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5月PMI数据出炉、人民币汇率走势解读|香帅财富周报)

5月PMI数据出炉、人民币汇率走势解读|香帅财富周报

盘前必读

香帅对上周经济数据解读与本周展望

2023年5月29日-6月4日

今日目录

PART1|近期大类资产:横向表现比较

PART2|你的股票

PART3|你的基金

PART4|近期值得重点关注的数据和事件

在本周的财富周报中,我们对上周各类资产的表现和走势进行了整理分析:

“大类资产表现”板块总结了上周各大类资产的横向表现。其中,越南胡志明指数最好,布伦特原油最差;

“你的股票”板块梳理了各大类板块和个股表现。其中,传媒(9.67%)、计算机(7.19%)、通信(6.42%)板块表现良好;

“你的基金”板块梳理了各大类基金表现。其中,权益类整体表现优异,股票型基金(+0.67%),混合型基金(+0.65%)基金;

“值得关注的数据和事件”板块中,上周值得关注的要点和事件包括:我国5月PMI数据——经济恢复到哪一步了?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势解读;海外宏观动向:美国最新就业数据;美国债务上限风险事件追踪。

我们整理了财富周报的详细资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扫码添加“香帅课代表”,回复“0605财富周报”领取。

感谢一周的陪伴,下面是财富周报详细数据及解读,请查收。

01

近期大类资产:横向表现比较

上周持有什么资产能够大赚呢?上周大类资产中表现最好的是越南胡志明指数,周内上涨2.23%,纳斯达克指数紧随其后(+2.04%)。上周,美国公共债务上限谈判达成协议,市场担忧的风险暂时消除(详情见后续事件解读)。越南股指之前表现差劲,几乎抹去前期涨幅。在欧美宏观数据表现优异,尤其美国的就业数据,欧美需求对越南出口形成支撑,市场再度加仓涌入。

上周持有什么亏死?上周大类资产中,表现最差的是布伦特原油,周内下跌0.75%。美债违约风险基本解除后,美元指数回升,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另外,投资者对全球经济需求衰退的担忧近期增加,据OPEC:一揽子原油价格,在整个5月,国际油价受到需求预期降温的影响下跌约10%。

上周中国股票指数普涨,上证指数(0.55%),沪深300(0.28%),中证1000(1.22%)

02

你的股票

上周股票板块之最:上周表现最好的股票板块是传媒(9.67%)、计算机(7.19%)、通信(6.42%),领跌的是煤炭(-2.48%)、医*(-2.04%)、电力设备及新能源(-1.79%)。

上周股票之最:

A股市场领涨的是创新医疗(+52.79%)、东田微(+49.49%)、铭普光磁(+40.96%)。创新医疗属于脑机接口赛道热门股票。

2023年5月26日,埃隆·马斯克共同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宣布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将开展其首次人体临床研究。5月29日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召开,脑机接口成为新风口。创新医疗是脑机接口概念股,参股博灵脑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专业脑机接口技术公司,致力于脑机接口相关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及对外商业合作。

东田微基本面无变化,市值不到50亿,是上周热炒的光模块CPO概念股。英伟达业绩近期业绩超预期后,带动市场AI+光模块领域的行情。CPO将网络交换芯片和光模块共同装配在同一个插槽上,形成芯片和模组的共封装。CPO主要应用于高传输速率数据中心,可实现高算力场景下的低功耗、高能效诉求。

铭普光磁和800G光模块等热炒赛道有关,同时和英伟达沾边。铭普光磁5月29日互动回复:公司的400GQSFP-DDSR8光模块出现在《5g承载与数据中心光模块》白皮书中,目前800G光模块在研发过程中。铭普光磁表示,湖北安一辰与深圳东飞凌均涉及芯片封装业务、芯片储存、人工智能AI芯片,与英伟达有GPU相关合作。:铭普光磁涉及。同时和英伟达沾边。

领跌的是退市运盛(-89.18%)、退市未来(-79.04%)、退市中昌(-37.78%)。这三只均处于退市状态。根据交易所退市流程,股票退市后进入三板交易,跌幅巨大。

其中500亿流通市值以上的股票中,表现最好的是世纪华通(+25.97%)、科大讯飞(+17.96%)、中际旭创(+16.68%)。

世纪华通属于脑机接口概念股。世纪华通于5月3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再次表示,公司投资的生态企业,旗下《注意力强化训练软件》获得国家*品监督管理*二类医疗器械证,正积极尝试应用对接各种脑机接口。

科大讯飞的大涨得益于明确事件利好。5月31日,杭州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科大讯飞成为官方大模型工作组的四个副组长之一,而且是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市场认为这意味着科大讯飞可能有牌照和先发优势,可以更早地在B端和C端进行应用落地。

和前面全部A股涨幅榜首解读一致,本周AI+光模块赛道被热炒,中际旭创是800G光模块龙头,被资金热炒。

03

你的基金

上周什么类型的基金表现最佳?各大类型基金中,平均表现来看,货币基金收益率平均0.04%,股票型基金0.67%,混合型基金0.65%,债券型基金0.14%,ETF指数基金0.67%,QDII基金权益0.41%。

基金市场上的周度最佳、最差选手是谁?

