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曲线的应用
收益曲线是分析利率走势和进行市场定价的基本工具,也是进行投资的重要依据。国债在市场上自由交易时,不同期限及其对应的不同收益率,形成了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曲线”。市场因此而有了合理定价的基础,其他债券和各种金融资产均在这个曲线基础上,考虑风险溢价后确定适宜的价格。在谈到利率,财经评论员通常会表示利率走上或走下,好象各个利率的走动均一致。事实上,如果债券的年期不同,利率的走向便各有不同,年期长的利率与年期短的利率的走势可以分道扬镳。最重要的是收益率曲线的整体形状,以及曲线对经济或市场在未来走势的启示。想从收益曲线中找出利率走势蛛丝马迹的投资者及公司企业,均紧密观察该曲线形状。收益率曲线所根据的,是你买入**短期、中期及长期国库债券后的所得收益率。曲线让你按照持有债券直至取回本金的年期,比较各种债券的收益率。
上海票据交易所交易时间
9:00-17:30。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关于调整中国票据交易系统交易时段的通知,上海票据交易所交易时间内部交易时段调整为9:00-17:30,内部交易结算确举档认截止时间调答侍整为17:正举乱50。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票据交易所)是按照***决策部署,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2016年12月8日开业运营。
什么是债券收益率曲线,收益率曲线有哪些类型?
债券收益率曲线反映的是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水平。利用收益率曲线可以给投资者的债券投资带来很大帮助。债券收益率曲线通常表现为四种情况:①正向收益率曲线。它表明在某一时点上,债券的投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也就是说,此时社会经济正处于增长期阶段,这是收益率曲线最为常见的形态。②反向收益率曲线。它表明在某一时点上,债券的投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低,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进入衰退期。③水平收益率曲线。它表明收益率的高低与投资期限的长短无关,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出现极不正常情况:④波动收益率曲线。这表明债券收益率随投资期限不同,呈现出波浪变动,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未来有可能出现波动。在一般情况下,债券收益率曲线通常是有一定角度的正向曲线,即长期利率的位置要高于短期利率。这是因为,由于期限短的债券流动性要好于期限长的债券,作为流动性较差的一种补偿,期限长的债券收益率也就要高于期限短的收益率c当然,当资金紧俏导致供需不平衡时,也可能出现短高长低的反向收益率曲线。投资者还可以根据收益率曲线不同的预期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的管理方法。如果预期收益率曲线基本维持不变,而且目前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则可以买入期限较长的债券;如果预期收益率曲线变陡,则可以买入短期债券,卖出长期债券;如果预期收益率曲线变得较为平坦时,则可以买入长期债券,卖出短期债券。
【专项研究】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研究报告-手机金融界
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稳步发展,市场自律管理持续加强,运行机制逐步优化,市场服务效率和水平不断提升。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创设范围进一步拓展,参照债券首次拓展至熊猫债,参照实体地域持续扩大,行业扩展至房地产业,有效发挥了为民营房企融资纾困的示范效应;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规模大幅增长,名义本金占比由2021年的9%提高至40%,参照债务类型更趋丰富;信用联结票据(CLN)参照债券实现扩容,支持中资机构境外发债并帮助投资者间接投资参照债券;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创新推出CDX合约业务,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一篮子债券参照实体提供信用保护,与单一参照实体的信用保护合约互相补充,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增强信用保护工具效能。
展望2023年,随着监管政策的完善和市场参与者的成熟,信用衍生工具有望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信用联结票据在中资美元债和自贸区债券市场将发挥更积极的促进作用;保险机构参与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积极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环境
(一)较高的信用风险隐性压力需要信用衍生工具转移风险
2022年,我国债券市场新增8家违约发行人[1],共涉及到期违约债券45期,到期违约金额合计约232.62亿元;新增违约发行人家数、期数和规模较2021年(23家、90期和1037.95亿元)均明显下降。违约企业主要为房地产管理和开发行业。此外,2022年新增展期数量大幅增加,远超违约数量,首次展期发行人28家,涉及展期债券95期,展期规模843.77亿元,较2021年(19家、37期和197.99亿元)均大幅增加。其中以龙光、融侨、金科为代表的房企债券展期,对债券市场信用环境造成一定程度冲击。整体来看,2022年信用债违约边际改善,但房企展期现象快速增多,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仍存较大隐性压力,债券市场对信用衍生工具存在较高的需求。
2022年5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开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专项支持计划由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运用自有资金负责实施,通过与债券承销机构合作创设信用保护工具等方式,增信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竞争力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方向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2022年7月15日,上交所发布《信用保护工具交易业务指引(2022年修订)》,明确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以下简称“CDX合约”)的定义、组合管理人、期限、交易结算等要求,指出在前期信用保护合约试点基础上,开展CDX合约业务试点,并推出首批两个CDX试点产品“CSI-SSE交易所民企CDX组合”和“CSI-SSE交易所大型发行人CDX组合”,以市场化方式支持企业融资。
2022年7月29日,深交所发布《信用保护工具业务指引(2022年修订)》,对CDX合约业务的具体定义、组合管理人管理要求、合约交易结算等安排进行规定,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一篮子债券参照实体提供信用保护,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提升市场活力、增强信用保护工具效能。
2022年1月12日,深交所发布施行《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业务指南第3号——信用保护凭证》,内容包括业务开展前准备与风控要求、凭证创设与登记申请、凭证存续期业务、信用事件发生后结算安排等内容,规范信用保护凭证业务各环节操作流程。2022年7月29日,深交所发布实施《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业务指南第6号——信用保护合约》,进一步明确信用保护合约业务操作流程,规范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业务的开展。2022年8月3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中国场外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基本术语与适用规则(2022年版)》,通过向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参与者提供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的交易确认书或相关交易文件所使用术语的基本定义与适用规则,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
1.银行间市场
2022年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各品种共达成交易338笔,名义本金总计530.64亿元,同比增长42.8%。其中,凭证类产品(CRMW和CLN)共创设202笔,名义本金合计293.45亿元,同比略降1.42%;合约类产品(CRMA和CDS)共达成交易136笔,名义本金合计237.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3.50%。其中,CDS名义本金23.95亿元。整体来看,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仍以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产品为主,2022年CRMW共创设178笔,名义本金总计268.05亿元,同比略降9.2%,市场份额占全部CRM比重由2021年的80%降至51%[2]。
根据交易商协会网站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已有57家CRMW创设机构、52家CLN创设机构、65家CRM核心交易商以及80家CRM一般交易商[3]完成备案,其中理财子公司首次参与备案。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仍是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6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已完成CRMW、CLN创设机构以及核心交易商备案。
2022年,共有21家机构创设了156单CRMW产品(详见附表1),创设规模为222.06亿元,参照实体102家,对应参照债券137期,其中CRMW创设单数较2021年同期(125单)增加24.80%,CRMW创设规模较上年同期(228.6亿元)减少2.86%,参照实体和参照债券期数较上年同期(75家,116期)分别增加36.00%和18.10%,参照债券发行规模为740.72亿元,较上年同期(567.63亿元)增加30.49%。CRMW单月发行单数0~25单,月均创设规模约为18.34亿元,月度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17.98亿元)略有增长。
2022年,银行间市场新创设的156单CRMW凭证期限均与参照债券期限相同,主要为3年(1096天)期(46单)、2年(含731天)期(20单)、365天期(18单)和270天期(13单),创设凭证期限主要在1年以上。参照债券品种方面,债券类型主要为定向工具(53期)、超短期融资券(33期)、中期票据(33期)、短期融资券(13期)、资产支持证券(5期),定向工具成为CRMW创设机构主要参照的标的。2022年12月27日,中债信用增进公司成功创设CRMW,该期凭证参照债券为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创设总金额2000万元,这标志着CRMW参照债券类型首次扩展到熊猫债。
