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富管理的认知(二)【白话基金28】
(接上文)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力量因素决定了财富管理行业钱往哪儿流,哪个力量?在中国就是渠道的力量。你是上帝,但渠道才是王,行业的定价权在渠道手上。
我曾经一度以为这个现象已经变了。我07年刚入行时产品批文最重要;再后来就是渠道为王;看起来前两年已经转向品牌驱动,好的资管品牌能把东西卖出去,一般的品牌卖不出去;但又过了两三年,我觉得其实还没变,那个东西有一些蠢蠢欲动,也确实产生了一些效应,但其实还差得远。
渠道喜欢秒杀,大家也能常常看到秒杀。是不是真的秒杀?从结果上确实规模大,但不一定是真的。对于多数产品,渠道的推动与否,对这个销量的影响权重更高,你看到的是一个多方作用的结果。
1、世界上本没有爆款,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爆款。
2、为啥总是新产品?一是大众认知,大家老觉得买新东西好,老东西不好,但其实这是一个绝对误区。我很少买新产品,有时候新产品有价值,比如新的产品结构或者投资范围,但多数时候你一定是买那个机构或那个人管得最长时间/最重要的产品(在策略一致的前提下),新的东西反而不一定好。作为渠道方,作为财富管理机构,大众认知新的好,我肯定推新的;二是从销售管理的角度,因为层级复杂庞大,新的也比老的好管理。
3、渠道要综合考虑,除了产品好不好,还要综合考虑自己收益好不好,其它资源有没有互换等,很多因素,而不是一个因素,大家一定要有这个认知。
4、客户容易被影响,特别是在信息时代。这个行业比较复杂,大家到最后只能是一条路:我信你,你给我推什么我就买什么,如果你让我看到结果了,我下次就接着信你,如果两次我没看到结果,我就不信你了。
这个方式也不错,但却是有时候你就变成了这样,开始你的权重低,可能有运气的成分,后面当权重高了,投的钱多了,他们的运气总有不好的时候,可能就错了,这时就比较麻烦。
我自己还是倾向于认为大家要干这个事,一要选值得信任的人,听从他的意见;二是自己要增加这方面的认知,光躺平是不行的。换一个角度想,你辛辛苦苦赚了钱,天天上班、工作,赚了几十上百万一千万,多不容易呀,你说你稍微花点时间去研究怎么做投资,可能一个月花一两个小时研究一下,你在投资这件事情上积累就会慢慢起来,就会有更多认知,可能你最终投资的效果就会好一些。如果你不去花这个脑子就想不劳而获,或者就依靠别人就能做对,哪有那么性价比高的事呢?其实挺难的,还是自己花一点时间,在未来几十年逐渐完善认知,找到自己的方法,然后再依托外部的财富管理机构,跟他一块儿合作把这件事做好,这样做才是更对的、更有价值的。
渠道才是王,对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影响。渠道对行业一定是有很大贡献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走了蛋糕。到底分走了谁的蛋糕,我觉得从这三个角度来理解:
1、渠道跟客户之间的矛盾。如果说有矛盾的话其实主要是周转与持有的冲突。从本质上,特别是权益类投资,一定是更长的持有期,起码是相对长的持有期才能取得更好的收益。但目前的收费模式下其实渠道赚的都是周转的钱,这是冲突来源;另外还有适合不适合的矛盾,这是大家都想解决的问题,但很难解决,这两个矛盾使得蛋糕整体是变小的。
2、不要就此忽略了渠道的价值。没有渠道背书的信息不对称会更大、后果会更严重,那些连渠道都进不去的资管机构很多也是更不敢信任的。可能他不仅仅会给你带来策略风险,更有可能会给你带来比策略风险更严重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所以渠道的工作还是有非常大价值的。
3、从更高程度理解(这里纯属个人探讨),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创造的价值增量被资管行业体现的部分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其实就是被三个主体分走了:客户出本金赚取了收益;管理人拿走了分成(管理费/业绩报酬);渠道拿走了手续费,以及管理费和业绩报酬分成的一部分。这三个主体都各自履行了职责获得了贡献,但其实并不意味着所有增量就都是由这三个主体的行为创造的。
为什么这么说?特别是在中国,很多时候大家享受到的是整个国家增长的成果,包括各种基础设施、包括给我们创造的各种前提条件。很多行业、很多公司以为自己赚的是α,但其实都是那个β在起主要作用。而在资管行业从宏观来讲,渠道利益最终代表是什么,很大一部分是渠道的股东,也就是国有资本或者说全民所有。当你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时,你会发现宏观层面上中短期这个市场没必要,也不会有制度的飞跃性变化像海外那样直接把渠道的收益持续往下降。反而,至少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渠道会扮演很重要的帮你做大蛋糕、同时分走很重要一部分利益的角色。这是从宏观角度考虑。
