均有效,其中大剂量组(总剂量36g)疗效更明显。治疗间日疟11例(含混合感染1例),全部有效;恶性疟9例,有效7例,无效2例(资料6)。在523办公室协调下,解放军302医院临床验证9例间日疟,也全部有效。临床试验共29例,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1]。

中*研究所通过动物模型和疟疾患者临床观察均证实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抗疟作用,尤其是治疗恶性疟的效果,为后来青蒿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得知这一信息后,1972年10月用当地的黄花蒿制得的乙醚中性提取物也证实了对鼠疟的良好效价[1]。1973年又在当地用于治疗间日疟,也取得很好的疗效[1]。

1972年8月,屠呦呦在海南岛观察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疗效期间,其组员倪慕云将青蒿乙醚提取物中性部分进一步纯化,但用氧化铝进行柱层析时,未得到任何值得注意的单体。组员钟裕蓉改用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于1972年11月8日,分离得到3种结晶,编号为结晶Ⅰ、结晶Ⅱ和结晶Ⅲ(资料1,资料3)。*理室叶祖光进行鼠疟筛选,证实结晶Ⅱ是唯一有抗疟作用的单体,该结晶50~100mg给小鼠灌胃,可使鼠疟原虫转阴。后来中*研究所将此结晶Ⅱ改称“青蒿素Ⅱ”(资料1,资料3)。

中*研究所用柱层析分离青蒿素Ⅱ的数量有限,在做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后就进行健康人试服,由3名科研人员试服青蒿素Ⅱ,3天总剂量1例为3.5g,其余2例均为5g,经心电图、脑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液生化和尿常规检查,服*后均无明显变化[7]。1973年9~10月由李传杰带领临床小组到海南岛昌江地区对青蒿素Ⅱ进行临床观察。据临床报告记录:“其中外来人口间日疟3例,胶囊剂总剂量3~3.5g,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18.5h,平均退热时间为30h,复查3周,2例治愈,1例有效(13天原虫再现)。外来人口恶性疟5例,1例有效(原虫7万/mm3以上,片剂用*剂量4.5g,37h退热,65h原虫转阴,第6天后原虫再现),2例因心脏出现期前收缩而停*(其中1例首次发病,原虫3万/mm3以上,服*3g后,32h退热,停*1天后原虫再现,体温再升高),2例无效”(资料7)。此次青蒿素Ⅱ临床试验初步看到对间日疟有一定效果,但未能确证对恶性疟的疗效。1974年,中*研究所由于诸多原因未能提取青蒿素Ⅱ,未再进行临床试验。

云南省*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云南*物所)的罗泽渊受中*研究所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临床疗效的启示,试图从同属植物中寻找有抗疟作用的*物,1973年3~4月她将采集到的苦蒿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和甲醇连续提取,得到多种结晶。从乙醚提取物中得到的编号为“苦蒿结晶Ⅲ”,黄衡用鼠疟抑制试验证实其有显著抗疟作用。后经植物学家吴征镒鉴定,“苦蒿”是黄花蒿的大头变型,简称大头黄花蒿(ArtemisiaannuaL.f.macrocephalaPamp.),遂将“苦蒿结晶Ⅲ”按原植物名改称“黄蒿素”(1978年以后统一称青蒿素)。同年6月,由于当地原料不足,到四川*材公司采购到酉阳地区产的中*青蒿(植物黄花蒿),其黄蒿素含量比大头黄花蒿高10倍。他们分离得到的黄蒿素为*理、化学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试验用*。1973年10月完成了黄蒿素的*效和毒性试验,证明对鼠疟疗效高,毒性不明显[1]。该所詹尔益、罗泽渊等进而建立了黄蒿素的“溶剂汽油法”提取工艺,为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1]。

1973年秋,全国523办公室的周克鼎和中*研究所张衍箴到云南*物所了解大头黄花蒿研究进展情况和他们的提取方法。罗泽渊向他们做了提取分离黄蒿素的详细介绍,并送了一些黄蒿素给中*研究所作为对照品。1975年,中*研究所刘静明等到云南*物所交流学习提取工艺,了解到黄花蒿优质原料产地等情况,使中*研究所得以自行解决青蒿素供*问题(资料8),体现了单位之间的互相支持。

1974年9~10月,云南临床研究组到云县进行黄蒿素治疗恶性疟临床试验,因难找到病例,未有结果。全国523办公室的领导张剑方等到现场检查工作,临时决定将黄蒿素的临床试验任务交给正在云南省耿马县医院开展脑型疟救治研究的广州中医学院523小组[1]。李国桥从最初3例患者的试验中观察到,患者口服黄蒿素后,恶性疟原虫纤细环状体停止发育并迅速减少的现象,认定黄蒿素对恶性疟原虫的速杀作用远超奎宁和氯喹。为了对治疗恶性疟的疗效尽快作出评价,他立即制订黄蒿素鼻饲给*救治脑型疟的方案,派人到中缅边境沧源县南腊镇卫生院设点,争取在耿马县人民医院和沧源县南腊镇卫生院能收到脑型疟病例进行试验。10~12月,他们共收治了18例患者,其中有1例脑型恶性疟、2例黄疸型恶性疟和11例非重症恶性疟,4例间日疟,全部迅速临床治愈(资料9)。这是首次在临床上证实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的疗效及其速效、低毒的特点,是对青蒿素临床应用价值的重要发现[1]。他们建议尽快制成注射剂用于救治重症疟疾。