参照实体方面,银行间市场新创设的CRMW涉及参照实体102家,其中有79家参照实体为国有企业,19家为民营企业,国企数量占比超过70%,主要是受监管加码隐性债务化解相关政策影响,部分城投企业融资收紧,融资难度提升,城投债CRMW发行大幅增加,2022年城投债CRMW创设单数、参照实体和参照债券期数分别为72单、54家、65期,均较2021年(36单、32家、35期)大幅增加;参照实体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其中江苏省(25家)、浙江省(10家)和山东省(9家)最多;参照实体主要集中在工业(93家),其次是材料(18家)和金融(14家);参照实体的信用等级分布在AA—AAA级,其中AA级参照实体最多,为53家,占全部参照主体的52%,较2021年(38.40%)提高了13.6个百分点,CRMW进一步向资质较弱的AA级参照主体渗透。
创设机构方面,2022年,CRMW创设机构主要为国有商业银行(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家)、城商行(4家)、证券公司(5家)和担保机构(1家)。其中商业银行创设了140单CRMW,创设规模213.96亿元,担保公司创设了9单CRMW,创设规模6.65亿元,证券公司创设了7单CRMW,创设规模1.45亿元。目前,CRMW的创设机构主体级别均为AAA级,具有很强的风险承担能力,保证了CRMW在发生信用事件时能够如期赔付。
截至2022年底,市场存续CRMW为141单,创设规模199.99亿元。存续CRMW参照实体级别分布中,AAA级、AA+级和AA级参照实体的CRMW占比分别为8.51%、30.50%和55.32%。从到期来看,2023年将有56单CRMW到期,创设规模为62.73亿元。
2022年5月24日,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和上海银行联合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助力民营房企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城控股”)发行2022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并于5月30日完成簿记,这标志着银行间首单房企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正式落地,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拟创设总金额不超过1.30亿元,支持新城控股融资总规模不超过10亿元,参照债券的品种为中期票据,期限2+1年,有效支持了企业中长期限融资需求。2022年共有6笔CRMW支持新城控股、大连万达、美的置业等3家民营房企发债30亿元,有效发挥了为民营房企融资纾困的示范效应。
2022年,信用联结票据(CLN)取得突破,全年创设24笔,名义本金25.40亿元,名义本金同比提高916%,交易占比从不足1%升至5%。2022年,CLN的参照债券大幅扩容,由往年的境内债券扩容到境外中资美元债和自贸区债券。2021年之前,CLN的参照债券均为境内企业在境内债券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2022年,CLN的参照债券主要是境内企业在香港市场或上海自贸区直接或通过SPV间接发行的中资美元债或自贸区债券。CLN的典型业务模式为创设机构在境外投资参照美元债,帮助中资企业成功发行美元债券,并根据投资情况创设CLN产品对冲信用风险并回收现金流,从而帮助CLN投资者实现间接投资参照债券的效果。CLN本质上可以看作“CDS+债券”,其联结的是参照实体的信用风险。由于CLN推出时间短、产品估值计算相对复杂,目前其在债券市场的发行情况仍落后于CRMW。
2022年,CRMA参考债务类型持续多元,帮助投资者释放授信和对冲债券风险。全年交易119笔,名义本金合计213.24亿元,名义本金同比增长464%。CRMA的显著特点是参照债券类型更加丰富,涉及境内银行永续债、中资美元债、境外金融机构“点心债”、熊猫债以及其他境内信用债券等。CRMA的主要业务模式为信用保护买方通过购买保护,实现对冲单一债券投资风险或释放参照实体授信额度的目的。
交易所市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包括两类信用保护工具,分别为信用保护合约和信用保护凭证。经过前期积极探索试点,交易所信用保护工具相关配套机制逐步完善,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2022年交易所市场共有11家证券公司创设信用保护工具规模共计117.70亿元,同比增加217.42%。
2022年7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CDX)试点,以市场化方式支持企业融资。首批两个CDX试点产品为CSI-SSE交易所民企CDX组合和CSI-SSE交易所大型发行人CDX组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担任组合管理人。“CSI-SSE交易所民企CDX组合”参照实体为一篮子优质民营企业,主要都是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民营发债企业,行业分散度高,覆盖存量民企债务规模近600亿元,该组合反映了交易所民营企业的整体信用风险水平,为市场提供了民企债券投资精准对冲工具,通过信用保护助力民企债券融资。“CSI-SSE交易所大型发行人CDX组合”包含100个高信用等级参照实体,成分实体发行债券余额约占交易所市场信用债余额的20%,覆盖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能源、建筑等多个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行业,该组合参考实体代表性强,可作为市场参与者在开展信用风险保护、信用风险处置时的整体市场风险度量指标。
2022年7月29日,为规范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业务开展,进一步明确信用保护合约业务操作流程,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信用保护工具业务指南第1号——信用保护合约》进行修订,形成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业务指南第6号——信用保护合约》。8月15日,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作为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CDX合约)首批组合管理人,发布“CNI-SZSE深交所主要发行人CDX组合”和“CNI-SZSE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发行人CDX组合”,标志着深交所CDX合约业务正式开展试点。招商证券等8家CDX合约核心交易商共计达成合约32笔,名义本金合计9亿元。CDX合约业务的推出,既满足了投资者实现一笔合约交易、多个实体保护的现实需要,也提供了卖方信用保护创设的风险分散机制,与单一参照实体的信用保护合约互相补充,丰富了风险对冲策略,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增强信用保护工具效能。
2022年5月16日,深交所推出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金融”)和专项计划管理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设的信用保护凭证,与“中信证券—联易融—信联1号2期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龙湖供应链ABS”)配套成功完成簿记,这标志着市场首单联合创设ABS信用保护凭证落地。龙湖供应链ABS发行总规模4.02亿元,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利率3.50%,投资者认购倍数2.36倍,基础资产为供应链上游306家中小供应商对龙湖的应收账款,对应信用保护凭证名义本金4000万元,被保护标的发行规模4亿元,该信用保护凭证的成功设立,标志着信用保护凭证支持民营房企债务融资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果。
1.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
为了探索我国信用衍生品定价规律,继续完善我国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本报告比较分析了我国信用衍生品实际创设价格与定价模型测算价格之间的异同。
违约率模型给信用衍生品定价的基本思路是:先通过恰当的方法推算出参照债务的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lt,PD),再通过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来计算信用衍生品的价格。
根据具体定价方式的不同,违约率模型又可细分为二叉树模型、违约强度曲线模型和彭博违约率模型等。本报告采用二叉树模型来测算信用衍生品价格。
本文以中债国开债即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对2021年与2022年我国发行的CRMW进行二叉树模型定价[5],发现2021年我国发行的58.10%的CRMW理论价格高于实际创设价格,而2022年我国发行的52.63%的CRMW理论价格高于实际创设价格,CRMW的实际平均创设价格比理论价格低8.53%。二叉树模型得出CRMW理论价格与实际创设价格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二叉树模型的前提假设较多,如企业违约服从泊松过程、违约概率符合风险中性假设等,如果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符,则会影响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2022年,我国95单CRMW存在创设价格,平均创设价格为2.04元/百元名义本金,而二叉树模型测算的CRMW平均价格为2.23元/百元名义本金,其中,50单CRMW的创设价格低于二叉树模型价格。总体而言,2022年我国CRMW平均创设价格低于二叉树模型价格0.19元/百元名义本金。
总体来看,我国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债券市场的违约概率与回收数据日渐积累,二叉树违约率模型的准确度明显提升。未来,我国CRMW等产品的定价有望更多地依据违约率模型,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供求状况、流动性溢价等因素。
本报告再使用信用利差模型测算CRMW理论估值与实际创设价格的差异,信用利差模型中的风险收益率曲线选取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编制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收益率曲线,无风险收益率曲线选取中债国开债即期收益率曲线,并用风险收益率曲线与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的差值作为CRMW的理论价格。选取CRMW凭证期限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3年且付费方式为前端一次性付费的样本进行测算,并剔除参照债券为资产支持证券的样本。测算结果显示,2022年,CRMW样本中实际创设价格高于信用利差模型理论价格的比例超过80%,2021年该比例约为70%。整体来看,2020年以来多数CRMW的实际创设价格高于信用利差模型下的理论价格,近年来信用风险事件常态化发生,一方面CRMW创设机构有动机提高产品创设价格以获得与其承担的风险敞口相匹配的收益水平;另一方面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在认购参照债券时“加购”信用衍生品的倾向有所提高,2020年至2022年,在成功创设且披露产品簿记建档价格区间的CRMW中,实际创设价格与簿记建档价格区间最高价相同的产品比例逾30%。
需要说明的是,信用利差模型使用参照实体所发无担保债券的收益率与同期限无风险收益率之间的信用利差反映信用风险溢价水平,并作为CRMW定价的参考。信用利差模型未将流动性溢价、创设机构信用风险等因素考虑在内,且在实践操作中,由于无法基于各参照实体逐一构建风险收益率曲线,本报告使用基于相同信用评级的风险收益率曲线进行代替,无法精确地反映参照实体的风险水平。信用利差模型操作简便,但模型测算结果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只能对CRMW定价提供有限的参考。
2.创设价格与参照实体信用风险、期限、覆盖率等因素的相关性
