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需要建立的对技术、业务、行业、管理、投资的认知_it转行业务认知_小熊coder的博客-CSDN博客
1、绝大多数公司,工作都没什么技术含量。有技术含量的公司,你不一定进得去。
3、在很多管理层眼里,往往技术只是个成本问题。在绝大多数公司,市场大于业务,业务大于技术。
4、不要太迷信知乎上大V们的回答,他们往往在大公司里混到了技术一线,级别比较高。一般裁员也轮不到他们。所以他们高呼40岁以后还能做技术。现实中有几个batj?这里不是在怼他们,只是说大家一定要合理定位自己。
5、技术型思维,在你往更高路线攀爬时会成为你的阻碍。提高情商的优先级应该大于提高技术能力。
6、记住多关注市场、用户、管理、财务、产品设计、ui等,不要一味的关注代码。
7、在你一无所有、非大公司出身背景、且短期没有升职可能的时候,先把技术做好,然后以技术为跳板,乘早谋求职业转型。
绝大多数技术都是不值钱的,年纪大了会被裁的,年纪大了工作不好找的。这是个事实,就不要在知乎上高举**旗号了。
1、我之所以有以上言论,皆因我深知国内绝大多数IT公司做的事情,技术含量都并不高。毕竟一二线互联网公司的职位占比领域还不够大。我接触过很多的传统信息化和小型互联网团队、创业团队、外包团队等。而国内大部分IT人其实都在这个群体里面。所以我着重说的应该是指这部分群体人士。
2、什么是真正的技术?说实话这个定义太大了我是不敢下定义的。我只说现象:很多人、尤其是职场从业5年以下的,往往觉得多用熟了一个框架,就觉得掌握了一门新技术。职场上这样的人很多。还有很多为了技术而技术的,例如我小弟天天嚷嚷上Springcloud,实际上现实场景根本不需要这个东西。至于到底真正的技术是什么?在我心里定义如下:被少数人能解决的能落地的技术场景结合扎实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等基本功。简而言之就是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并且被少数人掌握的。
3、有人问不做技术能不能赚钱,我想说,提及这个问题要搞清楚一个前提,就是你想做个什么样的人?
我只能说,想赚大钱,做技术是很困难的。只是想生活,那么做技术是比较稳定的。但是40岁还提及做技术的事情,如我上文所言,除非是一线大型、稳定的公司,否则还是及早谋求退路或者转型之路吧。
4、就是在这个非一线公司、缺乏漂亮的背景履历的群体下,很多人找工作太注重现实因素。我近几天不止遇到一个因为公积金少而不来的。我不批评大家眼光短浅,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但是我认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跳槽的第一因素一定是发展机会,而不是钱。其实这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的职位,也给不了你多少钱。牺牲短期收益追求长期利益,是绝大多数小公司出身的人的最佳选择。
5、IT行业中除了少部分身居高位、或自身财富已经稳定的,否则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在35-40岁的时候,在现阶段,都会面对比较焦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30岁之前就应该有所准备,而是不是苦钻技术呢?我觉得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一直是唯技术论。近一两年升职管理后,对过往的自己又重新思考了一下,因此有以上结论,不周全之处请斧正。
最后强调一下,一定不要好高骛远,假如一无所有,起码得把技术底子打牢。这是你退而安身立命、进而谋求转型的唯一本钱。
加一句:没让你们放弃技术,我说的是综合发展,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技术上。就好像做事要有优先级,怎么发展也应该有个自己的目标、步骤、优先级。
本是无意中随手为之,写的时候没想太多,基本上想到哪就说到哪了,没想到还骗了2000多个赞,并且收到了很多人的私信咨询。我觉得还是应该把自己的想法细化一下,免得对大家产生误导。我把评论中的一些问题和私信的问题总结了一下,然后谈谈个人看法。因能力、视野不足而产生的问题,请大家多包涵。
1、程序员应该重视技术吗?
这个答案非常简单!**你是个程序员,不重视技术重视什么?**那为什么我说不要过于迷信技术呢?
这里我的个人看法是这样的:不同的人其实适合做不同的事情,有人写程序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有的人一心想做技术大牛、引领技术前沿。你追求都不同,所以我强调一下,一心想做好技术的人、已经是大牛的人,请在此打住不要再往下看了。
我们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一切的企业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目的:赚钱。用赚的钱来推动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营等能力。围绕着商业化的任何行为的本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赚钱。在软件类互联网类公司来说,第一优先级肯定是可以长久的赚钱的能力。而技术,是赚钱环节中的一个子节点,赚钱的节点还包括了管理、运营、推广等等。
我想起个故事,某硅谷公司的CEO问董事长:“为什么我们的销售总监薪资比我这个CEO还高呢?”董事长回:“亲爱的xxx,如果没有销售总监,我们就不需要CEO了。”同理,在很多公司里,如果没有销售也不需要程序员了。
在我看来,技术和业务应该是一个共生的关系。技术提升了产品能力,而产品能力提升后完成商业上的转化,进一步的投入资源到技术领域。而完成这个良性循环是很困难的,这其中涉及到复杂的企业管理、运营、销售、生产等。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往往只是成本问题。确实很多时候存在一些现象:例如某个地方因为一个技术问题导致项目延期、或者因为团队能力技术不足导致产品做的很烂。但是这些背后的本质问题都是:成本问题。我double去挖一些高手来给我做行不行?互联网这么挖人的公司还少吗?
技术人普遍想的是用技术来推动世界,实际上,这是科学家、专家、业界大牛干的事儿,普通程序员,能混下去就不错了。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来看待问题,简单说,就是精力应该如何分配的问题。很多人总是把管理、业务和技术对立,我觉得这应该是共生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我们总是号召打造综合性人才,那么就不该用对立化的思维来看待问题。所以我并不是提倡放弃技术,而是建议在做好技术的时候,增加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年来,真的看到很多因为程序员对产品或者业务理解不够而做砸的例子。
新入职的程序员,如果真的对技术有这么一点热爱,我是支持往架构、技术专家的方向走的。对于很多刚入职的新人而言,你唯一的资本就是你的干活能力。注意,我说的不是写代码做技术,我说的是干活。你是个新人,不是博士专家,你的未来技术能达到什么高度,取决于你的人生走向,但是现在,你就是个储备劳动力。因此,重点应该是先干好活,在干好活的同时,如何做好职业规划、如何提升技术能力、该在哪方面提升,是你应该关心的重点问题。这个时候我建议打好技术底子,这样将来不管是做管理还是技术专家,技术底子和工作经历是你未来唯一的议价权。在你没有其他资源只是个技术劳动力的时候,唯一的资本就是你最好的资本。
很多人对技术是有一定的热爱的(例如我),然而遗憾的是,不一定有这样的环境。时间这个东西,总是不够用的。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十年前的DBA去哪都是香饽饽,今天呢?我手底下有个工作了多年的前端,现在只能和新入职的人一起学习新框架。我们必须时刻的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累了倦了、走的慢了、走不动了,便开始思考了转型之道。所以在全民都嚷嚷提升技术能力的今天,我觉得我们也该对这些人表示理解,毕竟他们很多人其实很努力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天天学习的。而有些人一直在学习,只是技术变化太快,忽然间,他们就掉队了。
所以我觉得,只有一些一线公司、国企、央企正式编制的,才有机会稳定的做技术研究工作,而大多数it人是缺乏这样的机会的。代码人不招40以上的,是很多公司的潜规则,只不过没人把这种话拿出来谈。**我觉得重要的是:你不一定需要转型,但起码具备转型的能力。**即未雨绸缪。
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人,发现这些人总是在不断努力、刻苦学习,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成就,我们都会羡慕的想:“这个人好厉害,如果我也能这么刻苦就好了”。我们得清楚一个道理,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努力,是因为他们内心有足够的能量来支撑,能量越大,走的越久。这种能量可能来自于单纯的喜爱、经济条件的驱动、生活上的压力。我们在思考转型之前,一定要找到这种能量支撑。
2、程序员转型什么职位比较合适?对应的能力要求?
