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IPO发行价是多少?
6月29日,据消息,小米IPO定价17港元/股,位于17至22港元招股区间低端。17港元/股的价格代表2018年预测市盈率为39.6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22.7倍。消息称,按照低端价格定价,小米将募集到47亿美元。不过,有参与小米IPO的投行人士向全天候科技透露,目前小米IPO定价会仍在进行中,最终价格尚未确定。此前,小米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向全球发售21.8亿股(其中包括14.34亿股新B类股份和7.45亿股销售股份),发售结构为95%国际发售(20.7亿股),5%香港公开发售(1.09亿股),发行价格区间为17港元-22港元。根据招股书披露的IPO预期时间表,小米于6月25日起公开发售,将于今日(6月29日)确定IPO发行价,并于7月6日或之前在《南华早报(英文)》及《香港经济日报(中文)》公布发售价、国际发售踊跃程度、香港发售的申请数量及香港公开发售的分配结果,7月9日上市。虽然小米声势噱头很足,但由于市场环境急转直下、公司定位估值不明晰、在内地推中国存托凭证(CDR)突然推迟等因素,此次小米IPO香港散户认购不及预期,超购额度较此前众安、阅文和易鑫等IPO时火爆程度相去甚远。昨日截止招股,市场消息指小米公开发售共接获约11万人认购,今日早间南华早报消息称,小米香港IPO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约8.5倍,冻结资金约230亿港元。纵然散户认购热度不高,但全球投资大佬们对小米仍保有极大热情。长和创办人李嘉诚个人斥资3000万美金认购小米股票,天使投资人蔡文胜也在认购名单之列,个人投资金额或在几百万美金。另据报道,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马云、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均以个人身份下单小米IPO,金额在数千万至上亿美元不等。
小米准备上市了,如何买小米的股票
你好小米准备在香港上市,所以要在香港当地开启才可以。也可以通过cDr或者港沪通购买。
ShareX李刚强:让普通人也能在小米上市前买到股票-区块链日报
区块链日报网编者按:两年多以前,曾经在一场活动中见过李刚强先生,彼时其为潜力股创始人兼CEO,如今的ShareX,描述为:与专业的股权转让平台潜力股联合,共同打造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股权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普通投资⼈无法以较低资金和畅通渠道投资明星企业的难题。
因为感觉有意思,故将小岛财经采写的这篇文章转载至此,供大家阅读。
“年轻人的第一支股票”小米集团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但面对50万以上资产的门槛,身处大陆的年轻人们也并没有几个能真正入手“年轻人的第一支股票”。
当前,新美大、ofo、美图秀秀等独角兽公司,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成功上市的小米,市场潜力极大,那么,对于资金有限的年轻人如何才能入手这些股票呢?
这个问题正是ShareX发起的初衷。ShareX是一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股权转让交易所,与专业的股权转让平台潜力股联合,共同打造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股权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普通投资⼈无法以较低资金和畅通渠道投资明星企业的难题。目前累计受托700多家明星级公司的股权转让需求,积累了5万名机构投资人用户。
此次小岛财经采访到的李刚强先生,是ShareX及潜力股平台创始人兼CEO,同时还是无穹创投合伙人,YCFUND合伙人,青年投资家俱乐部发起人,中国投资人中心联合发起人。北大毕业后一直扎根投资圈,曾任艺龙网投资总监、九鼎投资高级投资经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分析师。
Q1:是否所有公司的股权都可以token化?判断标准是什么?
李刚强:所有公司的股权都可以在ShareX上实现token化,ShareX不会做判断标准。ShareX只提供一套工具和标准化的程序、方式,所以ShareX的本质是一个第三方服务平台。
ShareX的服务分为股权资产token化及股权资产token化后的流通和交易。具体服务流程可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资产上链,将项目方提供的相关文件证明、协议等标准性东西,悉数记录在链;
第二步,资产上链后将其token化,将token和股权形成一种锚定的关系,比如100万的小米股权对应的小米币也是100万;
第三步是对外进行交易,可以在ShareX平台上自由流通。
在这个过程中,ShareX会全力为卖家和买家提供一个平台、一套工具、一套方法论,而不是做出判断标准的裁判员。
Q2:如果交易所不负责判断项目好坏,那么您认为谁会担起裁判员的角色?
李刚强:个人认为裁判员应该是由第三方来扮演,而ShareX不能既做裁判员又做交易所。比如股票市场有券商做裁判,token市场是不是也可以引入类似券商的机构,或者评级机构等,引入第三方机构来担任裁判员角色应该更为合理。
虽然token领域目前还没出现这样的第三方,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token领域会发展到一定规模,行业标准也会慢慢完善,作为裁判员的第三方机构便会出现。
Q3:在当前缺乏评级机构的token投资领域,您认为投资者该如何做出判断?