CRMW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参照实体和参照债券,对于无担保债券而言,主体信用资质是影响CRMW价格的重要因素。同时,参照实体的主体信用等级与参照债券的发行利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一般而言相同期限内参照实体的主体信用等级越高,参照债券的发行利率越低。此外,CRMW实际创设规模与参照债券实际发行规模的比(CRMW覆盖率)、无风险利率(选取国开债即期收益率)可能也与CRMW创设价格具有一定相关关系。鉴于目前CRMW创设机构主要为大中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担保公司,创设机构自身的信用风险较低[6],创设机构的主体信用等级暂无法作为解释变量用于CRMW创设价格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选取2018年至2022年的CRMW样本[7],研究参照债券发行利率、参照实体主体信用等级、CRMW覆盖率、无风险收益率(簿记建档日同期限国开债即期收益率)4个因素与CRMW创设价格的可能关系。从散点图的分布情况来看,参照债券发行利率、参照实体主体信用等级与CRMW创设价格的相关性较强,CRMW覆盖率、无风险收益率则未表现出和CMRW创设价格明显的相关性。
更进一步地,使用统计软件对CRMW创设价格、参照债券发行利率、参照实体主体信用等级[8]、CRMW覆盖率、无风险收益率(簿记建档日同期限国开债即期收益率)进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95%置信区间下,2018年至2022年全部样本中,参照债券发行利率、参照实体主体信用等级、CRMW覆盖率、无风险收益率4个变量与CRMW创设价格的相关性均显著。2022年样本中仅参照债券发行利率与CRMW创设价格显著相关,表明债券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参照实体、参照债券的信用风险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在债券发行利率中。
信用衍生品除了参照单一经济实体的单一信用衍生品之外,还有参照一系列经济实体的组合信用衍生品,其中,信用衍生品指数是重要的组合信用衍生品。信用衍生品指数可以参照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的一系列经济实体,并通过指数的变化反映该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的信用风险变化趋势。
本报告以2018年为基期,依据2018―2022年参照7家企业的97单CRMW产品,计算了2022年不同区域的CRMW指数。2022年,CRMW浙江指数为82.54点,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20.68点,表明与2021年相比,浙江省企业的信用风险明显下降;CRMW江苏指数为153.68点,与2021年相比,上升了7.78点,表明与2021年相比,江苏省企业的信用风险有所上升。
总体来看,2022年CRMW总指数为110.26点,较2021年下降了12.71点,表明与2021年相比,我国江浙地区发债企业2022年的整体违约风险呈下降态势。
2022年,根据交易商协会披露,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市场二级市场交易成交197笔,涉及创设金额48.27亿元,较上年增加4%,仍以搭配现券交易或做市为主,二级市场活跃度略有提升。但相较于我国债券存续体量,债券融资工具信用风险对冲需求仍有待开发。2022年,共有89单CRMW产品到期,未出现触发信用事件的情形。
展望2023年,随着监管政策的完善和市场参与者的成熟,信用衍生工具有望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信用联结票据在中资美元债和自贸区债券将发挥更积极的促进作用;保险机构参与信用衍生品市场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信用衍生工具的参照实体多为国企,民企占比低,未能充分发挥分散民企信用风险的功能
2022年,新创设的CRMW涉及参照实体102家,其中,地方国有企业74家,占比72.55%,较2021年(58.67%)增加了13.88个百分点;中央国有企业5家,占比4.90%,较2021年(2.67%)增加了2.24个百分点;而民营企业19家,占比18.63%,较2021年(34.67%)减少了16.04个百分点。CRMW民营参照实体减少,占比显著下滑,CRMW民营参照主体萎缩,信用衍生工具未能充分发挥分散民企信用风险的功能。
2023年,民营企业的信用风险持续累积,亟需信用衍生工具分散信用风险。为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分散信用风险,监管部门或将进一步推出激励政策。2022年5月以来,为了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监管部门使用“债券发行+信用衍生工具”的融资新模式,鼓励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中证金融等创设机构为碧桂园、美的置业、旭辉集团、新城控股等民营房企创设了信用衍生工具。2023年,为进一步支持民营房企融资,监管部门将鼓励创设机构继续为民营房企创设信用衍生工具。
2022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CSI-SSE交易所民企CDX组合”,参照实体为一篮子优质民营企业,行业分散度高,覆盖存量民企债务规模近600亿元,为市场提供了民企债券投资精准对冲工具,通过信用保护助力民企债券融资。2023年,为了支持民企发债融资,监管部门有望鼓励民企CDX组合扩展参照实体、推出新的民企CDX组合,进一步分散民营企业信用风险,增强投资者对民营企业的信心。
(二)信用联结票据积极支持中资机构境外发债并帮助投资者间接投资参照债券,但缺失信用评级
2022年,信用联结票据(CLN)快速增多,全年创设24笔,较2021年(3笔)大幅增加700.00%,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中资美元债和自贸区债券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便利了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债券。
参照中资美元债的CLN跨越境内、境外两个债券市场,交易结构比较复杂,信用风险相对隐蔽,产品估值比较困难,境内投资者往往难以进行投资决策。从国外经验来看,在成熟的信用衍生工具市场中,CLN普遍需要进行信用评级。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采用科学的评级方法可以全面揭示CLN的信用风险,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支持。目前,我国发行的CLN产品尚未进行信用评级,不利于揭示CLN的信用风险。
2023年,中资机构境外发行债券的信用风险可能持续暴露,我国企业境外发债的难度加大。CLN可以充分发挥跨市场投资和风险分散的优势,促进我国企业在境外发行中资美元债。随着我国CLN产品的成熟,我国可以参照国际经验,逐步推动CLN产品的信用评级,更好地为投资者揭示CLN产品的信用风险,帮助境内投资者更积极地认购参照境外债券的CLN,为我国企业境外发债提供更多的信用保护。
(三)保险机构参与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既未出现保险机构创设的信用衍生工具,也鲜有保险机构购买信用衍生工具。在国际成熟的信用衍生工具市场,保险公司是主要参与者,为信用衍生工具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流动性。
保险机构之所以不创设信用衍生工具,是受到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资金参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信用保护工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约束,《通知》规定保险资金可购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信用保护工具来对冲债券的信用风险,但保险机构不得作为信用风险承担方。这一规定尚待修订,保险机构才能获得创设CRMW的资格。
保险机构之所以很少购买信用衍生工具,可能与信用衍生工具减少资本占用力度不足有关。2021年1月,银保监会公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其中《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9号:信用风险最低资本》规定信用衍生工具与参照债券合并计算最低资本,但信用衍生工具的CRM赋值偏低,节省的信用风险最低资本不多,导致保险机构购买信用保护的积极性仍然不够高。
未来,随着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逐步成熟,我国监管部门可借鉴国际经验,允许资本实力雄厚、风控能力健全的保险机构提供信用风险保护,并加大信用衍生工具减少资本占用力度,鼓励更多保险机构购买信用保护,为信用衍生工具市场注入活力。
[1]联合资信认为当出现下述一个或多个事件时,即可判定债券和主体发生违约:债务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包括在既定的宽限期内)及时支付债券本金和/或利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债务人被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或被接管、被停业、关闭;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且其中债权人做出让步或债务重组具有明显的帮助债务人避免债券违约的意图,债权人做出让步的情形包括债权人减免部分债务本金或利息、降低债务利率、延长债务期限、债转股(根据转换协议将可转换债券转为资本的情况除外)等情况;联合资信认定的其它事件。但在以下两种情况发生时,不视作债券/主体违约:如果债券具有担保,担保人履行担保协议对债务进行如期偿还,则债券视为未违约;合同中未设置宽限期的,单纯由技术原因或管理失误而导致债务未能及时兑付的情况,只要不影响债务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并能在1―2个工作日得以解决,不包含在违约定义中。新增违约发行人是指发行人在统计期之前未发生违约本年度发生违约的发行人,包括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违约发行人。
[2]交易商协会《2022年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发展与运行情况》。
[3]根据2021年4月修订后的《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资管产品应以管理人作为备案主体,因此一般交易商统计数量由资管产品修正为管理人维度。
[4]根据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市场凭证类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信息披露操作须知》,凭证类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分为公开创设和定向创设,公开创设的产品须在交易商协会网站、中国货币网、上清所、北金所网站披露。由于信息披露机制的差异,此处采用公开渠道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CRMW市场整体规模有所出入。
[5]国际通用假设条件是:假设违约损失率为40%,回收率为60%。考虑到我国债券市场的违约历史较短,违约损失率和回收率数据积累不足,本报告暂时采用国际通用假设条件。
[7]付费方式为前端一次性付费、参照债券为信用债、采用簿记建档方式定价的CRMW样本。
[8]对参照实体主体信用等级进行赋值处理,AAA级为1,AA+级为2,AA级为3。
凝聚智慧力量 起航改革征程 ——上海票据交易所举办票据市场改革发展高峰论坛 --陆家嘴金融网
核心提示:-->12月8日,由上海票据交易所主办的票据市场改革发展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12月8日,由上海票据交易所主办的票据市场改革发展高峰论坛在沪举行。作为票据业的一大盛事,当天高朋满座,大咖云集,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系统、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集中接入技术服务机构、票据业务自律组织、商业银行、票据市场相关金融机构、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的150余位代表参会。