上周最佳: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周内涨幅13.05%。该基金由黄岳管理,2015年2月加入国泰基金,目前投资经理任职2.32年,管理金额142.38亿元,本周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上涨主要因重仓的传媒板块为本周的领涨板块。

上周最差:广发高端制造A,周内跌幅-6.92%。该基金由郑澄然管理,2020年5月起担任广发鑫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目前投资经理任职3.04年,目前管理金额302.66亿元,广发高端制造A成为本周的垫底基金,主要原因为其重仓的电新板块为本周领跌之一,其中重仓的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更是本周500亿市值以上的领跌股票。

04

近期值得重点关注的数据和事件

近期值得重点关注的包括:

我国5月PMI数据——经济恢复到哪一步了?

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势解读;

海外宏观动向:美国最新就业数据;

美国债务上限风险事件追踪。

我国5月PMI数据——

经济恢复到哪一步了?

事件/数据详情

5月31日,国家统计*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8%(前值49.2%);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5%(前值56.4%);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9%(前值54.4%)。

6月1日,财新5月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9(预期49.5,前值49.5),重回荣枯线以上。

市场解读

国家统计*表示,制造业PMI继续位于收缩区间,行业景气度呈现分化,非制造业延续恢复性增长,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恢复态势,综合PMI产出指数继续保持在景气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中采咨询认为,需求收缩的问题仍然突出,通过提振投资进而带动企业生产,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带动消费持续回暖,进而使超大规模国内市场需求进入全面回暖轨道。

市场普遍担忧数据中的隐忧,需求不足成为主流共识。广发证券郭磊团队表示,从经济学逻辑来说,供给端预期下行、工业价格下行,以及财政(**部门)、盈利(企业部门)、就业(居民部门)数据不同程度承压均是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或者说“总需求不足”的典型表现。

广发证券刘郁团队总结,5月中国PMI传递五个信号,一是市场需求不足愈发明显;二是价格指标也显示建筑业和服务业需求明显转弱;三是就业指数低位徘徊;四是制造业出口订单反映外需仍在放缓;五是制造业企业仍处于去库存过程。野村证券认为,在收入增长放缓、失业压力增大、部分行业出现降薪以及对未来收入和财富的预期趋弱的背景下,未来数月受抑制接触型服务需求也可能会消退。

市场开始预期宏观政策加码时点。国盛证券、平安证券、光大证券、长江证券等表示,随着基数回升,多数经济数据的同比增速将回落,再叠加海外衰退、外需走弱,整体经济压力仍大,预计近期可能出台一系列组合拳。

东吴证券表示,自4月底以来市场对于经济的信心已经陷入悲观的“泥淖”,在股、汇、商等资产价格均有明显体现,而经济连续放缓无疑也提高了政策出台的概率,尤其是货币政策不会袖手旁观。当前最怕的不是差的经济数据,而是在整体经济和情绪转弱的情况下,总有那么一两个重要的经济数据表现“亮眼”,导致政策端犹豫不决。

不过,部分机构仍预期政策落地尚需一段博弈期。华创证券则认为,预计PMI的下行并非持续性的,后续逆周期因素褪去叠加消费上行,PMI有可能波动回升,汇率贬值压力并不大。另一方面,随着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收窄、库存周期去库进入尾声,压力最大的时候或已过去。

华泰证券表示,地产需求是否能够企稳回升仍是内需修复的关键。野村证券也认为,鉴于政策空间有限以及对国家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强,**在政策响应方面可能会更趋谨慎。

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势解读

事件/数据详情

人民币近期贬值幅度较大,进入五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连续“破7”、“破7.1”。5月3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10,为2022年11月30日以来首次,较年内低点已经贬值超过5.5%。截至6月2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至7.0960,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至7.0985。

市场解读

近期汇率贬值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表示,究其原因:美国经济和通胀的韧性导致美元指数快速走强;中国经济复苏预期走弱;中美货币节奏分化,债市利差再次放大,最终导致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破7.1。

但对于汇率预期,市场观点分化。中信证券认为,短期内,在美元指数居于高位、同时国内缺乏政策面和基本面催化的背景下,人民币将偏弱,但三季度后随着美国经济承压以及联储紧缩预期放缓,美元指数或有所走弱,再叠加国内经济触底回升,将支撑人民币企稳并进入升值通道。华创证券考虑汇率相对价值中枢不算贵、调控工具储备充足、经济趋势性回落的证据并不充分,形成对人民币的支撑。中信建投则认为,美元指数不宜轻易言顶,央行没有进行实质性汇率干预,经济压力具有下滑风险,人民币未来还有贬值可能。

海外宏观动向:美国最新就业数据

事件/数据详情

当地时间5月31日,美国劳工统计*发布数据显示,4月JOLTS职位空缺1010.3万人(预期940万人,前值974.5万人)。

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ADP就业报告显示,5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经季调增加27.8万人(预期18万人,前值29.1万人),迄今为止2023年就业人数增长达到109万。

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5月2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3.2万人(预期23.5万人,前值23万人)。5月20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179.5万人(预期180万人,前值178.9万人)。

当地时间6月2日,美国劳工统计*(BLS)发布5月非农就业报告:

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NFP)339k(预期195k,前值294k),已连续13个月超预期。

