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的区别在于
区别是:利率互换交易标的是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规避的是同一种货币的利率波动风险;货币互换交易标的是两种不同的货币。规避的是两种货币的汇率和利率波动风险。利率互换主要是可以节省融资成本,货币互换极大可能性是借不到所需要的货币。
解释一下掉期和互换
1掉期交易(SwapTransaction)也叫互换交易,是中文翻译的差别,它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形式。2更为准确地说,掉期交易是当事人之间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等价经济价值的现金流(CashFlow〕的交易。3较为常见的是货币掉期交易和利率掉期交易。4货币掉期交易,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换交易,在一般情况下,是指两种货币资金的本金交换。利率掉期交易、是相同种货币资金的不同种类利率之间的交换交易,一般不伴随本金的交换。5掉期交易与期货、期权交易一样,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成为国际金融机构规避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
利率互换中重新确定利率的时刻是?
贷款利率重定价周期是指贷款用户选择LPR浮动利率后,重新确定贷款利率的时间间隔。重定价周期最长为合同期限,最短为1年。大部分用户都是选择一年为重定价周期。因为,当LPR发生变化后,第二年贷款利率就可以跟着变化。
利率互换的估值与核算
墨菲金融,提供基金运营的相关咨询介绍、原创的知识培训、业务交流,服务基金大运营的从业者,提供有价值、有趣、无节操、无下限的内容
这是去年17年5月份的一遍文章,利率互换当时计应收应付利息,同时计估值增值。客官请看。。。
作者:谭倩某证券资管
话说在一个月前已经答应老妈妈分享一篇关于利率互换的小文,可是,周末时光总是匆匆,或许是我太懒的缘故。此时此刻正在用我颤抖的右手码字(只因昨天打了两小时羽毛球,而我又太久不运动),有么有很敬业,哈哈。其实我只是想在此激励自己,坚持锻炼、言必行、行必果。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下面我就浅谈下利率互换的后台估值过程,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利率互换
一.定义
利率互换,又称“利率掉期”,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的人民币本金和利率计算利息并进行利息交换的金融合约。即交易双方将同种货币不同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者债务相互交换。其特点如下:
1.利率互换不涉及债务本金的交换。即双方不需要在期初和期末互换本金,只是交换利息的差额,会计记账主要是处理这个差额,将换入换出利息视为应收应付利息。
2.利率互换在会计核算中涉及表外项目,名义本金并不实行交换,所以名义本金只在表外科目进行登记,现估值系统的首期成交单已包含名义本金的要素信息。
3.利率互换交换的只是按照设定利率和名义本金计算的利息流
4.利率互换是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工具,用于管理中长期利率风险。一般地说,作为负债方,当利率看涨时,将浮动利率转换成固定利率较为理想,而当利率看跌时,将固定利率转换为浮动利率较好,从而达到规避利率风险的目的。
5.利率互换的定价思路:浮动利率现金流的现值=固定利率现金流的现值。
二.利率互换业务的优点及入场理由
1.套期保值/转换计息方式:如投资者买入浮动利率债券,但是想锁定固定的利息收入,则可通过卖出一笔利率互换交易达到目的。
2.资产/负债管理:由于利率互换是以名义本金为进出进行的,即互换交易不需经过真实的资金运动,可直接对资产负债及其利率期限结构进行表外重组。对于资产负债匹配的需求,很可能出现A企业希望支付固定利率利息而B企业需要支付浮动利率利息的情况。在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双方达成利率互换协议,降低双方借款成本。如下文中双重利率互换中的例子所示。
3.价差套利/事件驱动型:利率互换有不同的参与机构,有一些机构是投机商,会做一些短端操作,市场中新发券的价格、全球股市、各国经济数据的公布,尤其是美元加息、美国国债等事件都会对利率互换市场产生影响,这些都是投机商短端操做利率互换的理由和机会。另外海外机构利用NDIRS跟境内的IRS之间的价差,可以做价差套利或回归。
三.利率互换业务交易清算场所及风险
1. 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应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即本币交易系统)系统确认。
2. 上海清算所是人民币利率互换的集中清算机构。上海清算所作为中央对手方承继交易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并按照多边净额方式计算各清算会员在相同结算日的利息净额,建立相应风险控制机制,保证合约履行、完成利息净额结算的处理过程。
符合上海清算所相关资质要求的市场参与者,可申请成为本业务清算会员,直接参与利率互换业务。其他市场参与者可通过清算会员代理方式,参与利率互换业务。
3. 利率互换交易所涉及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点:
1) 信用风险
利率互换信用风险敞口指利率互换的市场公允价值,即表示如交易对手当前违约所面临的损失,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如下:在某一时点,以该时点浮动基准利率水平和市场收益率曲线为基准,逐笔计算所有利率互换交易未来现金流差额的净现值。此风险敞口的计量方法如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研究下:
其中:Expis:利率互换信用风险敞口;
NPV:某一笔互换业务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
P:该笔交易的名义本金
Ryt:t时刻收到的现金流
Rpt:t时刻付出的现金流
rt:t时刻的市场零息收益率
2) 市场风险
通过利率互换交易所涉及的市场风险因子对利率互换的市场风险进行分析与计量,包括但不限于:总规模、净规模、修正久期、基点价值、凸性、Vega、VAR和压力测试指标等。
四.利率互换交易相关保证金
鉴于利率互换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清算会员参与利率互换业务,应向上海清算所交纳保证金,包括最低保证金与变动保证金。其中,变动保证金包括盯市保证金和超限保证金等。
1.最低保证金
最低保证金是清算会员事先交纳的现金或上海清算所认可的有价证券或资产,用于弥补清算会员在风险敞口限额范围内可能发生违约而产生的最大预计损失。
