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转板上市意见!新三板要来A股,你准备好了吗…
新三板又有大动作,转板指导意见出台了!
6月3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转板上市意见》),明确了转板上市的范围、条件、程序等有关要求。意见明确在新三板(股转系统)精选层挂牌满一年的企业,可申请转板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
建立转板上市制度,是在d中央、***的决策部署下,由中国证监会统筹研究推出的一项资本市场重要改革措施,有助于充分发挥新三板市场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
新三板转板科创板或创业板要点
《指导意见》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有以下主要制度安排:
1
1、试点期间,符合条件的挂牌公司可以申请转板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
2、申请转板上市的企业应当为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且在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还应当符合转入板块的上市条件。
3、转板上市条件应当与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条件保持基本一致,交易所可以根据监管需要提出差异化要求。
4、转板上市程序。转板上市由交易所依据上市规则审核并作出决定。
5、挂牌公司申请转板上市应当按照交易所有关规定聘请证券公司担任上市保荐人。
6、股份限售安排。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还要符合交易所业务规则的规定。
转板机制的推出主要有三方面作用
全国股转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此次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的核心措施之一,建立转板上市制度,允许精选层挂牌公司直接转板上市,有助于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机联系,拓宽挂牌公司上市渠道、激发新三板市场活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具体来看,转板机制的推出主要有三方面作用。
1
一是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差异化、便利化服务,企业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交易场所,充分利用不同市场的特色制度支持企业发展。
二是打通了中小微企业成长上升的通道,精选层在交易规则、流动性水平、公司监管等方面与交易所市场趋同,挂牌公司经过新三板市场公开披露信息和规范治理,再通过转板进入交易所市场,预期更加明确、风险更加可控,有助于坚定中小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
三是促进新三板市场功能发挥,转板制度形成示范效应,与“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的分层机制结合,构建出上下贯通的市场结构,有利于通过传导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形成符合投融双方需求的良好市场生态,更好服务中小企业成长壮大。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股转公司正在稳步推进精选层落地工作。公开资料显示,截至6月2日,全国股转公司已受理47家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精选层挂牌的申请,并向其中36家企业出具了问询意见;市场合格投资者已超100万户,多家公募基金向证监会申请设立新三板基金产品,其中6只公募产品已获批设,为实施公开发行和发挥市场定价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精选层设立后,全国股转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完善监管机制、加强交易监控,切实提高挂牌公司质量。”全国股转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国股转公司将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按照《转板上市意见》的要求,与沪深交易所建立转板上市监管衔接工作机制,就涉及的重要监管事项进行沟通协调,进一步明确细化信息披露等具体安排,保障跨市场监管协同有效运作。此外,全国股转公司正继续积极研究推进与区域股权市场的合作对接机制,更好发挥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内承上启下作用。
100万可开户:打新中签率可达100%
当然,新三板不是所有人都能参与,有一定开户门槛,至少要有100万才能开通。
按不同的层级,新三板的交易权限分为三类,不同类别的开通条件不一样: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开通的资产门槛分别是100万、150万、200万。
根据新三板精选层的发行规则,参与打新中签率可达100%。相对目前A股打新,新三板打新有如下两大特点:
第一、不需要市值配售,打新需要现金申购缴款
新三板精选层网上投资者参与申购无存量持仓市值要求,只需要申购时缴付申购资金即可参与,最低申购100股,最高可达网上初始发行数量的5%。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板打新缴款的时点与金额与目前主板、科创板存差异,目前主板、科创板“打新”是确定中签后按中签股数对应的金额缴款;而新三板因为是现金打新,所以打新时需要全额缴付申购资金,待获配股数确定后退回多缴款项,缴款至退款之间间隔约两个交易日。