5月平均时薪月环比上涨0.3%(预期0.3%,前值0.4%);年同比上涨4.3%(预期4.4%,前值4.4%)。

5月失业率3.7%(预期3.5%,前值3.4%),创2022年10月来新高。

5月劳动参与率62.6%(预期62.6%,前值62.6%)。

市场解读

5月非农数据大超市场预期,就业市场的需求仍然强劲。细分来看,5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的增长主要由教育和保健服务、专业和商业服务、**部门、休闲和酒店业的增长带动。部分行业职位空缺率仍较高,就业人数还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一些行业仍保持高增长支撑了美国就业市场强劲发展(中信证券)。

美银美林表示,美国宏观数据依然支撑不着陆情景,零售销售、失业金、服务业PMI、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等数据均未指向去通胀趋势,银行业危机催生的信贷收紧预期的影响尚未清晰地体现在数据中。

Degg(香帅团队宏观研究员)表示,就业报告仍然难以证伪软着陆的叙事一一偏低的薪资增速,强劲的就业增长,完美的EPS上升+分母下降的叙事,叠加AI叙事带动的科技热潮,美股也接着奏乐接着舞。

6月加息博弈再度增加。5月底两位联储官员先后发出“鹰派暂停”的信号——Jefferson和Harker将放弃加息的潜在决定视为评估更多经济数据的机会,这意味着美联储6月可能暂停加息,但可能在今年夏天晚些时候再加息。

摩根士丹利也表示就业报告不够强劲,不足以让联储在6月加息,但增加了7月份加息的风险。但瑞银认为两位官员与鲍威尔之前的言论有相似之处,似乎都倾向于6月会议上不加息,但考虑近期联储官员针对6月决策的讨论很活跃,并且会议前发布的数据可能影响决策,因此加息可能性依然存在。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Summers表示,潜在通胀似乎陷在4.5-5%,鉴于已有的加息和银行业压力对经济的抑制作用低于预期,联储可能不得不进一步加息以缓解通胀,可能再加息50bp甚至更多。

美国债务上限风险事件追踪

事件/数据详情

截至当地时间5月30日。美国财政部现金储备降至374亿美元,为自2017年以来最低。

当地时间5月31日晚间,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14-117票通过债务上限法案。共和d149人投票支持,71人投票反对;民主d165人投票支持,46人投票反对。拜登将这份法案称为两d妥协的结果,称双方都没有完全如愿。拜登敦促参议院尽快通过这项法案,以便签署生效。该法案核心内容包括:将联邦债务上限暂停至2025年1月1日;削减部分开支;加快某些能源项目的许可流程等。

当地时间6月1日晚间,债务上限法案(H.R.3746)以63-36票通过美国国会参议院,只待总统拜登签字生效。法案将联邦债务上限暂停至2025年1月1日,这意味着美国得以将潜在的债务违约问题推至2024大选之后。

市场解读

债务上限协议不会对长期财政前景造成太大改变。美国前财政部长Summers表示,达成协议是一个合理的结果,但美国财政未来几年面临严峻挑战,情况可能比CBO预期的更糟糕,2033年预算赤字可能达到GDP的11%。指望靠削减**支出解决问题不现实,需要提高税收,另外财政前景不会导致类似卡特在任时的美元问题,对美元保持乐观。

债务上限协议达成后,流动性是否会显著受影响?债务上限协议达成后,财政部重建其现金账户(TGA),从500亿美元增加到6000亿美元或更多。

摩根士丹利、高盛表示这将进一步吸收银行存款准备金,再次将地区银行推向流动性边缘,流动性可能在6、7月大幅收紧,在极端情况下,5500亿美元TGA意味着其将在两个月吸走15%的银行储备金,这将是一个非常显著地的流动性收缩。野村证券对以往债务上限谈判前后分析,则认为TGA从低点升至高点时,并没有立刻对美国短期利率和美元造成上行压力。

2011年欧债危机触发了美元走高,而2015年主要是受到美国加息等影响。不过2011年和2013年美国政策利率处于0下限同时实施量化宽松,可能也限制了美国短期利率的上行。另外,摩根大通、花旗表示,在财政部大规模发债的负面影响面前,债务上限僵*的负面影响微不足道,美国广义流动性指标将从2023年初的约25万亿美元下降1.1万亿美元。投资者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将加剧量化紧缩(QT)对股票和债券的影响,使今年的整体表现下降近5%。

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关注微博,获取更多香帅时评

分享↓点赞↓在看↓

更多感悟,更多陪伴

广告

汇率最新消息今天?

12月15日,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今天,离岸人民币汇率“平开低走”,小幅下跌,截至目前为止(10时59分),离岸人民币汇率下跌了142个点,还向7.0000挺进,报6.9594。

人民币近一个月汇率走势?

为持稳因为近一个月来,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逐渐复苏,并且全球疫情形势未得到明显改善,美国大选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些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使得人民币汇率走势相对平稳;同时,中国央行坚定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也为人民币汇率走势提供了保障和支持。近期国际形势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动随时可能影响人民币汇率,因此在个人投资和企业贸易中要合理规划,严格执行风险管理,降低汇率波动对投资和贸易的影响。

不听“央妈”的警告人民币继续走弱!一文看懂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及未来走势!