人民银行**委员、行长助理刘国强,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上海市金融工作**书记、市金融办主任郑杨,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长张雪楳,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书记、副主任金鹏辉,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部副主任荣艺华,黄浦区委书记、区长杲云,黄浦区委常委、副区长陈卓夫,黄浦区委办主任戴金梁,黄浦区金融办主任朱立新,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书记叶国标,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陈信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书记刘莉亚,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李思敏,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长徐子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副总裁汪洪波,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主任杨文杰,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业务管理部副总经理王韧,人民银行办公厅秘书赵昕,上海票据交易所董事长宋汉光、总裁吴显亭、副总裁李中红、副总裁孔燕、副总裁欧韵君,中国银联董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银联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柴洪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刘建红,上海清算所清算部总经理皮建屏,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票据工作委员会业务协调二部主任苏立峰,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中钞信用卡公司董事长范贵甫,银联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电子支付研究院助理院长孙权,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云支付副经理马志全,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运营管理部经理姚文军,工商银行副行长谈炯,工行票据部总经理徐晓岚,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副总经理王永琪,农业银行投资总监姜瑞斌,农行票据部总经理王红霞,中国银行贸易金融部副总经理徐裕发,建行同业业务中心副总经理孙玉辉,交总行票据业务中心副总裁姜旭云,邮储银行金融市场部陈言宝,中信银行金融同业部总经理李蓉,光大银行同业机构部副总经理雷玮,民生银行副行长李斌,民生银行票据业务部总经理张立洲,招行总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王良,招行票据业务部总经理郝军,兴业银行副行长孙雄鹏,兴业银行同业业务部同业资产业务中心总经理刘晓春,广发银行票据中心总经理钟俊,平安银行票据金融事业部总裁何伟强,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票据中心处长助理徐学良,浙商银行金融同业部总经理林蓉,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兼同业部总经理姚秦,中石化财务公司的副总经理程忠等**领导和行业大咖出席此论坛。
中国人民银行**委员、行长助理刘国强表示,为改变此前风险频发的票据市场状况,***作出了规范票据市场的决策部署,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上海票据交易所并制定发布票据交易管理制度。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一年以来,票据市场平稳运行,风险显著下降,票据业务电子化水平大幅提升,市场交易更加规范、透明、高效,违法违规现象得到有效抑制。
刘国强指出,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票据凭借灵活便利、流动性高、与实体经济活动联系紧密等特点,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投资和交易功能可以成为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未来,票据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刘国强表示,上海票据交易所应坚决贯彻落实*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为目标和宗旨,紧跟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市场功能,进一步提升票据市场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他强调,首先要切实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认真总结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多层次的特征,充分发挥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相结合的方式,从产品设计、发行与交易等方面加大创新,降低融资成本;其次要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上海票交所要着力保障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全面提升金融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各市场成员要严格落实票据业务管理规定,有效降低风险;第三要深化票据市场改革,票据市场各参与方、监管部门要研究票据的发展趋势及制度变迁路径,把握经济结构等对票据市场的影响,在审核改革中完善市场规则,不断弥补、校正市场的短板和偏离,共同推动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在致辞中肯定了上海票据交易所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并代表上海市**,对上海票据交易所取得的成绩、本次高峰论坛的举办以及中国票据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周波表示,上海进一步巩固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金融中心。为实现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的目标,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要更加聚焦由扩大规模到注重质量、由集聚资源到提升功能。票据市场对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财务费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一条有效渠道,在完善金融中心市场体系、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他希望上海票据交易所和中国票据研究中心充分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等独特优势,利用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集聚的人才、机构等优质资源,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加强资源整合共享,与金融机构、高校等各方保持密切、高水平的开放式合作,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创新,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致辞环节主持人:上海票据交易所董事长宋汉光
论坛之后进入高潮,刘国强行长助理、周波常务副市长共同为中国票据研究中心揭牌。中国票据研究中心由上海票据交易所联合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共同发起建立。
该中心将以票据市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研究导向,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追踪票据市场发展的前沿动态,汇聚来自国内外基础设施、研究机构、市场机构的专家学者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致力于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一流的票据市场研究平台。
工商银行副行长谭炯首先代表工商银行向票交所成立一周年以及中国票据研究中心的揭牌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认为,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票交所的推动及影响下,我国票据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票据市场参与主体更加多元。除商业银行、农信社、财务公司外,证券、基金、保险和非法人投资机构都参与了票据市场的经营;第二,票据交易电子化程度大为提高。截止今年上半年,电子票据累计占比已达到60%,累计贴现量占比达70%,预计年末该两项指标均会超过90%;第三,票交所先后制定了几十项规章制度,构建了票据交易的统一标准和规则,票据市场逐步迈向专业化、标准化;第四,票据经营模式更趋丰富。交易获利的盈利模式向票据增值服务不断拓展,逐渐向综合化发展转变。
结合我国现阶段票据市场发展的基本方向,谭炯就如何利用好发展趋势与大家分享了几点看法:第一,票据业务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未来整个票据市场发展的根本目的;第二,交易电子化、集中化将成为途径;第三,防范风险始终是重构票据市场生态的核心要求;第四,依托票交所的业务创新将成为未来创新的基本方向,票交所对未来票据市场创新将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第五,向深层次、跨市场拓展将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他介绍说,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始终秉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推动票据业务发展、管理和改革。多年来,工银票据贴现余额、票据贴现量始终占据市场第一,截止到今年三季度,工行票据贴现余额超过3300亿,累计贴现量超过6000亿,在四大行中占比约为50%。
下一步,工行将加强与票交所的业务对接,着重在以下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促进全行票据业务健康稳健的发展:第一,要进一步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第二,要加大风控力度,强化全流程管控,深化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建设,实现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第三,进一步加快和票交所的对接,探索业务创新的新路径。通过线下业务指导和线上支持加强与票交所的直联,积极探索票据业务发展的新模式,积极切入票据理财、同业市场互联网金融、金融市场、金融平台等渠道,以服务企业融资作为未来票据业务改革创新的主攻方向,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融资产品体系。
中国农业银行投资总监姜瑞斌表示,在人民银行的正确领导下,上海票据交易所加强顶层设计,丰富完善系统功能,稳步推进市场建设,逐步成为我国票据领域的交易中心、创新中心、风控中心和研究中心。他分享了三点体会:
票据交易所建设对票据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今后我国票据市场化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传导等方面均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并将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1、推动票据市场深化发展;2、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3、扩大票据业务创新空间;4、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应;5、切实防范业务风险。
第二,票据交易所推动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转型发展。票据交易所成立后,市场运行规律、交易方式、参与主体、产品种类均将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商业银行在经营架构、业务模式、风控体系等方面进行对接和转型,主要表现为:1、推动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集约化运行;2、商业银行更加注重票据业务一体化经营;3、商业银行主动加快票据业务盈利模式转型;4、票据业务风险管控模式面临变革;5、票据业务创新模式有所转变。
第三,农行将始终致力于业务发展和票据市场建设。首先,作为票据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农行不断适应票交所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始终致力于推动市场的发展,积极推进票据业务一体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2005年,农行成立总行票据专营机构,以点带面向规模化发展。总行集中经营操作,不断调整经营组织架构,优化内部生态圈,同时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进行深度挖掘,打造涵盖多项产品、多类客户和多种渠道的票据业务生态圈,切实增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提高票据业务的经营效率和风范防控能力;其次,积极参加市场建设,推动市场规范发展。农行始终把与中国票据市场共同繁荣作为使命,积极投身要素市场建设,配合监管部门开展票据业务监测、调研和市场建设工作,深度参与市场规则及机制、系统建设。在上海票据交易所的筹建与发展过程中,积极参与央行论证、筹建票据建议工作,多次参与票据规则制定及系统开发研讨。农行作为首批上线会员机构在开业当天完成了票据交易所的第一单交易,目前也是上线机构最多、场内交易量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为增加票交所交易活跃度作出了应有贡献。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长张雪楳在发言中表示,成立一年以来,上海票据交易所在我国票据市场的统一化、专业化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虽才满周岁,但基业长久,影响深远。她从票据案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疑难重点问题、目前票据纠纷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重点问题、票据司法取得的成绩和法院今后关于票据领域的中心工作等几方面分享了几点意见。
第一,票据案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疑难重点问题:1、案件量呈现平稳增长趋势;2、票据大案频出,尤其是银行系列的票据纠纷串案;3、专业性强,不易准确地界定法律关系;4、审理票据纠纷案件依据相对滞后,相对不统一。
第二,目前票据纠纷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重点问题:1、民间贴现的效力认定,即买卖票据行为的效力认定问题,涉及到票据无因性以及合法性的问题;2、单纯交付的使用范围问题;3、在贴现过程中如何认定鉴定再贴现的重大措施;4、关于票据追索权的行使条件和范围;5、如何追究自己的权利、相关责任人的认定和责任方式、责任范围的问题。
第三,近年来票据司法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1、为构建良好的票据司法环境,促进票据业稳健发展,在司法实务中对于损害合法持票人权利,在2015年修改的司法解释中进行了相关制度的完善;2、最高人民法院为票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在积极推行影像交互系统的时候,曾对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合法性进行过探讨。在票交所成立之前,人民银行颁布实施了票据交易管理办法,在该办法正式实行之前,人民银行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和论证;3、对于风险票据的防范问题。票据风险是金融领域着重要防范的一个风险,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了风险票据的公示载体,于2016年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发布公示催告程序中公告有关问题的通知》(法[2016]109号),明确了统一的风险票据信息公共平台---人民法院报,公众可在人民法院报(电子版)和中国法院报同时免费查询;4、最高人民法院处理了大量的新型疑难票据纠纷案件,也对人民银行所关注的票据业态中出现的新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征求意见和回复。
第四,法院今后在票据领域的重点工作:1、进一步调研和论证,实时修订司法解释,制定相关指导意见,以适应票据市场发展所需;2、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导作用,由最高人民法院定期颁布指导案例,案例要旨部分可作为审理案件的裁判依据;3、构建专业的审判机制,针对票据纠纷案件专业性强的特点,加强与专业研究机构、高校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打造专家型法官队伍,并在金融案件相对集中的地区选择部分法院设立金融审判庭,推动金融法治理论与金融法治实践的融合;4、加强金融审判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为金融审判提供人才保障;5、在审判过程中密切关注因金融改革和创新而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总结审判经验,对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6、与立法监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完善票据法规制度;7、加强司法宣传工作,发挥司法导向作用。
上海票据交易所董事长宋汉光表示,票交所作为票据市场的基础设施,是人民银行以问题为导向对市场进行顶层设计的重要成果。他围绕票交所近一年来的工作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宋汉光首先介绍了票交所近一年来的工作进展:
首先,以系统建设和推广为核心,全力推进票据业务的电子化。中国票据交易系统是承载票交所功能和作用的核心系统,票交所在系统推广上线、电子汇票系统迁移等方面都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
1、根据人民银行的部署,票交所和清算总中心、工商银行等相关单位群策群力,共同合作,在国庆节期间完成了系统的移交、切换和上线工作。ECDS已于10月9日投产运行,截止目前整个系统运行安全平稳;2、票交所已实现纸电票的融合,ECDS实时同步到票交所中,可实现重要利率排名等数据。8月底第一阶段已经上线,实现了纸电票交易规则的统一;3、顺利完成了再贴现系统的建设工作。票交所以中国票据交易系统为基础,为再贴现业务提供了高效、便捷、精准的电子化平台,进而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和机制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帮助。9月25日,再贴现系统正式运营,304家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都可通过票交所开展再贴现业务操作;4、为进一步满足系统参与者直接介入系统的要求,票交所加快推进接口项目的建设,于今年6月初发布了中国票据交易系统接口规范,这个功能的实现将有效提高票据市场整体风险的防控能力。
第二,以制度建设为基石,确保业务合规有序。传统的票据市场自发生长,制度缺位,票据市场准入、交易、清算等行为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人民银行的指导和支持下,票交所严格按照票据交易管理办法,对票据业务的链接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制定了票据交易总协议、票据交易规则等十几项制度,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票据市场制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保障了票据业务的有效开展。
第三,以理论研究为手段,探寻未来的发展之路。票交所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打好基础,紧跟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的趋势以及政策的导向。
1、制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思路,票交所采纳了专业学者的意见建议,制定发布了《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明确了票交所未来的发展;2、把握市场现状。票交所密切跟踪国内外票据市场、金融科技等方面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为票据市场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储备。深入市场一线调研,积极与市场参与者交流,定期组织开展沙龙等活动,为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建立了信息统计制度基础和工作规范,建立数据仓库,为基于数据的市场研究和趋势分析做准备;3、探索产品创新,推进机制完善。为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票交所探索开展票据创新等前瞻性研究,开展收益率曲线等产品的研究,并持续开展票据未来发展形态的系统研发和应用研究。
宋汉光随后介绍了票交所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想法:
1、*的“十九大”对金融工作提出了要求,这是新时代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深刻领会,切实发挥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在连接票据市场主体、联合票据行业力量、联通票据服务领域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票据业务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增强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市场安全稳健运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包含票据全生命周期的票据业务电子化管理体系,切实履行一线监测职能。