ok,先写到这里未完待续,就以上这一段,我就写了1个小时,在往下写我还得找找资料,估计至少得写2、3个小时。平常工作真的非常忙,就上面这段也属于工作中偷闲写的,我6:00下班和同事有约,所以只能下次了。以后我会陆续分享以下内容:
如何看待PPT架构师——写不好文档的架构水平也不一定多强
另外我还想开设一个专栏,分享一些关于技术上的思考。(刚申请专栏失败了,因为最近匿名喷人被举报了,申请专栏是要求90天内不能有不良行为)
嗯,我不是专业写手也没有公众号,所以不定期更新,如果觉得我写的东西有用,请给一个赞,大家的赞是我更新的动力。如果觉得我写的不好,请友善留言或直接关闭页面,如果来喷,我只能说,我这人从来都不喜欢以德服人。
前些天,和一个喜欢技术的朋友聊天,他自称是唯技术论,我俩对话如下:
他:这个世界就是技术推动的,整个社会都是技术推动了发展,没有科技就没有工业革命。技术是推动一切的基石,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技术,要公司增加成本到研发上来。
我:很有道理。但是,在有的经济学家眼里看来,推动一切的是创新。创新,是一种变革,而技术只是其中一个子环节,社会发展还需要法律、制度、经济、文化等等。
聊到这里我结束了这个话题,我们观念不同,争执下去也争不出个结*。
在我刚进入社会的阶段,我是个唯技术论者,我觉得只有技术才是神圣的。那个时候我沉迷于研究一些小的开发技巧。后来时间长了我发现,我所谓的开发技巧,只是给老板干活的一种能力,我研究的并不是真正的技术。再再后来,我又发现没有技术的企业就只有忽悠。再再再后来,我又发现有技术也改变不了什么,除非是稀缺的技术。
这个过程,就是看山是山不是山又是山的过程。只不过我已经不太想思考这个问题了,因为我发现从一个维度或者某个层次无法阐述清楚这个问题。这是个多维度多层次的问题。
我之所以写了这些铺垫,在于经常有人喷我宣扬“技术无用论”,所以今天解释一下。
站在人类史的层次来看技术,那无疑是伟大的。那些为了追求真理而孜孜不倦的学者、科学家,无疑是改变世界的伟大的精神上的丰碑。我们现在很多科研人员、IT界的开源大牛,在为了改变某个事情,还在追求着。如果您的追求是这种,我十分敬仰且崇拜,并无限的支持。
站在商业角度,您希望用技术推动市场,以技术来建立壁垒,这方面我也支持。但是我个人,暂时还没有能力提供帮助,只能摇旗呐喊点个赞了。
如果是个喜欢写代码的爱好者,对于技术的宏大命题并没有那么感兴趣,只是喜欢遨游在代码的世界里。那么我个人仍然表示欢呼支持和点赞。
但是如果只是想依靠写代码赚点生活费用,恕我无礼,您就别喷我了。您首先得确定您技术能强过我,然后在IT的鄙视链里鄙视我技术菜。但是,您也没资格喷我宣扬“技术无用论”。都是吃饭,不寒掺。
我今天,只想谈谈,怎么靠提高代码能力,在社会上多赚点钱。
在提一下市场的基础理论,需求+供给。人之所以薪资高,只有一个原因,他是稀缺的。这个稀缺性,或许是长得好、口才好、代码能力好……用在技术上也是同理的。简单说就是,市场特别需要这个技术岗位,而相关的人才又是稀缺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这样的机会。
想达到这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提前布*、另一种是卖力追热点。这个和炒股的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很相似。提前布*,如果对未来的技术热点预判失败了,容易扑街,炒股这种就叫猜底,容易被套。卖力追热点,很累,要在短时间里达到公司要求不容易。而且,当市场追着这些人才的时候,等你学会了,说不定已经不值钱了。在股市里,这种容易踏空。
在2014年的时候,我朋友在某大型项目里,用了几十台服务器搭建了一套大数据系统。这一年是国内大数据刚火,所以这个时候,我这个朋友找工作就特别容易,因为真正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太少了。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机会,是因为他在08年就在研究NUTCH项目,而HADOOP恰好是脱胎于NUTCH项目的,他当时就是业余研究,顺便就上车了。他这种就是提前布*。只不过他运气好,业余研究的技术火了,有了用武之地。
我另一个朋友,是个后端程序员,大概是在12年开始,业余在研究WEB3D,他说他看好后市发展。这个布*一直持续到了去年,他的一款开源web3D作品被人看中了,然后他几乎是3-4倍薪资进了某一线巨头公司。现在,5G应用缺乏杀手级应用,而视频、3D都是一个新热点了。在加上未来的VRAR……他的未来想来不太可能受困于35岁了。他的布*也是一个巧合,因为他无法预测5年后会出现5G,他当时布*的想法很简单,当时CS端逐渐被BS端取代,而未来3D也会有这个趋势。
下面谈谈如何追一个热点,达到快速的加薪的目的,这个方法不限行业。首先,找一个距离自己追热点最近的路径。例如中级程序员升高级,然后写下自己熟悉的业务+技术。例如你是做电商的JAVA程序员,就去招聘网站上搜索电商公司的高级程序员岗位。如果是个只熟悉技术的前端,就去搜索更高级前端的JD。如果你月薪15K,就看看25K的公司要求是什么。然后接下去的路就简单了,找公司面试,向面试官请教,回去学习,继续面试,在学习,在面试,不断学习,不断面试。直到成功为止。但是记得不要太频繁了,否则行业内公司你都面过了都被拒了,可别说我没提醒。
追热点这种方式,只需要找到自身职业路径最相近的高薪岗位,持续努力就行了。如何去一个大公司,本身也是这个奋斗曲线。找到大公司面试题,学习、背题,然后通过面技术较强的类似公司积累经验,最终达到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的目的。(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小技巧,限于篇幅就不写了)
在本文,我并没有提及太具体的技术。因为现在的技术路太多了,我只说一些宏观的方法论,微观层面,就请大家自行斟酌了。但是,技术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基础的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原理几十年了也都没什么变化,现在市面上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核心都是那么点东西。随着硬件和网络的发展,底层通信快了、内存硬盘便宜了,才有了近些年层出不穷的各种框架,过去单机算力达不到,现在云计算、分布式、内存计算……虽然花样很多,但是底层的原理区别不大,掌握了原理,任何相关技术都可以快速上手。希望大家多充实基础多积攒理论功底,以理论推动实践。