李刚强:如果没有第三方的评级,那么就要靠投资人自身对投资项目的认知做出判断。认知除了要掌握对项目的基本信息,还包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用,该项目是否能天天感觉到或应用到;二是项目本身的投资机构,其背后的大型投资机构也可看作一种信用背书。
如果是创业公司,投资人需要综合各方面消息后,谨慎地做出自己的投资判断。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ShareX是将股权作为底层资产进行token,所以ShareX上的项目币与火币等数字货币交易所的纯token化币种不同。比如,小米估值500亿美金,每股20元,那么token的价格应该也围绕20元,上下变动,不太可能出现其他token的几十倍大幅涨跌,因为ShareX的token价值是与现实股权锚定的。
目前,各t数字货币交易所并没有估值体系,市值超过20亿或30亿的项目币可能超过一百家,但是因为没有具体应用,投资者感知不到任何用处,也无法感觉到有多少估值。但是ShareX上的公司都是按照传统的互联网股权估值体系进行估值和token化,天使人项目估值可能是2000万到3000万人民币,而不是20万或50万个以太坊,股份明确出示,形成对应且锚定的关系,其公司所做的事情是大家能用到、能感知到的。
Q4:股权token化是否对现行体制产生冲突?解决方案是什么?
李刚强:会有冲突,但是也有结合。
token的世界和股权的世界是两个平行的世界,ShareX是想在这两个平行世界之间搭一座桥梁。第一,token的世界是完全流通的,一个项目想上交易所能很快实现,且是全球流通的;但是股权的世界相对来说就比较闭塞,项目退出的时间长且概率低。第二,token的世界没有投资门槛,在一级市场投资或二级市场投资,都没有投资门槛,无论一元还是一千万都可交易;股权的世界存在着相对的门槛,比如天使投资人至少要几百万,门槛较高。所以,股权token化对于现行体制必定是有冲突的。
但从长远来看,两者更像是结合的关系。token不能完全替代公司,全中国现有1.3亿家公司,你很难想象这些公司全部变成1.3亿个token,这是很困难的事情;token以后完全不存在的假设也不可能成立。对于那些上不了市的或短期之内无法上市的公司,它的股权想流通的话怎么办呢?这就是ShareX存在的价值,帮他们把股权token化,让其流通起来。
Q5:如何看待股权市场和token市场的流动性?
李刚强:原来股权难以流通的有以下原因:第一,人为设置的门槛高,比如利润达到3000万或5000万才能上市流通。第二,利润达标后,还要中心化**机构进行审批,而政策又经常在变化中,且申请过程手续繁琐、耗时较长、效率不高。
当然这是中心化机构出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实际上投资者是不需要保护的。只需要制定严格的信披制度,投资人会自己决定是否买入。中心化机构选择通过的公司未必都是好公司,没通过的公司未必就是坏公司。像纽交所、纳斯达克并没有太多上市门槛,是因为很多投资人是成熟的,会用钱进行投票筛选。
而token市场有以下特点:
第一,token领域则是完全市场化的,没有时间、地域、利润、用户规模的要求,完全对外开放,一切都可行。卖家能否顺利出手,则是凭自己的本事,凭自己的能力。
第二,在token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去注册账号,任何人都可以买,是没有门槛的,这也是传统股权市场流通性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在原来传统的股票市场,退出有IPO、并购、转让、回购、弃权的几种方式,但IPO具有中心化审核的机制存在,造成退出难的现状。
所以,股权世界和token市场的流动性存在巨大差异,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建立的审核标准和投资人门槛等。
Q6:ShareX如何判断有潜力的项目?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在判断过程中其中占多大比重?
李刚强:上面已经解释过,token市场是一个纯市场,完全可以交给用户来判断。ShareX只需做到信息披露即可。比如今日头条有10亿用户,而初创公司可能几乎没有用户,将这些信息全部面向用户公开,让用户自己决定选择买哪个或买多少。
Q7:对于风险较高的中小微企业投资,新三板通过设置投资门槛来保护投资者,那么投资门槛低的ShareX如何保护个人投资者?您之前采访中提到过未来会有类似新三板的信披,是否会涉及到财报?
李刚强:ShareX是一个开放式平台,能提供交易服务,不能为用户的投资负责,用户有自由决定是否在此交易。但是,ShareX会要求项目方披露某些信息,若无法披露,那么ShareX也会拒绝该项目上线交易。所以,如果用户不关注这些披露信息,盲目投资导致失败,我们也无计可施。
关于信息真伪,虽然信息源自项目方,但ShareX会将其记录在链上,永久保存且无法篡改。所以,如果项目方的信息造假,一旦发现,项目方必将承担严重后果。
之后ShareX也会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审核信息真伪,在这之前,ShareX会交易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中立,将所有信息诚实地记录在链。
随着行业发展,未来的信息披露必然会涉及财报,这不可避免,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Q8:滴滴、OFO、大疆等公司的股权是否缺乏流动性,他们和ShareX合作的理由是什么?
