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陈思郁:道路略曲折,前途光明
行业上,当前仍最看好受经济影响小的高景气行业,看好的方向依次为新能源(光伏+车)、计算机、军工、消费(例如医美)。军工增长幅度虽然不如新能源,但相对稳定的需求和供给,令行业的确定性较高。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展望未来,前途光明,只是道路略曲折,我们对此还是比较乐观的。
我去年十月份开始来自基金定投,买的是嘉实300,每个月定投500块,但是这个基金一直形势不太好,请问我该继续
投了三年会不会一点收益都没有,很可能! 据说基金是贵在坚持的,那是要正确理解的,不能不股市行情趋势,片面强贵在坚持!定投也是如此. 定期定额投资基金虽便于控制风险,但在后市不好的情况下,无论是一次性投资还是定投均应谨慎,已办理的基金定投计划也应可以考虑规避风险的问题。如,原本计划投资五年,扣款两年后如果觉得市场前景变坏,则可考虑先获利了结,不必一味等待计划到期。 定投同样需要掌握恰当的时机。 什么事情都要讲究辩证法,基金定投也不能僵化理解为完全不需要选择入市的时间点。这在前面已经提到,还需要再作一些比较详细的介绍。 认为定投不必选择时间点,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定投,其理论依据应该有两条:其一是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择时是徒劳之举,与其操心费力而择时不准确,还不如在每月的固定日期就申购,由系统自动扣款;其二是市场的周期性,不管股市行情怎样震荡`或下跌,终将有一天会回到不定投期间相对更高的点位,最终实现盈利。有专家指出,如果市场完全不可预测,周期性又从何谈起,长期定投会赚钱有有和依据?资深基民张女士认为,短期市场的行情变化无法预测准确,但对某一时期的行情趋势应该说可以作出大致正确的判断。 有分析师告诉投资者说,定投时间越长,收益越高,一定要持之以恒,切不可半途而废。 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这种说法未免有偏颇。 搜狐社区的文章指出:长期持有的风险不比短线操作小多少,风险有多大,收益也就有多大。长期持有的结果是丰厚后的收益,这种概率有多大,我不知道,中国的股市还没有长到可以验证这一定义的程度。 诚然,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坚持长期定投,但是不能僵化教条地坚持。股市的运行不可能每年稳定增长,如果在定投的截止时间刚好遇到了大熊市,或者定投期间市场一蹶不振,会使收益大幅缩水甚至产生巨额亏损。 国联安基金公司认为,明确定投基金赎回的时间点很重要。如果正好碰上市场重挫,基金净指大跌,那么之前耐心积累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即使只在投资期间的一半,还是要注意市场的成长情况来整。例如原本计划头资五年,扣款三年后市场已在高档,且行情将另一个空头循环,则最好先获利了结,以免面临资金需求时,正好碰到市场空头的谷底期。 上投摩根基基金公司李艳在文章中指出:定投的期限也要因市场情况来决定,比如已经投资了2年,市场上升到了非常高的点位,并且分析之后行情可能进入另一个空头循环,那么最好先行解约,获利了结。 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王群航指出,“基金长期定投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僵化的基金定投。”他还指出,目前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在所有的场合、所有的时间向所有的投资者推荐所有的基金都可以做定投的做法,值得商榷。 根据我国著名基金研究机构—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测算,假如某个投资者自2002年12月开始定投“华安中国50”指数基金,到2007年12月底的累计收益率为144.83%,但是到2008年12月底,经过一年暴跌后收益率降到了35.8%。从国外市场,如果以2009年2月28日为定投截止日,长期定投标普500指数10年,亏损43%;定投20年的收益率不过是5%,远远不如银行存款。 资深基民张女士算了一笔账:如果2007年8月25日开始3年定投嘉实300基金,扣款500元/月,到2010年7月25日,累计投入18000元,如果在2010年8月20赎回,则亏损2123元,亏损率为11.8%,比09年8月20赎回并解约停止定投多亏损近1300元。张女士感叹道:“3年时间虽然不很长,但是也算是“长期定投”了,结果落得个亏损,那是对所谓‘定投不用选时,只要长期监持就必然盈利’论的一次重大而有力的打击!”张女士说:“也许有人会说,3年不能说明问题,要坚持6年到9年才能盈利。对这这种论点,我想问一句‘既然股市不可预测,这个结论有是怎么得出来的?’即便是6年或更短一些时间盈利了,还要明确2点,一是赎回金额超过本金不一定是盈利,只有盈利大于资金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息和优质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才算盈利。二是盈利率与选择机定投、适时解约赎回和择机单笔申购的收益率相比较是什么情况?” 