最后我还是想说,根据我不太成熟的观察,一个人的上限往往取决于长版,而一个人能否成功,看的往往是短板。提升综合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元能力,是比较重要的。多领域结合的综合能力,覆盖的范围更大,对人的帮助也更大。
IT技术人,思维上,往往会钻牛角尖,也包括我自己。我用了很多年,也难以放下工程师思维。而在我接触的更多的技术人里,很多人的思维,脱离了代码,幼稚的令人发指。也让我产生了很多无力感,以后,有时间专门写一篇文章谈谈这个工程师思维的问题。
最后,走过路过请点个赞哦,我的文章点赞量太少,我都不乐意写。
我一直发现有个挺核心的问题,很多程序员不明白自己的钱到底是怎么赚的。这个原因,可能很大的源于程序员们,可能过多的关注工作以及技术问题,而比较少的去思考一些其他领域。就比如说,我认为程序员高薪的原因,其实是赶上了风口。互联网依靠资本和垄断,赚快钱,而程序员们恰巧赶上了这波东风。但是我发现,同样的也有很多程序员,认为自己赚钱多就是自己能力强。不仅仅是程序员,可能人皆如此。
前几天,一个邻居说,以后的孩子还能赶上风口吗?我说我持悲观态度,我觉得未来风口的空间应该会缩小。这个也很容易理解,这个是资本发展的本质问题。当基础科学没有突破、那么创新的空间会越来越少。用熊彼特的说法,资本需要创新。创新空间少了,职位也会减少。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应该算是个常识吧。在大势之下,个体的能力其实是有限的。我不太相信人定胜天,我的看法一直是:运气大于一切,但是不努力就很难有运气了。所以,认为个体能力能完全超越经济规律的,这种卷王,期待未来读到您的大作吧。那么,还会有一些小伙子跟我说什么工业革命时期汽车取代马车创造更多岗位故事。拜托你,工业革命会一直持续吗?昨天,有人问,去哪个公司合适。他拿了个大厂offer,又拿了个小厂offer。大厂非技术岗,小厂是技术岗。他希望做技术,因为他觉得有技术就能赚钱。在我看来,这个就有点切题了。简单说,很多程序员认为:有技术就能赚钱。这个好像我在18年的时候,也就是4年前,我就给大家说过:赚钱的本质,是供需定律。也就是说,赚钱的本质是:市场有需要、并且你的技能是稀缺的。就好像当年做ABAP或者SAP的一些人,随便混两年跳个大企业,年薪百万很轻松。但是这两年做SAP的开始少了,有些人的经济就缩水了。我认识的几个外企资深顾问,有的都转行开便利店了。作为IT行业的过来人,你有什么话想对后辈说的?7570赞同·552评论回答好了,大方向上,我认为要认识几个事实:1、赚钱的本质,要从经济规律上来看,不要单纯的从技术层面看。2、不要过渡的迷信个人能力,有些时候真的只是运气机遇。例如我认识的学物理化学的博士,年薪也就30万多,在大学当老师的更低一些。那你说拼智商拼学历,这些博士不如你吗?哪来的信心自以为自己是精英呢?因为一个月几万的房贷吗?3、不要飘,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才有机会更容易的对抗焦虑。如果每天都一付自以为是的精英范的样子,那么你被裁的那天,还靠什么维持体面呢?你觉得别人会不会嘲笑你?但是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心态就好了。因为裁员是常态,在未来是很正常的。既然都不容易,就多互相帮忙,少一点居高临下莫名其妙的心态。然后再说一些细节问题。基于供需定律的思考,可能会延长你的职业生命。你首先来思考,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然后基于这个理论,来思考你们公司在当前行业中的情况。这种思考,是让你想清楚,你们公司还能支撑多少年,要不要乘早的谋求转型或者跳个更稳一点的公司。在下一步:思考你们公司是依靠什么赚钱的。核心的业务是什么?核心的部门是什么?技术对业务的支撑是什么?这个技术的寿命有多久?可替代性如何?如果业务很复杂,是不是应该把业务也摸透呢?因为复杂业务的可取代成本比较高。最后一步,才是思考技术。除非你的技术不需要依赖公司,否则你应该优先考虑的还是市场的供需定律。就比如大数据比较火,有的程序员会认为把hadoop源码吃透了,肯定能找到工作。那这个事儿就有趣了,你觉得35被裁那些是真的因为技术菜吗?我认识个42岁的老IT人,工作了近20年,一直是一线技术人,最近吐槽说找不到工作了,简历关都过不去。同样我也认识一些40多的老C++,还在一线写QT呢。你觉得这两种人,有工作还是没工作,本质是因为技术吗?除非你的技术已经建立了行业影响了,否则技术价值是不如市场、商务的。你技术好,但是别人就是不找你,为什么呢?你想想呢?在一个商业逻辑里,技术真的是最重要的吗?多研究商业可能比你研究技术要靠谱多了。因为在一套商业逻辑里面,技术往往只是个成本问题。而复杂的问题,都在此之前。有很多商业模式,实际上没技术也可以做的。例如,卖水果,用微信群也一样卖,为什么非得做个APP呢?做大了再做APP可以吧?真做大了,你一个技术人,你在这整个的商业逻辑里,你的位置是什么呢?你想过吗?以前我说建立职场护城河,实际上这事儿的本质就是那句话:你为什么不上清华呢?是因为你不喜欢吗?如果你还年轻,还能卷,你随便怎么折腾。因为你自以为豪的技术,其实不一定是你存活在职场中的真正原因。如果卷不动了,不如多想想这些问题。再说回来上门那两个40+的案例。找不到工作的,是因为确实的年纪问题。而那个还在工作的,是因为最近10年都没跳槽,公司领导年纪也不小,不会有年龄歧视。实际上这个公司还有个50多的QT程序员。这个案例可以思考学习一下。我最近几年,构建了一套资本防御方案。简单说,把钱分配在了理财、房产、我的公司账户上,这样依靠利息、公司入账、以及房租来获取收益。同时一边还积极的拓展渠道。例如我最早开了个公司,后来入股了一个公司,再后来又兼任了一个公司的股东。实际上这3个公司,我只有第一个公司是有收益的,但是因为我平常花的钱很少,所以就每个月给自己发一点生活费。这样我这个公司账户上的收益,可以支持我很多年的生活费用。从打工到走到自己做一点小生意这一步,可能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但是积极的建立被动收益,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实际上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就例如我最近发现了一个新的项目。有的人在抖音上,做给小孩起名字的服务。他一次的收费是199起收,还有豪华版的800多块钱。我看了这个,我就研究他这个软件,然后我发现这个软件做的不太好。因为我前些年做过NLP,所以对这块还是比较熟悉的。我就琢磨我完全可以在做一个,然后找他合作。那他为什么会和我合作呢?懂技术的程序员有的是吧?所以这里边还有几个核心的问题,简单说如何找到我们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如何建立共赢的模式,如何说服他。