李刚强:其实这些项目还是非常缺乏流动性的。对投资人来说,是买不起、买不到、不敢买的问题。没有1亿无法成为滴滴的股东、不知道在哪里通过何种途径才能买到、股票真伪难判断等。对卖方来说,卖的少会导致效率低、成本高,不知去哪寻找买家,不知如何取得买家的信任等问题,导致股权流通效率低、成本高。
所以ShareX是解决买卖双方买不起、买不到、不敢买的问题,ShareX提供平台让买卖双方找到合适的交易方,降低购买额度,多少都可购买,卖家是否真实的股东、股票是否真实等会由ShareX负责解决。
Q9:未来是否会对现行证券交易所产生冲击?是否担忧冲击产生的监管举措?
李刚强:ShareX与现行证券交易所更多是互补,构成合作关系。从目前形势来看,有些现行交易所已经在准备token项目,如纳斯达克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Linq系统,法国**批准在区块链平台上交易未上市证券等等。而ShareX是专门解决private公司及散户的痛点。所以,ShareX应该可以和现行交易所构成合作关系,互补市场短处。
至于监管举措问题,也会多少有所担忧。举例说,证券法、公司法有个规定,公司的现行股东不能超过50人,股份有限公司不能超过200人,但是如果token化之后肯定也不能超过200人,这就是冲突的地方。
Q10:上周李笑来的录音事件将币圈炸了个底朝天,币圈普遍的“割韭菜”式敛财方式也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对于“割韭菜”和价值投资是怎么看的?
李刚强:我认为这是市场早期的混沌状态。在市场早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乱象,通过虚假消息、舆论控制、资金盘等各种方式伤害投资者,这种方式的赚钱速度肯定更快,但是对市场来说却是一种伤害。当前的区块链市场环境,对于坚持踏实做事的项目方是非常不友好的。正是存在这些市场乱象,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结果。
从长远来看,市场一定会回归有序、规范的状态。随着法律监管的到位、投资者的成熟,这些乱象一定会得到改观。
我们自身是从股权投资行业出来,更注重于价值投资,这种方式才能跟项目方建立起长期共赢的合作关系。
我买了某个公司50%以上的股票,是不是就可以操控公司了?
结论:你如果购买了某公司50%以上的股票,一般情况下确实有可能控制这家公司,但是也不绝对!分析:1、一般情况下。影响公司控制权的有三分之一、50%、三分之二,其中50%基本上可以控制或影响公司的日常事务表决,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影响公司重大事务表决。在一般情况下,持股50%以上的股东,可以看作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2、特殊情况下。有关公司控制权的,除了上面的一般情况,还有某些特殊情况,例如同股不同权、表决权代理等。以阿里巴巴为例,马云持股7%左右,软银和雅虎一度合计持股近60%,那是不是说如果软银和雅虎联手,就可以赶走马云等管理层并控制公司呢?不能,因为阿里巴巴是同股不同权,且马云等合伙人拥有半数以上董事提名权,这是列入公司章程的。对软银和雅虎而言,它们持股比例很高,但是投票权少,董事席位也不多,马云和管理层虽然持有少量股份,但仍然控制着阿里巴巴。美国香港等海外资本市场不必说,国内A股已有科创板和创业板开始实施了注册制,它们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可能你是想问,如果购买了公司50%以上的股票,你能不能就操控公司的股价了,如果能买入公司的50%以上的股票,是成功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但是距离操控股价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这个时候你虽然持有了50%的股份,但是剩下的50%的股票变化的很大的,不然很多股东持有50%以上的股东在质押股票之后就不会被跌的平仓。这个,还真不是。在公司的股权架构上,有四个神奇的数字需要了解:67%、51%、33.34%和10%。67%,绝对控制权根据我国《公司法》第43条规定,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这些公司重大事项,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的有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才行。股东持有公司股权比例占67%以上,就达到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此时,这个股东就掌握了公司的生命线,这个公司的“宪法”——也就是章程可以随它的意志而改写,甚至公司的生死存亡都由这个股东说了算。这就叫绝对控制。51%,相对控制权如果一个股东持有的股权达到51%,那么虽然没有成为67%这样的绝对控制人,但相对的,除了他也没有其他人是公司的大股东了。