时隔近半年,离岸人民币汇率在5月17日再次“破7”,并且无视“央妈”的口头警告,继续震荡走弱。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弱正好遇上了股市的调整。一时间,各种焦虑情绪都涌现了出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分析本次人民币汇率走弱的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走势。

(数据来源:Wind,2021.06.07-2023.06.06)

近期人民币走弱的原因

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的背后,是在内外部形势叠加共振的影响下,影响汇率定价的基本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一,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一波三折,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今年4月美国通胀数据显示核心通胀黏性仍然较强,就业数据凸显经济韧性,短期内美国经济基本面数据表现较好,叠加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言论,市场重新燃起了对6月议息会议加息的预期,美元指数反弹上行,由此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制。其二,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5月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倒挂幅度从61个基点扩大至96个基点,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下行压力。其三,国内近期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经济复苏并不如预期般的一帆风顺。

针对汇率破“7”!“央妈”已经表过态了

针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再次破“7”,央行的表态也很及时。

5月18日下午,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CFXC)2023年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将加强监督管理和监测分析,强化预期引导,必要时对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遏制投机炒作。律机制成员单位要自觉维护外汇市场的基本稳定,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积极落实自律规范,研究加强美元存款业务等自律管理,提升对企业的汇率避险服务水平,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这次仅仅是一次“口头警告”,如果人民币继续单边贬值,“央妈”可真的要“动手”了!

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中短期的波动不改长期回升态势

尽管人民币汇率短期出现了较大波动,但这改变不了长期回升的态势,因为人民币汇率不具备趋势性贬值的条件。其一,虽然在海外“高通胀仍较为顽固”的背景下不宜对降息过度乐观,但银行业风险加上基本面趋弱,美联储加息路径预期暂时难以提升,美元指数也缺乏持续走强的动能。其二,未来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经济复苏方面的积极变化会更为敏感,下半年经济复苏能见度提升和新动能出现有望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其三,国内利率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下调的空间有限,中美利差的倒挂幅度有望随着美债收益率下行而逐渐减小。

人民币破“7”会产生什么影响?

人民币对美元的“7元大关”一直是重要的心理关口,那么人民币破“7”会产生重大影响吗?

其实,历史上人民币汇率也曾多次破“7”。比如,2019年8月与2020年5月,人民币汇率曾分别因贸易摩擦和疫情因素破“7”。2019年8月破“7”之后,人民币汇率已打开了可上可下的弹性空间。2022年9月,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之下,人民币汇率再次破“7”。现在,无论**还是市场,对于汇率双向波动、宽幅震荡的容忍度和适应性都大大增强。

另外,人民币适度贬值有利于出口。受全球央行持续加息影响,国内的外贸压力较大,适度的贬值,可以让外贸喘口气,有利于经济复苏。

人民币贬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贬值对资本市场也有一定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也是国内投资者比较重视的一个指标。投资者为什么会如此重视人民币贬值?主要还是担心出现过快贬值从而引发恐慌效应,形成“汇率贬值-恐慌-资产价格下跌-外资流出-汇率加速贬值”的恶性循环。

这种担忧也不是杞人忧天:97年亚洲金融危机让亚洲人民见识到了国际资本的“杀伤力”。但是长期来看,国内资本的走势依然由国内经济基本面来决定。我们对比近十年上证指数和离岸人民币走势发现两者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如2015年的牛市就是在离岸人民币开始走弱的背景下展开的。

(数据来源:Wind,2012.9.13-2022.9.13;上证指数2017-2021年涨跌幅分别为:6.56%、-24.59%、22.30%、13.87%、4.80%,计算公式:上证指数年涨跌幅=N年末指数收盘价/N-1年末指数收盘价-1)

外资依然看好中国资产

历史来看,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这一点可用数据佐证。外资持有国内股票资产从2014年1月的333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022年3月末的34905亿元,9年多时间,增长了近10倍。近几年,在全球多变的**和经济环境中,国内依然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面,是外资持续看好并流入国内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去年年底开始,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开始增强,同时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外资持有国内股票资产再次出现了大幅反弹。从2022年10月末的27680亿元(近期低点)快速反弹到了2023年3月的34905亿元。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4.1-2023.3)

最近十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一直处在升值和贬值的交替循环中。汇率波动短期内可能会对资本市场和外资流向产生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国内资本市场持续向好的基本格*未发生转变,外资长期持续流入的大趋势依然没有改变。投资者对汇率波动无需过度担忧,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更有可能平稳度过市场波动期。

关注

订阅号

获得更多精彩文章

加星标,戳再看?

汇率的近期走势?

还好吧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8月新低,怎么看?

很好的一个问题,也很犀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8月新低主要原因还是受疫情影响,中国出口同比下降,但更主要的还是避险情绪影响回流美元,但趋势很快会改变,长期来说个人看空美元,美元会加速贬值,美元的霸权地位已开始动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越来越大。

接下来从原因与趋势两个方面来谈:

一、短期美元走强的原因。

1、虽然美国的疫情根本没得到控制,但由于美国的金融霸权时间较长,军事力量强大,使得全球的投资者还是认为美国相对而言还是一个更可靠的资产避险地。所以这就使得美元的需求量变大(因为他们需要美元去美国投资避险或持有美元现金在手中)。

2、中美贸易战以来,再加上这次疫情,美国一直在给中国制造各种麻烦,同时又甩锅给中国且扬言要采取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报复向中国索赔等。对于这种*面,全球的投资都更愿意相信美国能压制住中国,所以他们也会兑换更多的美元以求资产保值。