当然了,以上只是举个例子。我确实研究过这个软件,但是我并没有时间来做这个。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研究研究,找我合作也可以。(不过也没这么容易做,起码得把风水学、八字之类的学学)我认识个公司老板,起家的原因,就是做了几个类似的APP,然后找到了合作商,慢慢发展起来的。我很少提商业逻辑,因为这些逻辑背后都有一个规律,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摸清楚这个规律是非常困难的,死亡的概率非常大。简单说,在我的认识里,完成一个商业计划的整个过程,想要完成就必须要付出成本。对于普通人而言,很多人因为搞不清楚成本和收益的问题,也没什么技能,因此就跑去找一些只能投钱的活计来做。成本有很多: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感情成本、信任成本等等。而你付出多少成本,有多少概率能获得多大收益,其实这个就是个小学加减法的问题。所以:做一点事情往往只是,你需要提高试错的机会,你试错的机会越多,你成功的几率就越大。那么你的成本有什么?你的收益有什么?你能试错多少次?你去哪找到市场的切入点?如何完成变现?好了,今天因为开电脑了,所以,一不小心就写多了。这些碎碎念仍然是不成体系的,暂且记录于此,有时间整理一下。
我定义的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家里普普通通,自己也没在大厂,一个中等公司,拿着两万左右的薪水,年终奖一般发不超过两个月。
1、背题、去大厂、混到高P拿股票,劲熬。
1、背题去大厂。
从现在开始,少加班,回家就拿起各种面试经刻苦背题。把底层原理搞清楚,业余时间多参加高级技术或者架构师级别的面试,积累面试经验。到时候,即使面不上大厂,也至少能换个公司加个薪。**这条路的本质,是内卷之路。**你的身体能扛多久,啥时候准备跳楼,或者干着干着,就忽然吐血了,嗝*了,这个事儿我可不敢保证。
这两年,仍然有小公司还有上市的机会,只不过越来越少了。大多数小公司,管理水平、技术都不咋样,剥削倒是学的十成。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个靠谱的小公司,一起熬下去。当然了,要注意风险,十个创业公司可能九个烂的。推荐我以前写的文章。
不要学大厂的技术,要学应用技术。纵观IT行业的技术发展路线,你会发现,大厂的技术改革的本质,都是把程序员工具人化。
产品经理的出现,隔离了程序员和市场。技术上,各种框架、前后端分离什么的,都是为了把技术流水化。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把技术的不好评估性变成好评估。
而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难以量化的技术深入下去。不要搞什么前后端分离,就jquery+html快速出活就完事了。语言上多用一些魔幻的,会的人少或者别人不容易看懂的,现在很多动态语言或者弱语法类语言都挺好。
具备了一个人干活的能力以后,你就可以去找活了,少接外包,多找现象。实际上我发现有很多可以赚钱的机会,可惜不认识渠道或者商务,不好合作。另一方面,我还在打工,创业的事儿还在布*。实际上我和周围的人说这事儿能赚钱,他们都不信,我人单势孤。不过好在现在下岗的兄弟们越来越多了,我们抱团创业的事儿也越来越靠谱了。哈哈哈(捂脸逃
记住一个核心思路:打工人创业,主要是要改变打工思维。过去你出卖的是劳动力,卖给你老板,所以你赚钱的效率很低。创业以后,你要想办法提高赚钱效率,就要做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卖给C端客户。
这里,我就不说太细了,知乎上白嫖*太多,连个赞他们都不乐意点,所以我也不乐意写。另一方面,我讨论这个,不是说我要开个公司干上市,我的思路是市场上还有不少赚钱的机会,搞个工作室自己干就完了,偷偷赚点钱。打工人们没创过业,根本不了解一个被人接受的软件产品的利润有多高。另外很多嘴炮流天天讲什么模式之类的,张嘴上来就说你这个模式不行,市场上多少竞争。我就笑了,你都看明白的商业模式,还能轮到你来干?如果你找到的机会真的是个大机会,那么你很大概率会被闻风而来的资本干的死翘翘。
不管你是搞外贸电商、还是炒比特币、或者投资矿机、或者买彩票中了、或者是跑去摆摊发了,都算其他。人生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是人们焦虑的根源,也是人们逆天改命的机会。
只不过,创业这种事情,九死一生。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投资的思维,有了这种思维就能学会布*,学会了布*,就能预测风险,能预测风险,就大概率的,跑赢其他人。
今天分享一下最近几年个人关于投资的一些思考。
投资,是一种思维。买一件衣服、看一本书,都是投资。有的投资了金钱、有的投资了时间。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皆可看做是投资。
投资的基础,就是金钱和时间,而其他投资,例如感情、资源、关系等等,都建立在金钱和时间之上。金钱和时间是最小的投资单位,也是大部分普通人仅有的东西。
假如养成了投资思维,就会养成一个习惯:即,做任何事情,都会思考回报率。掌握这个思维,会大概率的让你变的比从前富有。
思考我这么多年来的投资,少时学习,投资了学费和时间,掌握了活下去并赚钱的能力。一路从技术做到管理,用了这么多年。现在看来,这是一笔长线投资。早年买了套房子,中途又置换,现在看来,也是一笔收获颇丰的长线投资。前几年投资了比特币和基金,都小有斩获,现在看来,也是长线才赚钱,短线都是亏的。
因为在比特币和股票上亏损的经历,和过往多年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了,我不太适合短线投资,容易被割韭菜。长线才是适合我的办法。
最近去郊区买了套房子,价格不贵。我和友人开玩笑说,以后找不到工作了可以去住。实际上我意识到这个房子的投资价值并不高,但是我最终做的,其实是一个5-10年的中长线的资产布*,只不过即使我说了我的逻辑,大部分人也可能不理解,所以我不想说太多了。
但凡一个人培养出了长线的意识,就会有了布*的意识。因为只要是投资,就会有风险。于是长线布*最终就变成了一个数学题,即:风险多大、收益多大。遇到了风险该怎么处理、最大的风险是什么?而这些,就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首先要利用你的信息收集能力,去搜集信息,之后根据信息评估风险和变数,最后,一个不确定的事情,就变成了一个多元方程式。