这就变成了,从微观个体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想的是尽量让别人分得少一点、我分得多一点,但从宏观上完全是另一回事。
大家接触的不同渠道有什么特点?银行有基础客户资源,有更稳定和更好的考核/激励体系,有风控基因,体量大;券商更专注,不像银行要干的事那么多,券商主要干财富管理这一件事,但覆盖面小,并且多数短期风险偏好大于资产配置理念,有一些机构做得相对好一些;三方可能更独立,但也有可能更偏短期的销售激励来做很多偏短期的事;信托以及其它机构的转型已经开始,但还在漫漫征途上。
关于客户经理。刚才说的是渠道宏观的维度,而微观上每个客户经理是大家日常接触到的,打交道的这些人。整体上,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不管是客户经理也好还是客户也好,大家都要努力营造这么一种关系:客户要尽量理解你的客户经理,客户经理要尽量把你的客户当成朋友。如果大家是朋友、自己人,相互的沟通成本会大大降低,委托代理问题会大大降低。越坦诚,双方越信任,对双方都好。如果只是商业合作关系的话,真的是自己人跟外部人之间的区别。同样都是推产品,你都是接受他的建议,这个建议很有可能完全不一样。
在这个角度上我甚至觉得对于客户来说你要作为主动的一方。看起来双方的关系是客户经理要争取你成为他的客户,让你把钱掏出来买产品,从而他完成KPI,他是乙方、你是甲方;但我觉得其实真的不一定,如果一个客户去银行/券商,当你认准一个人,你觉得这个人人品还可以、专业度还可以,对于客户来说其实你最好是争取他成为你的自己人,你要努力去争取他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你要争取他成为你的朋友。他越成为你的朋友、越成为你的自己人,他给你的建议才越有可能贴合你自己;而如果你不去争取这一点的话,其实他就是站在商业的角度做他应该做的工作,这时他做的工作不一定适合你,有时候是故意欺骗,有的时候不一定骗你但也不会为你考虑的特别多。
打个比方,为什么在很多地方,大家都喜欢办事打招呼,比如去看病了要找熟人跟医生打个招呼?因为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医生看病给你出的治疗方案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都是概率问题。到底是按最保守的方式,你有这个风险,我建议你怎么怎么样;还是打了个招呼,熟人就会跟你说“没事儿,我觉得你可以怎么怎么样”,这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个区别就在于他愿不愿意为你的风险去买单,把责任放(一部分)在他身上,其实是很重要的。所以如果客户能够在看准一个人的人品和专业性之后,尽量去争取他,这对客户的价值是很高的。相反在纯商业关系中,客户就会处于被动一方。虽然你是出钱的。
我在去年底券商策略会上听一个互联网机构的领导演讲时说的,看起来是互联网机构对传统渠道的嘲讽,特别有意思,送给大家——“你们口口声声说着客户利益至上,但没有一个内部考核指标是冲着客户利益去的。”在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渠道对于客户经理的考核激励方式,最常见的指标:销售量、新增存量、创收。有一些机构在尝试引入资产配置率、客户收益率等更反映投资成果的指标,确实是好的尝试,但执行起来很难。
渠道的收入就是手续费+管理费分成+业绩报酬分成,由于在目前的商业管理体系下基本只有前两项能分出去到基层个人,所以才导致了大家更重视短期、更重视流量、不重视存量、重视一次性激励,这是目前行业的现状和惯性。
渠道也有自己的困境,好卖的时候其实不一定好做,好做的时候不一定好卖。你经常会看到市场一跌大家都开始发各种鸡汤,说我们要做长期投资者,市场波动是正常的;但这时候客户其实不太愿意信的,因为,如果他在高点时不劝你离场,甚至还劝你入场,——跟你说新能源已经涨了百分之多少了,你赶紧入场吧,或者说这个基金去年翻了一倍,赶紧入场吧,——如果他在高点时劝你入场,那么低点时劝你入场其实就不够可信。
先放弃才会有收获。这个市场有一些做得好的资管机构,我自己心里也比较认同的,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每次都坚持市场低点时才去募钱,高点时不主动发产品。这件事情其实是要放弃他的短期利益的,他坚持这么做,十年过去了,我认他,越来越多的客户也认他。但是这样的机构、这样的客户经理短期甚至中期都是要放弃,要忍耐的,确实也不容易。
整体来说客户经理的每一笔销售都在考虑三个利益:公司利益+个人利益+客户利益,这三者之和等于100%。如果你和你的客户经理是朋友,你们俩共同做大这100%,对你们俩都有好处。长期做得好的客户经理一定是把客户利益放在越来越重的位置的,但有时候短期真的并不相匹配。
再说说买方投顾模式,这个词大家这两年听得也越来越多。不过我自己觉得,离理想中的状态还真的挺远的。
买方模式和卖方模式都服务于客户,但商业模式不同就导致了可能的动机、做法不同。
买方和卖方的区别在哪儿?根儿上是收费结构不同。卖方模式主要是向产品收取费用;买方模式是向客户收费,根据资产量、收益率来收费,存量可能会更重要。