3、虽然疫情一直在发展,但美联储一直在印钱放水给美国股市,美国企业,使外界看起来美国的金融市场表现还是很好的,以吸引国外资金进入美国(而实际上这是个假象)。

所以国际市场上的美元需求增加。

4、受疫情的影响,国外的需求疲软,中国的外贸也没有恢复过来,加上中国的金融市场盘子并不大,虽处价值低估阶段,同时再加上美国的一些企业需要回流美元回美国救股市救企业,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导致国际市场间的美元需求更大,而人民币需求变小。美元当然就走强升值了。

二、后期走势就是美元会加速贬值,金融霸权崩溃。

1、美国疫情失控,经济萧条。美国现在确诊已超过184万,死亡超10.6万,同时又爆出疾控中心数据造假。这就让美国的真实感染数是个迷,当然也就使得美国经济复苏时间也遥遥无期,现在美国失业人数已超4000万,而其官方更预计会超过大萧条期的25%。同时现在美国的中小企业已有100万家破产,而预计更是750万家。美国的商场也是人烟稀少,主要是人们没有更多的钱来消费。

而更加残酷的一个现实是,美国的企业在疫情之前就是已经是外强中干,空心化,企业的钱都只是用在股票回购上,而不是研发与创新上。就如美国的长子波音公司,早已是资不抵债,想融600亿来还债和续命,但现在还只融到了250亿。所以这次疫情更是加快了波音之类的大公司的衰退。同样也是美国经济的衰退。

2、美国近几天的暴乱让外界已然看到美国已不是当初的美国,社会动荡,**危机大增,信用也自然会大打折扣。

这次的大暴乱也自然会让外界重新思考,也让美元加速贬值,金融霸权地位已失。

因此,综上所述,只是由于疫情影响及美国前期的底子厚,才让外界误以为美国还很强大,才会在动荡时选择美元及美国金融市场,使得美元走强。但真实的美国实业早已外强中干,产业空心化,随着疫情的发展及这次大暴乱的发生,外界会很快看清美国的真实家底,再加上中国的快还崛起,美元的霸权即将崩溃,

而人民币将迎来大机会!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还请各大神指教。

2016年每月美金与人民币汇率

目前各大银行均可通过在线渠道和网点提供实时汇率报价,另外,专业交易软件、资讯终端等还可以提供历史汇率查询、汇率走势图等功能。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诚邀您下载使用...

最近三个月美元和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化情况(具体点的最好有数字

9月份:1人民币(CNY)=0.1464美元(USD)1人民币(CNY)=0.1024欧元(EUR)8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汇率同时发生转向。人民币仍在升值,只不过,升值的对象如今变成了欧元。随着中国出口商批评zhengfu的人民币升值政策损害出口利润率的声音日益高涨,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势近几周来陷入停滞。人民币兑美元汇率8月份基本上没有变化,这是中国2005年7月放弃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以来,以上升为主的走势中难得见到的一波行情。与此同时,美元兑大多数主要货币的汇率强劲反弹。因为人民币兑美元波动不大,这种反弹也推动了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的走高。8月份人民币兑欧元上升6%,扭转了长期以来的跌势。人民币兑日元和韩元也出现上涨。渣打银行外汇策略主管亨德森说,中国zhengfu看来仍坚持人民币兑主要货币升值的政策。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测算,8月份人民币的实际汇率(货币兑所有交易伙伴的价值)上升2.4%,超过了年初的升值速度。亨德森说,人民币贸易加权基汇率近几个月来升值幅度大幅提高。他指出,中国本可以通过让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贬值来抵消对欧元的升值,但它没有这样做。渣打银行的亨德森预计,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步伐在2008年剩余时间和2009年将会放缓,但他认为人民币兑欧元等货币的汇率仍会进一步走高。他说,欧元总的来说存在高估,兑人民币当然也是如此。情况还会继续发展。7月份欧元对美元汇率继续下跌。欧元对美元汇率继续下跌。欧市报收于1欧元兑换1.3959美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3978。此外,13日欧市尾盘,1欧元兑换0.8632英镑,高于前一交易日的0.8623;1欧元兑换129.0500日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29.2000;1欧元兑换1.5153瑞士法郎,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5142;1欧元兑换1.7957澳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7894。欧元对美元13日隔夜一度再次上触1.40大关。

“麦当劳汉堡包指数”能来自解释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吗?为什么?