我举个例子吧。我们看过去,10年前的购买力很容易算出来,根据M2数据计算一个通胀曲线。判断未来,就可以根据中欧美大势,来评估一个大概。那么通胀率算出来了,大势上,我看到短期内还是涨势,于是很容易得出投资股票或者房地产的概率。之后就是对投资标的的评估。之后大概就是研究股市财务报表和K线、房子地理位置和背景以及城市发展。
投资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掌握投资思维。
首先,投资目标大概率的只有两种:确定性高的和确定性低的。例如,学一门外语,比不学外语更容易找工作,这就是确定性高。而买一支股票,未来会涨吗?这个就是确定性很低。
1、看大势。
其实找工作也是如此,例如大势上对IT行业,我还是看多,因为其他好的选择目前还并不明确,起码以我的信息获取的水平来说,我是看不到的。(注意信息获取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接下来就是看行业、看公司,之后是选择技能、学习计划、实施……然后就是一系列的PDCA循环。
在举个例子,例如我认为,未来我很大概率会去创业或者转行到自由职业。那么我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读书和写作。未来,我准备写本书。输入,是为了更好的输出,而输出,是为了扩大我的客户群体。
投资思维没办法一部到位的练成,这中间要吃很多苦,最终在不断的挫折中才能练出来。投资对不对也不需要和别人证明,因为事实最终会证明。
最后,知乎上有个问题,年轻人要不要炒股。我的建议就是,拿你亏光了也不心疼的钱来练手,例如拿出一千块或者一万块。然后谨记:在你的钱没有50%的收获之前,永远不要加仓。
我并不是劝你炒股,而是我希望你能从股市中学习到这种投资的思维。人生和股市很像,同样的不确定性,人在顺境上涨的时候,永远也想不到自己会达到怎样的高度。而人生逆境下跌的时候,你以为到了低谷了,实际上可能还有更深的深渊。
最后,今天我重仓的牧原和完美世界逆势大涨,小有收益,心情好午饭加个鸡腿,顺便分享一篇小文。走过路过觉得可以的记得点赞,您的赞是我创作的动力。
我大概在2012-2014年这个阶段,把自己的title刷到了架构师,之后一路非常顺畅,到技术专家到CTO,管理团队过百人。从业十多年,刚巧是吃红利的这些年,但是说实话,我最赚钱的事情不是靠工资赚的。
我赚的钱主要源于几方面:房子买得早、比特币期货套利了一大笔、做生意(开公司赚钱)小有斩获。这就是我现在天天四处喷人的底气所在,因为我不需要依赖别人了,所以我开始了喷人生涯。
喷人是副业,主业还是想给大家分享一点东西,您走过路过点个赞就好。
我身边很多年薪百万的朋友,但是达到了财务自由这个阶层的,目前就我看来,要么是上市套现了,要么就是年薪达到2、300万以上的。
之前我回答的评论区有人说,大佬有空搭理你???我就挺奇怪的,你怎么知道我就不是大佬呢?我们工作十多年干到了高管的,圈子多,大佬也是人,也要家长里短、也要问小孩该咋教育、哪的东西好吃、最近业内有啥八卦……我做个马*小弟不行?(实际上你们眼里的大佬经常被我喷)
就我所见,我们这个圈子里,很多人都是30多岁才达到年薪过50万的,年薪百万基本上都是北上广深一线中等规模以上公司总监、CTO这个级别。
IT这个圈子有一些天花板,部分人达到这个水平,就上不去了。例如大厂的厂弟,就例如阿里P6,其实都是苦力,因为P7才有股票,但是到了P7这个级别,在哪个小厂起码都是个核心,但凡这个厂老板会做点人,就给股票、给期权、带出去KTV……给不起钱就给情,想方设法都得把人留下。
所以其实很多年薪百万的“大佬”,没啥钱,大多都是一般家庭,30多岁了熬到了百万,地处一线,买套房,基本上肉眼可见的未来就这么离去了。
年薪百万这种事情,现在看起来,感觉是性价比很低的事情了。
因为年薪百万基本上都在北上广深,而房子太贵了,你百万,也活的并不是那么容易。
就好像我之前说,我最赚钱的事情不是靠工资赚的,对于赚钱,我有一点想法。
1、投机
题主问25岁做什么,我是感觉追求年薪百万这条路,性价比不是特别的高。
就好像我有个朋友,年薪,自称150万,天天和我们炫富,实际上大家都懒得搭理他,最近不吭声了,估计是毕业了。
前些天说买把椅子花了上万,买个鼠标要几百块钱,房贷每个月4万多,我都无语了。
我买一把椅子399,买个鼠标几十块钱,我说他这是被消费主义洗脑了,脑子有问题。
年薪百万路最大的问题在于什么呢?在于:你随时都会毕业。
而你的一切技能,都好像狗一样,主人教你握手、教你拉屎要找地方、教你要对人好……然后你主人不好的时候,就把你抛弃了。
目前在我看来,走高年薪之路,除非上市套现,否则没什么价值。
关注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天天喷技术,实际上,你在公司里是很难学会什么技术的,除非是大厂。
我的90%的技术,都是自学的,都没有依赖过公司,因为公司没有给过我这样的机会。
学一门技术,我在200X年(不暴露年龄了),当时找了一个自由职业的顾问给我们公司做咨询,这位大哥号称这方面的国内第一人,一天的咨询费是一万(包吃住、五星级)。
那是200X年,实际上技术路有奔头,只不过我这两年天天喷技术,原因是,大多数技术人都在往死路上走。
有技术的,例如做分布式数据库的一个朋友,出去就找不到工作了。
做技术,得做全栈,往独立的路子上去走,往深度去走,因为你只有不被控制,才能走深度。
最后,我这篇是散文、漫谈,你问我说这多东西的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抱歉,没有。
就看到了吐槽几句罢了,但是希望能给你一点鼓励吧。
为了切题,给题主一个回复:往深处脉络走,否则就去投机。尝有人言你这是投机,大多数人不清楚,投机是最有效的赚钱方法。不多解释了,有空我写一个回答。
目前,我国IT行业,在技术上,和国外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了。
指望企业能拉近这个距离是不现实的,只能指望我们自己了。
干这一行的,干到深度,你就知道了,你的一切的技术,都是国外的,没有一个是国内的。
有趣的是就是这种,别人绝望,你就能幸福了,因为,没人懂。