大家可能会觉得,还直接管我收费,过去收的费还不够多吗?不要一想要收费就觉得这事不好,其实真不一定。有时候收费代表了利益绑定,比如私募,如果业绩报酬成为他的主要收入来源,他的动力就会比管理费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更强,帮你做好做高收益就会对他更重要。如果管理费成为了主要收入来源,那他把规模做大就行了,就没有太强的动力做业绩报酬。这个东西是天然的。所以我们说要解决信任的问题,一种方法是自己人可以信任,另一种方法,双方的利益绑定机制就是解决信任问题的重要手段。
买方收费和卖方收费是不兼容的,如果财富管理中介向客户收费,对客户的资产和收益负责,那就不能再向产品提供方(资管机构)再收取任何费用,这是二选一的关系。但凡是还没有撇清楚跟产品提供方利益关系的,又管客户收费的买方模式,我个人认为都是不靠谱的。所以这确实跟当下的行业模式差距太大。
在中国,卖方模式我觉得一时还难以撼动:
1、从宏观上,中国整体居民资产中权益类资产比例还太低,在提升的过程中渠道的作用不可替代。这是增量,是更本质的任务,是主要矛盾。至于这里面利益怎么分,归你还是归他,目前是次要矛盾。
2、由于很多现实的组织管理问题,渠道的考核,也确实是按流量计算最简单,你想按照存量来计算,技术和管理上不容易实现。
3、海外的理财投顾模式和税收制度密切相关,国内的生态环境不太一样。
总之,当前最大的痛点还是,大家有钱,越有钱的人周围越有一帮人围着你转,但你找不到可以真正完全信任的专业机构。不是说这些人不专业,很可能专业的人你不一定信任,信任的人不一定专业。
基金投顾牌照个人感觉没有解决根本性的机制问题,只是一个渐变形式,我们保持观察。
再来聊聊公募和私募。公募和私募的比较是个永恒的话题,今天不详细讲了,没有哪个绝对好于哪一个,他们有不同的适用场景。
简单来说就是,在投资研究端大家做的是很相似的事情,公募调动资源的能力更强,私募相对会更聚焦;公募乱“搞”的可能性相对小,私募交易和应用的工具范围可能更灵活、更广;私募的周期考核压力小于公募,但绝对收益压力大于公募。
在公司治理端,公募的公司利益与产品利益矛盾是明面上的,但也是稳定的、有制约的、有边界的;私募的经营可能对短期客户能感知到的业绩没有明显影响,但也有很大的突变可能,并且在长期影响团队和文化,进而最终影响到业绩。大家买私募的时候,包括真的是做了很多研究的朋友,更多的也都聚焦于策略研究,但其实忽略了对经营、对公司治理层面的研究,而后者风险更大。当公司治理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些策略层面的东西对业绩的影响反而退居次席。
私募这个行业的业态很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股东、投资经理和管理层三位一体,委托代理问题相对比较少,其它资管机构可能都存在更多的委托代理问题。这对于私募来说,如果他想清楚了,而且想的跟做得一致,就会很好,很长期;但如果想不清楚,或者想的和做的不一致,也就会很糟。
在销售端,规模变动对于策略的影响方面,公募会更大一些,因为能力强,所以上去和下来的体量都大;私募没有那么大,影响也就小一点。公募公司的基金经理太多了,一个公司十几甚至几十个基金经理,已经无法讲清楚风格,大家都是比相对排名,同质化;私募长期投资风格确实会更多样一些,私募的投资理念和策略体系会更稳定,在理念上赢得认同的概率会更高。
公募的信息披露更加规范,私募的信息披露其实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甚至我个人觉得是制约这个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现在大家在任何一个平台看到的私募的信息,不管是净值信息还是其它投资信息,还是公司治理相关信息,几乎都是不全面、不及时、不完整甚至不准确的,这确实是很严重的问题。没有信息你就无法了解一家机构并做出正确判断,但事实就是如此,现在这个行业还没有很好的生态环境去支持大家。
比如,大家经常看到各种机构有这样那样的排名,比如华东区域三季度收益排名20强之类的排行榜,很多自媒体也在分析各种数据,提出自己对产品的分析视角。对于公募来说,方法的合理程度先不说,起码底层数据样本是一致的,所以只要说清楚了算法+样本范围,那么ABC不同的三个人来计算,最终结果是一样的。但私募不是,你看到的任何一个排名榜的数据,你自己用你的数据来源来核算,结果都不一样,一定不一样,而且甚至有时候差距还很大(即使排名榜也标注了算法和样本范围,你还是算不出来跟他一样的数据)。为啥呢?这就是因为私募没有像公募那样的,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特别是净值披露),大家拿到的东西都是各显神通拿到的,底层数据不一样,产品结构又复杂(母子基金等),收费方式也复杂(业绩报酬,费前费后等),所以大家算的结果才不一样。
不一样就会使得任何一个数据,都无法由第三方来验证它是对还是错。有些机构这里面做的相对好一些,可信度稍微高一点,有些机构没那么好。但不管好不好,因为你没办法验证,换一个机构也没办法验证,那个榜单上大家的收益到底是不是客观真实完整的,是不是真的能代表投资结果,计算方法是否合理,这些东西全都不足可信。至少对我来说,我看那个东西大概会有一个感觉,也不至于黑的说成白的,但也只能得出一个模糊的感觉仅此而已。这是这个行业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不是一家机构能解决的,而是行业生态的问题。