什么是经济学家最喜欢的食品?非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BigMac)莫属。这倒不是因为这些头脑精明的家伙认为吃汉堡能获得最高回报率,而在于这种食品的独一无二的性质:消费者可以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买到它,而且成份和口味几乎不变。经济学家根据这一特性就能预测汇率市场的变动。  汇率是一国货币单位同它国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外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也具有可交易的属性,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牌价就是由当日外汇市场上的供需力量所决定的。但是,经济学家并不满足于简单的供求分析,他们希望知道什么因素决定了汇率的经济基础和变趋势。为此,研究国际金融的学者提出了多种解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称为购买力平价理论,英文简写为PPP(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一美元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买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或者说同质同量的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价格应当是相等的,这就是国际经济学中著名的“一价定律”。如果一价定律成立,在中国买一件8.3元的茶杯,根据现行汇率推测,在美国就需要花大约1美元。如果买这个茶杯在中国要花10元钱,而在美国还是1美元,那么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10:1,即10¥/$。外汇市场上的实际汇率8.28¥/$,这说明人民币被高估了约21%,存在贬值的压力。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提出者相信,汇率的长期走势应该使两个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相等。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到10¥/$,才能达到了购买力平价所要求的均衡状态。  但是,人们消费的商品成千上万,又怎么能以一只茶杯的价格来确定两个经济大国之间的汇率水平呢?为了避免单一商品的统计偏差,一些经济学家试图使用一篮子商品的综合价格指数,而不是某件商品具体的价格来验证购买力平价理论。然而,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每个国家人们消费的商品种类都不一样,日本的桃太郎可能爱吃糯米团子,而美国的山姆大叔偏爱三明治。即使各国人民都消费同样的商品,他们使用的数量也可能很不一样,这样计算价格指数所需要的商品权重就会有相当的差异。比方说刀叉的价格在中美两国相等,而且都在一个月内上升的50%。这次涨价对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就比中国大得多,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用筷子而不是刀叉进餐。选择代表性的商品成为实际操作中的难题。此外,研究现实经济还要考虑到各地运费和关税的多寡,以及非贸易品(如房产、非保鲜食品等)的存在。综合这些因素,检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学者大多得出了该学说与现实数据相差甚远的悲观结论。  然而,经济学家们并没有放弃对这一理论的信心。一价定律虽然在严格的条件下才能成立,但在今日世界,全球商品和资本越来越能够自由流动。随着运费降低和关税减免,一价定律很有可能趋近于世界经济的真实状况。如果两地商品的价格不一,国际进出口商就会立即行动从中套利,从而逐渐将价格拉平。应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关键在于找出一种合适的参照物,使得各国的价格水平都能得到合理的反映。苦心搜索的经济学家终于找到了巨无霸汉堡,并发明了以它命名的指数。  从1986年开始,伦敦《经济学家》(Economist)杂志每年都要发布“巨无霸汉堡”货币指数(BigMacindex)。顾名思义,在这个指数中,该刊选取了麦当劳连锁店中的巨无霸汉堡作为购买力平价参照物,并假设它在全球所有地区的售价一样,由此来决定各国货币比价。比如,根据2003年4月发布的指数表,在美国一个汉堡要2.71美元,而在加拿大则要3.2加元,两者的购买力平价汇率为1.18加元/美元。而4月22日外汇市场上的真实汇价是1.45加元/美元,因此加元被低估了18%。汉堡价格的调查显示,最便宜的汉堡在阿根廷,只要78美分一个,这多半是由于该国经历了货币大幅贬值的经济危机。最贵的汉堡在瑞士,要3.78美元一个。如此说来,阿根廷比索是全世界汇价最受低估的货币,而瑞士法郎则是最受高估的。大汉堡的国际平均价格为2.49美元,比前些年稍微降了一点。  选用巨无霸汉堡作平价参照物有两大好处。第一,麦当劳在全球120个国家开有分店,大汉堡的组成原料和工序在世界各地基本没有变,可以保证同质同量。第二,大汉堡虽只是一件商品,却包含了多种原料和劳动,如面包、肉类、调料和人工制作,因此也可以把它的价格看作一种综合指数。  大汉堡指数起初只是一项测度货币是否反映了真实价值的辅助性参考指标,但今天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根据它预测汇率市场的走向。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巨无霸在各国经过汇率换算以后价格应该相等,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可以据此判断各国货币汇率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比如90年代早期,大汉堡指数就预言包括英镑在内的几种货币相对于德国马克被高估了,一段时间过后英镑汇价果然下跌。再如1999年,大汉堡指数表明欧元在刚刚发行之时就已经被高估了,而当时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欧元会升值。索罗斯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曾在欧元启用之时关注过“大汉堡指数”显示的欧元卖出信号,后来却决定忽略这项信息。不久人们就发现大汉堡指数押对了宝。2002年4月,大汉堡指数发出了卖出美元的强烈信号,因为它被已经被严重高估了。此后美元上下跳动,最后以跌幅12%收场。  大汉堡正在成为一道经济学家必点的快餐,近年来已经有十多项关于汉堡指数的国际金融研究。一些学者们认为,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包括大汉堡指数,的确是汇率变动的良好指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李莲盎(音译LILianOng)最近推出了这一领域的专著——《大汉堡指数:购买力平价的应用》(TheBigMacIndex:ApplicationsofPurchasingPowerParity”)。她认为大汉堡指数在跟踪汇率长期趋势方面有着惊人的准确性。而在短期,币值可能仍然会在一定时间里偏离购买力平价。90年代早期大汉堡指数多次显示美元被低估了,然而美元在之后几年仍持续下滑。  也有不少经济学家并不觉得巨无霸是一道美餐,每次《经济学人》更新大汉堡指数时,总有人抱怨汉堡经济学没有去掉芥菜味。在他们看来,大汉堡指标其实非常片面,因为汉堡只是快餐中的一种食品,而快餐只是国民食物支出中的一小部分,而食物支出在发达国家仅占较少比重。小小汉堡并不能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但如果某些国家的经济水平、文背景、消费习惯差别不太,大汉堡指数还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汇率的变动趋势的。  最近几年的《经济学人》“汉堡经济学报告”指出,巨无霸汉堡售价最便宜的国家为中国、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在这些国家汉堡标价一般低于1.35美元,表明这些国家的币值被严重低估50%以上。售价最高的国家包括丹麦、瑞士和瑞典,这些国家的币值被高估了30%到70%。大多数新兴工业国家的货币相对于美元被低估了30%-50%。这意味着,那些汇率与汉堡汇率近似的货币(如韩元)相对于其他新生经济的货币就被高估了。由此似乎也不难理解为何人民币近期面临着强大的升值压力。但另一方面,这种汇率差异不见得完全是汇率政策的产物,而是源于各国不同的生产力水平。  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更高,但它们的优势在非贸易商品和服务方面相对于可贸易商品就小多了。如美国制造芯片的生产率比中国高很多,但美国理发师的水平可能还不如中国的剃头匠。由于劳动力市场的自主调节,工资水平在一国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大抵是相同的,并没有反映部门之间的生产率差异。这样穷国的非贸易商品相对来说就比较便宜,富国就比较贵了。外汇市场上的币值主要是由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的;而购买力平价汇率是由一揽子商品和服务计算的,包括大汉堡这样的不可贸易商品。因此穷国的货币看似总是被低估的。李莲盎发现汇价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幅度总是与一国与美国的生产力水平差异有关。调整了这项因素之后,大汉堡指数能够更好地跟踪汇率水平。  大汉堡指数并非精确完美的经济指标。这不仅仅是由于购买力平价理论中的时滞效应,大汉堡的地方价格还会受贸易壁垒、消费税和消费偏好的作用而发生扭曲。不过,它的确使购买力平价理论获得了更为广泛和便捷的应用,在国际金融领域具有的一定的指导意义,有时甚至十分灵验。