此时,这个股东就享有了公司的相对控制权,虽然在修改章程或者解散公司这些重大事项上,他还不能说一是一,但公司的日常事务,他都可以决定了。33.34%,一票否决权这个和67%是反着的,如果股东的股权达到33.34%,也就代表他的股权超过了表决权的“三分之二”,此时,公司里就没有绝对控股人了,因为其他股东都不能达到绝对控股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个股东虽然不能控制公司,但在公司的重大事项上有一票否决的权利,他要是不点头,章程就修改不了。因此,这个地位还是很重要的。10%,参政议政权根据《公司法》100条和182条的规定,持有10%以上股权的股东,可以要求召开临时股东会,讨论自己关心的事项,这就有了说话的权利,可以参与到公司的决策当中。另外,如果公司开不下去,持有10%以上股权的股东还可以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这么一看,如果题主买了公司50%的股权,那么将拥有在公司重大事项上一票否决的权利,以及可以较为深度地参与公司日常决策中,但是说到控制公司,还真谈不上。首先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回答你,不一定。一、首先得看这个公司的股东协议。如果这个公司的股东协议上明确,这家公司的最大持有股份者就掌控这个公司的所有经营权利,那么你所说的,买了公司50%以上的股票是可以操控这个公司的。二、其次看股东协议中的条款。有些公司股东协议很明确的规定,50%以上可以操控这个公司的控制,但是如果有超过30%票数可以否定,这种操控也并不是完全的。也就是说,你掌握了50%股票数量,你可以在支持一件事情上,可以获得最大的票数。但如果股东协议上面明确公司30%以上的票数否定这该协议,是不能执行的,那么这个50%的控股其实也不一定能够对公司起到完全操控的作用。因此,股东协议是非常重要的。三、还有一些公司,股东协议规定了,各种股权套嵌。比如像腾讯,就是京东的大股东,但是股东协议里面规定了,虽然他是持股的大股东,但是公司的经营权还在刘强东的手中。综上所述,控制一家公司,并不是直接去买50%以上的股票数量,就可以了,而是要详细的去研读它的股东协议。有些公司你可能只需要持有20%的股份,你就可以对这家公司进行操控。但有些上市公司,即便你持有了它70%以上的股份,你仍然对这家公司无法操控,这就看这家公司当时的股权协议,以及收购协议当中的具体的体现到底是什么。甚至有些公司整个管理团队虽然占比不高,但是他们对整个公司的影响其实是比较大的。比如像万科当年被收购的事件。其实从股权的角度来讲,可能门口的野蛮人其实已经获得了这个公司最大的股份。但最后,整个上市公司的经营团队不满意投资人,因此,他其实也无法对这个公司形成操控。应当分四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第一,按照通常股份公司的设计,持有超过50%以上的股份,构成了对公司的绝对控股,当然就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拥有控制权。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早期的时候,我们在引进外资时,有持股50%的限制。第二,从实践的层面上看,往往并不需要50%的股份,就可以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因为很多公司的持股是比较分散的,你可能只需要持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股份,就可以控制一家公司,有的时候,甚至只需要十个百分点,甚至更少的股份,你也可以是公司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比如,我们A股上很著名的老三股,曾经长期处于实际控制人只有很少股份的状态。第三,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持有50%以上的股份,也未必能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进行了同股不同权的设计,存在占股份少数比例的创始人股东始终实际控制公司的情况。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小米、京东,还有华为等等,他们都是以相对比较小的股权比例,牢牢地控制着公司。第四,还必须提醒的是,即使你成为了公司地实际控制人,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操控公司。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对于大股东地权利依然是有监督有限制的,大股东一旦越界,同样要受到惩罚。毕竟,公司还有其他股东,所有股东的权利都应当得到维护。你的胃口相当大啊,实际上,如果持股达到5%,就需要公告。市场上就会知道你对这家公司有意向,上市公司,大股东,交易所,都会发来问询函。