未来可能随着我们监管机制更完善、行业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可能问题逐渐就消失了,但至少现在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再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关于基本面和量化投资。我自己对基本面的理解可能比量化多一些,对量化是门外汉,一些浅显的思考或者说自己的疑惑也跟大家分享。
基本面的故事主要是两个,要么是公奔私,要么是民间交易高手。
过去一年私募行业很大的增量来自于量化,基本面是能说出个人明星的,但量化你很难说出个人,更多的是公司品牌,这是一点不同。
量化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路径非常清晰,从中性(固收替代的故事),到指增策略(估值低位的故事),量化选股(AI智能化的故事),再到海外对标(市场份额的故事),在国内过去几年实现了蓬勃发展。
量化这个领域是不是私募比公募更合适?我感觉好像有那么一点。在系统的利用、工具的利用、制度的约束等方面,好像确实基本面投资很难说公募和私募谁好谁坏,更多是特点不同,但量化投资确实是在私募业态更适合一些。
去年由于这个领域发展比较快,以及发展过快之后的回调,最近也出现了一些争论,咱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所谓合理性,或者叫科学性的角度来做一些探讨,这些都不是结论,而是问题的提出,大家可以一块儿探讨。
1、资本市场永远需要流动性,量化确实是流动性的重要提供方。
2、价格是市场所有参与者行为的综合反应,量化寻找的就是博弈过程中的机会,这一点是永远存在的。
3、量化多数时候是零和博弈,但如果在整体中如果零和博弈的总量过于庞大,并且拿到了市场增量收益的大部分,那增量的那部分是否是平衡的?这个结构是否是常态?这其实是最近比较大的一个争论。
4、量化到底有没有反映明显的技术优势,由此延伸到市场上的不同投资者是否被不公平对待,以及是否利用了目前监管规则不完善?现在规则是这样我就这样干,将来规则变了之后我那么干,这也没错,但我们是否利用了这一点去赚取了自己的收益?量化确实内卷也很严重,大家就比超额,你20,我23,他25,这个东西总有尽头,那最后的风险在哪里呢?
5、如果说指数化是趋势,基金行业费率的下降是必然的,那么现在量化普遍比基本面投资收取更高的费用,合理性的边界在哪里?是唯结果论还是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
这是关于量化和基本面的讨论。
私募这两年也出现了一些格*和业务模式的变化,跟大家分享:
更多强强联手开始出现,有的大佬跟大佬结合在一起,有的大佬开始把新兵推向市场打造平台型公司,这是一个现象。
过去两年,百亿私募的数量如春笋般增加得很快,这是一个代表现象。不管大小,行业内很多私募都是借着2019和2020年的市场有了业绩,然后大涨了规模,规模涨上来之后2021年开始真正在公司层面赚到钱了。落袋了,2022年的春节要分配了。那么大家能不能在共患难之后同富贵?处理好分配机制,使得公司在发展得好之后持续运转?难度是很大的,英雄难过分钱关啊,希望大家都能过好这一关,不希望再过几个月,行业听到的负面新闻变多。
另外,过去一年“固收+”这个词大家也听得越来越多了,很多公募都推出了产品,而私募是不是适合推出这样的产品?我自己觉得私募难,因为固收+就意味着固定收益和权益团队都要有,而过去私募大多数都是聚焦于一个领域。把两个领域都做起来,人手要更多、平台要更大、管理难度是更大的。
但话说回来,我不觉得私募干不了“固收+”的事,因为“固收+”本质上不是一个目标,它只是一种产品形式,而客户的需求才是目标。需求是高弹性高收益高风险,还是中弹性低弹性?这才是目标。所以“固收+”有可能跟私募的某一类策略形成同样的风险收益特征,以不同的途径满足了客户的同一种目标。这时你买哪个都行。需求和产品形式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固收+”这种产品形式可能能满足你的一个需求,但也有可能其它策略也能满足你这个需求。
最近还有ESG,成为一种时尚和**正确,在海外ESG确实发展得比较成熟,过程与结果的相关性也挺高的,国内目前还是口号喊得多,未来我觉得实际操作率会持续提升。
疫情之后,各种在线路演交流越来越多了。当在线成为一种新常态,怎么能有效利用这海量的信息?我觉得对大家来说是好事,因为你想了解的时候有了更多方式可以用。但对于渠道的客户经理和公私募机构来说,你怎么样能把一个东西讲得更清楚,怎么样利用在线沟通的方式提高你的覆盖面、触达率,以及提高转化率,这变成了一个更专题性的课题,以后是要系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的。
包括直播,我个人到现在其实都还不太习惯这种形式,我也会努力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希望能够把我的一些信息和想法通过在线交流的形式,准确、清晰地触及我更多的朋友,跟大家一起分享,给大家一些参考。
(未完待续)
【白话基金二十五】上半年基金组合投资复盘
量化,量表什么意思?