物价尤其蔬菜食品为何持续走高?预测今年小麦价格走势。各写速拉防员督厚都能一篇论文。

预测今年的小麦价格走势  全球气候异常国际粮价上涨  国际粮食价格暴涨,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历史交易数据可见一斑:小麦期货自每蒲式耳456美分猛涨55%至本月初的707美分,该涨速为50年来最快;玉米期货自每蒲式耳343.25美分涨21.8%至418美分;大豆期货自每蒲式耳894.5美分涨15%至1029美分;美国2号长粒糙米由每磅9.9美分涨14%至11.30美分。  造成这波粮价上涨的主因,是全球气候异常及过度宽松的全球货币政策。  全球许多小麦主要产区出现了严重灾害天气。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地遭遇百年难遇的高温干旱,而这三国均列全球小麦出口前十名,市场预期其减产可能接近三成。全球其他主要小麦产地气候也不佳,加拿大降雨过度,欧洲部分小麦产区遭遇旱灾,澳大利亚闹起蝗灾。此外,人口大国印度因基础设施落后,存放小麦库房有限,居然造成了许多小麦腐烂。  国内看涨预期进一步加强  最近一个月来国际粮价的剧烈波动,加之夏粮减产、西南干旱、南北方洪灾等不利因素,使得市场对粮价上涨预期进一步提升。  国家发改委8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主产区红小麦、白小麦、混合麦三种小麦平均收购价为每50公斤(下同)98.66元;早籼稻、晚籼稻、粳稻三种稻谷平均收购价为109.32元;玉米平均收购价为91.81元。在上半年粮价有所攀升的情况下,又传来我国七年来首遇夏粮减产的消息,虽然降幅仅为0.3%,但也使得看涨预期进一步加强。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指出,在今年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明显的基础上,眼下玉米主产区吉林省正在遭遇洪水,灾情对未来玉米产量的影响还难以估计。另据中华粮网分析,此前南方洪涝可能使得部分早稻主产区减产高达20%。  值得关注的是,非主粮产品价格的波动比主粮更为明显。比如前段时间疯涨的绿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农业部查询系统搜索发现,在北京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5月19日的绿豆价格是3月19日的两倍。  国家粮食*:目前粮源充足  关于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的影响,早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曾公开表示,“近几年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而同期我国国内粮价保持了基本稳定、稳中略升的态势”,“我国粮价的变动是**综合考虑农民的种植成本和收益等情况所制定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控的结果,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较小。”  国际小麦期价回调强麦震荡平稳  国际小麦价格在8月5日俄罗斯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后大幅上涨至近两年来新高,上周出现回调,本周延续下行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对小麦减产的恐慌情绪正在消退,麦价逐步回归理性。本周五,CBOT小麦收盘于679.0美分/蒲式耳,较上周五收盘价702.4美分/蒲式耳下跌23.4美分,跌幅3.33%。本周国内强麦期货走势震荡平稳,周五高开低走,收于2454元/吨,较上周五收盘价略跌1元/吨。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尚无理由担心出现全球性粮食危机,但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市场走势仍待密切观察;国内市场小麦供应宽松,加之目前面粉市场处于需求淡季,且国家加大粮食市场调控力度,预计短期内国内麦价将呈平稳趋弱格*,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  物价尤其蔬菜食品为何持续走高?  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灾害的严重性,以及种子、化肥、农*的成本价格,还有种植的多少、老百姓对蔬菜的需求……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再加上少数菜商大量囤积,垄断市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什么中国的物价持续走高?  具体的物价上涨原因有以下几点:  1.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  2.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年之内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上涨了x%,也就是增值了x%,现在我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出口销售,国内自己人消费的其实很少,因为大家的钱都拿去买高价房了,谁还有多余的闲钱用己消费???  3.寡头垄断行业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竞争;  4.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  5.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指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额需求状况;其实通货膨胀有3种解释,这只是其中一种。  6.生产要素价格,其中土地是最关键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受国家严格控制,导致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其相关的产业链条同时受影响;当然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炒房引起的。  7.国家财政购买力度,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认为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了,就减少对某种商品的购买,反之道理一样。  8.物价指数,资金具有投资回报率或资金价值,也就是折现率和本金化率.说白了就是未来的钱不如现在的"钱"值钱,未来同样的钱购买力不如现在买的东西多;  9.国际经济对我国有很大影响,包括外汇储备情况。目前我国大概有2万亿美圆的外汇储备。自从加入WTO以来,跟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  10.这一条本人认为非常关键。美国大型金融投机集团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掠夺。  中国外汇制度改革以来,尤其2007年,人民币对美圆上升5%,这是美国控制的。目的是象90年代对日本进行经济掠夺一样。举个例子:2006年1美圆=10元人民币,美国人在2006年用1美圆换了10元人民币,用这10元人民币买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价翻一翻,美国人把房子卖了得到20元人民币,而2007年人民币升值,假设1美圆换8元人民币了,美国人再将20元人民币换成美圆就是2.5美圆。如此可见,美国人的1美圆在一年时间就变成2.5美圆,他赚了中国多少???2.5倍的利润啊。而且这2.5美圆回到美国又可以继续投资美国,美国经济又可以发展了,美圆重新升值。还有1美圆换**民币10元投资固定资产后,市场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银行就会发行10元人民币来弥补这个空挡,而这2.5美圆走了以后留给中国的却是市场上多了10元人民币,还不通货膨胀才怪。中国被掠夺后,人民币再度贬值。就跟日本一个结*,看着吧,朋友,有你哭的那一天......  再来看看价值规律,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综合了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  商品价格的本质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内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和流通;  2.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  3.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转化形态.  影响今年小麦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一是粮食连续6年丰收将为国家调控提供物质保障基础。  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国内小麦连续6年增收。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份预测,2009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21万公顷,较上年2362万公顷略有增长。预计2009年小麦产量为11495万吨,较上年的11246万吨增长249万吨,增幅2.2%。  二是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数量依然较大。  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累计收购4004.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00万吨。其中,白麦收购量约为3799万吨,混合麦208万吨;不完善率10%-20%的小麦共占138万吨。  三是托市收购政策决定了小麦市场仍将以“政策市”为主。  从国家政策来看,国家政策对于小麦市场具有无可置疑的话语权,其归根结底仍在于**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粮源,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市场的供需状况。具体来看,在不同阶段,国家主要通过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量的变化来调控市场。