2、要加强创新发展,提升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票交所将充分发挥创新这一改革发展的原动力,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着眼于拓宽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序创新,促进实体经济融资的便利化。要逐步将产品序列延伸至生命周期的前端,为票据贴现等环节提供统一、规范、高效的业务处理平台,打造完整的票据市场产品序列,通过有序拓展票据市场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要服务货币政策,促进宏观调控。票交所将积极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更加安全、高效精准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努力实现中小企业重点发展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
4、要完善制度,为市场规范发展创造有利环境。票交所将发挥好培育市场、规范市场、引领市场、发展市场的作用,推动完善票据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优化票据市场的配套制度,促进票据市场法治建设,为票据市场规范发展创造有力的制度环境。
5、要推动行业自律,培育健康市场的氛围。票交所将团结票据市场的各方力量,形成对监管的有效补充,票据市场参与提高普及教育,同时我们要跟踪关注国内外票据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研究借鉴国内外金融设施的经验,开展前瞻性研究,营造票据市场专业研究的氛围。
6、要应用科技革新,提升票据市场功能作用。票交所要运用成熟科技,建设全方位的票据仓库和数据服务体系,研**据估值等产品,探索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在票据市场中的应用,以科技进步推动票据市场的提质增效。
主旨演讲环节主持人:上海票据交易所总裁吴显亭
上海票据交易所总裁吴显亭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票据市场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实现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1995年票据法的颁布实施,第二次是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启了电票系统的建设运行,第三次则是2016年上海票据交易所的设立。这三次飞跃中,票交所的设立是开创性的、根本性的。
吴显亭认为,2017年是新时代票据市场加快发展的一年,票交所认真落实央行领导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大任务,一手抓票据市场风险防范,一手抓票据市场改革创新,在过去一年实现了六大方面突破:第一,票据风险案件与2016年相比明显下降,有效实现了防范票据风险的目标;第二,成功实现了电票系统ECDS的迁移,持续改进和完善票据交易系统功能,努力建设好票据交易信息系统的信息高速路,着力提高交易系统服务的质量和用户安全性、便捷性体验;第三,票据市场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制度建设扎实推进。有40多项围绕票据交易办法的配套法律法规文件相继出台;第四,稳步扩大市场介入机构的覆盖面。目前,系统接入的参与者达8万多家,会员将近3000余家,比以前有了明显扩展;第五,完成了再贴现线下手工操作向线上的转化,实现了再贴现操作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第六,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使票据市场的发展沿着一个清晰的规划和路径有序向前推进。
吴显亭表示,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不是票据市场发展的终点,而是票据市场发展的新起点。刚满周岁的票交所还有许多工作和任务需要加油干,2018年的票据市场和票交所建设会在今年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在服务实体经济、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中作出自己应有的积极贡献。
主题论坛一: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部副主任荣艺华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部副主任荣艺华说,2009年***发布了19号文,明确提出到2020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中心。中国的票据市场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支付结算工具演化为融资、交易和投资的工具,在服务实体经济、传导货币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7年10月末未到期商业汇票余额是7.9万亿,是同期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余额的47%,占社会融资比例为4.6%。今年前10个月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2.2万亿,是同期发行量的2.7倍。票据融资余额为3.75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近七成,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作用十分显著。
在市场建设方面,一年前的今天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涵盖清算、结算、信息服务等多种市场服务功能。上海票据交易所是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它的成立加强了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了票据市场制度规则体系,丰富了票据交易产品和交易机制,提升了透明度和交易效率,以电子化方式进行全流程业务处理的现代票据市场框架初步建立。
然而,目前市场功能还没有有效发挥,票据的风险时有发生。票据交易的模式的电子化转型从风险从传统的操作转化为电子风险。针对潜在问题和制度障碍,要进一步加强票据市场的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上海票据交易所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尤其是服务于中小企业;支持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票据市场的监测管理思路和方式也要转型。新时代带来新机遇,新机遇蕴育新发展,*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上海票据交易所建设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认识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做十九大精神的先行者,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李思敏介绍了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坚持用再贴现引导信贷的投向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不断增强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情况。
一是通过完善再贴现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管理提升再贴职能。通过科学的测算再贴现额度的分配,提升额度的使用效率,建立再贴现投放的效果监测、考核和检查制度;二是灵活使用再贴现工具,支持商业银行设立小票贴现中心。广州分行联合广州省**,推动全省100万元以下的小票贴现业务的快速发展,确保小微企业的小额票据能够贴现。近前9月底,商业银行挂牌小票贴现中心的网点已经超过3000个,累计办理小票贴现业务7万笔,贴现金额达到了270多亿;三是促进再贴现和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破解重点产业融资的瓶颈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了对绿色、科技、文化等重点行业票据融资支持;四是优化再贴现的地域分布,提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目前,广东地区辖区各地都设立了再贴现窗口,基本上实现了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全覆盖。近两年累计向该地区投放再贴现的资金超过100多亿。
中国农业银行票据营业部总经理王红霞介绍了农业银行作为票据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票据融资服务取得的相关成就。一是实现票据交易完全电子化。今年下半年,农业银行票据转贴现及回购业务已经完全电子化,所有的交易都是票交所场内交易或者是电票交易;二是提升企业端金融服务能力。近三年,农业银行票据余额年均增长90%,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也大幅提升,有利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三是打造票据生态圈,强化直转贴联动。农业银行已经研发上线了系统内票据交易平台,通过系统内交易的电子化加快贴现转贴现业务链的流转速度。四是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开展产品创新。充分发挥总行投研与管理优势和分行的客户优势,提升对优质客户的票据融资以及服务能力。
此外,农业银行有针对性地提出小微企业票据融资服务方案,加大规模和利率等资源的倾斜,提出了回购贴现、代理贴现等产品。在票据延伸品领域积极探索,推动了全国首个具有远期性质的票据产品。为顺应业务发展和风险管控的需要,农业银行将全行的票据回购业务集中到总行集中经营操作,实现了全行票据回购业务操作流程、交易报价、业务准入、风险管理、系统控制五个统一。六年前,农业银行已经将票据业务集中到总行,全行转贴现的集中经营模式已经在探讨推进过程中。在金融去杠杆的政策下,未来农业银行还将按照监管要求和全行业务发展需要。
招商银行票据业务部总经理郝军认为票据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重点在于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既不能无视市场发展的需要,秉持片面的防范风险的保守主义观念,也不能开展造成重大损失的“假创新”。中小企业对票据融资存在现实的迫切的需要,但融资性票据长期处于灰色发展地带,对票据市场带来了不利影响,亟需管理和规范。随着融资性票据体量的大幅度增长,市场没有因为存在票据而存在大规模风险。监管机构、商业银行有必要重新认识票据,研究风范防线手段,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展空间。
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创新和制度创新,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票据生态环境得到了切实的改善,业务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票交所简化了票据审查程序,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便利性。从招商银行贴现业务发生情况来看,招商行贴现业务中小企业客户数占比多年稳定在60%。票交所上线一年来,中小企业的贴现客户占比有了进一步提升。
中国票据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国票据研究中心的成立可谓恰逢其时,结合中国票据研究中心自身的投研能力,有能力通过产品创新,促进票据市场发展,构建适合中小企业票据业务发展环境。
民生银行票据业务部总经理张立洲就票据创新推动支持实体经济,提出了三点思考和建议:第一,票据业务应回归本源,提升票据在支付结算、信用与融资、交易投资等方面的专业服务能力。在实施的路径上,依托上海票据交易所的票据基础设施、制度安排,深入研究在供应链、产业链、交易链中,企业在支付结算和融资方面的需求。第二,加强票据模式和品种的创新。票据的经纪、评级以及保证征信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对中小企业票据的标准化评级、征信措施的增加,票据将来会发展成为大企业、小企业、中型企业未来最主要的短期融资工具。第三,不断完善票据收益曲线,形成市场化机制。由于票据交易量达到了上百万亿的级别,票据利率更接近于实际经济的实际融资成本,能更有效的利率传导作用,未来应该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渠道或者是主渠道之一。
