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基金可以连续申请几年(临床研究可以申请青年基金吗)

临床研究可以申请青年基金吗

可以申请青年基金。申请人首次提出其临床相关性可视为创新点。青年基金一般有2-3项创新点。需要把自己所参与过的相关研究、发表的科研论文摆上来,另外如果在你的研究方向上已经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可以把一部分研究结果放上来,体现研究具有基础。

关于基金问题

定投基金这样可以平摊风险,积少成多建议投资指数基金指数基金长期持有收益高于70%的股票基金巴菲特说过:近30年来指数基金是最能赚钱的工具之一况且指数基金费用较低长期投资收益不错啊如:沪深300/易基50最近大盘蓝筹股比较强劲所以易基50表现相当特出沪深300也是不错的所以投资指数基金,避免了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状况定投建议做少持有3-5年这样可以避开一个轮回(牛熊交替期)才会发现有较好的收收益的假如你投资的基金:年收益在15%的话,你将会在4.8年后得到本金一倍的回报定投原本就是平摊风险,同时也是平摊收益;国外数据显示定投10年风险为0所以没有必要选择稳健性的假如选择稳健性的你将来收益较少以上供楼主参考

青年基金连续两年不中会停报吗?

是的。根据相关规定,已经连续2年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的项目申请人,暂停1年面上项目申请资格。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5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

国自然青年基金可以申请几次

在不超龄的情况下可以一直申请,没有次数限制。但是青年基金和杰青,只能负责一次。

我是个学生,想做基金定投,连续3到5年,请问现在是好时机吗?选择什么基金好

A股现在已经迎来第四次严重低估机会,2011年8月9日沪深300的动态市盈率12.5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估值区。估值水平与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325点、2005年6月30日上证指数998.22点、2008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1664.93点的估值相当。统计显示,过去20年,沪深300的动态PE低于13倍只出现过3次,每次都迎来大幅上涨。因此说,当前是A股市场第四次被严重低估的机会。定投个指数基金就好

持续进修基金只可以申请一次????

每人限额为$10000只要未到限额,你是可以多次提出申请的。

中央重磅发文:提高国自然资助青年比例至45%以上!放宽年龄限制,大胆任用! - 知乎

最新消息,8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包括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规模,将资助项目数占比保持在45%以上等措施,着力破解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若干措施》要点、全文及科技部解读如下:

《若干措施》中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进一步扩大青年科学家项目比例,负责人申报年龄可放宽到40岁,并不设职称、学历限制,探索实行滚动支持机制,经费使用可实行包干制。

《若干措施》提出,充分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对青年科技人才科研职业生涯的启动助推作用,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用于支持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开展自主研究,有条件的单位支持比例逐步提到不低于年度预算的50%。

《若干措施》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稳步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规模,将资助项目数占比保持在45%以上等。

《若干措施》中,规定国家科技计划等项目指南编制专家组,科技计划项目、人才计划、科技奖励等评审专家组,以及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基地等绩效评估专家组中,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1/3。

《若干措施》提出,要完善自然科学领域博士后培养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扩大数量和规模,强化产学研融合,在产业技术创新实践中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劳务费”可根据博士后参加项目研究实际情况列支,统筹用于博士后培养。

《若干措施》要求,要提升科研单位人才自主评价能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要根据职责使命,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和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方式,科学设置评价考核周期,减少考核频次,开展分类评价,完善并落实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职称职务破格晋升机制。

《若干措施》中,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团队承担颠覆性技术创新任务,不纳入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限项统计范围。

《若干措施》要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主管部门要坚决破除“四唯”和数“帽子”倾向,正确看待和运用论文指标,形成既发挥高质量论文价值,又坚决反对单纯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氛围。合理设置机构评价标准,不把论文数量和人才称号作为机构评价指标,避免层层分解为青年科技人才的考核评价指标。

《若干措施》要求,持续推进青年科技人才减负行动,避免在表格填报、科研经费报销等方面层层加码。减少青年科技人才个人科研业务之外的事务性工作,保证每周8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科研学术活动,将保障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时间纳入单位考核。

基金委决定女性申请“杰青”放宽至48岁,是会促进女性科研力量,还是会滋生“学术妲己”? - 知乎

2023年7月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召开会议,明确从2024年起,将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由45周岁放宽到48周岁。

知乎上最近对于这个新闻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这些政策的本意是为女性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生育和科研条件,削弱因为哺乳期带孩子对女性科研的负面影响,提高女性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但是部分网友并不认同,反对观点主要有几条:

1.资源应该向做出贡献的人倾斜,对国家有贡献的是有生育经历的女性,而不是所有女性。不生育的女性同样享受政策,这样对生育的女性来说不公平。

2.应该把男性的杰青申请年龄也延长到48岁,这样可以让男性科研人员有时间和精力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3.学术圈呆久了,就会发现一些女性科研人员,其实她们的科研不是自己做的。若有人去卡“女性”定义上的bug,谁知道会不会搞出些有意思的新闻呢?学术妲己、学术刘禅,学术岳不群等等…

而支持这一政策的网友,也不乏男性,纷纷声援:

亲眼见过很多三十多四十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因为带孩子减少了科研投入。所以,现在的行情是优青还有很多女性,但到杰青这一级,女性就凤毛麟角了。这样推迟三岁可以极大缓解她们的科研压力,释放她们的科研潜力。(@淡腾铲屎官二号)