按照题主的这个打分项,我姑且打个3.5分吧。实际上我劝退CS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不过屡屡被喷,所以最近懒得写相关领域内容了。被喷的原因,大体上是大家都说生化环材如何如何不好,或者说我要焊死车门了……实际上车门哪是我焊死的,是你的同辈们不断卷,在独木桥上把一众同僚给卷死了。包括我们这些入行早的前辈也被卷死了。昨天我还看到一个学医的小伙子,说中途转行IT,发誓要卷死所有人。这种头铁的小伙子颇有我当年拼命卷的那股劲,IT这个行业,在过去不看出身、不看专业,就连学历都不看,技术好就一切OK了。但是未来的逻辑变了,因为人太多了。大概回顾一下历史,在2010年之前,基本上是个人就能卷IT,找个培训班学俩月,如果能卷成班上前几名,随便找个小公司做一些ssm框架,写点CRUD,基本上就能入行了。我见过很多中专、大专生,包括我自己也招聘过一些学历低的。我见过学历最低一个是初中的,初中毕业就是玩,玩了几年找了个培训班学了点东西,然后搞了个假证去了个三无小公司。恰巧那两年IT特别火,他们公司被阿里看上给收了,这哥们摇身一变就变成了阿里P几……好像是P6,早期P6可是有股票的。这两年没太联系,只知道这哥们已经财务自由了。在200X-2016年这个时间里,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的幸福和美好。但是一过了2016年,风向整个都变了。那时候我不是当核心架构就是高管,总之需要经常的主持面试工作。最大的感觉就是:2016年之前,因为我们公司小,我招聘人是不太看学历的,因为技术好学历低的人,要的钱往往少一点。而在2016年之后,就很少看到专科的了,基本上也是个二本,偶尔还有大厂归来的。具体原因我以前提过也就不细说了,国内CS行业在2016年是个比较大的转折点。在2018-2019年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不对了。我意识到未来会越来越卷、35岁问题是大多数人无法避免的问题。所以我开始偶尔写一些劝退贴,但是被一些头铁的年轻人跟着喷了好几年,我也就懒得劝了。毕竟视野不一样了,很多人根本看不懂我在说什么。这两年,发展挺快的,早期喷我格*低、技术菜的初级喷子大量的消失了,我很欣慰,这是行业渐渐成熟的标志了。例如我前两年说低代码会替代大批人力之类的,当时都*我菜,现在才知道谁菜了吧?对于未来,我的预判如下:1、代码不会消失,但是会慢慢的低端化。未来,低代码和AI发展的成熟,会让一部分代码人彻底失业,同时会培养出一些新岗位。但是这些新岗位的定位更倾向于使用工具的“工具人”,其技术含量还不如培训班学出来的CRUDer……2、以前那种不看出身只看技术的时代终将过去,未来会更卷,一直卷到2030年左右。这个年限不太准确,是我根据未来几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做的推断。3、未来的代码人,可能对跨界的能力要求更高。例如你不但得懂代码,你还得懂一些硬件、电子电、路、AI之类的东西。对于专职的技术专家岗位,可能要求更高,门槛也更高,估计得硕士、博士起步了。4、计算机技术最终会融入各行各业,可能即使你是饭店的服务员,也要求可以灵活的操作智能炒菜机,并且知道找谁保修。如果你能对其原理有一些认识,比如其运行原理导致后加盐炒出来的菜更可口,那你才符合上岗条件。当然了,这一条过于科幻,只是打个比方。实际上未来各行各业都要懂计算机,但是从宏观上理解计算机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这个门槛并不高。最后,我大概还是看好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方向,但是对于未来,动辄应届生年薪几十万的时代,终将一去不返,原因很简单: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科技上也没有新花样,还是几十年前那套东西,那么,在人人都学一样的教材的情况下,大批人才都会沉淀下来,导致更卷了,薪资待遇也自然难以和从前比肩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特色,现在就是一个经济危机的大周期,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都很难找到解决办法,可能最终就是大家熬、比烂。因为宏观上的问题传导到了微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技术、新方向的业务接近停滞,同时低代码类、AI类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会抢夺很多普通人的工作。所以从大方向上来看都很难找到什么机会,可能必须立足于微观。就例如,这两年懂机械臂的市场就挺火的,我有客户多次问我这些东西。结论就是:大方向上持续低迷,但是微观上必然有很多新机会,不管是web3还是机械臂、或者智能制造的某个小方向,能不能卷进去,就看你的运势和努力程度了。
我编程第一年就有质的飞跃了,这个底子吃了好几年。因为太苦了,早上6:30起床收拾一下,出门赶车8:30到公司,吃个早餐开始干活,一直干到晚上12点,周一工作到周六,周六晚上一般6点下班就走,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公司强制的,是我天生奋斗逼,乐意研究。当时没有996的说法,就是纯爱好,什么Spring源码,当时Spring这玩意儿出来没多久,我工作第一年就研究明白了。然后开始自己作死写框架给公司挖了个大坑,主要是我跳槽以后别人研究不明白(搁我也不乐意研究哈哈),他们招聘了一个架构又改回ssh里。第二次飞跃成长是工作第三年,我已经是公认的部门技术no1了(部门100多人),我被外派当tl,项目组从2个人膨胀到了最多50人。我有了点权力以后,就把杂活甩出去了,自己研究各种源码,例如nutch(Hadoop前身)、lucene的源码,还有nlp(早期nlp挺难的,网上资料很少)、c++(干私活用)。第三次飞跃是跳槽前,去某项目任职架构师,干了一年9126(其实都在摸鱼学习背题),然后跳槽某厂。之后几年,几无寸进,主要是太忙了没时间摸鱼学习了,另一方面我沟通能力还好,领导干啥都喜欢带着我,精力严重分散。这几年是我对时间浪费最严重的几年,否则我有很大机会提前突破一个新的技术阶段。这个过程里参与了某个比较有名的国产开源项目,可惜后来烂尾了就不提了。搞开源还是尽量参与国外的,国内好项目太少了。再之后,就是做了管理重新思考技术以后,自己做了一些分类,可能代码能力长进不大,但是技术思维成熟了,个人的技术体系也贯通了。总体来说,每次飞跃都是自己找的摸鱼时间来学习的,如果一直听公司的干一些打杂工作,那估计早就废了。所以想飞跃、多摸鱼,总体来说,就我所见,我认识的技术大牛一部分是因为运气,有机会接触一些比较前沿或者深入的技术方向,剩下来基本上都是自学学出来的。当然,现在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了,不过整体上,这种思路还是正确的。反正就是学习-跳槽-在学-在跳槽,就这么一个路线。也有熬几年等上市自由的,只不过现在机会太少了。
科科达不溜:你好!请问安装gromacs时,用make编译然后到97%停止,然后报错,说是用fPIC重新编译,应该怎么修正啊,已经卡在这一步好久了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职业炒股来自多屏电脑配置应该是什么样的?