与此同时,市场上其它资金,就会觉得这家公司可能有故事,然后就是疯狂的一字板,而你因为买入5%甚至更多的股票,而进入锁定期,然后股价一路疯涨,你要不出更高的价格买进,要么等禁售期结束,再行抛出。实际上,游资多少靠合理做庄,短线合计持股往往超过实际流通盘的10%以上,而如果单一账户,根本无法进行这样的操作。大家可以看看之前宝能举牌南宁百货,引起国资股东增持应对时,股价的表现。这个主要看公司采用什么样的股权结构,作为一般的同股同权的上市公司来说,成为第一大股东就意味着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购买公司50%以上的股票,已经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拥有对应的经营权、收益权。不过对于采用双极股权结构的公司来说,50%以上的股票只意味着拥有相应的收益权,没有公司的控制权。双级股权结构现在应用的非常普遍,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可以让公司创始人及其大股东在公司上市以后仍然可以保留绝对的表决权来控制公司。在美国比较大的上市公司,比如脸书、谷歌都是采用双极股权结构。采用双极股权结构的好处在于,创始人及其管理团队可以有绝对的控制权而不受资本的影响,在国内比如阿里、腾讯这些都是双极股权结构,背后的都有外资的大股东,但是控制权还是在原始创始人团队手里。所以说,买了公司50%以上的股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对企业有绝对控制权,但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具体看股权结构怎么设置,怎么约定。你不知道有同股不同权么?你有没有对公司控制权要看公司章程和你购买股份时有没有特殊约定的协议。马老师在阿里巴巴持股只有7%左右,而曰本人孙正义持有股权30%多,马老师任董事长,孙正义什么职务也没有,是因为孙正义在入股时马老师与他约定,允许孙正义入股的条件是孙正义持有的股份的会议投票权要委托马老师所有,孙正义只保留财务收益权,即只管赚钱收钱,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权委托马老师负责,孙正义不入董事会,只做甩手掌柜,这样加上马老师自己7%的股份,他就拿到37%的投票权,还有大量投资机构和散户也只能财务投资不参与企业决策,所以马老师成为持有投票权最多的个人,取得公司相对控股权,成为董事长。不能,虽然股东会就是最高决策机构,但没有经营权。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类,是现代企业的根本原则,你有了51%的股份,只是代表有一定的任命权,或者是把握一定的大方向,但经营还得靠管理层一般决议事项。比如做什么项目,由谁来做,这个也许可以由你可以决定,但是真正怎么做,那么是总经理的事情。当然啦,你可以任命自己为董事长,总经理。但是重大决议事项,比如注销公司,决定分红,变卖资产,对外担保,这些还是得有2/3以上的决策权。你说了算,但是没人去执行又有什么用呢?再说了,即使是小股东,甚至没有股份,但供应链在别人手里,或者主要盈利渠道在某个员工手里,你能去否人家吗?恐怕很难吧?得要有共赢的思维,地位不代表一切。其实51%的投票权,在公司法中代表的是任命权,但是现在同股不同权,比如科创板,以及香港股市已经认同了,更不用说纳斯达克板块,创业板据说也在考虑修改条例。决策权,任命权,经营权,分红权,所有权,处分权等等,这些权力要分别对待。如果是上市公司更麻烦,将面临退市!最后,你说的是股票,而不是股权,那么也就代表着这是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严格按照公司法以及证券法运行的。你控制了50%,代表着实际控制人的变更,那么估计离退市不远了。好好的一个上市公司,让你搞到退市,你又何苦呢?除非这是你的竞争对手,打不赢就毁了它,那倒是一种策略,但付出是否和回报是否对等,又是另外一件事情。这些内容,你可以查查什么叫做触动《收购要约》,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当然,百分之五十绝对能够操控公司,事实上公司非你操控不可了,公司一半都是你的,你不操控谁操控。你的利益最大,你最希望公司价值提高,所以必须你来操控。从法律层面,从股东章程层面,你都有绝对操控权。除非,你在购买股票的时候,与其他股东达成协议,你放弃或者委托公司表决与操控权。并将之写如公司章程。一般来说没人这么做,如果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你认为其他股东比你更优秀,或者其他股东掌握公司核心竞争力,或者对行业特别能把控,而这不是你擅长,所以甘愿委托操控权。这种数量的买入都发生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你买不起。因为你买了超过5%以上的股票,就得公示,以后每次买每次公示,还没等你买到20%,股价早到天上去了。
小米股票值得买吗?