最低保证金要求=清算会员风险敞口限额×清算会员资信因子。
2.盯市保证金
盯市保证金是清算会员根据上海清算所对纳入集中清算的利率互换合约逐日盯市结果交纳的现金。
清算会员某一参考利率合约组合的盯市保证金要求,等于该合约组合当日的盯市亏损。
3.超限保证金
超限保证金是当清算会员利率互换合约组合的总风险敞口超出其风险敞口限额时,需缴纳的现金。
超限保证金要求=(总风险敞口-风险敞口限额)×清算会员资信因子×可变倍数
五. 普通香草型利率互换与双重利率互换
普通香草型利率互换
假设A发行了一起债券,期限10年,从2017年1月1日到2027年1月1日,利率水平为浮动利率FR007(7天回购定盘利率)+20个基点。A认为在今后的10年中,利率呈上升趋势,如果持有浮动利率债务,利息负担会越来越重。同时由于利率水平起伏不定,A无法精确预测债务的利率负担。因此,A希望将此债券转换为固定利率债券。So,A与B做一笔利率互换交易。
经过利率互换,在每个利息支付日,A要向B支付固定利率x%,而B向A支付的浮动利息正好用于支付A的原债券利息。
A将今后的10年期的债务成本一次性的固定在x%的水平上,达到管理自己债务利率风险的目的,如下图所示:
再举一个小栗子,质押式回购和债券买卖是小伙伴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业务了,然而这两者时常是关联业务,比如融资买券。假设A银行从货币市场以七天的成本连续融资,在债券市场以3.6%的成本付出净价买入一年期债,A从而承担了短端利率波动风险。假设A与B银行进行一个互换,A付出固定利率收到FR007(即7DRepo)抵消其短端货币市场融资的风险。所以本质上,融资买券,从利率风险上看就是互换。一笔利率互换承担的就是利率上行或下行的风险,同样它也可以对冲机构资金成本的一些问题。
双重利率互换
假设A、B各有两种筹资方案,A可以发行6个月LIBOR+50个基点的浮动利率或者固定利率为11.25%的每半年付息的债券,但是A更希望采用固定利率融资;B可以10.25%半年期的固定利率或以6个月LIBOR的浮动利率借款,而B更希望采用浮动利率融资。
做市商报出6个月期LIBOR的利率互换交易价格,作为固定利率支付者时,将支付半年10.40%的互换利率,而作为固定利率接受者时,将接受10.50%的互换利率。
在A和B均可与做市商进行利率互换交易的市场背景下,A发行浮动利率债券,B发行固定利率债券。A与做市商互换,做市商充当了浮动利率的支付者,B与做市商的互换,做市商充当了固定利率的支付者。通过利率互换,A得到了25个基点的好处,B得到了15个基点的好处,做市商也赚取了10个基点的差额利息。
交换过程入下图所示:
六.估值要素及过程
1.从资讯商获取基准的每日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即基准对应的每日的收益率曲线的关键期限样本点,每个样本点包括关键期限和收益率。
2.根据成交单,记录维护利率互换业务交易
3.一笔完整的利率互换交易的交易要素主要有参考利率、名义本金和期限,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未来互换交易现金流的具体情况。详细的交易要素可参考成交单。
4.利率互换业务涉及的相关会计科目:
衍生金融工具-利率互换(表外科目)
存出保证金-利率互换
应收利息-利率互换
应付利息-利率互换
衍生金融工具-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率互换
投资收益-利率互换
交易费用-利率互换
5.以下案例介绍具体的估值过程:2007年3月16日甲银行与乙银行达成一笔人民币利率互换协议,主要信息如下:
a)交易日:2007年3月16日 起息日:2007年3月19日
b)到期日:2015年3月19日 名义本金额:人民币5000万元
甲银行支付:浮动利率FR007(7天回购定盘利率),实际天数/365,单利(为简便起见,此处按单利处理)
c)乙银行支付:固定利率,年利率3.61%,实际天数/365,单利
d)浮动利率重置 付息频率:按季支付
假设没有交易费用,甲银行会计分录如下:
1)交易之前缴纳保证金,凭证分录:
借:存出保证金-利率互换
贷:银行存款
2)2007年3月16日达成利率互换协议,甲银行将名义本金额计入表外:
收:衍生金融工具--利率互换(表外科目) 50000000
3)2007年3月31日估值,随公允价值变动,如果上升,则:
借:衍生金融工具-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 ---现金流折现值(收入-支出)-累计估值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率互换
公允价值下降做相反会计分录。
4)每日计息凭证:
借:应收利息-利率互换
贷:应付利息-利率互换
投资收益-利率互换
5)2007年3月31日甲银行向交易对手乙银行支付浮动利率利息,按7天回购定盘利率支付利息,首个计息周期的FR007为1.5074%:
浮动利率计息=50000000*1.5074%*13/365=26844.11元
借:应付利息-利率互换 26844.11
贷:银行存款 26844.11
同时,甲银行按固定利率3.61%收取对手乙银行支付的固定利率利息
=50000000*3.61%*13/365=64287.67元
借:银行存款 64287.67
贷:应收利息-利率互换 64287.67
6)2007年4月30日计提应付利息,按7天回购定盘利率3.3%计算利息,浮动利率利息=50000000*3.3%*1/12=137500元
贷:应付利息-利率互换 137500
贷:投资收益-利率互换 137500(红字)
同时计提应收利息,按固定利率3.61%收取,固定利率利息=50000000*3.61%*1/12=150416.67元
借:应收利息-利率互换 150416.67
贷:投资收益-利率互换 150416.67
5月31日、6月30日也同样计提应付利息和应收利息。
7)2007年6月30日甲银行按季向交易对手乙银行实际支付浮动利率利息,按7天回购定盘利率3.3%支付的浮动利率利息=50000000*3.3%*3/12=412500元
借:应付利息-利率互换 412500
贷:银行存款 412500
同时,甲银行收取对手乙银行按固定利率3.61%支付的固定利率利息=50000000*3.61%*3/12=451250元
借:银行存款 451250
贷:应收利息-利率互换 451250
8)利率互换交易终止,该笔交易的公允价值为0,因此需将上一估值日的估值结果进行红字冲销,同时将名义本金从表外科目付出。
付:衍生金融工具--利率互换(表外科目) 50000000
冲减账面估值:
贷:衍生工具-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 账面累计估值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率互换(红字)
上一日公允价值为负,则做相反分录。
冲减账面利息:
借:应付利息-利率互换 账面余额
借/贷:银行存款 实收/付资金
贷:应收利息-利率互换 账面余额
贷: 投资收益-利率互换 差额
9)合约到期
归还保证金
贷:存出保证金-利率互换
借:银行存款
感谢看到此处结尾的小伙伴,估计是我们同行,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什么是利率互换业务?为什么这项业务可以使企业降低贷款成本?