日常工作生活中所说的“量化”:指的是目标或任务具体明确,可以清晰度量。根据不同情况,表现为数量多少,具体的统计数字,范围衡量,时间长度等等。
所谓量化,就是把经过抽样得到的瞬时值将其幅度离散,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值来表示。经过抽样的图像,只是在空间上被离散成为像素(样本)的阵列。而每个样本灰度值还是一个由无穷多个取值的连续变化量,必须将其转化为有限个离散值,赋予不同码字才能真正成为数字图像。这种转化称为量化。
量表是一种测量工具,它试图确定主观的、有时是抽象的概念的定量化测量的程序,对事物的特性变量可以用不同的规则分配数字,因此形成了不同测量水平的测量量表,又被称为测量尺度。求玄幻小来自说中经典语录。最好沾点古白话,较有内涵深意的句子诗词等。。谢谢
【或许是不知梦的缘故,流离之人追逐幻影。】布加迪威龙是世界上最快量产跑车,可它跑不过时光,也跑不过早已被注定的--命运。我重临世界之日,诸逆臣皆当死去。凡王之血,必以剑终。敌人是什么?斩开就可以了!因为不爱,所以都错。什么是死?是终点,是永诀,是不可挽回,是再也握不到的手、感觉不到的温度,再也说不出口的“对不起”。全世界是有两万人是你一见到她就会爱上她的,可你也许一辈子都遇不到一个。每个人都会有些理由,可以让你豁出命去。你留着命……就是等待把他豁出去的那一天。真正孤独的人从来不去想别的,因为如果你已经很孤独了,又救不了自己,你所能做的只是不想。……我必须坚信自己是能做到一切的人,要给龙送葬的人,不能是一个有极限的人。他清楚的知道这一次醒来,将不会看见阳光里天使低头,似乎要亲吻他的嘴唇。死不可怕,只是一场长眠。在我可以吞噬这个世界之前,与其孤独跋涉,不如安然沉睡。等我记起了你的样子,旅缓野你却已经死了。我们这种人,生来就是要毁灭一些东西。前面是山,我们就爬山,前面是海,我们就渡海,前面是皇宫,我们就开炮!别傻了好么?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你那么愚蠢的人呢?什么人会孤零零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却感觉不到孤独呢?你们知道弃族的绝望么?上千年的沉睡!无穷循环的噩梦!最深的黑暗里只有你自己!所谓弃族的命运,就是要穿越荒原,再次竖起战旗,返回故乡。大人有时候就哪敏是那么幼稚,总以为随着时间流逝,孩子就会懂事就会孝顺,不再叛逆不再哭喊,变成他们期待的样子。以上都是出自《龙族拆喊》,很好看的一本玄幻小说哦!!!望采纳哦!!(*^__^*)嘻嘻……
量化绩效考核中的“量化”是什么意思?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你好,您的问题职场熊熊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下哦量化考核:如个人或部门完成产品生产的数量。月、季、年销售额等等可以用准确数据表示的。量化考核就是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考核中,将整个考核内容分解成若干指标,以定量的形式为定性考核提供量化的依据,使定性更为准确,尽可能排除和纠正主观评价的偏颇。量化考核程序:1.明确战略目标;2.战略目标分解;3.绩效指标确定;4、设定绩效范围与目标值;5、绩效评估实施;6、考核结果应用。更多9条
横向动态跟踪量化什么意思
横向动态跟踪量化是指对比同一行好姿业、同一规模相似企业的关键指标进行定期的跟踪,分析其增长趋势,进行量化评估。使用大白话明确结论,就是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同行业中的相对位置,看出优劣势,及时进行调整以提升竞争力。解释原因,是因为同行业、相似规模的企业之间天然具有可咐配比性,而跟踪量化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战衡袜指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内容延伸包括加强市场调研、跨行业对比、及时调整策略等方面,以提高企业发展的成功率。