山东省中医*研究所的魏振兴受到北京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临床有效的启示,1973年11月,从当地的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有效单体,命名为“黄花蒿素”(1978年以后统一称青蒿素)。1974年5月和10月,他们在山东巨野县用黄花蒿素治疗间日疟19例,“原虫迅速转阴,症状迅速控制,未见明显副作用”(资料10)。

上述1973年青蒿素Ⅱ的临床试验结果与1974年黄(花)蒿素大不相同。由于当时中*研究所为临床试验提取分离青蒿素Ⅱ遇到诸多困难,因而难免混有相当量的杂质,加以对刚获得的青蒿素Ⅰ、Ⅱ、Ⅲ的认识尚粗浅,又误认为“青蒿素Ⅲ与青蒿素Ⅱ以等量配伍之后,可减少青蒿素Ⅱ用量,仅用原剂量的二分之一,即可显示相同的(鼠疟)效价”(资料11),因而临床试验用的青蒿素Ⅱ可能混有较多的青蒿素Ⅲ就可以理解了。青蒿素Ⅱ和黄蒿素对恶性疟的疗效显然不同已如前述,就是从间日疟的剂量和疗效分析,青蒿素Ⅱ与黄(花)蒿素也有很大的不同。青蒿素Ⅱ3天疗程总剂量为3~3.5g,临床治愈3例中,1例13天就复燃;山东的黄花蒿素3天总量0.6~1.2g,19例全部迅速临床治愈;云南的黄蒿素治疗4例间日疟,只用1天疗程,总量0.2~0.3g,都迅速临床治愈。临床事实表明,青蒿素Ⅱ中含有的真正青蒿素太少。

综上所述,中*研究所于1972年首先分离到有效单体青蒿结晶Ⅱ,1973年的青蒿素Ⅱ临床试验初步看到对间日疟有一定效果,但未能确证对恶性疟的疗效;1974年云南、山东两地对14例恶性疟、23例间日疟的临床观察,初步证实青蒿素治疗疟疾尤其是恶性疟和救治凶险型疟疾的速效远超氯喹和低毒的优点。全国523办公室认为云南、山东的临床试验结果“对深入开展青蒿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资料12),为在全国开展更大范围合作研究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1]。

【致谢】本节内容由当年523任务组织者和众多参与者,提供的大量原始资料和回忆记录写成。成文后又得到施凛荣、刘天伟、宁殿玺、焦岫卿等编委成员的修改和建议,黎润红提供参考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1]张剑方.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6:1-8,16-19,21-23,26-28,32-35,36,50-52

[2]黎润红.“523任务”与青蒿抗疟作用的再发现.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32(4):488-500

[3]梁晓天,于德泉,吴伟良,等.鹰爪甲素的化学结构.化学学报,1979,37(3):215-230

[5]黎润红,饶毅,张大庆.“523任务”与青蒿素发现的历史探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1):107-121

[6]屠呦呦编著.青蒿及青蒿素类*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2

[7]中医研究院中*研究所*理研究室.青蒿的*理研究.新医*杂志,1979,(1):23-33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发现青蒿素的主要历程(1969~1973年).2012

[3]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史研究组.中*研究所发现青蒿素的历程(1969~1973年).2012

[4]章国镇.学习***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把五二三工作促上去.1975年5月16日,7月16日稿

[5]中医研究院疟疾防治小组.用***思想指导发掘抗疟中草*的工作.19723.4

[6]中医研究院中*研究所“523”临床验证小组.91#临床验证小结.1972

[7]中医研究院中*研究所.青蒿抗疟研究(1971~1978年).1978:26-34

[9]广州中医学院523小组.黄蒿素治疗疟疾18例总结(原稿).1975

[10]山东省中医*研究所.黄花蒿素及黄花蒿丙酮提取物简易剂型治疗间日疟现症病人初步观察(见:山东省中医*研究所中医*研究资料“黄花蒿素专辑”:57).1980

[11]中医研究院中*研究所,中*青蒿抗疟研究.1975,11:6-7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李国桥、李英、李泽琳、曾美怡等编著《青蒿素类抗疟*》一书的第一章第一节。

全球当今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无论单*或者复方,无论中国或者外国生产,无一不是中国人发明的。《青蒿素类抗疟*》记录了青蒿素类抗疟*的发明全过程和详尽的研究数据,为我国在新*发明史上留下一份既全面又真实的珍贵文献。同时本书既有中国40年来相关的研究结果,又涵盖了近年国际上的最新发展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第一章阐述发明历史和研发思路(以原始资料为据),第二章至第八章按植物学、化学、*物分析、*理毒理学、青蒿素类*各种制剂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等系统阐述,先单*后复方。

相关专题:屠呦呦获诺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出版社科学网博客。

分享到:

《呦呦有蒿》书里为什么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展开全部是屠哟哟本人说的吧!青蒿素是中医*的典型代表啊,又治好了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那边的疟疾,当然是一份宝贵的礼物了!