利率互换
中文名:利率互换
外文名:Interest Rate Swap
别 称:利率掉期
类 别:一种互换合同
利率互换是指两笔货币相同、债务额相同(本金相同)、期限相同的资金,但交易双方分别以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借款,为了降低资金成本和利率风险,双方做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调换。
介 绍
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亦作:利率掉期。一种互换合同。合同双方同意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日期以未偿还贷款本金为基础,相互交利息支付。利率互换的目的是减少融资成本。如一方可以得到优惠的固定利率贷款,但希望以浮动利率筹集资金,而另一方可以得到浮动利率贷款,却希望以固定利率筹集资金,通过互换交易,双方均可获得希望的融资形式。
概述
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在互换交易中占主要地位。
利率互换是指两笔货币相同、债务额相同(本金相同)、期限相同的资金,作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调换。这个调换是双方的,如甲方以固定利率换取乙方的浮动利率,乙方则以浮动利率换取甲方的固定利率,故称互换。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资金成本和利率风险。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都是于1982年开拓的,是适用于银行信贷和债券筹资的一种资金融通新技术,也是一种新型的避免风险的金融技巧,目前已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
【小星星大智慧】利率互换重置风险管理
COMSTAR
编者
荐语
【小星星大智慧】旨在发布ComStar客户的智慧分享,欢迎ComStar客户联系项目经理踊跃投稿分享您的智慧。
若您对文中涉及的内容感兴趣,欢迎联系我们共同探讨。
利率互换重置风险管理
昆山农商行
金融市场总部衍生品交易团队
利率互换市场参与机构逐步多元化,市场成交量快速增长,活跃交易商的精细化管理要求逐渐升级。利率互换重置风险管控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已获得市场参与者广泛关注。利率互换浮动利率重置错配导致的利率互换存量交易损益变动超预期,具有隐蔽性较高,风险控制难度较大等特点,对配套中后台系统和分析工具的要求较高。Comstar与市场充分沟通后推出的重置风险分析工具,已极大程度减少了我行对浮动利率重置错配风险的认知难度,为重置风险管控提供了坚实后盾。
”
01
重置风险的来源
利率互换的重置风险来自于两笔同期限进行对冲的利率互换合约,一旦在不同交易日进行交易,必然面对利率重置日的错配,在浮动利率大幅度波动时,无法通过交易手段对浮动利率重置风险进行管理(如图1),导致损益存在波动风险。
图1|利率互换的重置风险
重置风险普遍存在于各品种利率互换交易中。短期交易为主的活跃交易商以及注重管理对手方风险而冲销较多的交易商,重置风险较大。短期交易以资本利得为主,重置风险关注较少,然而其经常成为损益不达预期的“罪魁祸首”;以DV01风险敞口作为风险管控指标,无法对重置风险进行规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更大的利率重置风险,也成为损益超预期波动的主要原因。
02
重置风险管理案例
机构在周一达成1笔支付固定利率2.80%,收取浮动利率(参考FR007),期限1m的利率互换,并且在周二反向达成1笔收取固定2.90%,支付浮动利率(参考FR007),期限1m的利率互换。
情景分析如表1:
表格1| 利率互换重置风险情景分析
明显地,上述两笔交易的实际损益为-5bps,与预期损益10bps相差15bps,在FR007波动较大时,重置风险上升。
03
重置风险的解决方案
为解决重置风险问题,机构可以利用COMSTAR系统的IRS重置风险查询功能查看组合的重置日期以及重置交易明细,再通过MISMATCH交易寻找交易对手,尽可能减小重置风险。
具体案例如下
假设机构A和机构B在1月4号-1月14号的头寸表2如下:
重置日
头寸(亿元)
机构A
机构B
1月4日
1
2
1月5日
-5
3
1月6日
3
-1
1月7日
-3
5
1月8日
-4
6
1月11日
1
-6
1月12日
2
-3
1月13日
-1
-4
1月14日
6
-2
表格2|某账户头寸分布情况
图2|机构重置风险
经过匹配机构A和机构B的重置部分,两机构的头寸轧差,两家机构的重置风险分别减少。
日期
头寸(亿元)
机构A
(重置后)
机构B
(重置后)
1月4日
1
2
1月5日
-2
0
1月6日
2
0
1月7日
0
2
1月8日
0
2
1月11日
0
-5
1月12日
0
-1
1月13日
-1
-4
1月14日
4
0
表格3|match之后某账户头寸分布情况
图3|match之后的重置风险
经过match之后,重置风险大幅度减少。
04
COMSTAR提供的工具支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利率互换交易日益活跃,COMSTAR重置风险分析工具已经逐渐成为新参与机构精细化管理交易的坚实后盾。随着我行利率互换交易的不断活跃,重置风险对组合损益影响日益显著。因此,我行于2020年开始关注并运用重置风险管理工具,大幅度减少了我行利率重置风险的统计工作,实现了重置风险的直观展示,同时为市场发展进一步注入了动力。
COMSTAR
关注我们
COMSTAR场务
7*24小时为您提供支持
你必须了解的利率互换IRS
利率互换应用:降低融资成本(一个简单的例子)
公司的信用评级不同,因此对应的融资利率也不尽相同。不同公司间分别拥有不同的相对比较优势,利率互换可以利用这种相对比较优势使交易双方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例如,假设A公司的信用级别高于B公司,二者所对应的贷款利率如下(图表8):
公司A:固定利率5.00%;浮动利率3个月期Shibor+0.30%。
公司B:固定利率6.20%;浮动利率3个月期Shibor+1.00%。
资金成本的比较优势创造了IRS的需求。数据显示在固定利率市场上,B比A多付1.20%,但在浮动利率市场只比A多付0.70%,相对而言,B在浮动利率市场有比较优势,而A在固定利率市场有比较优势。由此,公司A有动力将固定利率融资转换为浮动利率;而公司B也有动力将浮动利率转换为固定利率。这对应着IRS需求的创造——利率互换能够利用这种相对比较优势使A、B双方在相应的市场上均能降低融资成本。具体如下:
A以5%的利率借入固定利率资金,B以Shibor3M+1%的利率借入浮动利率资金,二者签订如下互换合约:A向B支付以3个月期Shibor计算的利息,B则向A支付4.95%固定利息。资金流的演示图如下:
A现金流如下:支付给外部贷款人年利率为5.00%的利息;从B得到4.95%的利息;同时向B支付Shibor3M的利息。总结果是A只需支付Shibor3M+0.05%的利息,比直接到浮动利率市场(Shibor3M+0.30%)少支付0.25%的利率。
B现金流如下:支付给外部借款人年利率为Shibor+1.00%的利息;从A得到Shibor的利息;同时向A支付4.95%的利息。总结果是B只需支付5.95%的利息,比直接到固定利率市场(6.20%)少支付0.25%的利率。
显然,A与B通过利率互换交易双方同时在相应的市场上降低了融资成本。
人民币利率互换期货问题
没怎么看明白你说的估计你说的是外汇期货,就是炒的汇率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网站-金融市场专区频道-企业热点问答栏目-中国工商银行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知识问答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一)人民币利率互换产品(IRS) 1.什么是人民币利率互换? 2.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3.人民币利率互换有什么特点? 4.哪些客户适合办理人民币利率互换? 5.人民币利率互换有哪些具体形式? 6.客户怎样根据预期利率变化选择利率互换形式? 7.人民币利率互换的浮动利率基础包括哪些? 8.人民币利率互换的期限有哪些? 9.如何理解人民币利率互换的报价? 10.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中的利息支付频率根据什么确定? 11.客户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办理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业务? 12.客户是否可以提前终止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 (二)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产品(FRA) 13.什么是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 14.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15.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有什么特点? 16.哪些客户适合办理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 17.客户怎样根据预期利率变化选择远期利率协议的形式? 18.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的浮动利率基础包括哪些? 19.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产品的期限有哪些? 20.如何理解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的报价? 21.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何时进行结算? 22.客户是否可以提前终止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
第二部分:业务办理 23.客户办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24.客户可通过什么渠道办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 25.如何申请办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 26.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的交易起点金额和最小变动单位是多少? 27.客户办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需要交纳手续费吗? 28.怎样查询存续期内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的利息支付明细? 29.客户在利息支付时是否需要与工商银行全额交换支付利息资金? 30.怎样查询存续期内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的市值?