《解读量化投资西流参丰信获你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解读量化投资》(忻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_sc6Lt3ux9tn-nqseHGJg提取码:fn61书名:解读量化投资作者:忻海豆瓣评分:7.2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年份:2010-1页数:243内容简介:《解读量化投资: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内容简介:詹姆斯·西蒙斯,基金领域的拓扑学大腕,成功取代保尔森的对冲之王,20年内最佳赚钱基金经理,在投资界掀起了一场量化投资的狂潮。《解读量化投资: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用轻松、幽默的讲故事手法,解读了西蒙斯量化投资“黑箱”之内的秘密。通过深入浅出地回顾西蒙斯的投资布阵,比较西蒙斯与巴菲特投资模式的迥异,分析投资领域技术分析方法和宏观分析方法的优劣,《解读量化投资: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带我们走近了20年中平均每年总回报为80%的大奖章基金,看看它如何能将1万元变成1亿元。用数学公式打败市场,投资并非悬而未决的事情——这就是《解读量化投资: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揭示的投资之道。作者简介:忻海,浙江鄞县人,随父母支边在甘肃兰州长大。幼时贪玩,长大以后总想赖在学校里,先后获得中国科技大学信息科学系学士、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伦敦帝国理工大学金融学博士。博士毕业后惶惶然中,在咖啡馆偶遇瑞士银行伦敦总裁,于是在伦敦卖身瑞银十年,曾就任瑞银投资银行的外汇部和资本市场部,负责金融工程。任执行董事;现任法国巴黎银行资产管理部外汇重置业务亚太区主管、董事总经理,统领属下两人半。最得意的成就是在英国广播公司中文部任时事节目编辑和英语教学节目主播(四年),还在伦敦开过一个豆腐工厂(作坊),做出的百叶超好吃。著有《白话金融投资》和currencyOverlay:APracticalGuide(《外汇重置:实用指南》,英文版),后者是金融行业微不足道的一个子行业的权威著作,在台湾见过盗版版本。业余喜欢排球、旅游和美食(开豆腐厂的动机)。目前居住在中国香港。
大盘涨跌都能赚的“中性策略”是个啥?(白话版)|木羽
“中性策略”是当下挺火的词,投资者可能经常听到理财经理们推荐这类产品。
主打的卖点就是:
大盘无论涨或跌,这策略都能赚钱!
收益大概在8-10%年化,过去甚至有15%+的收益,回撤又很小!
非常稳!
说到信托固收替代品:
之前聊过“固收+”,大部分人听名字就很好理解。
参考我这篇:“固收+”产品,“+”什么,风险大吗?|木羽问答
那么“中性策略”,如果是圈外人的话就可能一头雾水了。
这次木羽做个白话版介绍,还是老规矩,以问答形式。
为了方便理解,一些表述是不严谨的,本文更适合圈外人理解策略之用,不足之处欢迎探讨。
Part1.
如何简单理解中性策略?
基金的中性策略,常常也被较为“相对价值策略”“阿尔法策略”等等,反正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简单理解:
我们通常理解的基金,就是买入一篮子股票,做股票组合的管理。
那么中性策略呢,就多了个一个“对冲”的操作。
对冲啥?对冲掉市场的风险。这样相对于传统的“股票多头”策略来说,大盘好的时候可能收益没有前者这么猛,但是大盘跌或者震荡时,“中性策略”是更稳的。
Part2.
中性策略如何赚钱的?
在这里需要你理解三个东西:
“市场收益”“超额收益”和“对冲”。
基金的收益,分两个部分:
市场收益+超额收益
(1)市场收益
就是整个市场的大趋势,是所有股票都逃不掉的。
我们见过全线飘红,也见过千股跌停,这跟经济环境、**政策、甚至市场情绪都息息相关。
而每每谈论这种大趋势,我们谈的是什么呢?
是大盘,也就是股票指数:上证综指、深圳成指、沪深300、中证500,均属此列。
在我们基金赚钱时,也是分享了全市场上涨的红利,那部分就是市场收益。
(2)超额收益
个股自身小趋势,是千差万别的。
没有哪只股票永远跟大盘保持一致,就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脾气。
有些股票在熊市里逆势上扬,有些股票在牛市里死活不涨。
有些股票是别人家的股票,有些股票是自己买的股票。
涨或者不涨,主要跟公司的基本面相关,或者短期某个题材、热门话题相关。
假如基金管理人在全市场的股票里找到了那几只千里马,大幅跑赢了市场的平均收益,那一部分就是超额收益啦。
所以,真正牛X的机构,并不在于他能赚取多高市场收益,而是超额收益做得非常好!因为大盘涨了你涨更多,大盘跌了你跌更少,才是厉害啊。
举个例子,今年大盘涨了10%,你的基金涨了15%,10%就是市场收益,5%就是超额收益。
(3)对冲
刚才我们提到,中性策略是对冲掉市场的风险,具体怎么对冲呢?