青蒿素溶解在乙醚中的过程相似的是什么

青蒿素溶解在乙醚中的过程相似的是胡萝卜素的提取。解释分析:屠呦呦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青蒿素,其提取流程与胡萝卜素的提取具有相似之处。在用乙醚浸泡提取前,现要对黄花素茎叶进行粉碎和干燥,以提高萃取效率;干燥过程应控制好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以防止青蒿素分解。相关作用:青蒿素是治疗枣誉疟疾耐*性效果最好的*物,以青蒿素类*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也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青蒿素其它作用也越来越多被发现和应用研究配薯。如抗肿瘤、治疗肺动脉高压、抗糖尿病、胚胎毒性、抗真菌、免疫调节、抗病毒、抗炎、抗肺纤维化、抗菌、心血管作用等多种*理凳卖段作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蒿素

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物,获美国

(1)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2)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答案为:(1)三;(2)90:11:40.

青蒿素的作用

青蒿素的主要作用是治疗疟疾,其耐*性效果较好,以青蒿素类*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也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青蒿素其它作用也越来越多被发现和应用研究,如抗肿瘤、治疗肺动脉高压、抗糖尿病、胚胎毒性、抗真菌、免疫调节等。青蒿素主要是从青蒿中直接提取得到的,或提取青蒿中含量较高的青蒿酸,然后半合成得到的。青蒿虽然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但青蒿素含量随产地不同差异极大。根据研究得知,除了中国部分地区外,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都很低,并无利用价值。青蒿素由中国*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的作用是什么39_39问医生_39健康网

病情分析:

青蒿素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疟、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免疫调节等作用。

1、抗炎

青蒿素是一种广谱抗炎*,可用于治疗感染引起的炎症,如急性疟疾、肺炎、支气管炎等。

青蒿素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如流感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

青蒿素对各种疟原虫的生长和繁殖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红内期的疟原虫,具有一定的作用。

青蒿素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积,从而达到抗凝血的效果,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青蒿素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积,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疾病。

青蒿素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反应,从而达到免疫调节的效果,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亢进引起的疾病,如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物,不可盲目自行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如果患者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青蒿素的功效与作用

蒿素主要是从青蒿中直接提取得到的,或提取青蒿中含量较高的青蒿酸,然后半合成得到的。青蒿虽然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但青蒿素含量随产地不同差异极大。根据研究得知,除了中国部分地区外,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都很低,并无利用价值。

青蒿素由中国*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功效与作用:

( 1)抗疟疾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热门的抗疟特效*,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青蒿素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

 (2)抗肿瘤:蒿素的抗肿瘤作用逐渐被人们发现。青蒿素能够致使乳腺癌细胞、肝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等多种癌细胞的凋亡,对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3)青蒿素的抗真菌作用,研究证实青蒿素的渣粉剂和水煎剂对炭疽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也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4)免疫调节作用:用于治疗红斑狼疮。

注意事项: 

(1)少数病人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腹泻。

(2)个别病人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及轻度皮疹。

(3)肌肉注射部位较浅时可致*部疼痛与硬结。 

(4)过量可出现红细胞减少、外周网织红细胞消失。

(5)有胚胎毒性,孕妇慎用。

用法用量:(仅供参考)

(1)控制疟疾症状(包括间日疟与耐氯喹恶性疟),口服,首次1g,6-8小时后0.5g,第2、3日各0.5g;直肠给*,首次0.6g,4小时后0.6g,第2、3日各0.4g。

  (2)恶性脑型疟,肌内注射,首剂0.6g,第2、3日各肌注0.15g。

  (3)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盘状红斑狼疮,第1个月每次口服0.1g,一日2次;第2个月每次0.1g,每日3次;第3个月每次0.1g,每日4次。

提示:请勿个人随意用*,需遵医嘱

《屠呦呦与青蒿素》引用诗经有何作用?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既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在浙江宁波,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学系生*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学习中医*。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1969年,屠呦呦被任命为中*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让她带领中医研究院中*研究所的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寻找抗疟*物的线索。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

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68%,因效果不稳定而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

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却事与愿违。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于是她放弃了胡椒,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典籍治疟*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福至心灵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

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物》中,屠呦呦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验。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中记载的实验过程,穿插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式、专业术语和数据,在记者这样的外行人看来如同“天书”。只有几句高度概括的纲领性描述能够大致明白,读起来亦颇为艰涩: “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60℃,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

她还特别提示: “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在实验数据的一份效果对比图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挥发油毫无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则可达到95%的抑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则是100%!那是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尚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青蒿素的作用是什么(青蒿除了疟疾还能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