张女士最后说:“诚然,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坚持长期定投,但是不能僵化教条地坚持。股市的运行不可能每年稳定增长,如果在定投的截止时间刚好遇到了大熊市,或者定投期间市场一蹶不振,会使收益大幅缩水甚至产生巨额亏损。定投的期限要视市场情况而定,如果综观后市将进入下降通道,已办理的定投应规避风险,全部或部分赎回或转换,使收益落袋为安或避免扩大亏损。例如,原计划定投5年,在扣款3年后股市行情已到阶段性顶部,眼要转入熊市,就应该坚决赎回,获利了结,以免收益付诸东流。定投期间,股市达到了预期指数,收益达到了预期目标,就要考虑整策略,赎回或者转换。” 定投基金照样可以随时部分或全部赎回历次扣款所买进的份额,按照赎回日净值计算赎回金额。但是,只要没有解约,即便全部赎回,赎回后定投协议依然有效,只要银行卡上的余额大于约定的扣款额,照样会延续定投,在约定扣款日自动扣款。切不可误认为全部赎回就是终止定投。如果要终止定投,必须办理解约手续,或者连续3个月银行卡上余额不足而使扣款不成功而导致定投自动终止。 应该注意,在赎回时只有超过平均成本才能获利。基金定投的盈亏点并非每次定投扣款日净值的平均值,而要以定投的总金额除以实际购得的总份额来估算。赎回时的净值超过着个盈亏点才能获利。 (5)哪些人适合定投? 有意投资基金,但是对投资基金相关知识之之甚少,特别是不懂得选择时间的投资者。 每月收入不高而略有余钱,不能进行较大数额投资。希望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的投资者。 有意克制花钱欲望,从此不再是“月光族”的投资者。 领固定薪水的上班族,薪资所得在扣除日常生活开销后,所剩余的金额往往不多,小额的定期定额投资方式最为适合。而且由于上班族大多无法时常亲自于营业时间内至金融机构办理申购手续,因此设定于指定帐户中自动扣款的定期定额投资,对上班族来说是最省时省事的方式。 于未来某一时点有特殊资金需求者,例如购房、子女出国留学、自己的退休后的老基金等等,提早以定期定额小额投资方式来规划,不但不会造成自己经济上的负担,更能让每月的小钱在未来变成大钱。 (6)定投是否一定比单笔申购的收益高?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网站上的一篇题为“基金定投究竟能不能赚钱”的文章摘录如下: 眼下,在公司的大力倡导下,参与定投的投资者是越来越多了。但随着定投队伍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定投的困惑也接踵而来……定投到底能赚钱吗?这是很多投资者迫切希望搞清楚的问题。我从2004年开始定投,至今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和很多投资者一样,我从定投的第一天起,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从实际操作来,我从1700多点开始定投,经历了市场下跌、上涨、再下跌到反弹的历程。从账面上来,我是赚钱的。但个案并不能代表全部,有相当部分2008年参与定投的投资者,至今还处于亏损状态。在我来,定投是种十分机械的投资方法,能否赚钱,关键你如何运用。假定我们以5年作为一个定投的周期,一般来说市场的走势莫过于以下七种情况: 一、大牛市。由于市场的趋势是向上的,那么我们肯定是赚钱的,参与时间越长,盈利越多(“越多“二字系编者所加—编者注);二、大熊市。由于市场的趋势是向下的,那么定投肯定是不赚钱的,投资时间越长,亏损越大;三、平衡市。指数围绕某个点位反复的振荡。在这种情况下,打平或者获利的可能性都是很(原文如此,应该是“打平或者获利与亏损的可能性都是可能的—编者注)四、牛长熊短。指数先上涨后下跌,但上涨的绝对值要大于下跌的绝对值,比如先上涨1000点,再下跌500点。如果我们把投资的起点和终点一个连线,这就是一个小牛市,获利应该不成问题;五、熊短牛长。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指数先下跌后上涨,但下跌的点数要远低于上涨的点数。如果我们把投资的起点和终点做一个连线,这也是一个小牛市,盈利应该没有问题;六、牛短熊长。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指数先上涨后下跌,但上涨的点数要远低于下跌的点数,比如先上涨500点,再下跌1000点。如果我们把投资的起点和终点做一个连线,这就是一个小熊市,亏损是必然的;七、熊长牛短。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指数先下跌后上涨,但下跌的点数要大于上涨的点数,比如先下跌1000点,再上涨500点,如果我们把投资的起点和终点做一个连线,这仿佛是个小熊市,但由于我们在市场的低点拿到了足够多的筹码,打平的可能性很大,盈利也并非不可能。我认为中国市场在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总体趋势还是不断向上的。因此,我觉得定投是可以盈利的。俗话说得好,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即使你准了趋市场已经处于高位,且行情将进入另一个空头循环,即使离退休还有几年,那么最好也先选择获利了结,以免有资金需求时,恰好遇到市场处于空头的谷底区域。 资深基民张女士分析说:定投确是有很多突出的优点,但是必须十分明确地说,不一定比单笔申购的收益高!在牛市,定投起不到摊薄成本的作用,收益比单笔申购要低。在熊市,定投的收益应该比单笔申购高。在震荡市,要投资者的操作技能,一般不会低于单笔申购。定投决不是稳赚不赔的灵丹妙*,过分夸大定投的做用对投资者有害无益,可能形成误导!