一般有三个工具:股指期货、融券、互换,在中国市场上,股指期货对冲是用得最多的。
股指期货,是很好的对冲市场风险的工具,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当你使用它,大盘跌时你反倒是赚钱的。
举个例子:
你买了一堆股票,而且是你花了大力气精挑细选的好股票。
之前涨的很好,业绩很靓跑赢了大盘,但你担心这种东西不可持续。
接下来如果川建国又要搞事了,贸易战又要来了,疫情二度爆发啥的……担心到未来大盘跌了,手头的这堆股票会被牵连跟着一起扑街。
此时你就在期货市场开一个股指期货的空仓,记得——开空仓就意味着大盘涨的时候你亏,大盘跌的时候你赚。
接下来市场假如出现两种情况:
情形一:大盘涨了20%,你的股票组合涨了30%(你选股厉害,比大盘多赚了10%),但因为你做空了大盘,所以同时亏掉20%。你最后到手的,就是30%-20%=10%
情形二:大盘跌了20%,你的股票组合跌了10%(你因为选股厉害,比大盘少跌了10%),但因为你做空了大盘,所以相应赚了20%。你最后到手的,就是-10%+20%=10%
这样你就理解了,无论大盘涨跌,你都能赚取你选股的那部分超额收益。这是纯粹的,靠你的能力赚来的钱,跟大盘的系统性风险没有关系。
这,就是中性策略带来的收益。
Part3.
中性策略要关注什么?
理解了中性策略就知道——中性策略的收益主要来自于管理人“赚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也就是管理人选股的能力。而因为有“对冲”这个动作,这里面是有成本的。
所以这类策略我们就需要关注的是:
1)管理人赚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如何
2)对冲的成本高不高
目前市场上做中性策略的,基本都是量化类的私募基金。
为什么呢?
现阶段,量化选股更容易发现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这主要得益于目前国内市场还是散户居多,有效性不足,出现错误定价的机会也很多。而超额收益本身,其实就是在这些“错误定价”的股票上找机会。相对于与传统主观选股,量化方法用对各种市场变化的反应更快,程序化的交易,计算机帮你搞定,更能够杜绝人性中的诸多弱点,在市场波动中挣到钱。
另外,期货本身是数字感很强的交易品种,而计算机模型操作,有天生与数字相匹配。所以很多做量化的管理人,不仅做市场中性,也做CTA,总之跟期货市场的联系比较紧密。
所以,挑选过往业绩比较优秀的,硬件投入过硬的,业绩可持续性比较强的量化管理人,比较大概率可以赚取超额收益。具体如何挑就私信木羽了。
那么对冲成本呢?
这个点确实比较不可控,虽然管理人也会对对冲成本进行主动管理,但远期升贴水常常不受管理人控制。一般而言,在市场趋于贴水(负基差,也就是对冲成本)收敛的时候选择中性策略,是比较合适的。但对冲成本又要另开一个话题,所以木羽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Part4.
中性策略产品发展情况
在过去的两年,中性策略产品获得很亮眼的业绩,规模迅速扩张。
主要有几个主要因素驱动:
一方面投资者经过市场大跌,对市场中性产品存在着更强烈的需求,希望不求大赚,“以稳为主”,中性产品天生有这种优势;
另一方面,过去一段时间沪深两市非常活跃,波动率也有放大。这对于量化选股类的私募非常有利,很容易博取超额收益。因为市场情绪好,股指期货市场的贴水也得到收敛,2019年年1月到5月甚至达到了年化3%以内的实际对冲成本,许多量化市场中性产品在低回撤的基础上获得了年化20%+的收益,从而大幅增加了这类产品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
而随着规模扩大,超额收益必然会被“摊薄”,另外因为市场情绪的不定,股指期货的贴水也时而拉大,时而收敛,导致对冲成本也在变化,所以目前市场中性策略的收益回到了年化6-8%左右的收益水准。未来假如规模继续扩大,超额收益继续被摊破,对冲成本继续走高,那么这种稳定的低风险收益是不可持续的。
很简单的道理,好东西都是稀缺的。最近很多头部量化私募的纯中性策略,已经暂停了募集。一部分因为策略容量的问题,一部分因为对冲成本太高,一部分因为管理人希望等待一个更好的超额收益市场环境(等市场再活跃一点),一部分是管理人在等更好的对冲手段……
总之,随着“信托固收”可选优质标的越来越少,净值化产品逐步推广,中性策略、固收+策略是木羽认为目前相对低风险的替代手段。当然任何产品不是完美的,不能迷信一种策略的好,资金多或少,都需要配置。而投资的认知,一定要走在前面。有句话这么说,先进场吃肉,后进场喝汤,最后进去的只能买单了。
今天聊到这儿。
您的“转发”或“在看”,是我继续码字的动力呀!