第二、新股按申购量平均分配,因而大概率可100%中签
当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上发行数量时,根据网上发行数量和有效申购总量的比例计算各投资者获得配售股票的数量。
其中不足100股的部分,汇总后按时间优先原则向每个投资者一次配售100股,直至无剩余股票。市场预计,按照目前全市场符合新三板精选层开通条件的投资者数量来看,基本都能100%中签。
比如说:发行人网上发行股份2000万股,网上投资者认购总量2亿股,获配比例是10%。投资者A申购2万股,则获配2000股,投资者B申购3000股,按照配售比例计算,应获配300股。
100万投资者“跑步”进场,公募基金也来了
据中国基金报最新获悉,截至2020年6月2日,新三板合格投资者累计开户数量已突破百万,达1004858户,较改革启动前增长近80万户,增长约3.4倍。4月以来交易日日均新开户数保持在1万户以上。
2019年12月27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修改后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明确了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的投资者准入门槛分别为100万元、150万元和200万元,标志着本次新三板改革涉及的投资者适当性调整正式落地。
据券商人士分析指出,由于新三板深化改革政策频频落地,尤其是投资者门槛从原有统一的500万元降低到最低精选层100万元,门槛降低让更多的投资者能够参与到新三板之中,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大。
北京南山京石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表示,“假如首批精选层集中挂牌30家,按平均净利6000万元、20倍市盈率发行25%粗略计算,平均发行3亿元,首批累计发行90亿元,2000亿元资金打新90亿元新股,认购倍数将至少超过22倍。”
不只是个人投资者,机构也在迈步进入新三板市场。6月3日,华夏、南方、富国、汇添富、招商、万家等基金公司申报的可投新三板公募基金纷纷拿到批文,成为首批参与新三板精选层投资的公募产品,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市场也将正式“破冰”。
大家都在看
来源:综合自金融时报客户端中国基金报
记者:张弛
编辑:余嘉欣
邮箱:fnweb@126.com
新三板|7家公司游走在A股与新三板之间:再不认真,可能哪个资本市场都不是你的菜
文|挖贝网 李矛、张窦
对于资本市场,你不认真就输了!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登陆资本市场,都是该公司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刻。对于这样的历史性时刻,任何公司都应该都有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采取投机的态度,看到哪个市场有机会就想去试试,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君实生物是最知名的公司。该公司目前仍然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全国股转公司推出“3+H”,随后该公司登陆港交所。到了2019年,科创板诞生了,君实生物正在排队登陆。目前,还不知道君实生物是否能如愿登临科创板,但该公司在港交所的表现,并不比在新三板好。
君实生物是个特例,但像君实生物这样,对登陆资本市场缺乏长远规划的新三板公司确实不在少数。据挖贝网统计,在新三板深改消息出炉后,有7家终止上市辅导选择留在新三板,部分更是冲着精选层而去的。
不过,挖贝网发现,这些游走在A股与新三板之间的公司,其实本身质地并一定很好。
游走在A股和新三板之间
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如火如荼展开。既有面向微型企业的区域交易市场,又有面向中小企业的新三板市场,还有创业板、中小板以及主板。
资本市场板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了企业不知道如何选择,不少企业觉得自己哪个板块都是自己能够着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少企业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特别是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在制度上允许他们边在新三板挂着,还可以奔A股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共有987家进入上市辅导期。而这些企业中,至少有7家在2019年10月25日新三板深改启动以来出现动摇,宣布终止辅导期,回到新三板怀抱。
天地壹号是这其中最为典型的。该公司2015年8月挂牌新三板,而在此之前的2012年,该公司就启动上市计划,并进入辅导期。
之后,天地壹号资本运作就像玩“迷踪拳”。先是弃A拟投向H。最后,在哪个市场都没能去成的情况下,在2015年8月份成功登陆新三板市场。
天地壹号创始人是陈生,对于这位创始人大家听起来陌生,但他还有另外一个标签“北大养猪”。公司主营苹果醋饮料。2012年8月,公司与广发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进入辅导期。2013年7月,公司按下IPO“暂停键”,申请中止发行上市辅导协议,暂时搁置了首次公开发行与上市的申请。2013年9月左右,天地壹号还曾尝试港股上市,最终无疾而终。2015年8月,转而挂牌新三板,挂牌当天股价达到30元/股,公司市值130亿。