你都说了是用来炒股的,那么配置肯定是越高越好,不存在出现配置太高怕浪费资源这种想法,买多屏电脑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在买之前就纠结价格问题那还不如不买,你买个便宜的回去配置跟不上卡屏蓝屏的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用单屏得了,慢是慢了点起码不会出问题。下面我就详细的说一下配置电脑运行起来比较重要的就是看主机里的东西,像cpu最起码得是i76核的,这应该是最低要求了,不然根本带不动那几个主屏,而且屏幕一多,开的软件就多,cpu不行的话速度会特别慢,内存的话目前最好的是海盗船的,硬盘三星,三星的硬盘在领域里绝对没问题,我的建议是配置越高越好,不怕他高,实在不行也得在预算范围内买个最好的,这种东西不图省钱,省钱就别买了,最后说一下,买多屏电脑的时候最好问清楚人家配置,现在很多商家对配置支支吾吾的到时候你拿到手上是什么破玩意都不知道,还有就是人家要是说配置是专门定制的,这种也别信,只要配置是说不上来的牌子就是换个方式圈钱200块钱的配置说是定制卖你两千可能你还傻呵呵乐呢。
你信吗?想要赚更多钱,一定要用5个电脑炒股!
资深股民老刘最近去了一趟医院,颈椎病。
期间,这几名患者还时不时的交换彼此的炒股心得。
治疗炒股两手抓,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
从事炒股的人大多数都有这个毛病,起初老刘炒股时候,用的电脑还只是一个显示器,随着资金的注入以及经验的累积慢慢发展到了多屏。
“要不是为了赚钱,谁愿意每天被电脑摧残?”
看起来高大上的装备,但老刘语气中却透露着些许的无奈。
作为普通的股民或者刚入坑的炒股小白来说都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一些老韭菜或者一些职业交易员和机构投资者为什么炒股的时候眼前要放很多个电脑,看不同的东西。
甚至有些人还觉得他们是在装逼。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对于很多职业的交易员和机构投资者来说,他们都是以炒股为生的,所以每一个环节的变动都对他们非常的重要。
所以,在购买股票或者出售股票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观察很多的信息,此时需要很多台电脑同时观察不同点的信息来操盘。
首先,他们持仓的股票很多,资金分散,所以要盯着不同的股票和不同的市场变化。
有的盯着国内外各个股票市场大盘的行情和股指;有的观察盘面热点的变化;有的观察持仓盘面的变动...总之很多。
因为每一个信息的变更又有可能迁一发动全身,如果有哪个信息点遗漏或操作慢了的话,对于很多大户来说这几秒钟损失的都是成千上万的钱,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专业的交易员和一些老韭菜要在炒股的时候同时摆设很多电脑一起观察的原因了。
那么,多个电脑分别又有什么用途呢?
▍交易电脑
交易电脑是摆在最前面,交易账户随时打开的,一准备买卖操作要讲究速度,因为股票直线涨跌时候很快,只要稍微迟了几秒损失就挺大的,拿一台电脑专门用来交易,买卖方便快捷。
▍看大盘
大盘是股市方向,一定要研究大盘;这也是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毕竟专职炒股,连总体方向都不研究好,其他都是假的,所在每天在观看大盘下不少功夫。
▍看外围股市
虽然说每个国家的股市都有自己的独立性,但是还是有很大参考价值,一旦强国国家股市出现大跌,特别是美国股市也可以说股市方向,只要美股大跌一样会拖累其他国家股市,跟风下跌,如果等A股都已经出现压盘你才发现,你已经迟了一步,这就是信息先知先觉的好处。
▍看板块热点
这台电脑专门打开板块界面,一目了然就知道今天大盘什么板块涨,什么板块跌;做短线的必备!短线操作都是看热点股才有钱赚,冷门股没有量波动性不强,这台电脑是短线专用。
▍看自选股涨跌
这也是一台比较重要的电脑,这将关系到自己的操作买卖股票的机会。因为只有自己看好的个股才会加入自选,一旦个股机会出现了,立刻转移交易电脑开始买卖,速战速决。
总结
交易其实也是一个磨人性的职业,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
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等待,操盘手也会亏损,但是不同的是在下单前都会想好这一笔我能亏损多少。
有一句话说得好,能赚多少控制不了,但是能亏多少却是能控制。
做股票为什么一定要用电脑?
做股票不一定要用电脑。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最好还是有一个比较好。现在电子化的方式使得炒股便捷了很多,有网络和电脑就能看到行情并进行交易,对现在人股民来说,这样的方式更为流行,也更容易接受。通过电脑看价格图表,查看历史数据,做行情分析或者系统回测,都更方便。因此,最好还是有台电脑。当然,开头也说了不必须,因为用手机或平板来炒股也是可以的,甚至于只看报价变化,通过其他非电脑的方式,只要可以下单,也一样可以炒股。
全职炒股六年,这是我投资的三个重要层面
慧博财经
以来自前电脑没有的时候炒股怎么炒?股价的波动怎么算的
最开始都是大家聚在一起,面对面交易,自己协商价格。聚集的地点慢慢形成了交易所,交易所根据供求关系,给出报价,撮合买卖双方交易,再过后电话电报出来,由买卖双方给出自己报价,交易所撮合,给出最终成交量,并予以公布在交易所内,并根据每次交易价格不同予以更新,其实之前里面都还是有不少电话委托交易的
【高配置电脑选购】如何选择高配置电脑 专业电脑硬件参数推荐→MAIGOO知识
很多人想在有限的台式电脑预算中找出最高效的电脑配置,实现性价比的最大化,其实高配置的电脑的选择还是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来定,像对于玩游戏的电脑配置,每一款游戏都有自身电脑配置要求,一般显卡的性能好坏决定了游戏体验,大多数的游戏需要显卡性能高,CPU也很重要,CPU与显卡势均力敌才是最佳组合。下面这份高配置电脑清单还请各位想买电脑的小伙伴收好了。
配置推荐:一般搭载的是至强、AMD的四核处理器,高清核显,8G内存,256G固态硬盘。
适合游戏:一般性游戏、小游戏。
参考价格:2000-3000元左右。
配置推荐:通常采用i5以上的CPU处理器,4G显卡,8G内存,及大容量固态硬盘,27寸以上大屏。
适合游戏:英雄联盟、守望先锋、穿越火线、CSGO、DNF、DOTA等一般性网络游戏。
参考价格:3000-4000元。