猛戳标题下蓝字吧
5月3日小米招股书的公布,让传言已久的小米IPO落下实锤。这份597页的材料让社会各界集体高潮,包括痛失阿里的港交所、360度剖析小米的各路媒体、即将暴富的工号前1000的小米员工等。这一切归结于,年仅八岁的小米崛起得太快太励志了。
擅长讲故事和打鸡血的雷军在公开信里说要坚持“感动人心、价格厚道”,“小米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估计已经感动哭了一大波米粉。但对于现实的投资者来说,不赚钱的公司都是耍流氓。小米的未来是否一片光明?值不值得投资?这才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先抛结论:作为不甘心当韭菜的科技行业小散户,短期内我是不敢投资小米的,毕竟巴菲特老爷爷不断强调对科技股要谨慎投资。小米面临的风险,可不像招股书上的那般轻描淡写。
专利风险不断
上市了就会被盯上
小米招股书第49页用区区数行描述了知识产权风险,象征性地列举了两个众所周知的专利纠纷和一个商标纠纷:其一,小米2014年在印度被爱立信起诉专利侵权;其二,小米2018年初在国内被酷派起诉专利侵权;其三,杭州联安诉小米“mika米家”商标侵权纠纷。
事实上,小米陷入的知识产权纠纷并不止这些(说好的招股书要披露所有重大诉讼呢?)。2015年12月,著名的专利流氓BlueSpike在美国发起诉讼,指责小米通过Tomtop销售的智能通信设备涉嫌侵犯其在美国拥有的专利权;2016年12月,主营无线通讯系统的企业GeneralAccessSolutions以其持有的无线通讯系统相关发明专利被侵权为由,将小米告上了美国德州东部联邦地区法院;虽然小米没有进入美国市场,但也成为了其全球化道路上的一个隐患。此外,小米在国内还与荷兰皇家KPN公司有尚未了结的专利纠纷。
缺乏专利护城河的小米,已有的诉讼不少,未来要面对的专利纠纷只会更多,目测上市后的股价不会平稳。因为小米的IPO不但会吸引更多的专利流氓,更是让对侵犯专利毫不手软的科技同行们对其虎视眈眈。
美国主流媒体CNBC上周评论小米IPO时,引用了一名行业分析师的观点:“小米毛利和营业利润太低,没有获得投资者的信心,因为其采用的商业模式并不像谷歌、苹果、华为,构建于知识产权和巨大的研发投入之上,容易被复制。”
硬件公司也好,互联网公司也罢,持续的创新才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缺乏专利储备的创新显然是无根之水,无法形成宽广绵延的河流。小米的专利授权之路显然不太顺利,招股书里提到的自主研发专利申请似乎获得了巨大进展,但其研发投入丝毫不能让投资者信服。
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5.11亿元、21.04亿元和31.51亿元人民币。研发开支占销售收入的2.26%、3.07%和2.75%。研发支出占比并不算高,在2017年甚至还出现了占比下降现象。此外,2015年至2017年,小米专利申请开支分别为0.78亿元、1.71亿元及1.39亿元,在2017年也出现了下降。如果和华为相比,小米2017年的研发投入只占到华为的3.57%;连传说中研发投入少的苹果,2017年研发投入也超过了100亿美元,远远抛离小米。
有趣的是,小米的销售及推广开支一直高于研发费用,且销售及推广开支逐年上升。小米2015年至2017年销售及推广开支分别为19.13亿元、30.22亿元和52.31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的2.86%、4.42%和4.56%。所以小米的产品创新,到底是研发出来的,还是营销出来的?
研发能力不足,甚至还会带来供应链风险。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在产业链末端发展,研发投入又非常有限,在整个产业链上议价能力较差,从顶级供应商那获取核心部件就非常被动。小米长期的饥饿营销,起初也许是有意而为之的销售手段,后来更像是供货能力不足的悲惨事实。
小米深知技术、专利储备的重要性,过去几年也在积极布*,但还远远不够。
抗风险能力低
利润太低了
小米低得可怜的利润率,从财务角度来看,抗风险能力极低,也是目前大量投资机构举棋不定的重要原因。而上市后,每一笔意外的大额支出势必带来股价震荡。现在我们来粗略地算一算,小米未来可能面临多少意外。
小米脆弱的资金状况,显然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之所以有底气承诺硬件利润不超过5%,是因为小米心知肚明,自己的利润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个高度吧。这种利润低到尘埃里的商业模式,对投资者来说,不厚道。
反正,在小米抵达星辰大海之前,我不打算买小米的股票。你呢?有何高见欢迎留言,散户永远是一家嘛。
END
雷军,我看错了吗? $小米集团-W(01810)$ 更新:感谢@风qma @锦衣夜行人 两位球友提供的视角,彻底解决了我的疑惑,大家讨论了很... - 雪球
更新:感谢@风qma@锦衣夜行人两位球友提供的视角,彻底解决了我的疑惑,大家讨论了很多,但都没有注意到,其实股权转让发生在小米集团上市之前,所以,这次转让并没有侵蚀咱们散户的利益。
因为下面有很多讨论的观点,我就不删除文章了,对也罢,错也罢,大家发表不同的观点,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交流的目的达到了,至少我的疑惑被解开了,感谢二位。
以下是原文:
首先声明,我是雷军的粉丝,而且非常纯粹的,仅仅是因为喜欢雷军,我买了小米的股票。2020年12月买入第一笔,后又持续买入多笔,至今持有两年有余,尽管亏损,但我对雷军一直有信心,我一直坚信小米汽车大概率可以成功。以前写过多篇文章梳理对小米的思考,有证可考。
最近学习股权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小米股权架构的过程中查到一些负面信息,决定自己去研究一下,但一直没明白。
疑问1:为何石头科技在上市之前把属于小米集团的股份以成本价转让给顺为?