第三部分:业务风险 31.办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有无相关风险? 32.办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需要提供履约保证措施吗?
第四部分:境外业务 33.境外客户可通过工商银行办理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吗?
第三部分:业务风险 31.办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有无相关风险? 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的风险主要体现为市场风险,客户叙做的利率互换或远期利率协议可能因为利率的波动产生浮动盈亏。当交易体现为浮动亏损时,客户终止交易或者进行反向对冲将承担相应的实际损失。但如果叙做的利率风险管理业务与套期保值的基础资产完全匹配,该交易的浮动盈亏不会影响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32.办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需要提供履约保证措施吗? 客户办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需要在达成交易前根据工商银行要求交纳保证金或落实其他履约保证措施。同时,在产品存续期内,当产品市值浮动亏损达到一定水平时,客户需要根据工商银行要求进行追加保证金或提供其他履约保证措施。
第四部分:境外业务 33.境外客户可通过工商银行办理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吗? 工商银行境外网络已扩展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是香港、新加坡、伦敦等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工商银行境外机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提供人民币利率互换服务。具体挂钩利率、交易期限、服务渠道与时间、办理流程以及交易规则等可能与境内不同,请以工商银行当地机构实际开办情况为准。 以上问题1至问题32,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客户通过工商银行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办理的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业务。
利率互换 – 12Reads管理百科
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在互换交易中占主要地位。
利率互换是指两笔货币相同、债务额相同(本金相同)、期限相同的资金,作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调换。这个调换是双方的,如甲方以固定利率换取乙方的浮动利率,乙方则以浮动利率换取甲方的固定利率,故称互换。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资金成本和利率风险。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都是于1982年开拓的,是适用于银行信贷和债券筹资的一种资金融通新技术,也是一种新型的避免风险的金融技巧,目前已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
利率互换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两个前提条件:
利率互换交易的基本原理就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利益共享。首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由于筹资双方信用等级、筹资渠道、地理位置以及信息掌握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在各自的领域存在着比较优势。因此,双方愿意达成协议,发挥各自优势,然后再互相交换债务,达到两者总成本的降低,进而由于利益共享,最终使得互换双方的筹资成本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降低。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有甲、乙两家公司,其信用等级及各自在固定利率市场和浮动利率市场上的借款成本如下表所示: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甲公司由于信用等级高,在浮动利率市场和固定利率市场都有优势,但是。不难发现两公司固定利率之差为1.5%,而浮动利率之差仅为O.3%。因此,可以认为甲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场具有比较优势。假设甲公司根据资产匹配的要求希望支付浮动利率利息而乙公司希望支付固定利率利息,如果二者按照各自原本的借款成本借款,总的成本为:6个月LIBOR+O.2%+10.5%=6个月LIBOR+10.7%。根据双方的比较优势,甲公司借入固定利率贷款,乙公司借入浮动利率贷款,然后再进行互换,总的成本为:9%+6个月LIBOR+0.5%=6个月LIBOR+9.5%。很显然,相对于不进行互换而言一共节省成本1.2%。双方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分享这部分节省下来的成本。比如,按照利益均分原则每一方就可以节省0.6%。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由下图演示:
假设二者利益均分,即每一方节省0.6%,X=9.4%,那么,甲公司的实际贷款成本为:9%+LIBOR-9.4%=LIBOR-0.4%,而乙公司的贷款成本为:LIBOR+O.5%-LIBOR+9.4%=9.9%。双方成本都节省了0.6%。
1.利率互换作为金融衍生工具,为表外业务,可以逃避利率管制、税收限制等管制壁垒,有利于资本的流动。
2.金额大,期限长,投机套利较难。绝大部分利率互换交易的期限在3—10年,由于期限较长,因此,投机套利的机会比较少,另外,利率互换一般属于大宗交易,金额较大。
3.交易的成本较低,流动性强。利率互换是典型的场外市场交易(OTC)工具,不能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产品,无保证金要求,交易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报价规则的限制。具体交易事项都由交易双方自主商定,交易手续简单,费用低。因此,成本较低,交易相当灵活。
4.风险较小。因为利率互换不涉及本金交易,信用风险仅取决于不同利率计算的利息差,而且其中包含了数个计息期,能够有效地避免长期利率风险。
5.参与者信用较高。互换交易的双方一般信用较高,因为如果信用太低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互换对手,久而久之,就被互换市场所淘汰。能够顺利参与交易的大都信用等级比较高。
①风险较小。因为利率互换不涉及本金,双方仅是互换利率,风险也只限于应付利息这一部分,所以风险相对较小;
②影响性微。这是因为利率互换对双方财务报表没有什么影响,现行的会计规则也未要求把利率互换列在报表的附注中,故可对外保密;
③成本较低。双方通过互换,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同时也降低了筹资成本;
④手续较简,交易迅速达成。利率互换的缺点就是该互换不像期货交易那样有标准化的合约,有时也可能找不到互换的另一方。
(1)降低融资成本。出于各种原因,对于同种货币,不同的投资者在不同的金融市场的资信等级不同,因此融资的利率也不同,存在着相对的比较优势。利率互换可以利用这种相对比较优势进行互换套利以降低融资成本。
(2)资产负债管理。利率互换可将固定利率债权(债务)换成浮动利率债券(债务)。
(3)对利率风险保值。对于一种货币来说,无论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的持有者,都面临着利率变化的影响。对固定利率的债务人来说,如果利率的走势下降,其可用更低成本重新融资,原先的固定利率对其不利;对于浮动利率的债务人来说,如果利率的走势上升,则成本会增大。
利率互换是受合同约束的双方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金额的本金彼此交换现金流量的协议。在利率互换中,若现有头寸为负债,则互换的第一步是与债务利息相配对的利息收入;通过与现有受险部位配对后,借款人通过互换交易的第二步创造所需头寸。利率互换可以改变利率风险。
固定利率支付者: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支付固定利率;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接受浮动利率;买进互换;是互换交易多头;称为支付方;是债券市场空头;对长期固定利率负债与浮动利率资产价格敏感。浮动利率支付者: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支付浮动利率;在利率互换交易中接受固定利率;出售互换;是互换交易空头;称为接受方;是债券市场多头;对长期浮动利率负债与固定利率资产价格敏感。
在标准化的互换市场上,固定利率往往以一定年限的国库券收益率加上一个利差作为报价。例如,一个十年期的国库券收益率为6.2%,利差是68个基本点,那么这个十年期利率互换的价格就是6.88%,按市场惯例,如果这是利率互换的卖价,那么按此价格报价人愿意出售一个固定利率为6.88%,而承担浮动利率的风险。如果是买价,就是一个固定收益率6.2%加上63个基本点,即为6.83%,按此价格报价人愿意购买一个固定利率而不愿意承担浮动利率的风险。由于债券的二级市场上有不同年限的国库券买卖,故它的收益率适于充当不同年限的利率互换交易定价参数。国库券的收益率组成利率互换交易价格的最基本组成部分,而利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互换市场的供需状况和竞争程度,利率互换交易中的价格利差是支付浮动利率的交易方需要用来抵补风险的一种费用。
注:表中的"T"是指国库券,"点"是指基本点,一个基点为0.01%
利率互换的定价是寻找一种合适的固定利率,使某一笔新互换交易净现值为零。刁羽的文章中阐述了利率互换的定价理论分为无风险定价理论、单方违约风险定价理论和双方违约风险定价理论等三种,都是参考交易活动中的不同机构有没有违约行为而分析出的定价理论。现有的定价模型有零息票互换定价法、债券组合定价法及远期利率协议定价法等。