已知青基、长江、优青都是对女性申请者放宽年龄限制的,结果之前杰青没放宽?如何看待:早就该放宽了。(@花花鼓)

反对那些用未育来反驳这个政策不合理的,很多大龄未育还不是被政策逼的,搞科研的女性在青基之前谁敢真正放松去生孩子,除非有个好老公以及家庭来负责照料孩子。女博士们的配偶大多数是男博士,男博士去企业赚大钱的话带孩子(普遍认为)不合理,男博士去搞科研占用男老师科研时间(普遍也认为)不合理,带孩子的事还是得自己承担。真正做科研的女性我就没见过25岁以内生孩子的,30岁以下的都凤毛麟角,无论去企业还是高校找工作还各种被歧视,支持国家政策倾斜!(@JoyChu)

还有一些网友从更深层次的年龄方面进行科研制度合理性的探讨:

以年龄限制本身就不合理,理应取消所有年龄限制,消除年龄歧视(@咖啡猫)

31岁,去高校面试,被一群五十多没成果的教授指指点点:太老了,年纪太大了(@匿名网友)

有什么可看待的,反正和我们没大佬挺、没背景的普通科研人没什么关系,即使放宽到退休年龄。(@匿名网友)

实际上,除了关于杰青申报年龄的延迟,自2010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就推出了支持女性科研人员的一系列举措,得到了科技界的广泛好评。小编简单总结了一下在科研领域对女性的支持,主要还有:

1.2010年初,首次在科学基金评审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各类项目评审中,注意把握在同等条件下女性科研人员优先的资助政策”。

2.2011年起,放宽女性申请青年科学基金的年龄限制至40周岁(男性为35周岁)。

3.2012年在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伊始就将女性科研人员的申请年龄上限确定为40周岁(男性为38周岁)。

4.允许女性因为生养原因延长所申请的项目结题时间24个月。

5.在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报告中向社会公布各类项目的女性占比等数据。

图.1986—2021年女性科研人员获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与平均获资助年龄

从这些政策的结果(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女性整体获国自然资助项数是增加的,平均获资助年龄也越来越年轻,约为38岁,这在科研中越来越凸显出“她”力量的重要性。

小编近年来参加学术活动也发现,很多学术会议设置了女性科学家论坛,以圆桌会议的形式讨论如何让女性平衡工作和家庭。并且,越来越多的女性科学家在国际科研界崭露头角,例如屠呦呦、谢毅、颜宁、鲍哲南、郭再萍、卢怡君等知名科学家。

总之,这些政策的颁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女性科研人员的发展,当然任何事物都无法达到绝对的公平,国家愿意做出一些引领性的改革也说明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进步。你认为对女性科研的政策性支持是更有利于中国科研界的发展,还是打破了公平性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往期精彩推荐:

由于公众号改版,为防错过更多资源,给我们加个星标吧

说明:来源:投必得学术,如需转载,请在开头注明来源。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iliboy)删除,感谢支持!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分享、投稿、申请转载、互开长白。

青年基金可以申请几次?

1 青年基金一个人只能申请一次,而且男性年龄必须在35周岁,女性必须在40周岁以内。

2 青年基金的额度一般在25万,面上基金的额度普遍都在六七十万以上

3 优青、杰青经费上百万甚至几百万,而且很多高校从其他单位挖具有优青或杰青头衔的教师

4 对面上项目成员的构成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但是据很多过来人说,成员构成影响较大

再回顾:连续两年国自然青年基金未中,一点个人体会!

编者按

2021年度优青(海外)项目,函审、会评,都已经结束!有继续了解“优青(海外)项目”进展的,或者准备2022年海优的,均可关注“解说科研项目”,并后台回复:海优。获取入群交流!仅限优青(海外)项目申请交流!

今天,来看看小木虫上的一篇文章:连续两年国自然青年基金未中,一点个人体会。详见:

http://muchong.com/html/201808/12547480.html

以下是小木虫内容:

海龟博士毕业两年,连续两年国自然青年基金未中,这一次未中有些打击。

1.2017年第一次申请,BBC未上会:觉得自己基础还可以,文章基本是我们专业公认的SCI期刊发表,本子找了老板和已中过青年基金的师兄修改,可惜有个C,评委理由为重点不突出,实验方案欠妥等,意见中肯,自己标书确实有问题。

自己总结:写的太宽泛了,研究目标太多。这个时候就大量查看小木虫以及一些论坛的基金写作注意事项,发现有一些地方自己确实没有做到,建议大家还是多看看别人总结的经验。

2.2018年第二次申请,ABB上会未过:写了10篇SCI一作代表作,包括3篇1区,4篇2区,本子找了老板,两位师兄(上年中了面上),一位同事(上年中了青年),我自己也是认真修改,可惜还是没有中。评审意见还是比较中肯,个人觉得有位评审说的比较致命,直接提出标书中重点解决的问题方向不对,也给出了意见。

自己总结:总体来说感觉还是没有打动个别评审人,虽有基础,但本子质量不过关。

青年基金对很多小青椒来说太重要了,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压力之大,也难过了两天,现在慢慢调整过来了,明年继续再战!

最后祝未中的朋友们坚持住,与你们共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唯有坚持才有希望取得基金最终获批!

以上小木虫经验供大家分享!

声  明

相关内容:

2021年度优青(海外)项目申请汇总:2021年优青(海外),这里有份汇总材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品达科技 » 青年基金可以连续申请几年(临床研究可以申请青年基金吗)