更多文章:
过去五年表现最亮眼的“宏观对冲”策略是什么?优劣势呢?
“量化投资”成网红,机器选股真的厉害过人吗?|木羽问答
轻松解读:私募十大策略到底是啥?|木羽
也聊聊“基金大拼盘”:FOF产品|木羽
量化是什么意思啊?
把特定事务某范围内的变化用数值表现出来的过程。例如把水的凝固点到沸点之间画分成一百个相同的间隔,每间隔称为一度,而把测得的温度用整数值表示。如三十八度、四十二度、一百度。后来在社会科学上,描述观察的现象,用数值表达并加运算,也称为「量化」。
逻辑推论中,将论证的有效性用数量来表示。如全称量词「所有」代表其中每一个都是有效的,存在量词「有的」代表其中至少一个是有效的。
量化和绿化是什么意思
hfghjfdjhjhjk
量化交易通俗解释是什么? - 知乎
量化交易,不知道你听过这个词没有,这是一个金融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是金融专家大显身手的一种金融创新。有的人靠这个年入过亿,也有人因为这个破产倒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量化交易”的通俗解释是什么?
量化交易,是通过编写软件程序,实时监测市场交易情况,并且设定一些条件,一旦当市场交易情况满足这些条件时就自动执行一些操作,比如买入、卖出等。
在早先的时候,都是交易员自己盯盘,根据市场动向来进行买入、卖出。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股票也越来越多,一个交易员很难再靠自己去盯住这么多股票的交易信息。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与发展,聪明的投行家们就想到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金融操作,只要设定好相应的规则,编写好相应的程序,依靠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就可以轻松地进行市场操作了。
有了计算机还不够,投行家们还需要研究出更好的交易规则才能实现轻松盈利,这些交易规则就是比如“当股票涨了1%,是该买入还是卖出”之类的。在有计算机之前,这项工作挺难的,因为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但当有了计算机之后,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就可以由计算机去完成,于是这些金融专家就可以进行大量的数据试验和分析,研究出更好更准确的金融模型,制定出更加有效的交易规则。
可以说,正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金融理论的进步,量化交易才成为可能。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量化交易和量化交易的产生,那么很多人不禁就会有疑问:量化交易和人工交易的区别是什么?
量化交易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合适的买入卖出策略,然后利用计算机去进行操作,它肯定比人工买卖效率要高很多,而且能够克服一些人性的弱点,严格按照事先订好的规则执行,不会像人一样害怕割肉损失,也不会太贪舍不得卖出。
但是,量化交易虽然看上去很好,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首先,量化交易因为是计算机自动执行,所以相关的软件程序必须经过严格、细致、完全的测试才能正式使用,否则一旦软件出现问题,就很可能给使用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2013年的光大“乌龙指”事件,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金融宽客交流群:801860357
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的投资策略部的量化交易自动套利系统出现问题,导致重复下单,买入了72.3亿的股票,如此大的买单导致股价大涨,触发了很多量化交易的条件,一下子又导致了300多亿的资金入场,几分钟之内上证指数就拉升了100多点,59支权重股瞬间涨停。这个事件不仅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了风险,给光大证券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为光大当时并没有那么多的流动性资金来支付那么多股票的买入,如果不能及时筹措到资金,光大证券面临的将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最后,光大证券虽然通过做空锁定了风险,但被证监会认定为内幕交易,处以巨额罚款,多个负责人被免职并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而光大证券的股价也大幅下跌。
其次,量化交易把金融市场当作一个稳态结构,然后从历史数据中挖掘规律,利用高杠杆赚取利润。但是金融市场归根到底是人的市场,而人性是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事件是有可能发生的。历史上曾经有一家非常厉害的公司叫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它旗下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一个美联储的副**,被誉为量化交易届的一面旗帜。1998年,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大家在市场上纷纷抛售俄罗斯债券,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模型假设里认为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是不可能赖账的,依据量化交易策略,他们不但不抛售,反而大量买入俄罗斯债券,等着市场反弹大赚一笔。结果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发表声明不再偿还任何债务,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一天就亏掉几亿美金,一个月之后就被迫清盘了。
由此我们可总结出:一方面,量化交易在数据挖掘和科学决策方面有有优势;但另一方面,量化交易也有自身的*限,尤其是在应对突然的规律变化时,会面临更大的风险。量化交易和人工干预相结合,也许才是更好的选择。AQF考友群:760229148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量化是什么意思白话(对财富管理的认知(二)【白话基金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