大消费的股票有哪些?
在机构前所未有的一致看好中,大消费概念个股正全面崛起!显然,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消费市场巨大增长空间,成为机构青睐大消费概念最重要的因素。 那么,消费市场的蛋糕究竟能有多大?如果按照国内消费每年17%-18%的速度增长,那么,预计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规模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并在2020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业内人士预计,在迎接大消费板块崛起的同时,基金的投资重点也将出现由“周期”向“消费”的华丽转身! 密集增持 富安娜,一家位于深圳的家纺行业上市公司,翻开其半年报会发现,在短短半年时间内,竟有多达80家机构对该公司进行调研! 80家机构,包括华夏、嘉实、博时、广发、南方、大成、华安、兴业等30家基金公司,此外还有正在筹备中的国金通用基金筹备组。除占据半壁江山的基金公司对富安娜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外,重阳投资、武当资产等多家知名私募也纷纷前往调研。此外,还有多家券商、信托和保险机构。 对于富安娜的密集调研,仅仅是机构挖掘大消费概念个股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从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来看,机构对于大消费品种的深入挖掘和投资力度可谓不遗余力! 素有“中国宝洁”之称的上海家化半年报显示,二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多达8只基金,且上述8只基金在二季度全部实施增持策略。零售百货行业更是各大基金公司扎堆入驻的投资对象。如交银施罗二季度重仓“入驻”友好集团,建信基金大举增持中兴商业。 此外,医*板块也成为公募基金重点关注对象。上海医*、东阿阿胶等个股均被公募基金大手笔增持。嗅觉灵敏的私募基金,也同样钟情于生物医*个股。 从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来看,目前已有多家私募公司分别潜伏进入了美罗*业、信邦制*、精华制*、康恩贝等医*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此外,威远生化被新价值旗下3只私募重仓入驻,桂林三金则成为博颐旗下4只私募“围猎”的对象。而华神集团则受到了泽熙瑞金和博颐的共同青睐。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披露,部分次新基金建仓标的也浮出水面。大消费概念个股无疑也成为次新基金大力出击的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5月5日成立的汇添富民营活力基金出现在2只个股的前10大流通股东之列,分别是国民技术和金陵饭店。中邮核心主题则剑指大消费概念下的益民商业。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成立的新基金首募规模普遍不大,且二季度市场趋势难辨,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安全边际较高且投资价值较大的个股,次新基金才会大力出击并提前布*。 一致看好 消费市场潜在的巨大增长空间,成为机构一致看好大消费概念最重要的原因。 那么,消费市场的蛋糕究竟能有多大?相关数据统计,近些年来国内消费以每年17%-18%的速度增长,超过GDP增速。预计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规模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并在2020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如此可以推断,未来除了新兴产业,中国的消费、医疗等关乎国民民生的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上海一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看好中长期的消费投资机会,主要源自于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推动下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内生增长。 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在政策效应和长期因素的推动下,未来消费需求增长或将超过预期,其主要基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消费结构将全面进入工业化消费时代,消费升级将快速展开。第二,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将为消费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第三,增加社保投入,完善保障体系。