此外,随着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票据应作为央行的精准工具。央行可以精准的掌握票据市场的价格。央行也可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卖出,更好的引导服务于实体经济。纵观中国票据市场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期待在票交所时代,我们的票据业务可以不断的转型、持续的升级,让我们共同见证票交所市场规范和繁荣发展,也让我们积极的拥抱中国票交所时代。
中石化财务公司的副总经理程忠介绍说,在供应链融资的创新发展中,票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2016年,石化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97万亿元,其中商业汇票的周转量超过千亿,年末的营收票据达到了165亿元,应付票据达到了100亿元以上。
面对石化产业链庞大多样的需求,石化财务公司努力为产业链的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推进票据业务的创新,石化财务公司是首家开展商业票据承兑业务的财务公司,更是上海票交所首批财务公司的会员。二是协助集团实施资金票据集中管理,加速集团资金和票据资源的流转。三是以票据业务为主要手段,推进产业链金融服务。自2016年底,石化财务公司取得银监*监管备案同意产业链金融的资质之后,针对石化产业链上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设计了符合石化产业链特点的票据产品。
结合工作实际,程总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强**的协同,促进票据业务效率。希望在***金融发展稳定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相关部门针对具体业务制定标准,促进票据业务规范化发展;二是探讨电票拆分交易,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通道;三是扩充交易所平台管理内容,建议在电票系统融合后实现所有票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基础服务;四通过开展以电子商票为基础,不断的提高电子商票的市场认可性,进一步促进提升产业链票据运转效率的目的。
我国票据领域的知名专家赵慈拉展望了后票交所时代的创新。赵慈拉认为目前的央行224号规定了非银行机构只能和银行机构交易。非银行金融机构买入其实是银行信用的同业拆借,风险溢价部分被银行获取。这导致非银行金融机构没有兴趣进入市场。让非银行机构真正参与电票市场需要票交所要建立一个票据的评级机构。把具有A级以上的票据给筛选出来,列入一个票据池,规定在票据市场上直接和企业买入票据。非银行机构只可以在票交所和各票据池的范围内进行买入,既可以享受这些1-3A级企业评价,又可以盘活票据市场的流动性。第二,需要试行数字化的商业本票。既结合短融券的征信环境,又结合了电子商票的支付功能,把它组成第三个票据,就是电子商业本票。第三,需要构建电票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
票交所最关键的是构建全社会票据信用环境,这将是票交所将来最有价值的部分。因为它既有央行的支持,又有各家银行的参与,还有所有票据债务人的大数据。一体化的票据市场将有效降低企业和银行的交易成本,央行借助一体化票据市场直接作为票据市场的参与主体,在上面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实现信贷精准的投放。央行的利率市场化将来基准利率取消之后,应构建以央行再贷款作为利率走廊的上线,超额准备金利率作为下限。票据的证券化将是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电子票据将会在跨境人民币中大有作为,因为目前的跨境人民币主要的离岸中心还是在香港,上海市**要努力把人民币离岸中心转移到上海来,需要结算工具的创新和融资工具的创新。
主题论坛一主持人:上海票据交易所副总裁李中红
主题论坛二:票据市场风险防范
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副总经理王永琪介绍,自2016年开始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承接全行票据融资业务线的指导,形成以票据营业部为中心,二级分行为支干的趋势。在系统上,实现了票据业务的授权授信、审查审批、资金划拨等全流程的刚性控制,并为票交所系统平台的推出起到了商业银行先行先试的业务实践的作用。在风控机制上,坚持进行统一的归集和把关,切实防范全行的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在票交所模式下,工行的票据业务定位更加综合化,汇集承兑、贴现、转贴现、回购、再贴现以及票据投资类、衍生类产品,向非法人产品扩展,资金来源和投资主体进一步丰富多样。
在票交所模式下,出票人创设票据,承兑行和贴现行纸质票据的真实性、有效性是确保后续有效流转和安全交易的机制。首先要加大对票据承兑行的判断,避免票据风险通过交易链条的渗透和扩散。其次,原企业直贴市场的不规范运作模式将以其他更隐秘的方式接入到票据市场。因此交易对手的状况和内控管理至关重要,要确保尽职调查不流于形式,与客户发生的行为是基于银行而不是个人。最后,要高度重视电子化交易中的风险,加强系统的研发力量,对行内系统与票交所交易系统实现动态的管理和维护,杜绝因系统错误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
兴业银行同业业务部同业资产业务中心总经理刘晓春
兴业银行同业业务部同业资产业务中心总经理刘晓春介绍了,兴业银行为防范票据风,重点强化的几方面工作;一是从前端业务规程到风险管理制度。二是建立的前中后台制约机制。三是叫做票据资金必须划入对方账户。四是持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业务技能和风险防范能力。
在电子票据的新时代,一方面坚持原有比较好的风险管理经验,同时还要有新的举措风范新的可能发生的风险点。一是对交易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信用风险的防范。随着电子票据的推广票据产品更加透明,更加直接对接到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对信用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员工道德风险的防范。需要持续加强对票据管理人的准入、培养和教育,提升职业操作和风险防范的能力,同时通过加强交易系统的管理水平,通过交易系统实现一些硬约束。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资金营运事业部副总经理刘芳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资金营运事业部副总经理刘芳介绍,在票据业务开展过程中,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从信用、操作、利率风险等方面进行防控:
在信用风险防控方面,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对于所有的合作伙伴采用自动入围、条件入围和决议入围进行审批。对这个名单每年进行精细评价,评价标准包括业务合作情况、操作手续的繁琐程度、整个客户经理的服务态度、资金划付是否及时。
在操作风险的防控方面,要把各项制度落在流程上,按照这个原则贯彻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理念,在事中有专门的事中监督中台机构进行对业务合作伙伴的选聘,对每一笔交易定期进行制度检查,每个月出具投后报告,开展整个风险分类等相关工作。
在利率风险防控方面,中国长城资管作为票据业务作为二级市场的一个金融商,把票据作为储备资金引用的品种进行交易。对市场主要关注总体的宏观经济形势、货币市场的走向和其他债券市场等相关市场的利率形式的分析,关注票据市场整个交易数据的日常监测。
在交易方面,根据当日的投送情况可用的储备资金的资金余量情况,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票据市场之间进行询价比较。比较当日的品种在利率债和票据之间根据结合头寸的期限情况没,选择最有价值的投资品种。在融资方面,也根据当日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资金回购价格和票据回购价格进行比较选择。
在合规风险防范方面,主要对票据实行标准化管理,从额度、利率、交易对手三个方面建立交易标准。为防范交易风险和解决人员和交易量之间的矛盾问题,对不同类型的票据业务实施不同的额度管理,参考3A级同业存单的报价,在票据正回购利率上以不高于银行间相应债券利率对票据业务进行操作。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票据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广州银行金融同业部经理金苗根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票据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广州银行金融同业部经理金苗根介绍,商业银行当前主要面临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商业银行以操作风险为主的传统票据风控体系将面临更为复杂、更为多元的风险挑战。非银行机构和非法人产品的出现,使得票据的信用风险出现多元化;票据如果跨市场运作之后,面临的风险传递的效应加大;从非标向标准资产转型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逐步建立以公允价值变动为基础的票据市场风险的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的挑战来自于面对全新票据的机制与相对滞后票据法治环境。票据法是1996年开始实施,已经很难给票据市场各参与主体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上位的保护;票据市场各个参与主体都需要执行各自归口监管部门的规章制度;票据作为公开交易市场的票据资产,应该参照其他的公开交易市场要建立自己的评级体系;票据资产拥有信贷和金融市场双重属性,推动票据按照标准化的交易存在很多限制。
合规优先,风险先行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要建立满足票据市场交易规则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票据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将迎来对内部票据业务风险控制体系进行系统全面调整的契机。商业银行应以票交所的上线为新的起点,加快研究、建立,包括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等在内的有关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定量、缓释等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为票据业务长远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主题论坛二主持人:上海票据交易所副总裁孔燕
上海票据交易所副总裁孔燕介绍了票交所在票据市场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她介绍上海票据交易所构建的八道防线:
首先,严格的市场准入。根据人民银行票据交易管理办法的要求,票交所对系统参与者的准入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申请机构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部控制,要制定好票据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熟悉票据市场和票据业务的专业人员,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
第二,提升票据电子化水平。由于纸质票据容易产生操作风险,上海票据交易所按照自行存管、集中登记、无纸化交易的业务框架实现纸质票据电子化,之后的交易、清算都在线上完成。
第三,实现统一的电子平台交易,为市场监测和监管提供重要的基础。鼓励和推动传统上分散的线下场外交易通过统一的电子交易平台进行。