挂牌新三板依然挡不住天地壹号想上市的梦。2015年11月,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对天地壹号在新三板上市并不满意,认为价值被低估。2016年2月,天地壹号重新启动上市计划,进入上市辅导期。天地壹号冲击A股未能成功,一直没到IPO排队阶段。
在新三板深改的诱惑下,陈生这回算是踏实了,宣布与广发证券终止了上市辅导合作,并且向广东证监*报送了相关材料。
另外一家打IPO持久战的公司是惠柏新材,该公司2015年7月30日挂牌新三板,2016年6月30日进入上市辅导期。2020年1月9日,在精选层细则出炉后,惠柏新材宣布,鉴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终止上市辅导。前后大约经过1300天,惠柏新材的IPO画下终止符。
业绩表现基本无缘A股或精选层
游走在A股和新三板之间,一方面是因为选择多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是公司对资本市场认识不清,对自己认识不清晰。
综合分析7家公司,虽然他们曾经做过“A股梦”,其实,他们回到新三板,也不太能享受到精选层这么红利,原因还在于他们自身的实力不够。
上述企业中,昌耀新材等3家公司2018年归母利润规模均在1000万元以下。2019年上半年,6家公司的归母利润低于1200万元。它们达不到上市创业板的隐形利润门槛,甚至有可能达不到即将推出的精选层门槛。
以白虹软件为例,2019年上半年亏损1683万元。按照精选层4套标准,哪条都够不着。
回顾白虹软件近年来表现,2016年是公司业绩表现较好的一年,当年公司收入冲上1亿元,同比增长82%;归母利润1973万元,同比翻一倍以上。随后,2017年2月,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接受海通证券的辅导,冲刺IPO。
但从2017年以后的财务数据来看,白虹软件业绩规模或难达到上市要求。2017年,公司亏损1934万元;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下滑4%,归母利润600万。
2019年,公司业绩未有好转,反而明显下滑。根据中报显示,公司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82%,至494万元,亏损1683万元。
昌耀新材近年来利润下滑较为明显。公司归母利润从2017年的4396万下滑至2018年的934万,降幅78%;扣非后利润从3441万降至294万,降幅91%。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润规模未有明显好转,归母利润723万,扣非后利润242万。
仔细核实7家企业财务指标,除天地壹号外,其余6家企业达不到精选层四套入层标准中的任意一条。
- END -
本文系「挖贝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三板和主板的区别?
关于这个问题,新三板和主板是中国股市中两种不同的交易板块。主要区别如下:
1. 上市门槛:新三板相对主板来说,门槛较低。新三板企业无需满足主板上市的严格条件,注册资本只需100万元,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即可挂牌。而主板上市公司需要满足更高的条件,如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连续盈利三年等。
2. 监管力度:相比主板,新三板的监管力度较弱。新三板企业受到的监管相对较少,信息披露要求相对简单,市场流动性也较低。而主板上市公司受到更严格的监管,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市场流动性更高。
3. 投资者群体:新三板主要面向中小投资者,主要包括个人投资者和中小机构投资者。而主板则面向各类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以及境外投资者。
4. 融资渠道:新三板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新三板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转让、定向增发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而主板上市公司则主要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5. 交易机制:新三板采用场外交易机制,即股权转让。而主板采用场内交易机制,即交易所挂牌交易。
总的来说,新三板相对主板来说,门槛低、监管较弱、投资者群体较小,但也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而主板则门槛高、监管严格、投资者群体广泛,但也具备更高的流动性和市场认可度。
新三板上市和a股上市有什么区别
1.估值不同,A股和新三板估值上基本差十倍,传统行业基本差五倍到六倍。2.泡沫不同,对于那么厌恶泡沫的投资者来说,新三板市场更属于价值投资。A股泡沫很大,做一个公司,做一个行业,做一波行情,机会是巨大的。3.流动性不同,A股是竞价交易,新三板是做市交易和协议交易。4.交易者不同,在A股市场里,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在新三板市场中,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散户比较少,因为有500万的开户门槛。5.上市难度不同,新三板复合要求的基本一年就可以,A股高制约、高审核周期比较长。
新三板上市和a股上市的区别
新三板上市与A股主板上市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对象不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定位主要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这类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2、准入条件不同全国股份...
企业在香港上市比较好,还是在新三板上市比较好?