第四,在结构性减税的安排上,要更加注重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通过一系列带有总体减税倾向的安排,力图实现让低收入群体少缴税、让高收入群体多缴税的目标。第五,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工资收入有很大作用。 事实上,从国际比较看,消费类板块也在较多的时间表现跑赢大盘,并且具有较好的抗周期性,尤其是此次金融危机发生以及复苏过程中,消费类板块市场收益率远超大盘。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看,国内商业、食品饮料板块明显表现好于大盘,表现出较好的抗周期性,兼具市场上涨背景下的进攻性。 大摩华鑫基金研究总监袁航认为,大消费的投资机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服装零售和食品饮料等为代表的传统消费行业;二是以医疗保健、传媒娱乐、旅游等为代表的服务消费;三是以虚拟消费、电子商务和消费电子等为代表的创新消费。 大消费概念也是华安基金经理沈雪峰长期看好的板块。在其看来,在基数比较低的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品牌的消费将会有巨大增长。而且从消费属性来讲,这种增长是能够持续的。据其透露,这也是该公司重点配置的方向。 华商领先企业基金经理郭建兴也表示,从板块来看,更看好大消费概念行业,更细化点就是区域性的零售龙头公司、中低端的食品饮料公司、乳业公司、快速消费品公司等;在战略新兴行业中看好产业发展前景清晰、盈利持续增长的行业;另外,在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新医改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医*行业正在慢慢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医*板块存在长期的超额收益投资机会。 华丽转身 在迎接大消费板块崛起的同时,基金的投资重点也将出现由“周期”向“消费”的华丽转身。 在摩根士丹利华鑫看来,多年来,中国始终以“出口+投资”为主要经济增长动力,这就让中国的股票市场的周期必然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基本一致,比如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实体经济遭受较大困难的时候,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创出了2245点的新高,之后随着投资热潮的消退,股市连年熊市;2006年起的全球性房地产热,2009年的全球性投资的拉动,都带来了爆发性的上涨,但一旦固定资产投资繁荣周期结束,股市必然跌回原点。这也正是为何在过去10年里,国内经济获得了平均每年两位数的高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了8倍,房价平均涨了6倍,而上证指数经历一轮过山车,还在2500点左右,涨幅不到30%。 在摩根士丹利华鑫看来,也正是因此,采取周期性交易策略的基金业绩远好于其他投资策略的产品,近10年来业绩较好的股票型基金收益大致6倍左右,最好的基金达到了十倍,但是长期投资指数连其一半的收益也不能得到。 何为周期性交易策略?简单地讲,就是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等投资类指标上涨的时候多买股票,而且主要购买银行、金属等与投资密切相关的资产和资源类股票,当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等投资类指标下降时,少买股票,而且集中投资食品、医疗、零售等与投资无关的消费类股票。现在来看,未来中国投资增速下滑的趋向不可避免,因此又到了关注后者的时候了。 上投摩根也认为,通过公布的数据以及**的政策口径来看,国家下半年工作重心将主要放在稳定增长扩大内需这一块。数据增速的下滑反映出经济正在减速,同时没有内需的支撑将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也是**不愿看到的。在其看来,股市震荡向上的趋势可能会持续,继续看好在目前通胀背景下具有稳定成长性的股票。保内需是国家的当务之急,大消费类股票仍是目前值得关注的板块。 上述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七月以来市场上涨是属于低估值权重板块的估值修复行情,而食品饮料、商业零售涨幅居后,这些板块仍存在补涨的机会。在其看来,就中长期看,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是客观经济增长阶段要求,也是政策积极主动调整的方向。城镇化的推动、社保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居民收入增长预期、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等都是推动消费的有利因素。政策在推动家电下乡、汽车补贴等方面仍然持续,因此继续看好中长期消费的投资机会。
上投摩根智选30,这支基金怎么样???