天津金米(可以理解为小米集团即我们小股东的子公司)在2015年3月以每股142元的价格投了1300万给石头科技,此时石头估值4380万元,持股比例29.6%。
9月份,金米把自己一半的股份以成本价142元又转让给了拉萨顺盈。由于是以成本价转让,故不涉及企业所得税。
这个拉萨顺盈,是2015年6月份才刚刚成立,好像专门为它而来?股东情况后面再说。
2016年3月,顺为(雷军的私人投资公司?)开始进入,主要来源于赫比公司的转让,此时只占0.3%股份。
到2018年12月,为了上市做准备,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此时,天津金米和拉萨顺盈各占11.85%的股份,并列第二大股东。顺为排名第14位,持股仍为1%。
2019年3月,公司内部重组,拉萨顺盈减资退出,同时顺为以同等出资额对公司继续增资。本次增资的价格约为1.11元/股,定价依据是按照拉萨顺盈所持公司股权的成本价格确定。
也就说,天津金米以成本价转给拉萨顺盈,拉萨顺盈撤出,顺为以拉萨顺盈成本价介入。这一操作在2019年彻底完成。
天津金米:是控制人是天津金星,持股70.65%。天津金星由小米科技全资持有,而小米科技为小米集团的全资控制的公司,如下图。
拉萨顺盈:股东马文静和曹莉平两人各持股50%,他们二人显示分别于雷军合作12次和9次。马文静还是北京顺为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副总裁,雷军为总裁。
顺为:这个顺为是指注册在香港的投资公司,即ShunweiVenturesIII(HongKong)Limited,合伙人无证可查。但北京顺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境内可查的,为雷军和妻子共同控制。境外顺为还有很多家,股东情况无证可查。
感觉有点绕,我做了一张图:
石头科技是2020年初上市,到2020年底市值达到了650亿。天津金米持有11.85%的股份,这部分投资带来的公允价值收益约77亿(650亿*11.85%-1300万),这只是在转出一半股份后的投资收益,如果天津金米不转那些股份给拉萨顺盈,金米还会多出额外的77亿利润,隶属于我们小股东投资的小米集团将多出77亿*70.65%=55亿的利润。
现在石头科技也还有370亿的市值,也有30多亿的利润本应该属于我们的小米集团,我们小米集团一年的利润才多少?
疑问2:为了宝宝巴士在境内冲击上市,顺为把21.42%的股权镜像给拉萨顺盈是不是在还人情?
在宝宝巴士招股书中,2018年底拉萨顺盈出资40万元,持股25%,为第二大股东。
2018年5月,拉萨顺盈把9.5%的股权,作价787.5万美元价格转让给了明强投资,拉萨顺盈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变为11.92%,明强投资紧随其后,持股比例9.5%。
2018年9月,拉萨顺盈把剩下的11.92%的股权以原价22万元给了嘉兴顺创,嘉兴顺创的股东也是拉萨顺盈的股东,即曹莉平(她在拉萨顺盈持股50%),持股90%。至此,第二大股东由拉萨顺盈变成了嘉兴顺创。
紧接着2018年10月,嘉兴顺创又把这11.92%的股权差不多平均转给了睿古极因和明强投资,总价格约1440万美元。嘉兴顺创接手一个月,赚了1440万美元,成本就忽略不计了吧。
但是这个源头要感谢ShunweiTMTlimited,不错,又是顺为,但此ShunweiTMTlimited和石头科技大赚一笔的ShunweiVenturesIII(HongKong)Limited是啥关系我没有查到,毕竟是境外公司,不知道有没有人了解。
宝宝巴士最初是VIE架构的,由境外公司控制,但回A股上市需要镜像成国内等架构的公司,因此,ShunweiTMTlimited把宝宝巴士21.42%的股权镜像给了拉萨顺盈,由此,拉萨顺盈才得以大赚。
但可惜的是,宝宝巴士最后没能成功上市,不知道接手的人目前是亏是赚。反正,ShunweiTMTlimited让嘉兴顺创(与拉萨顺盈同股东)大赚了一笔。
至此,以上两个疑问,如果ShunweiTMTlimited和ShunweiVenturesIII(HongKong)Limited都和雷军没关系的话就没什么问题了,如果这俩都是雷军控制的公司,如何平衡小米集团的投资和自己私人的投资呢?什么时候用小米集团来投?什么时候用自己的私人投资公司投?小米集团还有420家投资的企业,会不会再次出现像石头科技一样,在上市之前来一波转让?
再次重申,我不是为了黑谁,我也是雷军的追随者,但我知道,看人很难,更何况我都没看过雷军本人,所以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怎么买小米原始股想买原始股
打电话给雷军吧,他应该有相关原始股持有人的资料!