无风险定价理论是指在进行定价活动中不考虑双方违约的情况,交易双方都按照预先签订的合约参与交易,最早是零息票互换定价法,把利率互换看成是两个债券的交换: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债券。他们认为定价就是确定浮动利率债券价格,即金融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这是定价的基础和关键。
单方违约风险定价理论中认为由于不同互换交易者进行交易时,某个交易者存在着违约的可能,那么在互换定价中加入违约的风险补偿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由于这种理论只考虑了一方交易者的违约风险,故其定价理论是单方违约定价理论。
双方违约风险定价理论主要是对交易者之间存在双向违约的风险下进行定价,Duffle和Huang(1996)推出了在双方都存在违约的情况下进行定价的理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使用相关的贴现率来计算互换的现值。
国内学者对利率互换定价归纳为两种方法,即多期远期合约法和现值法。以上这些定价理论都是在假定一定的条件下得出的,能够得到一定的理论数据,但是在现实交易中还有许多情况会发生,所以定价模型的完善需要加入更多的变量,以使模型更加精确。
为了有效开展利率互换业务,企业应建立如下利率互换内部控制制度:
1.利率互换授权批准制度。利率互换业务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及利率互换业务计划须经董事会或企业的最高管理当*批准:董事会或企业的最高管理当*授权总裁根据利率互换业务计划进行具体利率互换业务的批准,具体办法为:利率互换业务主管根据利率互换计划,与利率互换对手草拟利率互换合同,经内部审计部门评估测算,提交测算报告,总裁根据测算报告结论判断决策,总裁批准后,盖章生效执行:如有利率互换合同的变更,也须报经总裁审批。
2.利率互换不相容职责分工制度。办理利率互换业务的不相容职责应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互换所涉及的不相容职责包括:
(1)利率互换计划的编制与审批利率互换计划由利率互换业务主管根据财务计划对资金的需求状况及利率波动情况编制。利率互换计划由董事会或企业最高管理当*根据利率互换主管呈报的利率互换业务计划审批.计划的编制与审批属于不兼容职责,应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处理。
(2)利率互换业务项目的分析论证与执行由利率互换业务主管根据利率互换业务计划提出利率互换单项方案。具体内容有:利率互换对手、利率互换名义本金、利率互换价格。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单项利率互换项目进行分析论证.主要内容为利率互换对手审核、利率互换定价审核。分析论证报告报总裁审批后,由利率互换业务部门执行。必须明确的是,分析论证与利率互换执行必须由不同部门来操作。
(3)利率互换业务的决策与执行总裁负责单项利率互换业务的审批.利率互换业务部门负责利率互换业务的执行。两者为不相容职责,应分离。
(4)利率互换业务项目的处置审批与执行利率互换项目如须中止,应报总裁审批,总裁批准后,应由利率互换业务部门执行,此亦为不相容职责。应分开。
(5)利率互换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承担利率互换业务执行的部门不得进行利率互换业务的会计记录。应由企业的财务部进行利率互换的会计核算。
3.利率互换资产负债保管追踪制度。对于利率互换得到的资产和互换形成的负债要设置追踪查簿。及时记录换入的本金(名义本金)、利率、汇率、使用、回笼、归还以及对应的换出的本金(名义本金)、利率、汇率、收回、还贷等事项。所有经办人员须签名。严格规定互换所得资产的用途和使用审批手续,严格规定资金回笼渠道和时间,设置时间及金额预警。
4.与交易对手的定期对账制度。严格规定定期对账的时问,应由内部审计人员汇同会计人员、利率互换业务执行人员与利率互换对手定期对账,对账的内容包括:名义本金数量、收入利率、支付利率、应收应付利息金额等,并将对账状况记录于备查簿,如对账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如存在重大差错应及找原因。并报告董事会。
5.利率互换会计核算制度。互换产生的资产和负债都要进行完整的会计记录(包括会计帐簿和备查簿),并对其增减变动及应收、应付利息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具体而言,应按每一项利率互换设置对应的换入,换出明细分类帐,详细记录其名称、金额、利率、汇率、日期、收入或支付的利息及手续费汇兑损益等。
6.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人员经常评价企业规定的利率互换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是否得到贯彻执行:定期(按月)进行利率互换盘点询证;定期(每半年)对利率互换业务会计帐目进行审查,并编制工作底稿和内部审计报告。由内部审计部门牵头进行利率的预测,并由内部审计部门对利率互换的定价进行审查,报总裁作为审批利率互换合同的依据。
7.利率互换定价审核制度。。利率互换的定价模型应是利率互换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企业应选定利率互换定价模型,报经董事会批准则。在签订利率互换合同之前。对利率互换的价格用定价模型进行测算,以测算价格作为基本数据,加入调节因子,从而确定利率互换合同的价格,在报总裁审批利率互换合同前,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评估和再测算.并将测算资料和结论一并报总裁,以确定是否签订此利率互换合同。
8.利率互换风险管理制度。利率互换的风险管理管理制度主要内容为:
1)明确在企业总部专设机构进行利率互换的操作分支机构不得进行利率互换的操作,分支机构如需进行利率互换交易应委托总部专设机构操作。
2)强化利率互换定价审核规定由内部审计机构牵头选定利率预测模型,选定利率定性预测专家组,通过模型预测并结合专家组的定性预测,提高利率预测的准确性.再由内部审计部门对互换定价进行审核,并填写审核报告,报总裁作为审批利率互换合同的依据。
3)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规定各等组交易的限额对交易对手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可采用现行银行信用评估办法,各不同等级设置不同的利率互换交易上限,以控制风险。
4)设置抵押或担保交易对手为一般企业时,要求交易对手企业提供资产作为抵押,防范其违约行为;交易对手为商业银行时,双方相互提供抵押担保,当交易对手信用明显恶化时,要求增加抵押的资产。
5)缔结对冲交易,抵销市场风险规定一般企业作为交易对手进行利率互换交易时,本企业须缔结对冲利率互换以抵销市场风险。
但利息交割时规定采用利息轧差进行结算.以控制交易风险。
建立、健全并切实执行利率互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利率互换管理的必要保证,是防范利率互换风险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国利率互换业务的开展尚处于初创阶段。各商业银行及相关机构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利率互换的内部控制体系,随着我国利率互换业务的日益增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的商业银行及相关机构的不断增多,利率互换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将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利率互换合约的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第24条规定:“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由于在合约签订后,金融企业即拥有并承担了日后利息互换的权利和义务,因而在合约签订日,交易双方应当在表内同时确认一项债权(金融资产)和债务(金融负债)。
2.利率互换合约的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第30条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按照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事实上,公允价值不是一个独立的计量属性,而是包含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以及现值在内的复合计量属性。
因此,利率交换中,由利息支出较高的一方向利息支出较低的一方支付按相同名义本金和两种利率形式计算出的利息差额,两者差额构成合约公允价值的组成部分,与公允价值变动一道作为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计入资产负债表内。
3.账户设置。除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其他有关科目)、利息收入、利息费用外,增加递延互换损益、应收利率互换、应付利率互换三个账户。
假如A方持有浮动利率借款,利率水平为人民币6个月的市场利率+20基本点。然而A方认为,人民币利率呈上升趋势,如果继续持有浮动利率债务,利息负担会越来越重,因此,希望将此浮动利率借款转换为固定利率借款。于是,与B方签订了一份开始于2006年3月1日的三年期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合约。A方同意向B方支付由年固定利率4%和本金1.2亿人民币所计算的固定利息;而B方同意向A方支付由6个月期市场利率和同样本金支付的浮动利息。假设每半年交换一次利息。
双方将总共发生6次现金支付,第1次支付发生在2006年9月1日。
A方将支付B方固定利息:120百万×4%÷2=2.4百万
B方将支付A方浮动利息,该6个月的浮动利率必须在3月1日就确定,假定为3.2%,则支付的浮动利息为:120百万×3.2%÷2==1.92百万
第2、3、4、5、6次利息支付都同理,每一次固定利息的支付都是2.4百万,浮动利率则根据支付日前6个月确定的市场利率来计算。两个公司只需要支付两笔利息的差额。
为叙述方便,将A方支付固定利率4%并接受6个月市场利率的三年期利率互换的现金流状况列表如下:
那么,A方应进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1.2006年3月1日(签约日)会计分录:
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一个付息期进行会计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1.92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2.2006年9月1日第一次付息日的会计分录:A方向B方支付利息差额,
借:应付利率互换0.48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0.48
同时,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二个付息期进行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2.28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3.2007年3月1日第二次付息日的会计分录:A方向B方支付利息差额,
借:应付利率互换0.12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0.12
同时,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三个付息期进行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2.34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4.2007年9月1日第三次付息日的会计分录:A方向B方支付利息差额,
借:应付利率互换0.06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0.06
同时,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四个付息期进行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2.52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5.2008年3月1日第四次付息日的会计分录: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O.12
贷:应收互换利率O.12
同时,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五个付息期进行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2.7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6.2008年9月1日第五次付息日的会计分录: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O.3O
贷:应收互换利率O.3O
同时,对利率互换合约按第六个付息期进行确认,
借:应收利率互换2.94
贷:应付利率互换2.4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O.54
贷:应收利率互换0.54
借:应付利率互换l3.74
贷:应收利率互换l3.74
在前3个付息期内,A方各月需平均摊销互换损失时,借记“利息费用”科目,贷记“递延互换损益”科目;在后3个付息期内,各月需平均摊销互换收益时,借记“递延互换损益”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从以上的会计处理中可以看出,A方通过利率互换将浮动利率的借款转换为固定利率的借款,合约期内需要支付给B方利息共O.66百万,同时收取B方支付的利息共0.96百万,增加现金净流量O.3O百万,从而使通过利率互换降低筹资成本的效果十分明显。
利率互换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发展很快,特别是随着我国参与国际金融资本运作幅度的加大,利率互换已成为众多公司及银行之间常用的债务保值和资本升值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宏观角度看,利率互换对我国金融资本运作的意义为: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必将越来越快。国内企业面临市场化、乃至于国际化的竞争和冲击,必须要树立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学会运用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对自身的债务资本进行合理运作,防止给企业带来金融损失,同时可提高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水平。
2)促使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拓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多种形式的利率互换业务发展,必然伴随着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在丰富投资主体资产组合的同时,也拓展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作为有实力、有头脑的公司、银行,绝不能仅满足于债务保值,而是要能通过积极主动的互换业务等市场运作,拓宽业务范围、增加自身的资本保有量。
我国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缺乏有效地竞争,不利于形成反映人民币供求状况的市场利率。互换业务在我国推广的主要障碍就是没有形成权威性的基础收益率曲线。因此,加大开展互换业务的力度,有助于推进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4)有利于发展债券市场,丰富债券市场的品种结构
我国目前的债券市场期限结构和品种结构都不利于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所以,要重视国债市场在调节供求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发展利率互换等衍生产品市场。
2007年3月16日甲银行与乙银行达成一笔人民币利率互换协议:
交易日:2007年3月16日
起息日:2007年3月19日
到期日:2015年3月19日
名义本金额:人民币5000万元
甲银行支付:浮动利率FR007*(7天回购定盘利率),实际天数/365复利
乙银行支付:固定利率,年利率3.61%,实际天数/365单利
浮动利率重置付息频率:按季支付
甲银行会计分录:
1.2007年3月16日达成利率互换协议,甲银行将名义本金额记入表外:
收:衍生金融工具——利率互换(表外科目)50000000
2.2007年3月31日估值,随公允价值变动,如果上升,则按评估增值金额:
借:衍生金融工具——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7年4月30日、2007年5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均要进行公允价值评估,并做如上会计分录。
3.2007年3月31日甲银行向交易对手乙银行支付浮动利率利息,按7天回购定盘利率支付利息,首个计息周期的FR007为1.5074%:
浮动利率利息=50000000×1.5074%×13÷365=26844.11(元)
借:其他业务收入——利率互换业务收入26844.11
贷:银行存款26844.11
同时,甲银行按固定利率3.61%收取对手乙银行支付的固定利率利息=50000000×3.61%×13÷365=64287.67(元)
借:银行存款64287.67
贷:其他业务收入——利率互换业务收入64287.67
4.2007年4月30日计提应付利息,按7天回购定盘利率3.3%支付利息,浮动利率利息=50000000×3.3%×1÷12=137500(元)
借:其他业务收入——利率互换业务收入137500
贷:应付利息——利率互换应付利息137500
同时计提应收利息,按固定利率3.61%收取,固定利率利息=50000000×3.61%×1÷12=150416.67(元)
借:应收利息——利率互换应收利息150416.67
贷:其他业务收入——利率互换业务收入150416.67
5.2007年6月30日甲银行按季向交易对手乙银行实际支付浮动利率利息,按7天回购定盘利率(3.3%)支付的浮动利率利息=50000000×3.3%×3÷12=412500(元)
借:应付利息——利率互换应付利息412500
贷:银行存款412500
同时,甲银行收取对手乙银行按固定利率3.61%支付的固定利率利息=50000000X3.61%X3÷12=451250(元)
借:银行存款45l250
贷:应收利息——利率互换应收利息451250
6.利率互换交易终止,该笔交易的公允价值为0,因此须将上一估值日的估值结果进行红字冲销,同时将名义本金额从表外科目付出。
付:衍生金融工具——利率互换(表外科目)50000000
红字冲销估值结果,评估增值金额:
借:衍生工具——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红字)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红字)
借:其他业务收入——利率互换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率互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本年利润
1.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利率互换是一种基于比较优势和利益共享的交易,当一家企业在某一市场具有筹资优势,而在该市场筹资的类型与其所需不同时,可以通过互换得到其所需的筹资类型,同时,又降低了筹资成本。如前文所提到的两家企业所进行的互换交易。
2.规避利率风险在传统的债务管理中,债务一旦形成就必须履行下去,负债基本上没有流动性可言。相应的利率风险就不容易规避。而利率互换可以使负债更加灵活并转变成企业所需的形式,从而很好地规避了利率风险。例如,为了避免利牢的上升,交易者将浮动利率的负债与相同名义本金的固定利率负债进行互换,所收取的浮动利率冲抵原来负债利率支出,自己支付固定利率,从而将利率上升的风险转嫁出去。反之亦然。
3.更好地进行资产负债的匹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往往不能很好的匹配,这样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由于利率互换是以名义本金为基础进行交易,因此,就可以不经过资金转移,直接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表外匹配。可以通过转换资产或转换负债两个方面来实现。下面分别通过例子对二者进行简要的说明。