上投摩根智选30股票基金,是今年1月发行3月成立的新基金,近一个月涨幅7、79%,同类555只股票基金排名第55名,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优秀股票基金。
上投摩根基金倪权生:回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看好产业升级和安全两大方向
热点解读|紧跟热点,解读市场趋势
每周市场洞察|洞察市场脉动,助力投资决策
对话基金经理|分享最新观点,陪伴投资之路
精选好基|为您提供全方位投资解决方案
养基加油站|陪伴您在养基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你知道ACCA的就业前景的优势有哪些吗
众所周知,ACCA是国际特许公认会计师的简称,对会计人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利,拥有ACCA证书好处多多。那么,除此之外,学习ACCA、拥有ACCA证书还有什么其他的优势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个人发展前景广阔相比较国内已...
Quant这个职业在国内的前景怎样
我曾在国内一家主要的投行的Quant组工作过一段时间,我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和同朋友交流的见闻谈一谈看法。简单而言:目前Quant在国内状况一般,但是长期肯定是有很大的发展的。国内其实是有这个职业的,每年都会有一个国内证券公司的数量分析组排名,2010年我记得国信证券是第一名。然后卖方JPMorgan在北京是有Quant组的,Citi在上海也有Quant组。另外中金、中信也有对应的Quant部门。在香港的话就更多了,CreditSuisse,MorganStanley,JPMorgan,Nomura我都是确定有Quant组的,而且规模不算小。高盛目前还没在亚洲提供Quant职务。买方也有很多Quant职务,比如富国基金的Beta类基金很多都是Quant设计的;上投摩根也是明确招Quant的。在国内一般Quant做什么内容呢,如果广义上来讲,一部分Quant是在做RiskManagement,随着投行风险控制与国际接轨,这部分对于Quant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因为交易数量级越来越大,风险估计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Risk人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这部分人员pay和待遇算MiddleOffice水平把,一般。另外一部分,所谓传统意义上的Quant,我个人的感受是,在卖方投行里面,大部分在做建模(FactorModel之类),结构产品定价(StructureProduct)以及宏观模型(MacroEconomics)。极少一部分中国的卖方Quant在做市场微结构(MarketMicroStructure),高频交易(HighFrequencyTrading)和统计套利(StatsArbitrage)。后面三种工作,大量出现在香港工作的Quant身上,或者买方Quant。总体而言,外资的Quant待遇比内资好(视具体情况不绝对),香港的Quant过得比内地好。内资里面,Quant的待遇介于MiddleOffice和FrontOffice之间,很多人想跳去做EquityResearch或者Sales&Trading,安分干Quant的不多。新人年薪能够到30万算很不错的了。外资香港的Quant与国际接轨,GlobalPay,入职差不多50-70万港币是可以期待的。外资的内地Quant很难说,我只知道JPMorgan北京Office的Pay不如香港,其它的因为人不多,很难给出靠谱的估计。买方的待遇差异非常大,看雇主,也看资历,总体内地买方Pay不算高,一个年近30的PhD去了Pay50万这种情况也算很正常的。工作的感觉是国内的Quant小日子还是挺舒服的,比美国这边的FrontDeskQuant轻松很多,偏研究性质,毕竟直接做Strategy去交易赚钱的不多。压力也不算大,经常一个project你玩命拖没人管你。而且绩效管理混乱,不如IBD,EquityResearch或者Sales&Trading那么好衡量。哎,一个业务,凡是涉及短期(获利)和长期(研究)的冲突,就很难做绩效考核了。其实国内的Quant现在算朝阳产业,现在说真的,不算一个特别风光的职业。有人说华尔街的Quant是街上的摇滚巨星,中国连娱乐圈的摇滚巨星都不多,遑论金融圈。。。。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根本还是中国的市场在高频交易、对冲、市场开放度等方面跟国外差距甚大,很多Quant的传统领域或现在的前沿领域无法应用,大量的公司储备Quant其实是在储备研究结果,现在无法发挥威力。很多数量交易在中国的问题我在这个回答里面: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83706/answer/14447938有讨论。你可以参考。长期,如果市场健全了,我个人觉得Quant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首先可以做的东西很多,国外过去30年的成果基本可以照搬来试验效果,其次国内的市场属于高度不有效市场,套利机会非常多,Quant可以在天朝的热土赢来黄金时代。最重要的是,在一个市场由散户主导向机构主导转变的过程中,数量化策略及数量化风险控制的兴起是必然趋势。冯仑在《野蛮生长》里面写,要在国内找商业机会,就看看美国50年前流行什么就行了。这句话很对,你看看华尔街30年前在搞什么,很可能就是国内市场未来几年的热点。美国也经历不靠谱的庞兹骗*横行时代,经历了庄家风行,经历了投机者英雄主义时代,最终发展到今天。我个人相信,1980-2007的这段Quant黄金时代也会在中国重现。
基金定投选上投摩根什么基金好
上投摩根科技前沿灵活配置混合001538基金吧档案混合型0.86000.86000.89300.8930-0.0330-3.70%李博开放申购1折起上投摩根文体休闲灵活配置混合001795基金吧档案混合型0.89400.89400.92100.9210-0.0270-2.93%周...