新三板上市会好一些。目前新三板是注册制发行,只要企业实行股份制,运作2年以上就可以申请新三板挂牌,地方**还有奖励;如果是高科技或互联网公司,一年后还可以转板创业板。而香港市值由于估值较A股低,募集资金肯定不如A股。所以还是建议首先上新三板。
【深度】A股与新三板并购市场分析比较
●近几年来,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板块和性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来源板块来看,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参与并购占比逐步提升,改变原来主板公司一枝独大的*面,其中今年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比重分别为40.4%,33.3%和26.3%,形成三足鼎立*面。考虑到创业板整体规模不大,远低于主板规模,所以创业板公司并购热情较高,参与率明显高于主板。
●A股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在2014年之前成功率较高且较为稳定(70%以上),而从2014年开始,虽然并购数量大幅上升,并购项目的成功率却连续跌破70%,这可能是并购热情高涨后,并购项目质量有所下滑导致。而今年年初以来,并购完成次数和失败次数分别只有5起和4起,通过率却创造了55.56%的最低点,显示今年年初以来,并购新三板标的难度加大。
▌并购政策日趋规范上市公司重组提速
A股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活动起步于1993年的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此后十年,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鼓励支持企业进行并购,但是干预并购交易频繁,直到2002年,才开始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并购时代。从2006年开始,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开始解决以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并购步入新的阶段,尤其是2010年《***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文件的出台,**放宽民营资本准入,消除企业兼并重组制度障碍,市场并购热情再度点燃。
2014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加速。我们统计了从2006年到2016年6月30日的上市企业已完成的并购数据后发现:1.上市公司已完成的并购数量逐年增长,由2006年的673件增长到了2015年的2001件,尤其是2014年的同比增速高达73.28%。2.每年的并购总金额呈现总体增长态势,由2006年的1359亿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12333亿元;与并购数量情况类似,2014年和2015年同比增幅较大,这是由于当时股市行情火爆,上市公司估值相对较高、并且融资较为便利所致;而每单平均并购金额也呈整体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每单2.02亿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每单6.16亿元,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该数值一直处于每单4亿元以上的较高区间。
并购方式:以现金收购的协议转让为主。通过对上市公司2006年至2016年上半年并购数据的统计,我们发现,上市公司并购方式虽然很多,但是分布较为集中,主要是协议转让方式,占比为72.3%,其次为挂牌转让和发行股份购买方式,占比分别为6.6%和5.7%。
并购目的:主要是多元化战略、行业整合和横向整合。这三项占比分别为38.1%,31.9%和21.0%,业务转型和借壳上市占比较少。
并购主体:中小创上市公司参与并购的占比提升。近几年来,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板块和性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来源板块来看,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参与并购占比逐步提升,改变原来主板公司一枝独大的*面,其中今年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比重分别为40.4%,33.3%和26.3%,形成三足鼎立*面。考虑到创业板整体规模不大(截至今年7月末为525家),远低于主板规模,所以创业板公司并购热情较高,参与率明显高于主板。
资本属性:民营企业参与并购比重提升很快。市场并购主体已经由原来的国有企业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主要是民营企业为主,其中今年年初至6月末,参与并购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79.7%。