有潜力的小米概念龙头股有哪些(8/14) - 南方财富网
小米概念股有美的集团、顺丰控股、京东方A、韦尔股份、赣锋锂业、北京银行、TCL科技、卓胜微、三环集团、蓝思科技等193家上市公司。小米概念龙头股是哪几只?南方财富网趋势选股系统为您整理小米概念龙头股的相关信息。
内容导航:
一、小米概念龙头股一览
龙头股1、银禧科技: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改性塑料。
龙头股2、TCL科技:公司业务有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产业金融及投资业务。
龙头股3、隆利科技:公司从事背光显示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银禧科技:龙头股
近5日股价上涨2.47%,2023年股价上涨7.6%。8月14日消息,银禧科技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465.45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入299.97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入2165.4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88.52万元。
TCL科技:龙头股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4.01%,最高价为4.23元,总市值下跌了30.05亿。8月14日该股主力资金净流入1.19亿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入1.38亿元,大单资金净流出1881.06万元,中单资金净流出3290.7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8594.05万元。
隆利科技:龙头股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6.7%,最高价为16.36元,总市值下跌了2.3亿,当前市值为34.3亿元。8月14日消息,隆利科技主力净流出86.34万元,散户净流入13.73万元。
银禧科技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20.01%,归母净利润1452.33万,同比228.37%;每股收益为0.03元。
TCL科技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394.66亿元,同比增长-2.79%,归母净利润-5.49亿,同比-140.59%;每股收益为-0.03元。
隆利科技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50.55%,归母净利润-1313.9万,同比29.92%;每股收益为-0.06元。
1、科锐国际(300662):公司主营业务为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8月14日晚间复盘短讯,科锐国际股价15点涨6.18%,报价37.600元,市值达到74亿。
2、*ST榕泰(600589):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工材料和互联网综合服务。ST榕泰(600589)涨5.15%,报2.860元,成交额5171.02万元,换手率2.63%,振幅涨5.15%。
3、易华录(300212):公司主要从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南方财富网8月14日讯,易华录股价涨4.82%,截至收盘报31.730元,市值211.26亿元。盘中股价最高价31.83元,最低达29.58元,成交量1763.87万手。
4、智云股份(300097):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装备。8月14日智云股份晚间复盘消息,7日内股价上涨10.47%,今年来涨幅上涨24.66%,最新报7.260元,涨4.46%,市值为20.95亿元。
5、紫天科技(300280):公司业务有锻压设备和现代广告服务。8月14日,紫天科技(300280)5日内股价下跌1.67%,今年来涨幅上涨52.66%,涨4.28%,最新报35.300元/股。
6、卓易信息(688258):公司主要从事云服务业务等。8月14日晚间复盘消息,卓易信息开盘报61.8元,截至下午3点收盘,该股涨4%,报66.300元,总市值为57.65亿元,PE为112.37。
7、弘信电子(300657):公司主要从事FPC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8月14日晚间复盘消息,弘信电子今年来涨幅上涨34.37%,最新报16.790元,成交额2.3亿元。
8、*ST广田(002482):公司从事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8月14日消息,ST广田7日内股价上涨3.85%,最新报2.340元,市盈率为-0.68。
数据由南方财富网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果小米在国内A股上市,你会购买小米的股票吗?
作为一个股市交易者原则上所有的股票都是可以买的。但具体落实到个股上,重要的是对于买卖时机的选择。如果小米在国内A股上市,有兴趣去交易,有以下两点可以把握。第一,按照360借壳的走势,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上市,一定会连续走出多个涨停,这个时候对于一般散户来说,想买也买不着,只能是看着。从我个人交易的角度来说,这个时候只会把它放在自选股里去观察,而不去操作。等到它开板的时候,调整出一个ABC的结构之后,我才有可能会去捕捉它的结构启动点。第二,对于小米这样的独角兽科技公司在中国A股上市,大概率会走出一个比较强势的的攻击结构类型。更为稳健的交易者不会去跟风炒作,虽然跟风操作可能一时运气好,抓到涨停板,但是吃跌停的机会也不算少,最后综合起来看,可能还赔钱。可以耐心等待这种品类走出周级别的清晰浪形。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捕捉它的周三浪,甚至月三浪,可以吃不到鱼头,等不到鱼尾,但是我必须吃到最中间的鱼身部分。小米作为独角兽概念排名比较靠前的公司,无论是业绩还是科技性,这类股票都存在很大的成长空间,值得关注。
如果对您的交易有帮助,评论点赞就是最大的支持。
用什么软件才能买到小米公司的股票?
看价格了,不过按照以前的行情,知名企业的股票,多数是上市的时候就是高点。正常情况下不要急,还是等平静下来再说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散户怎么买小米股票(小米IPO发行价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