【上投摩根】方钰涵:挖掘黑马,守住白马,掘金生物科技方向
导 读
上投摩根的方钰涵认为现在要认真考量三类资产:第一类资产是大家未发掘的可能成为行业龙头的黑马公司,黑马是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第二类资产是大家已经选择出来的核心资产,它们估值从很贵可能会回到估值中枢,这些资产有望提供一定相对稳定的回报率;第三类是基本面发生变化,然后又很贵的资产,这类资产要坚决回避。
方钰涵挑选的公司有几个特点:第一,公司不能是特别初创,偏好于公司接近商业化的时候进行投资,这样可以算出一个估值相对底,控制投资风险。第二,公司的管理层必须非常优秀,希望管理层有一些历史可以追溯,最好有良好的历史记录。第三,公司产品线在不断扩充,算出来最终估值,折算后至少要看到两三倍的收益空间,才会考虑。
2018年方钰涵就布*港股生物科技公司方向,在相关投研积累和尝试上身体力行,走在市场相对前沿的队列。她认为,想要做好生物科技投资,需要一个非常专业团队,有较长时间实战经历,才能对这块高收益、高波动的资产有深刻的把握。
投资金句
1、我们着力寻找的重点是发掘未来可能成为行业龙头的黑马公司,这是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2、核心资产当下估值从很贵可能会回到估值中枢,回报率依然有吸引力,因为买非核心资产的公司获得这样的收益率依然困难。
3、我不认同中小市值公司更有吸引力,在一个完整的资本周期里,龙头资产的确定性和资产的优质程度是很高的,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4、我们认为生物科技是超额来源之一,未来产业政策会着重鼓励创新类的企业。
1
投资理念
挖掘黑马,守住白马,掘金生物科技方向投资
您选择做医*行业的基金经理,并且主要投资生物科技方向,是基于什么样的行业判断?
2018年的时候由于国家政策的持续转变,包括加入ICH以及对创新的大力支持,我们开始觉得中国的生物科技行业会成长起来。实际上,近几年来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资也相对简单了,这对需要重资金投入的行业来说,是非常利好的产业端变化。对于投资来说,我们认为未来的5-10年,会有非常多的好公司出现,它们刚上市时大家研究是不清楚的,后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会给它一个合理定价,在这个过程中或产生超额收益的机会。
我们主投港股的基金在2018年转型成立,当时觉得香港的公司很便宜。从现在往后看,我们的观点没有变,而且更觉得是多点开花的状态,因为生物科技公司的设立需要时间,研发产出成果也需要时间,对投资人来说,只是刚刚开始,而在投研尝试和布*上,我们都做了挺多努力。
作为医*主题基金,您如何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呢?
首先我觉得有三类资产,第一类资产是大家未发掘的未来可能成为行业龙头的黑马公司。医*在过往的十几年来,一直存在牛股的机会,这类资产是我们着力寻找的重点;第二类资产是大家已经选择出来的核心资产,它们估值从很贵可能会回到估值中枢,这些资产有望提供一定相对稳定的回报率,只不过它们的回报率可能只有每年10-15%左右的水平,但不要小看这个回报率,其实要不犯错地打败这10-15%是很困难的;第三类是基本面发生变化,然后又很贵的资产,这类资产是我们要规避。基本上我们着力于第一类资产,它是超额收益主要来源,然后仓位尽量保持在优质资产上。
前两类资产,如何对应到医*行业中的细分赛道?