(1)利用互换转换某项负债A公司原来持有一项利率为6.2%同定利率借款,B公司持有一项利率为LIBOR+0.8%的浮动利率借款。通过下图所示的互换:
由图2可知,对于A公司来说,该互换将6.2%的固定利率贷款转换为LIBOR+0.2%的浮动利率贷款,实现了负债性质的转换。
(2)利用互换转换某项资产A公司拥有$l,000,000债券,期限5年,收益率为5.6%。B公司投资了一项为期5年的项目,投资额也为$l,000,000,收益为LIBOR-0.3%。通过下图所示的互换:
由图3可知,对于A公司来说,该互换将收益率为5.6%的同定收益资产转换成收益为LIBOR-0.2%的浮动利率资产。实现了资产性质的转换。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长期负债(资产)与短期负债(资产)的互换,以实现资产久期与负债久期的匹配。进行长短期互换时,双方由于期限的差别,需要签订一个“滚动”协议。也就是说,当第一份合约到期时,持有短期负债(资产)的公司就相同标的负债(资产)与对方再签订一份合约,如此“滚动”下去.最终达到双方负债(资产)久期的互换。
4.拓宽融资渠道某些企业由于信用等级等各方面的原因,融资渠道比较狭窄,或者不能获取实现对自己最适合的融资。通过利率互换,企业可以在自己最熟悉的市场七筹资,然后通过互换达到自己的目的。突破了某一市场对企业融资存在特定要求的限制,大大拓宽了融资渠道。
1.有利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随着利率是市场化的进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越来越大。由于商业银行负债主要来自于居民存款,期限短,流动性高,受利率变化影响较大,而占资产大部分的贷款一般期限较长,以固定利率为主,从而导致了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和利率结构的严重不匹配,产生了较大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利率互换来凋整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和利率结构,使之更好的匹配,从而降低利率风险,保证其利润的稳定性。由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和保险公司的恰好相反,因此,两者之间可以进行互换交易,达到双赢。两者之间的互换交易市场和渠道应该得到大力的发展。
2.有利于银行发展中问业务利率互换属于场外交易,需要大量的做市商和经纪商,商业银行是充当这一角色的最好选择。作为利率互换双方的中介,银行可以赚取价差收入和无风险的佣金收入。另外,银行受到**的监管以及各种法规的限制比较多,而利率互换又恰恰属于表外业务,不用改变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就可以带来大量的收入。增加中间业务的同时.可以减轻商业银行利润过于依赖存贷款利差的现象,又可以进一步降低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
其他的金融机构例如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券商等都经常暴露在利率风险之中,因此,对互换也有很大的需求。例如,对于基金公司,当利率上升时,就可能面临赎回的压力,只能被动地将一些资产变现,从而改变了基金的整体投资策略,还会造成一段时间的净值下降。对于处理这种利率风险,利率互换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券商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互换经纪业务中来,在进一步活跃整个资金市场的同时获取中介费用。
总之,作为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衍生金融工具之一,利率互换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利率互换也是一把双刃剑,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在积极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时,也应该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轻其消极的影响。
国际资本市场上发生的较早一次利率互换发生在1982年7月,当时,德意志银行发行了3亿美元7年期的固定利率欧洲债券的同时,通过与另外3家银行达成的互换协议,交换成以LIBOR为基准利率的浮动利率债务。这项交易使得双方能利用各自在不同金融市场上的相对优势获得利益,即德意志银行按低于LIBOR的利率支付浮动利息,而其他三家银行则通过德意志银行的较高的资信等级换得了优惠的固定利率债务。
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分割监管的环境下,本身就可能存在利率互换交易发生的可能性。例如,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资产负债会出现一定的持续期缺口,每家机构都会保持一定的风险敞口,如果银行A保持较大的正的持续期缺口(资产的持续期高于负债的持续期),市场利率上升时,资产负债的净市场价值将下降较多,市场风险加大;而银行B恰恰相反,保持着较大的负的持续期缺口。为有效控制风险敞口,两家银行运用利率互换工具“互补遗缺”,在一定期限内,银行A浮动利率负债较多,但通过向银行B支付固定利率,将浮动利率性质的负债转换为固定利率负债,从而提高了负债的持续期。同样,银行B固定利率负债较多,通过向银行A支付浮动利率,将固定利率性质的负债转换为浮动利率负债,达到降低负债持续期的效果。这样,两家银行通过利率互换,就可以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缺口,从而减少利率变化环境中的风险敞口和经营压力。
在对资产和负债头寸进行管理时,可以利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管理,而用利率互换则更具有优势。由于利率互换是以名义本金为基础进行的,即它可以不经过真实资金运动,直接对资产负债额及其利率期限结构进行表外重组。在负债的利率互换中,付固定利率相当于借人一笔名义固定利率债务,会延长负债利率期限;付浮动利率相当于借入一笔名义浮动利率债务,会缩短负债的利率期限。而在资产利率互换中,收固定利率等于占有一笔名义固定利率债权,会延长资产的利率期限,而收浮动利率等于占有一笔名义浮动利率债权,会缩短资产的利率期限。为此,积极扩大运用利率互换工具,有利于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长期以来利率的制定完全取决于人民银行,本币存贷款利率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外币存贷款利率是人民银行委托中国银行制定的。其他银行都采用“盯住”的方式在基准利率上下小幅波动,利率的完全浮动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将加剧同业问的竞争,冲击传统业务,缩小存贷款利差,加大各类利率风险的暴露,减少净利息收入。
利率市场化将使利率风险管理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关键和焦点。而利率互换则是各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若预期利率上升,浮动利率负债的交易方,为避免利率上升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损失,就可以与负债数额相同的固定利率和交易者进行互换,所收的浮动利率与原负债相抵,而仅支出固定利率,从而避免利率上升而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风险。同样,对固定利率的借款者而言,若预期利率下降,为享受利率下降带来融资成本降低的好处,也可以将固定利率转换成浮动利率。
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潮流必然使中国经济、金融日益国际化。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持续提高,目前已经超过80%;金融开放度不断提高,1996就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2005年实施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部分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我国利用外资规模连续居世界前列。随着我国外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债利率风险骤增。美国全国期货协会**汉森曾经指出:“中国对其外汇贷款不进行套期保值而带来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过去在期货交易中受到的损失。”因此,如果我们不加紧进入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快推进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产品和交易工具不断增加。截至2007年末,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达12.3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33.2%;债券总成交量达到62.6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63%;累计债券发行量为41805.03亿元,比2006年增长40%。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资产负债表上都积累了巨大的利率风险需要对冲。以固定利率债券的平均持有期4.4年测算,利率每上升l%,商业银行固定利率债券投资市值将损失1200亿元。作为规避债券利率风险的强烈需求,而利率互换是实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工具。