第四,实现对票据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商业银行可通过票交所的系统查询,帮助辨别票据的真伪。
第五,推动业务标准的统一。上海票据交易所统一了票据的转贴现,制定了标准合同文本,有效避免了交易名称相同,防范了法律风范,有效地保护了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六,与央行大额支付系统的连接,消除了票据交割和资金划付的时间差,杜绝了票据打飞的现象;利用央行货币进行清算,确保清算成功。
第七,组织票据交易主协议。去年12月,明确了七大类四十余种违约情形,保障了各方责任履行和权力实现的有效性。
第八,探索建立票据市场的一线监测机制,作为票据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票交所对于票据市场有最丰富的数据资源,有责任通过票据市场的一线监测维护票据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主题论坛三:金融科技促进票据市场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长徐子福介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使用,票据市场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票据电子化推进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二是金融科技助推票据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在票据产品方面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开展了票据池、票据资产管理,票据托管以及投资等等业务,在票据服务方面形成了以上海票交所为核心的区域性票交所为补充的票据交易市场。三是在金融科技时代,票据的融资功能不断的凸显。近年来,网上的支付、移动支付的深度发展,票据结算的功能逐步的淡化,融资的功能不断的增强,在货币传导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的金融科技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影响和促进票据市场的发展:第一,票据市场的效率显著提高;第二,票据产品创新步伐将不断的加快;第三,票据产品标准化将加速推进;第四,数据票据模式将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数字交易平台,让每个参与交易的企业都登记成为区块链的用户,能够共同组成一个分布式的记账网络,可选择事物货币资金实现票款的兑付。第五,监管有效性切实提高。可以建立实时的监管平台,采用第一手数据替代现有的统计计算方式,对违规操作建立监控模型,将系统性风险控制在前端,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的证据,实现票据价格的去中心化,促进票据市场有序高效的运行。
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介绍了数字经济时代票据业务新技术与新形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票据形态由纸质向电子化发展已是必然的现实。AI、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中有一些技术比较成熟,可以被运用到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技术中。这些技术既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也能成为传统监管的新利器。区块链的技术决定了多市场参与方、业务流程长以及有复杂交易需求的场景,具备整合外部上下游资源,重构票据交易技术平台的潜能。
上海票交所让中国票据交易系统从传统的纸质票据转化为可交易线上资产。首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平台可采用相对平权的联盟链,票据交易所、银行、保险可以联合组网,共同维护联盟链普通节点,交易数据和过程被完整的记录,使票据业务变得更加可信。二是使票据业务变得更加高效。资产上链后为所有会员可见,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区块链提高交易效率和灵活性,降低了成本。三是使票据业务变得更加规范。四是使票据业务变得更加智能。数字票据业务系统包含开票、企业间流转等业务类型,这些都可以根据业务变化进行升级,可以自动完成资金及手续费的计算、所有权的变更等动作。
在区块链的技术方案减少了对系统运维责任,交易所可以更加关注于市场规则和交易秩序的维护和建设。基于区块链分析,还可以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提供工具,交易平台通过区块链引入第三方的技术和能力,可以活跃市场交易从而打造一个更健康、更弹性,自我成长的平台。
中国银联董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银联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柴洪峰
中国银联董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银联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柴洪峰介绍了开源软件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9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依托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设立了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银联和上海票据交易所作为联合共建单位以分布式组织架构开展联合研究,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就是开源软件、区块链和票据业务的技术应用。
银联的开源软件专业研发队伍在云计算、虚拟自动、大数据存储和处理引擎、数据库等领域对现有的开源软件进行了功能增强和功能补充,并建立了开源软件版本更新、评估机制。今年8月份,银联联合银行、保险、证券、高校、合作企业开始开源工作组,开展开源技术的研究和评测,推动涵盖需求、研究、评测、应用等多方位的生态圈的建设,推动开源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和推广。银联结合区块链技术特性以及金融行业的需求,在区块链P2P网络,在公司算法以及隐私安全五个方面形成了首个业界针对区块链的评测模型。
在开展云计算开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国际开源组织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银联与国内外开源社开展合作,各方共同推进开源社区的建设。针对具体应用中的技术专题和动态,专题研究小组进行关键技术的公关,形成更有价值的需求和方案,反馈到开源社区。银联将依托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刚成立的中国票据研究中心,联合科研机构、高校、标准化组织和评测机构等共同建立产业生态圈,制定金融行业内的相关标准,推动开源软件在行业内的应用并向关联行业辐射。目前,基于区块链技术我们开展了可信电子凭证技术的研究,构建基于区块链可信电子凭证服务,建立起了跨网络空间,汇聚行业的力量公共推动票据市场的发展。
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票据中心处长助理徐学良
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票据中心处长助理徐学良回顾了科技进步在票据业务各个环节的促进作用。第一,电子票据的问世全面刷新了商业汇票的操作模式;第二,票据纸张防伪和辨别模式的识别。第三,资金清算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可实现当天到帐,可以直接在票交所直接查询,包括影像信息。第四,电子化交易时代,票交所的成立为票据市场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发展。
大型商业银行凭借自身开发的实力自主开发专业化高附加值的票据业务系统;小型金融机构自身的研发实力有限,依赖于外部公司为其开发系统,有现代密码技术的票据防伪企业,有区块链金融公司,与银行开**据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持有的票据提供服务。2009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成投产,2016年12月8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开业运营,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搭建了全国统一的安全高效的票据电子化交易平台,打造了集登记、托管等一体化的交易所。
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票据业务与金融科技会进一步融合,金融技术在票据业务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已经在开发应用中,可以完整的反映整个过程。具有可追溯并且不能篡改的技术真实反映了票据的转移过程,可实现票据价值传递去中介化,提高效率,规范市场效率,降低监管成本。大数据在票据上的综合应用可通过对票据交易进行分类,对票据交易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且使得程序化交易对票据交易中存在可能。
主题论坛三主持人:上海票据交易所副总裁欧韵君
中国银联董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银联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柴洪峰
编辑:裘致远毛舒悦
摄影:王秋原
银行承兑汇票必须在上海票据交易所登记吗
如果你的票据要进行转让,那就要登记。如果不需要转让,按期提示银行承兑就行了。(仅供参考)
上海票据交易所是干嘛的?来自
上海票据交易所是按照***决策部署,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你要是有票据融资的需求可以到汇承金融科技平台,他们家提供企企支付和银企快贴,整个流程很快,资金到账也快,不明白的也可以再百度下。
上海票据交易所收益率曲线是怎么回事?
上海票据交易所收益率曲线是怎么回事?最近票交所官网推出了贴现利率曲线、转贴现收益率曲线、回购参考利率公布,它们可以让大家随时了解最近票据收益率市场变化,具体如下截图:
上海票据交易所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具备票据报价交易、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信息服务等功能,承担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再贴现操作等政策职能,是我国票据领域的登记托管中心、业务交易中心、创新发展中心、风险防控中心、数据信息中心。
上海票据交易所的建设和发展,将大幅度提高票据市场的安全性、透明度和交易效率,激**据市场活力,更好地防范票据业务风险;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优化货币政策传导,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展望未来,上海票据交易所将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致力推动票据产品和交易方式创新,丰富和增强票据市场功能,促进我国票据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增添新动力。
上海票据交易所内设部门共计16个。分别为:
综合部(**办公室)、交易部、托管部、票据部、清算部、监测部(下设场务部)、会员部、技术管理部、技术开发部、技术运行部、战略规划部、信息统计部、财务部(下设集中采购委员会办公室)、人事部(**组织宣传部)、法律合规部、纪委办公室(内审部)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上海票据交易所收益率曲线(收益曲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