我们认为第一类资产主要是生物科技类的公司,从国家改革时间表来看的话,自2017、2018年鼓励创新到现在也就两三年时间,很多公司是新上市的,对大家来说是个新物种,怎么去估值,去寻找里面的龙头还不清楚,这里有很大的研究上的预期差。
第二类资产包括CXO、优质的三方诊断公司、设备公司、龙头的平台公司等,无非是长期预期收益率水平是20-30%还是10-15%的问题,但这类资产基本面上不错,加上最近下跌之后,医*行业具备了比别的行业的优势,一是它长远的增长空间很足,二是在增速上,一些龙头公司每年业绩增长预期在30-35%,比市场许多行业的扩张速度更快,业绩消化估值的速度也更快。总体来说目前医*行业并不悲观,医*行业在跌的时候去买,总是比别的行业更有优势。
您如何在组合中,调整核心资产和卫星资产的比例?
核心资产的确定性比较高,市值比较大,已经受到更多人的认可。从我们的历史持仓结果来看,前10大持仓中千亿市值以上的公司还是相对多一些,如果这个公司只有两三百亿的市值,可能持仓暴露不能太多。当然可能有所谓的黑马,这个就是所追求的动态平衡。我们不断在寻找现在是黑马,将来可能成为白马的一些公司,这也是超额收益主要来源。
整体来看生物科技类资产会比较集中于沪港通。我们现在手上的资产大多离它们的天花板还有很大的空间。在医*行业,大家以前能配的公司不多,那是因为很多好的生物科技类的公司没有上市,政策放开之后,这类资产值得期待。
2
知行合一
自下而上选股,管线估值打造安全边际,深度研究获取超额收益
您投资过一些拥有海外市场的医*企业,如何对它们进行估值和优选的?
比如某2011年左右成立的公司,当时已经走过了初创的道路,产品线丰富,不仅有肿瘤的、内分泌的、还有CAR-T,公司不仅从布*上更上了好几层楼,从本土公司到国际公司也跨出了重要一步,旗下创新*进行了海外授权。
这家公司不断长大,现在我们可以给它估值,因为公司已经走过了风险最高的阶段,目前没人会怀疑它会倒闭,从管线去估计市值的话,基本上只算肿瘤*物市值也相对合理,后面还有很多产品线没有包含在里面,所以我觉得它非常便宜,是之前组合里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您怎么看待创新*的发展模式和前景?现在对这个板块如何配置?
创新*很难发明,也很容易被创新的下一代打破,但它的魅力是爆发式增长,如果做出来一个新的东西,这个市值是直接加上去的。举个例子,我们之前买的某港股疫苗公司,从几十亿市值涨到现在快千亿的体量。2020年在医*需求上出现新冠疫苗这样一个实实在在有需求,需要人类用科学方法去解决的商业化品种,而且这个疫苗需要全世界所有人都去打,从来也没有打过,存量市场刚开始,需求是几乎涉及到每个人。这是很经典的案例,一个公司有技术平台,如果来了一个新的需要解决的需求,公司就会凭空长出一大块市值。所以生物科技行业的投资是非常专业化、高风险且存在很大预期差的领域。
对于研究壁垒较高,同时投资风险和收益回报也优异的生物科技公司,您如何进行自下而上选股,风险偏好如何?
我们会选择风险偏好中间的部分,这部分公司最划算。
第一,公司不能是特别初创,才做了几年,将来生死在哪都不知道。我们喜欢的是一个公司,它有一些产品已经站稳,在商业化的路程上,我们可以给它估出公司的底,也就是所有产品线的估值。同时它必须是个有平台、管线和增长动能的资产。我们希望选择在它接近商业化的时候进行投资,甚至加大投资,尽管它的市值已经不是它初创公司的时候那么低。
第二,公司的管理层必须优秀,最好是有良好的历史记录。管理层有一些历史可以追溯对于判断管理层战略眼光、执行力等非常重要。
第三,它有管线在不断往前推进,赔率要很高。生物科技公司的赔率必须要求是两三倍,你看到他产品线在不断扩充,算出来最终估值,折算后至少要看到两三倍的收益空间,才会考虑。
投资不是赌博,如果你不知道概率和期望值,就不需要参与。但在投资早期,面临的可能就是0和1。我们有自己的算法,希望用相对小的风险,获取高的赔率。
那您对其他医*行业细分赛道怎么看呢?