2004年,银监会发布实施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用于监管银监会管理范围内金融机构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银监会在起草这个《办法》的时候,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尚未建立,金融机构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仅限于外币。《办法》虽然考虑到了将来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需要,但是对建立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后金融机构对衍生产品的需求估计不足,限制了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衍生产品交易业务。银监会的《办法》颁布后,中资银行中仅有十几家(四大商业银行、国开行和进出口行、部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获得了开展业务的资格的金融机构,意味着他们既不能开展衍生产品造市,投机性交易业务,也不能作为衍生产品的最终用户,以避险为目的开展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金融市场所有参与者都要承担利率波动的风险,不允许这些中小金融机构以利率避险为目的进行衍生产品交易对这些机构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提高市场效率。因此,银行监管部门根据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监管规则,把衍生产品市场的参与者明确分为“中介”和“最终用户”两类,允许所有市场参与者作为衍生产品的“最终用户”,以避险为目的开展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对于证券、保险、基金等机构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目前没有明确的说法。为了使这些机构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也应该允许他们作为衍生产品的“最终用户”,以避险为目的开展衍生产品交易,对于条件好的券商,应鼓励他们创造条件,开展中介业务。
影响互换的市场流动性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买方和卖方严重不平衡。买方是众多的商业银行,而卖方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一家。“一对多”的市场结构使做市商难以开展业务。二是做市商套期手段和工具不足。由于没有债券和利率期货、不允许卖空债券、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基础工具流动性不高,使得做市商难以及时进行套期交易,不得不承担利率敞口风险。这两个因素严重制约了做市商开展做市业务。为提高流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引入保险、基金等非银行机构进入互换市场、创造不同的需求,改变市场“一对多”的结构;二是尽快推出融券业务,为做市商套期提供工具;三是探索与互换市场“一对多”结构特点相适应的交易方式,提高市场效率。
货币市场利率指数影响利率互换市场发展,即没有一个适当的货币市场利率指数,既能反映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又有大量的资本市场工具,包括长期浮动利率债券和长期浮动利率贷款的利率与之挂钩。目前,货币市场流动性最高的交易品种是隔夜和7天期回购,其利率指数水平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
但是,长期浮动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都不与回购利率挂钩,因此,若用回购利率指数作为利率互换的参考利率,其应用受很大限制。在目前情况下,主要是那些在债券市场进行交易套利和在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进行造市、投机和套利交易的金融机构有实现需求。
互换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培育货币市场,形成有足够流动性和浓度的货币市场,形成期限3个月或6个月的货币市场利率指数,满足浮动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贷款等资本市场工具的需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利率互换浮动端参考利率的问题。今后还要从几个方面着手发展货币市场:一是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记账式商业票据和大额存单。商业票据或大额存单的发行制度应适应货币市场的要求。简化发行和上市程序,允许以询价方式发行。通过一段时问的培育,由中介机构编制期限3个月或6个月的票据市场利率指数,这个指数代表了主要银行在货币市场融资的成本,可以作为浮动利率债券、浮动利率贷款的参考利率,也就具备了作为利率互换浮动端参考利率的条件。这种做法在新兴市场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有成熟的经验。二是建立货币市场做市商制度,由具备实力的银行向市场提供期限1年以内拆借/回购双边报价,承担维持流动性的义务,提高货币市场资金配置和定价效率。
首先,逐步放开银行间开展外币对人民币的互换业务是互换市场的主要途径。不同币种之间的互换多数混合了利率互换,商业银行可以从中摸索利率互换方面的经验,培育客户群,培养互换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在香港等地外币对人民币的掉期业务量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一些国内银行实际上已经开展了这项业务,最近银监会正式批准了中国商业银行试点外币对人民币的掉期业务,相信将有更多的商业银行获准这项业务资格。
其次,积极开办债券互换和贷款互换业务。如前所述,我国开展债券互换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债券市场规模较为适度。债券持有者可以利用债券互换规避所持有债券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尝试用债券互换来规避固定利率贷款的利率风险,这样,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固定利率贷款业务;当固定利率货款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可以逐渐开展商业银行贷款间及商业银行借款问的利率互换,进而推动整个利率互换业务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利率互换作为一种衍生工具,更是如此。它的产生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有效的风险转移工具,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应进行正确管理。利率互换交易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内部风险,二是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包括因交易决策部门对市场预测不当,导致决策风险;因交易员操作错误,导致的操作风险;因交易会计报表资料不全、提示度不高,导致的会计风险等。外部风险包括交易违约的信用风险,金融标的价格不利变动的价格风险,市场供求失衡、交易不畅导致的流动性风险,清算故障或清算价值变动导致的清算风险,以及法规不明或交易不受法律保障而导致的法律风险等。
商业银行规避利率互换风险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和完善人民银行监测体系,提高市场化利率水平透明度。建立对金融机构法人利率市场化微观机制建设情况的备案、评估制度,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政策建议,建立和完善市场利率水平定期公布制度,引导金融机构理性确定产品价格,维护利率竞争秩序,建立对民间借贷利率的监测和调研制度,为完善市场利率调控体系服务。
二是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尽快完善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以收益与风险成本相对称原则为基础,不断完善经营管理制度,逐步提高利率定价和风险防范能力。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确立受资本充足率约束的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加快建立利率定价管理及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溢价评测体系,及时为贷款定价提供基础数据;同时通过建立内部转移价格,培育正向激励机制为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机制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加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与利率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对利率互换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利率互换交易工作,既为规避和对冲利率风险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也有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是“加快实现利率市场化环境,打破我国汇率市场改革的瓶颈”的一箭双雕之举,但应充分认知其风险规避,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和监管上的约束,通过采取诸如对发行资格、市场参与资格、以及交易种类严格控制和审查以趋利避害,达到促进利率互换市场健康稳步发展的目的。
相关产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利率互换可以按季重置(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的区别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