行业分布:工业、材料和可选消费行业发生的并购案例最多,能源、公用事业和电信服务平均每单并购金额最大。工业、材料和可选消费行业的并购案例分别为2912件、2282件和2221件,不过其平均并购金额并不大。其中,工业领域的并购金额每单仅为1.74亿元;而每单金额较大的行业为能源、公用事业和电信服务,分别为6.77亿元,4.85亿元和4.20亿元,和这三个行业资本密集型的特点相匹配。
区域分布:发生并购较多的是沿海发达省市。其中,广东和北京发生的并购事件占比最高,分别达13.1%和11.1%,但是内地平均每单并购金额较大的却是宁夏与海南;境外并购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并购成本显著高于境内,显示企业靠并购出海仍面临资金成本较大的压力。
项目执行:整体较为平稳。2006年至2014年间大体维持在90%左右的执行成功率(2007年为86.7%,成功率较低),从2015年开始,成功率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创出了80.48%的新低,显示出最近一年多市场监管政策明显趋向严格。
▌新三板被并购现状
2014年以来新三板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截至今年7月底,挂牌企业约8500家,行业跨度广泛,因此也成了A股上市公司重点关注的并购标的选择池。我们统计了新三板市场被上市公司并购的项目数据,截至2016年7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对新三板公司总共发起并购263起,涉及金额839.82亿元。
2014年以来并购案例数大幅增加。从时间分布来看,上市公司对新三板并购在2013年之前还是比较少的,从2014年开始,A股上市公司频频对新三板市场内标的发起并购,其中2014年并购事件为54起,是2013年19起的约三倍,涉及金额121.14亿元,而到了2015年更是创造了98起的历史新高,涉及金额337.83亿元。今年前7个月,相关并购事件发生了51起,涉及金额263.39亿元,A股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热情在持续增加。
并购案例成功率下降。A股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在2014年之前成功率较高且较为稳定(70%以上),而从2014年开始,虽然并购数量大幅上升,并购项目的成功率却连续跌破70%,这可能是并购热情高涨后,并购项目质量有所下滑导致。而今年年初以来,并购完成次数和失败次数分别只有5起和4起,通过率却创造了55.56%的最低点,显示今年年初以来,并购新三板标的难度加大。
信息技术、工业和材料行业是被并购的主要方向。根据对已完成的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项目数据统计,我们发现并购标的各个行业都有涉及,但是分布非常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工业和材料三大行业,其比重分别为39.73%,15.07%和12.33%。
被并购标的与创新层重合度较高。根据Choice数据统计,A股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目前已完成的案例总共为73起,除部分被并购企业被摘牌退出新三板市场外,其余52家被并购企业中,后续进入新三板基础层的企业有38家,进入创新层的有14家,从绝对数量上来看,进入基础层居多;但是从相对比例来看,被并购的新三板企业中有26.92%进入创新层,而目前整个新三板市场上,创新层公司占市场比重为13.5%,被并购企业进入创新层的比例要高于进入基础层的比例。
民企更加积极参与并购活动。从A股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已经完成的数据来看,买卖双方企业性质分布大体一致。其中都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买卖交易双方民营企业比例分别为78.08%和79.45%,而地方国企和央企参与并购和被并购比例较小。
广东、江苏等区域被并购的案例较多。新三板被并购公司所在区域主要以广东、江苏、北京和浙江为主,所占比重分别为32.9%,15.1%,11.0%和13.7%,这是因为这些区域新三板公司较多,可选并购标的数量和质量都较其他省区好。
1/4的案例为100%控股。从A股上市公司已完成并购新三板企业的数据来看,并购项目交易的新三板标的股权多以参股形式,即占股权50%以下,其比例为41.1%;其次为50%-100%,比例为34.25%,100%完全控股收购所占比例为23.29%。整体而言,并购新三板公司项目多数不以绝对控股为目的,这样可以一定程度规避并购投资风险。
1/2的案例为支付现金的协议收购。上市公司对新三板标的的并购主要采用协议收购为主,比例为49.32%,其次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方式,其比重为27.40%。
99%的被收购标的为协议转让方式。新三板市场中已被上市公司并购的企业里,被并购时转让方式多是以协议转让为主,占比为98.6%,而被并购时为做市转让方式有1家,占比仅为1.4%。
少量投资机构通过并购退出。在统计的新三板被上市公司并购项目中,券商参与投资标的方的共有9起,私募参与投资标的方的共有41起,而目前在政策尚未放开条件下,公募基金产品尚未参与并购新三板企业投资,机构参与并购新三板公司项目还是以私募为主。
2016年至今已完成的并购案的平均估值为对应2015年32倍PE(剔除数值为负或者大于100的极端PE);对应2015年3.6倍PS(剔除大于30倍的PS数据)。其中,有业绩承诺的并购案例仅有1家,承诺兑现尚未完成。