今年我们对医疗器械、设备、耗材比去年悲观一些,这些公司存在天花板,而去年大家在估值上把这些天花板基本上都触碰到了。仔细回过头来一想单产品的公司不算延展性特别好的一类资产,所以创新器械、创新设备这条线我们现在看法是谨慎的。
过去几年医疗服务和医疗消费品都是大家最喜欢的一个资产类别,但站在当下,它们的估值扩张是否合理需要理性地去回答。
CXO,我们认为是“InChinaforGlobal”中最具代表性的赛道,它基于中国优势服务海外客户,在工程师福利或者柔性组织上更有竞争力,这是一个非常有竞争优势的长周期领域。同时,这个行业的订单非常散,所以如果我要重配这个行业,行业内第2、3名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3
市场展望与规划
医*进入科技属性投资比拼时代
当前市场有一种观点是,中小市值的公司更有机会,您怎么看?
我不是特别的认同。市场永远最后给你一个结果,通过我自己获取的教训,我们关注的资产最好能看到长期三年以上的维度,其中行业前三都在以不同的速度跑赢它自己的行业。龙头增长的速率通常会比行业平均要快。
估值还是跟资本周期相关的,对一轮完整的资本周期,无论说犯错的概率比较低,还是说流动性比较高,我认为龙头资产还是更优的资产。个股投资回报中一部分来自于基本面,一部分是来自于流动性,资产上涨有货币、宏观等各方面因素,但是去看一个资产的回报周期,很难只截取其中一段来看,如果大家持有的周期是一致的话,那在一个完整的资本周期里,我认为龙头资产的确定性和资产的优质程度是很高的。
对于医*投资中,您觉得是否进入了科技属性投资比拼的时代?
我很认同,你看美国纳斯达克的一些生物科技公司波动较大,这种投资难度很大,如果不专业,管理业绩会很差。我们逐渐在进入到这个阶段,因为大家会去找新的超额收益,最后结论就比较明显,生物科技是主要的超额收益来源之一,这在未来三五年可能都是如此。
当然这对于全行业基金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他需要一个专业团队。对于医*基金,我觉得大家之前投A股比较多,A股有涨跌停。大家对于港股中生物科技公司估值衡量以及波动的承受都是没有经历过的。我觉得在市场上我们这边算是比较早地去学习、攒经验。
您如何考虑国内的顶层政策设计影响?
国内的政策很重要,所有政策都会影响我们手上任何一个医*资产。我们认为生物科技是比较好的超额来源之一,就是基于政策的分析。医*集采政策是不鼓励同质性的东西,鼓励创新性的东西,创新可以来源于生物科技公司,所以我们选择受益于这个结构性变化的资产,当全市场只有你能做出来这个*,你才能有高的价格。
您觉得在什么时候投资医*是最好的,对目前的市场怎么看?
历史上最好投医*的时候都是悲观的时候。医*或者整个市场下跌时,因为医*是一种有底的资产,所以它越接近底的时候,它的吸引力就在上升,如果非要择时,那就择医*。医*基金和全行业都有核心资产,但如果在医*科技领域能找到超额收益的话,医*基金可能会超越只买核心资产的全行业基金。
这波医*调整非常多,是一次非常宝贵的重新选择手上资产的机会,重新去反思到底哪些资产是比较划算的,哪些是在跌完之后还处于高估的状态,因为过往两三年以来,医*基金整体的涨幅不可否认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有责任重新思考和反思。
未来您觉得努力或者要规划的工作有哪些?
第一我觉得投资是赔率、胜率和时间三个维度的结合,我们工作就是围绕投资业绩去展开。我觉得在这三点的研究实力有很多要深化。
第二是落实到投资上,很多人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这个市场可能会越来越港股和美股化,好公司和差公司差别会拉大,要避免简单用很短期的因素去指导投资。
往期回顾
【 固收+绝对收益主题 】
广发基金-谢军 | 万家基金-苏谋东
【 消费主题】
泰达宏利基金-吴华
【 科技主题 】
万家基金-黄兴亮 | 宝盈基金-张仲维 | 融通基金-林清源
财通基金-金梓才 | 华宝基金-代云锋 | 农银汇理-赵诣
【 医*主题 】
信达澳银基金-杨珂 | 招商基金-李佳存 | 融通基金-万民远
创金合信-皮劲松 | 宝盈基金-郝淼 | 农银汇理-赵伟
【价值风格 】
中泰资管-姜诚
【均衡风格 】
【万家基金】莫海波
风险提示
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本资料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以及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同时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投资者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基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投摩根目标价?
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大概500美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001538上投摩根有前景吗(上投摩根陈思郁:道路略曲折,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