配置推荐:CPU需要到i5八代及以上,双显卡、大容量固态硬盘可提高游戏载入速度和视频压制上传速度,由于直播视频占据内存较多,则至少需要8G的容量。
适合游戏:玩APEX英雄、绝地求生、GTA5之类的主流游戏。
参考价格:4000-6000元左右。
配置推荐:选i7及以上CPU处理器,独显,16G游戏大内存,快速响应,加上大容量固态硬盘,游戏加载速度更快,此外,显示器选择144Hz及以上的高刷新率保证游戏动作更流畅。
适合游戏:畅玩APEX英雄、绝地求生、GTA5、古墓丽影:暗影、孤岛惊魂5、战地V、GTA5等各类游戏。
参考价格:8000元以上。【更多+】
电竞耳机自带的MIC是日常语聊必备,多声道的电竞耳机既有利于听声辩位、且游戏音效逼真、震撼,更有沉浸感。
机械键盘好的机械键盘手感会让你爱不释手再也回不去薄膜键盘,而高DPI高精准度的游戏鼠标对于FPS游戏也起到了制胜关键的作用。
键鼠转换器可以模拟PC键鼠的操作,让游戏者可以在主机平台上体验PC的手感,对于FPS游戏在主机上的体验提升巨大。
电竞椅用电竞椅对于久做玩游戏的人腰臀部会舒适些。
精英手柄主机端使用手感更好、更舒适,能提升游戏品质。
PS,AI用户:建议i3处理器起步,至少保证内存8G起步,保证至少有一个固态硬盘,可以不需要考虑独显。
PR用户:建议i5/R5及以上处理器,至少保证内存16G起步,保证有240G及以上的固态硬盘,建议采用甜点级显卡,如GTX1060,RX580等。
AE用户:建议i5处理器起步,至少保证内存16G起步,必须搭配固态(NVMe更佳),至少搭配一张甜点级显卡,如GTX1060等。
Maya,3DSMAX用户:建议i5处理器起步,至少保证内存16G起步,必须搭配固态(NVMe更佳),至少搭配一张GTX1060显卡等。同时如果是精度较高,建议考虑使用专业级显卡(如P2000及以上)
一般用户:i5+8G内存+128SSD,一般在4k以内就基本上可以搞定。如果纯Linux学习,配置可以更低一些;游戏开发,特别是客户端开发,需要加一条独立显卡。
Soildwork用户:最低起步配置为Ryzen(PRO)APU,至少保证内存8G起步,工程较小可以不考虑固态硬盘,如果是APU则不必考虑显卡,不是则考虑入门显卡,如RX460等。
AutoCAD用户:建议i3处理器起步,至少保证内存8G起步,工程较小可以不考虑固态硬盘,建议搭配一张入门的显卡,如GTX1030等,如果设计高精度工程,则建议专业卡起步(P600及以上)。【更多+】
专用鼠标CAD专业绘图轨迹鼠、避免RSI(重复性压迫损伤)的立体人体工学鼠标、激光跟踪功能,能快速切换和精细修改的设计师鼠标、滚轮的响应度很高、能高速浏览网页并切换窗口的带侧键的编辑专用鼠标。
扫描仪可扫描手绘图纸,建筑师和美术设计师必备。
人体工学电脑椅减少因久坐导致的肩颈腰背疼痛,程序员必备神器。
TourBox帮助提升设计效率和流畅性,让改变画笔参数等繁琐和重复性任务大大减少,这样设计师就能更好地投入到创作中。
手写板在手绘和CG领域用的比较多,好的手写板有压感且定位正确,会给在电脑上画的线条以生命力,有方向感。
数位板+压感笔针对设计类的办公人士,主要用作绘画创作方面,结合Painter软件就能模拟400多种笔触,可以创作出各种风格的作品:油画、水彩画、素描...
校色仪能减少色彩偏差、还原图画本真,减少设计师同客户有关实际色差的矛盾。
无线蓝牙键盘可以直接与手机和平板电脑放在插槽中,通过蓝牙进行连接就可以使用,所以即便是办公,也能够同时使用两款机器了,非常便携。
特点:普通炒股一台电脑就行,专业炒股需要三屏、四屏、六屏等专业多屏炒股电脑,搭配多屏显卡,由一台电脑代替多台电脑,可以同时支持多屏幕显示。
处理器:如果不需要多开看盘软件,老一些的CPU如酷睿i3可以,如果要6屏,推荐英特尔8系及以上的CPU。如果需要安装Win7系统,建议将主板替换至B365主板。
显卡:需要专业多屏卡,配六个屏幕只能选AMD。或者预算充足的客户可以使用英伟达的双图形工作站显卡。而常见的一分四或者四屏2K中,可选英伟达显卡(如GTX1060)。
硬盘:如果需要大容量存储,可配备金士顿A400240G固态+1TB7200转64MB机械双硬盘。如果存储要求不大,单固态已经足够了,固态的好处就是让系统、炒股软件启动更快,体验也更好。
内存:8G内存足矣,如果2400频率的话建议两根内存加至16G。
转换器及支架:如果六台显示器,就购买6个MINIDP转换器(转换什么接口由显示器而定)加六屏显示器支架。
显示器:支持壁挂式的,也就是说显示器背面有四个孔位,显示器一般21.5/23/24寸足以。【更多+】
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里面包括硬件版本,性能指数,软件版本信息等。
卡顿原因:散热不行、硬盘坏道、内存不足也会卡、系统不兼容、中毒、配置不均衡(比如显卡很好但是CPU一般,那么使用设计软件等比较吃运算能力的程序就可能会卡,同样,显卡一般,cpu很好遇到吃图形渲染的程序也可能会卡)
解决办法:安装大容量或多个风扇、清理电脑灰尘、整理系统碎片、禁止部分软件开机自启、如果垃圾过多可以重装C盘、升级内存条、定期修复和杀毒。
1、借助一些第三方软件帮助优化开机启动程序、清理系统垃圾文件、优化磁盘驱动器可以帮助系统高效运行、更改系统的视觉显示效果:“计算机”-“属性”-“高级”-“设置”-“性能选项”点击“调整为最佳性能”:尝试安装WindowsXP,对硬件资源的占用要求低且能提高运行速度。
2、加装内存来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和响应速度;升级显卡:集成显卡升级独立显卡、低端显卡升级中端和高端显卡。【更多+】
苹果电脑用什么软件炒股啊?
用什么软件炒股跟苹果没关系,消散但是跟你的系统有关系,有些软件不支持那些系统,一般的都支持xp系统,win7的系统很多拿含氏软件都不支持的。所以你首先要知道你的电脑是什么系统的,然后你要去下载软件的老启时候,你要看下是否支持这个系统。
股市看盘时间?股票开盘时间详细点,什么竞价什么的。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股市不是说是早上9:30开始的吗?怎么9点十几分就开始涨跌了?
9点15到9点25是集合竞价这个时间段就已经出现股价波动并且这十分钟内股价基本上都是变动的但终究还是以9点25分的竞价结果作为开盘价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电脑炒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程序员需要建立的对技术、业务、行业、管理、投资的认知_it转行业务认知_小熊coder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