对于拍卖底价的调整国家将坚持顺价销售原则,也就说每次调价的背后都伴随着现货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对后市价格的预期。而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的大小则反映了**对当前市场的一种预期。一般而言,市场需求加大投放量则会增加,供给量加大,打压小麦价格,反之亦然。  四是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小麦托市收购底价的不断上调将引领市场预期。  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2009年10月12日召开的***常务会议,明确2010年我国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水平上调3分/斤,其中白麦提高到0.90元/斤,红麦及混合麦提高到0.86元/斤。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将推动粮价稳步上移。  总体来看,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小麦托市收购底价的不断上调将引领市场预期,预计小麦价格将表现为温和上涨的态势。  物价为何持续走高(经济聚焦)  虽然人们此前猜测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居高不下,实际结果还是出人意料地走出25个月的新高: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0.1个百分点。  CPI涨幅为何如此之高?据国家统计*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1.4%,比上个月多了0.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3.0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10月份本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食品价格为什么反而上涨这么多?  盛来运分析说,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比较大,一个是于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多发,例如10月份海南发洪灾,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而是流动性过剩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期做分析时表示,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引起的,除了蔬菜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外,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  “货币发行过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3.3万元,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换手率很高。”周望军分析认为。  分析认为,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10月份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目前,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  实现全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  CPI涨幅不断刷新,加大了实现物价涨幅3%的年度调控目标的难度。张平此前曾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  “我们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是加大通胀预期。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盛来运认为。  虽然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有一定难度,但调控部门并不是很悲观。张平表示,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基础在于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  “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是重要物资储备充分,这么多年国家也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物价的经验,防止通货膨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手段保障,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周望军说。  据周望军介绍,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对目前商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的“游资炒作”现象,周望军明确表示,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密切监控游资的动向,严格防范其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  食品和居住是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  虽然人们此前猜测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居高不下,实际结果还是出人意料地走出25个月的新高: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0.1个百分点。  CPI涨幅为何如此之高?据国家统计*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1.4%,比上个月多了0.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3.0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10月份本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食品价格为什么反而上涨这么多?  盛来运分析说,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比较大,一个是于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多发,例如10月份海南发洪灾,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而是流动性过剩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期做分析时表示,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引起的,除了蔬菜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外,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  “货币发行过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3.3万元,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换手率很高。”周望军分析认为。  分析认为,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10月份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目前,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  实现全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  CPI涨幅不断刷新,加大了实现物价涨幅3%的年度调控目标的难度。张平此前曾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  “我们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是加大通胀预期。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盛来运认为。  虽然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有一定难度,但调控部门并不是很悲观。张平表示,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基础在于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  “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是重要物资储备充分,这么多年国家也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物价的经验,防止通货膨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手段保障,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周望军说。  据周望军介绍,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对目前商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的“游资炒作”现象,周望军明确表示,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密切监控游资的动向,严格防范其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  我也是晋州一中新生,不得不下功夫。不许全抄啊,费了我好大劲的!童鞋们,感激我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近一个月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5月PMI数据出炉、人民币汇率走势解读|香帅财富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