2015年已完成的并购案的平均估值为对应2014年的28倍PE,和4.5倍PS。其中,有业绩承诺的并购案例共有13家,2015年业绩承诺未兑现的有1家,为奥克股份的标的方东硕环保。2015年业绩承诺已兑现的共有3家,承诺兑现进行中尚未完成的共有3家。
2012-2014年期间已完成的并购案的平均估值为对应上一年净利润的18倍PE,3.3倍PS。其中,有业绩承诺的并购案例共有13家,承诺兑现完成的仅有1家,为海格通信的标的方摩诘创新。
▌估值比较
通过对主板上市公司对新三板公司进行并购的最新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近几年,新三板已完成的被并购企业的整体估值平均为28倍(并购市盈率的算术平均值)。根据上交所交易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各板块股票的市盈率(整体法)分别为创业板77倍,中小板51倍,主板26倍。而2016年年初以来,已完成的被并购新三板企业的平均估值为32倍(并购市盈率的算术平均值),虽然与A股主板市盈率差不多,但是和更具可比性的创业板和中小板估值相比较,显然前者的被并购估值还是处于较低水平,这样解释了为何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频频在新三板市场寻找并购对象。
考察新三板被并购标的的平均估值PE与PS的变化:2012-2014年期间总体水平为18倍PE和3.3倍PS,且年份之间波动较小。2015年新三板迎来快速发展,市场总体估值抬升,被并购项目的平均PE达到28倍,PS达到4.5倍。2016年至今的案例数较少,平均估值PE进一步上升至32倍,平均PS为3.6倍。
而根据对2010年以来A股市场重大并购项目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A股上市公司并购时注入资产溢价水平整体较为稳定,基本维持在700%-750%区间震荡运行,但是在2015年,其溢价水平也经历了冲高行情,达到935%的高位;而今年年初以来,其溢价也与新三板被并购标的PS估值一样,回落了20%以上,这显示出两个市场之间估值具有很大相关性,两者或有联动效应。
今年年初以来,A股上市公司对新三板市场开始发起的且正在进行中的并购项目有42项,数量上超过截至目前该类已完成并购项目的一半,这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趋势不减。从估值来看,去除极端值后的平均PE为20倍,平均PS为3.3倍,横向来看,这一估值水平仍然较创业板和中小板便宜;但是纵向来看,这些未完成的被并购项目的平均估值较今年和去年已完成项目的平均估值有所回落。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多资讯,请关注问鼎新三板
新三板上市和物留主板上市区别?
新三板和A股主板市场的最大区别有两点:1、上市条件要求不同。主板市场上市条件相对严苛得多,例如要求上市之前连续三年净利润率必须保持6%以上,而新三板只需要一年即可上市。2、退市条件也不同。主板A股退市的硬件是连续三年业绩亏损,而新三板只需发现严重问题就可退市。3、盈利要求。在上市条件上,新三板对企业的盈利没有要求,只要求企业的主体及相关经营规范等,有主办券商进行推荐和持续督导即可。在上市审核上,A股上市公司需要证监会发审委进行审核。而股东人数未超过200人的企业申请在新三板挂牌时,证监会豁免核准。4、交易权限。在交易上,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份只能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完成转让,而A股可以在上交所和深交所进行交易买卖。在投资者资格上,新三板对投资者设置了一定门槛,机构投资者要求注册资本500万以上,而自然人投资者,要求本人持有证券资产市值300万人民币以上,并且有两年证券投资经验。A股市场则没有要求。
新三板和a板的区别?
新三板和a板的投资者不同,公司挂牌要求不同,交易规则也不相同。
具体区别在于:
新三板是原中关村股转系统改革后的产物;A股是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的股票。
投资者不同,A股投资门槛低,目前国内散户仍然占据主体低位,机构投资者队伍在不断壮大;新三板投资门槛高,多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
公司挂牌要求不同,企业挂牌上市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如企业注册资本,盈利额等。根据上市要求从严到宽松依次为: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因此新三板企业挂牌难度低,大多数企业都符合要求,是目前已挂牌6000家,年底突破1万家的主要原因。
交易规则不同,新三板可以采取协议方式、做市方式、竞价方式或其他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转让方式。而主板、创业板多采用竞价交易方式,大宗交易采用协议大宗交易和盘后定价大宗交易方式。
在证券市场上,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有何来自区别和共同之处?
主板、创业板,还有中小板都是场内市场,也就是在上交所、深交所公开交易的,新三板以及地方股交中心属于场外交易,非公众公司。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风险依次加大。共同性在于都属于直接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